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

合集下载

具有两代人口结构的日本与中国比较研究

具有两代人口结构的日本与中国比较研究

具有两代人口结构的日本与中国比较研究近年来,日本和中国的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的程度和速度却不尽相同。

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由于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加剧,日本和中国的人口结构形成了两代人口结构。

这种人口结构产生的影响不仅在经济和社会方面,还会对两国的文化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日本具有两代人口结构日本的人口在二十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增长,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初之后,日本的人口开始减少,并且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越来越严峻。

当前,日本的人口总数已经下降到1.26亿人,而且中高龄人口比例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具体来说,日本的人口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年轻人口,包括10岁以下和20至30岁之间的人;另一类是老年人口,包括50岁以上的人。

这种两代人口结构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日本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也将对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存在不少问题相对于日本来说,中国的人口总数和年龄结构更为复杂。

中国当前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4亿人,但是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也逐渐浮现。

具体来说,中国的人口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倒三角”特征,即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年轻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此外,中国还存在一些其他的人口结构问题,如城乡差异、性别比例失衡等。

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应对。

三、两国人口结构的比较和研究从日本和中国的人口结构来看,虽然两国面临的问题略有不同,但是都需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应对。

具体来说,应该加强老年人口的照顾和关爱,同时促进青年人口的增长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该着力改善城乡差异,同时解决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

由于日本和中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两国在对待人口结构问题时,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措施和策略。

比如说,日本需要加大对少子化问题的政策支持力度,而中国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口前往这些地区生活和工作。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少子化和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本文将从人口数量、少子化原因、老龄化趋势、应对措施等方面对中日两国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两国在面对这一共同挑战时的异同之处,并为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提供参考。

一、人口数量对比中日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的人口约为14亿,日本的人口约为1.3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两国的人口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自1970年代以来实施了一系列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增长率逐渐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而日本的人口增长率也在逐渐减缓,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由于人口数量巨大,中国尽管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但人口总量仍然较大。

而日本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二、少子化原因对比1. 经济原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生育成本上升,教育和养育孩子的压力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选择延迟生育或者不生育。

女性参加社会劳动力也增加,造成了生育率的下降。

日本自20世纪末以来,经济增长放缓,就业机会减少,生活成本提高,使得年轻人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婚姻观念也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结婚,这导致了日本的少子化问题。

2. 社会政策原因中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家庭的生育权利,尽管如今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放开,但这一政策长期以来对人口结构产生了影响。

日本政府曾试图通过生育奖励政策来鼓励生育,但由于社会观念和经济压力等因素,生育率并没有明显提高。

三、老龄化趋势对比1. 老龄化速度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龄人口占比逐渐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13.5%。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例子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例子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例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趋势。

这一现象不仅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也逐渐影响到发展中国家。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日本。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日本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且生育率持续下降。

从201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8%,而15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占比仅为12%。

这种人口结构的失衡对于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给日本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首先,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其次,老年人口的增加给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社会福利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国家财政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此外,日本的少子化问题还带来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社会服务的压力。

另一个例子是德国。

德国也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压力。

根据德国统计局的数据,德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已达到了21.5%,而15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占比仅为13.2%。

这种人口结构的失衡导致养老金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给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其中一些国家推出了鼓励生育的政策,例如提供育儿奖励、扩大产假和育儿假等福利政策。

另外一些国家则致力于提高老年人的就业率,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

此外,加强对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是当前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了解日本和德国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趋势给经济、社会和基本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国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带来的挑战。

中国的少子化问题与老龄化挑战

中国的少子化问题与老龄化挑战

中国的少子化问题与老龄化挑战在当前全球范围内,人口结构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少子化问题和老龄化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面临的挑战,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少子化问题1.1 问题背景少子化是指出生率长期偏低,导致人口净增长率下降的现象。

中国的少子化问题主要源自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教育压力、婚姻观念等。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家庭压力增加,很多夫妻因为生活成本高昂而放弃生育。

教育竞争激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也带来了经济负担,进一步降低了生育意愿。

此外,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家庭观念的变化,婚姻观念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选择晚婚晚育。

1.2 影响与挑战少子化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与挑战。

首先,人口净增长率下降使得劳动力市场供应不足,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随着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少子化也会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稳定,老年人口增加,而缴纳社会保险和养老金的劳动力人口减少,养老金缺口加大,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二、老龄化挑战2.1 问题背景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增加。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与少子化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生育率下降,中国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加。

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使得老年人口占比快速上升。

2.2 影响与挑战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老年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

此外,老年人群体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其次,老龄化也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影响。

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意味着技能劳动力的流失,对生产力造成限制。

此外,老年人群体的抚养和照顾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解决方案针对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3.1 政策调整政府可以推出更加灵活的生育政策,以鼓励年轻夫妇生育。

关于老龄化课题的中日对比调查(中日对照)

关于老龄化课题的中日对比调查(中日对照)

