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1

合集下载

2017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

2017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

2020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谥号”,所谓谥号,就是说某人死亡以后,继任政权官方给他拟定的人生总结,用一个或几个有特定含义的字,来评价此君的一生。

既然是评价,无非包含三个方向:肯定、否定、不值得肯定也不必否定(爱咋咋地)。

谥号中的字,也就脱离不了这三种情感基调。

而且,即使同为褒扬,不同的字蕴含的意义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当你理解了这些字的具体含义,也就了解了后世对于此人的态度,这对于判断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以及出题人的用意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另外需要注意,谥号是发给两类人的,一类是前朝君王及其近亲,不管这些人生前表现如何,都会给他一个谥号;另一类是已故的朝中重臣,通常都是业务水平极其出色、在某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这贡献有时候是建设性的,有时候是破坏性的。

说完这些,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谥号:第一部分:表示肯定的字【文】人品好,知识渊博,自律,热爱学习,有礼有节,有好处了会想着兄弟们。

代表人物:汉文帝,周文王,隋文帝【武】刚强勇敢,有大抱负,不计个人得失,不轻易服输,尊重规则,处事公正。

代表人物:汉武帝,周武王,【穆】积极推广五讲四美,长期追求以德服人。

代表人物:秦穆公,岳飞(武穆)【明】心里啥都懂(但未必说出来),有危机意识,知道哪些事情不可以干,于是就不干。

代表人物:魏明帝故事解读:一般情况下,谥号都会比较中肯地描述某人的一生。

但是偶尔也免不了受到其拟定者私人感情的影响,有所偏袒。

如魏明帝曹睿,在其执政期间,大兴土木,耗费了魏国极多的钱财。

并且他在病重时托孤于曹爽和司马懿这一步烂棋直接导致曹氏家族的政权旁落,这种表现,恐怕是称不上“明”的。

【睿】有远见,洞察力强。

【景】讲究道义,坚持自我,有始有终,好话坏话都说在明处。

代表人物:汉景帝【庄】做事认真,稳重,谨慎;也有曾打算用武力解决问题却没成功的意思。

代表人物:宋庄公,清孝庄文皇后【正】人品靠得住,行事有规矩,懂分寸,大家都很服气。

「2023新高考」《资治通鉴-周纪-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译文(辽宁沈阳阶段测)

「2023新高考」《资治通鉴-周纪-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译文(辽宁沈阳阶段测)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分)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

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四方贤士多归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

”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

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

”文侯曰:“善。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

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李克出,见翟璜。

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

”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

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

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

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B.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C.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D.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侯,“文”是魏斯的谥号。

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

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

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谥号”,所谓谥号,就是说某人死亡以后,继任政权官方给他拟定的人生总结,用一个或几个有特定含义的字,来评价此君的一生。

既然是评价,无非包含三个方向:肯定、否定、不值得肯定也不必否定(爱咋咋地)。

谥号中的字,也就脱离不了这三种情感基调。

而且,即使同为褒扬,不同的字蕴含的意义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当你理解了这些字的具体含义,也就了解了后世对于此人的态度,这对于判断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以及出题人的用意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另外需要注意,谥号是发给两类人的,一类是前朝君王及其近亲,不管这些人生前表现如何,都会给他一个谥号;另一类是已故的朝中重臣,通常都是业务水平极其出色、在某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这贡献有时候是建设性的,有时候是破坏性的。

说完这些,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谥号:第一部分:表示肯定的字【文】人品好,知识渊博,自律,热爱学习,有礼有节,有好处了会想着兄弟们。

代表人物:汉文帝,周文王,隋文帝【武】刚强勇敢,有大抱负,不计个人得失,不轻易服输,尊重规则,处事公正。

代表人物:汉武帝,周武王,【穆】积极推广五讲四美,长期追求以德服人。

代表人物:秦穆公,岳飞(武穆)【明】心里啥都懂(但未必说出来),有危机意识,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够干,于是就不干。

代表人物:魏明帝故事解读:一般情况下,谥号都会比较中肯地描述某人的一生。

但是偶尔也免不了受到其拟定者私人感情的影响,有所偏袒。

如魏明帝曹睿,在其执政期间,大兴土木,耗费了魏国极多的钱财。

并且他在病重时托孤于曹爽和司马懿这个步烂棋直接导致曹氏家族的政权旁落,这种表现,恐怕是称不上“明”的。

【睿】有远见,洞察力强。

【景】讲究道义,坚持自我,有始有终,好话坏话都说在明处。

代表人物:汉景帝【庄】做事认真,稳重,谨慎;也有曾打算用武力解决问题却没成功的意思。

代表人物:宋庄公,清孝庄文皇后【正】人品靠得住,行事有规矩,懂分寸,大家都很服气。

古人的名、字、号与称谓

古人的名、字、号与称谓

古人的名、字、号与称谓作者:吴艳萍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4年第06期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古人的名、字、号与称谓。

