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人物传记阅读指导 公开课
2016年新课标高考复习人物传记课件( 最新)
![2016年新课标高考复习人物传记课件(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58b88bcd1f34693daef3e7e.png)
人物传记写人的方法
(1)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写人;
(2)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3)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写人。
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
(4)通过典型事件来写人。
4/5/2016
人物传记的试题的特点
课标卷人物传记题,共四道题。
4/5/2016
四、人物传记阅读备考
从表达方式看传记可以分为叙传和评传两种: 1、叙传: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叙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思想观点等。 2、评传: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 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事 件、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 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 的基本要求。(2015年新课标1 《朱东润自传》就是评传)
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人物传记
第一节:现代文阅读考纲介绍和人物传记的 初步认识
4/5/2016
2016年高考大纲对现代文的要求: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 点 2.分析综合 C 点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击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5/2016
资料全面 (2)人物的生卒年月。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真 传 实 记 性
丰富翔实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 事件。
的 特 点 文 学 性
时:2016新课标高考人物传记提优课件
![时:2016新课标高考人物传记提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7820a9960590c69ec3766f.png)
【人物精神】 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目标高远
近5年高考人物传记温习
2014年新课标高考《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邓叔群(1902—1970)
中国著名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 【文本内容】6段1600字 留学美国,及时回国㈠ 真菌研究,贡献突出㈡ 改变方向,研究林业㈢㈣ 矢志爱国,辛勤建校㈤ 生活简朴,捐资为国㈥ 相关链接:2段【1】总体介绍成就【2】自述童年影响 【人物精神】 爱国精神,为国家民族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身体力行,勤奋务实,“钉子”精神; 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
近5年高考人物传记温习
2011年新课标高考《下笔不觉师造化》 画家黄宾虹(1865—1955) 【文本内容】6段1400字 1、全国国画展发表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 2、绘画主张:书画同源,道法自然。 3、与张大千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对比。 【人物精神】 一生甘于寂寞淡泊,恪守传统,堪称典范。
近5年高考人物传记温习
2012年新课标高考《谢希德的诚与真》 谢希德(1921-2000)
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文本内容】6段1400字 谢希德回国,率领团队开拓新科研领域; 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宣传学校决策;
业余爱好多、丈夫住院陪侍、改写科学小品求真。
【人物精神】 努力探索真知,勇闯难关,热爱祖国,关爱亲 人,有着憾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人物塑造力求个性化、形象化 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
时间推移法 空间转换法
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
传记的特点
传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是如何体现的? 真实性: A、 细节描写; B、 大量引用(传主自己的言行、作品); C、 他人(权威或亲属)的介绍与评价; D、 作者是事件的亲历者。
文学性:
人物传记公开课
![人物传记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4dd20ab8e9951e79a89278e.png)
【增分提示】
(1)看分答题,分点作答; (2)整合评议(论)性、概括性的词句
方法小结
二、分析传主形象(性格特征)方法归纳: (结合金太阳考案P158页的技法点拨)
1、抓基本事实(主要事件) 2、抓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 3、整合评议(论)性、概括性的词句 4、从传主背景、与他人的关系入手 5、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6、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精彩点评,大胆质疑
展示题 展示方式 《回想铁生》 书面展示
展示同学 点评同学
柯景宁 李红霜
梁坤芳
题目要求:本题(6分) 展示的同学:分析题目,讲解答案,回答同学质疑问题。
点评同学:点评答案,做此类型的题目,给出建议性的方法, 同学可以补充。
点评要求: 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大胆大方、善于互动。
回想铁生
【解析】 背题考查概括作品形象的能力。首先讲到史铁
生残疾多病,但在心灵上是一个挺拔正直的 人;其次写到史铁生是一个知道生命意义的 人,从爱世界,知感恩等;最后写到史铁生 是一个面向真实的人生。
❖
回想铁生
【参考答案】
①史铁生是一个残疾多病站不起来但是心灵上最挺拔正 直的人。(2分)
②史铁生是一个超越了自身的苦难爱自己,爱世界,知 道感恩,知道生命意义的人。(2分)
学科代表课堂总结
1、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2、评出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
最佳个人。 3、学科代表寄言。
教师课堂总结:
1、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2、注意事项:
①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是否是证明或概括) ②忠实原文(要从原文中提取关键词语, 重组成句) ③分点作答(按行文顺序) ④力求答题全面、不重复(不能事无巨细, 照抄照搬) ⑤语言清晰简练(要理解分析,概括整合) ⑥规范答题:某某人具有以下特征(特点, 主要事件)……;某某人是个……的人
人物传记阅读指导
![人物传记阅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87b5dfcc8d376eeaeaa314a.png)
思考:为什么要简要疏理行文思路? 思考:为什么要简要疏理行文思路? A、有利于我们快速读懂文本。 有利于我们快速读懂文本。 B、帮助我们在解题时明确答题区间。 帮助我们在解题时明确答题区间。 思考:如何快速疏理? 思考:如何快速疏理? 结合传记的文体知识,根据段落顺序, 结合传记的文体知识,根据段落顺序, 明确文段记了人物(传主)哪些事, 明确文段记了人物(传主)哪些事,引了 人物(传主)哪些言即可。 人物(传主)哪些言即可。
19、参考答案: 对自由、本真的追求; 19、参考答案:①对自由、本真的追求;②有非凡的 艺术天赋(舞蹈创作才能); );③ 艺术天赋(舞蹈创作才能);③敢于打破传统的艺术 舞蹈); 坚信自己艺术(舞蹈)的魅力; );④ (舞蹈);④坚信自己艺术(舞蹈)的魅力; ⑤对艺 舞蹈)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 对艺术(舞蹈) 术(舞蹈)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 ⑥对艺术(舞蹈) 的无比热爱。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 答对4 的无比热爱。[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4点得 没有分点的扣1 满分4 4分;没有分点的扣1分,满分4分。] 请同学们对照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请同学们对照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给下列答案 评分,并分析失分的原因。 评分,并分析失分的原因。 不封建迷信、自主自强、不畏惧困难、坚持自我、 A、不封建迷信、自主自强、不畏惧困难、坚持自我、 勇于创新。 分 不会审题,没有分点作答, 勇于创新。 0分,不会审题,没有分点作答,概括不当 她为坚持自我的原则,放弃要糖果的机会, B、她为坚持自我的原则,放弃要糖果的机会,她有当 众表演的勇气和实力, 众表演的勇气和实力,她因要有自我特色而放弃跳芭 蕾的机会。她孝顺。她拥有着坚定不移,勤奋刻苦, 蕾的机会。她孝顺。她拥有着坚定不移,勤奋刻苦, 不断上进的特质。 不断上进的特质。
