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与规范

合集下载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规范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规范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手术质量、确保患者安全、规范手术前准备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

第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前准备程序,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第四条各临床科室应当负责本科室手术前准备工作的规范管理,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手术前准备制度。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监督和检查各临床科室手术前准备工作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条本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手术前准备工作的要求、责任分工、程序、文件记录等。

第二章手术前准备工作的要求第七条临床科室应当在进行手术前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和检查,特别对手术风险和患者禁忌症进行评估。

第八条对于需要特殊准备的手术,临床科室应当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手术器械、药品、设备等。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第十条手术前准备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当定期接受相关技能培训,掌握最新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紧急预案制定,医务人员应当定期进行演练。

第三章责任分工第十二条临床科室负责制定手术前准备工作的具体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

第十三条主治医师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制定。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浴洗、手术部位的消毒、换药等。

第十五条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无菌包装,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

第十六条麻醉科医师负责患者的麻醉方案的制定和术前评估。

第十七条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手术前准备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程序第十八条患者收治后,医院应当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完成患者的术前评估和相关检查。

第十九条临床科室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计划,制定手术前准备计划,并确定责任人员。

第二十条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手术前准备计划,为患者进行洗澡、换洗干净的手术衣、清洁手术部位。

第二十一条手术室护士应当按照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无菌包装,并填写记录。

手术术前准备制度

手术术前准备制度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一、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须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三系、 HCV、HIV、梅毒抗体.二、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如发现检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三、手术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 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病人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上详细记录.四、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三级及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有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本及病程记录内,必要时上报医管部.五、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上报医管部.六、手术时间安排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内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八、手术前准备应以制度为准,严禁熟人在未完成术前充分准备及评估前提前手术.九、手术室有权拒绝未完成相关术前准备的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 患者或家属的相关解释说明以及沟通工作由临床手术医师负责.十、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需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十一、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师、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其他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发生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进行.十二、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 条形码应分别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及植入性材料记录单上面.十三、术中实施自体血回输时,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通知麻醉科准备字体回收血设备.十四、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十五、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十六、应切实做好围手术期病人的相关管理及准备工作,术前需要麻醉会诊的,临床科室与麻醉科一起做好病人的术前评估工作.麻醉科和手术室应加强监管力度,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如有违反上述规定的,报医管部处理.。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医院需要制定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以下是的详细解释:一、术前体检制度1. 手术患者在确定手术计划后,需到门诊部或相关科室进行术前体检。

门诊部或相关科室应按照医院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是否适合进行;若患者存在重要的基础疾病或其他病史,需交待清楚,以便临床医生制定科学的手术计划和采用恰当的麻醉方式。

2. 术前体检流程应完整,包括基础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体温、呼吸等)、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血钙、血钾、血钠等检查。

3. 术前体检结果应明确记录在病历中,并督促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4. 手术前,如果发现某些不适合进行手术的情况,医生应当及时提出意见,以避免患者在手术中出现意外。

二、术前准备制度1.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按照医院规定的制度进行手术室准备工作。

必须对手术器械设备、手术床、手术灯、手术药品等进行清洁、消毒(灭菌)、检查,确保手术器械无菌,消毒方式符合医院标准。

2. 手术室准备工作应按照医院的规定时间点进行,确保手术室在手术前充分准备。

3. 手术室准备工作完成后,必须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审核,并在手术记录单和护理记录单中详细记录。

4. 手术室医疗器械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 手术室护士应对手术室消毒液等进行质量监督,保证其有效性。

对于手术室设备的使用、记录、清洁、消毒等操作进行管理。

三、术前药品管理制度1. 手术前必须按照医院规定的术前用药计划执行。

2. 手术药品的审批、购买、配送、保存、使用等环节应当按照医院有关规定,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有效性。

3. 手术室护士应当在操作前检查手术药品的名称、用量、质量等信息,确保手术药品使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手术药品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如验药、洗手、穿刺、注射等步骤,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性。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一)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须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须检查血型、乙肝两对半及输血套餐(HIV、HCV、梅毒抗体)。

(二)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如发现检查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三)手术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费项目等,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风险评估表》,征得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诊患者不能签字,授权委托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在病历上详细记录。

(四)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所有手术均需手术前行术前小结。

重大手术、特殊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制定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中,填写《重大(特殊)手术审批表》,报医务科审批。

