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心理健康与安全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ppt课件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ppt课件

与学校保持沟通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家长应与学校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了解 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 健康状况。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 抗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帮助孩子更 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社会层面的实践建议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心理健康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学校层面的实践建议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应对心理压 力的方法。
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 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02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应 对
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
抑郁症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 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社交恐惧症
害怕与他人交往,出现回避行 为。
焦虑症
过度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 情绪表现。
强迫症
反复出现强迫思维和行为,无 法控制。
创伤后应激障碍
由于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的持 续的恐惧、焦虑、回避等症状。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 ppt课件
目录
•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 心理健康自我保护技巧 • 安全教育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实践建议
0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01
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个体幸福感 和生活质量,减少负面情绪和压 力。

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1-3节(答案版)

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1-3节(答案版)

第六章第一节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一、填空题1.一个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

2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是(智力正常),可采用智力测验的结果,即(智商)作为标准。

3.智力一般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形象力)的综合,它是以(思维力)为核心的。

4.智力正常或超常只能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而不是(唯一)标志。

5.心理健康的幼儿在情绪上表现为(安定)、(积极向上)、(具有对他人的爱和同情心)。

6.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7.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幼儿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8.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性格多表现出(胆怯、冷漠、吝啬、孤僻、敌意)等。

9.人的健康具有动态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止)的状态。

提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可以把它看成是(培养幼儿全面健康应努力达到)的目标。

10.幼儿卫生保健的任务不仅仅是维护幼儿的(生理健康)、防治疾病,而且也包括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使之具有良好的适应状态。

二、判断题1.某幼儿很少生病,他很健康。

(错)2.某幼儿智商为110分,他是个心理健康的人。

(错)3.我们要培养幼儿活泼开朗、乐观、自信、谦虚诚实、勇敢等健康的心理。

(对)4.幼儿的人际关系不够和谐表现为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缺乏同情心,斤斤计较,嫉炉,猜疑,与他人格格不入。

(对)5.一个人的行为常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心理不健康的可能性就高。

(对)6.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来自父母、教师、小朋友的评价。

(对)7.对于婴幼儿来说,健康是第一重要的。

(对)8.性格是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性格良好反映了人格的健全与统一。

(对)9.通过训练,轻度智力低下的幼儿可望逐步适应社会生活与学习,达到心理健康状态。

(对)10.幼儿具有攻击性行为、遗尿等,是很正常的现象,不需予以关注。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论
1.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特征
1.2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1.3 心理健康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
1.4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心理健康知识
2.1 情绪管理和情绪调适
2.2 压力管理和压力释放
2.3 恐惧和焦虑的应对
2.4 抑郁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2.5 自我认知和自我塑造
2.6 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
第三章:心理健康维护
3.1 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
3.2 良好睡眠的重要性及培养
3.3 应对挫折和困难的策略
3.4 整合自我价值观和核心信念
第四章: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处理
4.1 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预警
4.2 沟通、倾诉和寻求帮助
4.3 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策略
4.4 分享他人的心理健康资源
第五章:心理健康在学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5.1 心理健康对学习和工作的积极影响
5.2 心理健康对身心健康的维护
5.3 心理健康对自我发展的推动
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
6.1 心理健康知识的实际应用
6.2 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个案研讨
6.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操作
6.4 个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集体解决
通过以上课程目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增强心理韧性,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业和生活质量。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第六章-面对挫折---挑战自我ppt课件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第六章-面对挫折---挑战自我ppt课件
美貌?
☆挫折类型
损失挫折
失去了原来所 拥有的东西而 引起的心理挫 折。
如,失恋、亲 人死亡、荣誉 的丧失等。
案例
成都某大学学生,进入学校三个月的二十一岁女生。家 庭经济情况一般。有一弟弟读初中。从小父母对她的希望 就是好好读书,长大能离开农村。应届考上某大学,她几 乎没参加过其他劳动或活动,没有出过远门。她从小是个 乖女孩,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听大人的话,与同龄相 处较好。父母不愿她到陌生城市读书,出于经济原因考虑 ,她主动向父母提出,填报相同专业中收费最底的成都某 大。两个月前她3000多元的存款在校园内被骗,事后出 现失眠,无食欲,焦虑,反应力减慢,不能集中注意力思 考,判断问题,情绪低落,愤怒,自责和羞耻。她感到生 活中处处都是危险,成都人不能信任,自己不幸,这样的 事会给家庭带来羞辱,目前及今后的生活不可控,四处找 工作影响学习,经济压力打乱了日常生活,对今后能否继 续上大学不确定。一个人时,她眼前常会出现骗子的画面 ,梦中会有事件的一些场景出现;下晚自习时害怕一人单 独走回宿舍。
消极意义
1 、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 2 、降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
☆挫折类型
1
2
3
缺乏挫折 损失挫折 阻碍挫折
☆挫折类型
缺失挫折
当我们无法拥 有自己认为非 常重要的东西 时,所体验到 的一种挫折感 受。
如,物质、能 力、生理条件 的缺乏、经验 的缺乏和感情 缺乏等。
案例
她,某大学二年级学生。她在一年级时非常用 功,成绩很好,可到了大一下半学期就变了, 原因是她长得又黑又胖,其貌不扬,所以受到 男生冷落,为此她深感苦恼,深受重挫,后来 就出现反常行为。比如上课时对男老师嘻嘻地 笑,说男老师喜欢他,可她瞧不上人家。在校 园中遇到男同学,她常把头一扭,向地上吐唾 沫,说男同学对她不怀好意,从而以致于整日 精神恍惚。

