古典舞基训课教案
古典舞基本功教案(5篇)
![古典舞基本功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86d87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c.png)
古典舞基本功教案(5篇)第一篇:古典舞基本功教案古典舞基本功教案一、指导思想: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三、授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周六上午、周日下午四、授课地点:音乐教室五、内容安排:第1-2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第3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型第4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第5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位第6-7周:单手基本动作第8-9周:双手配合动作第11-14周:身体各部分中间活动训练第15-16周:以上基本动作练习舞蹈队活动计划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
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
以活跃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由于少年儿童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本学期我从低年纪学生开始选拔,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舞和进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为上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说课教案.docx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说课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c11f5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9.png)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说课教案(二)分段岐(这部分采取敦投与蜂习交又的方法进行学习,提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5* ) 第一段左手扶把左露步旁腰准备S-8 5吐气的提右手6-7并立右手头上里盘腕,胸腰8手向旁拉开吸气- 1-4由电向外涮一次就腰5-8 5右手由身前提起3拍卜胸腰手于身旁摊掌二1 -2身体不变右手由手背领到托常3-1含胸全第•于•向后划也前5-8 5 一拍波浪腾起,停在托掌胸腰位8手由后划下身体且立三1-2右糊、手忖向前延伸,含IW3-4向后展胸,后胭25°5-6 5右相25°摆动转身,留住胸腰6主力相芈的抱身吸艇Da身体直立提左手吸右腿7-8下胸腰,手于身旁挥第本段应注意濯腰身体的平■运动及质腰向上蹊的感觉.第二段H 1-2 1右腿向前延伸移Jft心2前弓解步前腿3-4弓衢步后腰5-6保持脚腰择姿,双腿并立7-8左手摊开向前涮腰五1-2 一拍快速涮腰停在胸腹位2扬掌大掖步舞姿3-1左手向斜下方延伸5-6大掖步腰择姿7 8头向左君上孤线,左手向外推六1-2扑步,向左移忠心站起3-1握手撩隔右前眩接前点地大腰舞姿5-6 5右脚向后环动同时上身向里带旁腰6大掖步右手向卜延伸7-8半脚掌斜探海舞姿本盘!!安较多应注意球类感,清楚舞姿的运动路线及上身拧、修、旁星的运用.组合应注意;】、呼吸带动动作,要做到连员、流畅且有伸展性。
2、动作节奏与音乐的处理,切勿节奏平均化.(≡)薛习(10')1、分组复习相互指正,教你指导.2、数节奏练习。
3、和音乐.四、留作业1、练习单一的舞姿动作,形成优帮差练习模式。
2、复习殂合,记住要点要求,五、课后小结集合.下课!同学们辛苦了!。
中国古典舞基训大学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训大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f38d2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5.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技巧和节奏;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舞蹈表现力;3. 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2. 技巧训练;3. 节奏训练;4. 舞蹈组合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二、基本动作训练1. 教授头部、肩部、手臂、腰部、腿部等基本动作;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三、技巧训练1. 教授跳跃、旋转、翻身等技巧;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逐步提高技巧水平。
四、节奏训练1. 教授舞蹈节奏,让学生熟悉并掌握;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提高舞蹈节奏感。
五、舞蹈组合练习1. 教授舞蹈组合,让学生熟悉舞蹈动作;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逐步提高舞蹈表现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基本动作、技巧和节奏;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舞蹈组合练习1. 教授新的舞蹈组合,让学生熟悉舞蹈动作;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逐步提高舞蹈表现力。
三、舞蹈表演1. 让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2. 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动作规范、技巧掌握、节奏感等;2. 观察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通过学生的舞蹈表演,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教学中的不足;2.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古典舞基训教案范文
![古典舞基训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fdef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7.png)
古典舞基训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古典舞基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舞的历史、特点和发展;2.学习古典舞的基础动作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古典舞的基本动作;2.均衡舞姿和优雅的手臂动作;3.轻盈的步伐和舒张的身体控制。
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典舞的体验和表现;2.古典舞的动作细节和技术要求;3.在古典音乐的节奏下,达到舞姿的统一和协调。
教学准备:1.教学音乐和音响设备;2.教学场地和镜子,保证学生能够观察自己的舞姿;3.提供适合学生年龄的古典舞服装。
教学过程:课时一:古典舞的历史与特点(30分钟)1.通过给学生播放介绍古典舞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引导学生讨论古典舞的优雅和艺术性,增加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
课时二:古典舞的基本动作(40分钟)1.手臂动作:教学古典舞中常见的手臂动作,如圆圈、斜线、弧线等;2.身体控制: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呼吸和核心肌群的运动,实现身体的舒张和优雅;3.独立练习: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独立练习古典舞的基本手臂动作和身体控制。