(五)手术医师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六)择期手术需提前一天把手术通知单送达手术室,手术室护士需提前做好器械准备工作。

(七)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标识。

(八)严禁在未完成术前充分准备及术前评估提前手术。

(九)手术室有权拒绝未完成相关术前准备的患者进入手术室,患者或家属的相关解释工作由手术医师负责。

(十)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等。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需摘除加压,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十一)参加手术所有人员用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既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进行,及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签字。

(十二)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术前准备是医疗机构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于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术前准备工作的规范进行,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意义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医疗机构的术前准备工作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保证患者在手术前得到充分的检查和准备,从而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动,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三、管理制度内容(一)术前准备项目1. 术前检查:明确手术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2. 准备物品:准备手术需要的器械、药物和其他耗材。

(二)责任分工1. 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

2. 临床部门负责人:负责安排临床人员参与术前准备工作,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护理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术前准备工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4. 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提供准确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手术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术前准备工作流程1. 患者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和初步检查,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2. 手术安排: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

3. 术前检查:安排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化验、心电图、X光等。

4. 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药物和其他耗材。

5. 专科会诊:根据需要,安排患者进行专科会诊,确保手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 术前宣教: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7. 患者交接: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和准备工作交接给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确保手术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 制度执行:医疗机构要对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充分理解制度的要求和意义,并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是进行手术的重要环节,其繁琐和严肃程度需要规范化制度来支持和指导。

下面将介绍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

1. 术前检查制度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身体状况是否适宜手术。

术前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B超、肺功能检查等项目。

所有检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具有有效的检查记录。

2. 术前禁食制度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术前禁食是为了减少手术风险,防止手术中发生误吸。

根据患者手术类型、身体状况和手术时间等实际情况,医院需制定详细的术前禁食制度,包括禁食时间、禁食种类和禁食原则等内容。

3. 术前洗浴制度术前洗浴是为了保证术区的清洁,降低手术感染风险。

手术患者需要在术前进行全身清洁,包括淋浴或擦浴。

医院应制定术前洗浴指导和规范,保证患者按规定进行洗浴并记录。

4. 术前心理疏导制度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紧张,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心理疏导。

医院应有专门的心理疏导师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包括讲解手术过程和风险、鼓励患者信心和勇气等方面,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5. 术前交代事项制度手术患者在手术前需要了解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手术流程,以便做出决策并执行手术准备工作。

医院应有相关制度和规范,包括术前交代事项的内容、交代方式和交代记录等。

同时,应对术前交代事项进行全面的培训和督导,确保患者充分理解术前准备的重要性。

以上是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介绍,各医院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医护人员应积极执行,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顺利进行。

术前准备与手术规程制度

术前准备与手术规程制度

术前准备与手术规程制度1. 前言为了确保医院手术工作的安全、高效以及供应质量保障,订立术前准备与手术规程制度是特别紧要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医院手术流程、加强手术前准备工作,并确保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行为规范。

全部相关医务人员必需遵守本规程,确保手术方案的可行性,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

2. 术前准备2.1 手术前准备工作的负责人2.1.1 布置一名主管医生或手术护士作为手术前准备工作的负责人。

2.1.2 负责人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熟识手术流程和手术室设备,并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2.2 患者手术确诊及准备2.2.1 患者的手术确诊必需由临床医生通过综合检查和各类辅佑襄助检查结果做出。

2.2.2 患者手术计划需提交至相关运作委员会或会议进行评审。

2.2.3 手术前,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2.2.4 患者在手术前必需完成相关检查,包含但不限于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等。

2.3 手术室准备2.3.1 手术室应确保设备齐全、料子准备充分,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

2.3.2 手术室应保持干净和准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以确保手术无菌环境。

2.3.3 手术室必需配备一名专职护士进行手术器械清点和准备工作。

2.4 术前会诊与沟通2.4.1 手术前,主治医生需组织会诊并邀请需要参加手术的相关医生共同讨论手术方案。

2.4.2 手术计划、手术方式与需求等必需在会诊中达成共识。

2.4.3 医务人员在手术前需与患者进行必需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并供应必需的心理疏导。

3. 手术规程3.1 手术准备3.1.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护士负责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患者和手术室手术信息的全都性。

