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投标方案范文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投标方案范文书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原则、依据及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1、切实执行国家及煤炭工业有关煤矿的方针和经济政策;2、统筹安排内部与外部;生产、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之间的协调建设,通过综合平衡,确定合理建设工期;3、以矿建为主,全面安排好主
体与配套、井下与地面、生产与生活工程的建设顺序,做到“四通一平”、“两堂一舍”先行,环保绿化同步;4、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在确保安全、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矿井建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及各工程项目之间的平行交叉作业和协调建设,尽快形成综合生
产能力,缩短建井工期;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竞争意识,增强时间观念、利息观念、资金周转观念,坚决按合理工期
组织施工;6、结合矿井建设实际.吸取矿区的建设经验.扬长避短,大
胆探索;7、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职工
的技术素质,把建设纳入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8、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原材料,妥善处理工农关系,节约施工用地;
9、合理利用永久设施建井,减少大临工程。

10、做好人力、物力、资金等综合平衡,做好冬季、雨季施工安排,
力争全年连续均衡施工;11、在工程安排上.要做到四个优先(被利用的
永久工程,工期长的工程,安装任务重的工程,大型基础及地下工
程).四个不停(矿井关键线路不停,井简装备提升不停、井巷交替施工运
输不停,单位工程开工后一气呵成),三个缓干(需长期维护的煤巷,施工
不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可用做平衡劳动力的工程),力争做到劳动力、施
工设备及周转材料的基本平衡。

三、编制的主要内容矿井施工组织设计是建设单位据此科学地组织和
指导矿井建设的重要依据;是招标选择施工单位的依据;是确定建设总工
期及施工顺序的依据;是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设计的依据。

因此,在根据《简明建井工程手册》(下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与
要求有关章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和调整,以适应目前的需要。

编制
的主要内容提要见表1所示,主要附图及附表见表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的目录见表3所示。

表表1
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内容提要项目
3、供水及消防设施(建井各时期用水量及水源安排)
4、通风方式及设施
5、供热采暖方式及设施
6、加工设施(包括机修、混凝土预制、木材加工)
7、矿井地面排水及防洪8、工业场地平整及土石方平衡规划9、大型
临时工程的数量、结构及造价10、土地征用范围及数量11、开工前必须
准备的材料、设备及其供应方式12、现场组织机构及初期劳动力的安排13、施工准备期工程进度安排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根据矿井设计、地
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建筑安装工程特点,确定三类工程的主要单位工程的施
工方案,并制定其施工方法,详述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以及采用的施工
机具、工艺和新技术2、确定矿井主要环节的施工顺序3、提出拟采用的
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设备的措施意见,以及其他
特殊施工方法的采用4、施工辅助生产系统的安排(包括、提升、运输、排水、压气、通风、供电、供料、照明、通信、信号)
表续表1
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内容提要项目
内容矿井建设工期总排队1、根据施工单位的劳动力、技术素质及国
家颁发的工期定额或对进度指标要求,确定三类工程排队的平衡进度指标2、采用网络计划法对三类工程进行综合排队,找出矿井建设的主要矛盾线,据以确定矿井建设工期3、绘制矿井三类工程施工进度指标图示4、
加快建井进度的措施和意见工业场地施工总平面布置1、工业场地、风井
及工人村施工总平面布置2、永久建筑物利用和临时工程布置对照图3、
广场土石方工程安排及永久管线施工安排4、场内管沟及道路施工安排5、大临时工程的总平面布置6、施工材料、设备堆放场地及运输流程7、动
力设备、(压气、供电)及水源供应与负荷中心的关系8、火药库、油脂库、加油站的布置与安全距离9、广场排水及防洪10、排矸场及临时储煤
场的布置11、节约用地及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技术及安全组织措施1.矿井
施工主要辅助系统的设备选型与永久辅助系统的交替安排,包括:提升、
通风、排水、压气、通讯、供热、运输(井上下)、地面排矸、混凝土搅拌、工程煤堆放。

