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比例尺公式是什么 怎么计算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初中地理知识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0 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 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比例尺换算).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 1 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 10 千米.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地图上比例尺不同表示方法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
例:(2012•滨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和操场的实际距离是 400 米,如绘制到图上的实际距离为 20 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1:20000 B.1:2000 C.用图上 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200 米D.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解答:根据比例尺=
20
图上距离
,计算该图的比例尺为:
实地距离40000
=
1
.
2000
故选:B.
点评:考查了比例尺的计算,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解题思路点拔】
学会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三种形式比例尺之间的转换是解题的关键.
1/ 1。
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首先,要知道比例尺是什么?比例尺是地图和测绘之间的量度标准,
它表示在地图或测图上一英寸内所表示地物间的实际距离,即1英寸
内表示多少实行距离,可在图上以“1:X”的形式表示。
以下是比例尺换算方法:
一、根据比例尺大小使用不同的换算公式:
1. 小比例尺(1:500以下):1厘米代表多少实际距离 = 比例尺数*500 。
2. 中比例尺(1:500-1: 5000):1厘米代表多少实际距离 = 比例尺数
*50 。
3. 大比例尺(1:5000以上):1厘米代表多少实际距离 = 比例尺数*5。
二、具体换算:
比如,1厘米在1:1000的比例尺下,实际距离应该是:1000*50=50000米。
1厘米在1:10000的比例尺下,实际距离应该是:10000*5=50000米。
三、特殊比例尺处理:
有些比例尺比较特殊,不能完全按上述规则进行换算,此时要注意查询其比例尺的最小和最大范围,然后根据其在此范围中的实际比例例子来确定计算方法。
比如1:1000~1:7500的比例尺,此时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为:7500*5/7=5000米。
比例尺的三个公式题
比例尺的三个公式题
当涉及到比例尺的计算时,有三个常用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求解。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三个公式,并给出具体的计算示例。
1. 比例尺的定义公式:
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比例尺 = 地图上的距离 / 实际距离。
例如,如果一张地图上的距离是5厘米,而实际距离是10公里,那么比例尺可以计算为:
比例尺 = 5厘米 / 10公里 = 1:200,000。
2. 求实际距离的公式:
当我们知道比例尺和地图上的距离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地图上的距离。
例如,如果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而地图上的距离是3厘米,那么实际距离可以计算为:
实际距离= 1:100,000 × 3厘米 = 3公里。
3. 求地图上的距离的公式:
当我们知道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地图上的距离:
地图上的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例如,如果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而实际距离是6公里,那么地图上的距离可以计算为:
地图上的距离 = 6公里 / 1:50,000 = 0.12厘米。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地图测量和规划中进行距离的计算和转换。
但需要注意的是,比例尺只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
关系,不考虑地形的复杂性和变化。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希望以上解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七年级地理比例尺
法,正确的是(
)
A、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小
C、比例尺越大,图示内容越粗略 D、比例尺越小,图示内容越详细
2、如果两地的实地距离为5千米,那么 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 的直线距离应是( )
家女儿,可张家姑娘到底封妃了,惠妃,压着我们一大头呢!我们要把张家的扯下来,她们肯?必定是利用老二屋里的,怎么使个法子把 宝音拉过去了,给我们背后戳刀子!”“宝音那孩子……”苏小横垂下眼皮,像在专心研究自己的肚子,“是你一手教养上来的,你觉得什 么法子可以收买她背叛你?”老太太窒了一窒:“——她手上帐目亏空很大,数千两银子呢!莫非是外头养了个小白脸?”苏小横问: “你查出这小白脸了?”老太太很泄气:“这倒没有。”“那她一死,你还打算怎么查?”苏小横终于注目于老太太。他这人有个特点, 目光特别专注。不管看人、还是看一粒尘埃,都带着种盲人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梅花绽放,静着神、凝着气,快要叹息,但还没来得及叹 息、没舍得叹息,那样的神气,老太太在他这样的目光下,就像二八的少女,不觉低下了头:“你是说我杀宝音杀早了?”苏小横这次无 须回答了。老太太不服气:“宫里来的也同意我的判断,杀了干净!”“确实。不管宝音是什么动机、什么居心,能被人利用,也只是个 糊涂孩子罢。杀了,给操纵她的那伙人惊一惊心,一来知道我们手段,二来么,叫他们猜不透我们掌握宝音身上的线索到了什么地步。夜 长梦乱,快刀杀人是很稳妥的法子。”苏小横道,“只不过,说到宝音这孩子身上,我恐怕她是作了枉死鬼了。”“我们用了镇鬼的符纸 了,不怕她作乱!”老太太扭扭身子,“还是你看中了她,舍不得她死?”