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达斡尔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契丹—达斡尔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黑龙江省有悠久的历史,达斡尔族,是黑龙江、嫩江流域的古老民族。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至少在辽代就是我国北方边疆的开发和建设者。

标签:达斡尔齐齐哈尔的原住民。齐齐哈尔即为契丹。哈拉即为大辽。庞葛、卜奎同音同意,意为英雄。

一、学点儿黑龙江历史

齐齐哈尔所处的嫩江流域,历来为北方草原民族游弋,生息的地方。一万年以来这里丰富多彩的草原民族文化,表明嫩江流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经过几代学人,从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历史事实。

二、从达斡尔族迁徙说起

达斡尔族,是黑龙江的古老民族。在中华民族的融合中,许多民族在融合中消失了,而达斡尔族,却从远古生息繁衍走向现代。

学术界逐渐趋向一致,达斡尔族源于契丹。契丹,最早见于《魏书·契丹传》,属东胡系,原居于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契丹各部,原与宇文·库莫奚两部一起游牧。公元344年,前燕慕容皝进攻逸豆归,契丹同时被击溃,于是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自号“契丹”。并逐渐西迁至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和土河(老哈河)流域,分布在辽河以西及大凌河以北一带。西与奚族为邻,东接靺鞨,东南至高句丽,北接室韦。现辽宁义县尚存有990余处当时萧太后建立的护国寺庙宇。契丹族的产生又源于古老的神话,以白马和青牛为图腾的两个部落。《辽史·地理志》:“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架青牛,由平地松林泛潢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契丹族在辽河以西,大凌河以北一带游牧的第一次迁徙期间,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实力逐渐强大。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仿照中原格局正式建立了大契丹国,也称大辽契丹。

“白马”部以耶律为姓,称为广义皇族。“青牛”部则冠以萧姓,称为狭义皇族。贵族中的一支“大贺”氏,即为辽代灭亡延续发展的达斡尔族,但多数契丹人已融入其他各族中了。

自契丹西迁后,辽亡源于契丹的达斡尔人迁于黑龙江北境,游牧兼农耕,为打牲部。这是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迁徙,时间约在公元1115年前后。这时大金国已经建立,部分契丹人仍居于金国辖境之内。迁于黑龙江北境等于西迁后的回迁,契丹席烈儿部又回迁大兴安岭的根河一带,明末清初,根河地带酋长被称为契丹酋长。

明末清初,在黑龙江上、中游地区的达斡尔族常被称为萨哈尔察部或索伦部。索伦一词为蒙古语“部落”之意,索伦后指鄂温克族,萨哈尔察部主要是达斡尔族。在清朝的文献中记载的打虎儿(达斡尔)这一族称,在1667年才正式被采用。“达斡尔”,是达斡尔族人的自称,在汉文记载中曾有二十多种不同的写法。解放后识别并确定了达斡尔的标准族称。汉语关于达斡尔的原意,“达”为原来、从前、过去,之意。“斡尔”为住处、位置之意。“达斡尔”又是大贺氏的对音。“尔”、“儿”、“日”、“里”,在我国记载北方少数民族的书籍中经常混用,在蒙古语、达斡尔语中为“人”的意思。“达斡尔”合意为“原来住处的人”。在索伦语中达斡尔为“耕种者”。

与齐齐哈尔达斡尔人距离最近的,应是来自辽代泰州(泰来塔子城)、长春州一带契丹二十部放牧之地的“他虎”城,现松花江南岸松源市境内(原扶余、前郭旗)。这一带是契丹皇帝冬春捺钵胜地。塔古里、塔塔尔河、塔虎城,有学者认为是达斡尔名称的由来。达斡尔人,虽几经迁徙但眷恋故土,多以江河为姓,以示不忘故土。至清代中期常有精奇里、克音、郭贝勒、杜拉、段拉、墨尔迪、俄嫩、倭勒等姓氏,达斡尔语称姓氏为”哈拉”。

达斡尔人的第三次迁徙,是清初俄国人的不断侵扰。俄国人从一伙哥萨克那里,第一次得到黑龙江的消息,那里的达斡尔人有大量的粮食和牛群,还有银、铜、铝等宝藏。俄国人从1636年开始,不断侵扰进犯黑龙江。从1644—1667年,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长达二十多年南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至二十六年(1687年)八月,清廷在历时两年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打败了俄国人。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黑龙江原为中国的内河而成为一条界河换来了暂时的和平。饱受战乱洗劫的达斡尔人,头人和亲友被杀,房屋被烧、田园荒芜、牧场被抢夺,被迫抛家舍业,男女老幼历尽艰辛,进行第三次大举迁徙。向南部的嫩江流域和齐齐哈尔一带迁徙,来到辽代契丹二十部曾经游牧之地。迁徙中带回了原来黑龙江流域的地名,如:雅尔塞,二克浅,是源于雅克萨的地名,视为永远不忘过去,“原住处的人”。也有一部分达斡尔人回到了,大兴安岭地带,东胡鲜卑故地称契丹酋长。大兴安岭的牙克石应与雅克萨、雅尔塞同名,牙克石现仍保留有食用柳蒿芽等达斡尔民族民俗。