別添-A6项目建议书评估表调查业务名称:关于老龄化课题的中日对比调查评估者:评估科目分数1.咨询公司的经验能力5 A.调查业务的经验1 B.接受援助机构等委托调查的情况1 C.类似项目的调查业务经验3 D.相关信息02.调查业务的实施方针20 A.业务指示书的理解程度2 B.调查方针的准确性7 C.调查方法的协调性与现实性等7 D.作业日程计划的妥当性2 E.人员计划的妥当性23.调查团员的经验能力等75(1) 业务主任的经验能力等(总负责人/老龄化对策)22 A.调查业务经验1 B.类似项目的调查业务经验10 C.作为团队负责人的经验与评价10 D.外语能力0 E.其他学位与资格等1 (2) 团员的经验能力等(中日比较分析)14 A.调查业务经验5 B.类似项目的调查业务经验6 C.外语能力2 D.其他学位与资格等1 (3) 团员的经验能力等(人口、社会经济分析)10 A.调查业务经验3 B.类似项目的调查业务经验6 C.外语能力0 D.其他学位与资格等1 (4) 团员的经验能力等(社会保障、医疗)10 A.调查业务经验3 B.类似项目的调查业务经验6 C.外语能力0 D.其他学位与资格等1 (5) 团员的经验能力等(养老服务人才培养)10 A.调查业务经验3 B.类似项目的调查业务经验6 C.外语能力0 D.其他学位与资格等1(6) 团员的经验能力等(老龄产业、市场调查)3 A.调查业务经验1 B.类似项目的调查业务经验1 C.外语能力0 D.其他学位与资格等1 (7) 团员的经验能力等(城乡规划/生活环境)3 A.调查业务经验1 B.类似项目的调查业务经验1 C.外语能力0 D.其他学位与资格等1 (8) 团员的经验能力等(参与社会活动、就业)3 A.调查业务经验1 B.类似项目的调查业务经验1 C.外语能力0 D.其他学位与资格等1 综合得分100与评估对象类似的调查:老龄化领域相关的调查、研究、分析A6-1調査業務名:○○○○○○○○○○○○○○○○○○(調査実施契約A)例指名コンサルタント名評価項目配点○○公司XX公司△△公司1.コンサルタントの経験能力[0]0.00.00.0 イ.調査業務の経験0 ロ.援助機関等からの受注状況0 ハ.類似プロジェクトの調査業務経験0 ニ.関連情報02.調査業務の実施方針[20]0.00.00.0 イ.業務指示書の理解度2 ロ.調査方針の的確性4 ハ.調査方法の整合性、現実性等10 ニ.作業工程計画の妥当性2 ホ.要員計画の妥当性23.調査団員の経験能力等[80]0.00.00.0(1) 業務主任の経験能力等〈32〉0.00.00.0 イ.調査業務の経験7 ロ.類似プロジェクトの調査業務経験10 ハ.リーダーとしての経験及び評価8 ニ.語学力5 ホ.その他学位、資格等2(2) 団員の経験能力等<○○分野>〈16〉0.00.00.0 イ.調査業務の経験5 ロ.類似プロジェクトの調査業務経験7 ハ.語学力3 ニ.その他学位、資格等1(3) 団員の経験能力等<××分野>〈16〉0.00.00.0 イ.調査業務の経験5 ロ.類似プロジェクトの調査業務経験7 ハ.語学力3 ニ.その他学位、資格等1(4) 団員の経験能力等<××分野>〈16〉0.00.00.0 イ.調査業務の経験5 ロ.類似プロジェクトの調査業務経験7 ハ.語学力3 ニ.その他学位、資格等1 総合評点0.00.00.0評価対象とする類似調査:○○○に係るXXX調査評価対象とする語学:日本語または英語(例)注1)上記配点や評価項目はモデルケースであり、実際の評価表作成時には調査の性質に基づき、適正な配点表を作成すること。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论文)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论文)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近年来,在日本一直流行着“少子高龄化”这一说法,即“出生婴儿减少,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这一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且愈演愈烈,不仅仅在医疗、福利、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方面,而且在经济成长、产业的良性发展等方面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已成为日本政府和国民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文章从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社会影响等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少子高龄化的现状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的时候,被称为老龄化社会,如果这一比例再翻一番,超过14%的话,就被称为老龄社会。

日本从1994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走在日本的街头,老年人的痕迹随处可见,显然,日本是一个老龄化非常明显的国家。

超过65岁的人在日本的总人口中比例已经超过了20%,也就意味着每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于是,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开出租车的都是老年人,上下班高峰时,地铁里头发花白、西装笔挺的老年人与年轻人一样步履匆匆;在乡村,田地里开着拖拉机往来耕作的人往往也是老者居多。

种种现象会让每一个在日本生活的人觉得:原来少子高龄化问题就在身边,而且越来越严重。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2009年5月29日内阁府公布发表了《平成21年版高龄化社会白皮书》,书中指出:截至2008年10月,日本的总人口达1亿2千769万人,其中未满15岁的儿童人口约1740万人,占全体人口总数比例的13.6%,6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达2822万人,高龄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达22.1%,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高龄化比例比上一年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

统计还显示,越是高龄,女性人口越多,其中,65岁到74岁的前期高龄者约1500万人,其中女性比例比男性多出大约88万人,75岁以上的高龄者多出大约1270万人,其中女性比男性多317万人,白皮书还对日本未来社会进行了预测:大约到2020年,日本的后期高龄者将超过前期高龄者。

中日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

中日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
中 国的老 龄化 具 有以 下特 征 :( 1 ) 未富先 老 , 老 年人 的保 障 和收 生学习型社会的 形成。 整备终 身学习的基础 , 面向社会提 供高等教 育机 入水平较 低。 ̄ 2 0 1 0 年 中国城 乡老 年人 口状况追 踪调 查主要 数据报告》 关中的学 习机会 , 面 向地区开放学 校公共机能 和设施 , 为 老年人提供 多 ( 以下简称 《 报 告》 ) 指 出, 中国城镇 人 口 月均退休 金为1 5 2 7 元而农村人 样的学 习机 会, 支持劳 动者 间的 学习互动。 促 进老 年人 参与社会 活动 , 口 月均养老 金则为7 4 元 。( 2 ) 计划生育及 晚生晚育带来 的家庭少子 化现 让其 生活的更有意 义。( 4 ) 生活环境 方面 : 确保 老年人有安 定的并宽 裕 象严重 。 根 据 中国 国家统 计局 的统计数 据显 示, 2 0 1 2 年 年末 , 中国0 - 1 4 的住宅和 生活, 综 合推进通 用化设计 的城市建设 , 确 保老年人的交 通安
攀攥 索
中日 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
任小芳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 摘 要l本文通过 对中 日 两国老龄 化社会 的现状 、 目 前所 面临的 问
题 、两 国所 采 取 的措 施 等 方 面进 行 比 较 分析 , 指 出日本 政 府在 应 对 老 龄 化
2 1 5 1 2 3
多样 化的 养老 服务需 求 。 此外 , 地 方政府 和 企业 联手 推进 老 年 电子商
岁( 含不满 1 5 N 岁) 人 口2 2 2 8 7 万人 , 占总人 口的 1 6 . 5 %。 根据 人 口学统 全以及 原理犯 罪和灾害 的保护。( 5 ) 老 龄社会相 关的调查 研究 方面: 积 计标 准 , 一 个社会儿童 人口占比1 5 %~l 8 % 为“ 严重少 子化 ” 包括关 于老 年人特 有 的疾病 及

论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

论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

论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一个趋势,因少子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日本少子老龄化位居世界之最,论文着重探讨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

标签:日本少子化老龄化“少子化”简言之即出生婴儿减少,无法保持现有的人口数量动态平衡之意。

日本1995年生产年龄人口达到最大值,1997年正式步入少子化社会。

老龄化问题伴随着少子化现象的加剧而日益显现,现已成为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日本少子老龄化现象的形成与现状日本以1973年的人口数为顶峰,从1974年开始,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人口置换水准。

日本在人口转变之后,出现了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的情况,总和生育率远远低于更替水平,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少子化时代。

