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工艺设计卡(通用)
01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NB_T47013(2019)
1适用范围1.1本工艺规程适用于承压设备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和γ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1.2本部分适用的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的金属包括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板及管的对接接头对接焊缝(以下简称“对接焊缝”)、插入式和安放式接管角接接头对接焊缝(以下简称“管座角焊缝”)。
1.3承压设备其它金属材料、支承件和结构件的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1.4本工艺规程规定射线检测技术等级分为三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级—高灵敏度技术。
1.5如采用本工艺规程未引用的检测标准,应遵照原标准要求进行检测。
2编制依据NB/T 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3一般要求3.1射线检测人员3.1.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按照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
3.1.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
3.1.3不同资格的无损检测人员,只能从事与该资格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3.1.4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取得相应证书。
3.1.5射线检测人员的视力不应低于5.0,测试方法按GB 11533规定进行。
从事评片的人员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2检测设备和器材3.2.1X 射线机、γ射线机(Ir192或Se75)、X射线管道爬行器、γ射线管道爬行器(Ir192或Se75),应视检测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射源种类、仪器型号。
3.2.2观片灯3.2.2.1.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GB/T19802的有关规定。
3.2.2.2.为评定黑度为4.5的射线底片,观片灯的最大亮度不得低于316228Lx。
3.2.3黑度计3.2.3.1.黑度计可测量的最大黑度值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守则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gōngyì)守则1.主题(zhǔtí)内容及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起重设备X射线检测的人员(rényuán)资格、设备器材、检测工艺和技术、底片质量和结果评定的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的名义(míngyì)厚度2~40mm的起重设备全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fēn jí)要求。
2.引用标准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19384.2~2003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二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GB/T16375—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JB/T7902—1999 线型象质计HB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象质计JB/T7903—1999 工业X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3.射线检测人员要求3.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射线检测资格证书,评片人员必须持有中级制格证书。
3.2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3射线检测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体检合格,评片人员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
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3.4射线检测人员应能熟练操作射线机,正确选用透照工艺,合理使用暗室处理方法,并应熟悉焊接工艺、金属材料等知识。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4.1检测设备4.1.1本工艺采用XXQ2505和XXQ3005等型号的X射线探伤机。
4.1.2X射线照相应尽量选用较低的管电压。
在采用较高管电压时,应保证适当的曝光量,不同透照厚度允许采用的最高管电压应符合GB/T3323—2005的规定。
4.1.3对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透照时,在保证灵敏度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超过图20的X射线管电压,但其增量不应超过50KV。
射线检测工艺
射线检测工艺1目的:为保证射线检测操作的规范性、底片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信特制定本工艺,本工艺规定了射线检测人员资格、所用设备、器材、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底片评定等内容。
2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在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全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和γ射线检测。
对钢制和镍及镍基合金,适用厚度范围为2-250mm ;对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适用厚度范围为2-80mm;对钛及钛合金,适用厚度范围为2-50mm。
3编制依据本细则引用标准未注年号的,应使用最新版本。
JB/《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JB/《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其他有关规范、规程、标准4检测质量控制和底片评级:检测技术等级根据有关规范、标准及设计图样的规定选择;检测质量控制和检测级别评定依照JB/标准进行;合格级别应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确定;检测部位和比例,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和本中心有关检验规范的要求。
5检验前准备检验时机:按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相应条款执行。
现场条件:设备内气体分析合格,有关手续齐备方可入罐;脚手架搭设应牢固;保温层应拆除;工作表面应清理干净。
根据射线防护要求设置安全警戒区域。
