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年号、庙号、谥号(历史纪年法)-高考历史常识共27页文档
备战高考历史常识知识全搜索
备战高考——历史常识知识全搜索(一)庙号、谥号、年号和尊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写在牌位上的名号。
始于西汉,迄于清朝。
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如宋太祖,明太祖;后继者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判定依据主要看有没有“祖”或“宗”。
谥号是根据帝王生前行为由臣下议定,朝廷也会赐予死去的贵族大臣谥号。
它始于周初,秦朝时曾被废止,汉又恢复,沿袭至清。
常见的有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汉武帝、隋炀帝等。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纪年的名号,多认为由汉武帝首创,“建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年号。
年号是帝王正统的标志,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标志,每逢新皇登基常改元,即改变年号。
通常的做法是新皇登基那年不改,第二年才改变年号。
如唐太宗公元626年即位,公元627年才改年号为“贞观”。
同时应该注意一个帝王允许有一个或多个年号,这要看皇帝的心情了。
尊号也叫徽号,开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是畅扬皇帝、皇后、太后的称号。
尊号多是活着的时候奉上的,死后也可以奉上,唐玄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尊号也可以累加。
如武则天用过的尊号有“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等对于古代帝王我们不直接呼名而是称号,唐以前的帝王称谥号,唐至元多称庙号,至明清,每个皇帝(明英宗除外)都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习惯以年号称,由于尊号太长,称呼不便,用得很少。
(二)纪年方法纵观我们所学的历史课本,纪年的方法主要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民国(国号)纪年、公元纪年四种,下面分别介绍:1、年号纪年法:上面已谈过,从略。
2、干支纪年法:这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方法,我们现在的农历仍然采用干支纪年。
它把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纪年,第一年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依次类推,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故有六十年一甲子之说。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岁在甲子”是公元184年,我们可以知道244年、304年也是甲子年。
谥号、年号、庙号
中国古代帝王的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1.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 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 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
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 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呢?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呢?这个问题很不错,算是皇帝称呼的一种科普。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帝号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称号的统称,包括谥号、庙号、尊号、年号。
第二、谥号、庙号是皇帝死后追加的称号。
第三、年号不是针对于皇帝的称号,而是对于封建政权的称号。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封建王朝的皇帝称呼起来大概也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庙号,谥号,和年号,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几种称呼方式。
以庙号称呼的帝王庙号起源于商朝,简单来说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庙堂中接受供奉时所取的名字,不仅是中国的皇帝,庙号在东亚地区被普遍使用。
庙号的授予方式最初非常严格,普遍遵循一个规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太祖”,“高祖”的庙号基本上都是开国之君,而后继之君只能以“太宗”、“中宗”、“德宗”来称呼,在汉朝庙号德授予方式更为严苛,以至于汉朝的很多皇帝都没有庙号。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庙号就是“高祖”李世民的庙号就是“太宗”,不过这种方式在封建社会后期没有那么严格,明朝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后来改的),清朝更是夸张,前四个皇帝“三祖一宗”。
说完庙号我们再来说一下“谥号”商朝之后的周朝并没有延续庙号制度,而是采用了“谥号”,“谥号”不仅仅用于帝王,在古代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如文武大臣,甚至后妃都有谥号。
谥号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评价意义,比如“美谥”比如“恶谥”,最为熟悉的就是隋炀帝,这就是明显的“恶谥”。
而文、武、明、睿这类词明显都是“美谥”,比如汉武帝刘彻,他的谥号是“孝武皇帝”,庙号是“世宗”,我们通常称呼他为汉武帝,而不是汉世宗。
年号年号是由汉武帝刘彻首创,是皇帝纪年的一种名号,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皇帝大多有好几个年号,遇到祥瑞降临需要改年号,遇到重大灾荒“冲喜”需要改年号,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一共使用过14个年号。
明清时期在位皇帝一般都固定使用一个年号,所以我们通常都用年号来称呼明清时期的皇帝,比如“永乐皇帝”,比如“嘉靖”,比如康熙、乾隆等等都是年号。
古代文化知识——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古代文化知识——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1.谥(shi四声)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谥号按性质分三类:(1)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知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齐宣王曰:……(《齐桓晋文之事》)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赵王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2)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好内远礼曰炀厉王虐,国人谤王。
(《邵公谏厉王弭谤》)(3)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mǐn)2.庙号是根据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庙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
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
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是称为乾隆皇帝。
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
“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
尊号起于唐代。
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
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
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上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的,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柄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中国古代的帝王,生前有尊号,死后有谥号和庙号。
尊号是对当代帝王尊敬的称号。
国号、年号、庙号、谥号(历史纪年法) 高考历史常识
