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特点
在日常工作中,议论性的文章经常遇到。党和政府的文件大多数是带有议论性的,阅读这些文件,需要具有分析和理解议论文的能力。我们读报时经常读到一些社论、短评、国际评论、杂文以及各种理论性文章,这也需要一定的议论文知识,才能把这些文章理解得更好。总结工作经验、分析调查材料、讨论学术问题、提出革新建议,这些往往需要写议论文。总的来说,议论是一种常用的而且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议论文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议论文,努力培养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写议论文的能力。国家公务员,就更需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了。
议论文需要对具体事物作理论上的分析,它的语言往往是抽象而概括的。理论性越强,语言的概括性也就越强。
3、写法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议论和说理的,它的写法就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言之有理,才能说服读者。总之,议论文主要是对客观事物或者存在的问题,用概括的语言,按照一定的理论和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使人信服,并受到启发和教育。
议论文也称论说文,这类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议论或者说理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一)、议论文的特点
1、内容的理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议论文以议论和说理为主,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有的议论文直接阐明理论,有的议论文则以某种理论为指导来论述一个问题。
2、语言的概括性
中考阅读宝典:议论文语言特点课件
中考阅读宝典之议论文篇
议论文语言特点
学习目标
A 1.了解议论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2.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3.将方法运用到阅读练习题之中。
J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阐明观点,重点在说理,要以理服人。
在议论的过程中阐明事理要严密,要有逻辑性,表达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这就决定了议论文的语言的基本风格。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严密、鲜明、简洁。
语言准确表现在:念使用准确。
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语言概括简洁表现在:叙述事实不细致,较笼统,因议论文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
语言简练扼要。
语言严密表现在: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答题技巧
L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体会。
例如《纪念白求思》写道:“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解析:“拈轻"和"怕重"“推"和"挑”,"自己"和"人家"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把部分人的“利己"错误展示在人们面前,给人以警示,与白求恩亳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形成鲜明对照。
议论文语言特色
智慧,谦逊都是抽象概念,用珍贵美丽的宝石比喻智慧,形象地说明了智 慧的美好可贵,把谦逊比作宝石的镶边,形象地说明了谦逊对提升品性所 起的作用
这些比喻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语言准确 生动,余味无穷。
•
1.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 不主宰 自己, 永远是 一个奴 隶。
2.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语言严密表现在: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
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可模凌两
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语言概括、简练表现在:叙述事实不细致,
较笼统,因议论文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
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
如何分析议论文语言特色
❖ 1、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写作特 点。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 写作风格,是高屋建瓴,还是欲扬先抑,是气 势凌厉,还是娓娓道来,是生动活泼,还是逻 辑缜密。
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
。
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需要。
这句话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道 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批评了一些人错误的读书方法。
一个人的灵魂总是会在他的眼睛和语言里得到表露。灵魂高尚者,眼 光明亮,语言高雅;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眼睛和语言而窥视 到他的灵魂,眼神淫邪,语言污秽,他的灵魂必定卑鄙肮脏
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
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
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
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
议论文阅读6.议论文语言的品析
议论文阅读6.议论文语言品析请先关注作者,不错过最近更新哦!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查以表述性简答题为主,一般从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设题考查。
另外,还将会考查学生的拓展探究能力。
先关注,再购买哦!【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逻辑性、生动性等特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性;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性和生动的感情色彩。
【常见考点】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某个词语能否删去)。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态度明确,爱憎分明,不能模棱两可。
表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删去后会显得不准确,思维不严密,观点不明确。
2.语序安排(可否调换位置)。
一些字词、句子、段落的顺序,调换后不合乎逻辑,不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会打乱作者的论证层次。
3.词句的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倾向(词语的感情色彩)。
【常见题型1】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思路点拨】①不能删去。
②词语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紧扣论点或分论点分析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③去掉的后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过于绝对);④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什么特点(一般是准确性、周密性)。
【典题例析1】例文:【2018年中考四川攀枝花卷】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议论文语言特色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议论文语言特色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意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准确、光鲜、富有概括力上。