人员要求5.3.1检测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该项目的无损检测资格,并从事与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5.3.2检测人员每年应检查一次身体.其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不低于(小数记录值为)。
设备要求:检测所用设备完好且校验或自校合格。
检测准备5.5.1检测人员应详细了解受检工件的制造、使用及历次检验情况。
5.5.2检测部位:5.5.2.1压力容器重点检查以下部位:丁字口、封头与筒体连接焊缝、错边量和棱角较大的焊缝、局部变形的焊缝、多次返修的焊缝、检验员有怀疑的部位等;5.5.2.2压力管道重点检查以下部位:与压缩机、泵进出口连接焊缝,表面检测发现裂纹的焊缝,错边量、咬边和棱角严重超比的焊缝,支吊架损坏部位附近的焊缝,异种钢焊接的焊缝,硬度检验发现异常的焊缝,使用中发生泄露的部位附近的焊缝,多次返修的焊缝、检验员或使用单位有怀疑的部位等。
01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NB-T47013
XXXX压力容器设备有限公司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 适用范围1.1 适用于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检测中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
用于制作焊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1.2 承压设备其他金属材料、支承件和结构件的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2 编制依据NB/T 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 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3 一般要求3.1 射线检测人员3.1.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和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
3.1.2 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2 射线胶片3.2.1 胶片系统按照GB/T 19348.1分为六类,即C1、C2、C3、C4、C5和C6类。
Cl 为最高类别,C6为最低类别,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见NB/T 47013.2附录B。
3.2.2 胶片处理方法、设备和化学药剂可按照GB/T 19384.2的规定,用胶片制造商提供的预先曝光胶片测试片进行测试和控制。
3.2.3 不使用超过胶片制造商规定的使用期限的胶片。
胶片按制造商推荐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予以保存,并避免受任何电离辐射的照射。
3.3 观片灯观片灯的主要性能符合GB/T 19802的有关规定,最大亮度能满足评片的要求。
3.4 黑度计3.4.1 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
3.4.2 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校验一次。
校准黑度计用的标准黑度片必须在有效期内,并通过计量部门的鉴定(2年)新购置的标准黑度片只要在有效期内也允许。
3.5 增感屏3.5.1 X射线照相能量在500KV以下时选用增感屏的材料应是铅屏。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厚度2~80mm的钢、镍及镍合金材料制承压设备、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环向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透照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
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板及管的对接接头对接焊缝、插入式和安放式接管角接接头对接焊缝。
承压设备支承件和结构件的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适用。
本规程规定了射线探伤基本的技术要求和通用的工艺守则,每种型式的产品射线探伤,必须另行编制工艺卡,以具体指导探伤操作,工艺卡的内容必须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2. 引用标准、法规本规程以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
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3323-200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TSG 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细则》GB18465-2001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T16507-2013 《水管锅炉》GB/T16508-2013 《锅壳锅炉》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3.术语和定义3.1透照厚度 W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
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
3.2工件至胶片距离b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3.3射线源至工件距离 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工件受检部位近源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3.4焦距 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3.5射线源尺寸 d射线源的有效焦点尺寸3.6圆形缺陷长宽比不大于 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3.7条形缺陷长宽比大于 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3.8透照厚度比 K一次透照长度范围内射线束穿过母材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之比。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 目的对射线检测作业的工艺作出规程性的规定,以保证射线检测过程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与管理制度汇编》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射线检测的作业过程。
3 引用标准JB/T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4 人员资格4.1 凡射线检测人员应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考核合格,并持有与工作相适应的有效资格证书。
4.2 评片人员应每年做一次视力检查,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mm能读出高为0.5㎜、间距为0.5㎜的印刷字母。
4.3 取得不同射线检测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检测原始记录应由相应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人员核对,射线检测检测报告须经相应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人员复核并签字后方能生效。