日本《2009年版少子化社会白皮书》称,日本的劳动力人口(15至64岁)09年为8164万人,到2055年将减少至4595万人。

少子化不仅使日本的人口数量趋于减少,也加速了日本的老龄化进程。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与少子化同时到来的老龄化问题,使日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人口年龄结构将严重不合理,呈倒金字塔形,导致人口比例的失衡和人口质量的整体下降。

二、日本少子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少子老龄化的形成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少子化直接导致日本人口减少。

当未来进入严重的少子化社会后,人口均衡将难于恢复,人口衰退也将不可避免。

其次,少子化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势必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再次,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保负担本已沉重。

而经济低迷和少子化进程的不可扼制,必然进一步加重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社会保障系统的负荷。

日本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国民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也在无形中加大了民众的负担,国家财政支出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日本少子老龄化问题研究

日本少子老龄化问题研究

日本少子老龄化问题研究发布时间:2022-08-12T08:13:03.779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4月7期作者:冯雷[导读] 日本自1990年泡沫经济崩坏以来,经济发展驶入了慢车道,从“失去的十年”到“失去的三十年”,一些政经界学者认为“少子老龄化”是影响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变量,冯雷华略智库长三角研究院摘要:日本自1990年泡沫经济崩坏以来,经济发展驶入了慢车道,从“失去的十年”到“失去的三十年”,一些政经界学者认为“少子老龄化”是影响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变量,从根底上撼动着日本长期以来的大国地位。

作为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民族,日本逐渐形成了应对少子老龄化的举国体制。

日本已经步入“老龄社会”50余年,是少子老龄化问题最突出的发达经济体。

而当下中国的少子老龄化问题也愈发凸显,出现了“未富先老”、“未富先少”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对日本少子老龄化社会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主要研究了日本少子老龄化的社会现状、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总结日本在应对少子老龄化过程中的经验,为日本优化少子老龄化对策提出建议,同时揭示中国借鉴日本经验的可行性和吸取日本教训的必要性。

关键词:日本;少子老龄化;生育率;老龄化对策;少子化对策一、日本的少子老龄化现状联合国定义老年人口(65周岁及以上)比例高于7%为“老龄化社会”,高于14%为“老龄社会”,高于21%为“超老龄社会”。

日本是最先步入“超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之一,2019年老龄化率达28.4%,位列世界首位。

日本也是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19年总和生育率为1.36,全年新生儿数量为865,234人,是自1947年以来最低水平。

日本新生儿数量和总和生育率的长期变动(1872-2019) 资料来源: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数据少子化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新生儿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持续下降,统计学上表现为生育率下降连带新生儿人口占比下降。

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样的,如不婚、晚婚、丁克家庭的增加等个体因素导致生育机会的下降,也有如战争、饥荒、流行病、自然灾害、人口迁移等大环境因素导致新生儿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

浅析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

浅析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

浅析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摘要】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通过对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其对家庭结构、经济发展、医疗保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从共同点出发,提出了未来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建议,展望了未来中日社会老龄化的趋势。

老龄化现象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和有效应对,可以为中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老年群体的幸福生活提供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特点分析、家庭结构、经济发展、医疗保障、社会文化、共同点、建议、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中日两国都正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中日两国尤为突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和日本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20%,正朝着超高龄化的方向迈进。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老龄化现象无疑会对两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医疗保障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

深入了解中日两国老龄化现象的特点以及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对于制定未来的政策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家庭结构、经济发展、医疗保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这一重要社会问题。

1.2 研究意义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中日社会老龄化现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龄化趋势,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了解老龄化现象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的人口结构变化,明确社会各个领域面临的挑战。

研究中日社会老龄化对家庭结构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功能的转变和家庭角色的重新定义。

老年人口增加对家庭关系和亲代关系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中日少子化问题比较研究

中日少子化问题比较研究

2021年第3期学习与探索No.3,2021(总第308期)Study&Exploration Serial.No.308・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日少子化问题比较研究任晓菲1,2(1.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哈尔滨150028)摘要:中国和日本都曾经历低生育水平阶段,虽然经历的时间和生育水平下降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少年儿童人口绝对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且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少子化现象,进而对包括人口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应根据人口发展态势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加快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并保持经济良性发展,积极培育老龄产业,大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以此应对中国可能出现的少子化日趋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少子化;生育水平;抚养负担;老龄化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1)03-0036-11一、弓I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区生育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生育保持在更替水平,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保持着较高的生育水平,远远高于更替水平。

近40年时间,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世界各地区或国家的生育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代表性特点为生育水平不断下降。

一方面,以欧洲、日本和新加坡等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不仅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而且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以中国、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生育水平也迅速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更大,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进入生育率后转变时代。

由于人 口惯性原因,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更替水平,导致人口自然结构老化,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生育水平的变化被称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深远和最重大的变化⑴。

中日老龄化原因的比较研究

中日老龄化原因的比较研究

中日老龄化原因的比较研究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所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其中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中国也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且是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分析中日两国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比较,以期为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良好的借鉴。

标签:中国;日本;老龄化;原因;比较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7%,就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

导致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区域内人均寿命延长,高龄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二是區域内的出生率降低,年轻人口减少或增速缓慢。

在此消彼长的作用下,导致老年人口占比增长,社会出现高龄化的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人均寿命延长,高龄人口增加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科技发达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国富民强的标志。

然而当老龄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缺乏,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的问题,这样就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老龄化问题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它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国,目前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0%,意味着整个世界都步入了老龄社化。

(一)中国老龄化的原因新中国自建国以来,结束了以前长期战争动荡的历史,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这是人口老龄化的最根本原因。

从建国伊始的1949年至1957年出现了第一个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净增1.05亿。

在该阶段出生并健在的人口已经全部超过60岁,也是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口大国,面临着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稀缺的问题。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两国都经历了迅速的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

这两种趋势的共同特点是,儿童和年轻人的比例下降,而老年人的比例上升。

这一趋势对于两国经济、社会和政治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中日两国的少子老龄化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口方面,目前中国的总人口数量超过了14亿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然而,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出生率一直在下降,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2002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05%,到201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9.1%。

同时,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低于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人口持续减少。

根据《中国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9》,202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34%,2035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1.73%。

在经济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国之一。

然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国的劳动力供应量持续下降,而养老支出持续上升。

这对整个经济产生了利用资源不足、人力负担加重、社会保障系统承压等问题。

相对地,日本的经济增长度一直相对低迷,部分原因也在于老龄化的影响。

该国的劳动力供应量持续下降,但是因为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放缓,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向了海外市场。

此外,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日本的养老支出也持续上升,国家财政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尽管中日两国的少子老龄化问题存在差异,但都是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中日两国的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比如鼓励家庭生育、推广社会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等,以减轻老年人口对社会的负担,同时也提高儿童和年轻人的福利。

