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名句并作简要分析(一)
词句理解赏析(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古诗文阅读-----词句的理解赏析【考点】:1炼字、虚词(新题型)2 句子的理解与赏析【知识梳理】:鉴赏古诗文中的字词(炼字)、名句是中考的必考内容。
炼字可以从字意、修辞的角度着手分析。
一般赏析的句子都有以下特点:情感积极向上,具有警示激励作用;蕴含哲理,发人深省;巧用修辞,意蕴深刻;融情(理)于景,情思幽深;用词精练传神等等。
名句赏析考察最多的角度是炼字、修辞,表现手法,其次还有写景、句式、哲理等。
【炼字】答题思路:1 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如果该字(词)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要点明;2 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进行分析;3 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意为······,(在这里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表现了)······地思想感情。
易失分点:①使用的修辞手法没有点明;②分析时表达的内容、情感、意境等空洞,泛泛而谈,应侧重于要求的字词来分析。
【句子理解与赏析】答题思路:1 判断该句是否使用了某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若有,要先点明此修辞或表现手法。
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互文、设问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融情于景、用典、铺垫、衬托等等,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解释该修辞或表现手法;2 结合全诗或文本指出该句的作用,表达的情感等。
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或表现手法)手法,写出了······,表达了······(情感、哲理等)。
古诗词赏析-【暑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古诗词赏析-【暑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第08练古诗词赏析古诗词赏析以理解内容、情感,赏析语言、写法,描述画面为重点。
平时学习时要重视对古诗词的写法、语言、名句的理解赏析,了解古代诗歌中涉及的典故,同时,应对同一作者作品的写作主旨、写作手法,同一类型的诗歌进行归纳。
(一)1.下列诗歌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A.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B.《望岳》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C.《己亥杂诗》中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二)诗歌鉴赏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这首诗以_____的修辞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_____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两句诗,引起后人诸多猜测。
有人认为诗人是在批评“杨花榆荚”,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杨花榆荚更高层次的赞许。
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古人”和“来者”分别指哪些人?5.“悠悠”“独”在句中有何表达效果?“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古代诗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韦叔裕字孝宽。
大统五年,进爵为侯。
八年,转晋州刺史,寻移镇玉壁,兼摄南汾州事。
十二年,齐神武倾山东之众,志图西入,以玉壁冲要,先命攻之。
连营数十里,至于城下。
乃于城南起土山,欲乘之以入。
当其山处,城上先有两高楼。
孝宽更缚木接之,令极高峻,多积战具以御之。
齐神武使谓城中曰:“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遂于城南凿地道,又于城北起土山,攻具,昼夜不息。
孝宽复掘长堑,要其地道,仍简战士屯堑。
城外每穿至堑,战士即擒杀之。
城外又缚松于竿,灌油加火,规以烧布,并欲焚楼。
孝宽复长作铁钩火竿一来以钩遥豁之松麻俱落。
城外尽其攻击之术,孝宽咸拒破之。
神武无如之何。
俄而孝征复谓城中人曰:“韦城主受彼荣禄,或复可尔,自外军士,何事相随入汤火中邪?”乃射募格【注】于城中云:“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匹。
”孝宽手题书背,反射城外,云:“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
”孝宽弟子迁,先在山东,又锁至城下,临以白刃云:“若不早降,便行大戮。
”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
士卒莫不感励,人有死难之心。
神武苦战六旬,伤及病死者十四五,智力俱困,因而发疾。
其夜遁去。
后因此忿恚,遂殂。
(节选自《北史》)材料二: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
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破超渭南。
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
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即拜征南将军。
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
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
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
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节选自《三国志》)【注】募格:亦作“募征格”,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
1.材料一中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孝宽复A长作铁钩B火竿C一来D以钩E遥F豁之G松麻H俱落2.下列对材料中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文中指面对、向,与《琵琶行并序》中“曲终收拨当心画”的“当”意思相同。
2023年福建省(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附写作范文
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蒹葭(蒹葭苍苍)》中“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人翻译为“美丽的姑娘啊,她在对岸”。
(2)真挚的情谊不会因空间阻隔而改变。
毕业前夕,我们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别。
(3)刘禹锡《陋室铭》开头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章主旨。
(4)古人常以仰观俯察视角描绘自然风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碧万顷”。
(5)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想象表达词人的追求。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户外活动时间缺①(fá),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
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
户外活动能沐②(yù)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
家长的一言一行,()不在影响着孩子。
家长要(),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
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阅读书写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长时间“③(zhái)”在家里。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劳逸结合无时无刻以身作则B.劳逸结合时时刻刻言传身教C.一张一弛时时刻刻以身作则D.一张一弛无时无刻言传身教(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古人登临岳阳楼,观赏“朝晖夕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伟景象;游至醉翁亭,感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四时美景;独往湖心亭,领略“雾凇沆砀,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的西湖奇景。