8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8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8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以下是一份适用于8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概述:第一章:自我认识1. 了解自己的身份2. 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3. 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4.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第二章:情绪管理1. 认识不同的情绪2. 学会情绪的表达和调节3. 处理挫折和压力的方法4. 培养积极的情绪和心态第三章:人际关系1.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2. 学会有效沟通和倾听3. 解决冲突和处理分歧4. 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第四章: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1. 了解学习中的压力和焦虑2. 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提高学习动力和自我激励能力第五章: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1.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2. 了解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3. 掌握应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4.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第六章: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1. 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2. 探索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3. 培养关爱他人和参与社会公益的意识4. 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第七章:心理健康和媒体教育1. 理解媒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 学会批判性思考和媒体素养3. 培养对媒体信息的合理接受和利用能力4. 维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第八章:心理健康和互联网使用1. 了解互联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 建立健康的互联网使用习惯3. 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问题4.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技巧第九章:心理健康和性教育1. 了解性和性行为的基本知识2. 学会正确的性价值观和行为规范3. 探讨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4. 掌握避免性侵害和保护自身的方法第十章:心理健康和成长规划1. 设定个人成长目标和规划2. 学会自我评估和追踪进展3. 探索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方向4. 培养积极的未来展望和生活态度通过以上教材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成为能够积极应对挑战、健康成长的个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

情绪的矛盾性
一是情感独立与依赖的矛盾。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大
学及其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 一方面他们在情绪上有着强烈的独立反应,希望社会承认并相
信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经验和认识习惯的 局限,还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学习与生活中一系列复杂 的问题,对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明显的情绪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与 迅速发展的独立性并存的特点,常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
(八)愤怒
激怒冲动类情绪类型的人,常容易产生难于自控 的行为。大学生有愤怒情绪时,首先应调动自己的自 制力,并弄清愤怒的根源。其次,分析一下发怒、冲 动或报复的后果,重要的是对自己会造成什么样的后 果。再次,怎样使自己不过分冲动。平常要训练自己 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放松能力,尽量避免冲动后的遗憾。
(九)自我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作用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不良情绪压抑过久,或是某种情绪表现过激都会影 响人的身心健康;而合理控制情绪的变化,巧妙地运用情绪来调节人体的生理指标,又会增进人的 身心健康,所以,情绪能致病亦能治病。
积极的情绪能维护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 抗力,使人精力充沛。国内外许多科学家研究都指出:长寿老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乐观的情 绪。
(五)悲哀
悲哀是指失去所热爱的对象或需要的东西以及由期盼 破灭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包括遗憾、失望、难过、悲观 和极度悲痛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体验。悲哀虽不能导致大 学生心理失调,但体验过多或时间过久也会导致大学生 承受过多负性情绪,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六)冷漠
冷漠是情感的萎缩,对他人冷淡漠然的消极心态。 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 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 无同情心,感知迟钝,缺乏热情和激情,对集体、他人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冷漠通常因受人欺骗、暗算等心 灵创伤或因种种原因受人漠视、轻视甚至歧视所致。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五年级第六章案例分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五年级第六章案例分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五年级第六章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孩子们建立积极的心态、适应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

