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业概述
国际陆路货运业务概述
国际陆路货运业务概述一、货运方式国际陆路货运业务主要有公路和铁路两种主要的货运方式。
公路运输是最常见的货运方式,它具有灵活、快捷、门到门的特点,适用于较小的货物和紧急货物的运输。
铁路运输则更适用于大量货物和较长距离的运输,它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行安全、成本较低的优势。
除了公路和铁路外,一些国际货运也可通过水陆联运的方式进行,即将货物先运输至港口,再通过海洋船运或内河运输等方式运往目的地。
二、服务提供商国际陆路货运业务的服务提供商主要有货运代理公司、物流公司和运输公司等。
货运代理公司是一种专门从事货物托运代理的机构,它负责处理货物的组织、协调、报关、报检等事务。
物流公司则是一种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公司,它负责整个货运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包括物流规划、仓储、配送等环节。
运输公司则是承运货物的公司,它提供各种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承运货物的安全和准时送达。
三、市场特点国际陆路货运业务的市场特点主要包括交通条件、国际贸易和文化因素等。
首先,交通条件对于货物的运输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运输网络不完善,因此货物的运输效率较低。
其次,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是国际陆路货运业务的重要因素。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际陆路货运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最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对货物运输带来一些挑战。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运输规则和标准,货运公司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以确保货物能够顺利运输。
四、发展趋势国际陆路货运业务在全球化进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了货物运输的效率。
例如,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货物的跟踪和监控更加方便,货物的信息化管理也得到了提升。
其次,国际货运的合作与整合不断加强。
货运代理公司、物流公司和运输公司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货运服务链条。
再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国际陆路货运业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绿色物流、节能减排等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的应用越来越多,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经济地理第四章运输物流地理
案例
假定你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运输管理员,你的客户向 你咨询以下运输问题:① 从上海到赞比亚(非洲), 50 kg 的发电厂急需零件;② 从青岛到美国的各主要 城市,1 000 台冰箱;③ 从天津某食用油工厂到乌鲁 木齐,500 箱食用油;④ 某牛奶工厂在方圆50 km 内 收购牛奶,然后将生产好的包装牛奶运送到本市超市。
会处,由若干个车站、线路及一系列设备组 成的运输生产综合体。 铁路枢纽的任务是办理各线间大量客货列车 的解体、编组、转线等业务。
三、主要铁路枢纽
(二)铁路枢纽的分类
① 设置于政治、经济贸易中心城市的铁路枢纽,如 北京、郑州、西安、石家庄、太原、济南、南京、 成都、贵阳等;
② 设置于综合性工业城市的铁路枢纽,一般位于特 大城市,客货运输量庞大,如上海、天津、沈阳等;
间最重要的纽带 5.交通运输业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
基础支持条件
(二)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运输是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 2.运输影响着物流的其他构成因素 3.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有很大比重
三、影响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是运输业发展和布局的先决条件 科学技术进步是促进运输业发展的动力 人口的数量与分布影响运输业的布局 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的分布,影响交通运输
一、水路运输的概念及种类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 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海洋、河、湖 等)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客货运输。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
(二)缺点 1.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2.运行持续性较差 3.安全性较低,环境污染较大
三、全国主要公路概况
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也特点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性质、特点姓名:冯钊班级:交大海滨班学号:10410427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一、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二、交通运输业具有多重属性.(1)交通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运输和半成品以及零部件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流通都需要运输的支持。
在生产过程中,运输劳动和其他的工人劳动共同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因此运输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从流通过程来看,运输工人的劳动也参加了价值的创造。
在运输劳动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商品确实发生了某种变化,它的位置改变了,从而它的使用价值也起了变化.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生产以运输为起点又以交通运输为终点,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贯穿于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
可以说没有交通运输就不会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运输劳动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共同创造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
(2)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1986年国家统计局已经把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指标列入了第三产业,实行起来十分方便,又便于统计.第三产业主要是由服务性活动组成,交通运输业被划在第三产业,当然也是着眼于它的服务性功能。
例如:客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服务,同时它也是劳动力在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出游),它和物质生产活动也有联系。