另外,两国还能够开展相互合作,共享科学技术知识和经验,推动相互发展。

总之,中日两国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都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未来的日子里,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应对这个问题,以确保两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日少子化问题比较研究

中日少子化问题比较研究

2021年第3期(总第308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3ꎬ20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08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日少子化问题比较研究任㊀晓㊀菲1ꎬ2(1.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ꎬ哈尔滨150040ꎻ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ꎬ哈尔滨150028)摘㊀要:中国和日本都曾经历低生育水平阶段ꎬ虽然经历的时间和生育水平下降的原因各不相同ꎬ但少年儿童人口绝对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ꎬ且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少子化现象ꎬ进而对包括人口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ꎮ研究表明ꎬ应根据人口发展态势不断完善相关政策ꎬ加快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ꎬ促进就业并保持经济良性发展ꎬ积极培育老龄产业ꎬ大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ꎬ以此应对中国可能出现的少子化日趋严重的问题ꎮ关键词:少子化ꎻ生育水平ꎻ抚养负担ꎻ老龄化中图分类号:C9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1)03-0036-11作者简介:任晓菲ꎬ1981年生ꎬ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ꎬ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ꎮ㊀㊀一㊁引㊀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ꎬ世界各地区生育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性ꎬ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生育保持在更替水平ꎬ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保持着较高的生育水平ꎬ远远高于更替水平ꎮ近40年时间ꎬ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ꎬ世界各地区或国家的生育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ꎬ代表性特点为生育水平不断下降ꎮ一方面ꎬ以欧洲㊁日本和新加坡等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ꎬ不仅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ꎬ而且进入 低生育水平 阶段ꎬ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ꎻ另一方面ꎬ以中国㊁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生育水平也迅速下降ꎬ并且下降的幅度更大ꎬ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ꎬ进入生育率后转变时代ꎮ由于人口惯性原因ꎬ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更替水平ꎬ导致人口自然结构老化ꎬ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ꎮ因此ꎬ生育水平的变化被称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深远和最重大的变化[1]ꎮ少子化现象是人口自然结构变化的主要结果之一ꎮ所谓人口少子化是指由于生育水平的不断下降而引起少年儿童人口比重逐渐减少的现象ꎮ有学者在研究中对少子化进行了界定ꎬ一般来说ꎬ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20%时ꎬ就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进入了少子化社会ꎮ如果再把人口少子化的过程详细划分的话ꎬ可以分为初始少子化㊁严重少子化和超少子化三种状态[2]ꎮ随着生育水平的不断下降ꎬ少子化现象在很多国家已经出现ꎬ甚至有不断加剧的态势ꎮ从单纯的人口学角度来说ꎬ人口少子化只是代表少年儿童人口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的减少ꎬ当少子化与老龄化同时出现时ꎬ人口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ꎬ而且对未来人口结构㊁劳动力供给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ꎬ同时也会给经济增长和国家人口安全带来负面影响ꎬ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ꎮ少子化是生育水平长期保持较低程度的一种必然结果ꎬ以日本为代表的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过少子化问题ꎬ因此少子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ꎮ 二战 结束后ꎬ日本人口结构经历了很大的变动ꎬ两次 婴儿潮 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日本生育水平不断下降的态势ꎬ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ꎮ虽然日本在最近20多年间连续推出了«天使计划»«新天使计划»«少子63化社会对策基本法»和«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等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ꎬ总和生育率有所提升ꎬ但效果并不明显ꎬ低生育率引起的各种人口问题逐渐显露ꎬ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引发了日本社会的担忧[3]ꎮ中国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ꎬ人们的生育观念有所改变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结构的转变ꎮ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ꎬ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第一次人口转变并进入后人口转变时代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ꎬ中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27.7%下降到2019年的16.6%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5.6%上升到2017年的11.4%ꎬ①这说明中国已经步入了较严重的少子老龄化社会ꎮ从世界范围来看ꎬ中国属于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幅度较高的国家ꎬ在全球人口少子化的过程中较为突出ꎮ中国近年来不断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ꎬ已经开始重视和关注少子化问题ꎮ少子化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少年儿童人口规模或比重的减少上ꎬ它还能够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ꎬ从而加重家庭养老负担ꎮ相较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ꎬ中国少子化问题与老龄化问题同样突出ꎬ这将加剧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困境ꎮ在战略高度上制定人口㊁经济㊁社会等具有鼓励生育性质的组合政策ꎬ改善未来人口少子化的发展状态ꎬ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ꎬ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ꎮ㊀㊀二、中日少子化现状分析(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如果少儿人口的比重持续降低ꎬ通常意味着该地区生育水平下降ꎬ出现少子化问题ꎮ由文后图1可以看出ꎬ中国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虽然相对较高ꎬ但从发展来看ꎬ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均呈现下降趋势ꎮ可将这一下降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ꎬ第一阶段为1990 