3.1.2 患者身体清洁,包含必需的洗澡及予以适当的消毒。

3.1.3 手术前,患者必需配戴医用手术帽、口罩,穿着无菌手术衣,并进入洗手间清洗双手和前臂。

3.2 麻醉准备3.2.1 手术前,麻醉科医生需核对患者姓名、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并准备相应的麻醉设备和药物。

病人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病人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病人术前准备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1.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规范病人术前准备工作,提高手术成功率,特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

第二条:术前评估1.全部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必需进行术前评估。

2.术前评估包含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相关检验和特殊检查等内容,以综合评价病人的手术适应性。

第三条:术前检查与检验1.依据手术类型和病人具体情况,医生会依据术前评估结果开具相应的术前检查与检验要求。

2.术前检查与检验内容重要包含但不限于血液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射线、超声检查等。

3.病人应依照医生要求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与检验。

第四条:手术风险评估1.依据病人术前评估和检查与检验结果,医生会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并向病人及家属做出相应说明。

2.医生会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确保其理解手术风险,并取患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第五条:术前准备引导1.医生会就手术前的饮食、药物使用等进行认真引导。

2.病人在手术前规定的时间内,不得进食或饮水,以免影响手术进程和安全。

3.病人如在术前使用过药物,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确认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剂量。

第六条:术前禁忌与注意事项1.依据手术类型和病人情况,医生会就术前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认真说明。

2.病人应严格遵守医生的禁忌要求,如禁忌饮酒、吸烟、服用某些药物等。

3.病人如遇获得术前禁忌或注意事项相关情况转变,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寻求引导。

第七条:术前洗净与消毒1.病人在手术前需进行相应的身体洗净和局部消毒。

2.病人洗净需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彻底清洗身体各部位。

3.局部消毒需使用指定的消毒剂及方法,确保手术部位的无菌环境。

第八条:术前交床和签署知情同意书1.术前满足手术室标准的病人,应由医生或护士陪伴前往手术室。

2.操作前,医生会与病人进行最终确认,核对身份及手术部位。

3.病人及家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确认已充分理解手术目的、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与规范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与规范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与规范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1. 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2. 手术前手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3.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4.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备案。

5. 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

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 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7. 择期手术患者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参与,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核查结果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确认签字。

本制度所指的手术医师是指术者或第一助手。

2、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1.术前必须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确保手术无误。

标记应在手术室内完成,由手术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

标记应在患者皮肤上进行,使用无刺激性、不易脱落的标记笔或标记贴纸。

标记应包括手术部位名称、患者姓名、手术日期等信息。

2.标记前应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标记正确无误。

标记应在手术前最后一次确认,手术医生和护士应在手术开始前再次核对标记信息。

3.如果手术部位有变化,应及时更改标记。

如果标记脱落或不清晰,应立即重新标记。

4.手术结束后,应在手术记录中注明手术部位标记情况,并将标记信息与手术记录一同归档保存。

5.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应在医院内部广泛宣传,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确保标记制度的正确执行。

同时,医院应建立监督机制,对标记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依据XXX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职责方面,主刀或一助医生应在患者手术部位皮肤做标识,特别是左右区别的手术部位。

病区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应确认手术部位,而麻醉医生则需要再次确认手术部位。

标识时间方面,对于急诊患者,外科主刀或一助医生应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立即做标识。

但对于危重的急诊患者,可以直接入手术室,不必作标识。

对于择期手术,主刀医生或一助应在手术前一天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做标识。

标识原则方面,手术部位的标识应尽可能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并征求患者同意。

当患者拒绝手术部位的标识时,或不适合做皮肤标识的患者如婴幼儿,医生应考虑采用书面的手术部位确认方式,在术前谈话单写明手术部位。

特殊手术方面,单器官手术、介入手术以及涉及会阴、肛门等解剖上不适宜进行标识的手术可以不做标识。

标识方式方面,手术标识方式以黑色油性记号笔标识手术切开线或以直径2-3厘米空心圆标示并注明为“左”、“右”侧(或以Lt、Rt标注)。

对于只有一个切口的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黑色油性记号笔画一直线;对于腔镜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画“-”;对于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手术时,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黑色油性记号笔画一直线,并在直线旁写两个数字,表示本次手术切口的个数和手术的顺序。

术前准备与手术操作规范制度

术前准备与手术操作规范制度

术前准备与手术操作规范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确保医院手术工作的安全、有效和规范性,订立本规章制度。