议论文是说理的文章,要讲清道理,文章中的每句话必需准确,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句子中状语、定语等修饰成份上。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要把道理说得让人心服口服,文章的论点一定要光鲜,作者的褒贬态度也一定要光鲜,作者在文中主意甚么,反对甚么,歌颂甚么,批评甚么,一定要通过光鲜的观点、足量的论据和周密的论证,明明白白地告知读者,议论文擅长将事物加以抽象,从而反应事物的特点。
因而议论文的语言概括力尤其强,往往用对比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厚的内容。
揣摩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人手:①在总体感知文章内容的条件下,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②在掌控论点、琢磨论据、分析论证的进程中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③注意理解句子中定语、状语等修饰限制成份;④反复琢磨症结语句中的症结性词语;⑤反复推敲文章中概括力很强的词语;⑥注意作者的情感偏向。
总结: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意的经常使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性: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道理,因此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无误。
概括性:议论文需要把讲清抽象的道理作为终极目的,语言表达需要高度简练和概括,以理服人。
鲜明性: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等都必须明确,不能含糊。
论证性:议论文的论证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通过严密的分析和推理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生动性:议论文的生动性不在于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有时还可以借助歇后语、俗语、方言和各种修辞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在议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什么不同吗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不同。
议论文的语言通常更加抽象和概括,需要准确无误地表达观点和论证过程。
同时,议论文的语言通常具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需要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相比之下,说明文的语言则更加具体和详细,需要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知识。
说明文通常采用客观、中立的语气,避免使用主观臆断和修辞手法,而是通过列举事实、数据、案例等具体信息来解释和阐述事物。
总之,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议论文论据的可靠性如何判断议论文论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来源可靠:论据的来源应该是权威、可靠、专业的机构或人士,如学术期刊、政府报告、专家访谈等。
如果论据来源不可靠,那么论据的可靠性就会受到质疑。
数据完整:论据中引用的数据应该是完整、全面的,包括必要的样本信息、数据来源和时间等。
把握议论文语言特点
把握议论文语言特点找准角度,准确把握议论文语言特点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常常不可少。
体会议论文语言特点,是其中的考点之一。
由于学生平时训练不到位,方法不恰当,失分现象比较严重,这十分可惜。
如果同学们注意归纳总结,掌握正确的方法,那么做好这类题目是不难的。
议论文语言有别于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的语言。
议论文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即使叙述事例,即使运用修辞,都必须为议论服务,达到说理的目的。
议论文语言有准确、严密、生动、概括等特点。
下面从解题的角度作一些阐发,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抓住重点词,体会准确与严密性。
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体现,相互渗透,所以把两者放在一起阐述。
它们具体表现在概念使用的准确,关键词语的选择和运用贴切、分寸感强,关联词语使用严密,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句子内在联系紧密,语言有说服力等方面。
理解这些方面特点,我们要学会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从重点词语入手。
重点词往往是揭示概念内涵的词语,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和动词等等。
此外还体现在整个论证的精密、逻辑性强。
1)恰当使用概念,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议论文在阐述道理时,有时要使用概念。
概念必须解释准确,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在解释什么是“敬”的时候说:“凡做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这句话准确揭示“敬”的内涵。
做事全副精力投入,就是敬;做事心一点不旁骛,就是敬。
2)恰当使用限制语和关联词,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所谓限制语,是指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起到限制作用的词语,它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使句子意思表达严密。
例如2007年河南省试验区试卷第16题:体会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作用。
“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选自《年轻人也需要反省》)。
本题考查的就是对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的理解。
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二、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1、准确、严密。
遣词选句,要能够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自已的观点,做到不夸张,不缩小,不会引起歧义。
2、概括、简练。
记叙文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而议论文的语言,则要力求概括、简练。
所谓“概括、简练”是指叙述事实论据,要简单扼要;
不能像记叙文那样细叙、详绘,有头、有尾,有细节,有描写。
又应该善于归纳事物的共同特点,用简练的话表达出来。
3、朴实、明白。
写议论文应努力用自已的语言,来表达自已的观点,力求通顺明白;不要装腔作势,不要说套话、空话。
用“口语化”,写得朴实、明白。
4、鲜明、生动。
议论文要求语言鲜明,应做到能表示鲜明的观点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议论文要求语言生动,是指证语言的形象性和具体性,也就是语言的文学色彩。
议论文主要靠逻辑力量的气势,但语言的生动,也有助于论证力量的加强。
要生动形象,就不能枯燥地说教,板着面也讲道理。
优秀议论文的语言,不仅发挥逻辑力量进行论证,寓理于具体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生动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语言诙谐,涉笔成趣,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有时比直截了当地说理,更易被人接受。
——这就需要讲究幽默讽刺艺术。
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但可使本来很枯燥的结论,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会产生强大的逻辑力量。