1999年ꎬ0~14岁人口比重较高ꎬ1995年前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ꎬ下降速度逐渐增快ꎮ这一阶段少儿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27.7%下降至1999年的25.4%ꎬ下降了2.3个百分点ꎮ第二阶段为2000 2009年ꎬ0~14岁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ꎬ并且出现加快趋势ꎬ少儿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22.9%下降至2009年的18.5%ꎬ下降了4.3个百分点ꎬ下降幅度是第一阶段的2倍ꎮ第三阶段为2010年至今ꎬ少儿人口比重变化趋于平缓ꎬ呈略微增长趋势ꎬ其比重从2010年的16.6%上升到2017年的16.8%ꎬ增长了0.2个百分点ꎮ相比较而言ꎬ日本少儿人口比重变化与中国在趋势上较为一致ꎮ由文后图2可知ꎬ一方面ꎬ日本的少儿人口比重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ꎬ且下降速度远快于中国ꎻ另一方面ꎬ日本的少儿人口比重变化与中国情况大体一致ꎬ呈现出明显的三阶段特征ꎮ第一阶段为1950 1970年ꎬ少儿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ꎬ且下降速度较快ꎮ从1950年的35.4%下降至1970年的23.9%ꎬ下降了11.5个百分点ꎮ第二阶段为1970 1995年ꎬ少儿人口比重呈先升后降特点ꎬ1975年略有上升ꎬ达到24.3%ꎬ随后开始下降ꎬ1995年下降至16.0%ꎬ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ꎮ第三阶段为1995年至今ꎬ虽然少儿人口所占比重仍呈持续下降趋势ꎬ但下降速度放缓ꎬ总体波动不大ꎮ同时ꎬ该时期的少儿人口比重由1995年的16.0%下降至2017年的12.3%ꎬ23年间仅下降了3.7个百分点ꎮ通过文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中国和日本在少儿人口比重方面存在的异同:两者的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ꎬ但日本的下降速度快于中国ꎻ两者的少儿人口变化均呈现三阶段特征ꎬ但具体到各个阶段ꎬ又各有特点ꎬ不尽相同ꎮ(二)生育水平变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大致呈下降趋势ꎬ但前期波动较大ꎬ后期趋于平缓ꎬ阶段性特征明显(见文后图3)ꎮ1957 1961年ꎬ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ꎬ出生婴儿死亡率很高ꎬ导致当时的总和生育率由1957年的6.41迅速下降至1961年的3.29ꎮ1963年推行了补偿性生育政策后ꎬ总和生育率迅速上升至7.5ꎬ而后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ꎮ1980年下降至2.24ꎬ接近更替水平ꎬ少儿人口总数及比重也随之快速下降ꎮ此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出现先缓慢增长后较快下降态势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73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网站ꎬhttp://stats.gov.cn.口普查数据显示ꎬ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水平为1.22ꎬ已经远远低于更替水平ꎮ根据2015年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显示ꎬ中国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至1.05ꎬ即平均每个育龄妇女只生育1个孩子ꎮ日本的总和生育率总体上也呈下降态势ꎬ但具体到各个时期却不尽相同(见文后图4)ꎮ1925 1949年ꎬ日本的总和生育率虽然缓慢下降ꎬ但绝对值较高ꎬ是更替水平的2倍以上ꎻ1949 1966年ꎬ日本的总和生育率遭遇较大危机ꎬ从4.32跌落至1.58ꎬ甚至低于更替水平ꎻ从1966年起ꎬ总和生育率开始缓慢提升ꎬ其水平大致相当于更替水平ꎻ1974年总和生育率又开始缓慢下降ꎬ并且持续低于更替水平ꎮ根据总和生育率走势预测ꎬ日本未来的生育水平可能会维持在目前的水平ꎮ通过比较中国和日本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可以发现ꎬ一方面ꎬ两者的总和生育率均呈下降趋势ꎬ并且均为前期下降速度较快ꎬ后期下降速度缓慢ꎬ但在数值上ꎬ中国前期的总和生育率高于日本ꎬ后期总和生育率低于日本ꎬ表明人口增长动力严重缺乏ꎮ另一方面ꎬ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受政策影响变化较大ꎬ而日本的总和生育率更多受经济运行影响ꎬ总和生育率变化幅度与中国相比相对较小ꎮ(三)少儿抚养比变动中国的少儿抚养比大体呈下降趋势ꎬ且下降速度缓慢ꎮ由文后图5可以看出ꎬ1990年中国的少儿抚养比处于较高水平ꎬ虽然开始出现下降趋势ꎬ但比较缓慢ꎮ中国的少儿抚养比由1990年的41.5%下降至1999年的37.5%ꎬ十年间仅下降了4个百分点ꎻ从2000年开始ꎬ中国的少儿抚养比持续下降ꎬ并且下降速度有所加快ꎬ由2000年的32.6%下降至2009年的25.3%ꎬ下降了7.3个百分点ꎻ2010年以来ꎬ中国的少儿抚养比总体水平较低ꎬ并且变化趋势平缓ꎬ甚至呈现缓慢增长态势ꎬ由2010年的22.3%增长到2017年的23.4%ꎬ增加了1.1个百分点ꎮ日本的少儿抚养比大体呈下降趋势ꎬ与中国的变化情况类似ꎮ日本的少儿抚养比由1950年的59.4%迅速下降至1965年的37.9%ꎬ下降了21.5个百分点ꎬ下降幅度较大ꎻ随后ꎬ日本的少儿抚养比呈现先缓慢增长再较快下降的特点ꎬ但总体上仍然呈下降趋势ꎬ由1970年的34.9%下降至1995年的23.0%ꎬ2005年下降至20.8%ꎬ2010年以来基本维持在20.6%左右ꎬ下降速度缓慢ꎬ变化幅度较小ꎮ(四)老少比变动中国的老少比总体呈增长趋势ꎬ但从增速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 1999年ꎬ中国的老少比总体上水平较低ꎬ且增速缓慢ꎬ仅由1990年的20.1%增长至1999年的27.2%ꎬ增长了7.1个百分点ꎻ第二阶段为1999 2017年ꎬ中国的老少比依然保持增长态势ꎬ并且增长速度有所加快ꎬ由1999年的27.2%增长至2017年的67.8%ꎬ增幅较大(见文后图6)ꎮ日本的老少比总体趋势为上升增长ꎬ并且与中国一样ꎬ增速具有明显的二阶段特征ꎮ第一阶段为1950 1985年ꎬ日本的老少比增速缓慢且水平相对较低ꎬ仅增加了37.9个百分点ꎻ第二阶段为1985 2017年ꎬ日本的老少比增速加快ꎬ其水平也不断提高ꎬ并在2000年达到119.2%ꎬ此后老少比水平持续提高ꎬ2017年老少比水平已经达到225.5%ꎬ即老年人口的总数已经超过少儿人口总数的2倍ꎬ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日本少子化和老龄化同步加重的问题ꎮ从中国和日本的老少比变化情况来看ꎬ两者均表现出二阶段特征ꎬ但日本特征更加明显ꎮ无论是老少比增速还是其水平ꎬ日本均高于中国ꎬ也就是说日本面临的是少子化和老龄化同时出现的问题ꎬ而中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ꎬ目前少子化问题还没有老龄化问题突出ꎬ短时间内少子化问题及其影响还未显现出来ꎮ㊀㊀三、少子化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一)少子化原因的比较分析1.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的变化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异常严峻ꎬ其带来的影响已成为阻碍日本发展的主要因素ꎮ少子化的直接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选择晚婚㊁晚育ꎬ甚至不结婚不生育ꎬ而他们的这种选择又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根源ꎮ无论男性还是女性ꎬ日本人83口的初婚年龄逐年提高ꎬ2015年男性和女性的初婚年龄分别达到31.3岁和29.4岁ꎬ其直接影响就是初育的年龄也随之提高ꎬ2017年日本育龄妇女的平均初育年龄已经超过30岁ꎮ受结婚年龄较大以及工作和养老负担等因素的影响ꎬ日本选择不生育孩子的年轻人口比重越来越多ꎬ导致少子化程度不断加重ꎮ而越来越多的婚龄人口选择晚婚或者终身不婚ꎬ同样导致日本结婚的对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ꎮ20世纪末以来ꎬ日本终身未婚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ꎬ2015年男性和女性终身未婚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23.4%和14.1%ꎬ并且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ꎮ由此可见ꎬ对婚姻持不积极态度直接影响了日本人口的增长[4]ꎮ高学历和积极就业被认为是改变日本女性生育观念的重要原因ꎮ 二战 后经济高速发展ꎬ日本急需的大量劳动力缺口被女性填充ꎬ女性人口就业率迅速提高ꎮ同时ꎬ日本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ꎬ女性人口素质的提高被看作是 优生优育 的前提ꎬ女性教育更受重视ꎮ传统的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迫使日本女性要在工作和生育之间做出艰难选择ꎬ加上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和养老保障制度的健全ꎬ导致生育孩子的养老效用逐渐降低ꎮ2.