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
排泄与排泄的名词解释
排泄与排泄的名词解释1. 引言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过程中,排泄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
排泄是指生物体通过各种生理机制将废物、代谢产物以及不需要的物质从身体内部排出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帮助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还能够保持身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排泄的作用、排泄系统以及一些与排泄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
2. 排泄的作用排泄在维持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排泄能够帮助生物体将体内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及时清除出体外,防止它们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人体通过尿液排除代谢产物尿素,此过程能够避免尿素积聚在体内引起血液中尿素氮含量升高,发生尿毒症。
此外,排泄还能够调节体内离子和水分的平衡,确保正常的细胞功能和生理活动。
3. 排泄系统3.1 肾脏排泄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肾脏。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位于腰部的后腹膜腔内。
它通过尿液的形式将废物、代谢产物和多余的物质从血液中分离出来。
肾脏还能够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的浓度,分泌激素控制血压,以及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3.2 肺部肺部也是一种重要的排泄器官。
通过呼吸作用,肺部可以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摄取新鲜氧气。
二氧化碳是细胞代谢过程中的废物,通过呼出将其排除,使身体的酸碱平衡保持正常。
3.3 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同时也承担着排泄功能的一部分。
通过皮肤的毛孔,身体可以排出一部分代谢废物和水分,例如,通过出汗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同时降低体温。
3.4 肠道肠道除了消化吸收外,也是排泄废物的重要通道。
食物在经过消化吸收之后,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大肠则将残存的消化废物形成固体粪便,经过直肠排出体外。
4. 与排泄相关的名词解释4.1 尿液尿液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液体。
尿液是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的主要排泄途径。
它的颜色、气味和成分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4.2 汗液汗液是通过皮肤的毛孔排出的一种液体。
它主要由水分、盐类和其他微量元素组成,可通过出汗调节体温和排除体内废物。
排泄
肾小球的滤 过作用主要 在入球小A端 进行。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Glomerular Filtration 1、滤过膜面积↓→滤过↓ 2、滤过膜通透性↑→滤过↑
滤过膜的通透性
Permeability
滤过膜屏障 机械屏障:分子量<69000 电学屏障:含有带负电荷的物质不易 通过;带正电荷的物质较易通过 唾液蛋白sialo protein,急性肾小球 肾炎
滤过面积Filtration area
相对稳定,1.5m2
(三)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Drive Force of Filtration
(二)重吸收的途径
跨细胞途径 细胞旁路
(三)重吸收方式 Forms of reabsorption
被动重吸收Passive
reabsorption
–溶质顺电化学梯度 –水顺渗透压差 主动重吸收Active reabsorption –原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胞饮作用
(四) 肾小管对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第十三章 排泄
Excretion
排泄Excretion
排泄: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而不为机体所
利用或有害的一些代谢终产物、多余的水分 和无机盐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如药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泌尿:代谢终产物(尿素、尿酸、肌酐等
)和多余的水及各种电解质主要以尿的形式 由肾排出。
排泄途径Excretive pathway
肾单位和泌尿小管的组成
肾 单 位
泌 尿 小 管 肾 小 体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人体生理学 09排泄(1)
(三)滤过作用的动力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 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 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Biblioteka 用微穿刺法,在大鼠和猴上直接测得的肾小球毛 细血管压平均值为6.0 kPa (45mmHg),相当于 平均主动脉压的45%。血浆胶体渗透压在入球端 为3.3 kPa (25 mmHg),出球端升为4.7 kPa (35 mmHg)。囊内压约为1.3 kPa (10mmHg)。 入球端的有效滤过压=6.0-(3.3+1.3)=1.4 kPa (10.5mmHg);出球端的有效滤过压=6.0(4.7+1.3)=0 kPa。 说明滤过作用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入球端,而在 出球端的毛细血管是没有滤过的。
