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9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

【题库】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本)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1607、1807[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答案:D2.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
这里采用的操作定义方法是()。
1607、1901、2101[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答案:A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
1607、1701、1706、1901、2001[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
[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
[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
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
[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
答案:D4.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1607、1907、2007、2101[A].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答案:A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607、1706、1907、2101[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1349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13(7)

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A.正确
B.错误
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1657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于哪些情况? 17.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得分 评卷人
四、实践题(20分)
18.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l、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 考试成绩x30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 0.20, 0. 40 和 0. 40 。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 xl =90 分,期中测验成绩为 X2 =90 分,期末考 试成绩为 X3 =80 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 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 己的建议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每题4分,合计40分)
6.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
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A.正确
B.错误
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7.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试卷附参考答案

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分,计分).什么是抽样?.什么是观察法?.什么是文献法?.什么是个案研究?二、填空题(每空分,计分).教育研究地基本特征是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人文性..学前教育研究地基本原则有、匿名、保密和..选择课题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是、和可行原则..假设通常由论题、、推论三个要素组成.假设地基本特点是科学性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献内容加工处理常用地做法有、和文献综述等几种形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临床法是为研究儿童认知能力而独创地一种研究方法.它将观察、访谈、测验、实验等方法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换句话说,临床法是对观察法地一种改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根据研究课题地性质,调查研究可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跟踪调查..实验效度是指实验地和真实程度..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以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地研究方法..课题研究中,测量包括物理测量、教育测量、和..信度是指测验结果地可靠性和,即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实施两次,所得测量地程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社会测量法是美国地莫雷诺于世纪年代提出地研究人际关系状况地一种研究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统计分析方法地特征主要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三、问答题(共题,计分).教育研究地基本任务是什么?(分). 学前教育观察实施地步骤?(分).简述问卷设计地准则.(分).谈谈你对行为矫正法地认识.(分)附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分,计分).什么是抽样?答:抽样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地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一样本图推断总体..什么是观察法?答: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地、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地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地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地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观察是研究地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文献法?答:文献法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已有地文献资料,了解教育事实,探索教育现象地研究方法.文献法地研究步骤可分为三个环节:文献搜集、文献鉴别和文献整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属于质地研究方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地一种研究方法,指综合多种方法,手机有效、完整地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过程,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研究地一种具体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填空题(每空分,计分).教育研究地基本特征是客观性、系统性、可靠性、创造性、科学性、人文性..学前教育研究地基本原则有自愿、匿名、保密和无害..选择课题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是价值原则、创新原则和可行原则..假设通常由论题、关系陈述、推论三个要素组成.假设地基本特点是科学性和假定性 ..文献内容加工处理常用地做法有书目登录、摘要和文献综述等几种形式..临床法是皮亚杰为研究儿童认知能力而独创地一种研究方法.它将观察、访谈、测验、实验等方法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换句话说,临床法是对观察法地一种改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根据研究课题地性质,调查研究可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原因调查、跟踪调查. .实验效度是指实验地有效性和真实程度..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以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地研究方法..课题研究中,测量包括物理测量、教育测量、心理测量和社会测量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地可靠性和稳定性,即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实施两次,所得测量地一致性程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社会测量法是美国地莫雷诺于世纪年代提出地研究团体人际关系状况地一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地特征主要有科学性、直观性和可重复性.三、问答题.教育研究地基本任务是什么?(分)答:教育研究地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领域内存在或出现地理论问题、现实问题,揭示教育发展地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教育地历史经验;()研究教育地现状;()预测教育地发展趋势;()开展教育改革地实验;()进行国内外教育地比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前教育观察实施地步骤?(分)答:()明确观察目地,即确定观察地问题;()制定观察计划,对观察地时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等都要事先安排好;()选择合适地观察方法,使被观察地对象必须处于常态之下,对所发生地现象或行为不加人为控制,呈自然状态;()进入观察现场;()做好观察记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简述问卷设计地准则.(分)答:编制问题是问卷设计地一项基本工作,问题编写地一个最重要地原则就是简洁.问卷设计应遵循以下准则.()主题鲜明;()通俗易懂;()一个题目只包含一个问题;()不使用带有诱导性地题目;()所提问题应是被调查者能够提供地信息;()题目中地答案应具有排他性;()问卷中地题目应具有一定地逻辑,符合被调查者地思维习惯;()问卷结果应便于统计处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谈谈你对行为矫正法地认识.(分)答:()行为矫正法始于解决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和学习行为问题,是行为学习理论与临床心理实践相结合地产物,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方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行为矫正地理论认为:儿童地问题行为是个体在自己地生活环境中通过后天地学习获得地,绝非是先天决定或遗传造成地.问题行为与环境密切联系,问题行为通常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某种不适当地学习形成地.既然问题行为通常是习得地,那么改变不良环境条件,采取一定地特殊措施,进行有系统地重新学习,就一定能使问题行为产生变化并得到纠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行为矫正法地实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个步骤.①确定矫正对象和问题行为;②分析问题行为,弄清问题行为地来龙去脉;③制定矫正方案,落实具体地矫正措施;④对问题矫正实施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⑤综合评定行为矫正地效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6-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6-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的优点是有了两次测定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由于先后两次是在不同的时间测定的,因而对于测量工具、评价人员标准及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等引起的变化,难以进行良好的控制,但不会降低结果解释的效度B.区组设计是将被试按区组分类,使每一区组的被试尽量保持同样数量,然后将区组内被试随机分派到各个实验处理中去C.区组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配对,即根据研究的要求,将影响研究结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相同的被试配对,得到不同水平的被试对,然后随机让其中的一个,接受实验处理D.区组设计形式易产生顺序误差,对于这些误差不能采用ABBA循环法平衡。
这样,每种处理进行实验就不止一次,需要平衡的无关变量效果层次越多,每种实验处理实验测定的次数越多2.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有效程度B.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C.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区分度分析无关D.题目内部区分度分析指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间的一致性3.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两种记录方式即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B.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和图形记录三种C.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四种D.A+B4.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5.下列选项对于访谈要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叙事性研究和( )。
A.调查性研究
B.关系型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因果性研究
2.( )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
A.观察
B.综述
C.访谈
D.问卷
3.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 )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A.教学科研
B.个人科学研究
C.学校教育环境
D.解决研究问题
4.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
A.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名称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
2020年1月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349课程代码:02727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学前教育;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选题1.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A)。
A.整群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D)。
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
