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方案及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docx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docx1.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1.1 施工测量的目的与意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通过对地形地貌、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形状等进行精确测量,为施工过程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并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
1.2 测量仪器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测深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可以对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形状等进行准确测量,并能提供实时数据反馈。
1.3 测量方法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方法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测量方法。
传统测量方法包括直尺测量、经纬仪测量和水准仪测量等。
现代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激光测距等。
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施工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
1.4 施工测量技术措施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首先,需要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工作正常。
其次,需要根据测量要求和工程特点进行测量点的设置和测量网的建立。
此外,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信息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1.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施工测量图纸、建筑物尺寸测量表格、测量仪器设备检修记录等。
1.6 法律名词及注释- 施工测量: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通过对地形地貌、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形状等进行精确测量。
- 测量仪器设备:指用于测量建筑物尺寸、位置、形状等的仪器和设备,常见的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等。
- 传统测量方法:指以直尺和经纬仪等传统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 现代测量方法:指以全站仪和激光测距等现代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2.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1. 目的与意义1.1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准确、高效,并保证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
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第一节、测量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的总体思路为满足工程施工特点,该工程的平面控制网按照“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由高到低设置控制网,各级控制网相互衔接,统一为整体系统。
垂直控制网采用天顶法、坐标法对各施工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设置。
拟在中间层增加垂直控制网传递层,减小结构自振、风振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
垂直控制网的传递按不超过80m的高度进行设置。
根据设计要求,以业主提供的高程水准点为基准,在场地建立高程控制网。
主楼上用全站仪垂直引测标高形成楼层标高控制网。
(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施工流程和测量规范的熟悉,测量方案的确定,对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交接和校核,并做好记录。
针对该工程测量难度及工程量安排测量人员数量及分工,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均按照国家规定检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
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仪器的使用精度。
磁铁线坠、三脚架、对讲机等。
1)人员准备:本工程设测量管理员 1 名负责本工程与测量有关的工作,测量员2名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工作。
2)技术准备:a、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收集分析勘测、设计及施工等相关资料。
包括:①城市规划部门测绘成果;②工程勘察报告;③施工设计图纸与有关的变更文件;④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⑤施工场地地下管网及其它构筑物的成果图。
b、熟悉首层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有关大样图、总平面图及与定位测量有关的技术资料。
c、根据建筑图与结构图校核各部位的尺寸,了解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情况,主要轴线,建筑物长、宽,结构特点及解建筑物的建筑坐标、设计高程,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建筑物周围主要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和轴线尺寸。
(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是土建、钢结构、幕墙装修、机电安装、沉降及变形观测施工测量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复查的基准。
第一节--测量定位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测量定位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中,测量定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精度和准确性。
在实际工程实施中,合理的测量定位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一、测量定位施工方案1.1 制订测量定位计划在进行测量定位工作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量定位计划,明确目标、任务以及实施步骤。
计划应包括测量范围、测量方法、测量仪器设备准备等内容,以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1.2 确定控制点在工程中确定关键的控制点是保证施工精度和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通过精密测量技术,确定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以保证工程的准确性。
1.3 制定施工图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定位测量的坐标点、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等内容,以便施工人员准确理解和执行。
二、测量定位技术措施2.1 GPS定位技术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工程测量定位,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监测,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
