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姓氏大全达斡尔族姓氏
满族姓氏演变
满族姓氏演变A[阿] 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 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拜] 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 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鲍化南(1876—1926)辽宁省凤城人。
清末绿林英雄,后组织国民革命军,从事革命活动。
[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卞]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等。
[秉] 满族老姓不清。
该姓著名人物有:秉志(1886—1965),开封人,世界著名动物学家,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姓汉字姓“秉”。
世居地在现俄境的满洲姓氏
世居地在现俄境的满洲姓氏【注】原文摘自《八旗通志》 duguyichen 汇编[阿哈觉罗氏] Ahagolo Hala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阿哈,满语“家奴(包衣)”,属于家奴被赐姓,一般情况,各家族没有血缘关系。
世居叶赫(今吉林省梨树)、辉发(今吉林省辉南)、佛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松花江沿岸、长白山、瓦尔喀等地。
所冠汉字姓赵、阿。
[阿勒班氏] Alban Hala满语“官差”,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阿里班”,世居和通吉郭思屯(今吉林省敦化南)、瓦尔喀(今俄罗斯东滨海省南部)等地。
[阿礼哈氏] Alha Hala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花颜色”,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阿不罕”,又作“阿里侃”。
世居和通吉郭思屯(今吉林省敦化南)、瓦尔喀(今俄罗斯东滨海省南部)等地。
后改汉字姓何。
[拜嘉拉氏] Baigiyala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世居虎尔哈(黑龙江省黑河市江北俄罗斯境内)。
后改汉字姓白。
[博尔衮氏] Borgun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清”,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
蒙古也有此姓,世居多罗特,著名人物有:三等男绰克图。
[布尔察氏] Bulca Hala虎尔哈女真,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规避”,以地为氏,世居阿里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虎尔哈(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北俄罗斯境内)等地,后改汉字姓卜、布。
著名人物有:杭州将军图尔伯绅,浙江黄岩镇总兵、骑都尉岱德。
[布尔尼氏] Bulni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世居尼马察,后改汉字姓卜、布。
[布尼氏] Buni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世居佛讷赫村(今吉林省敦化西北)、尼马察(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等地。
后改汉字姓布、卜、于。
[布萨氏] Busa Hala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达斡尔族的祖先,达斡尔族是谁的后裔
达斡尔族的祖先,达斡尔族是谁的后裔达斡尔族是聚居在我国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较少,但是民族文化的历史却十分久远。
达斡尔族不仅属于拥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
那么,达斡尔族人的祖先是谁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翻看达斡尔族文化的历史吧。
达斡尔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传,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历史较难考究。
但是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着先民发展而来。
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达斡尔祖先传说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边堡是达斡尔特有的词汇,是指一种类似长城的建筑),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
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近代的争议关于达斡尔族的来源,学术界曾有过争议。
主要分歧意见可分为土着说与契丹遗裔说。