课时三:古典舞的基本步伐和技巧(40分钟)1.基本步伐:教学古典舞中常见的基本步伐,如步点步、步点步、步步点等;2.转体技巧:教学古典舞中的转体技巧,如转体、转体跳等;3.搭配音乐:将学习到的基本步伐和技巧,搭配音乐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课时四:整合练习和创作(5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古典舞的整合练习,将学习到的基本步伐、手臂动作和转体技巧进行综合运用;2.引导学生通过创作小组合作舞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课时五:古典舞的表演和展示(5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古典舞的整合练习和创作舞蹈的再次排练,达到更高的舞蹈水平和表现力;2.安排学生进行古典舞的表演和展示,给予学生充分的舞台展示机会;3.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和表演,展现个性和艺术美。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e13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c.png)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审美素养。
3. 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势、步伐和身韵。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舞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古典舞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势4. 古典舞的基本步伐5. 古典舞的身韵及表现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势、步伐和身韵。
2. 难点:古典舞的动作协调性和舞台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纠正法: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准确掌握。
4. 小组练习法: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舞台实践法:模拟舞台表演,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古典舞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基本手型、手势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手型、手势。
4. 基本步伐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步伐。
5. 身韵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古典舞的身韵。
6.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所学内容。
8. 总结与反馈:教师点评,学生总结收获。
9.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10. 舞台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舞台实践,提高舞台表现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动作掌握:评估学生对古典舞基本手型、手势、步伐和身韵的掌握程度。
3. 舞台表现:评价学生在舞台实践中的表现力和舞台感。
4.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古典舞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动作要领。
2. 视频资料:播放古典舞表演视频,供学生欣赏和模仿。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0338d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6.png)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点和审美特征。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舞的兴趣和热情。
3. 训练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舞姿。
4. 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舞概述: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特点和审美特征。
2. 基本手型和手势: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如兰花指、OK指等)和手势(如云手、划水手等)。
3. 基本脚型和步法: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脚型(如平足、弓足等)和步法(如平步、八字步等)。
4. 基本舞姿: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姿(如沉肩、含胸、提腰等)。
5. 组合训练:结合基本手型、脚型和舞姿,进行组合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势、脚型和步法。
2. 教学难点:准确地表现出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和韵味。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点、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2. 示范法:示范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组合,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纠正法: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确保动作准确。
4. 反馈法:让学生展示训练成果,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拉伸和关节活动,准备舞蹈训练。
2. 基本手型和手势训练:讲解并示范基本手型和手势,让学生跟随练习。
3. 基本脚型和步法训练:讲解并示范基本脚型和步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4. 基本舞姿训练:讲解并示范基本舞姿,让学生跟随练习。
5. 组合训练:将基本手型、脚型和舞姿组合起来,进行练习。
6. 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训练成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对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手势、脚型和步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组合训练中的表现力和舞姿准确性。
4.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精选五篇)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6f4b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8.png)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教学对象:10级19班教学内容:把杆训练——腰组合(复习课)教学目的:本节课以复习为主,巩固新教的学习内容把杆训练—腰组合,严格、细致地要求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在音乐节奏里完成和体现动作的性质。
教学难点:学生连接动作的能力不够以及手脚的配合不够准确,移动性运动过程中后背松懈、腿部力量的不足,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也不连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2、简单介绍本节课内容:复习上节课腰组合,重点是把单一动作再做进一步细致地讲解,使学生达到熟练、规范。
3、热身运动(给学生3分钟自己练习)开肩、压腿、踢腿(扶杆上)二、复习把杆训练——腰组合1、同音乐配合,集体进行练习2、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纠正不规范的动作,把单一动作再做进一步细致的讲解(教师讲解及示范)3、把单一动作通过节奏变化反复练习,直到熟练、规范3、动作与音乐配合阶段(学生互相讨论练习)4、抽学生进行示范、练习(教师点评)三、结束教学:总结本堂课内容,要求在课后复习,熟悉动作和节奏,更好的把组合内涵表现出来。
