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之战的经过
秦灭六国之战

● 秦军排除楚边境部队的抵抗,于汝河南北分向寝、平舆展开攻击,击破楚军,李信军占领了平舆, 蒙恬军占领寝城。秦军未遇楚军重大抵抗,进占两城后,渡过洪河东进。
● 楚军统帅项燕见秦军转变进军方向,孤军深入,立即率楚军主力,兼程急进,追击秦军于棠溪, 给秦军以沉重打击。李信战败,率军往城父方向撤退。楚军乘胜猛追,3昼夜战斗不息。秦军连日 所筑营垒,都被楚军攻破,都尉一级将领7人阵亡,李信军损失惨重,多亏城父蒙恬军的掩护,李 信得以突围逃回秦境,才免被俘。这是秦统一战争中宜安之战后,又一次重大的挫折。
● 秦王政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秦 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黄河、鸿沟之水冲灌大梁城,3个月 后,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灭楚
● 秦灭楚之战
● 秦国并韩、灭赵、破燕、灭魏后,紧接着大举进攻楚国。当时楚仍为中国南方大国,拥有今河南西部及东南 部,山东南部,湖北、湖南两省,洞庭湖以东和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全部。
秦灭六国之战
秦灭六国之战
●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国统一战争,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消灭其 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
●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 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 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赵葱、颜聚奋战数月,最终被秦将王翦击败。赵葱被杀,颜聚 收拾残兵退回邯郸勒兵固守。郭开被秦国收买,多次劝说投降。赵公子嘉坚决反对,主张抵抗到 底,率领宗族、宾客参加了首都邯郸的保卫战。但赵王迁已丧失斗志,下令开城向秦军投降。
秦灭六国顺序及时间表(秦始皇先后灭六国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这六个字为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的顺序。
其中第一个被灭的是韩国,这就导致不少人认为,秦第一个攻打的对象是他。
其实不然,虽说韩国第一个被灭,其实赵国才是秦第一个攻打的国家。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吕不韦与嫪毐(lào ǎi),着手亲征。
在大臣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20字的“天下一统”策略: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图丨秦灭六国顺序图这一策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2个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燕、齐两国距离秦国最远,短时间内打不了,因此需要笼络。
而魏、楚两国则处于七国的中间位置,与秦国之间隔了韩、赵两国,因此需要稳住他们。
与秦国紧挨着的韩、赵两国,则需要快速消灭。
总的来说,这个策略将战争步骤分为3个阶段,从近到远,分别是韩赵、魏楚、燕齐。
因此才有了后半部分八个字: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其实这个策略在制定过程中,远不止根据距离远近来决定攻打的先后顺序。
因为将“韩赵、魏楚、燕齐”两两组合后,你会发现都是一个强国与一个弱国的情况。
对秦国来说,另外六国中有3块骨头十分难啃,分别是地盘最大的楚国、地势最好的齐国以及战斗力最强的赵国。
刘向在《战国策序》中指出: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图丨战国合纵连横图简单的说就是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从地图中不难看出,秦位于各国的西边,而楚位于各国的南部,均位于边缘。
因此说楚国是战国时期,除秦国外的第二强国,并不过分。
插个题外话,后来灭秦的项羽、刘邦等人,在地理位置上,算楚国人。
位置最好的齐国,因为背面是渤海与东海,没有后顾之忧,自春秋开始便一直称霸,得益于地理优势,使得齐国在各国中脱颖而出。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称帝,并且为了离间东方各国的关系,派人去说服齐国称帝。
齐国同意后,这就有了“东西二帝”这一说法。
后来因为欲与各国合纵攻秦,才复称王。
秦国与齐国向来交好外,除了因为位置较远,齐国本身国力也强。
秦国攻打六国的战役