女性社会意识的变化随着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的不断提高ꎬ性别平等观念逐渐被日本社会认可ꎬ日本女性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ꎬ越来越多的女性主动参与生产活动ꎮ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ꎬ对缩小性别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ꎮ日本企业还推出了多种非正规就业的用工模式ꎬ促使女性更加主动就业ꎬ寻求自身价值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ꎬ在经济和精神方面更加独立ꎮ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人口社会参与意识发生了改变ꎬ而且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育儿成本的不断增加ꎬ参与社会和照顾家庭㊁养育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ꎬ进而影响了生育行为选择ꎮ3.家庭育儿支出与少子化育儿成本过高导致晚育少育甚至不育也是日本少子化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育儿观念的改变ꎬ日本家庭支出中的育儿成本比重不断增加ꎬ导致了生育水平的下降ꎮ进入21世纪以来ꎬ日本经济持续低迷ꎬ沉重的家庭育儿负担使育龄夫妇压力越来越大ꎮ作为日本家庭三大支出之一的教育费用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长ꎮ日本2010年进行的 教育费用负担的实际情况调查 显示ꎬ小学以上孩子的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超过30%ꎬ各种教育支出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ꎮ为了积极应对少子化和老龄化带来的影响ꎬ日本政府从2019年10月起正式开始幼儿教育免费化ꎬ2020年正式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免费化ꎮ这表明日本政府正试图通过缓解教育负担来提高居民育儿的积极性ꎬ进而解决少子化带来的危机ꎮ(二)少子化现象带来的影响1.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众所周知ꎬ生育水平是影响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ꎬ因此ꎬ少子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ꎬ使得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㊁程度越来越深ꎮ日本«人口统计资料集»显示ꎬ2017年日本总人口数为12670.6万人ꎬ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515.2万人ꎬ占总人口数的27.7%ꎬ比2016年同期上升了0.4个百分点ꎮ虽然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不是很长ꎬ但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所显现的问题很是严峻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ꎬ中国大陆总和生育率仅为1.18ꎬ属于 超低生育率 ꎬ甚至低于日本2005年1.26的最低水平ꎮ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19亿人ꎬ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亿人的国家ꎮ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ꎬ总和生育率出现了一些上升趋势ꎮ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人ꎬ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6%ꎮ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预测ꎬ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7%增长至14%所需要的时间与日本相同ꎬ仅次于韩国ꎬ与新加坡并列第三位ꎬ而由10%增长到20%所需要的时间比日本还短ꎮ少子化是导致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的间接原因之一ꎬ少子化现象值得关注ꎬ如何应对少子老龄化问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一个难题和挑战ꎮ932.劳动年龄人口的社会负担1982 2010年ꎬ中国的总抚养比基本表现为下降趋势ꎬ并大致呈现出五阶段特征ꎻ2010 2017年ꎬ中国的总抚养比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见文后图7)ꎮ与此同时ꎬ中国的少儿抚养比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ꎮ在第一个时间段内ꎬ1982 1990年的总抚养比急速下降ꎬ相应的少儿抚养比也出现急速下降ꎮ由于总抚养比是0~14岁人口总数+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之和与15~64岁人口总数的比ꎬ所以在老年人口缓慢增长的前提下ꎬ少年儿童人口数量的下降ꎬ必然导致总抚养比的下降ꎬ同时ꎬ少儿抚养比也随之下降ꎮ在此期间ꎬ中国施行了计划生育政策ꎬ使得出生人口数急速减少ꎬ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抚养比ꎮ1990 1999年的十年间ꎬ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均呈缓慢降低趋势ꎬ变化幅度很小ꎮ与此同时ꎬ老年抚养比在1982 2009年间一直徘徊在10%ꎬ呈现近乎停滞的状态ꎮ因此ꎬ1982 2009年的总抚养比更多受到少儿抚养比的影响ꎮ1999 2000年中国的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均出现了第二次下降ꎬ但下降速度变缓ꎮ在此基础上ꎬ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进入较快速下降的第四阶段ꎬ该阶段从2000年开始ꎬ一直延续到2009年ꎬ出现第三次下降ꎬ但这次的下降速度较之以往更加缓慢ꎮ从2010年开始ꎬ老年抚养比开始加速ꎬ呈现较快增长趋势ꎬ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也开始扭转下降趋势ꎬ呈现出缓慢增长状态ꎬ其中ꎬ总抚养比的增长速度稍快ꎬ而少儿抚养比的增长相对较缓ꎮ从2010年开始ꎬ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ꎬ而人口生育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ꎬ并且长期徘徊ꎬ因而这一时期的总抚养比主要受老年人口总数影响ꎮ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ꎬ总抚养比尤其是老年抚养比必然持续增长ꎬ对于中国而言ꎬ不仅人口红利可能消失ꎬ而且还要背上沉重的养老负担ꎬ进而影响和改变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格局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完成的«人口统计资料集»中的数据显示ꎬ1884 1995年ꎬ日本的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大致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ꎬ这一点和中国类似ꎻ1884 1920年ꎬ日本的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均呈现波动增长ꎻ1920 1970年则均呈现波动下降ꎬ并且下降速度很快ꎻ1970 1995年间两者又呈现先增长㊁后下降的变化状态ꎮ18841995年日本的总抚养比从59.6%下降至43.9%ꎬ下降了15.7个百分点ꎻ而少儿抚养比从50.5%下降至23%ꎬ下降了27.5个百分点ꎮ这段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人口红利期ꎬ为日本的经济腾飞提供了人力保障ꎮ与此同时ꎬ1884 