下面,笔者把课本中出现的这方面的文化常识进行一些归纳说明。

一、名、字、号(一)名、字、号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差别,古人有除了名之外,另取字号的习惯。

1.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2.字,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或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词义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

3.号,名和字以外的称呼,一般表尊敬。

古人一般都有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

(二)谥号、庙号、年号、改元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褒贬善恶的称号。

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按感情色彩可分为:表扬性的,如文、武、景、明、惠、穆等;批判性的,如炀、厉、灵等;表同情的,如哀、怀、憨等。

2.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就是唐太宗的年号。

4.改元,新皇帝继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就改了十一次年号。

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来称呼皇帝。

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他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二、称谓(一)人称姓名1.直称姓名①用于自称。

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③用于长辈称晚辈、平辈互称。

如:老臣贱息舒祺。

(《触龙说赵太后》)④用作介绍、为人作传、客观叙述等。

如: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赵、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过秦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称字、号、斋名、谥号。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年号庙号谥号篇(1):课外文言文练习答案(一)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二)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②反归取之()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①反归取之()②何不试之以足()③至之市而忘操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②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答:(三)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①女还()②顾反为女杀彘()③特与婴儿戏耳()④婴儿非与戏也()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子之妻之市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四)自护其短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必修15)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必修15)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2必修二《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文言文阅读训练四

文言文阅读训练四

赵简子元日放生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

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

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

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

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

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文言知识】词类的活用。

上文“君如欲生之”中的“生”,为动词,解释为“活命”,但若把整个句子理解为“您如果想活命它们”就不通了,因为“生”在这句话中要作“使动词”用,即“使……生(活命)”,句意为“您如果想使它们活命”就正确了。

又如“人欲死之”,应理解为“人们想要使他死。

”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方法。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以②竞③然2、翻译:①示有恩也②恩过不相补矣3、理解:“死者众矣”前省略了主语4、上文有“不若禁民勿捕”,其中“禁”解释为“禁止”,那么成语“弱不禁风”中“禁”解释为什么呢?邓攸弃儿保侄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

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

邓攸挈妻子亡。

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

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

”妻涕如雨。

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

”妻从之。

【注释】:①胡人:匈奴人。

②京师:京城。

③挈:带着。

④毋:不要。

【文言知识】“涕”及其他。

“涕”现代汉语作“鼻涕”解释,而在文言中指“泪”,而“鼻涕”在文言中则用“泗”表示。

上文“妻涕如雨”,意为妻子的眼泪像雨一样掉下。

这就是古今词义的不同。

又,上文“怀遗民走”中的“走”,不是慢步而行,而是“奔”,这又是古今词义不同。

成语“走马看花”中的“走”,是指“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那花当然看不清楚李,所以它用来形容大略地观察一下。

又,上文说到“挈妻子亡”,其中“妻子”是指“妻”与“子”。

这又是古今词义不同的一例。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惟②值③迫④但⑤担⑥莫若⑦从2、翻译:①怀遗民走②吾辈尚壮3、比较:上文有三个“亡”,依次分别解释为:①②③张之万之马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

古代文言文中人称称谓语的解释

古代文言文中人称称谓语的解释

古代文言文中人称称谓语的解释1、直称姓名;a.自称姓名或名;b.用于介绍或作传;c.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3、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4、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5、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6、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7、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8、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9、称爵名。

《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10、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11、谦称。

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12、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3、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延伸阅读如何回答文言文文言文的回答方法:1、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

2、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3、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4、对症下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古代人真的就是说文言文吗古代人不是说文言文。

原因:1、“文言文”的第一个“文”意为美好,“言”为写、表述、记载,“文言”即书面语言,最后一个“文”为作品、文章,表示的是文种,“文言”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

2、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韩琦大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韩琦大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韩琦大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韩琦大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韩琦大度》韩琦没有惩罚一个不慎碰倒了桌子、摔碎了宝物的武官,他宽容大度的品质值得赞扬。

作品原文韩琦大度韩魏公在大名①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

表里无纤瑕,世宝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

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

一日召漕使②,且将用之酌劝。

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③存焉。

”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之宽厚。

公帅定武④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

兵他顾,烛然公须。

公遽以袖摩之,而作书如故。

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

公恐主吏笞之,亟呼视之,曰:“勿较。

渠已解持烛矣。

”军中咸服其度量。

(选自宋·刘斧《青锁高议》)作品注释①大名:古地名,大名府。

②漕使:转运使,主管由水路输送粮食.给养。

③时数:一定的时间和气数。

④帅定武:担任定武(今河北省定县)统帅。

作品原文韩魏公①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公以百金答②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⑧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③之,尤为宝玩。

乃开醇④召漕使⑤显官,特设一卓⑥覆以绣衣,置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作品注释①韩魏公:指北宋大臣韩琦,封魏国公与范仲淹齐名,历任边疆大臣,功勋卓越。