第二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本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巩固新教的学习内容(把上部分、把下部分、跳跃部分及技巧部分),严格、细致地要求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在音乐节奏里完成和体现动作的性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一位擦地时注意节奏的变化,通过各种变化,使学生更加好的掌握双腿的控制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处理。
(2)4拍和1拍完成半蹲的不同发力点,4拍的松弛以及1拍的瞬间松紧感,更好的训练到学生膝盖的控制能力。
(3)五位擦地除了动作变化外,重点做四位回转时的稳定性,为把下技巧打好基础。
(4)做旁腿变后腿时要保持上身体态,特别是腿的控制力,腿尖、膝盖要使上劲,千万不能向下掉,感觉腿的延伸感。
(5)做小弹腿时,加上半脚尖的动作,更好的训练到脚腕的能力,以及膝盖、小腿的灵活性。
大学古典舞基础训练教案
![大学古典舞基础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8aec5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7.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2. 通过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3. 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提高舞蹈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
2. 身体的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1. 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的正确掌握。
2. 身体的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的提高。
教学内容:一、上肢训练1. 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 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 腰部:弯腰、涮腰、耗腰。
二、下肢训练1. 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环动、向外环动。
2. 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 腿部:横叉、竖叉、压叉。
4. 胯部:趴青蛙、小胯、大胯。
三、地面训练1. 蹲: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 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 小涮腰、横拧组合。
4. 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 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四、把杆训练1. 擦地: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 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 前后摆动并环动。
4. 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 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 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运动1. 呼吸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呼吸,提高身体软开度。
2. 身体各关节活动:头部、肩部、腰部、腿部、脚踝等。
二、上肢训练1. 头部、肩部、腰部的柔韧性训练。
2. 手型、脚型的规范训练。
三、下肢训练1. 脚踝部、腿膝部、腿部的柔韧性训练。
2. 腿部的稳定性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上节课所学动作,巩固训练成果。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指导。
二、地面训练1. 蹲的训练: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 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 小涮腰、横拧组合。
古典舞基训教案
![古典舞基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84dc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a.png)
古典舞基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和美学特点。
2.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姿势、步法和转身动作。
3.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音乐感。
4.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5.能够在小组或个人表演中展示所学的古典舞技巧。
二、教学内容1.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和美学特点。
2.基本姿势、步法和转身动作。
3.舞蹈表现力和音乐感的训练。
4.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的提升。
5.小组或个人表演展示。
三、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和美学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典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基本姿势和步法:教授学生基本的古典舞姿势和步法,如平脚、圆场步、碎步等,并演示如何正确地做出这些动作。
3.转身动作:教授学生基本的转身动作,如平转、四位转等,并讲解转身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4.舞蹈表现力和音乐感: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音乐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舞蹈的情感和内涵。
5.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的提升:通过各种训练方式,如拉伸、力量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6.小组或个人表演展示:让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表演展示,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和规范。
2.评估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音乐感是否有所提高。
3.检查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是否得到了提升。
4.通过表演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6125e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a.png)
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案篇一:舞蹈课教案(部分)第一章:舞蹈基本理论(共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类别教学重难点:舞蹈的定义与舞蹈的种类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一课时第一节:舞蹈的定义和特性一、舞蹈的定义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舞蹈的特性(一)形体表现性:就是舞蹈用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特征。
(二)直观动态性:就是舞蹈的一切创意都要通过观众现实直观感受到的舞蹈动作来被感知。
(三)综合展演性:包含舞蹈音乐、舞蹈灯光和舞蹈布景。
