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旷日持久的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 1.2 旷日持久的战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1.2 旷日持久的战争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建议】重点:一战中的重大战役。
难点:战争的残酷及战略态势。
突破方法:1.结合课本地图,以时间为顺序掌握一战欧洲三条战线的作战双方及东西线的重大战役。
2.利用好教材的插图和资料加深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树立维护和平、反对战色的观念。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采用多媒体导入法:播放课件: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单位: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从以上两幅图表中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血腥性,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与以往战争相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学案导学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1.欧洲三条战线及其对峙形势2.“施里芬计划”的破产(1)制定:首先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
(2)破产:马恩河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3.东线战事:德军进入俄国境内,俄军深入奥地利境内,对峙局面开始形成,东西两线的战事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
【问题探究】材料一在以后三年的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
……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
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敌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请思考:一战为什么变成旷日持久阵地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1)持久原因:作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大杀伤力的武器更有利于防守;军队机动性不强,后勤保障能力不高(2)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这种转变更有利于交战的那一方?为什么?答案:这种转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
因为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的殖民地,利于长期作战。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学案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重点)。
3.认识一战主要战役的残酷性和血腥性(难点)。
【基础知识】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1.三条战线2.“施里芬计划” (1)制订①目的:战胜法国及其盟国。
②特点:集中兵力在西线,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
(2)实施①西线:法德双方发动马恩河战役,不久,德军被迫撤退。
②东线:俄军进攻德国东普鲁士等地,并且俄军还深入到奥地利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3)结果: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东西两线均形成对峙局面,转入阵地战。
二、大战的阶段和主要战役【重点阐释】1、为什么说1916年是一战中关键性的一年?(1)从双方企图看,交战双方都想在这一年给对方以致命打击,赢得战争。
(2)从战争形势来看,这一年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3)从双方投入看,双方动用了大量兵力和最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和毒气弹。
(4)从战争结局看,交战双方特别是德国元气大伤,战争主动权开始向协约国一方转移。
2、总结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影响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①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
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更不利于德国。
②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主要是在战争主动性方面占优势,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③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2)影响①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2《旷日持久的战争》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3.开展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情景再现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服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情感态度。
2.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树立反战意识。
3.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汲取正能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其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责任感。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深入剖析战争背景、战役特点和战争影响。
3.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成果,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战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撰写心得体会,思考战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启示。
2.学生完成作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4.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案例亮点
1.情感导向:本案例通过战争主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反思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反战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人性化的语言和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1.2【教学设计】《旷日持久的战争》(人教)
《旷日持久的战争》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三条战线和西线的三大战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参战国的增加,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战线。
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教材着重强调了西线的三大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了作战双方的预期,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东西两线双方都陷入相持局面。
本课涉及大量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理论,建议教师采取讲述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并适当放映一些有关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德国速决战破产;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战役。
【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现代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具有残酷性,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教学重点】重点:西线战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教学难点】难点:德国速决战破产的原因。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目标问题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讲授新课】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二、1.三条战线(1)西线:位于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军队同德军作战。
(2)东线:位于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同德、奥匈军队作战。
(3)南线:位于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同奥匈军队作战。
2.“施里芬计划”(1)目的:战胜法国及其盟国。
(2)特点:集中兵力在西线,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
(3)实施①西线:法德双方发动马恩河战役,不久,德军被迫撤退。
②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等地,并且还深入到奥地利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人教版历史选修3《旷日持久的战争》word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3《旷日持久的战争》word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三条战线的简况,了解
“施里芬打算”
2.通过本课学习,把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次重要的战争:马恩河战争,日德兰海战,凡尔登战争,索姆河战争,明白得战争的残酷性
3.使学生体会到战争具有残酷性,和平弥足宝贵。
【学习重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争
难点:战争为何转入旷日持久的相持时期
【课前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什么缘故变成了持久战?这一转变有利于哪方?什么缘故?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得到那些启发?