人物传记-公开课优秀课件-PPT
![人物传记-公开课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c7b2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a.png)
第二问根据文中叶圣陶的散文《与佩弦》中的内容,抓住“兴趣之所至、随意之极致、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 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无所不领会,如见其肺肝然”等关键词句,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10
1.把握传主相关信息的思路 (1)线。即要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 (2)事。即要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行 为”“贡献”“成就”“经验”等。 (3)理。即要清楚作者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人格等。 (4)情。即要了解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
11
信息归纳题答题的基本步骤
材料来源可靠,有代表性 考虑作者与传主的关系,客观公允 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
人物塑造力求个性化、形象化 引用、描写、 对比 、 抑扬、
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 衬托…… 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 时间推移法
空间转换法
常见考点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______《贝多芬传》
22
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2、找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尤其注 意叙述以外的其他议论性内容。 3、深思熟虑,形成答案。
12
《叶圣陶在四川》
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问 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帮助。 第二问: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人物传记”阅读指导课件
![“人物传记”阅读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d2ea97d0d233d4b14e6960.png)
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是不是这样?不能肯定 (5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 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 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 说法绝对,错误 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 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无中生有,错误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 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答E 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B 答案: 之所以给 2分,是这种做法固然能反映她的平易谦和,但就 文章题目可知,反映她工作上的诚与真,才是作者的主要用意。
于传记中看风云人物,在细微处显思品精神
——实用类文本· 人物传记阅读
教学目标: 1、回顾考题,了解传记类文本出题 的特点; 2、提高学生的传记文阅读能力; 3、掌握人物传记中传主的精神品 质。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的传记文阅读能力。
内容 年份 题目 2011 2012 2013 《下笔不觉师造化 》 《谢希德的诚与真 》 《飞虎将军陈纳德 》 传主 黄宾虹 谢希德 他传 陈纳德 玻尔 朱东润 文本 类型 考点
整体把握 结构先行
第一步:整体感知,读懂文本。
第二步:审读题干,确定区间。 第三步:提取信息,整合要点。 第四步:据分分点,工整书写。
严格按照解题步 骤解题,是得分 的增长点。
高考语文备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课件
![高考语文备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d648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1.png)
语文备考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提高个 人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考语文备考需要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 相关知识和技能。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在高考中的地位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是高考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文章通常涉及历史名人、文化巨匠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 内涵。
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有助于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个 人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阅读理解与感悟
理解文章背景
领悟文章主旨
了解所选篇章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 及相关人物关系,为深入理解文本打 下基础。
体会作者通过传记人物所传达的思想 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培养正 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具体事件和言行举止,分析传记 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风貌及历史贡 献。
写作训练与提升
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应试技巧 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 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
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注意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避免望文生义,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保持句子通畅。
阅读方法与技巧
• 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等关键信息点,有助于快速把握文章脉络。
阅读方法与技巧
借助注释和译文辅助理解
01
对于生僻字、难懂的句子可以借助注释和译文来理解其含义。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02
通过分析人物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来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
掌握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西汉历史进行 了全面系统的记述。
2016高考人物传记阅读指导 公开课
![2016高考人物传记阅读指导 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595ad8ea76eeaeaad1f330e5.png)
Page 11
阅读题干
LOGO
《科学巨人玻尔》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 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 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 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革新、甘为伯乐)
Page 16
传主的言行
LOGO
《飞虎将军陈纳德》
③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 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 服务。(正义感强烈)
链接: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勇气 过人)
《科学巨人玻尔》
⑤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 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 (有人道主义情怀)
【试题】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 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 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爱国科 学家邓叔群》