专题五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专题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一、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2.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3.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4.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需简明扼要,不用太细致。
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
5.语言生动表现为: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表达方式:描写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二、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的题型: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加点词在句中是xx意思,删去后就变成xx意思,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A.动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准确(或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如果去掉,就……B.形容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如果去掉就……C.副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强调了(或突出了;或从范围上限定了)……;如果删去,就显得太绝对了(或根据语境分析)。
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性。
经常被考查到的几个副词:都,往往,非常、只有等。
真题解析1、“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2、“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3、“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5、严密的答题格式是:⑴该句中某某词语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符合事实;⑵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赏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一、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2.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3.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4.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需简明扼要,不用太细致。
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
5.语言生动表现为: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表达方式:描写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二、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的题型: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加点词在句中是xx意思,删去后就变成xx意思,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A.动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准确(或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如果去掉,就……B.形容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如果去掉就……C.副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强调了(或突出了;或从范围上限定了)……;如果删去,就显得太绝对了(或根据语境分析)。
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性。
经常被考查到的几个副词:都,往往,非常、只有等。
真题解析1、“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1)不能;(2)因为加点部分说明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只限于某种情况,如果删去,就变成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的,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2、“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1)不能;(2)因为加点部分限制了他们的灵感不是容易得到的,如果删去,就变成什么情况之下都并非有灵感,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3、“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文章的语言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章结构清晰:文章以引言、正文和结论为基本结构,逻辑层次清晰。
引言部分引出主题,正文部分对主题进行论述,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并给出结论。
2.语言精炼准确:文章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准确明确。
句子结构简单明了,词语使用恰当,不啰嗦,不夸张。
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性词语,使文章更加简洁有力。
3.逻辑严谨:文章各段之间、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推理过程清晰。
论证有据,引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通过引用权威的专家观点和研究成果来加强论证的可信度。
4.实用性强:文章往往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实用建议等为目的,注重实用性。
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目的在于向读者传达信息,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和行动。
5.新颖独特:文章表达思想观点时往往具有新颖独特的见解,注重创新性。
文章可能通过描写细节、引用诗词、比喻等手法,使内容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6.倡导情感共鸣:文章会借助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感叹等,来刻画形象生动的情景,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情感共鸣,引发读者多种情感体验,提升文学性和感染力。
7.深入浅出:文章对深入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解释和阐释,但同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多的术语和难以理解的概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的内容。
8.语气正式:文章使用正式的语气,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客观中立,避免主观偏见和情绪化的表达。
9.多样的修辞手法:文章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问、设问等。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议论文阅读之语言特点
议论文阅读之语言特点作者:肖阁方英霞来源:《作文周刊(初二·读写强化版)》2011年第17期【引言】议论文是我们中学生应掌握的一种重要文体,也是我们写作时常见的一种体裁形式。
对于一篇议论文,我们除了要掌握论点、论据和论证的方法外,还必须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技法指导】1.议论文语言的主要特点(1)准确性。
表现在:概念、观点准确鲜明,状语、定语等修饰恰当。
议论文是说理文,要求文章应有明确的概念、严密的推理。
如果要收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是非明确才能以理服人,色彩鲜明才能以情动人。