通过使用差分GPS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2 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测量定位,并可以在复杂环境下进行精准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2.3 全站仪测量技术全站仪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可以实现三维坐标的测量定位,并且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精度性能,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设备之一。
2.4 无人机测量技术无人机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测量定位,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地形测量、建筑物立面等方面,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
结语测量定位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通过合理的测量定位方案和措施,可以提高工程的精度和准确性,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不断引入新的测量技术和设备,为工程测量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测量人员应在作业中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测量精度,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一)人员组织及设备配备1、人员组织1名专业测绘工程师,一名持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2、设备配备本工程拟采用光学经纬仪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
(二)定位放线1、定位放线依据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线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主轴线控制桩的建立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利用给定现场放线点定出主控轴线。
定位放线时精确测出控制轴线网,并将标桩设在便于观测又不易遭到破坏的地方加以固定、保护。
(3)定出主轴线控制网以后,依据基础平面图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加密出建筑物其它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布设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
3、轴线投测控制方法(1)±0.00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①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根据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校测,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
②轴线投测方法±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2)±0.00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①主体轴线在基础施工完后,根据控制轴线将控制线投测到基础之上,作为轴线向上传递的依据。
在楼板完工后,根据基础上中心线,采用外控法中的侧向借线法将中心线投测到施工层,作为放线依据。
②竖向投测前,应对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施工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要求制定的一个详细的测量计划。
施工测量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施工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计划。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测量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确定测量的目的和要求,明确需要测量的参数和精度等级。
2.确定测量的方法和工具:根据需要测量的参数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例如,可以使用经典的全站仪进行高程和位置的测量,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
3.制定测量计划: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时间、测量地点、测量仪器和人员等。
4.进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现场,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使用,校准仪器等。
5.进行测量工作: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工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分析和处理测量结果: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调整措施。
施工测量技术是指在施工测量过程中使用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工具。
常用的施工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
具体措施如下:1.全站仪测量技术:全站仪是一种集光学测量和电子计算于一身的先进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距离、角度和高程等参数。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和位置的定位。
2.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测量距离的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距离。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施工区域的距离测量和定位。
3.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是利用人工卫星发送的信号进行位置定位的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导航。
施工测量控制措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设立控制点:在施工区域设置控制点,用于测量和定位的参考点。
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
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一)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1、设备准备:充分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检校仪器、检定钢尺、对所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钢尺应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定期送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2、技术准备:测量员要熟悉工程现场情况和定位条件、主要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和轴线尺寸相对关系,建筑物标高以及设计对测量的精度要求等。
熟悉工程所在位置、周围环境及原有建筑物的关系:GPRS点的坐标、标高,建筑物的朝向,定位依据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间距及夹角;首层室内±0.000的绝对标高,室外地坪的竖向布置(标高、坡度)和绿化及道路,地上、地下管线的安排等,要特别注意的是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布局。