持土着说者认为,达斡尔人最初分布的黑龙江及精奇里江河谷,隋、唐时是室韦各部的分布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
以后辽、金、元各代都在这些地区行使管辖权,明代曾于达斡尔族在江北的旧居地带建立托木河、卜鲁丹河等卫所,故达斡尔族应是黑龙江以北土着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室韦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渊源。
另一些人还根据达斡尔族关于其祖先曾建“黑水国”的传说,认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关。
持契丹遗裔说者主要是根据语言、历史传说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点,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北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为达斡尔族。
技术揭谜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
满族姓氏(1)
满族姓氏(1)2 A[阿]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3 B[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白志文(1903—1986)河北省易县人。
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为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马加:本名白永丰,辽宁省新民县人,曾任辽宁省文联主席。
[拜] 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鲍化南(1876—1926)辽宁省凤城人。
清末绿林英雄,后组织国民革命军,从事革命活动。
[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满族姓氏
民族历史“满族姓氏繁多,据《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有646姓,又记谱外33姓’”。
满族的姓氏来源1以部落为姓,如叶赫部落称叶赫那拉氏(又为“那拉氏”);2取自山川、河流、某地域的名称,如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叫“宁古塔氏”、乌苏里江边的叫“乌苏里氏”;3使用女真旧姓,如“粘”姓满族、又如“完颜氏”、“瓜尔佳氏”、“钮钴禄氏”、“那木都鲁氏”、“舒穆禄氏”等;4还有赐姓和冠汉姓者,如明朝汉族对投降或被俘的女真或满洲人赐姓:“麻子帖林儿”改“王麒”、“阿哈出”改“李善诚”。
其实满族先人女真进入中原后,早就既使用本民族姓氏也使用汉族姓氏,在《金史》里,载有女真与汉族姓氏的对应关系:“完颜,汉姓曰王。
乌古论曰商。
徒单曰杜。
女奚曰郎。
兀沿曰朱。
蒲察曰李。
颜盏曰张。
温迪罕曰温。
石抹曰萧。
奥屯曰曹。
孛术鲁曰鲁。
移刺曰刘。
斛勒曰石。
纳喇曰康。
夹谷曰仝。
裴满曰麻。
尼忙古曰鱼。
斛准曰赵。
阿典曰雷。
阿里侃曰何。
温敦曰空。
吾鲁曰惠。
抹颜曰孟。
都烈曰强。
散答曰骆。
呵不哈曰田。
乌林答曰蔡。
卜散曰林。
书虎曰董。
古里甲曰汪……”;5还有一些随名字为姓者,但是以满族三大姓为最多。
据考查,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
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1.主要氏族宣统二年(1910)重编的《承德县志》记载,沈阳满族主要氏族有:(1)皇族旧居宗室觉罗,姓爱新觉罗氏,国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
新居宗室觉罗,由此系移居于省城东二里许宗室营,亦分隶于左右翼八旗。
(2)满洲氏族佟佳氏:辽东巨族,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后迁抚顺。
留盛京驻防者至今传十一世。
乌喇瓜尔佳氏:居乌喇国,因以为姓。
国初,胡尔哈器之妻与孝慈高皇后为姊妹,为国威。
胡尔哈器之孙锡特库,雍正三年袭六品官,传十五世,今居东营房。
马佳氏:世居嘉里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
国初,赫东额率满洲五十户来归,隶满洲镶黄旗,累著战功,授一等男。
达斡尔民俗风情
神奇灿烂的达斡尔民族风情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契丹后裔,“达斡尔”是契丹贵族“大贺氏”的转音。
“达”就是“原来”(长、上)的意思,“斡尔”就是“居住的地方”的意思。
也译为“耕耘者”。
历史上的达斡尔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以北地区。
14世纪开始定居生活,16世纪跨入封建宗法社会,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开始陆续南迁,定居嫩江流域。
1954年被认定为单一独立民族。
目前,全国达斡尔族总人口13万人,其中莫旗有3万人,其它主要分布于海拉尔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瑗珲地区、新疆塔城地区等地。
达斡尔族的生产方式最初以猎、渔、排木业为主,后来发展为农、牧、林各业。
达斡尔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
达斡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富有爱国革命传统。