1970年日本的老年抚养比持续稳定在10%左右ꎮ从1970年开始ꎬ日本的老年抚养比便突破了10%ꎬ并在1995年之后和少儿抚养比数值相等ꎬ随后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ꎮ而«中国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则显示ꎬ中国的老年抚养比是在2010年才突破10%的ꎬ并且其数值一直低于少儿抚养比ꎮ此外ꎬ1995 2017年日本的三大抚养比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ꎬ其中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ꎬ而少儿抚养比却长期徘徊在20%ꎬ由于该时期日本的人口生育率已经维持在较低水平ꎬ因而日本的总抚养比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ꎮ伴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加ꎬ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也会随之快速增长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在此期间ꎬ日本的总抚养比从43.9%上升至66.8%ꎬ上升了22.9个百分点ꎻ日本的老年抚养比从20.9%上升至46.3%ꎬ上升了25.4个百分点ꎻ而2017年ꎬ日本的少儿抚养比仅为20.5%ꎬ比同时期日本的老年抚养比少了25.8个百分点ꎬ这一差距目前还在扩大ꎮ不得不说ꎬ由于日本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超过少年儿童人口总数的2倍ꎬ人口老龄化程度异常严重ꎬ日本在养老负担方面将比中国更加严重ꎬ因此ꎬ必须提高人口生育水平和老龄人口服务水平来应对当下和未来的困境ꎮ比较而言ꎬ2000 2017年日本的总抚养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ꎬ其数值从2000年的46.9%上升到2017年的66.8%ꎬ增长较快ꎮ2000 2010年中国的总抚养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ꎬ数值从2000年的42.6%下降至2010年的34.2%ꎮ2010年以后ꎬ中国的总抚养比开始缓慢上升ꎬ2017年数值达到39.2%ꎬ比2010年上涨了5个百分点ꎬ但略低于2000年的水平ꎮ此外ꎬ中日总抚养比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拉大ꎬ据此可以预测ꎬ中日之间的总抚养比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扩大ꎬ04中国自身的总抚养比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ꎬ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来大力发展经济ꎮ3.劳动力供给不足随着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ꎬ日本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ꎬ进而表现出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ꎬ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ꎮ1970年日本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7156.6万人ꎬ持续增长至1995年达到峰值8716.5万人ꎬ随后开始呈现下降态势ꎬ2017年已经下降至7596.2万人ꎮ从增长率来看ꎬ2000年开始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长率即为负值ꎬ除2016年以外其他年份均为负值ꎮ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看ꎬ从1995年的69.5%下降至2017年的60.0%ꎬ22年间已经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ꎮ无论从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㊁增长率还是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ꎬ日本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明显ꎬ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ꎬ甚至转变为人口负担ꎮ4.生源减少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受少子化的影响ꎬ生源不足已经成为日本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ꎮ2018年日本文部省进行的各类学校基本调查结果显示ꎬ高中以下的各类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有所减少ꎬ高中㊁初中㊁小学和幼儿园的数量分别减少了10所㊁55所㊁203所和404所ꎬ在校生人数分别减少了44586人㊁81664人㊁20791人和64034人ꎬ其中小学和中学的人数均创日本在校生人数的最低点ꎮ这说明日本低年龄组生源不足问题已经相当严重ꎮ大学生源的数量变化不大ꎬ并且在校生人数还有所增加ꎬ主要是因为很多私立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有所扩大ꎮ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间对生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ꎮ实际上ꎬ日本私立大学也面临生源不足问题ꎬ日本大多数私立大学为了确保生源而采取设置各种奖学金等多项措施ꎬ但总体生源数量减少的问题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制ꎮ根据«2019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发展公报»ꎬ中国各阶段在校生人数均有所增加ꎮ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ꎬ因少子化对生源的影响而导致学校合并或关闭的现象还没有出现ꎬ可以说少子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还没有显现ꎮ但是ꎬ如果长期保持低生育水平ꎬ生源不足问题可能会在个别城市或地区先出现ꎮ日本在应对生源不足方面的努力将为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ꎮ㊀㊀四、中日缓解少子化影响的对策及比较分析(一)日本缓解少子化影响的对策及实施情况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少子化现象相当重视ꎬ通过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缓减少子化问题的影响ꎮ一方面日本政府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ꎬ进而缓解少子化进程ꎻ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应对少子化社会的有效办法ꎬ把少子化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ꎮ1.日本缓解少子化影响的对策1990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ꎬ为缓解少子化问题ꎬ日本政府以此为契机ꎬ充分认识到出生率的下降和少年儿童人口数量的减少已经成为日本人口的主要问题ꎬ开始关注如何解决工作和养育孩子之间的矛盾ꎮ1994年12月ꎬ日本厚生省㊁文部省㊁劳动省和建设省制定了«关于今后支援育儿施策的基本方向»(简称 天使计划 )ꎮ该计划是日本政府提出的第一项少子化综合性政策ꎮ随后ꎬ日本政府为了扩大保育人数㊁加强针对低年龄人群(0~2岁)的保育以及建立地区性的保育支援中心等ꎬ1999年制定了«紧急保育对策5年计划»[5]ꎮ1999年12月日本政府基于«少子化对策推进基本方针»ꎬ由厚生省㊁文部省等6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重点推进少子化对策具体实施计划»(即 新天使计划 )ꎮ 新天使计划 从2000 2004年代替 天使计划 和«紧急保育对策5年计划»ꎬ在幼儿照护㊁教育及保健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充ꎮ为了应对家庭和地方养育能力的下降ꎬ从支持家庭养育下一代的角度出发ꎬ日本推进地方社会团体和企业合作制定了«下一代养育支持推进法»ꎮ这个计划到2014年又更新了有效期限ꎬ延长了10年时间ꎮ同时ꎬ为了明确少子化社会的理念和综合推14。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中日两国拥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在现代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相似的社会问题之一就是少子老龄化。