2.本规章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准则和行业标准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各科手术室的术前准备与手术操作。

2.全部参加手术工作的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必需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术前准备第三条术前准备的内容1.患者信息确认: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防备过敏史等,必需时核实患者家属视情况签署知情同意书。

2.体征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监测,评估患者手术风险。

3.试验室检查:依据手术需要,进行必需的血液、尿液和影像学检查。

4.麻醉评估:麻醉科医师对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评估,订立相应麻醉方案。

5.术前准备: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消毒物品等,确认手术室环境乾净。

6.防备感染:采取必需的防备性抗生素使用、皮肤消毒等措施,确保手术器械和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第四条术前准备的责任1.主刀医生负责患者的手术方案订立和患者术前评估。

2.护士长负责术前准备、器械和药品的准备。

3.麻醉科医师负责麻醉方案订立和术前麻醉评估。

4.感染掌控科负责术前消毒和无菌操作的引导与培训。

5.手术部门主管负责监督和检查术前准备工作的执行情况。

第五条术前准备的记录1.全部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都要进行书面记录,并建立相关档案。

2.术前记录应包含患者信息、手术室环境准备情况以及患者术前评估结果等内容。

第三章手术操作第六条手术工作流程1.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室正式开始手术前,必需进行清洁洗手和穿着无菌手术衣、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

2.手术操作必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严禁在手术室内吸烟、喝饮料等不文明行为。

3.手术室内的医疗废弃物必需按规定分类、包装和处理。

4.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必需紧密搭配,严格依照手术方案执行操作,并做好医疗记录。

5.手术器械和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需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前必需无菌。

医院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则1.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2.确保手术室内设施、操作规范和环境卫生符合要求。

3.建立科学、有效的手术前准备流程和管理制度。

4.加强沟通和协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手术前准备流程1.手术患者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核对。

在手术前,应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和部位等,并核对信息的准确性。

2.术前评估和准备2.1术前评估:临床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化验、影像学等,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风险评估。

2.2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禁食禁饮、清洁肠道、术前检查等。

术前清洁肠道主要包括口服泻药和清洁灌肠,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3.手术室准备3.1手术室设施的准备:手术室内应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工作和清洁卫生。

3.2手术器械的准备:手术器械应按照手术需要进行准备,包括器械的消毒、清洗和包装等。

3.3手术床的准备:手术床应进行清洁和消毒,并调整好床位和手术灯的位置。

4.手术团队的沟通和准备4.1手术团队的成员:手术团队由主刀医生、助手、麻醉师、护士等组成。

在手术前,团队成员应进行沟通和协调,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4.2手术时间的安排:确定手术时间,避免冲突和延误。

三、质量管理要求1.手术前准备记录的填写和管理。

手术前准备应有专门的记录表,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评估和准备、手术室准备等内容,并进行管理和存档。

2.手术室设备和器材的质控。

手术室设备和器材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卫生洁净。

3.手术团队的培训和考核。

手术团队成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手术前准备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考核。

四、风险管理措施1.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手术团队应做好术前讨论,避免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2.手术室洁净和消毒管理。

手术室应保持洁净和无菌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

五、记录和监督1.手术前准备的记录表应进行管理和存档,方便后续的调查和追溯。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是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减少手术风险,各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的内容、流程和要求。

一、术前准备的目的和意义术前准备是为了确保手术患者在手术前达到最佳状态,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

具体目的和意义如下:1. 确定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通过术前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特定手术,并排除一些禁忌症,降低手术风险。

2. 提供清晰的手术指导:术前准备可以提供详细的手术指导,包括准备手术器械、设备、药物等,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预备。

3. 预防并发症:术前准备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来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4. 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通过充分术前准备,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二、术前准备管理的内容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医疗团队的责任划分、术前评估、患者教育等。

下面将具体介绍各个方面的内容:1. 医疗团队的责任划分术前准备需要由医疗团队共同协作完成,包括主刀医生、护士、麻醉师、临床检验科人员等。

各个岗位的责任划分要明确,确保术前准备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2. 术前评估术前评估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患者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通过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为手术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3. 患者教育在术前准备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包括手术的具体内容、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益处,以便做出知情同意。

4. 预防感染术前准备中,预防感染是一个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个人卫生的注意,如洗手、洗澡、换洗衣物等,同时根据手术的具体要求,使用消毒液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