自古就有“性多慧而勇毅,诚实无华”,“从来以骑射显著,多以才勇自效”的特点。
虽属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但在长期的游牧、渔猎、伐木和农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狩猎文化、森林文化、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
为建设和保卫中国北疆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达斡尔族具有淳朴的民族风情。
达斡尔人能歌善舞,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曲调高亢嘹亮,舞蹈“鲁日格勒”擅长模仿各种动物和鸟类活动。
说唱艺术“乌春”以叙事见长。
猎、渔业生产是达斡尔人民古老的传统生产,狩猎时用人工训养的猎鹰,情趣盎然。
达斡尔族农业在历史上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特点。
达斡尔族妇女善于载种、加工烟叶,其栽培、管理、收晒、加工工艺精细特别,黄烟“琥珀香”享有盛誉。
同时,还善用兽皮缝制各种衣服、帽毡、靴鞋,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容器,不仅轻便实用,上刻各种图案,精美别致,极富民族特色。
大轱辘车是山地、草原、沼泽地、雪地运输的极佳交通工具,被称之为“草上飞”和“达斡尔车”。
社会礼仪在达斡尔人的亲戚关系中,以舅家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一个外甥出生时,舅母必须送礼,甥家无论喜庆、丧事,舅家是必到的贵客。
浅谈达斡尔族的由来和历史(有人说达斡尔族是契丹人后裔)
浅谈达斡尔族的由来和历史(有人说达斡尔族是契丹人后裔)概述达斡尔族原居黑龙江北岸,清初由于沙俄的入侵,不断内迁,现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新疆塔城市等地。
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尤其是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之间的亲缘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学术界从历史、语言、遗传特征等多角度对其族源进行了很多研究,目前主要以“契丹后裔说”、“蒙古分支说”、“蒙古同源说”三种观点为主。
三种观点的早期研究第一种观点“契丹后裔说”是国内有关达斡尔族族源讨论的主流观点。
这种说法源自清代官方文件《辽金元三史语解》及部分调查报告,经过民国时期郭克兴(达斡尔族)、陈洪漠及一批地方志编写者的积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了更为详尽的论证。
20世纪50年代,陈述先生从达斡尔族本族历史传说、语言材料、地理故迹、生产技术、组织制度等12个角度论证了达斡尔族来源于契丹的合理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沈汇、刘风翁、孟志东(达斡尔族)等人从解读契丹小字音义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发展了契丹后裔说。
第二种观点“蒙古分支说”始自20世纪30年代,代表作为阿勒坦噶塔先生(达斡尔族)所著《达斡尔蒙古考》,然而此书中的论证多为后世学者所否定,且成书之时,正值中华民国推行“五族共和”的民族政策,因此著书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构建历史的动因。
达斡尔族长期和蒙古族共同生活,风俗习惯较为接近,特别地,达斡尔族的语言与蒙古语同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故“蒙古分支说”也很流行。
第三种观点“蒙古同源说”是达斡尔族族源讨论中的一种微弱的声音。
阿勇(达斡尔族)、巴达荣嘎(达斡尔族)都曾撰文论证达斡尔族与蒙古族的同源关系,但他们的观点被部分学者视为异说,认同者较少。
遗传学研究尽管目前民族史学界倾向于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但相关的遗传学证据却十分薄弱。
一些遗传学研究采用线粒体遗传证据,从母系遗传角度来论证达斡尔族与古契丹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亲缘关系。
满汉姓氏对照
满汉姓氏对照据考查与有关资料相补证,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
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目前满族基本上使用了汉姓,如:爱新觉罗(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依尔根觉罗(赵)、佟佳(佟)、瓜尔嘉(关、白、汪、鲍)、马佳(麻、马)、盛佳(沈)、兀扎喇(吴、乌)、委赫(石)、富察(富、傅)、索卓罗(索)、纳喇(那、南)、宁古塔(宁、刘)、赫叶勒(何、赫)、尼玛察(杨)、良嘉(粱)、果尔勒斯(高)、舒穆禄(舒、宿)、钮咕噜(纽、郎)、齐佳(齐)、喜塔拉(祖、图、希)、他塔喇(唐)、完颜(汪、王、完)、西林觉罗(鄂)、鄂佳(鄂)、扎库塔(张)、库雅喇(胡)、阿克占(雷)、扎思乎里(贾)、萨科达(仓)、徒萨(徒)、宏佳(宏)、锁吉(锁)、鄂托(曹)、沙垃(沙)、库奔(库)、惠何(惠)、英佳(英)、洪额奇(洪)、伊喇厘(李)、墨尔迪勒(孟)、白额吉吉特(白)、文扎(文)、巴约特(高、巴)、万琉哈(万)、朱舍狸(朱)、郭洛奔(郭)、乌苏里(武)、伊图玛(伊)、余乎鲁(余)、尼玛哈(于、俞)等等。