2、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按习惯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 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 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 这样一世纪只有99年,变成公元1年~ 99年,以后的每个世纪仍 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 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 299 年,„„。 公元前一世纪为公元前99年~公元前1年„„ 。
二、 干支纪年法
干支,天干地支的简称,其字如下: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时,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互相配合,以每二个字成 为一个数,即以天干首字甲,地支首字子合为“甲子”的称第 一年,依次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直到最后癸 亥为第六十年。其六十年一个循环。 干支还可以用来纪月纪日纪时。 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重要的干支纪年: 甲午战争(1894年),戊戌变法(1898年),辛酉政变 (1861年,同治帝),辛丑条约(1901年),辛亥革命(1911 年武昌起义)。历代皇帝庙号源自谥号、年号一览表(部分)年号
建元 建武
黄龙
黄初
太康
永初 天监
贞观 永徽 开宝
太平兴国
庆历
绍兴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 魏文帝、晋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 宋太祖、元世祖等。 明清时期则多称年号(明朝也常称庙号),如永乐帝(明成 祖)、康熙帝、嘉庆帝、光绪帝。
六、公元纪年 1、公元纪年的由来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 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纪年起算点(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XX年,在此以后的 时间称公元XX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 年)。我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
庙号、谥号、年号、帝号、国号简介
庙号、谥号、年号、帝号、国号简介1.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2.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历史上最长的谥号29个字,是新觉罗˙努尔哈赤的,谥号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
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另外还有“私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谥号、庙号、年号
什么是庙号、谥号、帝号、年号。
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
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现就所知,将四者来龙去脉略加辨析考述,以飨读者。
1,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
另外西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庙号)、刘衎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庙号),在东汉光武帝时被取消;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文化常识庙号、年号、谥号、尊号、死的说法
精选完整ppt课件
23
精选完整ppt课件
5
自西汉武帝刘彻在公元前 140年定为建元元年起,至 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 罗·溥仪的宣统年号被废止, 历朝诸帝皆立年号纪元。
精选完整ppt课件
6
谥号
谥号是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
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 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 性质的称号。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文化常识
精选完整ppt课件
1
庙号.年号.谥号.尊号
精选完整ppt课件
2
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起的名 号。
秦始皇自以为其统治可传万世,因此以世系为 庙号。
汉代恢复古礼,以“祖”或“宗”为庙号,开国 皇帝一般被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 祖、明太祖、辽太祖、金太祖等;
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 宗、宋太宗、明神宗等。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 始皇为突出帝王的尊严,不允许群 臣和后人对自己有所评议和指责,下令 废去对皇帝之谥。 西汉吕后当权时加以恢复,一直沿用到 清末。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谥号一般是在皇帝死后由礼官拟定,
报请新皇帝裁定公布。
在改朝换代之际,也有由新王朝为前
朝末帝定谥号的。
最早的年号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新君即位必 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以致有的皇帝只 有一个年号,如唐太宗年号“贞观”、明成祖年号 “永乐”、清世宗年号“雍正”;
有的皇帝有两个年号,如宋高宗年号“建 炎”“绍兴”、元世祖年号“中统”“至元”;
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 武则天有17个年号。
庙号、徽号、谥号和年号(已校对,无错误)
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去世后,后人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庙号,意思就是皇帝在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
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商朝所建立的可谓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
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自从始皇帝建立华夏第一个集权皇朝——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制度一并废止。
原因是“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与庙法。
汉朝时期,兼采传承自商朝时期的庙号制度及来自于周朝的谥号制度。
初时,汉朝对于庙号仍本着商朝时期的初衷,庙号的给予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到了唐朝开始,原本慎重严谨的庙号制度大为放宽,除了部分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因此原始的四种庙号不敷使用,因此逐渐参考谥法订出新的庙号,不过甫开国的前几代君王,其庙号大多仍使用传承自商朝的原始四个庙号。
而也是自唐朝以后,庙号在前、谥号在后的连称方式,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而由于唐朝之前的皇帝并非人人有庙号,而谥号从周武曌开始,帝王的谥号字数不断增加,到明清甚至增加到十七字,称呼上有所困难;又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庙号者较少,所以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明帝(隋炀帝),不称庙号。
国号 年号 庙号 谥号 的区别课件(20张PPT)
五刑:五种刑罚,各个朝代的五刑有所不同。 (1)秦以前为:墨(刺字并涂墨)、劓(yì割 鼻)、 剕(fèi,也写作“刖”yuè,砍脚)、 宫(毁坏生殖器)、大辟(pì死刑,杀)。 (2)秦汉时期为:黥(qínɡ 刺字并涂墨)、劓、 斩趾(左右脚趾)、枭首(xiāo砍头示众)、菹 (zū剁成肉酱)。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 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庙号起源与商朝,在商朝之后,周朝指沿用了商朝的谥号制度,导致周 朝的帝王只有谥号没有庙号,到了秦朝庙号和谥号被全部废除,汉朝有 承袭了庙号的制度,汉朝的庙号不是有大功大德的皇帝是不能拥有的, 这也是汉朝不少皇帝没有庙号的原因!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 泛滥。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一般开国皇帝都被称为“太祖”或者是“高祖”,比如汉太祖刘邦,唐 高祖李渊,而第二任的皇帝一般成为“宗”,比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 李世民!不过“祖”的庙号在曹魏时期就开始泛滥了。到十六国时期, 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的君主庙号几乎没有不称祖的,比如 后赵的石勒称高祖,石虎称太祖!