秦国攻打六国的战役1.灭韩国秦王政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赵国。
因为赵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最强,是秦国走向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
所以,赵国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
秦军屡次进攻赵国,均被赵国击退。
在用主力进攻赵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
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他所管辖的属地。
腾被秦王政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
腾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展顺利,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2.灭赵国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
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
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
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
赵王轻信谣言,派人替代李牧。
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
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
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
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
赵国实际上灭亡了。
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今河北尉县),自立为王。
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
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3.灭燕国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
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
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
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
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
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
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
秦灭六国

韩原之战韩原战役是春秋中叶,秦晋间爆发的第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
此战是秦穆公东进战略与晋国自身利益相矛盾的产物。
直接导火线则源于晋惠公背信毁约。
其背景须从晋王室的王位争夺说起。
晋献公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处置不当,酿成宫廷流血斗争。
世子申生含冤自杀,公子重耳与夷吾处境险恶被迫外逃。
公元前654年夷吾逃到与秦国接壤的梁国(地当今陕西省韩城市南)。
二公子出逃后,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王室纲纪紊乱,弑杀不已。
献公宠妃所生的公子奚齐、卓子先后即位,又相继被大臣所杀,再次出现权力真空,国内大臣在迎立重耳、夷吾的人选问题上争执不下。
夷吾闻讯忙馈赠厚礼予秦,请求穆公助一臂之力,并许诺事成割让大片土地与秦。
夷吾得秦军之力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惠公,但旋即反悔背约不予地于秦。
晋惠公许诺割上述之地也是无奈之中的权宜之计,很有可能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因为秦国急需得到这些战略重地。
此后晋惠公从国家利益着想背信弃义拒绝割让上述战略要地亦在情理之中,但此举在道义上已失一着,使秦大为不满,两国关系出现裂痕。
事情并不至此为止。
惠公回国四年,即公元前647年,晋国谷物歉收,冬天发生饥荒。
晋派人向秦求援,秦君臣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大批粮食源源不断运抵晋国,此举声势浩大,史称’泛舟之役’。
次年冬,秦亦饥馑,自然求救于晋。
晋廷两派为此激烈争论,最后惠公采纳反对派意见,拒绝援助,并认为这是削弱秦的大好时机,决定积极备战乘虚攻秦。
对于晋一再忘恩负义,秦君臣义愤填膺。
穆公也决定备战伐晋。
次年,即公元前645年,秦收成较好,国内安定。
此年为,在晋即将举兵攻秦之际,穆公先发制人,亲率大军伐晋。
秦军士气高昂,连战连捷,晋军三败退到韩原(山西省河津、万荣二县间)。
韩原离晋国都并不太远。
晋惠公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敌人深入国境,该怎么办呢?’大臣中庆郑是去年极力主张助秦度荒者,意见未被采纳未免心存积怨,这时便讥讽道:’君主你让他们深入的,我们能怎样呢?’惠公大骂’放肆无礼’。
秦灭六国之战的经过

秦灭六国之战的经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混战,最终由秦始皇一统天下结束战局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有秦灭六国之战的经过,欢迎参阅。
秦灭六国之战的经过在公元前223年也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末期的时候,有七个国家称霸于中原大地上,它们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最后由于秦国逐渐强大发动起了战争逐渐灭掉了其他的六个国家。
秦灭六国之战从公元前231年到公元前221年历时10年时间,在这10年时间中秦国相继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六个国家,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局面,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代,秦朝。
史书上记载的秦灭六国之战历时了十年,但是秦国为了策划和准备这场战争却花费了多年的时间。
秦始皇嬴政成为秦国的国君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当时的秦国丞相李斯向嬴政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所以秦始皇在第一年就灭掉了韩国和赵国,同时准备向其他国家进军,在荆轲刺秦失败后又灭掉了燕国,燕国被攻破后秦始皇又进一步向其他国家进军最终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原。
秦灭六国之战这场战争长达十年,在这十年时间中,秦国灭掉了其他六个国家可以看出秦国国力的强势。
秦灭六国的原因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极具传奇特色的人物,因为他不仅仅是我国第一的封建制度的国家的君主,同时他也结束了我国战国末期诸侯混战的局面。
秦国通过吞并其他六个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朝代,那么秦国为什么要吞并其他几个国家呢?秦国起初也和其他几个国家一样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是在商鞅变法之后逐渐变得强大。
秦国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秦惠王继位后有了一个转折,秦惠王虽然杀死了商鞅但他一直励精图治将秦国治理的非常强大,之后秦国在秦惠王的努力下成为战国四雄之一和楚国齐国处于同等地位。
后来秦始皇嬴政统治秦国,由于嬴政是一个非常有野心和有能力的人,再加上丞相李斯的策划和帮助,嬴政有了一统天下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催使下,秦国在嬴政的带领下逐步吞并了其他六个国家,一统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王朝,秦朝。
“秦灭六国之战”的历史背景