5. 饮食控制根据手术类型和具体要求,术前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

手术术前准备制度

手术术前准备制度

手术术前准备制度1.手术患者的评估:医疗机构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过敏史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手术准备:手术前需要准备好手术室、手术器械、药品等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并进行合理的排布和布置,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检查手术台、手术灯等设备的运转状况,确保其正常使用。

3.手术宣教: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手术宣教,包括手术的目的、方法、风险、预后等内容,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增强其对手术的理解和信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手术安全检查: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检查,包括身份确认、手术部位确认、手术项目确认、药物过敏检查等,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血型、血压、心电图等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5.手术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病情,医务人员需要对手术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比如,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提前准备血液制品;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可以进行术前抗感染治疗。

1.提高手术安全性:手术术前准备制度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

同时,通过安全检查和手术风险评估,可以提前发现患者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2.保证手术效果:手术术前准备制度能够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需求,以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方案。

同时,通过宣教和知情同意,可以让患者对手术的预期目标和预后情况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信心,保证手术的效果。

3.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手术术前准备制度可以规范和规范手术流程,提高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通过对手术室设备和物资的准备和排布,可以提高手术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减少手术风险和问题的发生。

4.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手术术前准备制度可以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保护其合法权益。

手术术前准备制度

手术术前准备制度

手术术前准备制度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过程,为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术前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术前准备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手术器械的完好以及患者术前状态的稳定,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将从手术室准备、术前检查及评估、患者术前教育等几个方面对手术术前准备制度进行探讨。

一、手术室准备手术室是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它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手术术前准备制度中,手术室准备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卫生:手术室需要保持洁净整洁的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设备器械:手术室内的器械设备要保持完好,确保能够满足手术的需要。

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药品准备:手术室需要储备常用的手术药品和药物,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药品的储存要求要符合相关规范,避免药物受潮或变质。

二、术前检查及评估在手术术前准备制度中,术前检查及评估是确保手术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术前检查及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基本情况的获取:手术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以便在手术中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2. 术前检查项目: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术前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如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康复情况。

3. 心理评估: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要进行相应的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三、患者术前教育患者术前教育是手术术前准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术前教育,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手术的过程和风险,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减少手术中的不必要误解和焦虑。

1. 术前指导:患者术前教育应包括手术前的饮食禁忌、用药注意事项、手术前的常规处理等。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并提供一份术前注意事项的手册供患者参考。

2. 饮食指导:手术前的饮食要求因手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入院病人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入院病人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入院病人术前准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入院病人术前准备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是为规范医院入院病人的术前准备工作,确保病人手术安全和术后病愈,保障医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基本要求。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手术科室的入院病人,包含拟行手术的病人和第二天手术的病人。

第三条术前准备工作应严格依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确保病人术前准备的全面、准确和时效性。

第二章术前准备第四条医生在拟行手术或手术计划确定后,应书面通知入院部门,并填写《入院申请单》。

第五条入院部门收到入院申请单后,应依据病人所接受的手术类型,及时通知护士长、质控科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第六条护士长应依据入院申请单内容,统一布置病人的术前检查、并准备相应的检查仪器设备。

术前检查包含但不限于: 1. 常规血液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生化指标。

2. 心电图检查、胸片、B超等其他辅佑襄助检查。

3. 依据手术类型需要进行的特殊检查,如心脏超声、血管造影等。

第八条检查结果应及时打印出来并与病案一同送到相应科室。

第九条医生应依据术前检查结果,决议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为病人解释手术内容、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

第十条护理部门应及时将手术知情同意书送到病人处,进行签字确认,并在病历中记录。

第十一条术前准备工作完成后,护士长应对入院病人的术前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填写《术前准备评估表》。

第三章术前引导第十二条护士长应依据病人的手术类型和具体情况,进行术前引导。

引导内容包含: 1. 饮食引导:禁食禁水时间、饮食调整、禁烟酒等。

2.个人卫生:术前需进行身体清洁和皮肤消毒。

3. 注意事项:如避开感染、保持心情舒适、避开身体劳累等。

第十三条护士长和护士应耐性认真解答病人和家属的问题,除去他们的疑虑和焦虑情绪。

第十四条护士长应告知病人术前禁止进食、喝水等特殊要求,并向病人供应相应的宣教料子。

病人如有特殊需要,护士长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病人术前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术前准备是一个医疗机构安全有效完成手术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人员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措施。