要按井筒施工、平巷开拓及采区开拓三阶段设计2.技
术物资供应的平衡落实措施(包括:劳动力、施工设备、材料及非标准设
备加工、施工图纸等)
3.矿井建设期间地质、测量工作安排
4.矿井建设期间保证工程质量
的措施5.矿井建设期间提升、通风、排水系统的主要措施及井筒施工转
入平巷开拓过渡期的安排6.施工技术安全组织措施7.经营管理及增产节
约的措施8.施工组织领导系统的改进措施9.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
备的计划措施
10.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
表表2
施工组织设计附表与附图项目名称要求附表络图形式
表表3
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目录章章节节第一章
矿井设计概况第一节
矿井基本概述
第二节
地质特征及煤层条件
第三节
矿井开拓方式
第四节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工艺
第五节
矿井移交生产标准第二章
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节
建设期间的资源供应条件
第二节
对矿井建设条件的分析第三章
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节
技改设计阶段
第二节
现场施工准备阶段
第三节
排矸系统
第四节
压风系统
第五节
生活福利设施及其它第四章施工布署及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布署
第二节
井筒表土段普通施工方案第三节
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第四节井筒交替装备施工方案
第五节
井筒向平巷过渡施工方案
第六节
井下主要硐室的施工方案
第七节
采区巷道施工方案
第八节
主要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案
第九节
建井期间利用的永久建筑和设施
第十节
原煤筛选、贮装工程施工安排第五章
施工顺序及总工期第一节
各类工程工期及进度指标的确定
第二节
井筒开工顺序的确定第三节
施工准备工作顺序及排队
第四节
主要联锁工程的确定及其施工顺序第五节井筒交替装备施工顺序及排队
第六节
井巷工程施工顺序及排队
第七节
土建工程施工顺序及排队
第八节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顺序安排
第九节
矿井建设总工期的确定
表续表3
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目录章章节节第六章
施工作业能力的设计第一节
提升与悬吊设施
第二节
通风设施
第三节
井下排水第四节
井上下运输设施
第五节
矸石排放及工程煤的处理第六节
井巷施工设施
第七节
瓦斯监测设施
第八节
设备维修设施
第九节
供水设施
第十节
临时压风设施
第十一节
采暖及供热设施
第七章
矿井建设期间的组织与管理第一节矿井建设期间的组织及管理方法第二节
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第三节
做好器材供应与管理工作
第四节
做好接收生产人员的培训
第八章
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保证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第二节
煤尘、顶板、瓦斯、水、火防治措施第三节矿井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
第九章
技术资源平衡第一节
劳动力及劳动力平衡第二节
建设投资的平衡
第十章
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一节
建设工期台理性的分析
第二节
安全施工可靠性的分析
第三节
保证工程质量可靠性的分析
第四节
主要资源安排可行性的分析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矿井建设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
编编制原则1、切实执行国家及煤炭工业有关煤矿建设的方针和经济
政策;2、统筹安排内部与外部;生产、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之间的协调
建设,通过综合平衡,确定合理建设工期;3、以矿建为主,全面安排好
主体与配套、井下与地面、生产与生活工程的建设顺序,做到“四通一平”、“两堂一舍”先行,环保绿化同步;4、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在
确保安全、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矿井建设全过程的各
个环节、各项工作及各工程项目之间的平行交叉作业和协调建设,尽快形
成综合生产能力,缩短建井工期;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和竞争意识,增强时间观念、利息观念、资金周转观念,坚决按
合理工期组织施工;6、结合矿井建设实际.吸取矿区的建设经验.扬长
避短,大胆探索;7、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
提高职工
的技术素质,把建设纳入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8、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原材料,妥善处理工农关系,节约施工用地;9、合理利用永久设施建井,减少大临工程。

10、做好人力、物力、资金等综合平衡,做好冬季、雨季施工安排,
力争全年连续均衡施工;11、在工程安排上要做到四个优先(被利用的永
久工程,工期长的工程,安装任务重的工程,大型基础及地下工程);四
个不停(矿井关键线路不停,井简装备提升不停、井巷交替施工运输不停,单位工程开工后一气呵成);三个缓干(需长期维护的煤巷,施工不用的井
下电气设备,可用做平衡劳动力的工程);力争做到劳动力、施工设备及
周转材料的基本平衡。

目目
录第一章
矿井设计概况
第一节
矿井基本概述......................................................
第二节
地质特征及煤层条件..........................................
第三节
矿井开拓方式......................................................
第四节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工艺....................................第五