②玉盏:玉杯。

③答:答谢。

④醇:味道浓厚的美酒。

⑤漕使: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

⑥卓:同“桌”。

⑦且将用之酌酒:并准备用它来进酒。

⑧吏将:指差役人员中的统领。

⑨俱:都10、劝酒:敬酒11、物破亦有时:东西总有坏的时候。

12、坏冢:破败的坟墓。

13、时数:一定的时间和气数。

14、遽(jù):急忙。

15、解:懂得。

作品译文韩琦是宋朝的重臣,十分有名气。

文言文《熊概传》注释及讲析

文言文《熊概传》注释及讲析

方法2:“宣宗召福还”结构和意思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南畿浙江设巡抚自 此始”是一个结构完整的句子,“南畿浙江”做主语,排除C项。选D
③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
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
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 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 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
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其师友上的谥号。
3.年号 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刑罚政令,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 年号,叫做改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短长:短处,偏义复
词 2.为不法:做违法的事 3.奸宄:违法驯服
④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 5.以便宜:根据实际情
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
况 6.赡:供给
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 7.谕:命令
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 8.腾谤书:上传诽谤和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 /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 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 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 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 /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 理寺卿/与 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 /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 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文言文:文化常识之名字称谓

文言文:文化常识之名字称谓

知识 讲解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 称王临川。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 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 “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 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 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学而 时习
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男子20岁加冠之年,女子15岁及笄之年)。名和字是为了便 于他人称谓,对晚辈平辈一般称名,对尊辈一般称字、号、籍贯、官职、封爵等。 B.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 陶潜号五柳先生。 C.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汉文帝”是称谥号的;“宋仁宗” 是称庙号的;“乾隆”是称年号的。称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 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D.谥号,专指皇帝或诸侯、后妃、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或褒或贬的 评价称号。褒扬的帝王如文帝、武帝等,大臣如文忠、武穆;贬抑的帝王如”周幽王“”周 厉王“,“恶谥”的奸臣如秦桧为缪丑等。 答案:A 解析:平辈一般不称名。
号: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 人生追求的体现。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高中文言文翻译与解析之宋史陈尧咨传

高中文言文翻译与解析之宋史陈尧咨传

高中文言文翻译与解析之宋史陈尧咨传陈尧咨字嘉谟,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召为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度支勾院,始合三部勾院兼总之。

擢右正言、知制诰。

崇政殿试进士,尧咨为考官,三司使刘师道属弟几道以试卷为识验,坐贬单州团练副使。

复著作郎、知光州。

寻复右正言、知制诰,知荆南。

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内铨。

旧格,选人用举者数迁官,而寒士无以进,尧咨进其可擢者,帝特迁之。

改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以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永兴军。

长安地斥卤,无甘泉,尧咨疏龙首渠注城中,民利之。

然豪侈不循法度,敞武库,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自卫。

用刑惨急,数有仗死者。

尝以气凌转运使乐黄目,黄目不能堪,求解去,遂徙尧咨知河南府。

既而有发尧咨守长安不法者,帝不欲穷治,止削职徙邓州,才数月,复知制诰。

尧咨性刚戾,数被挫,忽忽不自乐。

尧叟进见,帝问之,对曰:“尧咨岂知上恩所以保佑者,自谓遭谗以至此尔!”帝赐诏条其事切责,乃皇恐称谢。

还,判登闻检院,复龙图阁直学士。

坐失举,降兵部员外郎。

丧母,起复工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会灵观副使。

边臣飞奏唃厮啰立文法召蕃部欲侵边,以为陕西缘边安抚使。

再迁右谏议大夫、知秦州,徙同州,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

入为翰林学士,以先朝初榜甲科,特诏班旧学士蔡齐之上。

换宿州观察使、知天雄军,位丞郎上。

尧咨内不平,上章固辞,皇太后特以只日召见,敦谕之,不得已,拜命。

自契丹修好,城壁器械久不治,尧咨葺完之。

然须索烦扰,多暴怒,列军士持大梃侍前,吏民语不中意,立至困仆。

以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知郓州。

建请浚新河,自鱼山至下杷以导积水。

拜武信军节度使、知河阳,徙澶州,又徙天雄军。

所居栋摧,大星霣于庭,散为白气。

已而卒,赠太尉,谥曰康肃。

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

工隶书。

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兄弟同时贵显,时推为盛族。

《宋史·陈尧咨传》【注释】①唃厮啰:唃厮啰政权的创始者。

高考文言文:年号、庙号、谥号

高考文言文:年号、庙号、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 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称为谥或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 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 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 于人。”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 (平)、秦穆公(穆);也有用两个字的,如魏 安王(安)、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 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 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 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 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历史上著名帝王称呼的区分
(1)称庙号: 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唐玄宗李隆基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高宗赵构、 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 璋、明成祖朱元璋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
历史上著名帝王称呼的区分
(2)称谥号: 夏桀(商汤给取的)、商纣王(周谥)、周 文王(自称)、周武王(自称)、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元帝、汉光武 帝、孝文帝。 隋文帝、隋炀帝、
历史上著名帝王称呼的区分
(3)称年号: 明朝如洪武、永乐、正德、嘉靖、隆庆、万 历、天启、崇祯等
清朝从顺治开始,都是用年号称呼,如康 熙、乾隆、光绪等等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语文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 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即位的那年 (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 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 称为改元。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是年夏 五,改元景炎”,是指南宋端宗极为,改年号 为景炎。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女皇 帝武则天在位十四年,前后改元达十二次。明 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 位年号永乐,称永乐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 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怎样理解古代的谥号