为此,需要制定科学严谨的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的范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术前准备的概念和目的1.1 术前准备是指医护人员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评估其手术风险,做好手术准备工作,确保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

1.2 术前准备的目的是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二、术前准备流程和要求2.1 术前准备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1) 病史采集和评估:医护人员应认真收集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家族史等,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2) 体格检查: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身体各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心肺、肝肾、神经等方面。

(3) 实验室检查: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等。

(4) 影像学检查: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 线、CT、MRI等。

(5) 手术风险评估: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估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2.2 术前准备要求:(1) 术前准备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必要时应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2) 对于患者的每项检查结果和评估结论,应按照要求进行汇总,形成患者的健康档案,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3) 对于手术风险较高患者,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麻醉前加强监护、开设手术准备室等,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三、术前准备管理要点3.1 明确相关责任人和管理流程(1) 建立术前准备管理小组,明确相关责任人。

(2) 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和各环节的职责。

3.2 制定操作规程和标准化流程(1) 制定术前准备操作规程,规范术前准备工作流程。

(2) 建立标准化流程,确保流程执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1)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实现数据共享。

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的相关制度与流程一、制度概述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

二、术前检查准备制度1. 术前评估:手术前,医师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诊断和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手术计划。

对于疑难病例,应组织会诊讨论,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

2. 术前检查:择期手术患者应完成以下术前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血液生化检查;(2)心电图、胸部X线片、腹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3)感染筛查(乙肝两对半、HCV、HIV、梅毒抗体等);(4)输血前检查(血型、交叉配血等);(5)特殊病例根据需要进行肺功能、心功能、胃镜、肠镜等检查。

3. 术前准备:(1)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目的、过程、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饮食调整:根据手术类型,患者术前可能需要禁食、禁水。

医师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要求。

(3)皮肤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应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去除毛发,预防感染。

(4)肠道准备:根据手术需要,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肠道清洁,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5)呼吸道准备:吸烟患者应戒烟至少2周,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

(6)心理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4. 术前讨论:(1)二类以上手术应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讨论内容包括手术方案、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

(2)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手术等应进行多学科会诊,确保手术安全。

5.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根据手术风险,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二级手术、三级手术、四级手术。

(2)各级手术应由相应级别的医师担任术者,重大手术及探查性质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或科主任担任。

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地相关规章制度与流程

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地相关规章制度与流程

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地相关规章制度与流程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常见方式之一。

然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为此,医疗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以确保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本文将就手术患者术前检查准备的相关规章制度与流程进行探讨。

一、术前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术前检查是指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和评估,旨在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减少手术风险,以及为手术后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

术前检查的主要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史、药物史等信息,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方案;2.检测和评估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功能状态,如血液、心肺、肾脏等系统的功能;3.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合并症或潜在的手术风险因素,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4.提供给手术团队参考的患者相关信息,为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好准备。

二、术前检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手术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具体的术前检查内容和要求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术前检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以及全身各系统的常规体格检查;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血液状态和器官功能;3.影像学检查:包括X 光片、CT 扫描、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患者器官结构和功能;4.特殊检查:根据需要,可能会进行特殊检查,如心电图、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等,以评估患者的心脏、肺功能等;5.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体系,以确保手术后的康复和心理健康。

三、术前检查的流程和标准化要求为了确保术前检查的质量和准确性,医疗机构一般会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标准化要求。

具体流程可参考以下步骤:1.接诊登记:患者入院后进行登记,登记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等;2.术前评估:由专业医生或护士进行术前评估,包括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3.评估结果分析和判断:对患者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患者的手术适应性和风险等级;4.术前准备方案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术前准备方案,包括术前禁食、药物管理等;5.术前教育和知情同意:向患者提供术前教育,解释手术过程、风险、术后护理等,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6.签署术前检查单和知情同意书:医生和患者共同签署术前检查单和知情同意书,确认手术前准备工作已完成。

患者术前检查与准备制度

患者术前检查与准备制度

患者术前检查与准备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患者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的规范化和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本医院特订立此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包含拟手术患者和紧急手术患者。

第二章术前检查第三条拟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应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以明确手术适应症和患者的健康情形。