【学习反馈】
1.在一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
A.东线B.西线C.南线D.欧洲战场2.使德军速战速决打算破产的战争是()
A.马恩河战争B.凡尔登战争
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争
3.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是()
A.索姆河战争B.马恩河战争
C.凡尔登战争D.日德兰大海战
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是()
A.索姆河战争B.马恩河战争
C.凡尔登战争D.日德兰大海战
5.毒气弹首次被使用在哪一次战争中()
A.索姆河战争B.马恩河战争
C.凡尔登战争D.日德兰大海战
6.坦克首次显现在哪一次战争中()
A.索姆河战争B.马恩河战争
C.凡尔登战争D.日德兰大海战
【反思归纳】
本课知识框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1.2《旷日持久的战争》
《旷日持久的战争》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三条战线和西线的三大战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参战国的增加,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战线。
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教材着重强调了西线的三大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了作战双方的预期,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东西两线双方都陷入相持局面。
本课涉及大量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理论,建议教师采取讲述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并适当放映一些有关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德国速决战破产;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战役。
【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现代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具有残酷性,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教学重点】重点:西线战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教学难点】难点:德国速决战破产的原因。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目标问题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二、1.三条战线(1)西线:位于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军队同德军作战。
(2)东线:位于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同德、奥匈军队作战。
(3)南线:位于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同奥匈军队作战。
2.“施里芬计划”(1)目的:战胜法国及其盟国。
(2)特点:集中兵力在西线,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
(3)实施①西线:法德双方发动马恩河战役,不久,德军被迫撤退。
②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等地,并且还深入到奥地利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4)结果: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东西两线均形成对峙局面,转入阵地战。
二、“凡尔登绞肉机”(1)1915年,德、奥匈把进攻重点放在东线,想一举击溃俄国,结束东线战斗,但德国的计划最后落空。
人教版选修3《旷日持久的战争》教学设计.doc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感受现代战争的残酷性。
重点:一战的重大战役难点:战争的残酷及战略态势导入新课“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这是20世纪初德国首相毕洛夫的一番话。
为了争夺日光下的地盘,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6年交战双方展开了最为惨烈的战争。
讲授新课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马恩河战役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在第二阶段中,关键的1916年出现两次大型战役和一次海战,结果大战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德国为了进行这场战争,早就做了周详的计划。
它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好的军队。
还在1905年,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已经由当时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拟订好了。
叫做“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设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军将要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在东线同俄国作战。
为了避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施里芬准备先把主力摆在西线,用闪电战的方式,在四周到六周内迫使法国投降。
然后回师东线,攻打行动迟缓的俄国,在三四个月内征服俄国。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德国还在国内修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铁路网,战时可以利用它迅速调动军队。
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役主要在西线进行。
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爆发后第一个重大战役。
战争开始后,德军主力按照战前拟定的施里芬计划,穿过比利时,插入法国北部省份,向巴黎迅速逼近。
前锋部队距巴黎仅15千米,德国为一时的胜利所陶醉。
参谋长小毛奇及其幕僚都以为胜利已成定局,因而不断从西线抽调军队,用以加强东线,抵御俄军,这就削弱了西线德军进攻力量。
面对德军的大兵入境,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急忙调整战前的部署,逐渐改变了战场不利形势。
《旷日持久的战 争》 教学设计