货运中消费品的运输既是生产活动在流通过程中的延续(因而是生产服务),又是消费的前提条件(因而也是消费服务)。
因此分析交通运输业的性质的时候应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从社会在生产的角度来分析,他是物质生产部门,从产业层次划分的角度来看,它属于第三产业。
(3)交通运输业是网络型的基础产业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交通运输业,它又是经济和社会的基础结构.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般需要一些基础结构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系统:意识充足的交通运输系统;二是充足的能源与动力系统;三十充足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运输业是网络型基础产业之一,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为庞大和重要的基础产业群。
1物流运输概述
3)运输参与者
托
承
货
运
运
人
人
代
船
收
货
代
人
公路运输
货
铁路运输
运
航空 运 输
模
水路运输
式
联合 运 输
当 事人实务操作
物流 理念
是货物的所有者,可能是托 公众关注运输的可达性、
4.货主与运输参与者 运人(或委托人)或者收货人,
有时托运人和收货人是同一
费用和效果以及环境上和 安全上的标准
主体,有时是非同一主体
较长距离的运输
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运输活动
局部场地的内部移动
2 、运输的功能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运输主要提供两大 功能:物品移动和短时储存。
短时储存
物品移动
物流管理中运输的两大功能
运输的功能
•
物品移动:无论是原材料、零部件、装配件、
在制品、半成品,还是产成品,不管是在制造过程
中被移到下一阶段,还是移动到终端顾客,运输都
• 五纵七横,是我国规划建设的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网主骨架,总里程约3.5万公里。
• “五纵”指同江——三亚、北京——珠海、重庆——北海、北京——福州、二连浩特 ——河口。
• “七横”指连云港——霍尔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衡阳——昆明、青岛——银川、丹东—— 拉萨、绥芬河——满洲里。
道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全天候,准时
基建投资较大,运输范围受铁路线限制
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不需转运或 反复搬运,是其他运输方式完成集疏运的手段。
成本较高,容易受气候和道路条件的制 约,准时性差,货物安全性较低,对环 境污染较大。
第四章 运输业的性质
一般结论(研究的目的和角度): 一般结论(研究的目的和角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输业是物质生产 部门; 部门; 西方经济学家: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西方经济学家: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运输业属于基础设施。 运输业属于基础设施。
“三论”之间不存在冲突和排他性。 三论”之间不存在冲突和排他性。
运输业的其他特征 具有运输生产场所的广阔性 运输生产过程的流动性 运输对象的非选择性——运输劳务的他率性,是指运 运输劳务的他率性, 运输对象的非选择性 运输劳务的他率性 输需求(数量及方向等) 输需求(数量及方向等)具有不能按运输供给者主观 意图随意进行调节的性质 运输产品的非储存性——运输产品仅仅是所提供运力 运输产品仅仅是所提供运力 运输产品的非储存性 中被用户所消费的那一部分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第一节 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 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 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国民经济划分为两大 门类, 门类,这种分类旨在研究与区分国民收入的创造和国民收入 的分配,研究和区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分配,研究和区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物质生产部门是指创造物质产品和增加产品价值的生产活 动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为生产服务的运输 动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为生产服务的运输 业和邮电业, 业和邮电业,还包括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的那一部 分商业(即商品的分类 修整、包装、保管等劳动)等五大物 即商品的分类、 分商业 即商品的分类、修整、包装、保管等劳动 等五大物 质生产部门。 质生产部门。 除物质生产部门以外,都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 除物质生产部门以外,都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服务 行业、城市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事业、科研、文化、教育、 行业、城市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事业、科研、文化、教育、 卫生、广播、体育、国家政府机关、军队、宗教团体等。 卫生、广播、体育、国家政府机关、军队、宗教团体等。
运输业的基本特征
运输业的基本特征
1. 资本密集型:运输业涉及到大量的资本投入,如购买车辆、船只、设备等。
2. 周转期长:运输业的经营周期一般比较长,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回报。
3. 地域性强:运输业的经营范围一般局限于一定的地域,如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海运运输等。
4. 需求波动性强:由于经济周期、季节变化、货物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运输业的需求波动相对较大。
5. 客户需求多样化:不同客户和货物的需求各异,运输企业需要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运输服务。
6. 市场竞争激烈:运输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运输服务等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7. 社会责任重大:运输业的安全、效率、环保等问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关于交通运输业的调研提纲
关于交通运输业的调研提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针对性的调研,有助于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情况1.1 交通运输业的概述1.2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分析1.3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4 海陆空铁四大交通运输网络格局二、交通运输业的运营管理2.1 交通运输业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法规政策2.2 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态势2.3 交通运输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问题2.4 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发展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3.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2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交通的发展3.3 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的关系3.4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交通合作与竞争四、交通运输业的问题与对策4.1 交通拥堵与交通安全问题4.2 交通运输成本与效率问题4.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4.4 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在进行交通运输业的调研工作时,可以通过实地走访交通运输企业、参与行业研讨会和研讨交通运输业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等方式进行调研工作。
