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_相应地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现实生活世界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现实生活世界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现实生活世界联系本文认为,《马克思主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根源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世界。

同时又必须谨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绝对不是现实生活世界的简单概括,即庸俗唯物主义的反映,它是基于理论本身的诉求——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超越。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内容与精髓,而是要探索《概论》的精髓是如何在现实社会得以实现的。

《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体现,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总结基础之上的超越。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中国刮起了一股重实践、抓实践的强风,各大高校也无不采取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回应这种时代的主旋律。

尤其是在高校中从事两课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更是积极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之中。

当今中国,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的迅速国际化,西方一些剥削阶级的生活价值观逐渐渗透,这样的社会现实严重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而且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官员问题居高不下,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塑造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概论》的设立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影响,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目的。

这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前提。

因为理论是独立的,具有预见性和对实践的巨大反作用。

《概论》就是这样的理论,而且是、也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理解《概论》,首先就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理论界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但也没有过统一的观点。

邓小平多次说过,社会主义的中国没有经验可循,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实践也证明,邓小平并没有意识到今天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因为他反复告诫人们,“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问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姓名:吴远林学号:120511614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生活的启示、对学习的启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并经诸多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

因此,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正确选择人生目标和发展道路, 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极重要的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但是,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我们的认识并不深刻,由此导致了“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和方向。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理论,其中包括关于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对于人类社会进化的思考。

他认为,人类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而人类的命运则是相互联系的,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首先要了解的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变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变得不适应,从而激发了阶级斗争。

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上的每一次革命都是由被压迫阶级为了解放自己而发动的。

这种阶级斗争的历史观念影响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认为历史不是简单的事件串联,而是由社会矛盾的不断升级和解决所推动的。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还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全球性和相互联系。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

马克思提出了国际主义的观念,即无产阶级要超越民族界限,共同对抗资本主义。

对于当代社会而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提醒我们要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也显得更加复杂。

马克思的观点提醒我们要警惕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和阶级矛盾,不断努力寻求解决这些不平等和矛盾的方案。

马克思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则强调了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和依存。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我们的命运是相互关联的。

他提出了“全人类是一家大家庭”的观点,强调了人类之间应该团结合作,共同面对挑战。

这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尤为重要。

在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比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这些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时代意义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时代意义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时代意义马克思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先驱,他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于分析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于理解和分析新时代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体系已经融为一体,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密。

马克思提出的“东方焦点”理论,揭示了东方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

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行机制和矛盾冲突,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于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在东方社会理论中深刻地分析了东方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结构特点,揭示了东方国家社会形态的独特性。

这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当今东方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规律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加快、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东方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分析东方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找准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方法。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于指导当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必须把握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行规律和矛盾冲突,充分发挥东方社会主义革命的动力和潜力,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壮大。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具有全球性的理论普适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当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我们把握和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有助于我们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壮大。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其意义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1、世界体系的同质化 2、 “强的全球化”理论 3、“弱的全球化”理论 4、否定论——国家依然掌握着完全的主权,
而人类也依然通过文化、语言和民族等属性 而相互区分。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新的市场——形成了全球性的外汇和资本市场; 新的手段——互联网、移动电话和传媒网络; 新的行为者——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全 球非政府组织;以及新的规则——由强有力的 实施机制保障的多边贸易、服务与知识产权协 议。 以上这些,对民族国家政府拥有了更大的约束 力,从而缩小了各国运用政策手段的范围。
“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 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 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的 闭关自守的状态。它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 并使分工丧失了自己自然形成的性质的最后一 点假象。它把自然形成的性质一概消灭掉,只 要在劳动的范围内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它并且 把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货币的关系。”
替代性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据较高比重这一点,同时 也构成了两次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是西方 国家的工业品与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农产品的交换。
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于世界贸易本身以及 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发达国家 而言,贸易保护主义的要求已经变得支离破碎, 并且集中于特殊行业,而不再由统一的阶级或 部门利益如劳动者、农业或重工业所驱动。另 外,对进口产品的需要,对开放的出口市场的 依赖和生产的国际化大大抵消了贸易保护主义 的压力。
跨国公司不可能无选择地以技术发展和经济效 率的提高为目标而进行投资,尤其不会在其利 润受到损害的地区进行任何投资。同样有研究 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一般仅在那些已经达到 先进的发展水平,拥有保持增长的基础结构和 技术基础的国家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因此,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在发达国家相互之间 进行投资。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心得---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心得---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xx: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原著见《马列著作选读哲学》第291 —295页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xx 于1859 年6 月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连同这篇《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1857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曾经预示着无产阶级新的革命运动的临近,因而推动马克思“,,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弄清楚。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219页。