六十多的老太太,吃起醋来,还像个大姑娘。七十多岁的苏小 横只好赶快转移话题:“咱们家的诗丫头,若是从贵人升了嫔,可以带个妹妹过去帮手,你说带谁好?”“闹出这事,张惠妃扳不扳得倒、 诗儿升不升得了,还不一定呢!说不定咱们就败了,家破——”说到这儿,赶紧掩住嘴,呸三声,才接下去道,“我一听那玉坠丢了,急得 都跟什么似的,你倒想得美!”“我么,一听那玉坠丢了,倒立刻就判断,短时间内不会出什么大事。”苏小横气定神闲道。老太太“咦” 了一声。第十六章暗度戎琴成新赏(2)苏小横道:“你想,诗儿与张妃,斗在暗里。张妃甚至未必知道诗儿所图。然则那块要命的玉坠, 从宫里出来,藏在苏家的钟魁像里,若着人光天化日的当场搜出来,怎么解释?经官过府到御前,倒是张妃倒霉。”“他们敢进苏府来 搜!”老太太咬着牙,但已明显底气不足。“不是不可操作的。”苏小横吐出口气,“我们赌的,只是他们不清楚玉坠藏在钟魁里。但而 今,我们不能确认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说动了宝音、找不到玉坠去了哪里,我们甚至不清楚‘他们’在我们这里渗透到什么地步、了解了多 少。这样狠而准的打击,是容易的吗?他们很可能已经具备让我们当场下不来台的实力。”老太太
地理计算公式
地理计算公式地理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在历次高考中均占有一定比重。
地理计算与单纯的数学计算不完全等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学生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意义和地理规律,即能够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
高考考纲中明确规定高考地理考查范围包括初中地理知识和高中地理知识。
这里我们对中学地理涉及的地理计算进行了归纳,并罗列了各类与计算有关的地理原理,以及解题方法。
对于各类地理计算,同学们首先要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其次要多练习,熟悉各种题型才能做到举一反三、遇变不惊。
地理计算包括初中地理计算和高中地理计算两大类。
初中地理计算主要有比例尺、两点间距离、相对高度和温度计算四大类。
高中地理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类地理计算,人文地理主要有地方时区时、日期、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五类,人文地理主要有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城市人口比重两大类计算。
一、初中地理计算1、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2、两点间距离计算(1)在比例尺地图上: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在经纬网图上: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θ千米,其中θ是纬度度数3、相对高度计算:在等高线地图上,两点间或陡崖相对高度:(n-1)d ≤H<(n+1)d (n为两点间或陡崖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4、温度计算: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约6摄氏度。
初中地理中有关计算的方法归纳
初中地理中有关计算的方法归纳一、距离计算(一)有比例尺的地图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地图上两地实地距离的计算首先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即可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注意单位换算)。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比例尺放大或缩小的计算放大N倍时,文字式、线段式的比例尺数值除以N即可,数字式则用分母除以N 即可;缩小N倍时,文字式、线段式的比例尺数值乘以N即可,数字式则用分母乘以N即可。
(二)无比例尺,有经纬网的地图两地之间纬度每间隔1°,两地所在纬线的垂直距离相差约111千米。
赤道上,经度每间隔1°,经线之间的距离也约为111千米。
典例(2019·菏泽市)图24.1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测得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两村的实地直线距离为( )图24.1A.3 600米B.1 800米C.36千米D.18千米解析: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图中比例尺是线段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00米,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1 800米。
答案:B二、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相对高度、气温的计算1.海拔:指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①位于某条等高线上的点,根据该点所在的等高线和等高距进行判断。
②位于两条等高线a、b(a>b)之间的某点海拔高度h为a>h>b。
③闭合等高线内海拔的计算可采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口诀。
如图24.2所示,300米闭合等高线内A点海拔在200米至300米之间,400米等高线内B点海拔在400米至500米之间。
图24.22.相对高度:指一点高出另一个点的垂直距离。
计算时先确定等高距和两点的海拔,再计算出两点之间的海拔数值之差即为相对高度。
3.陡崖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n-1)×d≤H<(n+1)×d(n表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数量,d表示等高距)4.海拔与气温的关系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比例尺实际距离公式
比例尺实际距离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个公式是计算比例尺时常用的公式,它可以
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让我们根据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计算出比例尺,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图的比例尺含义。
除了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以及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的细节问题,如方向、千米和厘米的换算等。
这些细节问题可能会影响比例尺的计算和地图的使用效果。