怎样理解古代的谥号
文。
谥。官谥 , 即王朝赐谥 , 最为重要 , 至高无上 。私谥 , 指 亲 戚 门生 故 吏 , 了表 示 对 死 者 的 崇 敬 和怀 念 , 为 而 为之 立 谥 。 这 种 谥 号 , 往 缀 以 “ 生 ” 处 士 ” 子 ” 往 先 “ “ “ 居士 ” 等字样 。如 : 东汉 陈实死后 , 内赴吊者三万 海 余人, 刊石 立碑 , 为“ 范先 生” 谥 文 。 谥号常用一些 固定 的字来 命 名 , 这些 字有 特殊 的涵义 , 就其 内容 和性质 看 , 分 为三 类 : 1褒 扬 可 () 类 。如果死 者生 前 为善 、 廉政 或 建 有功 勋 , 就给 予 昭 、 、 、 、 、 、 、 、 、 、 、 、 、 等 恭 敬 庄 烈 明 德 懿 穆 景 肃 宜 忠 文 美谥 。如 :秦昭王 闻之 , 人遗 赵 王书 。 ( 廉颇 蔺 “ 使 ”《 相如 列传》 王翱 ) 追谥 “ , 忠肃 ” 左光 斗追 谥 “ 毅 ” ; 忠 。 ( ) 怜 类 。如 果 死 者 有 不 幸 , 登 位 夭 折 , 志 向 2哀 或 或 未申, 就给 予哀 、 、 、 、 、 慰 怀 殇 伤 悼等平 谥 。( ) 斥 3贬 类 。如果死者生前 的行 为丑恶有悖礼仪 , 就给予暴 、 昏、 、 、 、 、 、 使 幽 夷 丑 缪 安等恶谥 。如“ 王虐 , 厉 国人 谤 王。 (邵 公柬厉王弭谤》 。 ”《 ) 在这里要作两点说 明 : 是在古代谥号法 中, 常有一个谥号兼有几种涵 义, 而且有 褒 贬完全 相反 的现象。如 : 、 武 庄等 谥号 , “ 定祸 乱 日武 , 民 克 服 曰武 , 志多 穷 日武 ” “ 乱 克 刑 夸 ,胜 志强日庄 , 死于原 野 日庄 , 屡次杀伐 日庄 , 武而不断遂 日庄 ” 。前 一 “ ”庄 ” 武 “ 为褒 , 后二 “ ”庄 ” 武 “ 为贬 。 二是 当时的谥法是 为 巩 固其封建 统 治服 务 的 , 是宣扬封 建道德的舆论工具 。谥法也常有与死者 生 前 的事 迹 不 符 , 溢 美 之 词 , 至 还 颠 倒 是 非 。如 陷 有 甚 害忠 良岳 飞的秦桧死后居然被 谥为“ 忠献” 。 总之 , 号 是 人 物 生 前 事 迹 和 品 德 的 概 括 。 根 谥 据 谥 号 , 们 可 以推 断人 物 的 高 洁 品行 和 生 平 经 历 。 我 ( 作者单位 : 南省 清丰县第一 高级 中学) 河

名在古文中的意思

名在古文中的意思

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拼音:míng1、[名词] 名:名字,人或事物的名称。

【例句】《论语·阳货》:“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名词] 名:谥号。

【例句】《逸周书·谥法》:“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3、[名词] 名:名目;种类。

【例句】《孙膑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名:一曰威强,二曰轩骄,三曰刚至,四曰助忌,五曰重柔。

”4、[名词] 名:文字。

【例句】《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

”5、[名词] 名:号令。

【例句】《国语·周语下》:“言以信名,明以时动;名以成政,动以殖生。

”6、[名词] 名:功业;功名。

【例句】《国语·周语下》:“用巧变以崇天灾,勤百姓以为己名。

”7、[名词] 名:名义,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

【例句】《汉书·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8、[名词] 名:名号;指人的名义、身份和地位。

