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4篇(2003—20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四川攀枝花议论文阅读4篇(2003—2018)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
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
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
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有删改)
1第②段划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4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参考答案】
(1)不能,因为作者认为“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去掉“据说“一词,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
(2)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3)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
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况。
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
法拉弟要做大量的试验才能有所发现。
(4)C
这是一篇议论文,前三段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得出来的。
然后列举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爱迪生成为发明大王,法拉弟做大量试验的四个例子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证明。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2018四川攀枝花)
最“自私”的事就是助人
林中斌
①自从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之后,人类普遍相信“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弱者被消灭,强者活下来,并把他的基因传给后代;所以人类基本性格是自私的、暴力的、侵略的。
②近年来科学更进步了,却发现进化论的盲点。
请看一则小故事。
一位美国帅哥穆拉尼,哈佛大学毕业,开保时捷名车,在纽约华尔街创业,任广告公司总裁。
某天,他在街头看到一位可怜的兔唇小孩,心中不忍;他介绍小孩去他的医生朋友那里整形,费用他付,事后他觉得自己从未如此快乐过。
③这个帅哥帮助兔唇小孩获得完美笑容上了瘾,从1991至1999年,他在纽约市成立慈善组织,再推广至全美及全世界,叫“笑容火车”;到2002年底,全球有75万裂唇和裂舌的儿童(遍布80个国家),已免费动手术开启了新的人生。
穆拉尼的名言是:“你所能做的
最‘自私’的事就是助人。
”
④2006年,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乔纳森·海特在统计大量数据后,发现做义工、捐血、有宗教信仰的人,通常比其他的人快乐。
穆拉尼似乎不是个特例。
无怪乎,在2010年海地大地震后,全美国一半的人捐款给海地,前往海地的美国旅客人数在灾后暴增,他们是去做义工清理灾区的。
许多人还要在国内排很久的队才能轮到。
⑤2006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人类神经的乔治·莫尔和乔丹·克拉夫曼博士,应用扫描脑部的技术,发表突破性的论文:“当我们把别人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如捐钱助人之后,大脑负责享乐的中心会亮起来。
”他们说:“我们想做好事的念头,源于脑部神经构造中早已埋伏的本能,而非仁义道德压制自私自利的结果。
”
⑥其实,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威尔逊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人类“群体演化”的理论:“两个部落竞争,生存下来的部落战斗力强,因为族人团结、合作、有牺牲的精神;被消灭的部落战斗力弱,其族人倾向于内斗、猜忌、自私自利。
”人类世代遗传下来的,除了竞争的天性以外,还有合作牺牲的精神,这是人类进化有别于其他动物之处。
这一说法在当时备受批判;近年来心理学、社会学、神经学陆续的新发现,使得威尔逊终于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539期有删改
1、第②自然段“近年来科学更进步了,却发现进化论的盲点”一句中的“盲点”究竟指的是什么?请用后文原句回答。
(3分)
2、本文写穆拉尼帮助兔唇小孩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3、第④自然段划线句中“在统计大量数据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通读全文,分析本文标题为什么给“自私”一词加引号。
(3分)
(2017四川攀枝花)
十分输入,一分输出
林特特
①写作无疑是一种输出。
②写作者输出美好的文字,输出情绪、观点,输出想象力、阅历,以及对人生的理解。
③输出常识——故事情节是否有悖逻辑?
④输出知识——你笔下的某个术语、引用的某句诗词是否准确无误?
⑤还要输出立意、角度——想象一下,同样一个故事,你表达的和别人表达的有没有区分度?
⑥当然,慢慢的,你便想输出你的思想,写作总有目的,即你希望读者在你的故事中得到什么?是信息、情感上的波澜,还是你对一类事情的认识、解释?