第二节:舞蹈的分类一、根据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划分(一)古典舞(二)民间舞(三)现代舞二、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一)独舞(二)双人舞(三)三人舞(四)群舞:(主要功能:1.塑造群体形象2.营造意境背景3.外化主要人物内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五)舞剧: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三、胯——开小胯、开大胯(一)坐开小胯: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屈膝,膝底相对坐地,上身垂直,双手扶膝,立腰、挺胸、抬头、两眼平视。
做法①:双手用力压膝,使膝盖接近地面。
可按节拍上下颤动。
注意双脚开始靠近臀部,训练中可逐渐响前伸出,扩大角度。
做法②: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尽量使胸脯贴近地面。
团身慢起,团身时头向腹部靠,腰椎尽量弯曲,由后背肌椎一节节向上挺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二)坐开大胯: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绷直两侧打开,上身垂直坐地,双手腹前扶地。
做(本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案)法①: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双手向前伸出,原路线返回。
做法②:上身向右(左)下压,右手扶地,左手托掌,随身体侧压,左手扶右脚,此动作可反复进行。
四拍一次,两拍一次均可。
(三)胯环动: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仰卧,双腿并拢绷脚,双手小七位扶地。
做法①:(内环动):1-2双腿并拢绷脚抬起90°;3-4双腿分开向两侧地面靠近;5-8贴地面两腿向内移动回到准备姿态。
古典舞技术基训教案
![古典舞技术基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445f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e.png)
古典舞技术基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爱。
2.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和舞蹈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古典舞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舞蹈形式,起源于欧洲宫廷舞厅,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学生需要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古典舞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爱。
2.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是学习古典舞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包括站姿、跳跃、转身、臂部动作等,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
3.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古典舞是一种需要配合音乐节奏的舞蹈形式,学生需要培养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古典舞的韵律美和舞蹈魅力。
4.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古典舞通常是由多人组成的舞蹈团队共同完成的,学生需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和舞蹈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古典舞的表演和演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讲解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传授古典舞的表演技巧和舞蹈技能。
2.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演示古典舞的表演技巧和舞蹈技能,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古典舞的表演要领和舞蹈技巧。
3.练习法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练习,培养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1.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讲解古典舞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爱。
大学古典舞基训教案
![大学古典舞基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59e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b.png)
课时:2课时教学班级:舞蹈专业本科一年级授课教师:XXX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培养良好的舞蹈感觉。
2.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舞蹈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站姿、手位、步位训练2. 古典舞基本步伐练习3. 古典舞基本舞姿练习4. 古典舞组合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拉伸运动,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 学生进行关节活动,如手腕、脚踝等。
二、基本站姿、手位、步位训练1. 教师讲解基本站姿的要求,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讲解基本手位、步位的要求,学生跟学并练习。
三、基本步伐练习1. 教师讲解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步伐组合练习,如“小八字步”、“大八字步”、“点步”等。
四、基本舞姿练习1. 教师讲解基本舞姿的动作要领,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舞姿组合练习,如“云手”、“鹤步”、“探海”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基本站姿、手位、步位、步伐和舞姿。
2. 学生进行动作展示,教师点评。
二、组合练习1. 教师讲解组合动作,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组合练习,如“孔雀开屏”、“霸王卸甲”等。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基本站姿、手位、步位、步伐和舞姿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动作要领。
2. 针对所学动作,进行自我练习,提高舞蹈技巧。
大学古典舞基训上课教案
![大学古典舞基训上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1c157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01.png)