案例:小明的学习焦虑小明是一位五年级学生,平时成绩一直很优秀。

然而,在最近一次考试中,他考了一门较低的分数,由此导致了他的学习焦虑。

他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

他变得焦虑不安,不敢面对下一次的考试。

分析:这个案例反映了小学生常见的学习焦虑问题。

学习焦虑是小学生面临的常见心理困扰之一,当他们面临考试或评价时,会出现担心、紧张、自卑等情绪。

小明的情况不容忽视,我们应积极帮助他。

解决方案:1. 建立良好的心理氛围: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知识,减少相互竞争的压力,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

2.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学校和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考试只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不应将分数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通过讲解成功人士的故事,鼓励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努力和挫折。

帮助学生建立“尽力而为,不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

3. 培养自信心:通过训练和锻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在学习中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培养积极的心态。

老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4. 设定合理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分解为小目标,使学生有步骤地达到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逐步达成目标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效果。

5. 鼓励积极应对挫折:教育孩子要明白失败并不可怕,也不等于自己无能。

教给孩子应对挫折的方法,如积极寻求帮助、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兴趣爱好等。

6.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掌握学习的要点。

心理健康六年级第六章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六年级第六章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六年级第六章案例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案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本文将以六年级第六章的案例分析为主题,探讨一个关于孩子自尊心问题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小明的自尊心问题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他平时在学习上表现很好,但在与同学相处时却常常表现出自卑与退缩的行为。

在班级聚会中,同学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而小明却选择了一件普通的运动服。

小明的同学常常给他取一些昵称,比如"文静书虫",这让小明感到很受伤。

小明有时会选择主动退缩,不与同学一起玩耍。

分析原因小明的自尊心问题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他可能面临着家庭压力,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导致他过度紧张和自卑。

其次,他在班级中面对同学的评价和取笑,无法积极地应对,进一步加剧了自尊心的问题。

解决方案1. 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自尊心有着重要影响。

父母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要过度要求,给予他们合理的成长空间。

同时,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2. 培养自我价值感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和自尊心。

例如,鼓励小明参加学校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的才华,提升自信心。

此外,老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同学们相互尊重和理解,避免取笑和歧视行为的发生。

3.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朋友圈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学校和家长可以鼓励小明参加社交活动,培养他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同时,老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小明与同学建立友好关系,提升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减少冲突和孤立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案,相信小明的自尊心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安全:保护心理健康与情绪安全

心理健康安全:保护心理健康与情绪安全

保护心理健康和情绪安全对于我们的整体幸福和福祉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保护您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安全:
1. 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
-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寻找适当的方式来管理和表达它们。

-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冥想、运动或与亲友交流。

2. 设置健康的界限:
-学会说“不”,并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界限,不要过度承担工作或他人的期望。

-维护个人时间和空间,确保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的机会。

3. 建立支持系统:
-寻找支持并与信任的人分享您的感受和问题,可以是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

-参加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或线上社区,扩展社交网络。

4. 均衡生活:
-睡眠充足,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心健康。

-健康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5. 避免负面影响:
-减少暴力、负面新闻和有害内容的曝光,选择正面、启发性的信息来源。

-限制使用社交媒体和科技设备的时间,避免过度沉迷或成瘾。

6. 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您感到长期情绪低落、焦虑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请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请记住,保护心理健康和情绪安全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每个人的需求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并采取适合自己的积极行动来维护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黎兆跂)第六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黎兆跂)第六章