4.4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经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5 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5.1 检测设备按本公司《无损检测仪器使用、维护管理规定》执行。
5.2 射线胶片5.2.1 胶片系统按照GB/T19384.1-2003《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一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分为四类,即T1、T2、T3、T4。
T1为最高类别,T4为最低类别。
5.2.2 射线检测技术为A级、AB级时,应采用T3及以上类别的胶片,射线检测技术为B级时,应采用T2及以上类别的胶片。
5.3 观片灯—95 —XX压力容器制造规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TDZZ03005-2014标题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版本号/修改次2014/0页数共8 页第2 页5.3.1 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JB/T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的有关规定。
5.3.2 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要求。
5.4 黑度计(光学密度计)5.4.1 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
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通用检测工艺
1. 制定依据及适用范围1.1 本工艺的编制遵循GB/T17925-2011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标准要求。
1.2 本工艺适用范围1.2.1本工艺适用于对接焊缝实时成像射线检测。
1.2.2焊接方法为自动、手工气体保护焊、等离子焊接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
1.2.3母材厚为2.0mm~20mm的钢金属材料制成的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1.2.4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为AB级----中灵敏度检测技术。
2. 探伤人员资格2.1 从事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检测的人员,取得相应项目和等级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
2.2 检测人员应具有与本检测技术有关的技术知识和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
2.3检测人员的视力适应能力要求检测应在1min内识别灰度测试图像中的全部灰度级别。
测试图像参照GB/T17925-2011标准(附录A) 。
3.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3.1系统组成要求3.1.1 X 射线机能根据被检测气瓶的材质、母材厚度、透照方式和透照厚度选择X射线机的能量范围;射线管有效焦点在检测时不应大于3.0mm。
3.1.2 X射线探测器本公司采用丹东XYG-22503型号数字成像系统探伤,该设备采用图像增强型探测器,事实能满足制造条件要求。
3.1.3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基本配臵应与所采用的射线探测器和成像系统的功能相适应。
宜配备较大容量的内存和硬盘、较高清晰度显示器以及网卡、纸质打印机、光盘刻录系统等。
3.1.4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应为全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支持工件运动跟踪控制、图像处理、图像辅助评定等功能与工作相应软件相匹配。
3.1.5计算机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工作软件应具有系统校正、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缺陷几何尺寸测量、缺陷标注、图像存储、辅助评定和检测报告打印等功能并存。
3.1.6图像存储格式3.1.6.1图像存储尽量采用通用、标准的图像存储格式。
射线探伤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探伤通用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厚度2-250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镍及镍合金及厚度2-80mm铜及铜合金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及钢管对接环缝的X射线透照检测。
同时也适用于厚度2-80mm铝及铝合金及厚度2-50mm钛及钛合金材料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2.编制依据2.1JB/T4730.1-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2.2GB/T12604.2-2005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2.3JB/T7903-1999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2.4JB/T5075-2004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2.5JB/T7902-1999线型像质计2.6HB/7684-2000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2.7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8GB18465-2001工业Y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2.9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2.10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版)2.11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2.12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3.人员资格及职责凡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在持有有效的资格证书下,从事整个检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工作和职责。
具有n级资格以上(包括II级)人员根据检测记录及评定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4.射线探伤一般程序探伤委托单一>探伤准备(比例、编号、位置、打钢印、暗室)一跃占片一►调整机器一►曝光一►取片一►暗室处理一►整理评片一►发出质量通知单一产品探伤完工一►整理原始记录及签发报告一>产品探伤资料编号存档。
5.焊缝表面要求及探伤时机5.1焊缝余高、表面及热影响区的外观质量必须符合JB/T4730.1〜4730.6-2005和有关标准要求。
5.2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的不规则在底片上的图像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混淆,否则应作适当修整。