矿井移交生产标准.............................................第二章
矿井建设条件第一节
建设期间的资源供应条件................................
第二节
对矿井建设条件的分析....................................第三章
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第一节
技改设计阶段......................................................
第二节
现场施工准备阶段...............................................
第三节
排矸系统............................................................第四节
压风系统............................................................第五节
生活福利设施及其它..........................................
第四章
施工布署及施工方案第一节
施工布署.............................................................第二节
井筒表土段普通施工方案..............................第三节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第四节
井筒交替装备施工方案....................................第五节
井筒向平巷过渡施工方案..................................
第六节
井下主要硐室的施工方案...................................第七节
采区巷道施工方案...............................................第八节主要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案.............................
第九节
建井期间利用的永久建筑和设施.......................第十节
原煤筛选、贮装工程施工安排................................第五章
施工顺序及总工期第一节
各类工程工期及进度指标的确定.......................第二节
井筒开工顺序的确定..............................................第三节施工准备工作顺序及排队.......................................
第四节
主要联锁工程的确定及其施工顺序......................第五节
井筒交替装备施工顺序及排队............................第六节井巷工程施工顺序及排队......................................
第七节
土建工程施工顺序及排队....................................第八节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顺序安排....................................
第九节
矿井建设总工期的确定.........................................第六章
施工作业能力的设计
第一节
提升与悬吊设施........................................................第二节
通风设施.............................................................. ......第三节
井下排水.............................................................. ........第四节
井上下运输设施........................................................第五节矸石排放及工程煤的处理..........................................第六节
井巷施工设施..............................................................
第七节
瓦斯监测设施......................................................
第八节
设备维修设施......................................................
第九节
供水设施............................................................第十节
临时压风设施...................................................
第十一节
采暖及供热设施............................................
第七章
矿井建设期间的组织与管理第一节
矿井建设期间的组织及管理方法................第二节
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第三节
做好器材供应与管理工作............................第四节
做好接收生产人员的培训............................第八章
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第一节
保证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第二节
煤尘、顶板、瓦斯、水、火防治措施.........第三节矿井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
第九章
技术资源平衡
第一节
劳动力及劳动力平衡.......................................
第二节
建设投资的平衡.............................................第十章
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一节
建设工期台理性的分析.................................第二节安全施工可靠性的分析.................................第三节保证工程质量可靠性的分析............................
第四节
主要资源安排可行性的分析............................第一章矿井设计概况
第一节
矿井基本概述一、位置及交通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阳城县城南7km的白桑乡通义村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23′18″~112°25′44″,北纬35°22′07″~35°23′16″。

井田西南部紧邻阳(城)济(源)公路,经该公路向北14km可达阳城县城,向南可至河南省济源市。

矿区与周边村镇及工矿均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交通位置图详见图1-1-1)。

二、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太行山脉南段,沁水盆地的南缘,地貌上属土石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地表切割强烈。

总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井田西部芦沟西部山梁,海拔708.2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牛抵虎村北,海拔545.0m,最大相对高差163.2m。

三、河流井田内及周边无大型水库和地表径流,大气降水和沿沟谷自然排泄。

井田所在地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少雪,春季暖和多风,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周期分别为0.05g和0.45。

根据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综合等震线图》,本区地震裂度为VI度区。

惠阳煤业矿区范围为阳城县白桑乡通义村通武磺矿、阳城县白桑乡通义村通义磺矿、阳城县白桑乡吕家河小后凹磺矿、阳城县尹庄乡南底村东坡磺矿、阳城县白桑乡马坡磺矿、阳城县兴成化工厂及部分空白资源整合而成,资源整合前各矿井井田范围及开采现状见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整合前各矿均开采硫铁矿,均无可利用的井巷工程和设备。

矿井无邻近矿井,井田范围面积6.18平方公里。

第二节
地质特征及煤层条件地质构造(一)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为含煤地层之基底,埋藏于井田深部。

岩性为深灰、青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灰黄色、黑灰色泥灰岩,含次生石膏及侵染状黄铁矿,下部裂隙岩溶发育,并为方解石脉充填,局部为角砾状石灰岩,厚度一般大于
100m。

井田东、北边界有出露。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灰岩之上。

岩性主要为灰色、浅灰色富含鲕粒的
铝土泥岩为主,岩性致密,细腻,顶部偶为深灰色粉砂岩或砂质泥岩。


部为褐铁矿及黄铁矿,即“山西式铁矿”,“山西式铁矿”不稳定,呈窝状、透镜状或砂粒状。

地层厚度5.00-11.00m,平均8.10m。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底部以黑色泥(页)岩与本溪组分界。

主要由
石灰岩、煤层、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组成,为一套海陆交互相
含煤沉积建造,沉积厚度较稳定。