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
(1)滤过膜通透性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是比 较稳定的,不是影响滤过率的主要因素。 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发生改变,如炎症、 缺氧等使滤过膜上的唾液蛋白减少造成蛋 白尿。
(2)有效滤过面积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都处于活动状态,有 效滤过面积不会发生变化。 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可使肾小球毛细 血管内皮增生并肿胀,造成部分肾小球毛 细血管腔隙狭窄或阻断,减少了有效滤过 面积和滤过率,出现少尿。
排泄的作用
(1)维持体内水含量; (2)维持钠、钾、氯、钙、氢等离子的适当 浓度,保持体液的渗透压; (3)清除代谢终产物和异物。
第一节 肾的结构与基本功能
一、肾单位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有间隙 肾小管:近球小管:曲段,即近曲小管 直段,即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细段(薄壁段):降支细段 升支细段 远球小管:直段,即髓袢升支粗段 曲段,即远曲小管
排泄名词解释
排泄名词解释
排泄是指动物排泄不可利用物(尿素、尿酸、二氧化碳、氨等)的过程。
)、剩余(水和无机盐)以及各种异物(药物等。
)在代谢过程中进入人体。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肾脏形成尿液的方式来完成的。
生理上,排泄的意义仅限于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某个排泄器官并被排出体外。
因为消化道内粪便的主要内容只是堆积在消化道后段的食物残渣,并不进入血液,食物残渣往往被排出体外,称为排泄。
扩展资料:
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它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排泄。
一种是肾脏产生尿液(见泌尿系统),通过排尿排出体外;另一种是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肺部呼出。
当体内渗透压高时,可通过激素抗利尿激素来控制排尿,抗利尿激素可增加远曲小管吸收水分的能力,通过改变自身浓度来控制排尿量。
它由下丘脑制造,在脑垂体中储存和分泌。
出汗是另一种排泄方式,可以去除水分和盐分,但其实这个机制的主要目的是降温。
狗没有皮肤排汗机制。
人类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以及辅助的泌尿器官-用以排出尿液。
皮肤及肺部皆有排泄的功能:皮肤以流汗的方式排走水分及盐,肺部则排出二氧化碳。
4 排泄
体重为70kg的人每天约摄入和排出各2500 mL 的水,相当于身体总含水量的6%。在所摄入的 2500 mL水中,约有1000 mL是随同食物摄入的, 1200 mL是饮水,其余300 mL则是食物在体内氧 化而产生的,如葡萄糖氧化。 在所排出的2500 mL水中,约有1500 mL是尿, 500mL是从皮肤(汗、鼻涕、泪等)排出,350 mL 是以蒸汽形式随呼出气排出的,其余l50mL是随 粪便排出的。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单位
近曲小管
肾小管 髓袢 降支 远曲小管 升支 肾盂 集合小管
特点: (1)入球小动脉大于出球小动脉,有利于原尿的形成; (2)形成2个毛细血管网,第一个利于产生原尿,第 二个围绕肾小管,参与原尿的冲吸收和分泌的过程。
3)尿的形成
尿的产生过程简单说起来就是:肾小球中 的血液,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以 及结 合在蛋白质上的钙离子等外,过滤而入 肾小囊中。这种滤出液在流过肾小管和集合管 时,经过重吸 收和分泌2个过程,再经过在集 合管中的浓缩,而形成高浓度含氮废物以及其 他无用或有毒物质 的液体,即是尿,从输尿 管排出。
3、后肾管
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了后肾管,蚯蚓就 是一 种代表动物。它的每节体腔内都有漏 斗状的肾口将体腔液中的废物收集至细肾 管,最后由体壁上 的肾孔排出体外。液体 中的水及葡 萄糖等物质在肾管中重被吸收 进入毛细血管。蚯蚓每天约排出相当于体 重60%的很稀的尿 。
4、触角腺 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徘泄器官是触角腺,又 称绿腺,共2个,分别位于头部两触角的基部,由 腺体、管、尿囊3部分构成。尿囊开口于触角的基 部。
排泄
排泄的概念
机体将物质代谢产物及机体不需要或过剩的 物质(包括进入体内的异物、药物或其代谢产 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excretion)。在 生理学中,只把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某些排泄 器官向体外排出的过程称为排泄。
排泄名词解释
排泄名词解释
排泄是指通过排泄器官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或者不需要的物质从体内排出的生理过程。
人类和其他动物都会进行排泄,这是维持身体健康和稳定内部环境的重要过程。
排泄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肾脏、肠道和呼吸系统。
肾脏是排泄系统的核心器官,主要功能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溶解的废物。
肾脏含有许多小单位结构,称为肾单位,它们过滤出血液中的废物,并将其转化为尿液。
这样,水分和不需要的物质可以从体内排出。
肠道也扮演着重要的排泄角色。
在消化过程中,有些物质被身体吸收后,通过肠道进入体内。
当这些物质不再需要时,它们将通过排便排出体外。
排便是将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消化液和其他废物从身体内部排出的过程。