《旷日持久的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参战国家、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的能力,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他们深入理解战争中的各方立场和决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珍惜和平。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旷日持久的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2)战争对参战国家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2、教学难点(1)分析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和战争长期持续的因素。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战争,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创设战争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亲身体验历史。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战争的视频片段或展示一些战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战争的初步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旷日持久的战争。
2、知识讲解(1)介绍战争的背景,包括当时的国际形势、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等。
(2)讲述战争的起因,分析导致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详细讲解战争的进程,按照时间顺序介绍重要的战役、战略决策和双方的军事行动。
(4)分析战争的结果,包括战争的胜负、对参战国家的影响以及对世界格局的改变。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战争长期持续的原因有哪些?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如何避免类似的战争再次发生?(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角色扮演(1)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战争中的不同角色,如将领、士兵、平民等。
历史:1.2《旷日持久的战争》学案(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doc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学案导学【三维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施里芬计划”的破产马恩河战役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残问题探究增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凡尔登绞肉机”日德兰海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地狱”索姆河战役【重点难点】重点:一战的重大战役难点:战争的.残酷及战略态势【学习建议】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实叙述、情景再现等方法,培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思考感悟】“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自主学习】一、第一阶段1、施里芬计划: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及其同盟国,德军总参谋长在1905年制定的作战计划。
计划战争初期,德国在集中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而以少量兵力在东部边境牵制军队;在打败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a2、施里芬计划的破产⑴德军首先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
1914年8月,德军攻入法国。
法军总司令及时调动展开反击。
经过战役,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⑵1914年8月,俄军攻入等地,迫使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德军在随后的反击中击败,进入。
同时,俄军也打败了,深入境内。
双方开始形成了对峙局面。
3、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5日,德军和法军双方共投入152万人在马恩河地区展开大战,最后,德军被迫撤退。
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规模战役,它宣告了德军战略的破产。
二、第二阶段1、1915年,德、奥把进攻重点放在,想一举击溃俄国,结束战斗。
但是,俄军未被彻底打垮,.德国的计划再次落空。
2、凡尔登战役:年2月,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防线的中枢。
为攻克凡尔登,德军先后投入了46个师的兵力出动了和,使用了。
法军在总司令的指挥下,顽强抵抗,摆脱了被动局面,之后转入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课型
新授
主备
班级
高二级
课时
一课时
授课人
科目
历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述第一次界大战的过程 。德国速决战破产;凡尔登战 役;索姆河战役;东线战役。
导学活动
二次修改
意见
一、预习检测
1.列举欧洲的三条战线。
2.列举西线交战双方国家。
3.列举一战交战双方使用的新式武器。
4.阅读教材地图《欧洲战线的西线》。1】划出马恩河、索姆河位置。2】找到 凡尔 登标明战役时间。
二 、目标展示
1、简述一战概况。
2、简述一战三阶段概况。
3、列举一战四大战役、简述四大战役各自特征。
4、探究一战中同盟国失败原因、分析德国速决战破产的原因。
三、质疑探究
分析同盟国崩溃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力量的对比:德奥处于劣势
2、同盟国集团军事战略失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和阵地战、持久战的泥潭。
3、同盟国的内部矛盾:长期战争激化了参战各国的矛盾,而同盟国表现得更加明显
情感态度
价值
观
现代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具有残酷性,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教材分析
重难点
1.重点:西线战役。
2.难点:德国速决战破产的原因。
教学设想
教法
阅读指导法、材料分析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①战争爆发后,日本参战,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
②意大利背弃盟约,倒戈协约国
③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④一大批国家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三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2课时 教案 (2)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三维目标】1.认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具备史料实证与分析的基础能力。