第四条术前检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病史手记、体格检查、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第五条病史手记包含患者主诉、现病史、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以取得患者的疾病信息和手术相关的背景资料。

第六条体格检查包含全身系统的检查,重点包含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第七条试验室检查一般包含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进一步加添或减少检查项目。

影像学检查包含X线、CT、MRI等,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决议是否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第九条依据患者术前检查的结果,医生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要求,做出术前评估报告,并明确手术方案。

第三章术前准备第十条依据术前检查的结果,医生应向患者进行术前说明,告知手术的相关风险、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

第十一条患者应注意术前禁食、禁饮水的要求,遵守医生的指示进行饮食掌控。

第十二条依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应明确术前准备的要求,包含清洁肠道、皮肤消毒、禁止使用药物等。

第十三条对于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应依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术前准备,包含术前禁食、禁饮水等。

第十四条对于需要局部麻醉的手术,患者应在手术前进行术前准备,如适当洗净手术部位等。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做好手术器械的准备工作,包含器械的消毒、清洁和检查等,确保手术器械的完好和安全。

医务人员应做好手术间的准备工作,包含手术室的清洁、消毒、供氧等设备的检查等,确保手术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第四章术前教育第十七条拟手术患者及其家属需接受术前教育,包含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等的认真解释。

第十八条术前教育应由医生和护士联合进行,以确保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有清楚的认得和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1. 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2. 手术前手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3.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4.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备案。

5. 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

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 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7. 择期手术患者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参与,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核查结果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确认签字。

本制度所指的手术医师是指术者或第一助手。

2、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3、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主持、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按
《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二)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主持、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三方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核查人确认后分别签名。

(五)核查过程要求主持人唱读。

4、《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科室带入,分别由查对主持人填写、签字。

5、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负责对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物品进行及时清点核查,手术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共同核查签字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

手术清点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手术室留档,一份归入病历。

手术清点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签名等。

5、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应参照执行。

6、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7、术中用药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
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8、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9、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10、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相互督促,对未按照上述规定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将分别按50元/ 例扣发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

并予以院内通报。

11、《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案中保管,手术病历无手术安全核查表视为不合格病历(单项否决),将对主管医师按不合格病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2、手术科室病房与手术室之间要建立交接制度,并严格按照查对制度的要求进行逐项交接。

手术开始前:
麻醉医师主持 (唱读)、手术 室
护士、手术 医师三方核查
开始手术 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 室前: 手术室护士主持(唱读) 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三
方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
诊治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详细、科学的手术方 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手术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 的治疗,我院特制定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1. 手术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2. 医生、麻醉师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 体格检查、 影像与实验 室资料、
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核查无
核查无误 实施麻醉
3. 术前主管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根据评估
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

必须做好必要的术前知情告知,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嘱患者或委托人签字。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

4. 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
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5. 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
术前24h 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
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②麻醉分级(ASA分级)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Ⅵ级:
P1: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P6:脑死亡的患者。

③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 3 小时

完成组”;“手术超过3 小时完成组”
属急诊手术在“ □”打“√”。

④手术类别由麻醉医师在相应“ □”打“√”。

⑤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在患者出院后24h 内由主管医生填写
手术风险评估流程
2、麻醉分级(ASA 分级) 3. 手术类别
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0 1. 浅层组织手术□
2. 深部组织手术□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0
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1 3. 器官手术□
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1 4. 腔隙手术□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1
P6:脑死亡的患者□
1
麻醉医生签名:
4、手术持续时间
T1: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 0 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
切口甲级愈合□
T2:完成手术,超过3小时切口感染--- 浅层感染□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与流程
一、择期手术或急诊手术术前,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
二、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

?
三、在患者手腕上戴上腕带,标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左、右。

?
四、患者到手术室前,责任护士再次核对手术患者的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及部位,再次检查皮肤准备情况。

?
五、手术病人确认流程:
1、手术医生应该在术前一日或手术医嘱开出后用记号笔或棉签蘸龙胆紫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作为标识标志,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手术部位。

2、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与病房护士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3、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患者在麻醉开始前,应进
行四方核对,特别是涉及左右侧时,再次确认手术部位体表标识并签字。

4、手术医生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切皮前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及体表标识(尤其是左右侧),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手术。

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5、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手术标记执行率≥95% 。

六、无手术部位及体表标识的手术病人麻醉科可以拒绝接病人入手术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