在调研完成后,可以撰写出一份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调研报告,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篇示例:一、背景介绍A.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及重要性B.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C. 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意义三、市场需求分析A. 用户群体及需求特点B. 交通运输业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矛盾C. 交通运输业的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四、竞争对手分析A. 主要竞争对手的背景及优劣势B. 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与竞争优势C. 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及发展态势六、关键问题及研究方向A. 交通拥堵及安全问题B. 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C. 服务质量及用户体验问题七、调研方法及数据分析A. 调研设计及样本选择B. 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C. 数据解读及结论推论八、结论及建议A. 总结调研结果及发现B. 提出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C. 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展望及预期效果以上就是关于交通运输业的调研提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也特点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性质、特点姓名:冯钊班级:交大海滨班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一、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
二、交通运输业具有多重属性。
(1)交通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运输和半成品以及零部件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流通都需要运输的支持。
在生产过程中,运输劳动和其他的工人劳动共同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因此运输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从流通过程来看,运输工人的劳动也参加了价值的创造。
在运输劳动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商品确实发生了某种变化,它的位置改变了,从而它的使用价值也起了变化。
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生产以运输为起点又以交通运输为终点,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贯穿于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
可以说没有交通运输就不会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运输劳动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共同创造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
(2)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1986年国家统计局已经把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指标列入了第三产业,实行起来十分方便,又便于统计。
第三产业主要是由服务性活动组成,交通运输业被划在第三产业,当然也是着眼于它的服务性功能。
例如:客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服务,同时它也是劳动力在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出游),它和物质生产活动也有联系。
货运中消费品的运输既是生产活动在流通过程中的延续(因而是生产服务),又是消费的前提条件(因而也是消费服务)。
因此分析交通运输业的性质的时候应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从社会在生产的角度来分析,他是物质生产部门,从产业层次划分的角度来看,它属于第三产业。
(3)交通运输业是网络型的基础产业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交通运输业,它又是经济和社会的基础结构。
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般需要一些基础结构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系统:意识充足的交通运输系统;二是充足的能源与动力系统;三十充足的通信与信息系统。
运输经济(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章运输和运输业
02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的特点
01
02
03
04
灵活性
公路运输能够到达其他运输方 式难以到达的地方,特别是在
山区、农村或偏远地区。
门到门服务
公路运输能够提供从发货地到 目的地的全程服务,无需中转
。
短距离运输优势
在短距离运输中,公路运输的 效率高于其他运输方式。
受天气影响较大
公路运输受到天气和道路状况 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恶劣天
废弃物处理
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 物进行分类处理,合理利 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
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优化运输结构
科技创新
发展多式联运、共同配送等新型运输组织 方式,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和效益。
推广应用智能交通、新能源车辆等先进技 术,提高公路运输的科技含量和环保水平 。
政策引导
社会参与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绿色运输 的发展,如对绿色运输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资金扶持等。
运输经济(公路)专业知识 与实务-第一章运输和运 输业
• 运输概述 • 公路运输 • 运输市场 • 运输政策与法规 • 绿色运输与可持续发展
01
运输概述
运输的定义与功能
要点一
总结词
运输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物品或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 个地方的行为。其功能包括实现物品和人的空间位移、促 进地区间经济交流、支撑国家产业发展等。
04
运输政策与法规
国内外运输政策概述
