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__修订版_一二单元

合集下载

五上科学笔记

五上科学笔记

五上科学笔记
以下是一个关于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的笔记总结示例,涵盖了一些关键概念和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一旦被破坏会对生物造成影响。

第二单元:光
- 光是一种电磁波,以直线传播,能被物体反射、吸收或透过。

- 光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光的能力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它们反射的光的颜色。

-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阻挡。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 地球表面有各种地形,如山脉、平原、海洋等。

- 地球的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和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会导致地形的变化。

- 岩石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会变成碎屑,这些碎屑被搬运和沉积后形成沉积岩。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五年级上册科学笔记总结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笔记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记得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整理笔记,有助于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北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

新北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

新北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电子备课
目标
本备课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研究科学第一单元的内容,达到以下目标:
- 了解电的概念和特性
- 掌握电路的基本构成和简单电路的组装方法
- 学会使用电表测量电阻和电流的大小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为了顺利进行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准备以下教学材料和设备:- 电池和电池盒
- 电线
- 灯泡
- 开关
- 电表
- 一块小白板和黑板笔
- 学生练册
教学过程
导入
1. 引入本课的主题:什么是电?
2. 利用教学材料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电有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授
1. 讲解电的概念和特性:提供简单而清晰的定义,并给出一些
电的例子,如电灯、电扇等。

2. 介绍电路的基本构成:引导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方向、电源、导线和负载等概念。

3. 演示简单电路的组装方法: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电池、电线、灯泡等元件组成简单的电路。

实践操作
1. 分发小组练册,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组装指定的简单电路。

2. 引导学生使用电表测量电阻和电流的大小,让他们体验实际
操作并记录结果。

总结和检查
1. 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要概念和实践操作。

2. 检查学生的研究效果,并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问。

作业
布置以下作业任务给学生:
1. 完成练册中的相应练题。

2. 自行查找关于电的应用实例,并写一篇简短的作文。

以上为新北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的内容。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祝您教学顺利!。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较多,部分如下:
课程总目标:能通过各种形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单元一:观察与察觉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完成《观察记录单》。

单元二:形状与结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测量和记录、整理
数据。

探究硬币或铁丝等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单元三:运动和力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探索决定下沉快慢的因素。

单元四:生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成长过程(种子成长需要时间和营养)。

单元五: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和地球的公转(四季变化)。

此外,还有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例如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
道常见材料的质量和体积,以及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等。

建议查阅教材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知识点尽快地把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知识点,期望给您带来启发!知识点: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如此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如此的数是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探究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点知识点:2的倍数的特点。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点。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能判定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能判定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补充知识点: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点。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探究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点知识点:3的倍数的特点。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那个数确实是3的倍数。

能判定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补充知识点: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点。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同时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点。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同时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点。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清单与单元总结合集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清单与单元总结合集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清单与单元总结合集目录1. 单元一:观察世界2. 单元二:生活中的水3. 单元三:天气现象4. 单元四:物质的颜色和形状5. 单元五:物质的变化6. 单元六:磁铁的作用7. 单元七:动物的生活8. 单元八:动物的特征单元一:观察世界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观察世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知识:- 观察是通过用眼睛、耳朵、鼻子等来感知事物的方法。

- 观察应该准确、仔细、全面、有条理。

- 观察可以用于发现事物的特征、变化和规律。

单元二:生活中的水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水的特性、用途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重点知识:- 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 水的用途:饮水、洗净、种植、发电等。

-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等。

单元三:天气现象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和产生原因。

重点知识:- 不同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 天气现象的特征:温度、湿度、风向等。

- 天气现象的产生原因:气温、湿度、气压等。

单元四:物质的颜色和形状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物质的颜色和形状与物质特征的关系。