5.3焊缝(工件)必须经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指定人员填写探伤委托单,并送探伤室。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规定了焊接接头射线检测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
1.2本工艺依据JB/T4730的要求编写。
适用于板厚2~50mm钢制压力容器和壁厚大于等于2mm钢管对接接头X射线和r射线AB级检测技术。
满足《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的要求。
1.3射线检测工艺卡是射线检测通用工艺的补充。
由RTⅡ级人员按图样,通用工艺、检测委托单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引用标准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6357《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8465《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JB/T7902《线型像质计》GB150《钢制压力容器》3.1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资格证书,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2射线检测人员未矫正或矫正的近(远)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小于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执行。
评片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4.辐射防护4.1放射卫生防护应符合GB18871、GB16357和GB18465的相关规定,曝光室应经环保部门测试合格。
,4.2透照时尽量在曝光室内进行,须现场检测时按照GB16357和GB18465的规定画定控制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作业事等。
4.3从事射线检测工作时,应配戴个人剂量仪,携带剂量报警仪,控制检测人员接受的最大射线照射剂量不大于每年5×10-2Sv。
5.设备、器材和材料5.1射线源和能量的选择5.1.1使用设备见表1表1注:用r射线透照,当采用内透中心法,在达到像质计灵敏度达到JB4730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最小透照厚度下限减半。
5.1.2射线检测时,尽量选用较低管电压,透照不同厚度的钢制压容器时接接头时,允许使用的最高管电压应控制在图1的范围内。
X射线数字成像--射线通用工艺规程
X数字成像检测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1.2本规程依据标准GB/T17925-2011及JB/T4730-2005的要求编写。
适用于本公司板厚在2.5~8mm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满足《GB/T17925-2011气瓶对接焊缝X数字成像检测》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GB151 的要求。
1.3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2.引用标准、法规GB/T17925-2011《气瓶对接焊缝X数字成像检测》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 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JB/T7902《线型象质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要求3.1射线检测RTⅡ级人员,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3.1.1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1.0。
评片人员还应辨别出400mm 距离处高0.5mm、间距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
3.2辐射防护射线防护应符合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等有关规定。
3.3象质计3.3.1 图片影像质量采用Fe线型像质计测定。
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的规定。
象质计型号一般按下表4选定。
但对透照外径≤100mm钢管环缝时采用JB/T4730附录F的专用象质计。
3.3.2图片的象质计灵敏度选用按透照厚度及不同的透照方法选择表1至表3中要求达到的象质丝号。
3.3.3 透照厚度W: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
多层透照时, 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
焊缝两侧母材厚度不同时,以薄板计。
第八章射线检测工艺文件的编制
内容导入:射线检测工艺文件是进行射线检测的依据, 主要有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射线检测工艺卡等。射 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指用于指导射线检测工程技术人员 和实际操作人员进行射线检测工作,处理检测结果、进 行质量评定并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从而完成射线检测 任务的技术文件。射线检测工艺卡是简要规定具体产品 射线检测的具体技术和要求的图表,用于控制具体产品 射线检测的技术和指导检验操作。
四、射线照相检验工艺卡编制 编制射线检测工艺卡的依据是有关工件(产品) 的法规、规程、质量标准或技术文件及射线检测规程 的有关规定。编制射线检测工艺卡的主要工作是分析 工件的特点,按照射线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利用已 有的技术数据、资料确定应采用的透照布置、透照参 数和应采取的辅助措施,保证所得到的射线照片质量 符合射线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给出的检验结果满足 工件(产品)的法规、规程、质量标准或技术文件的 要求。编制的程序符合射线检测工艺规程的规定。
五、焊缝透照的基本操作 透照操作应严格遵守工艺规定,操作程序、内容及有关要求简 述如下: 1.试件检查及清理 试件上如有妨碍射线穿透或妨碍贴片的附加物,如设备附件、 保温材料等,应尽可能去除。试件表面质量应经外观检查合格, 如表面不规则状态可能在底片上产生掩盖焊缝中缺陷的图像时, 应对表面进行打磨修整。 2.划线 按照工艺文件规定的检查部位、比例、一次透照长度,在工件 上划线。采用单壁透照时,需要在试件两侧(射线侧和胶片侧) 同时划线,并要求两侧所划的线段应尽可能对准。采用双壁单 影透照时,只需在试件一侧(胶片侧)划线。
二、工艺稳定性控制 • 为了保证按照同一射线检测工艺可以得到基本相 同的检验结果,必须保证射线检测工艺过程的稳定, 也就是应进行工艺稳定性控制。主要的工艺稳定性控 制是曝光曲线的定期修正、溶液(显影液)有效性试 验和系统稳定性试验。 • 曝光曲线定期修正,主要是由于X射线机的主要性 能,特别是其辐射强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 低,因此,名义上未变的曝光量数据实际上可能已发 生了改变。为此,必须进行曝光曲线的定期修正,以 保证透照参数的稳定。
101射线检测工艺卡
检测设备型号
焦点尺寸mm
管电压kV
管电流mA
焦距mm
曝光时间min
透照厚度
像质计型号
应识别丝号
一次透照长度
曝光次数
底片有效长度
合格5mm
双壁双影上下焊缝投影间距控制在1倍焊缝宽度左右
屏蔽措施
尽可能减少小照射场面积、暗盒背面放置2—4mm铅板。
防护措施
围好安全红白带、设置警告牌、夜间设置警告红灯、有人专人监护,防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填写说明
1本工艺卡应由射线II级资格检测人员,由RT无损检测责任师审批。
2选中项把□涂黑■