Page 7
无中生有
LOGO
【对应文段】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 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 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 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 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 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 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也不得不佩服
Page 20
二、阐明原因题:
LOGO
1、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 2、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集体教案)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集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a1a3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7.png)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集体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传记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传记中的关键信息和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人物传记的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人物传记中的关键信息和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物传记的了解和阅读经验。
2. 讲解人物传记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人物传记是一种记录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的文学形式,强调其真实性和客观性。
3. 分析人物传记中的关键信息和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传记中的生平和成就,以及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章节二:人物传记的阅读策略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传记的阅读策略。
2. 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人物传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人物传记的阅读策略。
2. 分析和实践人物传记的阅读策略。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讨论他们在阅读人物传记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 讲解人物传记的阅读策略:介绍如何关注人物生平事迹、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评价。
3. 分析和实践人物传记的阅读策略:让学生阅读一篇人物传记,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进行分析和理解。
章节三:分析人物传记的语言和风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传记的语言和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人物传记的语言和风格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人物传记的语言和风格特点。
2. 分析和评价人物传记的语言和风格。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物传记的语言和风格的看法。
2. 讲解人物传记的语言和风格特点:介绍人物传记通常采用客观、平实的语言,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
3. 分析和评价人物传记的语言和风格:让学生阅读一篇人物传记,分析其语言和风格特点,并评价其表达效果。
章节四:案例研究:一位杰出人物传记的阅读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位杰出人物传记,深入理解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人物传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一位杰出人物传记。
高考语文复习之人物传记指导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之人物传记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10c8d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f.png)
1
一、传记的定义 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
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二、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为自己
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 自传》。后者是作者为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 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等。
要注意表述的语言格式,一般按“事实 要点+品行、德性要素(或精神内涵)”的 结构来概括,语句宜简要。
12
四.如何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①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 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 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 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5
传记作品的解题技巧
6
一、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
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人物形 象。传记涉猎传主的事实虽多,但这些内容全部编制在时 间的年轮之中,组合在传主生命的转变之中。因此,对显 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 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 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 抓时间、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 概括出主要事件。尾段落的安排用意、
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 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 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 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B.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 应该注意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任意一种进行分析:a.将句子分 层进行概括;b.找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公开课获奖课件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ppt
![公开课获奖课件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b9d3689b6648d7c1c74670.png)
①引用能增加文采、增加文章的表现力。②能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起到佐证的作用。③突出和升华传主的形象。 (3)类比或对比对传主形象塑造的作用: 类比或对比都是为了突出传主的形象,其中类比主要是把人物提升 到类比对象的高度;对比是利用差异来反衬突出传主的形象。 (4)运用选材(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 从选材上看,传记作品主要是以以小见大和点面结合的方式来突出 传主的高大形象,其中写伟人的作品常常用以小见大的方式。点面结合 就是以生活中某一小事推及到做人做事的准则上,可以全面看出一个人 的品质。
传记体裁常用手法:
1、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 论,夹叙夹议; 2、表现手法:首尾呼应、正侧相映、详 略得当、对比衬托、环境 渲染、细节勾勒等手法;
3、修辞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
传记中常见作用题归类:
(1)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 ①奠定思想感情基调,表现对传主的思想感情。②用具体的景物描 写来烘托传主的心情、性格等。③用特定的环境来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④为内容、情节起引起和铺垫的作用⑤景物有比喻、象征义,作用主要 是表现传主的形象。 (2)引用对传主形象塑造的作用:
了解传记中体现文体特征的一些相关内容:
1、真实性:
(1)细节描写; (2)大量引用(传主自己的言行、作品); (3)他人(权威或亲属)的介绍与评价; (4)作者是事件的亲历者。 2、文学性:往往涉及各种手法,特别是多种描 写手法。
3、典型性:
(1)能紧紧围绕传主的精神品质展开; (2)能以小见大。
四、明确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
1.从事实角度设题: 主要的提问方式: (1)概括传主的人生阶段 (2)传主成为伟大的人物受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3)文中从哪些角度体现了传主的个性特点 例题:(2008年江苏卷第18题)从文中看,哪几件事 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学人杨 守敬》)(6分)
高三一轮复习人物传记阅读 教案(2)精品版
![高三一轮复习人物传记阅读 教案(2)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9d5f49f46527d3240ce0ab.png)
人物传记阅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关于人物传记的相关常识,把握其基本的阅读方法。
2.概括每段大意及文本中心意思,训练培养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内容)的能力。
3.概括传主谢希德主要性格特征,掌握对相关信息筛选整合、提炼概括的一般方法,训练培养筛选信息、提炼概括的能力。
4.积累作文素材,并能恰当运用于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预习案阅读了解关于人物传记的相关常识,把握其基本的阅读方法。
2.结合预习情况安排部分学生(优困、待优、学困)讲解每段大意及文本中心意思,教师点拨指正。
3.小组讨论概括传主谢希德主要性格特征,教师引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谢希德人格魅力(爱国、求真、忠诚等方面)。
2.人物传记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整体把握文章,筛选信息、提炼概括是重要考点,自如应对高考,这方面能力必须具备。
3.提高语文阅读素养,引起学生对优秀传记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文本材料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 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 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l956 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 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高考复习实用类阅读——人物传记优质课PPT
![高考复习实用类阅读——人物传记优质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3626d531b765ce050814d1.png)
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 ③插叙: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
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
(二)传记的阅读要求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 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 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第三题 考察词语或句子含义:
传记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常考查词 语的指代义、修辞义、情感义:对于这类 题目,考生需要做的还是整体把握主旨, 考虑传记写了什么人物,反映了人物的什 么品质。对于修辞义,也就是如果句子使 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考虑本体一般是传记 人物,或者是传记人物的某项品质。如果 所考查句子存在因果关系,一般考虑要瞻 前顾后,考虑人物的思想、精神的前后时 间变化
传记文学的特点
•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要求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 的、准确的、真实的。
• 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 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传记允许 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 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 特性,使之显得有血有肉,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
1. 从 人 人 自 畏、噤 若寒蝉 的“文 革十年 ”到新时 期艺术 家心情 畅达、 创作自 由,其 差别有 如天壤 ,主要 是因为 当代艺 术批评 的失语 与批评 家的缺 席。
•
2. 在 中 国 历 史上, 不乏艺 术家特 立独行 的故事 ,也不 乏统治 者铲除 异端的 故事, 这些与 艺术家 创作中 重大主 题表现 不够、 历史进 程描述 不力的 缺陷有 很大关 系。
• 人称: • ①自传(第一人称):文本以当事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戴安澜回答“何防之有”的理由
Page 21
三、概括分析题:
1、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LOGO
2、卢作孚是如何成为“中国船王”的
3、玻尔与爱因斯坦的“巅峰对决”
4、作为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
5、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
6、戴安澜赋《远征》二首明志
Page 22
四、事物特征题:
4、所处的时代背景
Page 14
引用的评价性语言
《科学巨人玻尔》
LOGO
②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 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 有力的批判能力。……” ⑦美国福特基金会……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 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 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追 求真理,胸怀坦荡)
Page 10
绝对化
LOGO
【对应文段】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 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 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 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 【试题】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 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 “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Page 8
语意相反(肯定——否定)
LOGO
【对应文段】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 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 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 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 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会 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试题】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 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 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朱 东润自传》
Page 9
未然—已然
LOGO
【对应文段】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 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 朋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 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 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 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 的考察。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 见。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 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 上服务。 【试题】 A、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国民政府航空委员 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去邀请信,陈纳德接信后当 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飞虎将军”陈纳德》