国内运输政策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运输政策,旨在促进运输业的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安 全性。这些政策包括公路建设、道路运输管理、物流业发展等方面的规定。
国际运输政策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也在推动国际运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些 政策涉及跨国运输的便利化、国际运输安全和标准等方面,以促进国际贸易和 全球化发展。
交通运输业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6、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2、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
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4、教师小结: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知识点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在不同时期长度的对比;不同时期各种运输工具数量的对比,说明它们增长相当迅速。
(2)从地区分布上看,交通干线不断向内地和边疆延伸。
(3)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运输业,尽管60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
运输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运输管理概述学习目标:1.理解运输的概念及其分类2.熟悉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3.掌握现代运输体系的构成4.理解运输需求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5.理解运输供给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6.理解运输市场的概念及其特征7.掌握运输的基本原理8.了解运输化理论第一节——物流运输和经济的关系运输定义:1.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些列操作。
2.运输是人和物借助运输工具实现在空间上的移动或位移。
运输的特点:①运输不生产有形的产品。
②运输不改变运输对象的性质。
③运输队自然的依赖性很大。
④运输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⑤运输是“第三利润”的主要源泉。
运输的方式:运输的范畴: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厂内运输。
运输的作用:集货运输、配送运输运输的协作程度:一般运输、联合运输运输中途是否换装:直达运输、中转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货物运输对象:货物形态:包装货物(箱装、桶装、袋装)、裸装货物、散装货物货物性质:普通货物(清洁、液体、粗劣)、特殊货物(危险、易腐冷藏、贵重、活的动植物)货物重量:重量货物、体积货物货运量大小:大宗货物、件杂货物、长大笨重货物运输业的特点:1.交通运输企业的生产特点:①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②改变运输对象(客、货)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的产品③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④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⑤各种运输方式虽然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能,但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⑥在运输费用中,没有原料消费,固定资产(运输设备)的折旧和工资是运输的主要费用2.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特点:①交通运输是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行业②交通运输业不仅要讲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公益效益③交通运输企业生产范围线路长、面广,管理幅度大④各种运输方式或各个运输企业之间的协作要充分协调好,才能保证运输生产的连续性⑤交通运输生产布局和综合运输布局,不仅受国家客观政策影响较大,而且受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布局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⑥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显得特别重要运输与国民经济:1.运输业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它不是消极地、静止地为社会生产服务的2.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占很大的比重3.运输业担负着社会产品和商品流通的任务4.运输业在平时为经济建设服务,战时为军事服务运输的空间效用:运输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了物品的空间位移,创造了空间效用。
交通运输产业属性概要
产业划分的多样化 ——产业进展阶段分类
• 幼小产业 • 新兴产业 • 朝阳产业 • 衰退产业 • 夕阳产业 • 淘汰产业
产业分类的新趋向〔一〕
• 进入80年月,信息技术及以其为核心的现代高技术群快速 壮大,人类产业活动的规模和方式有了巨大变化,三次产 业分类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包括:
• ①需求构造升级使产业范围扩大,产业正涵盖起愈加丰富 的社会生活领域,包涵进越来越多的形式、日益多样的分 工和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人类经济活动。产业活动愈来 愈成为非单纯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效劳的供给部门,其联 接社会生活各局部以及各局部与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的作用不断加强。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进展
•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琼•罗宾逊分别出版了 《垄断竞争理论》与《不完全竞争理论》,用来解释市场构造的变化如何导 致企业〔厂商〕行为的变化及对经济运作效率的影响,从而奠定了垄断价格 理论根底。张伯伦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概念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
产业划分 三次产业分类
• 1、第一次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 2、其次次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
• 3、第三次产业〔两大局部四个层次〕:流通部门、效劳部门 • 〔1〕流通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 〔2〕为生产和生活效劳的行业〔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效
产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两大部类分类法 • 依据产品经济用途不同,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
〔甲类〕和消费资料〔乙类〕 • 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分类法 • 农轻重分类法 •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第1章 交通运输概述总结
• 从社会特征看,生产过程的运输是社会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流通过 程的运输则是社会流通领域的专业化运输。