⑦不断输出,会面临一些问题:你的积累够不够?你拿什么保证源源不断地输出,有质量的输出?我想,为那一分输出,起码要做十分的输入。
⑧阅读是最好的输入。
⑨除了必修的经典,读你视为文字偶像的书。
大部分写作者都能找到自己相承的文脉,有评论说茹志娟是《红楼梦》的孩子,文字中处处可见红楼痕迹;而我们都是各自阅读史的孩子——想做谁的孩子,就去读谁的书。
⑩读比你写得好,但和你写得像的人的书。
他是你的升级版,你在他的文字里会找到最适合你的语感,解决同类障碍的方法。
11读你的专业书,或者说你知识结构中最核心部分的书。
人在熟悉的领域,常迸发思维○
火花,萌生最本真的感触;专业是最初教会你思考的那门学科,在其中,你会延续思考,找到自信、力量、平静和从容。
12读和你生活无关,高于生活的书。
其实,你笔下几千字描摹的一个人物、现象,都只○
是哲学、心理学中一个小小的概念;你一个故事想说明的道理,哲人一句话就点出要害;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这些研究人、人们的学科,如借你一个巨人的肩膀,如果你事先掌握理论,就抓到了核心,再下笔,哪怕用最朴素的文字表达,也会显得深刻、直击人心。
13我一直觉得,只看到眼前一亩三分地的人,永远就只有这一亩三分地。
你写的是散文、○
小说,你不能只看散文、小说;用足以让你仰视的理论、文字,来指导你,拔高你,你才会有更广的视野,更深的领悟,当这视野和领悟落回你的笔,你正要写的一个小故事时,你的立意自然会和之前不同。
14同理,找比你高很多的人来指导你、拔高你,是另一类高质量的输入。
○
15回到写作,你要选一个好编辑。
给最好、最苛刻的编辑写稿,你会一日千里地飞跃;
○
如果没机会给最好的编辑写稿,你一定要找个和你能撞击出火花的编辑;他理解你,不断给你新意,关键时候,还要给你拿主意;如果你一开始就碰到“一手交钱,一手交稿”的编辑,并接受这种买卖式合作,我不看好你的前途——文字终归要保留些清高;还有,和你水平差不多,甚至比你低的人能给你什么输入呢?
16所以,包括编辑在内,我热衷交往的朋友,大多比我高很多。
○
17他们要么成熟,要么成功,要么才华横溢,要么善于发现,长于创新。
当你周围的人,○
都是有意思的人,做着有意义的事;并往更有意思,更有意义方向发展,那我恭喜你,你不知不觉、无时无刻不在输入。
不知不觉、无时无刻的输入还有很多。
18比如,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一份见识人间百态的工作,你的、别人的,你所有道听○
途说的故事,旅行、健身、舞蹈等等不断开发的爱好,以及你善于观察的能力……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2期)15.读完全文,回答:
(1)“输入”一词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2)关于输入,全文介绍了哪两大类高质量输入方法?(2分)
16.本文着重写的是“输出”还是“输入”?为什么这样写?(3分)
17.阅读第○13自然段,请问:如果有人写的是散文、小说,他就只看散文、小说,那么按照
作者的意思,这个人的写作可能就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3分)
18.阅读第○15自然段,说说你对“给最好、最苛刻的编辑写稿,你会一日千里地飞跃”这句话的理解。
(3分)
19.谈谈你从本文中得到了关于写作的哪些启示。
(3分)
(2011四川攀枝花)
独对一山青
莫少云
工作单调得疲乏时,看书烦闷得郁结时,听歌无聊得难受时,闲谈清淡得仿徨时……也许是最寂寞的时候,如果你不是梭罗,把寂寞当作最好的朋友;也不是卡夫卡.难以用写作奚落寂寞,我劝你去看山。
默默地走来,独对一山青,凝视那深深浅浅的绿,觉得光阴厚了,人的影子薄了,情绪高了。
山是我至真至纯的恋人,她伸出无形的手送来软软的清风,我寂寞的调怅便柔柔地舒服了。
独对一山青,相看两不厌。
一个人,站也好,躺也好,叫也好,唱也好,笑也好,哭也好……无人干涉,不用顾虑自己会出什么洋相。
一个人,尽情地领略着自然的俏丽.那”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的韵,那“陵岭耸逸峰,遥瞻仰奇绝”的艳,那“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幽,无不给你立体的感染。
你看,你想象,眼前无不是动的画图。
那,风怕寂寞,追得山谷的雾滚滚旅动,树怕寂寞,伸出多叶的枝拍打空间;岩怕寂寞,任泉水流过岩缝叮咚地吟唱;,
;,……这一切,不足以迷醉你的性灵么!