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句中的几个词语“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把部分人的“利己”行为展示在人们面前,给人以警示,与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形成鲜明对照。
(2)严密性。
表现在:判断推理严密,逻辑性强。
要求议论语言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否则议论文所提出的论点就立不起来,从而失去了文章的战斗力。
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个标题中的“不止一个”,似乎可以换成“有很多”“有几个”等词语,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把握了“不止一个”的准确含义,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怎么更换都会改变原来的意思。
(3)概括性。
表现在:叙述事实不细致地述说细节,往往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因此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中的第二段,举了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的小故事,通过简洁的叙述,得出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的珍爱的观点。
2.议论文语言的考查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考查的方式有:指示代词,句子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解答这类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语境即上下文,联系文章的论述内容和论证特色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并分析其作用。
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语言
如何分析议论文语言考点透视】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
多用状语、定语等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对表达对象的范围、程度等作出了规定,语言严密周到,没有疏漏。
其次,议论文的语言概括性强,往往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因此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另外,要注意培养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体味关键语句的能力。
【实例解析】论美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加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又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者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给予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所有,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句话也不全对。
因为也有不少人,他们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分析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以直观的,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个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美的人像。
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自己才会喜欢。
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年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举止优美文雅。
有句谚语说得好:“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雅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貌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全的。
世界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问题1.第二段中划线的“此”指的是,“彼”指的是。
参考答案:美貌其他方面的才能解题指津:答这种类型的题要注意前后关照,一般是承前指代,找到相关原话回答即可。
问题2.第二段中划线的“全”能否去掉,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
“全”从范围上进行限定,说明“这话”既有正确的地方,也有不对之处,避免了绝对,显得客观严密。
议论文语言
议论文语言
目录
一. 议论文语言特点 二. 议论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三. 如何锤炼议论文的语言
一、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所用的语言,是议论性的语言。 议论性语言就是为议论而使用的语言。议论是运用逻辑推理 和证明来阐述自己观点的一种写作方法。议论用通俗的语言, 讲明道理。议论性语言是议论的形式,议论是议论性语言的 内容。
——2019《理性之美》
①开门见山,强调突出
②充分利用中心句,表意明晰
《若为人生故 诚信不可抛》(2019“诚信”)
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 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2019《用心灵呼唤诚信》
排比-增强气势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 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 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 事?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您是永远不倒的 猛士!壮哉,您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巨人。
——2019福建《壮哉,猛士!》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 满鲜花。
——题记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 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2019四川《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比喻-生动形象
象征-深刻具体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 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 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 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1)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1)
议论文是一种用于阐述和表达作者观点的文体,其语言特点与其他文体有所不同,以下是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1. 观点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之一是观点明确,即作者在文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针对这个观点进行系统的论述和支持。
2. 严谨性强:议论文的语言应当严谨,避免说话模糊、语气含糊或因偏见而造成的不准确性。
作者应当在陈述观点时特别注意使用科学、准确的语言。
3. 逻辑性强:议论文的语言应当具备逻辑性,即作者在文中阐述观点时应当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将论证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关系进行展开。
4. 具有说服力:议论文的语言应当具备说服力,即通过合理的论述、严密的推理和充分的证据,让读者认同作者的观点。
5. 多样性:议论文的语言应当具有多样性,即作者应当借助丰富的语言工具,如比喻、排比、对比等,进行合理辅助,强化说服力。
6. 成年人语言:议论文的语言应当具有成年人语言的特征,即使用得体、文明、规范的语言,以及使用有经验、有学问、有责任的语言,避免使用不良、低俗、侮辱
性的语言。