[键入文字]“秦灭六国之战”的历史背景战争简介秦王政在即位的第九年(公元前238 年)加冠、带剑,即加冕亲政。
这年他22 岁,要亲自过问朝政。
亲政的当年,就平定了嫪毐集团的叛乱。
次年,又解除了吕不韦的相权,不久又迫其自杀。
这样,就清除了他亲自过问大政的障碍。
秦王政亲政后,加紧从事扫灭六国的斗争。
他采纳尉缭的建议,用金钱收买诸侯国的权臣,以乱其谋。
这一手段,确实有用,像齐国的相国后胜,因多受秦间金,而不修战备,也不助五国攻秦,所以秦得以从容灭他国。
赵国的郭开为赵王迁宠臣,受秦贿赂,诬陷大将李牧、司马尚,此二人在对秦战争中,虽胜还被加以谋反罪被杀或免职,结果秦国轻易把赵灭掉。
秦王政所用的另一手,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手段,还是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东方这批苟延残喘的国家,进行扫灭。
秦王政依靠先辈(也包括吕不韦在内)培植起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他亲政后的短短17 年中,就把东方六国扫灭,完成了统一的大业。
历史背景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
到公元前246 年,也即秦始皇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
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齐向为东方之强国。
但到秦始皇初年,齐政权传至齐王建时,齐威王时期建立起来的霸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齐国实已徒具东方强国的虚名。
它政治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国无贤臣良将,军无奋进战斗之志,面对强秦即将发动的并灭六国的战争,竟毫无准备,坐以待毙。
1。
秦灭六国的决定性战役

秦灭六国的决定性战役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你知道当时灭六国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吗?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秦灭六国的决定性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长平之战战争背景参见词条:赵国、秦国、战国七雄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国君的祖先原为赵侯,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
[1]赵国自周赧王九年(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
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
[2]秦国位于赵国的西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秦国最初的领地在秦(今天水市),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
秦穆公时,秦国开始参与中原争霸,逐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3]秦昭王时,秦国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垂沙之战,大败楚军[4] ;伊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扫平秦军东进之路[5] ;鄢郢之战,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6] ;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攻取了魏国的几座城池和赵国的观津。
[7]长平之战将领简述王龁: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
在与赵国的多次战争中互有胜败。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征战皆全胜。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因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
赵括熟读兵书,喜谈兵学,曾帮助其父在不到一个月攻下齐国麦丘,受到嘉奖。
长平之战中战死,落下“纸上谈兵”的笑柄。
长平之战战争起因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大败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8] 。
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秦朝历史】秦始皇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和简要过程