)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影响进一步扩大。

以及它在组织上的落实。

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第一国际的灵魂的导师。

这篇《序言》是马克思自1844年起经过15年的长时期,把主要精力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哲学总结,又是进—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序言》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马克思自称这是他多年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恩格斯在同年8月对此发表的书评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伟大的,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第117页。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注:《列宁选集》第2 卷,第445页.)而正是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原理作了周密的说明。

毛泽东等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运用这里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具体研究,才认清了中国的特殊国情、阶级状况,以及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

这篇《序言》不仅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独立的科学意义和认识论意义。

如果说1845 年、1846 年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只是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序言》则是这一科学历史观在新科学的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发展。

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谈谈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谈谈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群众,一切要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认真对待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现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

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

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

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

(完整版)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完整版)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完整版)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化、军事、历史和⼈类社会发展与⾃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产阶级和全⼈类的思想宝库。

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类⽂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愧地称得上博⼤精深。

从不同的⾓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的,⽽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产阶级争取⾃⾝解放和整个⼈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产阶级⽃争的性质、⽬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法论,是关于⾃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是德国古典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的⼀切变化的基础。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形式。

社会存在决定⼈们的意识,⼈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客观规律。

辩证法的规律是从⾃然界和⼈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法是关于⼀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运动的根源在于⽭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伟大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研究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

社会历史观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社会历史观,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各种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所决定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中,经济基础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上层建筑则是在经济基础之上形成和存在的。

经济基础主要包括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而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意识形态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呈现出连续性和渐进性的过程。

社会形态的演变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所决定的。

新的生产力的出现和发展会逐渐对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颠覆和改变。

这种渐进的历史演进带来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项重要推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更,社会中旧的剥削阶级与新的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并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来解决。

这种阶级斗争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形态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还强调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个体的意识和意愿如何,都无法改变历史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否定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不是任意主观干预所能左右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历史观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矛盾日益增多。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告诉我们,要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必须从经济基础出发,分析社会形态及其相应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自独立 发展 的世界 ,当时 的历 史是 各 个民族 的历史 而不是 世界历 史 。世 界历史是 在社会 化大工 业发展 的物质 基础上逐 渐形成 的 。马克思 的世界历史 理论
产 力发展 的结果 。随着手工 业作坊 生产方 式 向社会
化大工 业生产 方式转 变 ,引起广泛 的社会分 工和商
全依赖 于世界 市场 、曰 际交换 和 国 际分工 , “ 它首
次开创 了世界历 史 ,因为它使 每个文 明国家 以及 这 些 国家 中的每一个 人 的需 要的满 足都依赖 于整个 世 界 ,因为 它消灭 了以往 自然形成 的闭关 自守的孤立 , 状 态” …很 显然 ,马克思认 为世界历 史 的形 成是生 。
李 相 军
( 侨 大 学 哲 学 与社 会 发 展 学 院 ,福建 泉 州 322 ) 华 601

要 :机 器 大工业首 次开创 了世 界历 史 ,使每 个文 明 国家以及 这 些 国家中的每 一 个人 需要 的满
足都依 赖 于整 个世界 ,从 而使普 遍 的世 界 交往 取 代 了以往 自然形 成 的 闭 关 自守 的孤 立状 态 。使
收 稿 日期 :2 1 6—0 00—0 5 作 者 简 介 :李 相 军 (9 4 ) 17一 ,男 ,河 南濮 阳 人 ,华侨 大 学 20 08级 马 克思 主 义哲 学 专 业 硕 士 , 主要 研 究 方 向为 马克 思 主 义哲 学 基 础理 论 。
李 相军 : 克思世 界历 史理 论及 其现 实意 义 马
品交换 ,促成 自然分 工 向国际分工 的转变和地 域性 的交换形 式 向世界性 的交换 形式 的转 变 ,导致 世界 市场 的形 成 ,世 界 市场 把 各 个 国家 和 民族 连 为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观点是指认为物质世界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而意识和思维是由物质的基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中,既体现在对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中,也体现在对人类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分析中。