使用时最好将两者结合起来,采取“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
四 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集中学习法与分散学习法
集中学习法
是指每次学习某个材料的时间较 长,但学习的次数相对少一些。
三 大学生学习的途径 (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1.通过理解进行记忆 通过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规律
进行识记。 利用实物、视频、音频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并教学生运用对比联想、类比联想等方法强 化理解记忆的效果。
事实证明,个体容易记住经过深入思考达 到深刻理解的事物,且记忆效果也比较持久。
第 16 页
三 大学生学习的途径 (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积累知识 的先决条件。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 再现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 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与学 习密不可分,学习的过程是获得并积 累经验的过程,记忆作为保存这些经 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学习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第 15 页
(3)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 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二 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2.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源于个体外部,对个体的学习起刺激、强化作用的外部因素。
奖惩
包括奖励和惩罚。合理、适度地运用奖惩,有助于强化学生的 学习动机。
第8页
竞争
是指个体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和需求,同他人争胜的心理倾向 和行为活动。竞争存在于同伴之间,也存在于整个社会中。
三 大学生学习的途径 (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第 17 页
2.通过回忆进行记忆 大学生可以经常将所识记的内容按
某一顺序或有针对性地复述出来,以加 强记忆效果。当然,这种复述不是机械 性的重复,可以适当加工和提炼,用自 己的语言来表达。

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第二节 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编制
? 虽然从事心理健康测量工作并不一定要编制心 理健康测量工具,因为测量用的工具可向专门 机构订购或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但如果想使心 理健康测量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就少不了测 量工具的制作。
? 心理健康测量中典型的测量工具是测验或量表。
一、编制心理健康测验的操作流程
一般地,编制心理健康测验的流程主要由以下6个环节构成。 1.确定测验的目的; 2.确定测验的性质; 3.确定测验的内容; 4.建立测验的指标体系; 5.编写和筛选题目; 6.对测验的标准化处理; 7.对测验的技术分析和鉴定; 8.编写测验指导书。
1.从统计的角度来确立标准; 2.从症状角度来确立标准; 3.从内心体验的角度来确立标准; 4.从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来确立标准。
由此看来,单从某一种角度来确 立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是很难满足 心理健康测量的需要的。比较明智的 做法是,多变换些角度,用多种标准 来考察,效果将会好得多。
二、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的测量
?
心理症状发生率与外在压力成正比,而与个体的自我强度成反比。
综上所述,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
二、社会适应能力测量
社会适应能力测量的目的旨在了解被试者 在自然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成熟度、与 学习能力有关的行为等。测量的方法主要有: 临床谈话法、实验法、社会测量法和问卷调查 法。前两种主要用于低龄儿童和有生理缺陷人 群的研究,用得比较普遍的是社会测量法和问 卷调查法。
? 适应行为量表;
?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
三、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
(一)心理健康的模式 (二)社会智力的模式 (三)社会胜任力的模式 (四)自我监督的模式 (五)压力应对的模式
四、社会适应不良及自我调节

第六章 儿童心理健康

第六章  儿童心理健康

第六章儿童心理健康1.天天在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和爸爸妈妈去了游乐园玩,于是在周一到幼儿园后就立马跟小朋友说自己周末去游乐园玩了,天天的这种行为属于() [单选题] *A.想象说谎B.有意说谎C.无意说谎(正确答案)D.梦境说谎2.开开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拿不到自己想玩的三轮车,便开始大声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开开的这种行为属于()。

[单选题] *A.暴怒发作(正确答案)B.狂怒症C.撒娇D.撒泼3.欣欣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忽然惊醒,并且哭喊出声,表情恐惧。

第二天起床后却记不得昨晚发生了什么事,欣欣这种行为属于()。

[单选题] *A.梦魇B.惊厥C.夜惊(正确答案)D.梦游4.妮妮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忽然起来行走,开始穿衣服。

第二天起床后不记得发生的事,妮妮的这种行为属于()。

[单选题] *A.梦魇B.惊厥C.夜惊D.梦游(正确答案)5.珍珍在幼儿园和妮妮下国际象棋的时候由于输了比赛,就狠狠地咬了妮妮一口,珍珍的这种行为属于以下哪种品行障碍()。

[单选题] *A.霸凌行为B.侵犯行为C.不服输行为D.攻击性行为(正确答案)6.以下哪项不是多动症的主要表现()。

[单选题] *A.注意力不集中B.情绪不稳C.经常哭泣(正确答案)D.学习困难7.以下哪项不是自闭症的主要表现()。

[单选题] *A.表情冷漠B.经常撒谎(正确答案)C.不愿与人交往D.兴趣范围狭窄8.大班的鹏鹏在别的小朋友区角活动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呆在角落,平时在幼儿园也不愿意和他人交流,鹏鹏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单选题] *A.智力障碍B.感统失调C.自闭症(正确答案)D.多动症9.中班的健健平衡能力极差,别的小朋友都能走的独木桥他走两步就要掉下去,健健可能患有()。