满族古今姓氏对比A[阿]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巴]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白]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满汉姓氏对照表
满汉姓氏对照表 1满汉姓氏对照表 2满汉姓氏对照表(上)作者:阳化杰来源:东岜艺术赵建飞:整理A【阿】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巴】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白】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拜】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毕】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卞】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等。
【秉】满族老姓不清。
【博】满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博勒卓克氏、博都哩氏、巴哩氏、富珠理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等。
【柏】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柏氏(朝鲜族)等。
满族汉字姓寻根大全
满族汉字姓寻根大全(1)A[阿] 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 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白志文(1903—1986)河北省易县人。
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为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马加:本名白永丰,辽宁省新民县人,曾任辽宁省文联主席。
[拜] 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 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鲍化南(1876—1926)辽宁省凤城人。
清末绿林英雄,后组织国民革命军,从事革命活动。
[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揭秘满族姓氏改汉姓对照表
揭秘满族姓氏改汉姓对照表满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其中之一,旧称满洲族,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清庭皇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的统治者。
后来清帝退位八旗子弟及其他满族人或迫于生计、或避祸一时兴起改汉姓之风。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满族姓氏都改成什么姓氏了。
1、[阿]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2、[艾]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3、[安]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4、[敖]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5、[巴]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着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6、[白]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7、[拜]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8、[包]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9、[宝]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10、[鲍]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11、[毕]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12、[边]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满汉姓氏对照
满汉姓氏对照据考查与有关资料相补证,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
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目前满族基本上使用了汉姓,如:爱新觉罗(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依尔根觉罗(赵)、佟佳(佟)、瓜尔嘉(关、白、汪、鲍)、马佳(麻、马)、盛佳(沈)、兀扎喇(吴、乌)、委赫(石)、富察(富、傅)、索卓罗(索)、纳喇(那、南)、宁古塔(宁、刘)、赫叶勒(何、赫)、尼玛察(杨)、良嘉(粱)、果尔勒斯(高)、舒穆禄(舒、宿)、钮咕噜(纽、郎)、齐佳(齐)、喜塔拉(祖、图、希)、他塔喇(唐)、完颜(汪、王、完)、西林觉罗(鄂)、鄂佳(鄂)、扎库塔(张)、库雅喇(胡)、阿克占(雷)、扎思乎里(贾)、萨科达(仓)、徒萨(徒)、宏佳(宏)、锁吉(锁)、鄂托(曹)、沙垃(沙)、库奔(库)、惠何(惠)、英佳(英)、洪额奇(洪)、伊喇厘(李)、墨尔迪勒(孟)、白额吉吉特(白)、文扎(文)、巴约特(高、巴)、万琉哈(万)、朱舍狸(朱)、郭洛奔(郭)、乌苏里(武)、伊图玛(伊)、余乎鲁(余)、尼玛哈(于、俞)等等。