3编号说明:SDSA/GYK年份(如:2013写13)-工程或产品代号-RT序号
射 线 检 测 工 艺 卡
检验-101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工件名称
材质/规格
焊接方法
坡口型式
检测标准
检测时机
胶片型号
胶片规格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
检测比例
通用工艺编号
增感方式
铅箔; 前屏mm; 后屏mm;
透照方式
C.1源在外单壁透照□; C.2源在内单壁透照□; C.3源在中心透照□; C.4源在外双壁单影 C.6纵缝源在外双壁单影□; C.7椭圆成像□ C.8重叠成像□
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仪、报警仪,注意利用时间、距离、屏蔽三要素,尽可能减少照射。
暗室处理
□手洗
□机洗
药液配方
显影温 度
定影温度
显影时间
停显时间
定影时间
水洗时间
底片质量
1.底片能清晰显示像质计金属丝连续长度≥10mm时则认为该丝是可是别的,未焊透对比块(沟槽)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等。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的要求编写。
适用于本公司板厚在2~30 mm钢制压力容器及壁厚T≥2mm钢管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AB级检测技术。
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GB151 的要求。
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引用标准、法规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放护标准》JB/T7902《线型象质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要求3.1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3.1.1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1.0。
评片人员还应辨别出400mm距离处高0.5mm、间距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
3.2辐射防护射线防护应符合GB18871、GB16357的有关规定。
3.3胶片和增感屏3.3.1胶片: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一般X射线选用T3或T2型胶片。
3.3.2 增感屏:采用前屏为0.03mm、后屏为0.03~0.10mm的铅箔增感屏。
.3.3.3 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紧密接触。
3.4象质计3.4.1 底片影像质量采用Fe线型像质计测定。
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的规定。
象质计型号一般按下表4选定。
但对透照外径≤100mm钢管环缝时采用JB/T4730附录F的专用象质计。
3.4.2 底片的象质计灵敏度选用按透照厚度及不同的透照方法选择表1至表3中要求达到的象质丝号。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 目的对射线检测作业的工艺作出规程性的规定,以保证射线检测过程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与管理制度汇编》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射线检测的作业过程。
3 引用标准JB/T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4 人员资格4.1 凡射线检测人员应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考核合格,并持有与工作相适应的有效资格证书。
4.2 评片人员应每年做一次视力检查,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mm能读出高为0.5㎜、间距为0.5㎜的印刷字母。
4.3 取得不同射线检测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检测原始记录应由相应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人员核对,射线检测检测报告须经相应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人员复核并签字后方能生效。
4.4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经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5 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5.1 检测设备按本公司《无损检测仪器使用、维护管理规定》执行。
5.2 射线胶片5.2.1 胶片系统按照GB/T19384.1-2003《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一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分为四类,即T1、T2、T3、T4。
T1为最高类别,T4为最低类别。
5.2.2 射线检测技术为A级、AB级时,应采用T3及以上类别的胶片,射线检测技术为B级时,应采用T2及以上类别的胶片。
5.3 观片灯—95 —5.3.1 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JB/T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的有关规定。
5.3.2 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要求。
5.4 黑度计(光学密度计)5.4.1 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
5.4.2 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按标准JB/T4730.2-2005附录B 的规定校验一次,并进行记录。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
1 范围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编写。
适用于公称壁厚T为2~100mm 的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及在用检测中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
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本规程规定射线检测技术应依据JB/T4730-2005分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 B级——高灵敏度技术;承压设备射线检测技术应符合AB级。
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通用要求、射线检测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HB 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JB/T 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3 检测过程准备控制射线检测过程准备控制除应符合JB/T4730-200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程下列规定。