[单选题] *A感统失调(正确答案)B自闭症C多动症D智力落后10.康康的家庭是单亲家庭,他的主要养育者是他的母亲。

康康母亲平时工作比较忙,对康康在幼儿园的表现概不过问,康康母亲的养育态度属于()。

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条例

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条例

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_____范围内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心理健康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专业、保密的原则,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第四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心理健康工作,共同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心理健康工作机构第五条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包括专业人员、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

第六条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服务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七条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第八条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应当加强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第三章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第九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十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保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估和诊断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和干预方案。

第十二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第四章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第十三条心理健康服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家庭、团体和社会组织等。

第十四条服务对象有权了解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收费标准等信息,并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服务。

第十五条服务对象应当如实提供个人信息和相关情况,配合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工作。

第十六条服务对象有权对心理健康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五章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第十七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

第十八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2. 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关注健康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体的主要器官和功能。

2. 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部位的认知游戏。

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人体的主要器官。

作业布置:让学生画出人体的主要器官,并简单描述其功能。

第二章: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培养学生合理饮食,健康成长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2. 合理膳食的原则。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食物分类游戏。

2. 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菜单,并说明其营养搭配。

第三章: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1. 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

2.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感冒、流感等。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疾病的短文。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 适合小学生的运动项目。

教学活动:1. 讲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参加户外活动。

2.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比赛,如跳绳、跑步等。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锻炼计划,包括锻炼的项目、时间和频率。

第五章:心理健康的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

2. 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如自信、乐观等。

2. 引导学生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倾诉、放松等。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短文。

《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心理健康的 十大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地了解自己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5.保持个性完整与和谐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表达与控制自己情绪
9.适度发挥自身才能与兴趣爱好
10.个人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 1、智力发展正常 • 3、情绪反应适度 • 5、人际关系融洽
2、性格特征良好 4、行为统一协调 6、自我意识良好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 一、智力发展正常
•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 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
• 智力一般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 想象力的总和,它是以思维力为核心的。

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
https:///a/233196132_495073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 三、情绪反应适度
• 情绪适中:喜怒哀乐 主流:愉快、稳定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 四、行为统一协调
• 知情意行(心理与行为)
• 心理健康的幼儿行为表现为既不过敏,又 不迟钝,面对新的刺激情境能做出合理反 应,具有与大多数同龄幼儿基本相符的行 为特征。
• 同龄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相比。 • https:///pc/9b3dff
2d855b7731b?cota=4&kuai_so=1&tj_ 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 er_scene=so_1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 二、性格特征良好
•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 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性的 核心因素。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心理健康与安全ppt课件

心理健康与安全ppt课件
中学七年级《我的安全我知道》
2号选手
.
1
说课 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
.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心理健康与安全”,主要介绍了处于 青春期的学生,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烦恼及青春 期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并把握人际交往原则、 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处理好人际关系,消除 心理障碍,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 意义,因此本章内容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中
.
16
.
17
.
18
.
19
.
20
.
课后21 作业
以“我的青春,我做 主”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
.
22
目标
养学生解决心理烦恼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 价值观、人生观。
.
5
一、教材分析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怎样正确处理 青春期的烦恼 2.人际交往的原则
教学难点
不良的心理交往 和健康的心理交往的 区别
.
6
二、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 讨论归纳法
.
7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收集健康的和不良的人际交往心理, 对我们学习及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
8
2 活动感悟 突出重点
.
9
一、
怎样正确处理 青春期的烦恼
.
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2.学会倾诉; 3.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4.适时痛哭一场; 5.保持微笑; 6.坦然自若; 7.记录自己的困难和不好的心情; 8.暂停正在做的事情; 9.听音乐; 10.列出10下一步学习、生活计划;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1、心理评估的对象是()A.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B.学生的异常心理C.学生的异常行为D.学生的心理状态【答案】A【解析】心理评估是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2、教师通过()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

