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政策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2.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产品。
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去向:其他生产者。
4.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5.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例如,I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6.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7.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
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变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9.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0.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1.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
12.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
13.政府采购: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它包括:……14.转移支付: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
它包括:…………15.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
NX=X-M16.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17.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
18.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
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19.个人收入:PI =NI –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20.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21.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2。
西方经济学第12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课件培训
一个经济周期曲线图
从 AE 即为一个周期。AC,即衰退与萧条,是收缩阶段;CE,即复苏与繁荣,是 扩张阶段。收缩阶段总的经济趋势是下降,扩张阶段总的经济趋势是上升,各阶段有 各自的特点。
繁荣阶段: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假定开始时,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是国民 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其特征为社会有效需求持续增长,产品销售旺盛,批发厂商和零售商 的存货减少,纷纷向生产厂家订货。
生产者利润丰厚,投资活动得到刺激。随着投资源的增长,信用扩张, 就业率不断提高,失业率减少,劳动力和其他社会资得到充分利用。与此 同时, 由于有效需求的增长以及对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 一般 商品的物价水平及工资和利率逐渐上涨。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所谓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 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必然出现一种开始向上,继而向 下,再重新向上的反复的周期性运动
经济学家在解释这一定义时强调三点:
(1)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2) 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 同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 的交替。 (3)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这种波动与失 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相互影 响。因此,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 规律与根源。
(一) 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
包括以下几种模型: ➢ 1.加速原理 ➢ 2.乘数-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 3.乘数-加速模型
萧条阶段:
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第十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一项()选择一项:A. 货币政策B. 公共政策C. 财政支出政策D. 财政收入政策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财政收入政策题目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选择一项:A. 降低再贴现率B. 增加财政转移支付C. 减少政府购买D. 提高税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题目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选择一项:A. 利率为负数B. 利率上升C. 利率下降D. 利率为零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利率上升题目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选择一项:A. 减少,利率下降B. 增加,利率下降C. 减少,利率上升D. 增加,利率上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利率上升题目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赤字增加的时期是()选择一项:A. 高通货膨胀时期B. 经济繁荣时期C. 经济衰退时期D. 低失业率时期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经济衰退时期题目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选择一项:A.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题目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则()。
选择一项:A. 货币政策的效果好B.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C. 无法确定D.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财政政策的效果好题目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
选择一项:A. 货币政策的效果好B. 无法确定C.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D.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货币政策的效果好题目9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选择一项:A. 中央政府B. 财政部C. 中央银行D. 商业银行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中央银行题目10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选择一项:A. 公开市场业务B. 再贴现率C. 道义劝告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公开市场业务题目1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公开市场业务是指()选择一项:A. 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B.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C. 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D. 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题目1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选择一项:A. 增加货币发行量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增加政府支出D. 提高公司所得税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政府支出题目1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选择一项:A. 降低利息率水平B. 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C. 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D. 提高利息率水平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降低利息率水平题目1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选择一项:A. 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题目1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选择一项:A. 增加贷款B. 购买设备C. 偿还贷款D. 增加库存现金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贷款题目1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选择一项:A. 增加和利率提高B. 减少和利率降低C. 减少和利率提高D. 增加和利率降低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和利率提高题目1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选择一项:A. 卖出国债B. 减少货币供应C. 降低再贴现率D. 提高准备金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降低再贴现率题目1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选择一项:A. 减少,利率下降B. 增加,利率下降C. 增加,利率上升D. 减少,利率上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利率上升题目19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选择一项:A.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题目20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选择一项:A.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题目2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选择一项:A. 增加B. 不相关C. 减少D. 不变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题目2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选择一项:A. 减少投资B. 减少消费C. 增加投资D. 增加消费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消费题目2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下列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选择一项:A.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B.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C. 税收减少50亿元D.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题目2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选择一项:A. 税收B.