【例句】《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

”9、[名词] 名:同“铭”。

铭旌。

【例句】《周礼·春官·小祝》:“设熬置铭。

”10、[动词] 名:名字叫做。

【例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姓李氏,名耳,字聃。

”11、[动词] 名:命名;取名。

【例句】《尚书·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12、[动词] 名:呼其名;称其名。

【例句】《礼记·曲礼下》:“国君不名卿老世妇。

”13、[动词] 名:授予谥号。

【例句】《孟子·离娄上》:“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

”14、[动词] 名:说出;描述。

【例句】《论语·泰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15、[动词] 名:闻名。

【例句】《新唐书·韩思复传》:“复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

”16、[动词] 名:留名。

2014年辽宁高考文言文宋史赵立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4年辽宁高考文言文宋史赵立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4年辽宁高考文言文《宋史·赵立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学生自学、教师讲评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

以(介词,凭借)敢勇隶(隶属。

可以通俗地译为“加入”)兵籍。

靖康(北宋皇帝宋钦宗的年号,使用了两年,即公元1126~1127年)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shuò,多次,屡次)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军事职官名称)。

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抵御守卫),命立督战,中六矢(shǐ,箭),战益厉(凶猛。

成语有“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暗地里。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结乡民为收复计。

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拦击,截击,迎击。

班固《汉书·匈奴传上》:“大将军霍光欲发兵邀击之。

”),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

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mǎng密生的草。

这里指“草木丛生的地方”)为盗区,立介居(独处,处在)其间,威名流闻(辗转传闻;流播。

《后汉书·刘盆子传》:“吏人负献,辄见剽劫,流闻四方,莫不怨恨。

”)。

会金(朝代名。

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

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左将军昌(指完颜昌)围楚州急,通守(官名。

职位次于太守,佐理郡务)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

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

两颊中流矢(乱飞的或无端飞来的箭),不能言,以手指麾(即指挥。

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zú,箭头。

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

”)。

诏(皇帝下诏书)以(让)立守楚州。

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拆下)废屋(指倒塌的房屋),城下然(通“燃”,点燃)火池(犹火盆;火塘),壮士持长矛以待。

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的称谓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的称谓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的称谓汇总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的称谓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的称谓【直呼其名】有三种情况:自称姓名或名。

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

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

【号】即别号、表号。

号一般由个人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青莲居士、少陵野老、玉溪生、四明狂客、醉翁、、已斋叟、我佛山人、百炼生等等。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

【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顾亭林——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郡望】如唐代韩愈,世人称为韩昌黎,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愈实际上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而苏轼也曾自称“赵郡苏轼”、“苏赵郡”,苏氏是赵郡的望族(实际上苏轼是四川眉州人)。

【官名】在古代官名用以人的称谓十分普遍,如“阮步兵”——阮籍,“嵇中散”——嵇康,“洪经略”——洪承畴,“孙讨虏”——孙权,“贾太傅”——贾谊;“杜拾遗” 、“杜工部”——杜甫;“柳屯田”——柳永。

【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遂以武侯相称;谢康乐——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王荆公——王安石;诚意伯——刘基。

【官地】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贾长沙——贾谊,他曾贬为长沙王太傅;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骆临海——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柳柳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贾长江——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

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

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

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新东方在线刘春先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谥号”,所谓谥号,就是说某人死亡以后,继任政权官方给他拟定的人生总结,用一个或几个有特定含义的字,来评价此君的一生。

既然是评价,无非包含三个方向:肯定、否定、不值得肯定也不必否定(爱咋咋地)。

谥号中的字,也就脱离不了这三种情感基调。

而且,即使同为褒扬,不同的字蕴含的意义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当你理解了这些字的具体含义,也就了解了后世对于此人的态度,这对于判断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以及出题人的用意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另外需要注意,谥号是发给两类人的,一类是前朝君王及其近亲,不管这些人生前表现如何,都会给他一个谥号;另一类是已故的朝中重臣,通常都是业务水平极其出色、在某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这贡献有时候是建设性的,有时候是破坏性的。

说完这些,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谥号:第一部分:表示肯定的字【文】人品好,知识渊博,自律,热爱学习,有礼有节,有好处了会想着兄弟们。