A.心理测验B.观察法C.自述法D.评估性会谈【答案】D【解析】评估性会谈可以在会谈中当面澄清问题,也可以通过言语、行为等对学生的认知、态度、情绪施加影响。

3、厌恶疗法属于()A.行为矫正法B.精神分析法C.人本主义疗法D.合理情绪疗法【答案】A【解析】厌恶疗法是通过呈现或体验厌恶性刺激,来逐步消除不良行为或消极情绪的一种行为疗法。

4、教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方法属于()A.示范法B.惩罚法C.代币奖励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C【解析】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5、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B.发展学生的能力C.提高学生的成绩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ABC理论中B指的是()A.诱发性事件B.个体的情绪C.对事件的看法D.个体的行为反应【答案】C【解析】ABC理论中A是诱发性事件,B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C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7、对于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

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称为()A.松弛训练B.肯定性训练C.系统脱敏疗法D.合理情绪疗法【答案】C【解析】系统脱敏疗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案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案

如何适应初中新生活
一、引入课题
1.导入“适者生存”
2.《中学生心理适应力现状调查》的结论和启示→初中生重视和适应新环境的
必要性
3.造成学生对学校新生活不适应的四个主要方面
⑴角色转变、时间推移引起不适应
⑵学习环境、空间上的变化引起不适应
⑶学习压力增大引起不适应
⑷新的人际关系引起不适应
二、面对新的开始,要重新定位:做好心理准备,明白凡事预则
立不预则废的道理。

⑴你的眼里初中与小学的不同
⑵你的心里初中与小学的不同
⑶初中与小学的不同究竟在哪里?(过程中总结)
三、解决交际不适心里:与新同学,新老师的沟通,寻找“良师益友”(重难点)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注意事项
2.优异成绩却不善交往→寂寞
3.师生互动,学生具体思考与人交往的几个关键点:尊重、宽容、欣赏、互助、
真诚
4.推荐认识新同学的一个技巧:故事→体验→感悟
四、新环境的适应
五、解决压力不适心理
1.适应新的授课方式
2.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3.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预习的三个环节、听课的四个准备、复习的三种
意识。

着重指出两个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①学会学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时间安排(结合初中英语学习与小学英语
学习的不同要求,提出具体的建议)
②做好“三问”:问老师→学习方法,问同学→经验体会,问自己→学情反思
六、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
七、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心理健康与安全第六章心理健康与安全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而持续的生活形式和状态。

其一,心理健康是指人能适应生活,而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均能平静接受;其二,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这种适应状态是持续稳定的,而非瞬间发生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心理健康表现在十个方面:一是具有适度安全感受,二是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三是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四是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五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是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九是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十是在不违背社会成规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做恰如其分的满足。

二、什么是不良心理?大学生主要有哪些不良心理表现?笼统地讲,不良心理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所谓不良心理是相对于健康而言的,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往往表现为心理障碍现象。

健康心理是指个人能以积极的、稳定的心理状态适应生活、学习、工作中各种内外因素、环境、政策的变化,从而保持应有的心理平衡。

而不良心理或心理障碍是指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出现了异常的心理倾向。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比较集中的方面有:1、学业方面表现为考试焦虑、成绩不稳定、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专业不理想、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没有学习欲望。

2、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惧、人际冲突、关系失调、孤独封闭、缺乏社交技能等,从而产生自卑、自负、嫉妒、冷漠等不健康心态。

3、恋爱与性方面表现为与异性交往困难、因单相思而苦恋、失恋、陷入多角关系不能自拔、对性冲动的不良心理反应、对性自慰行为的过分自责、时常产生性幻想。

4、人生态度方面表现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取向、人的本质的认识等问题产生消极的评价倾向。

经不起批评、打击和失败。

5、其他如家庭关系、经济困乏、职业选择、个人发展方面,也常出现困惑和苦恼以及情绪的不稳定等。

三、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哪些?1、交际、交往的困难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进入大学的青年男女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较中学相比缺少父母、亲朋、师长的更多关照,因此有些大学生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

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异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二是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三是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

由于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倾述对象,有问题的学生更会加重心理压力,还易导致心理疾病。

2、情感困惑和危机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男生因对遗精产生误解而紧张,对手淫认识有偏差而产生犯罪感;女生在月经前后精神紧张,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