【秦朝历史】秦始皇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和简要过程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众所周知,秦国最后灭掉了另外的六国,但六国是怎样被灭的,它们灭亡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秦灭六国大致是按照先易后难和先北后南的顺序开始的。
战国末期,齐国势力最弱小的就是韩国,所以,秦国从韩国开始了扫平六国的行动。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进攻韩国,韩国无力抵抗,又无大国救援,所以秦军长驱直入,一举灭亡韩国,俘虏了韩王安。
韩国的灭亡,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开始。
秦国攻灭韩后,仅过一年,就将触角伸入了邻国赵国。
公元前229年,趁着赵国出现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派遣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反攻。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国力小减至,唯一可以靠的就是名将李牧,可是的就是暴虐的赵王迁竟轻而易举就中了王翦颁布的反间计,枪杀了正在抵挡秦军的主将李牧。
这种自毁长城的作法,自然自食其果。
公元前228年,王翦小溃赵军,俘虏了赵王迁,攻占赵国全境,赵国覆灭。
赵国灭亡后,秦军将某头又指向了燕国。
燕国太子丹虽用了刺客荆轲的杀招儿,不但没有得逞,反倒刺激了秦始皇。
在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了燕国都城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被迫逃往辽东。
燕国覆灭后没一年,秦国紧接着便将矛头对准了苟延嚼透不过气的魏国。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遣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带领10万大军大举进攻魏国。
这次王贲使用的就是挖掘黄河、鸿沟之水,并拉入大梁城下。
三个月后,魏国都城大梁的城墙被泡崩落,秦军攻进大梁。
魏王假战败,没多久被杀死,魏国至此覆灭。
韩赵燕魏四国被灭后,仅剩下齐楚两个大国。
大国就是大国,虽将死但仍有些力量。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进攻楚国。
但年轻的李信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虽然取得一些胜利,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自请老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伐楚。
王翦战败冰杀害了楚国大将项燕,占领大片楚国领土。
2年后,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各自率军合击楚国都城寿春,俘获楚王负刍。
秦灭六国中的战役

秦灭六国中的战役秦灭六国之战又称为秦灭六国、秦朝统一之战、秦朝统一六国、秦朝统一中国、统一六国,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山东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秦灭六国中的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秦灭六国中的战役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
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
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背景秦国崛起秦地处西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春秋时期远较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落后,春秋各国称霸中原盟会争雄时,秦常被摈斥于外。
但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变法革新,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政权。
对内实行“奖军功、教耕战”,对外则连横而战诸侯。
[1] 司马错又南并汉中、巴蜀,北灭义渠、陇西,巴蜀广大地区先后为秦所有。
后白起率军攻拔楚都郢,又击溃赵魏联军于华阳,歼灭赵军于长平,中原地区的大片河山几乎都在秦国的控制之下。
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
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始皇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
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当秦王政刚即位的时候,李斯就在向秦王政的上书中指出: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实际上已降到秦的郡县的地位了。
这说明由秦国统一中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新兴地主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
到秦王政执政时,关东六国先后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
七年级上册 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背诵

第9课秦统一中国知识点一秦灭六国(重点)1、秦灭六国的背景:(1)历史趋势: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渴望安定统一。
(2)秦国实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3)个人能力:秦王嬴政雄才大略,重用贤才。
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秦灭六国的过程:(1)秦灭六国的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2)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3、秦朝的建立(1)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国的历史结束,秦朝的历史开始。
(2)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4、秦灭六国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重难点)1、背景:秦实现大一统后,原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2、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3、内容:①中央: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大权、皇权至上②中央:三公制度: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③地方:郡县制度(1)最高统治者:皇帝。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2)中央:设立三公。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地方:推行郡县制。
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影响:秦朝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一历史知识点秦灭六国

初一历史知识点:秦灭六国一、秦灭六国1、原因:(1)统一成为大势所趋;(2)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最强;(3)长平之战(秦、赵)后,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4)连横策略的成功;(5)人民渴望统一;(6)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过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秦的暴政(根本原因);途中遇雨误期(导火线)。
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
3、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政权: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5、结果:起义失败6、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三、秦朝的灭亡: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与秦军在巨鹿展开决战,大败秦军主力,刘邦乘机攻占咸阳,秦灭亡。
四、楚汉战争: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为争夺天下而展开的长达四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的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军在垓下大败项羽。
初一历史知识点:汉政权的建立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制度:1、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中央官制: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3、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长官叫郡守,县长官叫县令,由朝廷直接任免。
二、经济上:(1)统一车辆形制,修驰道,修灵渠。
(2)统一货币: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
(3)统一度量衡三、文化上:书同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推行隶书。
四、军事上:修长城,目的是为防御匈奴,起止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
五、思想上:焚书坑儒。
初一历史知识:政治制度的建立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秦灭六国之战简介