歌德说了,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看到山,你尽管联想去,联想你的故乡里,你的都市,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事业,你的苦累……这是无字的书,是无笔的写作,是无间响的歌!徐志摩最提倡“独身”漫游了,他说:“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与颜色的香气里寻得?”这来自自然的巨大诱惑是力量,是情感,也是一种享受。
独对一山青,把心境放开。
山,无论大小,无论高低,总给人巍峨、奇奥、庄严的感觉。
在她面前,人显得特别小。
无论你地位多高,名望多大.她不会俯仰于你的好感里,也不会俯仰于你的哀乐里。
岁月流动,淘汰多少风流人物,而山还是那座山!她任时光催剥,总是高举起嶙峋的风骨,撑着一片绝俗的天空!正因为如此,人对山祟敬如神!早有人在掌声中陶然
..忘记,还想沾山的风雅,占山为居。
有个军阀曾写诗“调侃”泰山:“远看泰山黑乎乎,上边细来下边粗。
若把泰山倒过来, 下边细来上边粗”。
结果落了个粗俗野夫之名而已。
我对山这么格外的钟爱,不仅仅是对山的恋人般的痴情吧!
(选文略有改动)
17、“独对一山育”是本文的标题,且在文中三次出现,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 分)
答:
18、根据第三自然段划线句子回答问题:
(1)划线句子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 分)
答:
( 2 )仿照划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该段落的文惫和谐统一。
(4 分)
答:那,风怕寂寞,追得山谷的雾滚滚流动;树怕寂寞,伸出多叶的枝拍打空间;岩怕寂寞,任泉水流过岩缝叮咚地吟唱;,
;,
…………
19、第五自然段中加点词语‘陶然忘记”的感情色彩有问题,请用恰当的成语替换。
( 2 分) 答:
20、通读全文,概括回答:作者对山的钟爱,除了因为对山恋人般的痴情外.还有哪些原因?( 6 分)
答:
【参考答案】
17 、(共4 分)照应标题(l 分);形散神聚,使文章结构更紧凑,文意贯通(1 分);三次出现在段首,反复吟咏(1分),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抒发对山的钟爱之情(1分)。
18、(共6 分)( l )排比、拟人(答对一个1分,共2 分)。
(2)仿写句子必须便用拟人修辞手法,且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
每句2 分,共4 分。
示例:草怕寂寞(l 分),保留晶莹的露珠反射阳光自娱(1 分);花怕寂寞,(1分)昼夜吐出芬芳伴蜂蝶跳舞(1分)。
19、(共2 分)得意忘形或忘乎所以等。
(如有错别字不得分)
20 、(共6 分)(l)山既带给人无拘束的感受(l 分);又让人领略到它的俏丽(韵、艳、幽),使人的性灵得到完整、彻底的迷醉和陶冶(2 分)。
(2)山带给人们丰富裕联想(l 分),是伟大的思想和力量、高雅的情感和享受的源泉。
(l 分)。
(3 )(共3 个得分点,答对1点得1分,答对2 点或3 点都得2 分。
)山能使人心境开阔;不为权力、名利所动,不为他人所动(不随波逐流,不刻意迎合他人,活出自我);坚守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绝俗风骨。
(2008四川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