这些废物经过结肠和直肠,最终被肛门排出。
此外,呼吸系统也扮演着重要的排泄功能。
在呼吸过程中,我们吸入氧气供身体使用,并将二氧化碳作为废物排出体外。
二氧化碳通过血液从我们细胞中收集,并在肺部通过呼吸作用从体内排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排泄过程,因为二氧化碳是我们新陈代谢废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排泄对于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及时排出废物和不需要的物质,我们可以保持水平衡,维持酸碱平衡,并
防止毒素积聚。
如果排泄系统出现问题,废物和不需要的物质可能积聚在体内,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常见的排泄问题包括尿路感染、便秘和呼吸系统感染等。
综上所述,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它的目的是将体内生成的废物和不需要的物质排出体外,以保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7. 排泄
少(10-15%)
较大 A入≤ A出 长 还形成U形 的直小血管 少
A口径
袢长度 A出后的 毛细血管 肾素含量
A入∶ A出= 2∶1
短 分布于皮质部 的肾小管周围 多
(三)近球小体 (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
近球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s)——分泌肾素 (renin) 近 球 小 体
(1)肾动脉由腹主动脉直接分出,管径短粗,血流量大,两肾 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1/5~1/4。这对尿的生成和浓缩具有重 要作用。 (2)肾内有两级毛细血管网,第一级是入球、出球小动脉之间 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此处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浆滤过生成 原尿。 (3)出球小动脉再次分支缠绕在肾小管周围形成第二级毛细血 管网,此处血压较低,有利于小管液内物质的重吸收。 (4)近髓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还形成细长的U形直小血管,与 髓袢和集合管伴行深入到髓质。直小血管的升、降支在髓质 不同水平均有吻合支,这有利于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
在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每层都覆盖着薄 层带负电的糖蛋白,带正电荷的分子较易通过, 而带负电荷的分子则较难通过,这种现象叫电 学屏障作用。带正电荷的溶质最易通过;中性 溶质次之;负电荷溶质不能通过。肾炎时带负 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出现蛋白尿
滤过屏障-滤过膜(Filtration membrane)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和
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腔内,形成滤 过液,称之为原尿。两肾在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原尿 量称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肾的血浆流量称肾血
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叫做
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取决于滤
过系数(Kf,即滤过膜面积及 其通透性的状态)和有效滤过
排泄名词解释生理学
排泄名词解释生理学排泄是生物体通过各种生理过程将废物排出体外的一种重要生命活动。
它是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关键过程之一。
排泄的主要目的是去除代谢产物和过剩物质,保持体内物质平衡,同时调节血液的成分和体液的浓度。
在人体中,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肺、肠道和皮肤等器官完成。
首先,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
肾脏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从血液中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的物质,如尿素、尿酸、尿素氮等。
肾脏还通过调节尿量和尿液浓度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此外,肾脏还担负着调节酸碱平衡和血压的功能,对身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肺是另一个重要的排泄器官。
肺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在呼吸过程中,人体吸入氧气,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通过肺泡排出。
这种气体的交换不仅能够维持身体对氧气的需求,还能够排除新陈代谢产生的废气,保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另外,肠道也是一个重要的排泄器官。
在消化过程中,肠道通过吸收和排泄的过程将营养物质吸收,同时将未被吸收的废物排出体外。
肠道还通过菌群的代谢活动,参与体内某些物质的分解和转化,有助于维持肠道的健康和消化功能。
最后,皮肤也是一个重要的排泄器官。
通过皮肤,人体可以通过汗液排出一部分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汗液中含有尿素、尿酸、氨等代谢产物,通过皮肤的排泄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同时调节体温和维持水盐平衡。