达斡尔族在北方民族史中,犹如东胡族系的活“化石”。鲜卑族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与汉族和其他族融合,只有达斡尔族延续到今天。所以达斡尔族在北方民族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达斡尔族流传的民谣:“边壕古迹兮,吾汉所遗留,泰州原野兮,吾之养牧场”,辽泰州即泰来县塔子城,符合辽亡后一部分契丹人的分布地域和经济生活的记载。在达斡尔语中仍保留有相同的契丹语,如:“乌尔库”或“乌尔科”,意为金源边堡或长城。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金长城附近仍有地名为“乌尔科”。契丹、达斡尔均有以“喀喇”、“哈喇”、“哈拉”,命名村庄的记载。雅尔塞的哈拉村,是一个很古老的村屯,应为辽代所建,同契丹有着很深远的渊源关系。

三、关于哈拉和契丹

哈拉,汉字也写成“喀喇”、“哈喇”。契丹和达斡尔都有以哈拉命名村屯的记载,达斡尔以哈拉为姓氏。我国著名学者刘凤翥先生,研究了现今发现的契丹文字,用契丹文解读了“哈喇契丹”。辽代契丹语中“哈喇契丹”为双国号。辽太祖于公元907年建国称“契丹”。辽太宗于公元938年,由于疆域的扩大,拢络汉人和其他族,将民族色彩明显族称的国号“契丹”改为“辽”。其后继任者又复改为“契丹”,最终又改为“辽”直至亡国。契丹文字的研究成果表明,契丹文字资料中,一般采用“辽”和“契丹”两个国号。称“契丹”时,“辽”置于后。称“辽”时“契丹”置于后。契丹文字仿照汉字字形,但采用拼写方式,用只少两个字拼成一个单词。合起来应为汉语“大中央辽契丹国”。拼成“辽”的两个契丹字,音释为“哈喇”。“辽”在汉语中有“遥远”、“久远”之意。在语音研究中,契丹语、蒙古语、女真语、达斡尔语中“辽”和“远”,发音均与“合喇”、“哈拉”或“胡老”的读音极相近。契丹国号两个字拼成的“辽”,发音即为“哈拉”。契丹南下建国,为了标榜自己,“大中央辽”也有中国的意思,契丹视自己为“中国”,是历史上历代王朝首称中国。从契丹文字“辽”的读法来看,“哈拉”即是大“辽”。“辽”和“契丹”,是契丹语中的双国号。《蒙古秘史》卷五,称辽为“合剌乞答”。“合剌乞答”又被音译为“哈剌契丹”。契丹与达斡尔,都有用“哈拉”命名村屯的记载,其意这些地方均属大“辽”。女真人尚白,以镔铁为号,国号大金。契丹人尚黑,哈喇在契丹语意中为黑,并以此为国号。

齐齐哈尔雅尔塞有哈拉屯,应是契丹人所建,或是辽亡从他虎城迁来的契丹民。

《黑龙江古代简史》记述:“金初还把活跃于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乌古,敌烈两部降民迁至今嫩江流域。”“天会三年(1125年)二月,以庞葛城(今齐齐哈尔市)地分授所徙乌虎里(乌古)、迪烈底(敌烈)二部及契丹民。”庞葛城即今雅尔塞哈拉古城。庞葛城出现于史料记载,始于公元1125年,事实应在此之前已有庞葛城,后分授两部及契丹民。应在辽时已有此城和原住契丹民。现雅尔塞哈拉人的居住时间,应始于辽代,有近千年的历史,乌古敌烈两部至金亡,在庞葛地生活百余年,应该也融入了契丹,达斡尔族中。

嫩江流域历来是以游牧为主草原民族的生息地带。辽末、金初,嫩江以西主要是突吕布室韦、其他室韦各部和生女真达鲁古部契丹突鞠部和部分女真族达鲁古部聚居地。庞葛城一带的契丹突鞠部,本辽代突鞠部,系太祖二十部中的第九部,是嫩江草原的原住民。

契丹,蒙语为乞答、吉答,满语为必罕,均有草原的意思。嫩江流域北为室韦意为“森林”,南为契丹意为“草原”,同森林相对应。

元代曾在嫩江以西设“吉答”站赤,是齐齐哈尔的初始名称。齐齐哈尔名称源于契丹,出自同一语系的蒙古、达斡尔语。女真、满语与蒙古语、达斡尔语有许多相近之处,区别于虽同为阿尔泰语系,但女真语属通古斯语分支,三种语言的齐齐哈尔语音相近。女真语称草原为“必罕”,与契丹同音同意。庞葛为女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