重点知识:- 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物质的特征。

- 物质的形状:物质的形状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物质的特征。

- 物质特征的联系:物质的颜色和形状与物质的特征有一定的关联性。

单元五:物质的变化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变化及其原因。

重点知识:-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固态、液态、气态的相互转变。

- 物质变化的原因:加热、冷却、溶解等因素可以引起物质的变化。

- 物质变化的特征:颜色、形状的改变。

单元六:磁铁的作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磁铁的特性和作用。

重点知识:- 磁铁的特性:磁铁有吸引铁和钢的特性。

- 磁铁的作用:磁铁可以吸引铁和钢制品,可以制造磁力场等。

单元七:动物的生活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动物的生活性和生存方式。

重点知识:- 动物的生活性: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性和行为方式。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数的世界掌握知识点:1、自然数与整数;2、倍数与因数;3、质数和合数;4、奇数和偶数;5、2,3,5的倍数的特征。

一、整数①按照奇偶性特点,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自然数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②按照因数的个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自然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判断:1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自然数:0、1、2、3、4、5、负数:—1、-2、-3、-4、-5、—整数自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1、3、5、7、9)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0、2、4、6、8)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其他因数(最小的质数是2,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有其他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3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奇数。

()4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合数。

( )5 一个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6 一个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填空:三个连续质数的和是87,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二、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_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_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3、※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4、倍数和因数:举例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的找。

6、一个数倍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②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③没有最大的倍数。

7、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的找较好。

8、一个数因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②最小的因数是1;③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9、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10、奇数和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按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自然数可以分成两类:奇数和偶数11、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2、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2、4、6、8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或5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14、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分,自然数可以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1。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 = 2 ( a + b )2、长方形面积=长×宽 S = a b3、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 a 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 = a 2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 = a h6、平行四边形底=面积÷高 a = S ÷ h7、平行四边形高=面积÷底 h = S ÷ a8、三角形面积=底×高÷2 S = a h ÷ 29、三角形底=面积×2÷高 a = 2 S ÷ h10、三角形高=面积×2÷底 h = 2 S ÷ a11、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 = ( a + b ) h ÷ 212、梯形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 = 2 S ÷( a + b )13、梯形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 = 2 S ÷ h - b14、梯形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 = 2 S ÷ h - a15、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6、 1公顷=10000平方米17、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第三单元分数1、分数: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倍数与因数1、像0,2,3,4,5,6,…这样的数叫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叫整数。

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5或0的数,都是5的倍数。

4、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6、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7、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

8、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并且个位上是0.9、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10、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9的倍数。

1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1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1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4、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15、质数口诀: 2,3,5,7和1113后面是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6、找因数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想乘法算式,一对一地找,哪两个数相同的积等于这个数,那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17、当两数是倍数关系时,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8、当两数是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19、当两数是连续奇数时,它们的最大的公因数是1.20、当两数是连续偶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2。

21、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2、A×B=C (A、B为非零自然数) C是A和B的倍数;A和B是C的因数23、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1和0)或(0、奇数和偶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笔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笔记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像0,1,2,3,4, 5, 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

像...-3-2,-1, 0, 1, 2, 3, 4,...这样的数是整数。

无最大和最小的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注意: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

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有无限个,其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无最大倍数。

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找倍数的方法:1、列乘法,例如:7×1,7×2,7×3,...2、相除法,例如:7÷1,14÷7,21÷7,...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都是2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是都是2和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

找因数的方法:相乘法算式,从一开始,一对一对的找,直至两个因数大小相近为止。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注意: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两个连续的质数是2和3。

3、100以内的最大的质数是97.找质数的方法:1、因数个数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2、筛选法:(1)划掉1;(2)划掉除2外所有2的倍数;(3)划掉除3,5,7 外所有3,5, 7,的倍数;如此做下去,剩下的就是质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几个奇数连续相加。

当奇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和为奇数。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方法:1、数方格的方法,2、重叠法,3、分割平移法,4、计算面积比较法,5、借助参照物的比较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复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复习题

可爱的祖国一、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她位于世界的(东方),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

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实际上我国还有广大的海域,由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按照国际规定,距我国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是我国的(领海)。

距海岸线(200)海里以内,我国还拥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台湾海峡)位于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二、与我国国土接壤的国家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一共14个国家。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共6个国家。

三、现在我国有34个行政区,其中有23个省, 5个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简称是(京、津、沪、渝)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四、(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曾作为(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国都。

北京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我知道的有:(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香山公园、天坛、北海公园、十三陵)等。