总结起来,排泄是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过程。
肾脏、肺、肠道和皮肤等器官通过不同的机制和途径,完成身体废物的排泄。
这些排泄器官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体内物质平衡和代谢的正常进行。
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排泄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排泄不畅或排泄过量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保持适当的运动和生活习惯,以促进排泄器官的正常功能,维护身体健康。
排泄的名词解释
排泄拼音:pái xiè五笔:rdia排泄的解释(1) [excrete;defecate]∶生物把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不消化的食物都被排泄了(2) [drain]∶使多余的水排出排泄不畅详细解释(1).使多余的水排出。
沉从文《泥涂》:“这厂里大坪原来就满是积水,像一个湖没有排泄处。
”浩然《艳阳天》第一章:“河水引过来以后,这边靠山区的土地干旱问题就解决了大半,还能排泄一部分低洼地的积水。
”(2).把无用的东西排出体外。
毛6*泽6*东《新民主主义论》十五:“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 叶君健《火花》十一:“需要排泄,需要蹦跳几下,松动松动它的筋骨,准备新来一天的工作。
”词语分解排的解释排á 除去,推开:排出。
排斥。
排水。
排外。
排挤。
排山倒海。
排忧解难。
摆成行列:排列。
排队。
排字。
排印。
排笔。
排场。
排成的行列:排头。
前排。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练习演戏:排戏。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排。
竹排。
排运。
排ǎ ㄆㄞˇ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笔画数:;部首:扌;笔顺编号:泄的解释泄è 液体或气体排出:排泄。
泄洪。
泄泻。
漏,露:泄劲。
泄露。
泄漏。
泄密。
尽量发出(情绪、情6*欲等):泄愤。
泄恨。
发泄。
鼓泄ì 〔泄泄〕a.缓飞的样子,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b.闲散自得,如“十亩外兮,桑者泄泄兮”;c.弛缓的样子,如“天之方噘,无然泄泄”。
鼓鼓笔画数:;部首:氵;笔顺编号:。
排泄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排泄的名词解释药理学排泄是生物体内产生废物、代谢产物或余下物质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在生物体中,排泄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维持体内恒定环境,使细胞得以正常运作。
排泄包括多个方面,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生物体的整个系统。
一、排泄的意义和生理过程排泄是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有助于维持体内的内环境稳态。
通过排泄,生物体将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使体内环境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同时,排泄还能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维持恒定的体温。
在生物体内,排泄由多个器官和系统参与。
例如,人类的排泄系统由肾脏、尿路系统、皮肤和肺等组成。
肾脏是排泄的重要器官,通过调节尿液成分和体积,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物质。
尿液经过尿路系统,最终通过膀胱排出体外。
此外,皮肤通过出汗排除部分废物,肺通过呼吸排除二氧化碳等废气。
二、药理学在排泄研究中的应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学科,它在排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药物的排泄途径和排泄速率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研究中,通常会研究药物的排泄动力学和代谢动力学参数。
排泄动力学参数包括药物的排泄速率、排泄速率常数等。
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药物的血浆中的半衰期、清除率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排泄和代谢过程,为优化药物疗效和减少药物副作用提供指导。
此外,药理学还可以研究药物在排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变排泄途径或竞争性地结合排泄蛋白而影响其他药物的排泄。
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累积或减少在体内的浓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三、排泄异常和相关疾病排泄异常是指排泄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可能与排泄器官的功能障碍有关。
排泄异常常见的有尿液异常、排尿困难、便秘等。
这些异常可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遗传、疾病、药物和环境因素等。
其中,肾脏疾病是排泄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肾脏疾病包括肾炎、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导致尿液异常、排尿困难等症状。
【初中生物】排泄PPT课件
1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输尿
形成尿的场所
膀胱
尿道
贮尿
排尿
排尿的通道
四、尿的排出
(一)排尿途径
肾脏→输尿管→膀胱 →尿道→体外
原尿的形成是连续的, 而尿的排除是间断的, 为什么?