• 从技术特征看,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鲜明地 呈现出人流、物流、交通流和信息流四位一 体的特征,交通通道和运载工具的相互作用, 不可分离,固定设备、活动设备和运输组织 三者综合形成运输能力。
1、交通的概念 交通: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 助交通载运工具,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 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的传 递,电信是语语言、符的。
2、交通与运输
• 结论1 交通与运输反映的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 面,或者说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部分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述
学习目标
• • • • • 理解交通运输 掌握运输组织 熟悉客货运输生产过程 理解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三)运输的作用 (四)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概念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公路、水运、航 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以及载运工具、运输基础设 施(线路、场站)和运输经营管理系统构成的立体 化综合运输系统。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2、运输系统的结构
1)不同运输方式构成的运输系统 2)不同运输企业构成的运输系统
• 结论2 运输以交通为前提,没有交通就不存在运 输;没有运输的交通,也就失去了交通存 在的必要。 • 结论3 交通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运输才是最终的 目的;交通与运输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 关,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运输业的性质和特点
矿石的采掘业等。马克思还将物质生产部门的范围扩大到那 些直接为物质资料生产服务的部门。例如,那些与物质资料 实物形式和运动相联系的活动也被归为物质生产部门的范畴。 对于运输业,马克思认为应划归物质生产部门,而且阐明了 它的特殊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的实现及使用价值的变换,要 求商品实现从所有者到使用者的转移;然而,由于商品生产和 消费存在着地域上的距离,使得实现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 领域的空间上的流通即商品运输成为必要,从而使承担商品 运输职能的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运输的物质生 产特征主要表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由于铁路运输能高速、大量地运输旅客和货物,因而铁路建 设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4) 19世纪后半期,全球各大洲都大量建造铁路,使铁路成 为陆路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
当代铁路运输发展的总趋势是牵引动力内燃化、电气化;铁路 客运高速化;大宗散货运输重载化;信息技术电子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运输业的性质和特点
如下: (1)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状态,完成消费的准备。运输使
商品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虽不改变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却 改变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状态,就是使其由潜在状态进人可 消费的现实状态。商品在作为完成的产品离开生产过程以后, 进人流通过程,一般都必须经过运输,产品只有完成这个运 动,才是现成的消费品。 (2)运输业所出售的东西,就是场所的变动。运输所产生的效 用是和其他商品完全一样的。如果它是个人消费的,那么, 它的价值就和消费一起消失;如果它是生产消费的,那么它本 身就是处于运输中的商品一个生产阶段,那么,它的价值就 作为追加价值转移到商品本身中去。
1.水路运输的发展 水路运输是最早形成的运输方式之一,水路运输工具的发展
具体如下: (1)早期人类发明了独木舟; (2)随着经验的积累及造船技术的提高,建造出了以风力为动
力的帆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3)到了11世纪左右,出现了可跨洋运输的商船; (4)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被用于航海,使航海技术得到了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同农业的 分离,使经常的交换即商品交换成为可能。手工业同农业分 离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 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使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的规模有所扩大。然而, 在以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 经济发展缓慢,商品交换的规模和范围都受到限制。起初, 由商品交换而产生的运输活动是由商品生产者自己完成的, 是为交换而运输的。其后,运输活动与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 商人主要从事商业而兼搞运输,运输成为实现商品交换的辅 助手段,具有明显的依附性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2.铁路运输的发展 (1)人类在陆路上最早的非人力运输是以牲畜为直接动力的畜
力车运输由于有一定的载荷,原始状态下形成的路面无法承 受,出现了车辙,从而影响了道路运输的畅通。后来人们在 圆木制成的车轮行驶的地方铺设以石料为主的硬路面或铺上 木板,以减少行车阻力,这就是铁路的最初形式 (2) 16世纪前后,世界上首先在矿山采用了轨道,并使用了 有轮缘车轮的车辆。钢铁工业的发展为铁轨和铁车轮的使用 提供了条件。 (3) 19世纪初,随着蒸汽机车的发明和锻铁铁轨的出现,具 有现代色彩的铁路运输开始在世界上投入使用。
飞跃发展; (5) 18世纪,在帆船上使用了机械动力,使造船技术实现了
重大突破; (6)在19世纪中期又制造出以烧煤为动力,以螺旋推进器为主
要机械装置的轮船; (7)内燃机用于轮船提高了其经济性和机动性。 当代水路运输发展的总趋势是货物运输船舶的专业化、大型
化和高效化;水上客运的旅游化、高速化和滚装化;以及水运 管理电子化和航行安全系统电子化。
当今世界上总共约有200多万千米的油气管道。由于石油资源 经一个多世纪的开发,易于开发的地区已经进人低产期,所 以石油开发的趋势是走向边远地区。修建管道的工程规模越 来越庞大而艰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从世界管道运输的发展来看,原油管道建设发展缓慢,成品 油管道建设发展趋势明显。这一趋势是因各国原油产量衰减 而转为进口中东和南美的原油。原油进口主要依靠海运,因 此原油管道建设较少,根据市场情况对成品油的需求不断增 加,这也促进了成品油管道的建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运输业的性质和特点
这种追加价值的数量等于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发生位置改变所 需要的劳动量:它一部分决定于生产资料的耗费,即转人商品 的物化劳动量,另一部分决定于活劳动量。运输劳动的追加 使得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的矛盾得以解决,使商品的 使用价值进人现实的可消费状态,为消费者以购买的方式予 以承认,实现其价值。因此,凡是适用于其他一切物质生产 领域的,同样适用于运输业。在这个领域里,劳动也体现在 商品中,虽然它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并不留下任何可见的痕 迹。运输产品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从严 格的科学意义上说,并不是所有的运输活动都可以划归为物 质生产活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运输业的性质和特点