课时:2课时教学班级:舞蹈专业本科班任课教师:张晓晴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2. 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3. 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训练2. 古典舞手位、脚位练习3. 古典舞手臂基本姿态练习4. 古典舞组合动作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基本手型、脚型训练1. 教师讲解基本手型、脚型的要领,并示范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型、脚型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手位、脚位练习1. 教师讲解古典舞手位、脚位的基本动作和变化,并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位、脚位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手臂基本姿态练习1. 教师讲解手臂基本姿态的要求,并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臂基本姿态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古典舞组合动作训练1. 教师讲解组合动作的要求,并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组合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基本姿态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组合动作训练中的表现,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和提问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教学难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古典舞基训课教案
![古典舞基训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0799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1.png)
古典舞基训课教案一、课程背景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以及基本动作技巧,设计了本节古典舞基训课教案。
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要素和身体控制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舞蹈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技巧;3.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演技巧;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课堂导入向学生介绍古典舞的起源和演变,与现代舞蹈的区别。
通过讲解古典舞的独特之处,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专题讲解介绍古典舞的基本要素,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体态控制等。
通过图示和示范,让学生具体了解每个动作的正确形态。
3. 动作练习将学生分组进行身体热身活动,并引导学生练习古典舞的基本动作。
教师可利用镜子辅助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并提供针对性建议。
4. 整合编排将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创造性地将不同动作组合成简单的舞蹈段落。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完善舞蹈编排。
5. 回顾总结通过展示各小组的舞蹈编排成果,让学生互相学习,分享心得体会。
同时,教师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并提供正面反馈。
四、教学评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团队合作及个人表演能力,评估他们在古典舞基训课上的学习情况。
可以利用个人观察记录和学生自评互评形式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古典舞的理解和兴趣,推荐学生自主阅读与古典舞相关的书籍,观看相关舞蹈作品。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古典舞演出或比赛,提升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古典舞的基本要素和动作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学生对某些动作难以掌握,或者教学时间不够充分等。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提升古典舞教学的效果。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3ef8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c.png)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概念介绍2.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身韵、手法、步法、身法等3. 古典舞表演技巧:表情、情感、节奏、风格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和掌握,古典舞表演技巧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力的培养,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地面平整,配备音乐播放设备。
2. 教学道具:把杆、镜子、音乐光盘或U盘。
3. 学生着装:舞蹈服、舞蹈鞋,要求舒适、便于运动。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功训练(15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包括身韵、手法、步法、身法等。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表演技巧教学(10分钟)教师讲解古典舞的表演技巧,包括表情、情感、节奏、风格等。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段古典舞音乐,运用所学的动作和技巧进行组合练习。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加强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爆发力的培养。
7. 课堂延伸(可选)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展示所学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老师观摩,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评估学生在古典舞基训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包括动作技能、表演能力、课堂参与度等。
2. 评价方法:观察法:教师在课堂中实时观察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表现力。
古典舞基训课素质训练教案
![古典舞基训课素质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fd4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1.png)
古典舞基训课素质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舞蹈表现力和舞蹈技术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舞蹈感染力。
3.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基本功训练。
(1)踢腿、伸腿、转体、跳跃等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力量。
(2)手臂、手指、头部等部位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姿美感。
2. 舞蹈技巧训练。
(1)基本舞步的训练,包括步伐、转身、跳跃等动作的规范训练。
(2)舞姿的训练,包括手臂、腿部、身体的协调训练。
3. 舞蹈表演训练。
(1)音乐表现力的训练,包括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
(2)舞蹈情感的表达训练,包括情感的抒发和角色的演绎。
4. 舞蹈综合训练。
(1)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古典舞的历史、流派、名家等知识的了解。
(2)舞蹈团队合作的训练,包括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动作,引导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和技巧。
2. 指导训练法,教师通过指导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和技巧。