(二)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解释一下血尿是如何形成的?
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增大,红细胞经过肾小球 进入肾小囊中,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比如肾小 球肾炎,肾结石等都可能造成血尿。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尿液从何而来呢?
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而来
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液的成分如何?
血浆
水 无机盐 营养物质: 蛋白质,葡萄糖 等 废物:尿素等
血细胞
血液 物质的 滤过 入球小 动脉 出球小 动脉 毛 细 血 管 血液 原尿
三、尿的形成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 用——形成原尿
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 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 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能 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
复 习 提 问
问:人体循环系统的作用?
答:对物质进行运输。
问: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时会产生 那些废物呢? 答:二氧化碳、水、尿素、以及一些无 机盐。
第六章
一、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一)排泄的概念
排 泄
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水、尿素、以及一些无机盐排出体外 的过程,叫排泄。 (二)排泄的途径
1、通过皮肤排汗排出
B.肾小囊
4、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D
)
A.尿素
B.无机盐
C.葡萄糖
D.细胞
生理学第八章 排泄
滤过平衡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 无滤液生成
特点:②正常时,出球端除血浆流 速快时外,一般无滤出,故为滤过 的贮备段。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⑴通透性: 机械屏障作用↓→蛋白尿、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质细胞传递至近球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3.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具有吞噬和收缩功能
二、肾脏血流特点及其调节 (一)肾脏血液供应特点: (1)供血很丰富:每分钟两肾的血流量约1200ml
(2)血液分布不匀:约94%的血流供应肾皮质,约5%的供应外髓部,剩余不到1%供应内髓。
(3)形成串联的两套毛细血管网: 皮质肾单位入球动脉的口经较出球动脉粗,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压低→利于重吸收。
(4)肾血浆流量: 其他条件不变时,主要影响的是滤过平衡的位置。 肾血流量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率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端,使具有滤
过作用的毛细血管长度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尿量增多。反之,流量减少,尿量减少。
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
①滤过膜
影响因素
滤过膜的孔径↑
滤过膜带负电荷↓ 滤过膜面积↓
重吸收:指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 胞转运而进入管周毛细血管的过程。
一、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部位,方式,途径和特点
(1)近端小管中的重吸收: 物质重吸收最重要一段,重吸收的动力是Na+-K+泵。
排泄的名词解释
排泄的名词解释
排泄是指生物体通过特定的器官或组织将废物物质从体内排出的生理过程。
它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之一,能够清除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物质,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性。
在动物界,排泄可以分为几种形式,包括呼吸排泄、肾脏排泄和肠道排泄等。
首先,呼吸排泄是通过呼吸系统将生物体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动物通过呼吸吸入氧气,氧气在体内与血液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进而运输到细胞中供细胞呼吸使用。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最终通过呼吸系统中的肺泡和气道被排出体外。
其次,肾脏排泄是通过肾脏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过量的物质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是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之一,通过肾小球和肾小管对血液进行过滤,将体内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从血液中过滤出来,形成尿液,最终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此外,肠道排泄是通过消化系统将消化过程中残余的食物物质和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消化过程中,食物经过食道进入胃中,经过胃酸和酶的作用分解,然后进入小肠进行吸收,吸收后的养分通过肝脏转运到全身供能,而不能被吸收的残渣物被推进大肠。