7. 具有目的性:议论文的语言应当具有目的性,即作者应当充分考虑读者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并通过适当的语言方式、语气等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达到有效沟通。
综上所述,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观点明确、严谨性强、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多样性、成年人语言和具有目的性。
只有在这些方面同时做好,才能使议论文
的语言表达更加优秀、生动、有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议论文阅读之体会语言特点
专题16 议论文阅读之体会语言特点❶掌握赏析议论文语言的几种角度;教学目标❷学会解答“加点词作用”题和“词序是否可以调换”题。
一、考情梳理考查频率议论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常考考点。
常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考查方式分析词句表达效果;分析词句含义;分析词句指代内容或意思。
二、考点精讲议论文语言特点1.准确、严密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2.生动、形象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或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使说理通俗易懂,使表述更明确、情感态度更鲜明。
题型一:分析词句表达效果设问形式解题思路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不能。
①解释词语意思或指出限制作用。
②分析词语在句子阐述……内容。
③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分析词句表达效果。
准确严密①分析词语或句中阐述……内容。
②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生动形象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阐述……观点。
体现议论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文中语言具有……特点,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①分析角度:修辞手法、句式特点。
②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式(反问),生动形象地阐述或突出强调……观点或道理。
题型二:分析词句含义设问形式解题思路①分析文中词句的含义。
②谈谈你对词句的理解。
公式:分析词语或句子在文中阐述……道理。
题型三:分析词语指代内容或意思设问形式解题思路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在原文中找原句或词语。
如果没有原文,自己概括。
【技巧】将找到的内容,带入到句子中,看是否表达意思准确,用这个方法可以自查出对错。
加点词语在句中什么意思?解释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分析在句中阐述……内容。
★★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一、(23-24九年级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高国成①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②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
初中语文专题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含答案)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准确严密、简洁概括、生动形象是议论文语言的主要特色。
准确严密表现为议论文遣词造句恰当贴切,表意周密完备,句子之间逻辑正确完整,能准确表现事物的内在联系,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所以讲道理时语言一般都简洁精练、立场鲜明,举例叙事时都概括明了,不喧宾夺主;多数议论文还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通过选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或使用形象化、幽默性的语言等形式,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生动活泼、文采斐然。
(一)语言特点1.准确、严密。
2.概括性和简洁性。
3.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二)语言特色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一是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写作特点。
学生应能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写作风格,是高屋建瓴,还是欲扬先抑;是气势凌厉,还是娓娓道来;是生动活泼,还是逻辑缜密。
二是从关键词语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对文章整体风格的作用。
关键词语的使用,往往使得文章语言风格明确而坚定,严密周到,无懈可击。
二、方法点拨中考试题将议论文阅读作为一种主要的阅读技能对学生进行考查,对议论文的语言特色的考查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考查内容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分析整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其二,分析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议论文语言特点题的答法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一是语言特点;二是语体特点。
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亲切平和。
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有修辞的要把修辞说出来,此类题较少。
(二)词语、句子含义及其作用的理解题的答法词语、句子含义及其作用的理解题也有四种设题方式,一是句子理解题;二是词语的含义;三是加点词有什么作用;四是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中考议论文的语言特色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2.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3.了解近几年有关议论文语言的考试点,学会思考、;复习过程;(一)明确议论文语言特色;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阐明观点,重在说理,要以理服人。
在议论过程中,阐明事理要严密,要有逻辑性,表述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这就决定了议论文语言的基本风格。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严密、鲜明、概括、简洁。
语言准确表现在:①概念使用准确。
②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语言概括简洁表现在:叙述事实不细致,较笼统。
因议论文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
语言简练扼要。
语言严密表现在: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为使论点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文有时采用修辞方法或运用口语和一些文言词语,有时还变换句式,这就使议论文的语言多了一个生动的特点。
阅读议论文,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①准确严密的特点,大多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分寸感强,用语贴切的角度分析。
②以从限制性词语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
③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④从修辞的角度、句式的多样与变化所体现的论辩力量和表达的语势方面加以理解和体会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
④语言的逻辑性强,内在联系紧密,使论述的道理更严密、准确,富有说服力方面进行分析。
(以上这些内容概括性、知识性、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很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复习时要把这些知识性的东西打印出来,让学生容易理解,对照着每一方面去体会、分析,然后结合课文分析就有依据了。