五、(1949年10月1日),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六、(京剧)已经诞生200多年了,被尊为我国的(“国剧”),是我国最大的剧种,是我们的“国粹”,京剧脸谱有不同的颜色,不同性格的人就用(不同的颜色)区别。

在国际艺术舞台上,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七、2008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让世界把目光转向中国。

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后反思】本文档旨在对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进行课后反思,总结研究经验和问题,以便提高研究效果。

第一单元:天地人在这一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天体的知识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天文仪器观察星星,对天体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单元:物质与能量这一单元中,我们研究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以及能量的转化。

通过实践活动,我对常见物质的性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例如水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传导等。

同时,我还研究了能量的种类和转化过程,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的必要性。

第三单元:生物世界在这一单元中,我们研究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动物的生存和特征。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对植物的不同部分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根的吸水、茎的运输等。

同时,我还了解了动物的不同种类以及它们的生存方式和特点,对生物多样性有了更强的认识。

第四单元:生物和环境的关系这一单元中,我们研究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际观察和调查,我认识到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我还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明白了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第五单元: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在这一单元中,我们研究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对物质的溶解、浓度、密度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我还了解了物质的分子运动和能量转化,明白了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第六单元:科学技术和生活这一单元中,我们研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我对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意识到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对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对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的研究,我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知识点一、小数除法。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 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 例如:计算12.6÷6,先按照整数除法计算126÷6 = 21,然后因为被除数是12.6,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2.1。

2.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 计算方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 例如:计算1.26÷0.6,将除数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6,被除数1.26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2.6,然后计算12.6÷6 = 2.1。

3. 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 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例如5.6÷1.4 = 4,4<5.6。

- 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例如5.6÷1 = 5.6。

- 当除数小于1(除数不为0)时,商大于被除数。

例如5.6÷0.7 = 8,8>5.6。

二、轴对称和平移。

1. 轴对称图形。

-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对称轴的画法:对称轴是一条直线,用虚线表示。

例如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2. 平移。

-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 平移图形的画法:先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然后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这些关键点,最后连接这些平移后的点,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倍数与因数1、/0, 1, 2, 3, 1, 5, 6……这样的数是自然是.最小的白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注意:我们现在研究的都是0除外的H然数.2、像-3, -2, T, 0, 1, 2, 3,……这样的数是整数.没有最大和最小的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即整数包括自然数)3、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如:4X5=20,就可以说20是4 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判断题或填空题易出.如:4X5=20, 4是因数,2。