在大肠中,水分被进一步吸收和再吸收,形成固态废物,通过肛门被排出体外。
总结起来,排泄是生物体通过呼吸、肾脏和肠道等器官将废物、代谢产物和多余物质从体内排出的生理过程。
这一过程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以保持生命的正常运行。
名词解释排泄
名词解释排泄排泄是一种生物机体的重要的过程,是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排泄的作用是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有害物质,并维持体内的水分、酸碱平衡,以及供人体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物质均衡。
排泄物由细胞分解成有用成分:水、无机盐、水溶性有机物、脂肪类物质、有机酸、酶等,经肾脏、胃肠、淋巴系统的作用,以及消化系统的表观活动没有完全消化的营养物质,进入大便和尿液。
大便由胃肠排出,尿液由肾脏过滤并由膀胱排出,经排泄系统排出,实现体内、体外物质的平衡。
排泄机制是调节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
食物经肠黏膜吸收后,体内重要物质如氨基酸、核酸酶、糖类、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均以血液方式经肾脏排出体外,而不可消化的余物、有害物质以液体和固体方式,通过排泄而排出体外。
此外,排泄还能排出体内的多余水,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排泄是指肠道和膀胱的活动运动,主要是调节体内物质的贮存和排出,并保证体内细胞代谢水平的平衡,所以影响体的各项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排泄的生理机制是:在排泄的先决条件下,肠道各部位机械活动、神经调节以及药物作用变化共同作用下,尿液渗透负压及溶质难溶性分解等作用下,促进各种排泄物质如尿液、粪便以及维生素、水分从体内排出。
肠道和膀胱由于不同部位及混合排泄物质不同,使排泄机制不同,因此排泄成为调节体内物质的重要过程。
此外,体内多余的热量也会通过排泄系统释放出来。
在热环境下,人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对排泄机制的影响更为明显,并会生成汗液。
汗液是排泄液,它由皮肤表面排出,直接排出体内大量热量,以稳定体内温度。
排泄功能的养成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比如,准确的排泄规律能够抑制多余的体液,有助于调整营养和水的吸收,也会帮助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维持身体的平衡,而且还能排出体内的污物和废物,使人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总之,排泄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机制,调节体内物质的平衡,排出体内多余的有害物质,消除体内的污物和废物,以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都是排泄机制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集合管管径较粗,上皮细胞为立方形,胞质透明,细 胞排列整齐,分界清楚,乳头管起始处为单层柱状上 皮,在乳头管开口处移行为变移上皮。
• (三)肾小球旁器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小三角区
• ①近血管球细胞 是入球小动脉在肾小体血管极处,管 壁平滑肌变成的上皮样细胞,胞质丰富,肌原纤维少,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
• 一、肾的形态位置 • 二、肾的大体解剖 • 三、肾的组织结构 • 四、肾血液循环特点 • 五、肾的神经支配
• 一、肾的形态位置
• 肾是实质性器官,形似蚕 豆,红褐色,质柔软,表 面光滑,外侧缘凸隆,内 侧缘中部凹陷,其开口称 肾门
• 肾位于腹腔后上部,脊柱 两旁,左右各一,前面有 腹膜遮盖,为腹膜外位器 官,左肾相当第11胸椎下
第二节 尿的生成
• 一、尿的成分与性质 • 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 四、肾的分泌作用及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尿的成分与性质
• 尿量: 正常成年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1000 ~ 2000 ml,平均为1500ml
• 尿的正常化学成分: 95%~97%为水, 3%~5%为溶质,溶质以电解质和非蛋白含氮 化合物为主,电解质以Cl、Na、K三种离子 较多;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以尿素最多。
• ③球外系膜细胞或极垫细胞 是位于出、入球小动脉 与致密斑之间的一群细胞。
四、肾血液循环特点
• 肾血流量大,血压高,肾血液供应丰富 • 肾内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和两套毛细血管网 •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高-入球小动脉直径粗于出球小动脉 • 球后毛细血管和直小血管胶体渗透压高
• 五、肾的神经支配
• 人的肾具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主要是由脊髓胸段第 12节和腰段1、2节发出的交感神经。其纤维末梢主 要分布于入球和出球动脉上,同时也支配肾小球旁细 胞。
3. 肾小球的滤过动力
• 有效滤过压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和肾小囊内压。
• ②细段 大部在髓拌降支,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无 刷状缘,胞质染色较淡。腔面有少量微绒毛,细胞间 有交叉的侧突,上皮甚薄,有利于水和离子透过。
• ③远端小管
• 直部和曲部结构相似,管径较粗,由立方形上皮构成, 胞质弱嗜酸性,腔面无刷状缘。游离面微绒毛少而短, 基底部有纵纹,有基底褶和交叉的侧突。
• 三、肾的组织结构
• 肾实质主要由肾单位、集合 小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
• (-)肾单位
• 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由一个肾小体和与其 连接的上皮性肾小管构成, 每个肾约有100~200万.