2、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举 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 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 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 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 花。
历朝国号和帝王的尊号、年号、谥号、庙号
历朝国号和帝王的尊号、年号、谥号、庙号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建立过许多朝代和政权,出现过540多位君主、帝王。
各个朝代都有其国号,帝王生前有其尊号和年号,死后也有其谥号、庙号。
了解这方面知识,对认识历史文化很有帮助。
一、国号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即国家的名称或名号。
为表示新朝的“圣明”,每个开国之君都要定国号以彰其“明德”。
各朝代的建立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国号的确定也有各自的原因。
(一)以所封爵名定国号这种定国号的形式来自其创建人的爵位名称,而爵位往往又与某一地名相一致。
如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他在平定天下以后,便以“汉”为国号。
三国时魏国的实际创建者曹操曾受封为魏王,其子曹丕先袭魏王爵位后建国,仍以魏为国号。
历史上类似的朝代最多,如晋、刘宋、梁、高齐、北周、隋、唐及后梁等国。
除汉高祖刘邦外,上述朝代的建立者大都是以迫使前代帝王“禅让”的方式交出政权的。
(二)以其发迹地或特产名定国号夏、商、周、秦、孙吴、后晋和宋等朝代均以其发迹地为国号。
夏部落的酋长启建国,以夏为国号;商酋长汤灭夏建国,以商为国号,后迁都于殷,又称殷商。
周酋长姬发(即周武王)灭商建国,以周为国号,都于镐,后期迁都于洛邑,故有西周和东周之分。
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遂以秦为国号。
后又升为诸侯,仍以秦为国号,秦王嬴政灭六国称始皇帝,继续沿用秦为国号。
三国时的吴因在古吴国故地,遂以吴为国号,史称孙吴或东吴。
后晋的建国者石敬塘的发迹地太原属古晋国,故在他降契丹之后,契丹扶持他建立的傀儡政权以晋为国号。
宋太祖赵匡胤在称帝前曾为后周归德军(今河南商丘)节度使,因该地原属古宋国,便以宋为国号。
以发迹地之特产为国号的朝代多见于少数民族政权,如契丹人所建的辽国。
“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镔铁之意,辽太祖的发迹地盛产镔铁,故该国第六代皇帝辽圣宗在位时,改国号为辽。
金太祖认为,“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坏,”为显示其国比辽更坚强,便以金为国号。
古人的名、字、号及谥号、庙号、年号
古人的名、字、号及谥号、庙号、年号名的由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为了把某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区分开来,便出现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标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姓”;在一群人中间,为了把这中间的你、我、他区分开,也就出现了只属于个人的标志,这种标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名”。
关于名的起源,从汉字“名”字本身也可推知其最早的含义。
这一汉字由“夕”和“口”两部分组成,对此,《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
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字的由来自周代开始,人不但有“名”,而且还得有“字”。
“字”,是在“名”之后新增的称呼。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
”人生下来3月要取名,20岁加字。
《典礼上》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就是说,当男子加冠,女子及笄,表示其已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会交往时,就要在其名之后再加字。
为什么要有字?唐人孔颖达为《檀弓上》“幼名,冠字”作注时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
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这就是说,当一个人成年之后,由长辈原来所命的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呼的“名”就不便在社会场合呼来喊去,就得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字”。
“名”是供长辈呼唤的,“字”是供平辈、晚辈和自己称呼的。
所以在古代,对平辈或尊辈“直呼其名”、“指名道姓”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无礼行为。
对平辈或尊辈只能称字,不能称名,只有尊对卑或自称才可称名。
当我们了解“女子许嫁,笄而字”的习俗之后,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长期称女子许配或出嫁叫“字人”,称未曾许配的闺女叫“待字闺中”了。
因为当时“女子十五许嫁,笄礼之称字”。
对于女子来讲,成年、结笄加字、许配基本上是一回事。
古人是先有名而后有字,字由名而孳生。
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都遵循着“名字相应”的原则,就是名与字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连。
《白虎通义·姓名》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年号、庙号、谥号
三、谥号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 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 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 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 质的称号。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 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 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 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 “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 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 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 渊明)等。
•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 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 至孝文皇帝 •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 尔哈赤),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 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 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 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 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 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 恭亲王奕訢的谥号为:忠
•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 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 “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 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 “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 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1)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刘秀上庙号);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佑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庙号、谥号、年号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庙号、谥号、年号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庙号、谥号、年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庙号、谥号、年号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
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
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
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
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
另外西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庙号)、刘衎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庙号),在东汉光武帝时被取消;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