要对图上全部尺寸进行核对,当各图纸核对无误后,对于总平面图要以轴线为准,核对基础、非标准层、标准层的有关尺寸,标高是否相对应。
校核GPRS点的坐标及标高:为保证整个场地定位和标高的准确性,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点均应进行严格的校核,以取得正确的定位依据。
核算设计图上定位点的坐标与其边长、夹角是否对应。
实地校测定位点,要求高精度。
但常因种种原因点位稍有移位,为了校核点位和防止误用移动的点位,应会同甲方一起对点与点距离及夹角进行实地校测,当发现错误或误差超限时,请甲方妥善处理。
用水准仪实地校测甲方所给水准点间的高差,发现问题请甲方处理。
桩的保护:所有的控制桩均用砼墩加固及维护栏保护,并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复核。
如有变动,立即采取措施恢复。
3、基础放线验线:建筑物基础放线的基本步骤:根据基坑边上的建筑物控制桩(即轴线引桩,但要经场地控制校核后方可使用)用经纬仪仔细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大角和主要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
土方开挖深度不一样,基础底标高也就不一致,为了控制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时的标高,在基础土方开挖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四周。
在人工清土及基础施工时可将水准仪架在基坑内进行测量。
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该工程施工测量包括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工程等多个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工程的目的是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地形地貌数据和施工控制数据,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达标。
二、测量准备工作1.了解工程设计图纸,熟悉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2.配置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水平仪、测量杆等。
3.培训测量人员,确保所有参与测量的人员具备相关测量知识和技能。
三、土方工程测量1.建立起点和基准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填方的测量。
2.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地貌测量,测量工程区域内的地面高度和坡度。
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填方的测量,确保土方工程满足设计要求。
四、混凝土工程测量1.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测量,包括柱、梁、墙等的尺寸和位置测量。
2.使用全站仪进行混凝土浇筑前的测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准确位置和尺寸。
3.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的测量,以确保结构的垂直性和水平性。
五、金属结构工程测量1.对金属结构进行测量,包括钢梁、钢柱等的尺寸和位置测量。
2.使用全站仪进行金属结构安装前的测量,确保金属结构的准确安装位置和尺寸。
3.对金属结构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的测量,以确保结构的垂直性和水平性。
六、安全措施1.测量人员必须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2.在使用测量仪器过程中,要确保周围无障碍物,以避免仪器的损坏和人员的伤害。
3.测量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并及时发现和排除测量中的安全隐患。
七、质量控制1.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核,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工作正常。
3.各测量阶段的测量结果需要及时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工作的参考和分析。
八、施工测量报告1.编制施工测量工程报告,包括测量阶段的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的分析。
2.将施工测量报告提交给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作为工程进度和质量的依据。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本项目特制定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工程测量施工的流程、方法、质量控制及安全措施,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高效、准确、安全。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市XX大道改造工程2. 工程地点:某市XX大道3. 工程规模:全长XX公里,红线宽度XX米4. 工程内容:道路、桥梁、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5. 工程工期:XX个月三、工程测量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组织专业测量团队,包括测量工程师、测量员、数据处理员等,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2)设备准备:配备全站仪、水准仪、GPS定位仪、测距仪、水准尺、钢卷尺、绘图板、计算机等测量设备和工具。
(3)资料准备:收集工程地形图、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相关资料,为测量工作提供依据。
2. 施工流程(1)平面控制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设置平面控制点,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和观测,确保控制点的精度。
(2)高程控制测量: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高程控制网,进行高程观测,确保高程控制点的精度。
(3)细部测量:根据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细部测量,包括道路中线、边坡、桥梁、排水、照明等工程设施的测量。
(4)数据处理与成果整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审核,形成测量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
3. 施工方法(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点位放样,确保控制点的精度。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法进行点位放样,确保高程控制点的精度。
(3)细部测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全站仪、GPS定位仪、测距仪等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加强测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测量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的制定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测量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测量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展开探讨。
一、测量工程施工方案1.1 测量任务划分在制定测量工程施工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测量任务的划分。
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和要求,需要明确测量目的、方法和精度要求,合理划分测量任务范围,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1.2 测量基准的确定确定适当的测量基准是测量工程的前提。