(2)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虽然刘禹锡自己屡遭贬谪,但作诗答谢白居易的时候还是表现出“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豁达,表达了相信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思。
中秋月夜,因为苏轼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弟弟了,所以他用“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他们行路虽难,但和李白一样拥有“⑨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豪迈气概。
2. 下面是小文同学在班会中介绍的家乡风景,请帮助他解决在发言稿中遇到的问题。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
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创造,体现了世界上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
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① bì 的建筑奇葩。
国家领导人曾参观永定客家土楼中被誉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和“土楼王”的承启楼,()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② ɡuī 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③ xié 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的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文鉴赏及考点新人教版
专题 2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一位朋友要远去四川做官,诗人王勃作了一首诗相赠。
这首诗先收后放,先说同是宦游之人,同有惜别之意,然后陡然一转,说哪里没有朋友呢,男儿分别,何必哭哭啼啼做女儿态呢?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成为千古名句。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经典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吧!二、目标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树立正确的交友观;4、背诵、默写诗歌。
三、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注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注》卷三。
少府:县尉的别称。
之:到,往。
任:上任。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
三秦:指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代指蜀州。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比:靠近,挨着。
歧路:岔路口。
儿女: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沾巾:泪沾手巾,指挥泪告别。
五、诗意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你我是知心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好似近邻。
请不要再即将告别的岔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涕泪涟涟沾湿衣襟。
六、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赏析: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
“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风烟”突出友人去处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
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赏析: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古代文人常常借助诗歌传递浓浓的思乡之情。
行船中的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乡书何处达,(1)____”来抒发了乡愁;旅途中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2)____”表达了游子思乡的痛彻心扉;边塞上的岑参则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用“遥怜故园菊,(3)____”寄托了思乡的惆怅。
儒家经典《论语》给后世读者带来了诸多启示。
生活中,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正如孔子所说:“(4)___,(5)______。
”人一旦有了精神家园,便会乐在其中,就如孔子眼里的颜回:“(6)_____,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7)____,(8)_____。
”升入中学后,我们要善于读古诗、学写作。
读曹操中描写水与山的“水何澹澹,(9)____”(《观沧海》),我们可以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读杜甫既写个人身世又寓意时代的“正是江南好风景,(10)_____”(《江南逢李龟年》),我们可以学习一语双关的写作手法。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阅读,是视野的远行。
徜徉于书海,我们能欣赏到()的人生。
翻开书本,我们会折服于居陋巷的颜回,吃着粗粮却()的高洁品质;我们会欣喜于双腿(①tān )(②huàn)的史铁生,如菊花般活得(③làn)漫;我们能感受到曾经()的海伦•凯勒,重获新生的喜悦……他们之所以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因为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光彩。
我们能从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多姿多彩安贫乐道茫然无措B.多姿多彩自甘堕落浑浑噩噩C.困难重重自甘堕落浑浑噩噩D.困难重重安贫乐道茫然无措(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一修改最恰当的项是()A.他们之所以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光彩。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优秀5篇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优秀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有关提高个人修养的古诗文名句_礼仪知识_
有关提高个人修养的古诗文名句古人很早就提出过“修身养性”。
提高个人修养,可以多看一些古代名句。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有关个人修养的古诗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个人修养的古文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1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1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1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1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19.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2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2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22.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2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2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2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2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2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精品解析: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陶渊明以“________,________”(《饮酒·其五》)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