秦灭六国之战简介秦灭六国之战,秦国用了10年时间,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君主制朝代——秦朝。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秦灭六国之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秦灭六国之战分析中文名称:秦灭六国之战参战部队:齐楚燕韩赵魏秦战争结果:秦统一中国时间: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人物:秦始皇李斯王翦荆轲王贲秦灭六国之战详情并韩灭赵秦在发动攻赵之前,即依李斯、尉缭之谋,以间谍挑拨活动,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燕赵战起,秦国即借口援燕抗赵,开始对赵进攻。
秦军从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攻赵,但把进攻的重点指向赵国南部,以陷赵军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
秦始皇十一(公元前236年)年冬,燕赵两国正在酣战之际,秦派王翦率军进攻太行山之战略要地阏与,使这个早为秦国垂涎的战略要地一举被秦拔除,从而打开了从西面进攻邯郸的通道。
秦杨瑞和军进攻韩阳(阏与之北),也顺利攻克,这样邯郸的西北方向即失去了屏障。
秦桓齮(龁)(即樊於期)军从南阳出发,攻占邺邑所属之安阳。
至此,秦军已推进到邯郸之南,仅与赵都邯郸相隔一条漳水和少数城邑。
各路秦军虽有30万之众,但由于受到赵20万大军的顽强抗击,在攻占上述地区后,即被阻于现地。
后来,经过连续作战,秦始皇将原来由南北3支攻赵部队,编为1个独立作战单位,由桓齮(龁)统率。
秦始皇十三年(公元前234年)这个新编部队,再度向赵南部进攻。
桓齮(龁)避开正面渡河,改由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赵扈辄军的侧后,攻击邯郸东南的平阳。
两军于平阳展开交战,赵军被击破,被斩10万人,赵将扈辄阵亡。
赵王启用北部边疆名将李牧为统帅。
李牧军曾歼灭匈奴入侵军10万之众,威震边疆,战斗力最强。
李牧率军回赵,立即同秦桓齮(龁)军交战于宜安肥下地区,给秦军几乎全军覆灭的沉重打击,只有统帅桓齮(龁)带领少数护卫突围逃走。
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
秦灭六国的故事100字

秦灭六国的故事100字
摘要:
1.秦国崛起背景
2.六国灭亡过程
3.秦灭六国的影响
正文: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逐渐崛起。
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期间,秦国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首先,秦国把目光投向了邻近的韩国。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兵攻打韩国,拉开了一场长达十年的统一战争序幕。
随后,秦国先后灭亡赵国、魏国。
公元前225年,楚国成为秦国下一个目标。
经过一场激战,楚国灭亡。
随后,燕国和齐国也相继败亡。
秦灭六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秦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先进的战争策略,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不仅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还推动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秦灭六国的影响深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
然而,秦国在统一六国后,实行严酷的中央集权制度,导致民众生活困苦,最终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尽管如此,秦灭六国的历史事件仍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总之,秦灭六国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
它不仅结束了分裂的战
国时期,还为后来的封建帝国奠定了基础。
秦朝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

秦朝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就是秦朝,那么秦王嬴政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他是如何打败六个国家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前230年,秦派内史腾领兵攻韩,俘虏韩王2、前229年,秦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赵国遂亡。
3、前225年,秦派王贲领兵攻魏,引河水和沟水灌魏都大梁,魏王假投降,魏亡。
4、前223年,秦派王翦领兵六十万攻打楚国,楚王负伤被俘,楚亡。
5、早在前227年时,燕太子曾派荆轲前往刺杀秦王,未成,秦乘机于前226年攻下燕都苏城,燕王喜迁到辽东,至前222年,秦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
6、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派王贲领兵由北向南攻齐,俘虏齐王建,齐亡。
赵被秦灭亡后,秦即想南下灭楚,但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此时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终属秦进军楚地之障碍,于是决定先灭魏,再伐楚。
本来魏处于“天下之枢”,具有优越的战略形势,但由于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
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
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
秦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灭楚之战秦军灭赵、破燕并魏后,紧接着大举进攻楚国。
当时楚仍为中国南方大国,拥有今河南西部及东南部,山东南部,湖北、湖南两省,洞庭湖以东和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全部。
楚国此时尚有对秦作战所需要的实力。
秦始皇认为年少壮勇的将军李信,曾以数千兵急追燕太子丹于衍水,并获得了胜利,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将领。
于是便委以重任,并问李信说,如果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马?李信答复说“不过用20万人”。
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则说“非60万人不可”。
始皇不同意王翦的意见,而同意李信的说法,当即说:“王老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然壮勇,其言是也。
秦始皇一统天下灭六国之战过程是怎么样的