3. 情感表达法,教师通过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舞蹈情感和角色的演绎。
4. 团队合作法,教师通过团队合作训练,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训练,学生进行全身热身训练,包括拉伸、放松、呼吸等训练。
2. 基本功训练,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包括踢腿、伸腿、转体、跳跃等训练。
3. 舞蹈技巧训练,学生进行舞蹈技巧训练,包括基本舞步、舞姿训练等训练。
4. 舞蹈表演训练,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训练,包括音乐表现力和舞蹈情感的表达训练。
5. 舞蹈综合训练,学生进行舞蹈综合训练,包括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团队合作训练。
6. 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
古典舞基训教案模板范文
![古典舞基训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e5e3a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9.png)
一、课程名称:古典舞基训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2. 通过基础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对象:古典舞初学者四、教学课时:8课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古典舞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手型训练:讲解手型、手位的基本要求,进行实操练习。
3. 基本脚型训练:讲解脚型、脚位的基本要求,进行实操练习。
4. 手臂基本姿态训练:讲解手臂的基本姿态,进行实操练习。
第二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基本步伐训练:讲解步伐的基本要求,进行实操练习。
第三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结合所学动作,编排简单的舞蹈组合。
第四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提高难度,编排更复杂的舞蹈组合。
第五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加入跳跃、旋转等技巧。
第六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提高技巧难度,加入更多舞蹈元素。
第七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进行完整的舞蹈表演。
第八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进行舞蹈表演,总结学习成果。
六、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学习。
2. 实操法: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组合法:将所学动作进行组合,形成舞蹈。
4. 演示法: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2. 动作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及手臂基本姿态的掌握情况。
古典舞基训教案范文
![古典舞基训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d2e3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7.png)
古典舞基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学习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及技巧;3.提高学生的舞蹈协调性和舞台表演能力;4.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古典舞的基本规范和礼仪。
三、教学难点:1.古典舞的经典动作和舞蹈组合;2.古典舞与现代舞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1.教材:古典舞基础教程;2.音乐:古典舞音乐;3.道具:舞蹈服装、镜子、舞蹈杆。
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古典舞是什么,可以举一些古典舞经典场景的例子。
然后向学生介绍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提激发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
2.讲解古典舞基本动作(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如转身、跳跃、芭蕾等动作。
渐进式地向学生演示这些动作,并配以简单的舞蹈组合。
3.练习古典舞基本动作(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一边跟随音乐做慢练,一边纠正动作的正确性和姿势。
教师可以利用镜子帮助学生纠正动作。
4.教学经典动作和舞蹈组合(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古典舞的经典动作和舞蹈组合,如“天鹅湖”中的“白天鹅”和“黑天鹅”等。
然后,教师分组让学生互相练习、演绎,并给予指导和评价。
5.巩固练习和表演(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并要求学生穿上舞蹈服装进行表演。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论和指导,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姿势和舞台表演的礼仪。
六、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古典舞的魅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并选择一部古典舞剧进行观赏和欣赏,写一篇心得体会。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演示、练习和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动作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可能有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典舞的精髓。
古典舞基训组合教案大学
![古典舞基训组合教案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5e585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4.png)
教学对象:大学舞蹈专业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舞蹈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增强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动作:蹲、踢、压、转等。
2. 古典舞组合动作:蹲组合、踢组合、压组合、转组合等。
3. 古典舞的呼吸和身体协调性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压腿:前后腿、旁腿、后腿。
2. 踢腿:前后腿、旁腿、后腿。
3. 腰腹肌训练:转腰、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4. 压肩、开胸、勾绷脚等地面训练。
二、基本动作训练1. 蹲:学习蹲的基本姿势,练习蹲的稳定性。
2. 踢:学习踢的基本姿势,练习踢的力度和速度。
3. 压:学习压的基本姿势,练习压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4. 转:学习转的基本姿势,练习转的幅度和速度。
三、组合动作训练1. 蹲组合:练习蹲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踢组合:练习踢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3. 压组合:练习压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4. 转组合:练习转的幅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蹲、踢、压、转等基本动作。
2. 复习蹲组合、踢组合、压组合、转组合等组合动作。