满族古今姓氏对比A[阿] 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 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白]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达斡尔族的介绍
达斡尔族的介绍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
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
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
名称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
至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历史起源达斡尔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传,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历史较难考究。
但是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著先民发展而来。
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辽朝灭亡以后,达斡尔族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
清朝1640年8月,清朝政府将在征服索伦部战争中俘获的壮丁、妇女幼小共5673人均隶入八旗,编为牛录。
此后,清朝陆续将归附内迁的达斡尔人编为牛录。
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的先民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流域河谷与东起牛满江,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
因沙俄殖民者入侵和清政府对该民族统治的加强而南迁至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就成了达斡尔人的故乡。
清代达斡尔中的郭博勒氏
清代达斡尔中的郭博勒氏一? 归附达斡尔族是契丹大贺氏部族的后裔,郭博勒是十八世纪中叶达斡尔族十八个哈拉《姓氏》中的四大哈拉《敖勒,郭博勒,莫日登,鄂嫩》之一,又称郭博尔,郭布勒,郭博罗,果布勒,果博尔,戈博尔。
据史载,郭博勒哈拉从乌莫迪《其父哈达尼》佐领的前四代祖先萨吉达库奇,就居住在精奇里江《今苏联境内结雅河》下游左岸布丹河口的郭博勒阿彦屯。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后,居住在精奇里江一带的索伦部酋长,便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臣服纳贡,天聪“九年《1635年》,有郭博勒屯二人朝献,是为族人归附之始。
”?皇太极为巩固黑龙江流域的统治,防止博木博果尔与朝廷抗礼,采取下嫁公主招额驸《即驸马》的办法,对萨哈尔察部长巴尔达奇“赐衣,帽,玲珑撒袋,弓,失,鞍辔,驼,马,账房等物,仍设宴饯巴尔达齐于礼部。
”?博木博果尔也曾至盛京贡方物,不料,崇德三年《1638年》十月,他竟率部叛离清朝,皇太极虑边不安,在第二年派兵围剿,博木博果尔“即于黑龙江上游联合乌库尔等五城之达尔布尼及郭博勒等七屯之温布特诸人,聚众拒清,以护境城,”“转战年余,终以寡不敌众,博木博果尔败走齐洛台,旋为清师所获,达斡尔部众遂全体投清。
”?”额驸巴尔达齐率七屯之人归朝,乌莫迪族人七百人与焉。
”?归附以后,郭博勒屯等被分隶八旗? 二. 南迁顺治初年,沙皇俄国派出以波雅尔科夫为首领的东征军,侵入我国达斡尔,鄂温克诸部,俄军所到之处,“以人为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诸部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激起了达斡尔的人强烈反抗,他们以原始落后的弓箭对抗拥有火枪,大炮等先进武器的侵略者,“拒战于石尔克勒河,败绩,旋失雅客萨城,后屡受俄军之侵扰,因势微弱,终难抵制,不堪其苦,遂率全部由黑龙江北岸迁至嫩江流域而局之。
”?为了切断沙俄侵略者的粮食,牲畜来源,清朝统治者组织了这次大规模的迁徒活动,将居住在黑龙江上,中游北岸的部分达斡尔人,鄂温克人,迁至“大兴安岭嫩江各支流:甘河,诺敏河,阿伦河,济泌河,讷谟尔河,雅鲁河等流域居住。
关于达族姓氏问题
关于达族姓氏问题■哈拉达斡尔族父系氏族组织的统称,“哈拉”之上冠以不同的哈拉的名称,称为各哈拉的全称,如敖拉哈拉、鄂嫩哈拉、莫日登哈拉等。
自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达斡尔分布在黑龙江北岸西起石勒喀河,东至牛满河(今俄境布力亚河),北自外兴安岭,南达黑龙江广大地域里。
■鄂嫩哈拉17世纪中叶以前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北岸支流鄂嫩河流域,故名“鄂嫩”哈拉.原分为都博浅、阿协金、昆吉等三个莫昆。
17世纪中叶自黑龙江北南迁后,都博浅莫昆的族众停留于嫩江上游两岸,阿协金、昆吉俩莫昆族众分布于嫩江中游俩岸地区。
分布于嫩江上游的都博浅的莫昆,人口众多,势力强大,其始祖额穆盖的独生子图尔嘎里育有7个儿子,他们分别建立开阔、博库尔浅、霍日里、伊斯尔、博斯呼浅、都尔本浅、齐尔莫勒登等7个屯落,形成7个新的莫昆,《大清历朝实录》所录“阿撒津”城。