因此,在计算比例尺时,我们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相关公式。
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25个地理计算公式
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25个地理计算公式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n-1)d≤⊿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4.流域面积的计算: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②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③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④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0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⑤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示比例尺计算公式
示比例尺计算公式比例尺计算公式。
在地图上,比例尺是用来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工具。
它通常以比例的形式表示,比如1:1000或1:50000。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使用地图时准确地测量距离,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空间关系。
比例尺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计算出实际距离。
下面我们将介绍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及其使用方法。
比例尺计算公式的基本形式为:实际距离 = 地图上的距离×比例尺。
其中,实际距离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地图上的距离表示地图上测量得到的距离,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比例尺。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地图上的距离和比例尺来计算出实际距离。
在使用比例尺计算公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比例尺,在使用比例尺计算公式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确定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通常以1:1000、1:50000等形式表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2. 测量地图上的距离,在确定了比例尺之后,我们需要使用工具(比如尺子或者测距仪)来测量地图上的距离。
这个距离可以是地图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我们需要确保测量的距离和比例尺的单位一致。
3. 计算实际距离,通过比例尺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地图上的距离和比例尺来计算出实际距离。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地图上的距离来推算出实际的距离。
比例尺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根据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操作即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演示比例尺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
假设我们有一张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我们想要计算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工具来测量地图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假设测量结果为10厘米。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尺计算公式来计算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 10厘米× 50000 = 500000厘米 = 5公里。
通过比例尺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地图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为5公里。
高考地理24个地理计算公式
高考地理24个地理计算公式地理计算公式在高考地理考试中非常重要,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与地理有关的问题。
以下是24个高考地理常用的地理计算公式:1.速度计算:速度(v)=距离(s)/时间(t)2.加速度计算:加速度(a)=变化的速度(v)/变化的时间(t)3.力的计算:力(F)=质量(m)×加速度(a)4.体积计算:体积(V)=长(l)×宽(w)×高(h)5.面积计算:面积(A)=长(l)×宽(w)6.比例计算:比例(P)=已知量(K)/需求量(D)7.密度计算:密度(ρ)=质量(m)/体积(V)8.水的比热容计算:热量(Q)=质量(m)×比热容(C)×温度变化(ΔT)9.比例尺计算:比例尺(E)=实际长度(L1)/图上长度(L2)10.尺寸计算:实际长度(L)=比例尺(E)×图上长度(l)11.重力加速度计算:重力加速度(g)=地球重力恒量(G)×地球质量(M)/地球半径(R)²12.地势高程计算:地势高程(H)=大气压强(P)/密度(ρ)×重力加速度(g)13.图上距离计算:图上直角三角形计算公式:a²+b²=c²14.图上角度计算:图上角度和计算公式:角度和(∑A)=180°×(n-2)15. 黄赤交角计算:黄赤交角(ε)= 23.5° × sin(366.24 / 365.24 ×(d - 81))16.温度转换计算:摄氏温度(°C)=(华氏温度(°F)-32)/1.817.人口密度计算:人口密度(D)=人口总数(P)/地区面积(A)18.坡度计算:坡度(S)=地形高差(h)/水平距离(l)19.平均高程计算:平均高程(H)=平均地势高程(h)+平均洼地深度(h1)20.角度计算:弧度(θ)=角度(°)×π/18021.大洋年龄计算:大洋年龄(A)=地壳年龄(C)+洋壳年龄(O)22. 地震震级计算:震级(M)= log(能量释放速度(E))/ 4.823.土地退化指数计算:土地退化指数(LDI)=单项指数(SI)+土地能力指数(LCI)24.基尼系数计算:基尼系数(G)=(A/A+B)×100以上是高考地理常用的24个地理计算公式。
比例尺最简单三个公式