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3.假设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D)的性质。
A.多样 B.臆断C.暗示D.推测4.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B.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和图形记录C.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四种D.A+B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或X与Y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二、判断题6.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接触性方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B)A.正确 B.错误7.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A)A.正确 B.错误8.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倒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 )。
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
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
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
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
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C.交通工具。
D.被访问者的合作。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如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5.现在,欲编制一道测试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 )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整群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
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
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3.假设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的性质。
A.多样B.臆断C.暗示D.推测4.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B.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和图形记录C.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四种D.A+B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o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或X与Y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20分)6.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接触性方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A.正确B.错误7.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A.正确B.错误8.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倒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A.正确B.错误9.当遇到顺序变量,相应的数据总体不是正态分布、而旦抽样的样本容量小于20时,可以采用等级相关法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1349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试题(开卷)2015年7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
A.整群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E.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置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D. 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3.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两种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B.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和图形记录三种C.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四种D.A+B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C. 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D.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C.交通工具D.被访问者的合作二、判断题(每题4分,合计20分)6.对于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在两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均已知的情况下,用Z检验(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所用统计量不同);在两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但是总体方差未知时,用t检验(所用检验统计量方法与两个总体是否独立以及方差是否相等有关)。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 没有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存在错误7.组间设计指采用控制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或多个实验组的设计方法。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没有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存在错误8.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
包括以下诸方面: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 没有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存在错误9.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日期取样、分析单位取样。
( ) A.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C. 没有错误,但不完备D. 部分存在错误10.在现代教育目标中,第一位的是态度和能力,第二位是实用技术,第三位是知识。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 没有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存在错误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12.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于哪些情况?四、实践题(30分)13.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
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30和0.50。
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l=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lOO 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lOO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试卷代号:1349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供参考)2015年7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A 2.C 3.D 4.D 5.C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6.A 7.A 8.A 9.A 10.A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1.按照应用范围划分可分为:一般和特殊方法。
(5分)按照科学研究阶段划分可分为:选择和确定课题的方法、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对研究资料分析整理和推论的方法。
(5分)按照研究方法性质划分: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
(5分)12.个别访谈,适合于访问某个特定个体的情况,了解带有隐私性、隐蔽性和个人性的情况,作深入的与“解剖麻雀”式的研究。
(?分)集体访谈,适合于了解某个群体(比如男生、特殊家庭的学生、有某种共同爱好的学生等)的情况和想法;进行类型学的分析研究;了解各种不同的情况和观点。
(8分)四、实践题(30分)13.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l=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10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代人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0.2X 90+0.3X100+0.5X100=98(分)(15分)试卷代号:1349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试题(半开卷)2014年7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公式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
( )A. 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 多段随机取样法D.定额取样法2.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
这里采用的操作定义方法是( )。
A. 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 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3.若项目分数与总分或外在效标分数,都是连续的正态变量,且都依人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类。
这时,计算区分度指标应选用的公式是( )。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
B.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Xi—X)的个数。
C.用量化方式描述——组数据的全貌,仅用集中量数来描述是不够的。
因为集中量数仅描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而事实上,数据具有变异性,即它们并不都等于同一个值,而是分散、变化的。
D.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5.下列选项对于访谈要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淡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二、判断题(每题4分,合计20分)6·X2检验的内容主要分为配合度检验(实际次数与理论次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检验方法)和独立性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多项分类之间是否存在独立性或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检验方法)两类。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 没有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存在错误7.实验法中的“配对法”设计是指:实验设计中,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 没有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存在错误8.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 )A. 正确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9.二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 没有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存在错误10.问题的定位是指对研究问题在科学系统、层次中所处位置的分析,这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步。
问题的分解是指将—个复杂的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研究。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 没有错误,但不完备D. 部分存在错误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
共30分)11.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12.在哪些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访谈调查?四、实践题(30分)13.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l、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
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30和0.50。
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10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10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90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试卷代号:1349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供参考)2014年?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B 2.A 3.D 4.D 5.D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6.A 7.A 8.C 9.A 10.A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探索性研究、(3分)叙述性研究、(3分)因果性研究、(3分)基础性研究(3分)和应用性研究。
(3分)12.适合使用访谈法的情况:有广泛的调查对象、(5分)研究目的属于比较具体细致的情况、(5分)探究深层原因等。
(5分)四、实践题(30分)13.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l=10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10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90分;代人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0.2X100+0.3X100+0.5X 90=95(分)(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