代表人物:汉文帝,周文王,隋文帝【武】刚强勇敢,有大抱负,不计个人得失,不轻易服输,尊重规则,处事公正。

代表人物:汉武帝,周武王,【穆】积极推广五讲四美,长期追求以德服人。

代表人物:秦穆公,岳飞(武穆)【明】心里啥都懂(但未必说出来),有危机意识,知道哪些事情不可以干,于是就不干。

代表人物:魏明帝故事解读:一般情况下,谥号都会比较中肯地描述某人的一生。

但是偶尔也免不了受到其拟定者私人感情的影响,有所偏袒。

如魏明帝曹睿,在其执政期间,大兴土木,耗费了魏国极多的钱财。

并且他在病重时托孤于曹爽和司马懿这一步烂棋直接导致曹氏家族的政权旁落,这种表现,恐怕是称不上“明”的。

【睿】有远见,洞察力强。

【景】讲究道义,坚持自我,有始有终,好话坏话都说在明处。

代表人物:汉景帝【庄】做事认真,稳重,谨慎;也有曾打算用武力解决问题却没成功的意思。

代表人物:宋庄公,清孝庄文皇后【正】人品靠得住,行事有规矩,懂分寸,大家都很服气。

2019全国卷1语文文言文详解

2019全国卷1语文文言文详解
2019 全国卷 1 文言文详解
说明:请解释下列加框的字词;翻译划线的句子。在解释、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词类活用和句式。
1、贾 生 (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名 (名是供长辈呼唤;在婴儿出生几个月之后,由父亲、长者、有 威 望 的 人 命 名 ;)谊 ,洛 阳 人 也 。( 贾 谊 ,是 洛 阳 人 。判 断 句 要 翻 译 出“ 是 ”;判 断 句 的 句 式 特 点 :( 1)... 者,... 粟者,民之所种;(2)...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者,...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4)...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5)用副词“乃、则、即、皆、素”表判断:当立者乃公 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且相如素贱人。( 6)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不知木兰是女郎。(7)用“非” 表 示 否 定 性 判 断 :此 非 曹 孟 德 之 诗 乎 ?( 8 )当 一 个 句 子 由 两 个 名 词 组 成 时 为 判 断 句 :秦 ,虎 狼 之 国 ;刘 备 , 天下枭雄。)2、年十八 以(介词,凭借、因为。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例:蒙辞以 军中多务《孙权劝学》;以刀劈狼首。)能诵诗 属书(属,zhǔ,连缀。属书=属文,撰写文章。见《张衡 传》“衡少善属文”)闻(闻名,出名。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于郡中。(十八岁, 在郡中凭借能够诵读诗歌、撰写文章这些才气而闻名。句式: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以能诵诗属书”作 状语修饰动词。)3、吴廷尉为(动词,担任。为:(1)动词,演奏 初为《霓裳》后《六幺》;(2)介 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3 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何辞为?(4)用于被动句中,作介词,被 身死国灭,为 天 下 笑 ; 为 敌 所杀 ; ( 5) 固 定 词 汇 : 何为 , 因为 什 么 、 凭 什 么, 何 为不 可 ? ; 以 为 :认 为 、把 ...当 作、 把...作为、让...担任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河南 守(即太守,是郡守的尊称,古代一种地方官 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 属掾吏), 闻 (听说。见《荆轲刺秦王》“乃今得闻教” ) 其 (第三人称代词,他; 其:(1)用作副词。 放 在 句 首 ,表 示 揣 测 、反 问 、期 望 等 语 气 ,常 和 放 在 句 末 的 语 气 助 词 配 合 ,视 情 况 可 译 为“ 大 概 ”“ 难 道 ” “还是”“可要”“希望”等。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 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连词,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 还是…”。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 (3)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它、它的;秦王恐其破 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一人称代词,我、我(自己)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 褒禅山记》 3)指示代词,这、那、这个、那个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 词,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秀才(指才能优异),召(招呼。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置(安放。见《逍遥游》“置杯焉则胶”)门下(在某人的 门庭之下), 甚 (副词,非常,与“大、颇”义同。) 幸 (动词,宠幸、喜爱、欣赏) 爱 (欣赏)。4、 孝 文 皇 帝 ( 孝 文 皇 帝 是 汉 文 帝 的 谥 号 。谥 号 是 对 古 代 君 主 、诸 侯 、卿 大 夫 、高 官 大 臣 、后 妃 等 人 死 去 之 后 , 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有官谥和私谥之分;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 祀时所起的名号,汉代恢复古礼,以“祖”或“宗”为庙号;年号:是封建帝王为记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 最 早 的 年 号 是 从 汉 武 帝 时 开 始 的 ,新 君 即 位 必 须 改 变 年 号 ,称 为 改 元 ;一 个 皇 帝 可 以 有 一 个 或 多 个 年 号 。) 初 立 (动词,登基), 闻 (动词,听闻)河南守吴公 治平 (指为官的政绩)为天下第一,(判断句,听闻 河南太守无公为官的政绩是天下第一。 用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如今人方为 刀俎,我为鱼肉; 不知木兰是女郎。)故(表时间的副词,从前。见《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位厨”;故: 缘故、因此、故事—先例)与李斯同邑(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同邑:同乡)而(表并列关 系的连词,还;阐明“而”成为连词的语法原因。)常(通“尝”,曾经)事(做事;词类活用,名词作 动词,当句中有主语时,另一名词放于代词前则活用为动词;如:扣舷而歌之。 树之以桑。)焉(兼词,

追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追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追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追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在中国古代,那些有一定地位、社会影响或特殊事迹的人死后,通常情况下国家会给予一个特殊的称号,这个特殊的称号就叫“谥号”。

而如果这个谥号是在这个人物死后的很长时间才加封的话,这样的谥号就称为“追谥”。

往往被追谥的人,通常都会有一段不被人承认的历史。

2、亦作“追諡”。

死后追加谥号。

引《汉书·平帝纪》:“追諡孔子曰褒成宣尼公。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追諡满父忠为怀德侯。