比例尺最简单三个公式比例尺这玩意儿,说起来可有意思啦!在咱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它还真能派上不少用场。
先来说说第一个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这就好比你有一张地图,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图上距离,而在现实中这两点的真正距离就是实际距离。
比如说,你拿着一张地图,上面标着从你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5 厘米,而实际上从你家到学校要走 1000 米。
那比例尺就是 5 厘米 ÷ 100000 厘米(因为 1000 米 = 100000 厘米),算出来就是 1:20000。
这就意味着地图上的 1 厘米代表实际的 20000 厘米,也就是 200 米。
再讲讲第二个公式: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比例尺。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玩,手里拿着一张景区的地图。
我们想要知道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实际距离。
地图上量出来是 8 厘米,比例尺是1:5000。
那实际距离就是 8 ÷(1÷5000) = 40000 厘米,也就是 400 米。
这一下子心里就有底啦,知道大概要走多远,也能合理安排体力和时间。
还有第三个公式: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就像上次我们做地理作业,老师让我们画学校的平面图。
我们先测量出学校的实际长和宽,比如说长 200 米,宽 100 米。
然后我们定了比例尺是 1:1000,那画在纸上的长就是 20000 厘米 ×(1÷1000) = 20 厘米,宽就是10000 厘米 ×(1÷1000) = 10 厘米。
这样就能很准确地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啦。
其实比例尺不仅仅在地图和作业里有用,在建筑设计、工程施工这些领域也特别重要。
比如说建筑师在设计大楼的时候,就得根据比例尺来规划每一个房间的大小和布局。
要是比例尺弄错了,那可就麻烦大啦,说不定房间会变得奇奇怪怪的,住起来也不舒服。
在咱们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也能用到比例尺的知识呢。
地理比例尺公式是什么怎么计算
地理比例尺公式是什么怎么计算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扩展资料
地理比例尺分类:
放大尺:
放大比例尺和地图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放大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放大的倍数。
如:原长度为1cm的零件,画在图纸上为10cm,则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0:1。
放大比例尺的分母(后项)通常为1。
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内容也越详细,精度越高。
(注:此为放大比例尺,所以分母(后项)通常为1)
缩小尺:
缩小比例尺的分子(前项)通常为1。
如:1:100(1/100)
扩大比例比号(后项)通常为1.如100:1(100/1)
计算方法:
如果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么原比例×n。
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那么原比例×1/n。
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1/n;那么原比例×(1-1/n)。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会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地理计算公式(图与公式结合)
地理计算公式一、 地球1、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仰角)φ= 当地纬度δ2、对跖点的计算A (x°N , y °E )的对跖点A ′(x°S ,180°- y °W )3、AB 之间的实地距离=AB 的纬度差×111km,AC 之间的实地距离 = AC 之间的经度差×111cos φkm 〔其中φ为AC的纬度〕;二、 地图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1)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2、等高线:(1)最大海拔:200≤H A <225。
(2)最小海拔:50<H B ≤75(3)AB 的相对高度: A :200 225十字交叉法B :50 75(4)陡崖相对高度:取值范围公式是(n —1)×d ≤H<(n +1)×d 。
注:陡崖相对高度为H ,n 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等高距为d 。
(5)大于大的、小于小的3、 温度的计算1、对流层的气温变化: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2、当对流层的气温变率小于0.6℃/100米时可能产生逆温现象。
3、焚风效应:气团每下沉100米,气温增加1℃;三、地球运动1、地球自转的速度: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 φ=V赤道cos φ=1670cos φ km/h 其中φ为当地的纬度.2、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太阳直射点一年移动4个黄赤交角的度数,每日大约移动0.26°(23.5°×4÷365日)。
每个月大概移动8°。
3、几个度数间关系:① 直射点的纬度θ=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θ②晨昏线与某纬线圈相切的纬度α=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α=90°-直射点的纬度θ4、昼夜长短的计算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移,则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
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线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必须化单位。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地图知识——比例尺
小窍门: 我们可以把指向 标的北方转为自己的 上方。
地图知识
几种常见的经纬图
600E A B 800E 100N C 800E 600E 0 40 E 300S 200S D 西北 方向 A在B的_____ 100S
50 N
东南 方向 C在D的_____
讨论不同形状经纬网方向判断的一般方法?