秦始皇一统天下灭六国之战过程是怎么样的本文导读:秦灭六国示意图在公元前223年也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末期的时候,有七个国家称霸于中原大地上,它们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最后由于秦国逐渐强大发动起了战争逐渐灭掉了其他的六个国家。
秦灭六国之战从公元前231年到公元前221年历时10年时间,在这10年时间中秦国相继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六个国家,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局面,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代,秦朝。
史书上记载的秦灭六国之战历时了十年,但是秦国为了策划和准备这场战争却花费了多年的时间。
秦始皇嬴政成为秦国的国君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当时的秦国丞相李斯向嬴政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所以秦始皇在第一年就灭掉了韩国和赵国,同时准备向其他国家进军,在荆轲刺秦失败后又灭掉了燕国,燕国被攻破后秦始皇又进一步向其他国家进军最终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原。
秦灭六国之战这场战争长达十年,在这十年时间中,秦国灭掉了其他六个国家可以看出秦国国力的强势。
揭秘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烽火燎天,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成为了最终胜利者呢?秦始皇画照首先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的先辈具有远见卓识,很早就已经在为日后统一六国结束战争而打基础。
但是,出了先辈们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秦始皇的雄才伟略。
在秦始皇的手下有很多得力干将,文官有李斯为丞相,还有善于深入敌后获取情报的姚贾和顿弱。
军事方面,秦始皇又有蒙恬、王翦。
蒙恬手中的蒙家军忠于秦始皇,而且战力强劲,在一统六国的诸多战争当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时候,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政策。
与秦国相距较远的诸侯国惧怕秦国的实力,纷纷与秦国交好,不去援助被秦国进攻的诸侯国。
而与秦国较近的国家,秦国则直接进攻,使得这些诸侯国无法得到较远的诸侯国的帮助,甚至腹背受敌,使得秦国可以快速地解决掉周边的诸侯国。
秦灭六国之战(已校对,无错误)

秦灭六国之战1.秦灭韩之战(前234年-前230年)韩王安五年(前234年),秦攻韩,韩王安派韩非使秦,秦留下韩非,不久杀之。
韩王安九年,即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国大将内史腾攻韩,俘获了韩王安,得到韩国的土地,以其地设立为颍川郡。
(内史腾,生卒年不明,《通鉴》作内史胜为误,名腾,姓氏不详,战国时期秦国将领。
秦始皇时担任内史,治理秦朝的京师。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韩国向秦称臣,并割献南阳一带的土地给秦国。
九月,秦国派腾去接受韩国所献之地,由他代理南阳守。
明年(前230年),腾奉命攻打韩国并擒获韩王安,将其国之地设置颍川郡。
早在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7年)时,白起攻楚,取得郢,置郢为南郡。
南郡与楚国相邻,足以拊楚之背。
秦王政在消灭韩国后,准备攻打楚国,便命腾驻守在南郡。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腾来到南郡。
为了严明律法,他发布了一纸极其有名的文告给县、乡。
腾又命人发布文书,申明为吏之道。
他的两篇文告,是近年来在云梦秦陆安令喜墓中发掘出的,文告放置在墓主头及腹部。
学者推测喜应当是腾的属吏。
秦国统一天下不久,腾被任命为内史,负责管理京师咸阳的事务,大概老死于任上。
2.秦灭赵之战(前229年-前228年赵王,前222年代亡)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秦王乘赵国进攻燕国之际,派王翦、桓齮、杨瑞分两路大军攻赵,攻占了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邺(今河北磁县南邺镇)和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9座城池城,赵国的实力大减。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十月,秦王嬴政担心秦灭韩时,赵国仍有助韩的可能,再度攻打赵国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磁县西南),斩首10万,大败赵军,并杀死赵将扈辄。
赵国经过秦国数年的攻击,死伤数十万,再无组织进攻能力了,仅能退守邯郸自保,秦军南渡黄河转攻韩国,攻克韩都郑(今河南新郑),虏韩王安,韩国不战而降,秦设颍川郡(今河南禹州市)。
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桓齮(音yǐ,杨宽《战国史》认为桓齮就是樊於期)率秦军在肥之战中被赵军全歼。
秦王是如何灭六国的