射线检测人员3.1.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是持有特种设备射线检测资格证书,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1.2 射线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小数记录值为),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射线检测设备3.2.1使用的仪器设备检测性能必须满足照相灵敏度要求,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3.2.2 使用的检测设备均有设备编号和制作相应的曝光曲线。
射线照相用胶片3.3.1 射线照相用胶片必须符合JB/T4730相关规定,其性能应符合表1。
胶片处理方法用胶片制造商提供的预先曝光胶片测试片进行测试和控制。
3.3.2 A级和AB级技术应采用T3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B级技术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NBT47013.2-2015射线检测工艺规程(钢质对接焊缝)
NB/T 47013.2-2015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 目的本规程规定了射线检测工作的一般要求和操作方法,更好地促进检测人员X射线检测操作的规范化和适用性。
2 适用范围2.1 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X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适用于熔化焊焊接接头的金属为钢、镍及镍基合金、铜及铜合金。
焊接接头的型式为对接接头对接焊缝(以下简称“对接焊缝”)。
2.2 承压设备其他金属材料、支承件和结构件的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注:a. 钢和镍及镍合金的透照厚度范围2~110mm;b. 铜及铜合金的透照厚度范围2~80mm;c. 上述材料承压设备管子和压力管道的透照厚度≥2mm。
3 编制依据本规程的编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3.1 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3.2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3.3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1号修改单3.4 GB 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3.5 GB/T 12604.2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3.6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7 GB/T 19348.1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1部分: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系统的分类3.8 GB/T 19348.2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2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3.9 GB/T 19802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观片灯最低要求3.10 GBZ 117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3.11 GB/T 23910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3.12 JB/T 7902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3.13 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4 职责4.1 质量技术部负责操作指导书编制和安全管理,项目部拍片人员按操作指导书进行拍片并记录;4.2 评片人员负责底片质量控制和底片评定(初评、复评),记录审核,报告编发;4.3 射线责任师负责操作指导书、底片、报告审核,并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线检测工艺卡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ZJ2003-001 委托单位:工艺卡号:ZJRT-2003/001
散射线控制方式采用后置铅板(3mm)
防护措
施
采用屏蔽及距离防护
透照方式示意图:注意事项:
1、现场应设置好安全区;
2、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
帽;
4、注意对散射线的防护及用电安
全项:
编制:
资格:年月日审核:
资格: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射线检测工艺卡
工程名称:京博热电外网蒸汽管线工程编号:ZJ2003-001
委托单位:淄建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工艺卡号:ZJRT-2003/003 工工件名称蒸汽管道对接焊口
透照方式示意图:注意事项:
1、现场应设置好安全区;
2、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4、注意对散射线的防护及用电安
全项:
编制:
资格:年月日审核:
资格: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射线检测工艺卡
工程名称:上湖村小区天然气管道安装工程工程编号:ZJ2007-010 委托单位:淄建集团工业设备安装分公司工艺卡号:ZJRT-2007/011
透照方式示意图:注意事项:
1、现场应设置好安全区;
2、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4、注意对散射线的防护及用电安
全项:
编制:
资格:年月日审核:
资格: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射线检测原始记录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委托单位:记录编号:
小径管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表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委托单位:记录编号:
大口径管道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表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委托单位:记录编号:
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表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委托单位:记录编号:
射线检测工艺卡
工程名称:京博热电外网蒸汽管线工程编号:ZJ2003-001
委托单位:淄建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工艺卡号:ZJRT-2003/002
它
像质指数14# 增感方式铅箔
增感屏厚
度
0.03+0.03mm
曝光参数
200 KV 5 mA 0.5 min 300 焦距
(mm)底片黑度
1.2-3.5
/ Ci / min / 焦距(mm)/
显影温度20℃显影时间5min 定影温度20℃定影时间15min 验收标准JB/T4730-94 检测比例≤1% 冲洗方法手工
一次透照有效长度8.4mm 合格级别Ⅱ级药液配方套药
散射线控制方式采用后置铅板(3mm)防护措施采用屏蔽及距离防护
透照方式示意图:注意事项:
1、现场应设置好安全区;
2、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4、注意对散射线的防护及用电安
全项:
编制:
资格:年月日审核:
资格:年月
日
批准: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