B在A的什么方向?
结 论
在同样大小的两幅地图上, 比例尺越大,图上所表示的 范围越 小 ,所反映的内容 越详细;比例尺越 小 ,图 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所反 映的内容越 简略 。
规律: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 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地图知识
练习:
(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 A、1:5000 C、1:4000000 B、
0 250千米
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
(2)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 ) 1 A、1:1000 B、 3000000 40千米 C、 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地图知识
三、图例和注记
三、图例和注记
首都 省级行 政中心
·
省,自治区, · 直辖市界 地区界
时令河,湖 水库,渠道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铁路 等高线 一般 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公路 城镇 山峰
洲界
国界
长城
运河
关隘
沙漠
未定国
河流,湖泊
沼泽
地图知识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 2、比例尺的表达方式 (1)线段式 (2)文字式 (3)数字式 3、比例尺的大小 大 ①比例尺数值越大,比例尺越_____ 小 ②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_____ 详细 表示的内容越_____ 4 倍 ③比例尺放大一倍,图幅为原来的____ 二、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示比例尺计算公式
示比例尺计算公式比例尺计算公式。
比例尺是地图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通常以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1:1000,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对应实际距离的1000单位长度。
在制作地图或使用地图时,比例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估计地图上的距离和位置。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制作地图或使用地图时准确地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位置。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如下:实际距离 = 地图距离×比例尺。
在这个公式中,实际距离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地图距离表示地图上的实际距离,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制作地图时确定地图上的距离和位置。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地图上的某个距离为10厘米,比例尺为1:1000,那么实际距离就可以通过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来。
实际距离 = 10厘米× 1000 = 10000厘米 = 100米。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帮助我们在使用地图时确定地图上的距离和位置。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地图上的某个距离为10厘米,比例尺为1:1000,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 = 10厘米× 1000 = 10000厘米 = 100米。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制作地图或使用地图时确定地图上的比例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为1:1000,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地图上的任意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制作地图和使用地图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位置,确定地图上的比例关系。
在制作地图或使用地图时,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来准确地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位置,确定地图上的比例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图。
比例尺怎么算形式有哪些
比例尺怎么算形式有哪些
比例尺计算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3.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三种形式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地图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或放大)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如1∶10万,即图上1厘米长度相当于实地1000米。
严格讲,只有在表示小范围的大比例尺地图上,由于不考虑地球的曲率,全图比例尺才是一致的。
通常绘注在地图上的比例尺称为主比例尺。
在地图上,只有某些线或点符合主比例尺。
比例尺与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和精度有关。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些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1/50,000,000。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必须化单位。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单位换算: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比例尺的使用方法1、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
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通常比例尺大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比例尺计算公式范文
比例尺计算公式范文
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
一般来说,比例尺
有三种表示方式:数值比例尺、线性比例尺和分数比例尺。
1.数值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是用数值表示地图上一单位距离所对应的实际距离。
计算
数值比例尺的公式如下:
比例尺=实际距离/地图上的距离
2.线性比例尺:
线性比例尺是使用一条带有等分刻度的直线来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
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计算线性比例尺的公式如下:
比例尺=实际距离/地图上的距离
3.分数比例尺:
分数比例尺是使用分数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计算分数比例尺的公式如下:
比例尺=1/a
下面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计算比例尺:
假设地图上的一条线段长度为3厘米,而实际距离为6公里,我们需
要计算该地图的比例尺。
1.使用数值比例尺:
比例尺=实际距离/地图上的距离=6公里/3厘米=2000厘米/公里
2.使用线性比例尺:
比例尺=实际距离/地图上的距离=6公里/3厘米=2000厘米/公里
3.使用分数比例尺:
比例尺=1/a=1/2000=1/2000
以上,我们介绍了三种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并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了计算。
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比例尺公式是什么怎么计算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
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1地图的基本知识及公式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或扩大的程度。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一般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
可用于图上测量。
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地图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1、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
3、当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
围越小。
4、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指向标、经纬网,如果前两者均没有,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比例尺与坡度大小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图上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度相同时,比
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2.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图上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度相同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