在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中,应明确选用的基准体系、基准点的选择及保持措施,确保测量数据可靠性。
1.3 测量设备的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测量设备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校准测量仪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准备好必要的配套设备和工具,提高测量效率。
二、测量技术措施2.1 测量方法选择根据不同的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是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距离测量等,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至关重要。
及时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测量方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3 质量控制与验收在测量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时监测和验收,确保测量过程符合规范要求,提高工程质量。
结语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的制定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质量可控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施工前充分规划、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措施,才能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支持。
希望以上内容对测量工程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公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公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综合分析设计文件,了解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测量要求。
1.2.制定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的方法、测量的内容、测量的控制点和曲线点的确定,以及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1.3.进行资源调配,包括确定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确保施工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4.制定测量工作计划,明确测量任务的时间、工序和工作量,合理安排测量工作的进展。
2.测量设备和工具的准备:2.1.购置或租赁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GPS等。
2.2.购置或准备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尺、测量笔等。
2.3.对测量仪器设备和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可靠。
3.施工测量的方法:3.1.采用全站仪进行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2.采用GPS进行定位和测量,特别是对于大面积的道路进行测量时,可以利用GPS实现测量的快捷高效。
3.3.采用激光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可以快速测量出道路的长度和宽度。
4.测量控制点和曲线点的确定:4.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测量的控制点和曲线点的位置和数量。
4.2.对于控制点,要在施工前确定好,并进行严密的测量和记录,以提供后续施工的基准。
4.3.对于曲线点,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测量和调整,以保证道路的平整和曲线的流畅。
5.测量数据的处理:5.1.对于测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现场测量完成后,及时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2.采用专业的测绘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生成道路的测量平面图、曲线图等。
5.3.对于测量结果的分析和比对,与设计要求进行对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测量的质量。
综上所述,公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合理配置测量设备和工具,采用全站仪、GPS等进行测量,确定控制点和曲线点的位置和数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科学的测量和处理方法,来指导和控制公路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测量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测量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本工程平面布置较简单。
施工测量重点、难点在于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建立,及楼层面的轴线、标高传递。
第一节放线依据± 0.00 标高的引测依据,根据甲方提供的高程点作为原水准点,建筑物定位依据:依据业主方提供的放线点及市工程勘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绘制的总平面图。
第二节测量人员及测量器具的配置本工程的建筑定位,轴线的引测和传递由项目专职测量员(备注:有测量员上岗证)进行施测。
测量器具:DJ2经纬仪一台,DS3水准仪二台,JD—91激光铅直仪一台,50m钢卷尺二把,5m塔尺六把,1.5kg铅锤一个,测钎、木桩若干,双面板尺一把。
第三节测量施工前的技术准备一、组织一支测量小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测量员主测,测量结果至少检测校核一遍并绘制施测记录。
二、施测人员应全面熟悉总平面布置图和结构构件的顶面标高、线关系,并根据现场条件制定各阶段的施测操作方案。
三、施测人员使用的施测仪器应在检校有效期内。
第四节建筑物的定位一、建筑物的定位顺序为:甲方提供红线、施测点T建立建筑轴线网-单位工程控制网建立-建立单位工程轴线控制桩二、建筑主轴线的测设根据四川省乐山市工程勘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总平面图,在拟建的建筑物角点的空地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作为本工程的建筑主轴线,其施测步骤如下:第一步: 施工测量前由业主方、设计所、规划部门提供拟建建筑物两处纵横墙外边线交点的座标位置。
第二步: 将经纬仪移至红线上的某一端控制点,照准另一控制点,采用正倒镜测回法,转角90 度,钢尺量距(为保证施测精度采取抬尺法,做出一条位于场地中央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的直线,且在两端点处建立临时性轴线控制桩。
第三步: 通过钢尺量距找到该直线的中心点,将经纬仪移至中心点,照准远端,转角90 度,作出一条与该直线垂直的直线,此时该工程的施工直角坐标系己建立。
第四步: 根据己建立施工直角坐标系和施工总平面图计算出建筑物每个大角点在此座标系下的坐标位置。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放线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和布置的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以下是一个针对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放线施工方案:1.确定测量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需要测量的控制点,并在地面上进行标定。
2.编制放线表格:将需要进行放线的控制点,按照一定的顺序编制放线表格,明确每个点的坐标和放线要求。
3.放线仪器选择:根据放线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放线仪器,如全站仪、自动水平仪等。
4.放线过程:按照放线表格的要求,使用放线仪器进行测量和放线。
在放线过程中,可以采用配线桩、线杆等标志物来辅助放线。