即阿协金莫昆故地。
自民国初年后阿协金莫昆简称“鄂”姓,昆吉莫昆简称“敖”或“吴”姓。
今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霍恩阔(洪河)屯系鄂嫩哈拉的宗屯,后有该屯分立出来的前多布台等屯。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调500名达斡尔兵在额苏里地区屯垦,后留驻瑷珲,其后裔成瑷珲达斡尔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布特哈调500八旗官兵赴新疆永戍伊犁,以鄂嫩、敖拉哈拉为主力。
■莫日登哈拉17世纪中叶以前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北岸乌鲁苏穆丹地区,即奥列斯莫日登的地区附近,故名“莫日登”哈拉。
民国时简称苍、莫、孟等单字姓。
17世纪中叶自黑龙江北岸南迁嫩江流域时,大部分留嫩江上游俩岸。
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布特哈莫日登哈拉族众仍保持聚族而居、哈拉外婚、缮修族谱等哈拉的传统,后以单字“孟”为姓。
齐齐哈尔地区莫日登哈拉族众,聚居在现富拉尔基区的罕伯岱屯,后有一部分族众散居于其他的屯落。
清雍正十年(1732)建呼伦贝尔八旗时,从布特哈地区调730名达斡尔官兵呼伦贝尔屯垦,因当地气候寒冷,不宜农耕,大部分达斡尔于乾隆初年返回原籍,惟在当地任官职留在呼伦贝尔,其后裔成为海拉尔地区达斡尔人,民国二十年(1931)海拉尔地区的92户达斡尔人中,有莫日登哈拉人22户。
少数民族文化--达斡尔族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活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有121357⼈。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达⽡斡尔族⾃治旗、鄂温克族⾃治旗、⿊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达斡尔族有⾃⼰的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有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
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民共同⽣活劳动,⼤部分⼈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称,由于⾳译不同,曾有过“达胡尔”、“达呼尔”、“达古尔”等不同的写法。
“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
根据有关⽂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地理分布、⽣活习俗等⽅⾯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介”字房·“蔓⼦炕” 达斡尔族的村庄都具有独特风格,依⼭傍⽔,风景⼗分秀丽。
房舍院落修建的⼗分整齐,⼀幢幢⾼⼤的“介”字形草房,给⼈⼀种⼤⽅粗犷的印象。
家家户户都围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芭。
院落严谨,马棚和⽜舍⼀般修筑在离院较远的地⽅,保持⼲净清洁。
达斡尔族的住房多以松⽊或桦⽊栋梁为房架,⼟坯或⼟垡为墙,⾥外抹⼏道黄泥,顶苫房草,⼆间、三间、五间不等,⼆间房以西屋为卧室。
东屋为厨房。
三间或五间以中间⼀间为厨房,两边为居室。
房⼦⼀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
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特点。
居室的南、北、西三⾯或南、东、北三⾯建有相连的三铺⼤炕,俗称“蔓⼦炕”。
蔓⼦炕保温性能好,是达斡尔族⼈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达斡尔⼈的居室以西屋为贵。
西屋⼜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
⼉⼦、⼉媳及其孩⼦多居北炕或东屋。
西炕则专供客⼈起居。
炕⾯⼤都铺苇席或⽑毡等。
⼀⾸摇篮曲 轻轻摇晃你那榆⽊摇篮, 安详地睡吧,太阳为你露笑脸。
轻轻摇晃你那柳⽊摇篮, 安详地睡吧,妈妈守在你⾝边。
…… 这是达斡尔⼈传唱已久的⼀⾸摇篮曲。
摇篮达斡尔⼈的传统育婴⼯具,颇具民族特⾊。
它象⼀叶扁⾈,半倾斜地悬挂在屋梁下。
这种摇篮多⽤榆⽊、柳⽊或李⼦⽊板制成,长约0.9⽶,宽约0.33⽶,⾼仅0.15⽶左右,头部微翘。
边氏家族简介
边氏家族简介边姓是出现在《百家姓》中的姓氏,据《百家姓》记载,姓氏属地为陇西郡(秦朝),现在甘肃省。
现、在浙江省较为常见,有边姓聚集村落大约两万人。
边姓起源起源一商朝有诸侯国边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边国国君有伯爵的封号,所以又称为边伯,其后以边为氏。
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
起源二出自子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时,宋平公之子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起源三出自满族老姓汉化。
改为边姓的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起源四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乃蛮部领地巴亦答剌黑别勒赤儿,属于以地名汉化为氏。