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3、角色转换与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高低是诱发心理问题的又一重要因素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

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4、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也会诱发心理问题进入大学后,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有很大的变化,被迫做以调整;部分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并非是自己理想的专业,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

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

5、就业压力的增大也是诱发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

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6、对网络的依赖是引发心理问题的一个机关报现象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

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甚至发展成为“网络综合症”。

7、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另一诱因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

由于升入大学前期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使得独生子女出现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家人的溺爱,缺乏集体合作精神。

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性,而这些习性则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8、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四、大学生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1、追求享乐心理这是大学生中较为普通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校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但一些人往往又追求高消费、摆阔气,整天想着不劳而获,做人上之人。

这类大学生的家庭条件往往并不困难,但他们追求高消费,享乐成了优势需要,一旦手头“吃紧”,向家里伸手又难以满足时,便产生通过盗窃、诈骗等手段获取不义之财的动机。

2、打击报复心理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的过渡期,看问题缺乏全面性,对困难和挫折缺乏想象力,有较强报复心理。

有的人恋爱不成而生恨,有的人被对方非礼后千方百计寻求报复,有的人仅仅因为一两句话或一点小事,就认为被对方侮辱便打伤或杀害对方。

3、寻求刺激心理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求新欲望,但如果在求知求新过程中低级的情绪体验——寻求刺激成为优势需要时,往往会迎合那些情调低下的东西或满足自我畸形的求新求奇的心理而形成不正常的寻求刺激心理。

4、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故意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

青年学生中常会出现的个别人“不受教”、“不听话”,与教师“顶牛”、“对着干”现象。

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非凡”、“高明”的行为,往往来自“逆反心理”。

5、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面对他人的某种优势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

它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快、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

青年学生一方面由于心理发育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置身于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中,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被突出了。

因此,优势地位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进而看到别人的长处,而自己又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对对方表示不满、怨恨,甚至加以损害。

五、大学生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一个人对事物及问题的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和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有失全面性和客观性。

如果不注意完善,提高自我,就会陷入情绪化、不理智,对未来失去信心,长此以往,还可能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要定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1、调整认识角度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森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被称为“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认为,情绪困扰并不一定是由诱发性事件直接引起的,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

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领悟其中的理性,情绪困扰就会消除。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绪困扰都是这样,如果从非理性的角度去认识某一事物或问题,会使人恨恨不已;如果换个角度去认识,理性一些去认识,就会使人豁然开朗。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者说“换个角度天地宽”。

2、学会难得糊涂对一些无关大局的非原则性的外部刺激,在认识上要模糊一些,在心理感受上要谈漠一些,当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几句话时,或因一些小事与人发生口角时,或偶遇失意时,不妨有意识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坦然处之,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这种超然处世的态度,显示出一个人的态度、自信和修养,需要有意识地经常加以培养。

3、合理进行宣泄人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时,应该加以合理宣泄,这样才能调节机体的平衡,缓解不良情绪的困扰和压抑,恢复正常的情绪情感状态。

如遇到挫折和失败,内心苦闷难受时,畅快地哭一场,或者找人诉说一通,都是缓解情绪压抑的好办法。

日本一家企业,设立专门部门,旋转吊袋,供对企业有不满情绪的人拳打,发泄后再畅谈一番。

国外一些城市、大学内,设立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机构,如“自杀咨询电话”、“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自己信任的老师、同学、老乡、恋人,特别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作为倾吐的对象。

这些人可以成为我们缓解消极情绪压力的“精神港湾”。

4、通过活动转换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时,头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能够在头脑中建立起另外的“兴奋灶”,可以使原先的“兴奋杜”冲淡或抵消。

这就是利用环境的调节和活动的转移来排扰解悉的又一方法。

例如,苦闷烦恼时,出去散步或听听音乐,会使人心情舒畅一些;当怒不可遏时,可强迫自己做一些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从而稳定情绪;失恋中的青年,可以把学习或工作的日程排得满一些,紧凑一些,使看书沉浸于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

5、巧用幽默缓解幽默感是消除不良情绪很有用的工具。

当我们遇到某些无关大局的不良的外界刺激时,如别人的讪笑、挖苦等,要避免陷入激怒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超然洒脱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