是倍数,这是错误的.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4、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地找就不会重赁和遗漏.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1的因数只有1个,就是1.如:36的因数:1,36,2, 18,3,12,4,9,6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地找•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二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它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例:一个数最大的因数与最小的倍数是18,这个数是(18 ).6、2, 3, 5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乂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乂是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乂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乂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7、奇数和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偶U个位上是0, 2, 4, 6, 8的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即个位上是1, 3, 5, 7, 9的数.8、根据因数的个数,我们把非零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如:2, 3, 7,11等.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如:4, 12, 49, 36, 51等等.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例:1、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 )最小的奇数是(1 )最小的偶数是(2 ).2、除了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除了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3、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2和3.既是偶数乂是质数的是:2.两个质数的乘积是合数.4、100 以内有 25 个质数,分别是:2、3、5、7、11、13、17、19、23、29、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例题:下面几个判断题都是错误的.1、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X)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X)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X)4、按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分,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按一个数的奇偶性来分,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即不是奇数就是偶数.9、(翻杯子、渡船、开关灯…)经过偶数次变化,与开始状态相同;经过奇数次变化,与开始状态相反.10、数的奇偶性: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二偶数奇数-偶数二奇数偶数-偶数二偶数第三单元分数1、分数: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分数单位: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如: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3、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4、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5、带分数是由整数右边带着一个真分数组成,带分数>1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就化成整数,如果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分母不变,余数就是带分数的分子.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带分数的整数乘分母加原分来子作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乘以整数做分子.例:1等于易错题:1、分数单位是九分之一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2、分母是8的最大真分数(),分子是8的最大真分数().6、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商相当于分数值(除数不为0).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例题:把十六分之十的分母减去8,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减去().8、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一般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9、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互质的规律:(1)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2)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3) 1和任何数都是互质数;(4)两个不同的质数是互质数(5) 2和任何奇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他们的乘积;10、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有的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计算结果通常用最简分数表示.1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方法一:最大公因数是1的两个相邻的自然数,最小公倍数是乘它们的积. 方法二: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 数.1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分数分别化 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做分母的分数.13、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时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子分母都不同时,先通分再比较.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一定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 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3、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按四 舍五入保留几位小数.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 1000……的分数,(即小 数点后面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加几个0做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做分 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4、注意:观察分母的特点,能简算的要简算.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1、 长方形周长二(长+宽)X22、 长方形面积二长X 宽3、 正方形周长二边长X44、 正方形面积二边长X 边长5、 平行四边形面积二底X 高6、平行四边形底二面积+高7、平行四边形高;面积+底 第二单元、 形的面积S = a b C = 4 a S = a 2 S = a h a = S -r h h = S 4- a8、三角形面积=底乂高+29、三角形底;面积X2+高10、三角形高二面积X2+底11>梯形面积=(上底+下底)X 高+ 212、梯形高二梯形面积X2+ (上底+下底)13、梯形上底二梯形面积X 2+高-下底 14、梯形下底二梯形面积X2+高-上底 15、1平方千米二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二100平方厘米例题: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和原来相等),面积 (比原来大).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面积的一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和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组合图形面积:1、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① 分割法:根据图形和所给的条件,将图形进行合理的分割,形成基本图形,基 本图形面积的和就是组合图形面积.② 添补法:将图形所缺部分进行添补,组成几个基本图形.基本图形面积-添补的图形面积=组合图形面积.2、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①数格子的方法;②根据不规则图形确定近似的基本图形,量出求基本图形的面 积是所需要的条件算出面积.数学与交通:1、相遇问题:基本公式:一个人走:速度X 时间二路程两个人同时相对而行:速度和X 相遇时间二两人共走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人共走的路程2、旅游费用:①购票方案:根据人数的多少,价格的不同以及团体优惠人数的多少,合理选择一 种方案购票或几种方案结合起来购票.若只有A 、B 两种方案是,只要选择其中一 种价格S = a h 4- 2 a = 2 S 4- h h = 2 S -r a S=(a + b)h4-2 h = 2 S 4-( a + b ) a = 2 S -r h - bb = 2S-rh-a1公顷二10000平方米便宜的就行.②租车问题:两个原则:一是尽量多的使用更便宜的车;二是空位越少越好.3、看图找关系:①读懂图表中的有关信息,一定要分析横轴与纵轴分别表示的是什么.②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上,线往上画,说明提速:与横轴平行,说明匀速行驶;线往下画,说明减速.③在时间与路程的问题上,线往上画,说明从某地出发:与横轴平行,说明原地不动;线往下画,说明乂从终点回到某地.1、鸡兔同笼:方法:①列表法:一般采用取中列表的方法;②画图法;③假设法:④列方程:根据关系式:“一种动物腿的条数+另一种动物腿的条数二腿的总条数”解答.2、点阵中的规律:1、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已知数前后或上下之间的关系,找到其中的规律, 得出相应的数.2、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变化规律:观察图形的变化,可以从图形的形状、数量、大小等方面入手,从中找到规律,推导出后面的图形.第六单元可能性大小1、确定事件的表示方法:用1表示事件一定发生,用0表示事件一定不会发生.2、可能出现的事件的表示方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首先明确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作分母,其次把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分子.3、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认识用来表示可能性的分数的含意,即: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作分母,把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分子.铺地砖:1、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正方形的面积二边长X边长2、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二100平方厘米3、求地面铺地砖总块数的方法:①先求卧室的面积②再求一块地砖的面积③然后用卧室的面积+一块砖的面积;至少需要的块数④最后用每块砖的钱数X块数二所需的钱数.所注意的问题:最后的结果不是整块数时,一定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求出的钱数最后结果要自觉保留两位小数.三、重点题目1、课本56页和57的《相遇》以及课后习题,注意方程的规范书写步骤.2、课本58页和59页《旅游费用》以及课后习题,尤其是租车.问题,用画表分析,容易出错,但却是重点.3、课本61页《看图找关系》以及课后习题第2题,注意图的横轴、纵轴表示的含义.4、课本80页《鸡兔同笼》和课后习题,注意画表时表头的书写,单位的标注.5、课本93页《铺地砖》和习题,注意单位换算.这类题的方法步骤是:①先求卧室的面积②再求一块砖的面积③然后用卧室的面积土一块砖的面积;至少需要的块数④最后用每块砖的钱数X块数二所需的钱数.。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背诵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背诵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背诵内容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 地球上的物质地球上的物质由不同的元素组成,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有近100种。