2.方法: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为主线,以圣诞休战作为背景,运用地图、影像和图文等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通过层层设问,深入分析,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战争局势的变化和战争的残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
【导入新课】2018年,在全球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的活动中,英国老牌超市塞恩斯伯里(Sainsbury)发布了这样一则广告(播放约3分钟)。
师:你们能从这则广告中获取到哪些信息?生:……师:这则广告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1914年圣诞节,英法联军与德军,本来敌对的两方,在圣诞歌声中,放下手中的枪,走出战壕,握手拥抱,甚至在战场上踢起足球,度过一个短暂的战场上的圣诞。
1915年元旦,《泰晤士报》刊载了一位英军军官的来信,详细描述了在球赛上,英军是如何3比2击败德国人的。
【讲授新课】师:(展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图)你能否判断1914年“圣诞休战”发生在哪条战线?请说说你的依据。
生:(标注)西线,主要对战双方是德国和英法。
师: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
战争开始后,逐渐形成了三条战线(展示另外两条战线)。
由于西线交战双方分别是两大集团的核心,实力相对较强,所以西线的战争更有决定意义。
请结合书本,推测并分析“圣诞休战”前西线的战事和结果。
生:马恩河战役已经结束,德国人速战速决计划破产,西线陷入相持阶段。
《旷日持久的战 争》 教学设计
《旷日持久的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旷日持久的战争的背景、原因和主要经过。
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地图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珍惜和平。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旷日持久的战争的主要进程和关键战役。
战争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战争背后的复杂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思考和平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使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
2、史料分析法提供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和影像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其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关键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情境教学法创设战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氛围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关于战争破坏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战争的直观感受,提问:“大家看到这些画面,有什么想法?你们知道哪些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介绍旷日持久的战争的背景,包括当时的国际形势、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
详细讲述战争的起因,如领土争端、资源争夺、宗教信仰差异等。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战争的主要经过,包括重要的战役、双方的战略决策等。
分析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变革等方面。
3、史料分析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信件、日记等史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展示一位士兵在战场上的日记,让学生从其中体会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心理。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小组讨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如“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如何才能维护和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中,教师将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包括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重要战役和人物。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讨论法: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和看法。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它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场战争,有很多国家参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他们对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对于战争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可能也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详细讲解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了解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历史理解: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解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战役和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战争爆发:萨拉热窝事件
-战争初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战争中期: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战争后期:俄国革命、美国参战等
3.结果:战争的影响和结局
-和平条约:凡尔赛条约和华盛顿条约
-政治格局:欧洲格局的变化
-经济影响:战争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社会影响:战争对各国社会的影响