本文将系统地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唯物主义观点,并阐述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意识和思维是由物质的基础决定的。

这一观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一种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系,意识和思维是从物质世界中产生出来的,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这意味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必然伴随着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意识和思维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出现新的生产关系,继而推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思路。

三、经济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经济唯物主义观点强调了经济领域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影响。

在这个观点中,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经济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扩大社会矛盾的趋势,为社会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了实践的决定作用,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证明。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场和方法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的实践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的实践意义

走向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相应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表明,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往往孕育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的发展的可能性。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代条件下,这种可能性无疑是大大地增强了。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发展的可能性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将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以何种姿态走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一是培养精神境界,“化理论为德性”,二是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即“化理论为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就是“成物”和“成己”。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能从实践的沃土中不断吸取营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战胜对方、完善自己。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xx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面向新世纪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历史人物传记: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

历史人物传记: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

历史人物传记: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介绍德国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马克思(Karl Marx)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是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也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马克思的思想对于世界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位伟大思想家和他的贡献。

生平早年经历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里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对教育十分重视。

马克思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展示出对知识的渴望。

学术经历马克思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法学。

在大学期间,他受到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并开始对经济学和社会学产生兴趣。

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观念深感迷醉,将其用于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中。

政治活动与流亡生涯马克思的政治活动开始于与知识分子的讨论和写作。

他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结识后,两人开始合作,共同探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参与了各种政治活动,致力于为劳工阶级争取权益。

然而,马克思的政治观点和活动很快引起了当局的注意,并受到了迫害。

他被驱逐出德国,流亡到巴黎。

在巴黎期间,马克思积极参与活动,撰写各种文章和政治论述。

经典著作在流亡生涯中,马克思撰写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资本论》。

这本书探讨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的其他重要著作还包括《共产党宣言》和《哲学的贫困》等。

最后岁月与逝世马克思晚年时,他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他与家人搬到伦敦,并在那里度过了晚年。

1883年,马克思去世,享年64岁。

他被埋葬在伦敦高门公墓。

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通过矛盾的斗争,事物可以实现发展和前进。

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历史是由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所驱动的。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近些年来,全球化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所谓“全球化”,目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全球化泛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产生以来,至今仍在继续的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日益拓展和加深的过程;狭义的全球化则特指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一体化趋势。

考虑到“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这一事实,本文倾向于后一种用法。

这种用法有助于说明“全球化”在当代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渐进历史过程,是世界现代化的最新阶段,它为每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人们作出审慎的选择和回答。

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认识、分析全球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概念今天的全球化并不是横空出世的。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马克思就曾把他所处的时代概括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一时代的产物和理论表征,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打破狭隘地域性限制的“世界性”或“国际性”特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

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88、86、88-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这样,马克思就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著名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

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

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

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2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

(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

(1分)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1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1分)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1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1分)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

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私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社会。

(1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

(1分)新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会关系中生活。

(1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1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1分)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1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1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浅谈马克思主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前言:走向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相应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表明,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往往孕育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的发展的可能性。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代条件下,这种可能性无疑是大大地增强了。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发展的可能性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将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以何种姿态走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这并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

恩格斯在1887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按照这种观点,恩格斯曾告诫说:“以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是发展的理论,这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其一,它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实践,特别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它的一切理论观点形成和发展的最深刻源泉和动力,正确的理论必须能够如实、及时地反映实践的发展变化,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另一方面,哲学诚然要解释世界,但更根本的是改造世界,为此,它坚持理论必须不断地被运用于实践,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