(2)《三峡》中“________,不以疾也”两句,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三峡夏季江水之迅疾。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的忠君报国之志。
(4)李清照在《渔家傲》中以“__________”的问话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国家经常灭亡的原因。
【答案】①. 采菊东篱下②. 悠然见南山③. 虽乘奔御风④. 报君黄金台上意⑤. 提携玉龙为君死⑥. 殷勤问我归何处⑦. 入则无法家拂士⑧.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注意易错字:菊、篱、御、携、殷、拂。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人生有涯,读书无界,赏读妙文佳句,是人生一大快事,一大乐事。
读书如刘伶醉酒后跣足蓬头般散①(màn),()后击掌欢呼,也是浑然忘我的表现!近书闻香,书是美丽佳人,让观者物我两忘;捧书识看,书是投契知音,不患贫穷,不患微小,不患是非,于你、于我、于他都是良友!读书吧!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在这个浅阅读流行的时代,在这个读书成为时尚的时代,我们通过()的阅读,可以在书中寻(mì)②温暖的阳光地带,采撷()的花朵,领略生命的高洁与伟岸。
一册在手,书里的风景、书外的故事、阅读的心境都深刻交③(róng)在一起,构成独特的体验。
因此,只要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部编九下1~3单元:古诗赏析、默写,名著导读《儒林外史》
部编九下1~3单元:古诗赏析、默写,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一古诗赏析★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就表达方式而言,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描写,下阙运用了抒情。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是全词的核心,引用典故,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但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或:因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所以虽思乡却难回的矛盾心理。
)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4.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之情。
★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 下阕:写报国之情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3.从选文中加点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
4.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玩)文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少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玩)文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少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朱之弼,字右君,顺天大兴人。
顺治三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转工科都给事中。
八年,疏言:“国家宜重名器。
旧制,胥吏供役年久无过,予以议叙,选用佐贰。
今户、兵等部书役别系职衔,非官非吏,有玷班行。
此曹起自贫乏,不数年家赀钜万,衣食奢侈。
非舞文作奸,何以致此?请严察褫夺。
”上韪其言,并严饬行。
又疏言:“国家章制大备部臣实心任事利自知举弊自知革今乃尽若事外遇事至才者不肯决无才者不能决稍重大即请会议上下相诿,彼此相安。
国家事安得不废,百姓安得不困?臣愚谓今日求治,首在择人。
上面召诸大臣亲试才品,因能授任;复考其历事后兴利几何,除弊几何,定功罪,信赏罚,则法行而事举矣。
”上纳之弼言,谕六部去怠忽旧习。
世祖恶贪吏,命官得赃十两、役得赃一两,皆流徙。
令既行,之弼疏论其不便,略谓:“自上谕宣传后,抚按所纠,必无大贪。
何则?一经提问,有司无不图保身命,虽盈千累百,而及其结谳,期不满十两而止。
而今普天之下,皆不取十两之有司,岂真出古循吏哉?良以令严则思遁,徒有名而无其实也。
上但择一大贪者惩之,一大廉者奖之,则众贪惧、众廉奋矣。
”上甚嘉之。
会岁旱求言,与尚书王弘祚廷辨,卒从之弼议。
康熙八年,疏言:“世祖严治贪官蠹役,特立严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
今不论有禄无禄,通用重典。
贪蠹事发,被证畏同罪,刑讯不承,使大贪漏网。
如逼抑出钱,倘非官役,许用旧律。
”诏并如所请。
十四年,以母丧去官。
二十二年,会推湖北按察使,之弼举道员王垓,不当上意。
以所举非材,吏部议降三级调用。
寻卒。
之弼内行修笃,事亲孝,与其弟之佐相友爱。
之佐,顺治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历官侍读学士。
严事之弼,虽白首,执子弟礼甚谨。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章制大备/部臣实心任事/利自知举弊/自知革今/乃尽若事/外遇事至才者/不肯决无才者/不能决稍重大/即请会议/B.国家章制大备/部臣实心任事/利自知举/弊自知革/今乃尽若事外/遇事至/才者不肯决/无才者不能决/稍重大即请会议/C.国家章制/大备部臣实心/任事利自知举弊自知革今/乃尽若事/外遇事至才者/不肯决无才者/不能决稍重/大即请会议/D.国家章制/大备部臣实心/任事利自知/举弊自知/革今乃尽若事外/遇事至/才者不肯决/无才者不能决/稍重大即请会议/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名器,名号与车服方面的仪制。
劝学-高一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新教材统编版)
劝学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反对封建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
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仪以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后人所编《荀子》共二十卷,大部分为荀子所作,小部分由其门人所写,现存32篇。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散文的进一步成熟。
2.文本分析(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包含两层意思:学习重要;学习要持之以恒。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学不可以已”。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演变为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两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4)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译文: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直木为轮”,说明事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译文: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
比喻指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的认知(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念奴娇》诗词鉴赏
《念奴娇》诗词鉴赏《念奴娇》诗词鉴赏1古诗原文余客武陵。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
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愁人一作:愁入)译文翻译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注释解释武陵:今湖南常德县。
薄:临近。
朅(qiè):来,来到。
吴兴:今浙江湖州。
相羊:亦作“ 相佯”。
亦作“ 相徉”。
徘徊;盘桓。
光景:风光;景象。
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菇蒲:水草。
菇即茭白。
青盖:特指荷叶。
争忍:犹怎忍。
凌波:行于水波之上。
常指乘船。
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诗文赏析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第一编如何读懂诗_宏观中观微观“三观”从大时代思考知人论世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一编如何读懂诗——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破解阅读障碍第1讲宏观上——从大时代思考,知人论世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可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王国维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