运输生产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运输生产活动所处的领域、运 输生产过程和运输产品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从而使运输业成 为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认识运输业的物质生产特征, 尤其是它的特殊性,对于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运输需求的多重性要求建立各种比例关系,要求经济管理 方式的多样性,以保证运输业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运输需 求具有普遍性、派生性和可替代性等多重特征。运输是社会 生产和生活的一般共同条件,运输需求几乎是所有经济主体 的普遍需求,生产决定流通,运输业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 中的继续,本源性需求决定派生需求,运输产品的同一性决 定着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各种运输方式相互间的可替代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国民经济被划分为两大 门类,即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这种分类,旨在 研究与区分国民收入的创造和国民收入的分配,研究与区分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按照这种划分,物质生产部门是指从 事物质资料生产的部门,例如生产粮食的农业,生产机器的 机械制造业,生产矿石的采掘业等。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运输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运输业的性质
运输业的性质,是运输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分析运 输经济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认识运 输活动的性质,将运输业划归何种部门、产业或领域。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运输业的性质和特点
对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关系到如何认识运输业在社会经济生 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处理运输业与其他部门或产业之间 的关系,以及如何对运输业及其内部进行管理等。然而,不 同的经济学理沦,由于其研究问题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对上 述问题的回答也不相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Leabharlann 第一节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运输业和工业、农业一样,经历了手工业生产、工场手工业 生产和机器生产三个阶段。18世纪开始的欧洲产业革命,标 志着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生产规模的扩大,要求扩大商品销 售和原材料的供应范围;地方性市场发展为全国性市场,进而 发展为世界性市场。旧有的运输工具不能适应经济的迅猛发 展和市场急剧扩大的要求。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使 社会生产的一般条件即运输业的革命成为必要。作为新型动 力的蒸汽机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机械运输业的出现提供了 物质条件,促成了旧式水陆交通工具的根本性变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经历了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五种新型机械运输工具相继问 世,并以它们为运输手段逐渐奠定了铁路、公路、水路、民 航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所构成的运输业的基本格局。
二、运输业的发展
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与运输业技术革命分不开。
3.公路运输的发展 在陆路运输中最早形成的是人类交往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天
然小道。农业和畜牧业分离,驯养的畜力取代了人力的原始 运输。畜力车运输的发展对道路质量提出了新要求,进而产 生了人工建造的道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在古代中国为统一全国而修建的道路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 公路的雏形;为进行国际交往而形成的丝绸之路更成为世界 陆路交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现代公路的雏形取决 于汽车的产生和使用,以汽油机为动力的汽车对公路的标准 及质量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大批量的汽车投入使用又极 大地推进了公路建设的发展。当代公路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向 是:干线公路高等级化、汽车运输高效化。
第一章 运输业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 第一节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运输业的性质和特点 思考题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运输业的产生过程和发展历程,熟悉运输业的性质和特 点。
返回
必备知识
运输业是社会的基础行业,又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从 原始的运输到现代化的运输,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18世纪产业革命后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机械运输方式,根本改 变了原有的运输状况,奠定了由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现代运输 业的基本格局,揭开了现代化运输的序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运输业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个人出行需求而产生的旅客运输,其生产过程中所消 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运输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就不构成物 质产品的生产费用,而是伴随着客运过程的结束而消失。这 种旅客运输的效用只是满足了个人出行的需求,实现了其出 行的目的,如探亲、访友、旅游等。显然,它们不能被视为 是物质牛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例如,个人出行需求而产生 的旅客运输,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运输工 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就不构成物质产品的生产费用,而是伴 随着客运过程的结束而消失。这种旅客运输的效用只是满足 了个人出行的需求,实现了其出行的目的,如探亲、访友、 旅游等。显然,它们不能被视为是物质生产活动。因此,这 一类旅客运输活动应归于非物质生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