起源五源于蒙古族,出自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之子孛尔只斤·忽哥赤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蒙古族巴亦拉葛赤氏,源出蒙古黄金家族,是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之子孛尔只斤·忽哥赤的后裔。
起源六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博尔济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尔济氏,源于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尔只斤·铁木真的后裔,世居东城(今黑龙江勃力)。
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 Hala。
蒙古族、满族博尔济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季氏、李氏等。
起源七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阿拉边前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是为新满洲姓氏之一。
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abiancian Hala。
清朝晚期以后,达斡尔族、满族阿拉边前氏多冠汉姓为边氏。
得姓始祖边伯、公子城(子边)、孛尔只斤·忽哥赤。
子边,中国的边氏族人,由来已久,《通志?氏族略》上说,边姓是宋公子城的后代,城字子边,他的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另外,《元和姓纂》指出,周朝初年的宋国是传自商汤的嫡系子孙,追本溯源,边氏当然是商汤的后裔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斡尔族姓氏大全达斡尔族姓氏
达斡尔族姓氏
达斡尔族姓氏盘点,达斡尔族姓氏大全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辽宁。
“达斡尔”一词是达斡尔族本民族的自称,最早见于元末明初。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固有的自称。
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达斡尔族的姓氏吧。
哈拉
达斡尔族父系氏族组织的统称,“哈拉”之上冠以不同的哈拉的名称,称为各哈拉的全称,如敖拉哈拉、鄂嫩哈拉、莫日登哈拉等。
自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达斡尔分布在黑龙江北岸西起石勒喀河,东至牛满河(今俄境布力亚河),北自外兴安岭,南达黑龙江广大地域里。
鄂嫩哈拉
17世纪中叶以前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北岸支流鄂嫩河流域,故名“鄂嫩”哈拉。
原分为都博浅、阿协金、昆吉等三个莫昆。
17世纪中叶自黑龙江北南迁后,都博浅莫昆的族众停留于嫩江上游两岸,阿协金、昆吉俩莫昆族众分布于嫩江中游俩岸地区。
分布于嫩江上游的都博浅的莫昆,人口众多,势力强大,其始祖额穆盖的独生子图尔嘎里育有7个儿子,他们分别建立开阔、博库尔浅、霍日里、伊斯尔、博斯呼浅、都尔本浅、齐尔莫勒登等7个屯落,形成7个新的莫昆,《大清历朝实录》所录“阿撒津”城。
即阿协金莫昆故地。
自民国初年后阿协金莫昆简称“鄂”姓,昆吉莫昆简称“敖”或“吴”姓。
今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霍恩阔(洪河)屯系鄂嫩哈拉的宗屯,后有该屯分立出来的前多布台等屯。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调500名达斡尔兵在额苏里地区屯垦,后留驻瑷珲,其后裔成瑷珲达斡尔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布特哈调500八旗官兵赴新疆永戍伊犁,以鄂嫩、敖拉哈拉为主力。
莫日登哈拉
17世纪中叶以前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北岸乌鲁苏穆丹地区,即奥列斯莫日登的地区附近,故名“莫日登”哈拉。
民国时简称苍、莫、孟等单字姓。
17世纪中叶自黑龙江北岸南迁嫩江流域时,大部分留嫩江上游俩岸。
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布特哈莫日登哈拉族众仍保持聚族而居、哈拉外婚、缮修族谱等哈拉的传统,后以单字“孟”为姓。
齐齐哈尔地区莫日登哈拉族众,聚居在现富拉尔基区的罕伯岱屯,后有一部分族众散居于其他的屯落。
清雍正十年(1732)建呼伦贝尔八旗时,从布特哈地区调730名达斡尔官兵呼伦贝尔屯垦,因当地气候寒冷,不宜农耕,大部分达斡尔于乾隆初年返回原籍,惟在当地任官职留在呼伦贝尔,其后裔成为海拉尔地区达斡尔人,民国二十年(1931)海拉尔地区的92户达斡尔人中,有莫日登哈拉人22户。
乾隆年间赴新疆永戍伊犁等地的达斡尔中,有莫日登哈拉西布奇莫昆成员。
敖拉哈拉
达斡尔族人人口中繁衍最多的哈拉。
17世纪中叶以前因分布于黑龙江北岸历史名镇雅克萨以北、以东山区为名“敖拉哈拉”(达斡尔语称山为
“敖拉”)。
分为敖拉、多金、雅尔斯、克尔哲等莫昆。
17世纪中叶自黑龙江北岸南迁嫩江流域时,一部分族众定居于嫩江上游两岸,另一部分迁至嫩江中游齐齐哈尔地区。
分布于嫩江上游布特哈地区的敖拉哈拉族众,系该哈拉始祖呼力尔肯的9个儿子的后代。
民国初年后以“敖”为姓。