Page 6
偷换概念(对象、时间)
LOGO
【对应文段】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 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 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 【试题】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 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 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爱国科 学家邓叔群》
【2】判断: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语意相 反、未然—已然、绝对化 【3】推理:颠倒因果、强加因果
Page 3
以偏概全(1分)
LOGO
【对应文段】 ②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体现,莫 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 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的送来情报„„为了 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那里一下子就聚集 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 (《陈纳德回忆录》) 【试题】 B、为扩建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三十 多万民工只用三个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陈纳德认 为,这是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O
1、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 2、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
么特点?
Page 23
五、探究评析题:
LOGO
1、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如何刻画
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Page 24
LOGO
2016届人物传记阅读指导
读懂文本 准确规范答题
读懂文本——勾画、圈、注
LOGO
题干、题肢 标题(初步把握传主及其身份地位)
传主的典型事件 (功绩) 链接材料
传主的精神品质(评述性语句)
Page 2
客观题
主要错误类型:
LOGO
答题方法:选肢与原文比较找“硬伤”
【1】概念:偷换概念(承前省略偷换主 语)、扩大或缩小
Page 7
无中生有
LOGO
【对应文段】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 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 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 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 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 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 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试题】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 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 在自传中釆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朱东润自 传》
Page 12
标题
《“飞虎将军”陈纳德》 《科学巨人玻尔》 《朱东润自传》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卢作孚)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将军赋采薇》(戴安澜)
LOGO
Page 13
传主的精神品质的把握方法
1、引用的评价性语言 2、作者行文中的自然流露
LOGO
3、传主的言行
Page 5
偷换概念(承前省略偷换主语)
LOGO
【对应文段】此后,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 林保卫战等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 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 献。 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陈纳德收到中国国民 政府的最高嘉奖。 【试题】 E、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飞虎队在中国浴血奋战,作出杰出的贡献,因此 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飞虎将军”陈纳 德》
Page 15
作者行文中的自然流露
《飞虎将军陈纳德》
LOGO
②他的朋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 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 。 ③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然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 未放弃。(正面表述:意志坚定) 《科学巨人玻尔》 ③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勇于 革新、甘为伯乐)
Page 17
LOGO
作业:思考、总结主观题的 答题规律
Page 18
主观题
LOGO
原则:仔细寻找材料,并加以概括【有时要从 反面材料中概括出正面的观点】 常见题型: 1、人格魅力题:精神品质+概述例子 2、阐明原因题:概括材料 3、概括分析题:概括要点+概述例子 4、事物特征题:概述材料 5、探究评析题:结合文本,言之成理
Page 11
阅读题干
《科学巨人玻尔》
LOGO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 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 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 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Page 19
一、人格魅力题:
1、陈纳德的人格魅力
LOGO
2、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
3、玻尔的人格魅力
4、邓叔群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
5、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的爱戴,甚至连敌人
也不得不佩服
Page 20
二、阐明原因题:
LOGO
1、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
2、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 因 3、邓叔群不去台湾,不去美国的现实因素和
Page 4
偷换概念(扩大范围)
LOGO
【对应文段】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 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 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 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 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试题】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 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 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 行。《科学巨人玻尔》
Page 16
传主的言行
LOGO
《飞虎将军陈纳德》 ③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 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 服务。(正义感强烈) 链接: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勇气 过人) 《科学巨人玻尔》 ⑤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 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 (有人道主义情怀) 链接: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 “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 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 理学研究工作…… (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