秦王是如何灭六国的 秦灭六国之战⼜称秦朝统⼀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诸侯国之⼀的秦国进⾏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的战争。
下⾯我们就⼀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秦王灭六国 秦王政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
燕太⼦丹带着兵马抵抗,哪⾥是秦军对⼿,马上给秦军打得稀⾥哗啦。
燕王喜和太⼦丹逃到辽东。
秦王政⼜派兵追击,⾮把太⼦丹拿住不肯罢休。
燕王喜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杀了太⼦丹,向秦国谢罪求和。
秦王政⼜向尉缭讨主意。
尉缭说:“韩国已经被咱们兼并,赵国只剩下⼀座代城(今河北蔚县)燕王已逃到辽东,他们都快完了。
⽬前天冷,不如先去收服南⽅的魏国和楚国。
”秦王政听从尉缭的计策,就派王翦的⼉⼦王贲(⾳bēn)带兵⼗万⼈先攻魏国。
魏王派⼈向齐国求救,齐王建没有理他。
公元前225年,王贲灭了魏国,把魏王和⼤⾂都拿住,押到咸阳。
接着,秦王政就打算去打楚国。
他召集将领们议论了⼀下,先问青年将领李信,打楚国要多少⼈马。
李信说:“不过⼆⼗万吧。
” 他⼜问⽼将军王翦。
王翦回答说:“楚国是个⼤国,⽤⼆⼗万⼈去打楚国是不够的。
依⾂的估计,⾮六⼗万不可。
” 秦王政很不⾼兴,说:“王将军⽼了,怎么这样胆⼩?我看还是李将军说得对。
”就派李信带兵⼆⼗万往南⽅去。
王翦见秦王不听他的意见,就告病回⽼家去了。
李信带了⼆⼗万⼈马到了楚国,不出王翦所料,打了个⼤败仗,兵⼠死伤⽆数,将领也死了七个,只好逃了回来。
秦王政⼤怒,把李信⾰了职,亲⾃跑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出来带兵,说:“上回是我错了,没听将军的话。
李信果然误事。
这回⾮请将军出马不可。
” 王翦说:“⼤王⼀定要我带兵,还是⾮六⼗万⼈不可。
楚国地⼴⼈多,他们要发动⼀百万⼈马也不难。
我说我们要出兵六⼗万,还怕不⼤够呢。
再要少,那就不⾏了。
” 秦王政赔笑说:“这回听将军的啦!”就给王翦六⼗万⼈马。
出兵那天,还亲⾃到灞上给王翦摆酒送⾏。
” 王翦⼤军浩浩荡荡向楚国进攻。
楚国也出动全国兵⼒抵抗。
秦灭六国详解