-后续影响: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课本和电影电视等媒体,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亲身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体会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
人教版历史选修3《旷日持久的战争》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3《旷日持久的战争》word教案
★战争简介
战争特点:大炮、战壕、士兵——战争的残酷
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战争的概况:
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协约国
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三个时期:1914;1915——1916年;1917——1918年;连续四年
一、“施里芬打算”的破产
1、欧洲的三条战线:
东线:俄国——德奥
西线:英法比——德国(决定意义)
南线:塞尔维亚——奥匈
2、“施里芬打算”的破产(战争第一时期)(特点: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①内容:速决战
②破产:马恩河战争(西线)——西线进入相持时期
③东普鲁士战争:东线形成相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什么缘故便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这种转变更有利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中的哪一方?提示:武器装备增强防备一方的实力;军队的机动性差,后勤保证能力低下。
有利于协约国;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胜于同盟国,同时占有大量的殖民地;同盟国军队虽精良,但在人口、面积、资源无法与对方相比,
利于速决战。
战争转入相持,明显对同盟国不利。
二、战争的第二时期(1915——1916年)(协约国把握战争的主动权,形势有利于协约国)
1、1915年东线战局:
德奥将重点放在西线,一举消灭俄国。
但打算再次落空。
2、1916年的战争:
①形势:关键性一年;战争重心回到西线;
②战争:凡尔登战争(虽未决出胜负,但此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争为此成为一战的转折点);索姆河战争(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日德兰海战。
人教版第1单元第2课旷日持久战争省优获奖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旷日长远的战争讲课时间课型课题新授主备班级高二级课时一课时讲课人]科目历史知导学活动识与技简述第一次界大战的过程。
德国速决斗破产;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斗;东线战斗。
一、预习检测四、精讲点拨二次改正建议联合资料并依据所学知识剖析一战变为了长远战原由?这一场面的出现对交能1.列举欧洲的三条战线。
过战两方来说,更有益于哪一方?为何?教学目标程与方法情感阅读教材概括重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研究;合作沟通。
2. 列举西线开战两方国家。
3. 列举一战开战两方使用的新式武器。
长远的原由:A 、新式武器的应用,加强防守能力。
B 、当时战略战术的使用,耗费两方实力。
C 、当时军队灵活性差,降低保障能力。
D 、两方实力平衡,是长远战的主要原因。
长远战有益于协约国。
态度现代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拥有残忍性,反对战争,4. 阅读教材地图《欧洲战线的西线》。
1】划出马恩河、索姆河地点。
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胜于联盟国,还据有广阔国外殖民地,有益于长远作战。
教材分析珍惜和平。
价值2】找到凡尔登注明战斗时间。
五、当堂检测观1、使德国速战速决心划破产的战斗是()重A 马恩河战斗B 凡尔登战斗1. 重点:西线战斗。
二、目标展现难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2. 难点:德国速决斗破产的原由。
点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拥有决定意义的战斗是()1、简述一战概略。
教A 索姆河战斗B 马恩河战斗阅读指导法、资料剖析法法C凡尔登战斗D 日德兰海战2、简述一战三阶段概略。
学3、毒气弹初次使用在哪次战斗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法A 索姆河战斗B 马恩河战斗3、列举一战四大战斗、简述四大战斗各自特点。
C凡尔登战斗D日德兰海战教学设4、研究一战中联盟国失败原由、剖析德国速决斗破产的原由。
六、作业部署想教具多媒体课件1 达成课后本课测评题2达成学业质量测试题。
三、怀疑研究剖析联盟国崩溃失败的原由别想一下1、经济力量的对照:德奥处于劣势造出大2、联盟国公司军事战略失误:德国堕入两线作战和阵地战、长远战的海,一定泥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3《旷日持久的战争》教案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这是20世纪初德国首相毕洛夫的一番话。
为了争夺日光下的地盘,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6年交战双方展开了最为惨烈的战争。
讲授新课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马恩河战役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在第二阶段中,关键的1916年出现两次大型战役和一次海战,结果大战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德国为了进行这场战争,早就做了周详的计划。
它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好的军队。
还在1905年,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已经由当时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拟订好了。
叫做“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设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军将要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在东线同俄国作战。
为了避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施里芬准备先把主力摆在西线,用闪电战的方式,在四周到六周内迫使法国投降。
然后回师东线,攻打行动迟缓的俄国,在三四个月内征服俄国。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德国还在国内修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铁路网,战时可以利用它迅速调动军队。
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役主要在西线进行。
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爆发后第一个重大战役。
战争开始后,德军主力按照战前拟定的施里芬计划,穿过比利时,插入法国北部省份,向巴黎迅速逼近。