离开无限丰富、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走向自身的反面。

其二,它的科学性。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概括和吸收近现代科学的一切成就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不是什么宗教教义,它严格地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某种先验的概念、原则、公式出发来看待自己的一切理论观点。

其三,它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不同,也有别于现代西方一些自命不凡的哲学,它从来都不主张自己已经结束了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_相应地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在普遍交往的推动下,整个
世界开始形成为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统一的整体世界的历史。

在这种意
义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是相对于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与地域历史而言的。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如下:
马克思认为,是由于机器和蒸气的应用以及分工规模的扩大,才使得
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它
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
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
的孤立状态。

[1]很显然,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随着手工业作坊生产方式向社会化大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引起广泛的
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促成自然分工向国际分工的转变和地域性的交换形
式向世界性的交换形式的转变,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把各个国
家和民族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世界历史。

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追求价值增殖的本性驱使资产阶级到处扩张,到处建立市场,从
而使以往民族的历史变成了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这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
产物,虽然一开始形成就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就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
的烙印,但由于资产阶级基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可能完成解放全人类的
历史任务,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任务只能由无产阶级来完成,所以世界历史
发展的方向必然是标志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扩张和发展,意味着与
资产阶级共生的无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从而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创
造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
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2]而共产主义也不可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能最终实现。

无产阶级最终必将通过共产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使个人真正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毫无疑问,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亦即世界历史进程加快的历史发展趋势,任何一个不愿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民族,都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全球化进程。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在变革现实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它能正确地解释世界,更在于它可以被用来有效地改造世界。

我们可以结合人们全球化的实践,尝试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做出以下具体运用:
正确认识了世情和国情并不意味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自动生成,还需要我们反复权衡世情整体的性质、结构、条件和规律与现实国情的最佳契合点,科学地促成和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马克思指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

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

[13]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存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14][16]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生产日益国际化,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发展就不仅受本国生产状况的制约,而且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科学技术和生产状况的影响。

这种国际间的相互作用,为不同国家、民族在生产力发展上谋划其超常规发展创造了现实可能性。

因为各国之间已经现实地存在着普遍的频繁的交往,落后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向先进国家学习,直接吸取其先
进技术和新的发明创造,从而绕过重新开始的阶段,实现超常规发展,在
追赶先进国家的征途上高歌猛进,加速实现现代化。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如
果坐井观天,对世界没有整体概念,不善于对世界进行整体性的研究与把握,就会虽然生存于世界历史的时代,也不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国,其结果
必然是使国家陷入孤立发展的境地,沦入落伍的国家之列。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极其生动地描述过世界历史条件下世界的变动性: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
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

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
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

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
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15]世界不断变化,其中不乏有规律性的东西,
但也有不确定性与之共生,机遇就在这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共生的变化
中不断涌现和消失。

我们要善于关注世界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新趋势,掌握了世界发展的新情况、新信息,才能把握抓住机遇的主动权,才能较
易于抢抓到机遇,进而机动灵活地采取各种应对措施,适时地调整发展战略。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善于预测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苗头、新趋向,
提前采取对策,争取主动,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唯有如此,才能做到
少走弯路和加快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
文化等方面的相互渗透日益扩展、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

比如生态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问题、毒品泛滥问题、国际恐怖主
义与民族分裂主义活动问题、难民问题以及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问题等诸多
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涉及到世界上所有国家,涉及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
去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或几个国家所力所不及的,但是仍然有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本国本民族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人
类的整体利益。

只有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坚持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从而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看成最高利益,才有可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些
问题,进而科学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历史
时期,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善于从时代特征出发,要用发展的
眼光看问题,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的
生产方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资产阶级社会已
有的成果来大力发展自己,不断取得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优势,坚定人
民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推进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向前发展,不断发展共产
主义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作出不懈努力。

Mar某WorldHitorytheoryanditpracticalignificance
Abtract:Inthiarticle,IwillclarifythemaincontentofMar某WorldHitorytheorybydecribingtheorigin,theubtanceandthedevelopmen ttrendofthewordhitory,andIhopewecanobervetherealityandguidethech angeintheperpectiveofMar某WorldHitorytheory.
Keyword:WorldHitorytheory,practicalignific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