5.放线记录:在放线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每个点的放线坐标和放线结果。
并将放线的数据与设计图纸进行核对。
6.放线结果检查:放线工作完成后,要进行放线结果的检查和核对。
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放线报告编制:根据放线结果,编制放线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审批和备案。
二、技术措施:1.仪器校准:在进行放线前,要对使用的放线仪器进行校准。
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放线精度要求: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确定放线的精度要求。
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放线的精度。
3.地形复杂区域的处理:对于地形复杂的区域,如山区和河流交叉区域,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放线技术措施。
如采用无线局域网和GPS 技术进行放线。
4.放线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在放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放线仪器,避免受到外部的干扰和损坏。
同时要保护测量控制点,防止被误移或破坏。
5.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放线完毕后,要对放线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检查放线的准确性,并根据需要对放线结果进行调整和修正。
6.安全措施:在进行放线施工时,要注意安全事项。
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人员的安全和仪器的安全。
7.合理安排放线顺序:根据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放线的顺序。
避免放线的顺序和施工的顺序产生冲突。
3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总体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我方经过多次专题研究,确定测量方案的基本原则: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方向控制短方向。
1)建立整个场区测量一级控制网根据规划局的红线定位图和设计总平面图为依据,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建立整个场区测量一级控制网,测设时,经纬仪需经盘左和盘右的复核,确定该点位置。
对点进行闭合复核无误后,再由任一点测设出相应轴线。
测放出道路、停车场等建筑物的外围轴线后,再按原测设路径重新施测,检查线路是否闭合,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控制网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2)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测量队将对现场水准点及轴线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后报业主和设计部门批准认可,方可施工。
选用的测量仪器有:激光经纬仪2台用于角度测量;S6型水准仪及红外线各2台用于结构标高控制。
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项目经理部将派专人负责,并上报阶段测量成果,以保证整体工程施工准确完美和正常进行。
(二)总体平面控制基准点的测设根据本工程一级测量控制网及单位工程轴线坐标,一次性建立单位工程二级平面测量施工控制网。
1)控制点引测根据本工程一级测量控制网导线点在场区内引测3-4个控制点,要求埋深1.5m,用混凝土浇注并以钢柱标记,并测定高程作为工程定位放线依据,精度差应符合要求。
2)内控制网布设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沿距桩位开挖线约3m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以单位工程主轴线为主控制线布网,埋设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0.5m,并浇注混凝土稳固。
(三)、高程基准点的测设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月定时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仪器采用S6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2)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计算,计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四)控制点的保护控制桩按测量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埋设在坚固地方。
二、土方工程(一)土方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以浅土层开挖为主。
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测量施工方案1.通过地形测量,了解矿区地势、地貌特征、原生植被等情况,为工程方案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矿区地势高低差异较大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工程测量方法,如工程测量、GPS等。
2.根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矿区生态修复的目标,确定矿区的区划,进行测量标志的布设和测量范围的划定。
3.开展地质勘测和水文测量,了解矿区地下水位、地下水动态变化、地下水埋深等情况,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4.对矿区已破坏的地表进行测量,包括塌陷沟、裸露的裂缝等地表破坏现象的测量,为后期的地表恢复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
二、技术措施1.地形改造:采用土石方工程,对矿区的地表进行平整、填挖,并根据地貌特征和修复目标重新布置流域、沟道等地貌元素,提高地表的坡度,确保水域的通畅。
2.修复植被:采用适宜的植被种植方案,通过引种植物和濒危植物的补植,恢复矿区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加强对植被生长环境的改善,包括改善土壤质量、土壤肥力等方面。
3.水土保持:在矿区的陡坡和沟道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带,采取防土流、护坡、挡土墙等措施,确保水土资源的保持。
4.恢复湿地:针对矿区存在的湿地退化问题,采取湿地恢复工程措施,包括恢复湿地的水文环境、逐渐形成湿地植被和湿地生态系统等。
5.微生物修复: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引入微生物进行土壤修复,加速土壤的恢复速度,并提高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6.矿石的物理化学处理:将矿石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去除有害物质,防止进一步的环境污染。
7.监测与评估:在工程施工的每个阶段,对矿区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估,了解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及时调整修复方案,确保修复工程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测量施工方案和有效的技术措施,可以实现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提高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模板一: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1. 工程测量目标1.2. 测量的范围和精度要求1.3. 组织测量工作的原则和要求2. 施工测量技术措施2.1. 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与校准2.2. 测量基准的确定与加固2.3. 测量网的布设和调整2.4. 施工现场的占地标识和测量放线2.5. 施工过程中的定期检查和调整2.6.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2.7. 测量报告的编制和归档附件:1. 测量仪器设备清单及校准证书2. 测量网布设示意图3.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及使用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规:指国家对建筑施工及相关行业从事人员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法律法规,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 测绘法规:指国家对测绘调查及相关行业从事人员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法律法规,如《测绘法》。