2. 物质的种类和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的分子间距离较近,没有流动性;液体的分子间距离较远,有一定的流动性;气体的分子间距离最远,可以自由流动。

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质地、透明度等。

不同物质之间的性质各不相同。

3.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不改变物质的组成,如物质的状态改变;化学变化会改变物质的组成,如燃烧过程中物质发生变化。

4. 测量物质的质量和容积量度物质质量的单位是克,量度物质容积的单位是毫升。

利用天平可以测量物质的质量,利用和量杯可以测量物质的容积。

第二单元:物体运动的规律1. 物体运动的均匀性和变速性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均匀运动或变速运动。

均匀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相等距离;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走过不相等的距离。

2. 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速度的计量单位可以用米/秒、米/小时、千米/小时等表示。

3.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称为加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分别表示加速、减速和匀速运动。

4. 物体运动的轨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路径称为轨迹。

轨迹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

第三单元:声的传播和光的反射1. 声的传播声音是可以传播的,一般通过空气、液体和固体介质进行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媒介介质和振动物体产生。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后会发生反射。

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后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3.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线在光滑的表面上发生反射称为镜面反射;光线在粗糙的表面上发生反射称为漫反射。

4. 光的折射光线在由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背诵内容的简要内容概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知识点总结(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知识点总结(全)

五上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知识点总结1.轴对称: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

(n≥3)①特点:轴对称图形的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画法:定点数格—找对称点—描图。

一是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二是根据对称轴画出每个端点的对称点;三是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平移: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方向(上、下、左、右)①两要素距离②特点: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平移前后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

③画法:定点数格—找对应点—描图。

一是找出图形的一个端点;二是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画出这个端点的对应点;三是根据图形的形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设计图案一个简单的图形运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可以设计出一幅美丽的图案。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轴对称与平移》练习1.竖式计算。

87.5÷35 1.8÷0.24 30.6÷7.52.脱式计算。

9.1÷0.13÷2.5 30.15÷1.5—2.5×1.8 9.6×(4.5—4.25)÷0.24 3.请按照给出的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4.看镜子,写出数字或时间。

5.在方格里画出下面图形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试卷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试卷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试卷全套单元一:生活中的科学1. 描述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2. 选择正确的图标,表示以下属于种子的物品。

- 水果- 木棒- 叶子- 鸟蛋3. 使用科学方法,观察并记录以下物品,判断它们属于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 水- 铅笔- 空气- 橙汁4. 解释种子是如何生长成植物的过程,并用图示说明。

单元二:水资源1. 描述水的重要性并列举几种利用水的方式。

2. 解释循环利用水的过程,并画出水的循环图。

3. 完成以下水污染的来源与对策表格。

| 污染来源 | 对策 |单元三:空气与气象1. 描述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

2. 解释台风的形成和表现,提供常见的预测方法。

3. 阐述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并提供几种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4. 用图表记录一个星期的天气情况,并分析一周的气温变化。

单元四:声音的传播1. 描述声音的性质,并解释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 完成以下音量大、音量小物品表格。

| 音量大 | 音量小 |4. 论述为什么保护听力对健康很重要,提供至少两个理由。

单元五:能源与技术1. 描述能量及其转化的过程,并提供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

2. 阐述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区别,并提供每种能源的两个例子。

3. 论述能源的节约利用对环境的重要性,提供至少三个理由。

4. 选取一个具体的技术设备,描述其功能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提供至少一个该设备的优点和缺点。