灰岩一般有4~5层,灰岩中常夹有燧
石结核或团块,富含海相生物化石,层位稳定,是煤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层。

本组含煤8~10层,稳定可采的主要为下部的15号煤层,中部的9号煤
层不可采。

全组厚度53.75~97.21m,平均94.16m。

井田内大面积出露。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
为区内另一主要含煤地层。

底部以K7砂岩与下伏太原组地层整合接触,主要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含煤3层,其
中的3号煤层厚2.00m。

该组地层分布于井田中、南部的山梁上,煤层保
存条件较差,为风氧化煤层,无开采价值。

本组厚度0~51.39m,平均
40.6m。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某)
由灰绿色、黄绿色砂质泥岩、中粗粒薄层状长石石英组成。

底部以灰
绿色长石石英砂岩(K8)与山西组分界,呈整合接触关系。

区内出露面积
较小,仅残存于井田中部山脊,保留最大厚度23m。

6、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由红色亚粘土、黄色亚砂土组成,含钙质结核,厚0~10m。

分布于
山坡上及冲沟中。

(二)构造据整合地质,井田构造简单,总体呈现为小型宽缓的向斜,轴向东西向,北翼地层倾角3°~4°,南部较缓,倾角1°左右。

井田内
无断层、陷落柱,构造总体属简单类型。

(三)岩浆岩井田内外无岩浆岩侵入,对本区地层、煤层无影响
煤层及煤质(一)含煤性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不同的聚
煤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岩性组合、岩相特征,含煤性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

矿区内山西组、太原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134.76m,煤层平均厚度
7.81m,含煤系数5.80%。

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太原组15号煤层。

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K2灰岩之下,上距3号煤层底板94.2m左右,下距奥陶系界面16.5m,煤层厚度1.30~3.60m,平均厚度1.86m,
发育0~1层夹矸,矸厚0.10~0.35m,结构简单。

顶板为K2灰岩,局部
发育一薄层黑色泥岩,底板为泥岩或含黄铁矿砂质泥岩。

除井田内15号
煤层在井田中北部、东南部出露外,为稳定可采的煤层。

(二)煤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15号煤宏观煤岩特征:
为黑色~灰黑色半亮型煤,似金属光泽,以条带~均一结构、粒状~阶梯
状断口为主,贝壳状次之,条痕为灰黑色,裂隙较为发育,常见黄铁矿充填。

显微煤岩特征:煤岩组分主要为镜质组、丝质组。

镜质组主要为无结构均质镜质体,其次为胶质镜质体,偶见基质镜质体分布。

丝质组以氧化丝质体为主,呈碎屑状分布,或分布于镜质体中,或与粘土掺杂在一起。

矿物质以粘土矿物和黄铁矿为主。

综上所述,15号煤为丝质亮暗煤及丝质暗煤亚型。

2、化学性质、工艺性能根据该矿补打的ZK
3、ZK4两个钻孔15号煤层原煤样送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水份(Mad):3.50%、3.58%;灰份(Ad):16.21%、29.94%;挥发份(Vdaf):6.23%、10.93%;全硫(St.d):1.74%、2.77%;固定碳(FCd)::78.57%、62.40%;高位发热量(Qgr,d):
28.979MJ/kg-1、22.969MJ/kg-1;焦渣特征(CRC):23、煤类
煤类划分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进行,主要以浮煤挥发份(Vdaf)及氢元素(Hdaf)分类。

井田内可采15号煤层划分为无烟煤3号(WY)。

4、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井田内15号煤层煤类均为无烟煤(WY),15号煤层为中高硫、中灰~高灰、高热值、高熔灰分、高强度无烟煤。

热稳定性好,精煤回收率良,经洗选、脱硫等途径降低煤中的硫分后,可作为合成氨用煤。

5、煤的风化和氧化15号煤风氧化带主要位于其露头向埋藏处40m左右,利用价值低。

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一)瓦斯根据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对该井田施工的ZK3、ZK4钻孔15号煤层瓦斯含量试验报告,见下表:
试验阶段CH4ZK3ZK4Ml/g空气干燥基Ml/g干燥无灰基Ml/g空气干燥
基Ml/g干燥无灰基瓦斯损失量0.040.040.010.01瓦斯解吸量
0.020.030.000.00粉碎前脱气瓦斯量0.510.590.070.09粉碎后脱气瓦斯
量0.560.650.050.05总计(瓦斯含量)
0.130.310.130.15
自然瓦斯成份粉前(%)
CH4
33.21CH4
9.07自然瓦斯成份粉后(%)
CH4
56.18CH4
(二)煤尘和煤的自燃根据2007年8月15日山西省煤矿矿用安全产
品检验中心对山西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取样测试,分析结果:火焰长度为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0%,煤尘无爆炸性;煤的
吸氧量1.4848cm3/g,自燃等级Ⅲ,为不易自燃煤层。