灭了赵国楚国和燕国。
白起是战国中期人物,攻占城池土地无数,但未曾灭国。
具体秦灭六国如下:1、挥师灭韩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县),韩国宣告灭亡。
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
2、破赵逼燕。
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
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
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
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
接着挥师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县),逼近燕国。
3、攻破燕国。
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代一片恐慌。
燕国的太子丹收容秦国叛将樊于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
公元前226年,王翦父子率领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4、占领魏地。
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
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
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
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
5、大举伐楚。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
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
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
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
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
楚国宣告灭亡。
6、吞灭齐国。
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
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
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
燕、赵两国彻底灭亡。
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灭六国之战的经过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混战,最终由秦始皇一统天下结束战局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有秦灭六国之战的经过,欢迎参阅。
在公元前223年也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末期的时候,有七个国家称霸于中原大地上,它们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最后由于秦国逐渐强大发动起了战争逐渐灭掉了其他的六个国家。
秦灭六国之战从公元前231年到公元前221年历时10年时间,在这10年时间中秦国相继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六个国家,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局面,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代,秦朝。
史书上记载的秦灭六国之战历时了十年,但是秦国为了策划和准备这场战争却花费了多年的时间。
秦始皇嬴政成为秦国的国君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当时的秦国丞相李斯向嬴政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所以秦始皇在第一年就灭掉了韩国和赵国,同时准备向其他国家进军,在荆轲刺秦失败后又灭掉了燕国,燕国被攻破后秦始皇又进一步向其他国家进军最终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原。
秦灭六国之战这场战争长达十年,在这十年时间中,秦国灭掉了其他六个国家可以看出秦国国力的强势。
秦灭六国的原因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极具传奇特色的人物,因为他不仅仅是我国第一的封建制度的国家的君主,同时他
也结束了我国战国末期诸侯混战的局面。
秦国通过吞并其他六个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朝代,那么秦国为什么要吞并其他几个国家呢?
秦国起初也和其他几个国家一样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是在商鞅变法之后逐渐变得强大。
秦国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秦惠王继位后有了一个转折,秦惠王虽然杀死了商鞅但他一直励精图治将秦国治理的非常强大,之后秦国在秦惠王的努力下成为战国四雄之一和楚国齐国处于同等地位。
后来秦始皇嬴政统治秦国,由于嬴政是一个非常有野心和有能力的人,再加上丞相李斯的策划和帮助,嬴政有了一统天下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催使下,秦国在嬴政的带领下逐步吞并了其他六个国家,一统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王朝,秦朝。
我们都知道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并不是秦国而是齐国和楚国,秦国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成为战国时期的霸主,甚至灭掉了其他六个国家一统了中原,与它自身一直不断改革和变阵是很有关系,再加上秦始皇嬴政的雄才大略才奠定了后来秦国统一天下的局面。
所以秦国灭六国的原因很简单,它要一统天下所以灭六国是必须的。
历史和世界都是一样的“优胜劣汰,强者生存”。
秦灭六国中最难打的一国在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中一直都是所向披靡的,但有一个国家让秦国最为头疼,花费了最大精力和最多的兵力去攻打,但还是久久攻不下,这个国家就是楚国。
秦国再攻打楚国的时候花费了比攻打其他国家更多的时间,为了
攻下楚国秦国耗费了很多的兵力。
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率领了10万大军向楚国发起进攻,但由于楚国一直都是用武治国,所以兵强将勇,而且楚国的城墙坚不可摧,所以王翦迟迟没有攻破楚国的防线。
秦国与楚国的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了一年之久,由于当时秦国已经打败了其他四个国家。
楚国没有援助而且将士们斗志涣散,再加上一直都处于备战状态,导致粮草不足,所以楚国国君无奈只能撤军投降。
虽然秦国最终打败了楚国,但是秦楚的这场战争双方都受到了消耗,秦国花费了两年时间才恢复国力。
楚国为什么会是让秦国最难打的一个国家呢?楚国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楚国最初起源于河南新郑,楚国从春秋时期国力就一直很强。
后来经过楚威王的统治和改革楚国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但楚威王死后楚国的国力就逐渐衰弱,以至于最后被秦国所灭。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楚国之所以是秦国在灭六国的过程中最难对付的一个国家不仅仅是因为它疆域辽阔,还与楚国强大的国力和基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