)(二)下面就结合课文中有关内容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1.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体会。
例如《纪念白求恩》写道:“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给出这段文字后,请同学自己先找一找运用准确严密的词语,说一说好在哪里?如果换成别的词语行不行?然后,教师指出下面的词语:“拈轻”和“怕重”“推”和“挑”,“自己”和“人家”是什么样的词语,形成什么关系?同学们也就会理解这些词语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把部分人的“利己”错误展示在人们面前,给人以警示,与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形成鲜明对照。
议论文答题技巧
议论文答题技巧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逻辑性强:议论文需要有明确的论点和论证过程,语言上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使论点和论证过程清晰明了。
2.严谨性强:议论文需要有充分的论据和证据支持,语言上需要严谨准确,不允许出现模糊、含糊或不确切的表述。
3.说服力强:议论文需要通过充分的论证和有力的语言表达,使读者信服并接受作者的观点。
4.文学性弱:相对于其他文体,议论文的文学性较弱,注重表达思想和观点,而不是文学艺术的表现。
5.主观性强: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或观点的主观看法和立场的表达,因此主观性较强,但也需要有客观的论证和证据支持。
6.语言简练:议论文需要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和啰嗦,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和论证过程。
中学语文论文 如何揣摩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如何揣摩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坝黄中学尹琼丝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
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而这些都需要议论文的文字和语言去体现。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那么我们用一篇中学生的课文来解读一下,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一、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2.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3.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4.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需简明扼要,不用太细致。
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
5.语言生动表现为: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
表达方式:描写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二、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的题型: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加点词在句中是xx意思,删去后就变成xx意思,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A.动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准确(或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如果去掉,就……
B.形容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如果去掉就……
C.副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强调了(或突出了;或从范围上限定了)……;如果删去,就显得太绝对了(或根据语境分析)。
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性。
经常被考查到的几个副词:都,往往,非常、只有等。
真题解析
1、“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
..........,说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中的加点部分能
否删去?为什么?
答:(1)不能;(2)因为加点部分说明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只限于某种情况,如果删去,就变成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的,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2、“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1)不能;(2)因为加点部分限制了他们的灵感不是容易得到的,如果删去,就变成什么情况之下都并非有灵感,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3、“寻求真理的唯一
..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1)不能;(2)因为“唯一”表明只有一个途径,没有其他的,如果删去,就变成还有其他途径探求真理,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够准确、严密。
4、“由此看来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1)不能。
(2)因为“由此看来”表明下面的结论是由上面的推论得来的,如果删去,就变成毫无根据就得到以下结论,导致论证的逻辑性不够强;“主要、之一”表明还有其他的依据,如果把它们删去,就变成唯一的依据,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的语言不够准确、严密。
5、严密的答题格式是:
⑴该句中某某词语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符合事实;
⑵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三、赏析论证语言的生动性。
(一)题型:从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下列文段(或句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答题模式(注:如果是某个文段,就要举例;如果是句子就不要举例。
)
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举例+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
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语言特点+举例+表达效果(如:描写)例如: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谈读书》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答: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运用比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阐明了读书对于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天赋的重要作用;
又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运用排比,生动地强调了读书的作用非常多,非常大,读起来富有气势,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再如“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运用对比,生动地阐明了三种人的读书态度,从而突出了读书贵在运用。
3、生动的答题格式是:
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某某修辞(或者是使用了口语),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增强了议论文的文学性、趣味性。
4、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5、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
(1)解释词语的含义;
(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