宋张师正《括异志·黑杀神降》:“至仁宗朝,追謚守真为传真大法师。


清昭槤《啸亭杂录·汤文正》:“乾隆中,特旨追諡文正。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道宗﹞追谥太子濬为昭怀太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网友分享
文言文中的谥号解读
新东方在线刘春先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谥号”,所谓谥号,就是说某人死亡以后,继任政权官方给他拟定的人生总结,用一个或几个有特定含义的字,来评价此君的一生。

既然是评价,无非包含三个方向:肯定、否定、不值得肯定也不必否定(爱咋咋地)。

谥号中的字,也就脱离不了这三种情感基调。

而且,即使同为褒扬,不同的字蕴含的意义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当你理解了这些字的具体含义,也就了解了后世对于此人的态度,这对于判断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以及出题人的用意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另外需要注意,谥号是发给两类人的,一类是前朝君王及其近亲,不管这些人生前表现如何,都会给他一个谥号;另一类是已故的朝中重臣,通常都是业务水平极其出色、在某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这贡献有时候是建设性的,有时候是破坏性的。

说完这些,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谥号:
第一部分:表示肯定的字
【文】人品好,知识渊博,自律,热爱学习,有礼有节,有好处了会想着兄弟们。

代表人物:汉文帝,周文王,隋文帝
【武】刚强勇敢,有大抱负,不计个人得失,不轻易服输,尊重规则,处事公正。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网友分享代表人物:汉武帝,周武王,
【穆】积极推广五讲四美,长期追求以德服人。

代表人物:秦穆公,岳飞(武穆)
【明】心里啥都懂(但未必说出来),有危机意识,知道哪些事情不可以干,于是就不干。

代表人物:魏明帝
故事解读:
一般情况下,谥号都会比较中肯地描述某人的一生。

但是偶尔也免不了受到其拟定者私人感情的影响,有所偏袒。

如魏明帝曹睿,在其执政期间,大兴土木,耗费了魏国极多的钱财。

并且他在病重时托孤于曹爽和司马懿这一步烂棋直接导致曹氏家族的政权旁落,这种表现,恐怕是称不上“明”的。

【睿】有远见,洞察力强。

【景】讲究道义,坚持自我,有始有终,好话坏话都说在明处。

代表人物:汉景帝
【庄】做事认真,稳重,谨慎;也有曾打算用武力解决问题却没成功的意思。

代表人物:宋庄公,清孝庄文皇后
【正】人品靠得住,行事有规矩,懂分寸,大家都很服气。

代表人物:曾国藩(文正),范仲淹(文正),司马光(文正)
故事解读:
你没看错,这几位代表的谥号都是一样一样的,这没关系,就好比我们听到新闻联播播音员用低沉缓慢的口吻播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好多人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网友分享开头都是这句一样。

【宣】通情达理,令人信服。

代表人物:齐宣王,汉宣帝,秦宣太后
【懿】性情温和,道德贤淑。

【德】在其治内,老百姓生活比较安定,士大夫们也能恪守本分;被人批评了也不生气,能宽容不同论点的存在。

【敬】随时随地绷紧神经,白天黑夜(人前人后)都是一样尊重礼法,能长期坚守本分。

【肃】金口不常开,一旦说了就一定会做到。

代表人物:金肃宗
【恭】尊重知识分子和业务骨干,低调顺从,不摆谱。

【定】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完成,有死磕的精神,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襄】在开疆拓土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同时都是以正当手段达成的目的。

代表人物:张之洞(文襄),左宗棠(文襄)
【成】能给老百姓安全感,国家总体运行得还不错。

【昭】容貌仪表、行为举止都比较讲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全社会公认的道德模范。

代表人物:秦昭王
【烈】以武装斗争为老百姓赢得了一些安宁。

代表人物:汉昭烈帝
故事解读: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网友分享汉昭烈帝就是刘备,从谥号可以看出,他的编制属于汉朝。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哪部影视剧中,刘备的军队旗帜上写着大大的“蜀”字,或者正式场合称呼为“蜀国”,那就是不对的了~但是可以叫“蜀军”。

这就好比北京地界上的足球队叫“国安”,球衣上不能写“北京”,而应该写“国安”,但是在非正式场合可以勉强叫“北京队”。

【桓】以霸气的方式把别人的土地变成自己的,别人却没有太多怨恨;也比较受自己的人民的尊敬。

代表人物:齐桓公
【元】善于思考,能够团结黑白两道。

【惠】温和,质朴,仁慈;喜欢帮助别人,有雷锋精神。

【匡】不玩心计,性情耿直,神经大条。

【忠】侍奉领导不怕苦不怕累,不耍滑头。

代表人物:李鸿章(文忠)
【毅】勇敢,果断,坚忍,始终如一,自我要求高,不屈不挠。

代表人物:左光斗(忠毅)
【悫】做事谨慎,不浮夸。

【简】认准一种做人做事的原则,从一而终不松懈;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打听小道消息。