在这个问题上,中日两国有着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的少子老龄化问题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少子老龄化问题的现状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少子老龄化国家,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到了35%,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会进一步增加至40%。

与此日本的出生率一直持续下降,2019年的出生人口为86万人,创下历史新低。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了日本的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日本政府也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包括推行生育政策、鼓励女性就业等。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少子老龄化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为18.1%,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30%。

与此中国的出生率也一直处于下降状态,2019年中国的出生人口为1400万人,比上年减少了40万人。

中国政府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少子老龄化问题,例如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推动人口政策调整等。

1.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在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是导致少子老龄化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生育观念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只生育一个孩子甚至不生育。

城市化进程也导致了生活成本的上升,孩子的教育、医疗等成本也在增加,这也成为了很多家庭不愿意多生育的原因。

2. 观念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和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更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不再把多子多福作为家庭的首要目标。

由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女性更加注重自己的事业和发展,这也使得生育意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日本少子高龄化社会的认识及措施

对日本少子高龄化社会的认识及措施
消费市场萎靡
03
房地产市场萧条
经济不景气会导致消费市场萎靡 ,企业收益下降,进而影响投资 和就业。
经济不景气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需 求下降,房价下跌,影响相关产 业和经济发展。
社会观念的转变与适应
要点一
家庭观念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 事业和追求,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导致生育意愿下降 。
少子高龄化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现状
日本是全球少子高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老年人口比例和年轻人口比例均处于世界较低水 平。
趋势
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预计未来日本少子高龄化问题将更加严重。
少子高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经济影响
少子高龄化导致劳动力短 缺,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负面 影响。
社会影响
少子高龄化导致社会福利 负担加重,医疗保障压力 加大,对社会稳定和可持 续发展带来挑战。
文化影响
少子高龄化导致传统文化 传承困难,家庭观念逐渐 淡化,对日本社会文化产 生深远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03
借鉴日本经验,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
护理服务。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鼓励生育
通过政策鼓励生育,提高出生率,缓解少子化问 题。
吸引海外人才
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工作和生活,增加人口数量和 活力。
提高女性地位
提高女性地位,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和职业发展, 平衡家庭和工作。
THANK YOU
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社会保障开支将大幅增加,对财政状况 造成巨大压力。

中日两国年轻人养老意识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年轻人养老意识的比较研究

2 问卷设定
从 调查 问卷 的对象来 看 ,中国方 面的 问卷
的有效 回收率 为 7 8 . 5 %,其 中男性 为 5 8 . 8 %, 女性 4 1 . 2 %,性别 比例 较 为均衡 。 日本 方面 问 卷 的有效 回收率为 8 4 . 2 %,男性 B I :  ̄ J E 超过 7 成。 日本 T 大 学位 于 日本 东京 ,而中 国的 H大学位 于 福建厦 门,都 处于 经济发 达 区域 ,基 本上可 以代 表城市年 轻人的普 遍想法 。
中 日两国年轻人养老 意识 的比较研 究
bet w een Ch i n a an d J apan
黄嫫露 许伟深 H u a n g Y i n l u X u We i s h e n
C om pa r at i ve S t udy on Young P eopl e’ S Pen s i on C on s i ci ous nes s
3 . 2将来生 活状况预想 关于这 点主要 从老年 人的经 济来源 、精神 困扰等 方面进行 调查 。对 于养老 的经 济支 撑 的 回答 中 ,有 6 8 . 6 % 的 中国人 选 择 依 靠 自己 的 储 蓄 金 和 收 入。 而 6 5 . 3 % 的 日本 人 则 选择 护 理 养老 方式 。造 成这 个数据 结果 的最大 原因来 自于 养 老 政 策 上 的 区别 。 日本 在 养老 政 策 的 制 定方 面虽然 起步较 晚 ,但 是发展 速度 很快 , 在 社 会 进 入快 速 老 年 化 阶段 时 已经 达 到 老龄化; 城市年轻人:中日; 养老意识;养
老政策和模 式
Abst r act: T h0u gh t he que s t i onnai r e s ur v ey

中日老龄化终身学习比较

中日老龄化终身学习比较
养老压力增加
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养老保障压力增大,需要 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
3
经济增长挑战
人口老龄化可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如劳动力短缺、消费结构变化等。
日本老龄化现状及影响
超老龄化社会
日本已经进入超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且 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养老负担沉重
日本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养老负担沉重。
政策内容
中国终身学习政策涵盖了多个方面,如教育培训、文化传承、健康 促进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的学习需求。
日本终身学
政策目标
日本政府将终身学习作为国家战略,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推动 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日本终身学习政策的目标是提高国民 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 进步。
江苏南通市
推广“乐学南通”品牌,通过开发各类学习课程和 活动,促进老年人融入数字化时代,提高生活质量 。
北京西城区
实施“老年大学+”战略,扩大老年教育覆 盖面,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学习机会。
日本老龄化终身学习实践案例
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
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展老年教育 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老年人的
差异之处
尽管中日两国的终身学习政策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例如,中国的终身 学习政策更注重教育培训和文化传承方面,而日本的终身学习政策更注重健康促进方面。此外,两国 的政策在实施方式和力度上也存在差异。
04
中日老龄化终身学习实践比较
中国老龄化终身学习实践案例
上海静安区
建立“养教结合”模式,提供老年教育课程 ,并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 文化需求。

中日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

中日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

中日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中日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两国所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日本政府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方面经验丰富,因此借鉴日本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诸多政策及方法,有助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日;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一、老龄化社会的界定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根据国际通行惯例,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是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是判定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

根据2012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2012年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2011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

此外,根据国务院2013年9月13日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预计2020年中国的60周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中国也已快速的步入进老龄社会。

到2010年7月,日本的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为29%,位居世界第一,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人口比例为23.2%,进入到超老龄化社会。

二、中日老龄社会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一)中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分析中国的老龄化具有以下特征:(1)未富先老,老年人的保障和收入水平较低。

《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城镇人口月均退休金为1527元而农村人口月均养老金则为74元。

(2)计划生育及晚生晚育带来的家庭少子化现象严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年末,中国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22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

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一个社会儿童人口占比15%~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

日本的老龄化社会具有以下特征:日本的老龄化人口比率正以23.3%的速度上升;以此速度来推算50年后的日本总人口数将跌入至9000万人口以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日少子老龄化的对照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经历着人口结构的变化。

其中,中日两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尤为显著。

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在逐年延长,同时,由于长期的单胎政策和少子化现象的影响,这两个国家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就中日两国的少子老龄化问题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少子化问题
1.1 中日两国的情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日两国的少子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2018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下降到了1523万人,这是自1979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的最低值。

而根据日本内阁府发布的2018年国民生活调查报告,在日本,每10个女性中只有1.42个孩子,这一数字是1975年以来最低的水平。

1.2 少子化问题的原因
中日两国的少子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和经济因素的作用。

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部分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这也加剧了人们对于生育的犹豫和拖延。

在日本,虽然没有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但高昂的教育和生育成本以及就业机会的缺乏等因素也影响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和能力。

少子化问题会在多个领域对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少子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的提高,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在社会方面,少子化会导致家庭结构、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变化,甚至可能会对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产生影响。

二、老龄化问题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中日两国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2019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2.6%,而在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更高达28%。

老龄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结构变化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中日两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少子化问题的影响,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3 老龄化问题的影响
三、中日两国少子老龄化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在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上存在一些共性,例如政策的作用、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但也存在不同之处。

首先,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少子化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日本并没有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

其次,在老龄化问题上,日本明显优于中国,其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同时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四、结论
中日两国面临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都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两国都需要从政策、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入手,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社会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