• 1.肾小体 位皮质迷路和 肾柱内.包括血管球和肾小囊
• 血管球 球形的毛细血管网
• 肾小囊 是肾小管盲端凹陷成的双层球状囊。壁层为 单层扁平上皮,与肾小管相连,脏层紧贴在血管球毛 细血管外面,其细胞具有突起,称足细胞。壁、脏层 间的窄胜称肾小囊腔。
• 尿的理化特性 :淡黄色,PH4.5~8.0随食物 不同而不同.
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 滤液的形成
•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除血细胞和和蛋白质被滤过 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超滤液.
2.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 滤过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肾小囊脏层。
• 滤过膜就像多层筛,它允许水和小分子溶质自由通过, 而大分子和血细胞不能通过,其滤过主要取决于滤过 膜的通透性和总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
• 远曲小管又盘曲于肾小体附近,末端接弓状集合小管• 根据肾Biblioteka 体所在部位及其髓拌长短,肾单位分两种
• ①皮质肾单位 位于皮质浅层,肾小体较小,髓袢短, 细段短或缺少,只伸到髓质外1/4区。
• ②髓旁肾单位 肾小体较大,位于皮质深层,近髓质 区,髓袢长,细段长,伸至髓质乳头区。
• (二)集合管 • 弓状集合管是远曲小管的直接延续。直集合管由弓状
缘——第2腰椎下缘,右肾相 当第12胸椎—一第3腰椎。
• 二、大体解剖
• 1.被膜 肾的 表面包有三层膜
• 肾筋膜 包肾和
肾上腺及周围脂肪 囊,由腹膜外组织 发育来
• 肾脂肪囊 是包
在纤维膜外面的脂 肪层。
• 肾纤维膜 致密
结缔组织,直接包 在肾表面,易剥离.
• 2.肾实质 分皮质和髓质
• 皮质 位于表层,呈红褐色,并伸入筋质形成肾柱。
• 髓质 位于皮质深层,颜色较淡,致密而有条纹,由
15~20个肾锥体组成。自髓质呈辐射状伸入皮质的 条纹,称髓放线。锥体的头向内伸入肾小盏,形成肾 乳头,乳头上有乳头管的开口
• l~3个肾乳头包被一肾小盏,2~3个肾小盏再合并成 一肾大盏,约 2~3个肾大盏汇合成肾盂,出肾门移行 为输尿管。
• 一个肾锥体与它所连接的皮质组成一个肾叶,每条髓 放线与其附近的皮质迷路组成一个肾小叶。
排泄
•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 • 第二节 尿的生成 • 第三节 尿的浓缩与稀释 • 第四节 肾功能的调节 • 第五节 排尿活动及其调节 • 第六节 脊椎动物的肾外渗透调节器官
• 泌尿系统的组成: •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 泌尿系统的功能: • 1.排出代谢废物,如尿素、
尿酸、肌肝等,绝大多数 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 2.调节机体水盐代谢和酸 碱平衡。 • 3.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如 肾脏可产生肾素、前列腺 素和红细胞生成酶等。
• 滤过膜: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之间裂孔
• 2.肾小管
• ①近端小管
• 近曲小管:管腔小而不规则,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 胞质嗜酸性,含有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等, 腔面有刷状缘,两肾近曲小管微绒毛表面积达50~60m2, 基底部有纵纹、基底褶,细胞侧面有侧突
• 近端小管直部结构与曲部相似,仅上皮略低,微绒毛、指状交 叉、侧突不如曲都发达,线粒体、溶酶体数量较少。
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核蛋白体及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大量
中等电子密度的大颗粒。颗粒中含有肾素,调节血压。近
血管球细胞还可能产生肾性促红C生成因子,调节红细胞生成
• ②致密斑 是远曲小管在肾小体血管极紧贴入球小动 脉的上皮细胞变高变窄、排列成的椭圆形斑状区,是 一种化学感受器,对肾小管中Na+浓度变化敏感,可 调节球旁细胞分泌肾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