20世纪30年代,分布于齐齐哈尔地区的敖拉哈拉族众,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自民国初年后将各莫昆姓氏简化为汉字单姓,“敖”“多”“杨”“阎”“单”等,额尔门沁、莽格吐、敖乃格日、扎布哈、雅尔塞等屯,是齐齐哈尔地区敖拉哈拉人聚居的古老屯落,自清末以后,以额尔门沁屯为核心,一批田间劳作的的临时住所__地房子,相继发展为屯落。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调500名达斡尔兵在额苏里地区屯垦,后留驻瑷珲,其后裔成瑷珲达斡尔人的先祖。
至民国八年(1919)其后裔在瑷珲地区294户,其中敖拉哈拉的有51户。
清雍正十年(1732)建呼伦贝尔八旗时,从布特哈地区调730名达斡尔官兵呼伦贝尔屯垦,因当地气候寒冷,不宜农耕,大部分达斡尔于乾隆初年返回原籍,惟在当地任官职留在呼伦贝尔,其后裔成为海拉尔地区达斡尔人,民国二十年(1931),92户海拉尔达斡尔人中,有敖拉哈拉32户。
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布特哈调500八旗官兵赴新疆永戍伊犁。
郭布勒哈拉
17世纪中叶以前因分布于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支流布丹河流域,哈拉名称源于当地“郭布勒阿彦”地名,在清朝晚期绘制的满文地图上注有郭布勒屯。
民国后以“郭”为姓,自清道光朝以后,布特哈郭布勒哈拉中出现了一批将军、都统、副都统等高级军政官员,形成个别官宦世家。
迁居
齐齐哈尔地区的郭布勒哈拉族众建立了杜尔门沁、达巴岱等古老屯落。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调500名达斡尔兵在额苏里地区屯垦,后留驻瑷珲,其后裔成瑷珲达斡尔人。
民国八年(1919),瑷珲地区达斡尔人共294户,其中郭布勒哈拉41户。
清雍正十年(1732)建呼伦贝尔八旗时,从布特哈地区调730名达斡尔官兵呼伦贝尔屯垦,因当地气候寒冷,不宜农耕,大部分达斡尔于乾隆初年返回原籍,惟在当地任官职留在呼伦贝尔,其后裔成为海拉尔地区达斡尔人。
民国二十年(1931)海拉尔地区的92户达斡尔人中,其中郭布勒哈拉有34户。
雍正十二年(1734),齐齐哈尔八旗达斡尔官兵迁徒呼兰驻防者有郭布勒哈拉人,他们定居在白旗屯、黄营窝棚等屯落。
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布特哈调500八旗官兵赴新疆永戍伊犁。
苏都尔哈拉
17世纪中叶以前因分布于黑龙江以北、牛满河支流苏图尔河一带,以河名称为苏都尔哈拉。
17世纪中叶自黑龙江北迁居嫩江流域时,以率族众投归清廷的氏族首领绰奔为首的一族迁至齐齐哈尔地区,建立楚尔嘎拉屯,后于清道光年间举族迁往甘南县境建屯,仍名楚尔嘎拉。
另一支定居于嫩江支流诺敏河下游。
清朝设置布特哈八旗编入正黄旗。
先祖孟额德在齐齐哈尔总管任内,参与中俄外事交涉。
其侄玛布岱在齐齐哈尔总管任内,首倡并主持齐齐哈尔城的兴建。
民国年后该哈拉人以单字“苏”为姓。
金奇里哈拉
17世纪中叶以前因分布于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下游东岸地区,故其名“金奇里”哈拉。
其始祖库勒成之孙巴尔达齐因率先投归清朝而受封为男爵,清顺治年间迁居北京,加入满洲正白旗。
清雍正年间,巴尔达齐后
裔离京返回布特哈地区,于今甘南县境建屯,习称“布特哈梅斯勒”。
雍正十二年(1734),齐齐哈尔八旗达斡尔兵迁呼兰,他们定居在红旗屯、白旗屯、大达斡尔浅等屯落。
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布特哈调500八旗官兵赴新疆永戍伊犁。
民国年间开始以单字“金”。
讷迪哈拉
17世纪中叶前达斡尔族自黑龙江北岸迁居嫩江流域时,在嫩江支流诺敏河下流东岸建哈力浅屯,清朝编为布特哈正黄旗第七佐,民国后属莫力达瓦旗。
民国年后单字以“讷”为姓。
吴然哈拉
17世纪中叶以前因分布于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上游乌热河西岸地区,故其哈拉名为“吴然”。
《大清历朝实录》太宗朝实录所记之“吴蓝屯”系吴然哈拉祖先所居之地。
民国年后单字以“吴”为姓。
沃热哈拉
17世纪中叶以前因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北岸支流沃热河两岸,故名“沃热哈拉”。
17世纪中叶自黑龙江北岸迁居嫩江流域时,大部分迁至嫩江中游齐齐哈尔地区,一部分定居于嫩江中游布特哈地区。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调500名达斡尔兵在额苏里地区屯垦,后留驻瑷珲,成为瑷珲达斡尔人的先祖。
民国八年(1919),瑷珲地区达斡尔人共294户,其中沃热哈拉39户。
雍正十二年(1734),齐齐哈尔八旗达斡尔官兵迁徒呼兰驻防者有沃热哈拉人,他们分布在白旗屯、大达斡尔浅等屯落。
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布特哈调八旗官兵赴新疆永戍伊犁时。
亦有沃热哈拉的西尔金莫昆人奉调赴疆。
民国年后单字以“沃”为姓。
德都勒哈拉
17世纪中叶以前因分布于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下游以东地区,即清代满文地图所标记的得都勒屯和蔼尔达孙屯所在地。
清康熙三十年(1691)从布特哈地区调十二个佐迁居齐齐哈尔地区驻防时,德都勒哈拉部分族众奉调迁来,在齐齐哈尔城北建乌斯肯屯定居,后有敖拉、吴力斯哈拉人迁入,形成三个姓氏杂居的屯落。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调500名达斡尔族官兵额苏里地区屯垦,后留驻瑷珲,成为瑷珲达斡尔人的先祖。
民国八年(1919),瑷珲地区达斡尔人共294户,其中德都勒哈拉34户。
乾隆二十八年(1763)奉调携家属赴新疆伊犁驻防的官兵中,亦有德都勒哈拉成员。
民国年后简称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