二、呼吸和身体协调性训练1. 学习古典舞的呼吸方法,掌握慢吸慢呼、快吸慢呼的运用。
2. 练习身体协调性,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三、组合动作完整训练1. 蹲组合:练习蹲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2. 踢组合:练习踢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3. 压组合:练习压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4. 转组合:练习转的幅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舞蹈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组合动作中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606b3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2.png)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第一篇: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古典舞基训教案强化舞姿转组合一、导言中国古典舞基训的主要训练目的: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
本节课就是基于学生在结束基础规范的前提下来展开教学的,重点放在短句强化的组合上,主要解决动作的连接、动作的性格、技术动作质量的强化、身体语言表现所需要的“气息”、“意识”、“节奏”、“劲力”等问题。
通过不同强化组合的学习,使学生逐渐走向全面和成熟。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中第三部分综合运用中的第三节中旋转短句舞姿短句进行拆解和重组进行训练的,教材本身讲解的是舞姿性的复合转(都已一次性的复合转),强调技术技巧的华美性,同时辅以身韵的抹手、分手、摇臂、燕子传林等元素进行连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作与旋转技术的衔接,心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配合,再有就是突出组合的抒情性,使感情融合到动作与技术当中,增强组合的表现力。
三、学生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授课学生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男班,该学期内的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基本的基础规范,在身体能力、旋转技术技巧控制、舞姿规范、身韵连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能比较好的完成单一的训练元素。
所以在教授组合之处初,重点是先放在对以往单一的舞姿旋转做常规性的训练与恢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复合旋转组合中的单一舞姿,为即将开始的组合教授做准备。
四、教学目标1、通过该组合的教学使学生能将单一的舞姿旋转连接起来,使之形成复合单一性的复合转,提高学生的技术与表演能力。
2、让学生学会动作与技术技巧的连接,做到不留痕迹、顺畅、自然,同时能将组合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融进去,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重点1、旁腿转的连接、后腿转的舞姿控制、旁腿转接旁提后腿舞姿转2、起到连接动作与技术技巧作用的身韵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舞基训课教案精品文档古典舞基训课教案强化舞姿转组合一、导言中国古典舞基训的主要训练目的: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
本节课就是基于学生在结束基础规范的前提下来展开教学的,重点放在短句强化的组合上,主要解决动作的连接、动作的性格、技术动作质量的强化、身体语言表现所需要的“气息”、“意识”、“节奏”、“劲力”等问题。
通过不同强化组合的学习,使学生逐渐走向全面和成熟。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中第三部分综合运用中的第三节中旋转短句舞姿短句进行拆解和重组进行训练的,教材本身讲解的是舞姿性的复合转,强调技术技巧的华美性,同时辅以身韵的抹手、分手、摇臂、燕子传林等元素进行连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作与旋转技术的衔接,心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配合,再有就是突出组合的抒情性,使感情融合到动作与技术当中,增强组合的表现力。
三、学生分析1 / 17精品文档本节课针对的授课学生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男班,该学期内的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基本的基础规范,在身体能力、旋转技术技巧控制、舞姿规范、身韵连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能比较好的完成单一的训练元素。
所以在教授组合之处初,重点是先放在对以往单一的舞姿旋转做常规性的训练与恢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复合旋转组合中的单一舞姿,为即将开始的组合教授做准备。
四、教学目标1、通过该组合的教学使学生能将单一的舞姿旋转连接起来,使之形成复合单一性的复合转,提高学生的技术与表演能力。
2、让学生学会动作与技术技巧的连接,做到不留痕迹、顺畅、自然,同时能将组合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融进去,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重点1、旁腿转的连接、后腿转的舞姿控制、旁腿转接旁提后腿舞姿转2、起到连接动作与技术技巧作用的身韵元素。
3、体会音乐的节奏,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节奏,学会融入情感,表演。
六、教学难点1、单一技术技巧的连接,过渡。
2 / 17精品文档单一技术技巧的旋转比较容易控制的,但是将两个以上的舞姿旋转连接起来,在不转换主力腿的前提下,就相对难一点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给学生示范与让学生自己实践是巩固提高的最佳途径。
2、情感融入。
此方面重点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上入手,使学生多体会,在完成组合中的技术技巧的同时,要突出组合的抒情性,增强组合的表演力。
七、内容提要1、主干动作: 旁腿转后退舞姿转探海转扫堂转左正吸腿提襟按掌转旁腿转接后退舞姿转旁腿转接左正吸腿提襟按掌转扫堂接探海转2、支干身韵连接: 抹手拖步风火轮盘碗摇臂燕子穿林云手八、教学时间小时九、教学方法情景启发镜面练习法讲解示范纠偏十、教学手段3 / 17精品文档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一到三个旋转舞姿组合,以短句的形式出现,旨在提高学生的单一技术与动作的衔接能力。
2、布置课后适量作业例如舞蹈组合练习等。
十一、教学过程1、先从复习单一的技术旋转开始,旁腿转、扫堂转探海转等,在熟练的基础上开始教授新的舞姿转:后退舞姿转、左正吸腿提襟按掌转。
2、把组合中出现的身韵连接动作回忆复习一下,是学生在短时间内回忆身韵的动作要领。
3、教授组合:准备双手下垂背对老师站好个8拍第1个8拍1—做平抹手接燕子穿林反穿5---8拖步向3点行进,第2个8拍1-4做单臂风火轮—8接舞姿控制到左脚主力腿探海第3个81—4刀花向右移重心—8突然向右上步接云肩转腰双抹手第4个84 / 17精品文档1—单一探海转2圈—接点翻成左托按掌右吸胖腿舞姿第5个81—4右上盘碗接地滚—8猴提接摇臂第6个81—2扑步—6风火轮—8形成左掖步舞姿第7个8平抹手至扫堂起范位置第8个81—扫堂2圈—8探海转2圈第9个81--- 探海转接点翻收到踏步蹲—8展开至双山膀左旁点步,旁腿转起范第10个81—2胖腿转快速2圈—4形成舞姿—左脚上步并立双手做大云手旋转一圈第11个8旁腿转起转一个8拍第12个81—4做连接的左正吸腿提襟按掌转5—6双脚正步为右手四位直臂7—8收下场十二、教学小结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们对技术技巧的追求,特别是对旋转的圈数的追求特别的热衷,练习组合时,勉强自5 / 17精品文档己做目前还不能稳定达到的圈数,导致的就是强行的拧过来,打破原有的旋转动力及直立规律,丧失正常旋转的重心,表现在组合内就是旋转的舞姿美感丧失,旋转技巧的不稳定、连接不顺畅、无情感、机械、生硬。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学生们在练习时应该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组合内的技术技巧,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的,都要通过反复的单一练习,逐渐提高旋转的圈数。
