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恩格斯的晚年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恩格斯的晚年著作
(Correspondenc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和我做从来没有肯定过笔者耕作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总共写了大约4000封书信。法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通集》于1913年出版,收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通信1386封,这个通信集的编辑作是由伯恩施坦承担的。当时的伯恩施坦已经变为了一个修正主义者,他在编时对通信作了篡改,引起了马克思的女儿劳拉的抗议。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集》第27一39卷共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通信3871封。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一般是指以下八封信:马克思的三封:(1846年12月28日致巴·瓦·安年柯夫、1852年3月5日致约·魏德迈、1868年7月11致路·库格曼)和恩格斯的五封:(1890年8月5日和·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1890年9月21一22日致约·布洛赫、1893年7月14日致弗·梅林、1894年12月5日致符·博尔吉乌斯)。这八封信现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中文版)。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马克思的前两封信和恩格斯的五封信。
恩格斯晚年的五封信
1890一1894年,恩格斯分别给康·施米特、约·布洛赫、符·博尔吉乌斯和弗·梅林写信,就唯物史观的若干问题做了回答或阐述,捍
卫和发展了唯物史观。自巴黎公社失败后,欧洲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到垄断阶段,同时,工人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广泛传播。但是,来自方方面面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错误理解也一直没有中断过。如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宗教学家巴尔特把唯物史观歪曲为单纯的经济决定论,把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对立起来等;再如主要由青年大学生、文学家、新闻记者等组成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青年派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降低为社会宿命论,把唯物史观当作标签到处粘贴。这些错误的观点在社会中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很多青年人给恩格斯写信求教。这里要介绍的五封信就是恩格斯所写回信的一部分,我们一并作介绍。
1.坚持、捍卫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之所以称得上是伟大发现,就在于它与以往的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在探讨社会历史发展时,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所制约的人们的经济利益出发,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一次把社会历史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19世纪90年代,巴尔特等人攻击唯物史观,这是恩格斯不能坐视不管的。恩格斯强调物质生存方式是起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恩格斯还说: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条件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这就说明,从唯物史观创立之日起,马克思恩格斯就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2.阐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对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既坚持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又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是,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由于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为了确立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他们着重强调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较少建筑的反作用。19世纪90年代前后,有人利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情况,把唯物史观歪曲为单纯的经济决定论,认为唯物史观否认思想因素和人的作用。对此,恩格斯在给梅林等人的回信中,详细地阐发了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第一,经济因素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
在给布洛赫的回信中,恩格斯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这就是说,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只是在 "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的,在具体的现实过程中经济因素并不是直接决定着一切社会现象,它往往要通过一定方式、环节和中介,才能达到社会现象,而这些方式、环节和中介在不同社会阶段上又不尽相同。
其次,其他社会因素如上层建筑以及上层建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都会反作用于经济因素,影响历史进程,上层建筑等因素决不是经济因素的傀儡。所以,实际的历史进程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并非只是由经济因素所决定的。
第二,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恩格斯认为:“总的说来,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下三种情况:一是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沿着相反的方向起作用,经过一定时期后,导致经济崩溃;三是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促使它走向另一个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决不是无足轻重、可以忽视的。
第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恩格斯以哲学为例,具体阐发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是说,第一,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具有历史继承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第一个表现。
其次,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同步或不平衡,具有不同步性或平衡性。经济发达的国家,哲学等思想文化不一定先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哲学等思想文化有可能先进,甚至引领时代。18世纪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