3. 施工合同: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签订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 附属设施:指建筑工程附带的设备、装置和设施,如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模板二: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1. 施工测量的目的和意义1.2. 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的确定1.3. 测量方法和工具的选择2. 施工测量技术措施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1. 地形测量和分析2.1.2. 基准点的确定和标定2.2.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2.2.1. 施工现场的布设和放线2.2.2. 建筑物各部位的测量与监测2.2.3. 措施与技术要点的记录与调整2.3. 施工后的测量处理2.3.1. 测量数据的整理与分析2.3.2. 测量报告的编制与归档附件:1. 测量工具清单及校准证明2. 特殊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3.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及使用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施工规范:指国家对建筑施工工艺及相关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如《建筑施工与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测量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施测方法
1、技术准备
熟悉本工程图纸,核对施工图纸与其说明内容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了解本工程的坐标体系及高程体系,根据本工程要求的测量技术等级及工期和质量要求,合理组织施测进度及测量方法。
2、施工现场核查
实地踏勘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点,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建立建筑物现场坐标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并设置场地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
达到既避开现场施工破坏标桩的情况,又能随时控制建筑物位置的目的。
在进行上盖施工前,必须对已施工完的基础进行轴线和标高的复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上部施工。
基础轴线位置无误后,再将设计图上各点位的数据进行平距和角度的有关计算,换算出施工定位放线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绘制成图。
3、平面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图纸,根据《总平面图》上的红线点坐标计算各红线点的距离和角度,及《首层平面图》上提供的房角点坐标和已知坐标点推算出的建筑物首层各控制基准点的坐标。
(2)定位放线测量
定位前先将各控制点间的角度和距离进行复核,确认各点的准确性。
无误后按支导线的路线,采用全站仪定出建筑物外围控制网上各点的坐标,定出所有点后,再将仪器置于有关联的点上,进行相关点的距离和角度校核,待各点的精度达到定位要求后,再根据一层平面图,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主要轴线作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依据,再根据主要轴线测设出其它各细部轴线,进行施工放样。
施工上部结构时,将已建立的平面控制网为平面控制的基准。
在测量的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其精度要求如下:角度观测精度为±10″,距离测量精度为1/10000。
4、标高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标高点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
根据水准基点将该工程的设计±0.00点标
高准确引测于附近固定建筑物上,做好标志。
各层标高均根据±0.00水准点用经过校正的钢尺沿着建筑物外壁测出各层设计标高,作为控制该层标高的依据。
由±0.00标高点引至各层的临时水准点不少于两个,引测各层标高后,应复核至另一水准标高点,其差不能超过±3mm。
以达到在各层抄平时可相互校核,避免错误。
精度要求:标高测量精度为±5√n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0mm。
5、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的频率及观测点的布置均按设计要求进行。
(1)水准基点的设置
基点的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水准基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点,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设置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中,埋设地点距本工程30-80米,以便相互检查。
(2)测量方法
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1)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尺进行观测,每次观测时固定测量仪器,固定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按规定的周期、路线进行观测。
观测前必须严格检校仪器,保证仪器合格后方能使用。
2)测量精度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控制在30m以内,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应进行闭合,其闭合差在±0.6√nmm以内。
3)观测次数和时间:一层结构拆除模板后进行首次观测,并记录结果作为起始数据,以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与首次结果比较,得出建筑物沉降量。
主体结构完成后,每月观测一次。
若长时间连续降雨,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二)技术措施
1、质量控制
(1)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量。
采用科学、严谨的工作方式,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
(2)凡是投入该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必须有鉴定合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方可投入使用。
(3)各种测量控制基准点,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确认没有变动后才能使用。
(4)保障测量数据的原始、整洁及记录规范化;各种测量计算资料必须经过校核
无误后,才能投入野外作业。
(5)在进行各项测量作业时,必须校核和复核,确保成果质量。
(6)在施测过程中,除按此方案操作外,还应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T8/96》规定。
2、仪器设备配置
全站仪一台;激光铅直仪一台;普通水准仪两台;
激光经纬仪一台;精密水准仪两台;铟钢尺一对;50m钢尺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