(三)地温、地压井田范围及周围没有发现低温和地压异常现象,该
井田属地温地压正常区。

井田水文地质(一)地表水系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部,地貌类型属侵
蚀低山丘陵区,井田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冲沟发育,井田内无其它大的
地表河流,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

雨季时节,沟谷有短暂洪流出现,流径
不长。

矿井充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量极少,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二)主要含水层情况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
散沉积物,由红色褐色粉质粘土夹细砂层组成。

该含水岩组水位埋藏浅,
受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变化大,富水性弱。

2、下石盒子组(P1某)砂岩裂隙含水层区内下石盒子组地层面积较小,其含水层主要为中—细粒砂岩,受大气降水补给,为弱含水层。

水质
类型为HCO3—Ca型水。

3、山西组(P1)砂岩裂隙含水层区内该地层主要含水层为中、细粒
砂岩,厚度变化大,富水性较
弱。

该地层仅残存于山顶和较高地段,为弱含水层。

4、太原组(C3t)砂岩、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溶裂隙含水层K2、
K3、K4、K5灰岩,沉积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岩溶裂隙的发育随埋深增
加而减弱,区内该含水层多出露于地表,富水性差。

5、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f)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本井田中奥陶统
顶部地层出露于矿区东、北部边缘,主要由深灰色厚层状灰岩、角砾状灰岩、薄层泥质灰岩组成,水位标高530m,富水性较强,由于该地段冲沟
发育,该段灰岩的富水性较差。

(三)主要隔水层情况1、石炭系、二叠系灰岩及砂岩层间泥岩隔水
层该类隔水层分布于各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主要为泥岩、铝土质泥岩、砂质泥岩,其厚度多为4~13m,埋深较大时在含水层之间起到良好的隔
水作用。

但在已有或未来采煤矿坑顶板之上冒落导水裂隙带内的泥岩将失
去其隔水性能。

2、采空区积水:在井田内四周15号煤层有大面积的采空区,可能存
蓄着地下水。

据井田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矿坑充水通道主要为岩土层的孔隙、裂隙、岩溶、顶板冒落带及井筒。

奥陶系岩溶静水位标高(+530m)低于15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585m),一般不存在底板突水威胁。

(五)矿井涌水量据矿井地质报告预测,兼并重组前惠阳煤业
300kt/a时,15号煤层涌水量正常为645m3/d,雨季最大可达720m3/d。

本设计采用水文地质富水系数比拟法对15号煤层兼并重组后矿井涌水量进行预算,当生产能力达到450kt/a时,矿井涌水量预计正常涌水量取970m3/d,最大涌水量取1080m3/d。

第三节
矿井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开拓。

利用井田西北部新建场地作为矿井的工业场地,在场地内新掘主斜井和副斜井两个井筒。

其中:新掘主斜井井筒方位角180°,倾角15°,净宽4.50m,净断面积为13.35m2;主斜井装备胶带输送机,设检修轨道,铺设行人台阶,担负矿井煤炭提升和上下人员任务,并作为进风井兼作安全出口;新掘副斜井井筒方位角180°,倾角9°,净宽4.00m,净断面积为11.08m2,铺设单轨,担负材料、大件等辅助提升任务;回风立井利用原阳城县尹庄乡南底村东坡磺矿主立井(直径3.0m)进行扩掘,设计该风井直径4.5m,净断面积为15.9m2,垂深50m,安装梯子间,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及安全出口;设计在副斜井井底设平车场,长40m,在井底车场西侧布置中央水泵房和主、副水仓、管子道等硐室,两斜井落底后南北设三条下山,倾角3°~4°,分别作为集中辅助运输巷、集中胶带
巷和集中回风巷;在井田中部东西布置三条水平采区大巷,分别作为辅助运输巷、皮带大巷和回风大巷;集中胶带巷与皮带大巷由胶带连接;在集中巷南侧设主变电所、采区水泵房、采区水仓和消防材料库等硐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