同时,在练习时,多通过谈话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在练习组合时融入自己的情感,注意身法,韵律,提高学生自身的舞台表现力。
中国古典舞基训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本堂课通过古典舞把上.把下的组合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动作方法及观念,在身体基本条件.基本能力.基本技术和基本身法韵律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古典身韵等风格性鲜明的教材,以便加深对古典舞风格特点和审美规范的认识和理解,达到训练的价值。
二. 教学内容及过程组织教学,准备开始地面活动把上部分1. 一位擦地组合2. 蹲组合6 / 17精品文档3. 五位擦地组合4. 单腿蹲组合5. 小踢腿组合6. 小弹腿组合7. 大踢腿组合8. 控制组合把下部分1. 把下踢腿组合2. 控制组合舞姿转组合4. 小跳组合5. 小射燕跳组合6. 变身跳组合7. 大射燕跳组合8. 紫金冠跳组合9. 大跳组合10. 单一的技巧练习课后总结三. 教学重难点舞姿转中的各种不同姿态旋转和整个组合的协调配合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7 / 17精品文档提高技巧的质量,窜翻身的速度和路线四. 教学课时90分钟五.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xx学院《古典舞基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本课程为舞蹈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分:先修课程:开课学期:3-6学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培养方向,在有效时间内,对中国古典舞进行比较全面的接触、了解并系统训练,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技术技巧,并能充分体现古典舞的风格韵律,为今后的舞台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中国古典舞舞种的特性需要,以中国古典舞审美意识为基点,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属性的原则下,确定训练的目的和手段,使8 / 17精品文档学生掌握较宽泛的舞蹈技能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具有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
本课程不仅提高学生身体表现能力、讲解能力及示范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答疑纠错能力和因材施教的组织实施教材的能力,为今后成为合格的舞蹈人才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第一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为培养中国古典舞演员而设立的专业课,根据舞蹈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即为民族舞剧培养主要演员,为国家级院团输送高精、尖的舞蹈人才,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中国古典舞最具训练性和表现性的少而精教材以及训练手法,使学生在原有的舞蹈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人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活耐力以及艺术素质方面的潜能,以达到具有中国古典舞审美特点的动作姿态,高难度技术技巧和综合性的表现能力之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为适应古典舞幅度大、能力强的特点,解决腰、腿、肩、髋关节的软开度训练,以适应本课程的要求,并能准确掌握古典舞体态、动作规格用力方法,对各类单一技术技巧——跳跃、翻身、旋转进行开范和完整性技术动作的掌握。
9 / 17精品文档主要内容二年级内容1( 头、眼头的基本位置:正中位中上位中下位侧中位侧上位侧下位侧中位侧上位侧下位左转位右转位左偏位右偏位眼的基本位置:正中位、中上位、中下位、左侧位、右侧位头的基本动作:低头、仰头、左右转头、立圆转头、甩头眼的基本动作:左右横线环视、上弧线、下弧线、立圆环视2(上肢基本位置和动作手形:拳、掌手位:按掌位、山膀位、托掌位、斜托掌位、插腰位、摊掌位指腕部动作:压指、提压腕肘部动作:三节屈伸臂、双幌臂、里外分手肩部动作:拉肩、压肩、提肩、垂肩、裹肩、展肩、10 / 17精品文档转肩3(下肢位置与动作脚形:勾脚、绷脚、擓脚脚位:正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一字位、大一字位、一字交叉、丁字步、前点步、旁点步、后点步脚趾及脚动作地面:屈伸脚趾、勾绷脚、里外环动、撇擓站立:压脚趾、压脚腕、勾绷脚、擦地、立半脚尖膝关节动作地面:前吸腿、旁吸腿、端抱腿站立:一字位蹲、大一字位蹲、一字交叉蹲、单腿蹲、踏步蹲、卧云、前吸腿、旁吸腿、后吸腿4(下肢动作地面:竖叉、横叉、角拄搬腿直伸腿吸伸腿环动转动转体站立:11 / 17精品文档点地直伸腿吸伸腿环动搬腿压腿踢腿弹腿5(躯干动作胸腰地面:仰卧式挑胸腰、坐式前旁后胸腰、俯卧式起胸腰、侧卧式旁腰站立:一字位、大一字位、交叉位、点步上耗腰;半脚尖上耗腰;胸腰环动中腰地面:跪下腰、跪地腰环动、跪地前后波浪腰、俯卧式双手抓脚耗腰、竖叉前后腰、横叉旁腰站立:前腰90度、180度;旁腰90度;后腰90度;一字位、大一字位、交叉位、八字步、前点步上耗前旁后腰;中腰环动1/4和1/2;单腿跪下腰;左右拧腰6(舞姿基本舞姿12 / 17精品文档直身:前吸腿45度、90度;旁吸腿45度、90度;前腿;旁腿;后腿拧身:拧身前吸腿、姿态斜腰、大掖步、立身射燕、斜探海、大射燕俯身:正探海舞姿控制的辅助动作:支撑腿不动、支撑腿碾转、移动重心7(旋转原地:坐式及扶把左右甩头练习;站立式原地碎步甩头练习;吸掖腿转1/4、1/2、一圈、二圈;双腿并立转半圈、一圈行进:平转1—2个、平转8—12个8(翻身原地:碎步翻身1/4、1/2;点步翻身1/4、1/2;连续点翻1—6个;踏步翻身1/4、1/2、完整一个行进:串翻身1/4、1/2;分解练习;串翻身1个、3个、8个9(跳跃小跳:一字位、大一字位、一字交叉位、变位跳、擦地跳中跳:一字位、大一字位、一字交叉位、蹦跳大跳:凌空跃10(舞姿性跳13 / 17精品文档小跳:射燕跳、前吸腿跳、旁吸腿跳、斜探海跳中跳:大射燕跳大跳:吸撩腿跃、紫金冠跳11(分腿摆腿跳小跳:分腿、劈腿中跳:分腿、劈腿12(翻身和转体跳三年级内容1(头眼头的基本动作:再旋转及翻身中快速甩头,起发力及产生速度的动作眼的基本动作:收、放、定神2(上肢基本位置和动作手形:单指、双指指腕部动作:外平分手、里平分手、小盘腕、小五花肘部动作:平抹手、大盘腕、双盘腕肩部动作:摇臂、大刀花、大云手、穿手、风火轮3(下肢位置和动作脚位:弓箭步、大掖步、扑步脚趾及脚动作:擓脚、撇脚、脚腕转动、快压脚趾、快压脚腕膝关节动作:端腿、快卧云、小弹腿、大弹腿、小吸14 / 17精品文档撩腿、中吸撩腿、大吸撩腿4(下肢动作前后摆动单腿变身前变后落卧云、前变后落射燕踹燕变探海、探海变踹燕环动踢腿搬腿弹腿吸撩弹5(躯干动作前弓步、旁弓步、前点步蹲、在各脚位上做完整的腰环动、云肩转腰、前后旁波浪腰、拧仰与拧俯、担腰、甩腰、前吸撩腿点地快下腰、前吸撩腿点地下腰接直抬后腿到探海或冲天炮6(舞姿基本舞姿拧身:拧身后腿、拧身探海、掀身探海躺身:踹燕90度、160度、旁腿躺身俯身:端腿展翅、冲天炮仰身:仰身旁吸腿、紫金冠仰身舞姿控制的辅助动作15 / 17精品文档碾转中变换舞姿碾转中加变身转体7(旋转原地:端腿转、后腿转、拧身后腿转、大掖步转、斜探海转、掖腿仰身转、碎步仰身转、紫金冠仰身转、旁腿跳转、旁腿转、旁吸伸腿转行进:平转16—32个原地复合转:正掖腿转上步接反掖腿转、正反掖腿转接并腿转、旁腿转接掖腿转两圈、旁吸伸腿转接掖腿转或端腿转、旁腿转接反大掖步转、后腿跳转接斜探海转、后腿立转接斜探海转行进复合转:平转接掖腿转、平转正掖腿转接反掖腿转、平转涮腰大掖步转落卧云、平转蹦子圈上技巧:平转、平转接掖腿转特殊技巧:前空翻、侧空翻8(翻身原地:踏步翻身连续2—3个、正反踏步翻身2—3个、点翻身16—32个、点翻接吸腿翻身3—4组、正反吸腿翻身2—3个、刺翻身1—2个行进:串翻身16个、32个复合翻身:串翻蹦子3—4组9(跳跃16 / 17精品文档基础功能性跳:大跳舞姿性跳跃中跳:端腿跳、前燕式跳、旁燕式跳、大射燕跳左右连续大跳:拧身紫金冠跳、凌空跃紫金冠跳、吸撩腿紫金冠跳、燕式紫金冠跳10(分腿、摆腿跳小跳:劈腿跳、摆腿跳中跳:摆腿跳11(翻身和转体跳小跳:转体斜探海跳、翻身斜探海跳中跳:转体:单腿变身、剪式变身跳..17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