前锋部队距巴黎仅15千米,德国为一时的胜利所陶醉。
参谋长小毛奇及其幕僚都以为胜利已成定局,因而不断从西线抽调军队,用以加强东线,抵御俄军,这就削弱了西线德军进攻力量。
面对德军的大兵入境,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急忙调整战前的部署,
逐渐改变了战场不利形势。
9月5日,英法军队大举反攻,双方在马恩河展开大会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50万,战斗十分激烈。
德军由于抽调西线兵力等原因而被削弱,9月10日,被迫退踞埃纳河,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9月11日,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下令停止进攻,马恩河会战结束。
这一会战时间很短,仅仅5天,但意义却十分重大。
它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破产,德军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同时又陷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难境地,这也正是德国最害怕出现的局面。
马恩河会战一结束,德军总参谋长就对德国皇帝呈述道:“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
”
由于英、法、比军队的抵抗和俄军在东线的进攻,马恩河战役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双方开始形成了对峙局面。
二、“凡尔登绞肉机”
(一)日德兰海战
1915年到1916年期间,战争在海上也展开了。
德国经常派出潜艇到公海上袭击协约国的商船和客轮。
1915年5月,德国潜艇击沉“卢西塔尼亚号”客轮,致使1000余名乘客葬身海底,其中包括许多美国人。
美国政府向德国提出了强烈抗议。
1916年5月31日到6月1日,英国和德国的舰队在日德兰沿岸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战,英国凭着它的海军优势取得了胜利。
这以后,德国舰队再也不敢在海上进行较大的战役了。
1917年4月6日,美国以德国潜艇袭击了美国的商船为理由,对德宣战。
战争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同盟国了。
(二)凡尔登战役
战争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德国为摆脱被动局面,调动了25万兵力,在西线向法国要塞凡尔登发动了猛烈进攻。
他们要执行代号为“处决地”的计划,歼灭法军主力,并且扬言要“使法国把血流尽”,向德国投降。
1916年2月21日早晨,德军开始进攻,在12公里长的战线上,1000门大炮轰鸣,把1吨重的炮弹射向法军阵地,掷雷器、霰弹、喷火器各显神通,法军的战壕很快被摧毁,山头也被削平,伤亡无数。
随后,6个德军步兵师一齐冲向法军防线,双方激战了两天,法军的主要防线被突破了,德军胜利在望。
可是,凡尔登即将失守的消息传到法军司令部的时候,总司令霞飞还在睡觉。
本来无意死守的霞飞,到这时候才下令增派援军,任命贝当为司令官。
贝当来到前线,见情势危急,坚决地说:“我们的口号是:决不让敌人越过凡尔登!”这以后的一个星期,运送军队和物资的汽车往来不断,把19万士兵和2500吨军火运到了前线。
双方的力量接近了,法军的被动局面扭转了。
德军几次进攻,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战斗空前残酷,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年秋天,法军开始反攻,陆续收复了失地,德军已无力发动进攻。
东部战线的俄军也发动进攻,击溃奥匈军队,歼灭了它的主力,这起了援救凡尔登的作用,迫使德军停止对凡尔登的进攻,奥匈军队也无力继续向意大利推进。
凡尔登战役打了整个1916年,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最多的战役之一。
在一定的意义上,法尔肯海恩说得对:这次战役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46万人。
但是德军也付出了差不多30万人的代价。
人们从数字里就可以想象得到其中的残酷。
三、“索姆河地狱”
凡尔登战役期间,为减轻凡尔登守军压力,英法联军从索姆河流域发起进攻。
英军14个师和法军5个师分别沿索姆河两岸推进。
法军进展顺利,而英军装备沉重,大多是新兵,成为德军机枪的靶子。
索姆河战役中,英军曾在一天内伤亡6万人,其中2万阵亡。
这是一战中一天内伤亡人数的最高纪录。
英军第一次使用新式兵器——坦克(共49辆坦克,实际参战仅18 辆),配合步兵进攻,推进了4—5公里。
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
坦克对德军步兵产生了巨大心理作用,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
索姆河战役一直持续到11月份,双方损失士兵多达127万人,比凡尔登战役的人员损失和物资消耗更为巨大。
索姆河进攻是战争中典型的、双方伤亡惨重的阵地战役。
就兵
力、兵器而言,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役。
英军投入交战的有54个师,法军32个师,德军67个师。
英法联军伤亡79.4万人,仅推进5~12公里,仍未能突破敌防御。
德军损失53.8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
索姆河战役证明:在正面一个狭窄地段上,以递进冲击突破阵地防御的理论和实践是行不通的。
但这次战役以及西南方面军的进攻的胜利保障了战略主动权从德国转到协约国一方。
索姆河进攻促使其他国家装备坦克并发展反坦克兵器。
后来,英法军队在1917年康布雷战役中吸取了索姆河的教训。
1915~1916年是战争的第二阶段。
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
西线的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但都没能置对方于死地。
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牢牢控制着制海权。
本阶段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课后研讨:通过本节的学习,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1.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
2.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承担战争义务
3.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4.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本课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马恩河战役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在第二阶段中,关键的1916年出现两次大型战役和一次海战,结果大战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惨烈战争使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必将注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会有真正战争胜利方的。
但是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战争依然挥之不去,还在继续伤害着无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