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最好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否则,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解作品的精神,错误地过分拔高或贬低作品的思想境界。
全国卷高考古诗歌的选材集中于唐宋诗歌,作者以名家为主,非名家为辅。
本书针对唐宋诗歌进行分时代解读整体风格,旨在帮助考生从宏观上把握诗歌创作的大时代背景,从而快速准确地定位诗歌的情感基调,确保思考方向不跑偏。
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歌初唐,是指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前后约九十四年。
1.时代特征初唐百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太宗的威武神勇和文治武功,武后(武则天)的雄姿英发和精明干练,宫廷剧烈的斗争,关陇与山东及东南等集团之间的利益纷争,南北文化观念的急剧碰撞交融,都引起诗人心灵的急剧波动和人生价值的多元发展。
2.代表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沈佺期(宫廷诗人)、宋之问(宫廷诗人)、杜审言等。
3.作品风格[应用体验]1.(2015·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8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3分)答:(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答:解析:(1)“谷静风声彻”一句,从听觉的角度,以山谷之静衬托风声之响,是以静衬动。
2024年福建莆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24年福建莆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山势起伏、绵延不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写自身,发议论,抒感慨。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
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文化+”也就()了。
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①(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②(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③(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
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无所不知水到渠成相辅相成B. 无所不在水落石出相反相成C. 无所不在水到渠成相辅相成D. 无所不知水落石出相反相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专题12 古诗词句子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专题12 古诗词句子赏析(原卷版)【考点穿透】【题目形式】(1)请简要赏析“×××”两句诗。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词中画横线句子。
(3)“×××”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的角度加以赏析。
(4)请结合诗意从×××角度赏析诗中画线的句子。
【答题要点】(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答题步骤】①抓住关键字词,结合全诗主旨阐释本句诗的语境及其独特的表现力。
(如果本句用了艺术手法,请指出并做简要分析)②概括本句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典例在线】【1-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4. 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
【2-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诗歌阅读(5分)长相思·雨①[宋]万俟咏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②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注]①长相思,词牌名。
②道,知。
10. 赏析“一声声,一更更”或者“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3-2022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妙处。
【4-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10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结构技巧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10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及结构技巧教学目标:掌握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类别及作用,了解诗歌的结构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鉴赏分析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及结构技巧。
教学过程一、题点知识古诗词鉴赏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结构技巧分析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是诗歌鉴赏中的高频考点,务必掌握。
二、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1.熟记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鉴赏表现手法“三注意”1.注意题目问题指向。
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表达技巧;狭义的表现手法常常指衬托、对比、象征、渲染、想象等。
2.恰当运用鉴赏术语。
鉴赏术语包括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名称,还包括其表达效果和作用的一些固定说法,鉴赏时说规范的“内行话”,就会事半功倍。
3.关注表达效果。
辨明了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就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揭示诗歌表达的情感。
题型对点[例](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思维流程】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题目指明了这首诗在勾勒精卫形象时采用的是“对比手法”,答题时要围绕对比手法的使用分析。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第三步,据要求,拟答案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促织①杜甫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②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古诗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古诗赏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古诗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古诗赏析篇1《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背景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府》、《秦中吟》等均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
其他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注词释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惯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古原:古原野。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荣:茂盛。
远芳:草香远播。
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离定远游的友人。
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诗今译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