【孝】孝敬长辈,扶助孤寡。

【靖】以温和手段宣传主流价值观,并且以身作则,带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逐步提高。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网友分享代表人物:陶渊明(陶靖节)
故事解读:
通常,谥号都是官方拟定后,由皇帝亲自审定并宣布的。

但有极少数例外,比如陶渊明的谥号,是由民间组织自发商定后形成的。

【顺】品性仁慈,大家都很尊敬他并且愿意仿效他。

第二部分:表示否定的字
【谬】表面像个君子,实际是个渣渣。

代表人物:关羽(壮谬)
故事解读:
看到这里的代表人物是关二爷的时候,你是不是有被雷劈了的感觉?没错,刘禅主持的汉朝政府给他这个谥号,能说明很多问题。

壮是表示褒扬,谬则是贬斥。

说明当时主流社会对二爷的评价一般般,承认其功绩,也不回避其失误。

事实上,关二爷是从宋朝以后才逐渐走上神坛的。

【丑】耍威风,装X,肆意妄为。

代表人物:秦桧(谬丑)
故事解读:
大坏蛋秦桧刚死时,朝廷给他的谥号是:忠献,因为那个时候朝廷还是认可他的,直到几十年后,随着政权更迭,岳元帅得以平反,朝廷才意识到秦桧的反动一面,因而追回起初给他的美谥,另授“谬丑”。

【戾】明知犯了错却毫不在乎,宁愿一直错下去。

【夸】吹牛皮,说大话,实际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网友分享【炀】乱搞两性关系,不好好治理国家;对长辈,亲属极其无礼。

代表人物:隋炀帝
【抗】反科学,唯心主义,瞎折腾,祸害百姓。

【厉】杀,杀,杀。

代表人物:周厉王
【灵】任性,不靠谱,想一出是一出;行为非主流,不守规矩,常做惊世骇俗之举,不疯魔不成活。

代表人物:赵武灵王
故事解读:
以胡服骑射扬名古今的赵武灵王,虽然通过效仿胡人的方式使赵国国力,尤其是军事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当时,他的主张是很不受舆论待见的,作为长期穿着长袍的中原人,突然一下子都要学穿胡人的短衣短裤,确实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作为倡导者的他始终被视作异类,这也是这位英主晚年遭到亲朋一致的孤立并以一个极其惨烈的方式死去的原因之一。

【纣】害人精,专门残害好人。

代表人物:商纣王
【幽】脑子进了水,听不进人话,不学好,最终倒霉活该。

代表人物:周幽王
第三部分:中性字
【康】内政治理得还行,老百姓还算过得去。

代表人物:宋康王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网友分享【愍】国家老发生百年一遇的灾难,天天忙着遭灾,活得郁闷又无奈。

【安】老好人,容易相处,但不够果断。

【僖】乐天派,没心没肺,不求做什么事业,开心就好。

代表人物:魏安僖王
【悼】死得早;生活作风有问题;活在恐惧之中(往往受人挟迫,命运不能自主)。

【怀】死得早;心肠软,仁慈。

代表人物:楚怀王
【哀】死得早,还没来得及开展工作呢就挂了。

【殇】死得早,还没找到女朋友就挂了。

【闵】杯具人生,让人有点同情又觉得你活该混成这样。

代表人物:宋闵公,齐闵王。

故事解读:
宋闵公一生充满各种悲剧,当然大部分都是自找的,不细说……其结局,是因为下棋时说了几句玩笑话惹毛了自己的员工,员工一时发飙,用棋盘朝宋闵公的脑袋上拍了一下,当场把他的脑袋给拍瘪了。

齐闵王治下的齐国,把周边各主要国家全部得罪了个遍,遭到多国联军群殴,国家濒临破灭,想要投奔友邦,却全部遭到拒绝、驱逐,最终被自己寄以最后希望的部下杀死。

这两人的下场都很惨,让人同情,却都有咎由自取的成分,所以谥号为“闵”。

【献】知道自己不行,所以让行的人上,有自知之明。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网友分享代表人物:晋献公,汉献帝
【威】为人强势,但不太懂得体恤别人。

【平】没犯过什么过错,照规矩办事。

【宪】知道分子,啥都懂一点,但是都不专业。

【胡】长寿,生命不息,不容易死。

【静】宽厚、乐观,一辈子就这样吧。

以上只是列举了部分比较常见的用于谥号的字。

最后,关于谥号,还有几个有趣的事:
1,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谥号出出现于1926年,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杀之后,溥仪赐其谥号为“忠悫”
2,最长的谥号是清太祖努尔哈赤,25个字:承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弘文定业高皇帝
3,吴太祖孙权的谥号相当奇葩——大皇帝
更多内容请关注新东方在线官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