以上是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试卷的全套内容。

希望能帮助到你!。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如:3.5÷5=0.7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如:3.5÷0.5=7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如:3.5÷1=3.5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②被除数÷商=除数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5.3… 3.12323…5.7171…)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如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3;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水;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水。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否则实验就无法对
比不科学了
5、在对比实验中,我们要研究的那个问题(或因素)就作为唯
一改变的条件;其余的所有因素都作为不变的条件。

理解实
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即我们研究的那个问题;而其他的条件全部相同)
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
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也就是:谁被谁吃)。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只有植物);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指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消费者(各种动物)。

12、写食物链。

草、兔、鸟、蛇、螳螂、鹰
1、草→兔→鹰
2、草→蝗虫→鹰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注意箭头方向,总是朝向食物链较高端的一方(即“吃”的一方)}
13、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
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
构,叫做食物网。

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
系统。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6、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
失去平衡。

17、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
存就会受到影响。

18、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群落的变化。

增加植
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生态瓶里的植
物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
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群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9、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氧气量减少,
水少的生态瓶中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应该多些。

态瓶里的
小鱼增加了,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20、生态瓶中的植物(水草)为动物(鱼)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鱼)
为植物(水草)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

21、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防治
沙尘暴的方法:还林还草
22、人类的活动会引起了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维护生态平衡,
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保护
大自然的空气,土壤,山山水水,动物,植物,地下宝藏……
23、自然保护区: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
公园;
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
保护区(课本21、22页资料库)
24、应复习的实验计划:①绿豆种子发芽需不需要阳光;
②绿豆芽生长需不需要阳光;
③蚯蚓对生存环境的选择。

25、图表:食物网。

(课本13页)
26、小制作: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1.选择的材料; 2.制作的过程;
3.注意的事项。

第二单元光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
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不
是自己发的光)。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光源的方向的改
变而改变。

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
越大,影子越来越长。

3、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物体离
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应该越来越小。

(在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的情况下,遮挡物离光源越近,
它挡住的范围越大,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
4、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同侧面的形状不同,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
子。

5、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投影在我们生
活中很有用处。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
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例如: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
太阳在东边。

7、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
子最长。

例如: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越来越短,在早上。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受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方
向的影响;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经历了长—短—长、
由西到北再到东的变化;古代人们用日影计时的仪器叫日晷
(guǐ)。

9、、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10、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镜面或其他物体时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反射光也是以直线
形式传播的。

反光镜、潜望镜、汽车反光镜、万花筒、弯道
的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等,都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11、"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
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
强。

)
12、反光有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建筑广泛使用玻璃
幕墙就给人们带来了光的污染。

13、人或动物的眼睛,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要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源。

14、光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5、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
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太阳是地球最大的
光源和热源。

16、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
低。

千万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17、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它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
强光和高温。

凹面镜是球面镜的一种,又叫凹镜。

它能利
用光的反射原理会聚光线。

还有像放大镜一样的凸透镜也能会聚太阳光,产生高温。

点燃奥运圣火利用得是凹面镜。

18、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
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9、同一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与所照射的光的强弱有关;
20、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21、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22、物体反光(或吸热)能力的高低与物体的颜色有关;深色
(如黑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反射光的能力弱;
浅色(如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弱,反射光的能力
强。

我知道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穿浅色的衣服了。

23、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宇航服是为了减少辐射。

24、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
置。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
安全的优点。

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包括三部分: 1.集热器(冷水加热部分) 2.保温箱(保持水温) 3.控制系统(控制冷热
水进出)
25、应复习实验计划:①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试验:小孔在
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最前面卡纸
上的小孔把光射进去,光线能够前进
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
右图,因为不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
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孔,就
被挡住,所以光屏上没有光斑。

实验
结果明显地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②证明深色物体吸热能力强,浅色物体
吸热能力弱的试验;
③证明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的
试验
26、图表:①会画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小木块的影子;(课
本25页)
②会画树在太阳不同角度下照射产生的影子;(课本
26页)
③会画凹面镜和凸透镜的光路图。

(课本34页)
27、小制作:①潜望镜的制作方法: 1.选择的材料; 2.制作的过
程;3.注意的事项。

②简易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选择的材料; 2.制作
的过程; 3.注意的事项。

28、光的构成(课本43页资料库)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