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
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二: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
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名句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文名句并作简要分析(一)
古代诗文名句并作简要分析(一)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赏析】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农村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斜地伸展.“绿树村边合”,是近景;“青山郭外斜”,是远景.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抒发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饮酒》
【赏析】这两句诗妙在自己无心见山.远山自入双目,心与物游,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蒸腾的水汽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这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赏析】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应,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幅苍凉壮观的大
漠黄昏图!“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境界的开阔:“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把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赏析】这两句诗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二字炼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赏析】涛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赏析】这是说大自然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
1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赏析】“曲”、“幽”、“深”三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诗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赏析】从诗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古代诗文名句并作简要分析(二) 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赏析】这两句诗描写出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地了.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种豆早出晚归是多么艰辛、多么苦累.然而诗人并不抱怨.
1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清.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赏析】以丝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5.莫道不消魂,帘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
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这两句诗点题,写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1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赏析】这两句诗把愁苦的心情表达得非常生动.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暗示愁绪难消: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
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赏析】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格调豪迈奔放.让人们感受到诗人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赏析】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友的身边.分担他的痛苦.诗人为什么偏要托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强烈.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古代诗文名句并作简要分析(三) 2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赏析】沉舟侧畔,有干帆竞发:病树前头.是万木皆春.诗句有催人奋进的感人力量. 这两句诗本意是劝慰白居易不要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2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以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增添了未来重聚时的乐.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赏析】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创作出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此二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
2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赏析】这两句诗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
2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赏析】千嶂、孤城、长烟、落日,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境界开阔.“孤城闭”三字反映了宋朝守军军事力量的薄弱.
2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
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词句表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7.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赏析】这两句诗运用拟人手法把静态的无情感的景物写活了.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情有独钟.弯弯的河流环绕葱绿的农田,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两座青山居然直接推门而入,向主人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
2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赏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站得高就不怕浮云遮眼,就能看得远.它寓论于景,用“不畏”、“自缘”两词化实为虚,借景抒情,兼发议论.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与坚强意志.
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赏析】这两句诗意境优美而含蓄,蕴涵着生活的哲理.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
3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赏析】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来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诗句通过明净的池塘和流动的活水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思想观念才能不断更新,头脑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取得新成绩.
3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赏析】这两句诗以落花为喻,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融为一体.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人议论,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