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C. 公债D. 总需求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税收题目2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选择一项:A. 农产品支持价格B. 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C. 个人所得税D. 政府投资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政府投资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题目2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收支行为规范化B. 具有盈利性C. 公共分配D. 具有非营利性E.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具有非营利性, 收支行为规范化题目2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经济衰退时期,依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选择一项或多项:A. 缓和了通货膨胀B. 缓和经济萧条C. 税收增加D. 减少了政府债务E. 增加政府债务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缓和经济萧条, 增加政府债务题目2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实行赤字财政()选择一项或多项:A. 在经济萧条时使经济走出衰退B. 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C. 在长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D. 可以使经济持久繁荣E. 对经济没有影响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在经济萧条时使经济走出衰退题目29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发行货币B. 制定货币政策C. 为政府创造利润D. 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E. 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制定货币政策, 发行货币, 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题目30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选择一项或多项:A. 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B. 降低存款准备率C. 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D. 降低再贴现率E.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降低存款准备率, 降低再贴现率题目3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稳定职能B. 分配职能C. 配置职能D. 支付职能E. 调控职能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分配职能, 配置职能, 稳定职能题目3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政府投资B. 公债C. 转移支付D. 税收E. 政府购买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政府购买, 转移支付, 政府投资题目3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以上四者同时实现B. 国际收支平衡C. 物价稳定D. 经济增长E. 充分就业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题目3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减少税收B. 增加政府支出C. 调节货币供给D. 增加税收E. 减少政府支出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增加政府支出, 减少税收题目3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政府公共工程支付B. 以上说法均正确C. 政府购买D. 税收E. 政府转移支付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税收, 政府转移支付题目3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选择一项或多项:A. 增加转移支付B.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C.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D. 减少税收E. 增加税收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减少税收, 增加转移支付题目3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选择一项或多项:A. 增加税收B. 减少货币供给量C.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D. 减少税收E. 增加财政支出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减少货币供给量题目3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以下何种情况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选择一项或多项:A. 增加税收B. 减少自主性税收C. 增加自主性支出D. 减少支出E. 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增加自主性支出, 减少自主性税收, 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判断题题目39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公共财政具有非营利的特点,因此不必讲究效益问题。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答:(1)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7试计算:(1)(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8.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经济学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不宜将经济周期仅仅看作“商业周期” 。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3/28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性质
二、经济周期的划分
1.基钦周期(短周期、短波) 小周期平均40个月,又称为基钦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中波) 平均每个朱格拉周期为9-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长波)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约50年,长波的上升与
2021/8/8
20/28
第三节 非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一、货币周期模型
(一)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卢卡斯从货币供给和不完全信息的角度出发,对经 济的周期波动做出解释。
卢卡斯认为,若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引起物价上涨, 若之前物价平稳,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局部性的,若 之前物价起伏较大,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全局性的。 未发现实情之前,人们会根据当时的价格上涨来增 加他们的产出和工作量,但人们最终会作出理性预 期,发现物价上涨是由总需求增加引起的,就会调 整其预期,将产量和劳动供给恢复到自然率水平。 故货币供应的政策是无效的。
较高收入和较低收入 时,边际投资倾向接 近0,边际储蓄倾向 接近无穷大。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6/28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非线性的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交点决定三个均衡 的国民收入值:Y<Y1或Y2<Y<Y3时,I>S,Y有提 高趋势;Y1<Y<Y2或Y>Y3时,I<S,Y有下降趋势, 故C不是稳定点。当Y2<Y<Y3时,Y会提高到Y3, 当Y1<Y<Y2时,Y会降低到Y1。
供给曲线。
Ys AS(P) , Yd AD(P)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二章课件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实际上包括如下五 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 (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 人可支配收入(DPI)。 1.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净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为一年)新增加的价值,GDP中扣除资本折旧 (即生产过程中机器或其他资本品磨损的价值), 就得到NDP,即:NDP=GDP-折旧。
CI G CS T
整理得:
I S T G
3.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支出角度看,Y C I G X M。 从收入角度看,Y C S T Kr 。 整理可得:
I S T G M X Kr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 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指用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③G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即政府购买物品和 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④ X M 表示净出口,即进出口的差额,等
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 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2)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 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 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 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 差。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研 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异同 (1)二者的相同点 两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价格和产量。
西方经济学十二章hppt课件-PPT文档资料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假设条件
国民收入决定
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变 的; 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 求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 影响; 价格水平既定; 利息率水平既定,不考虑利率变动对国民收水平的影响; 投资水平既定
10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三、投资函数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支出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的决策,而投资者的 决策又依赖于对该项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利息率越高, 意味着投资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显然,投资是 利息率的减函数。
11
资函数为:I=f(r) 线性函数为:I=e-dr (其中,e为自发投资,d为投资的利率弹性,dr为引致投资)
自发 投资
• 自发投资是由外生变量引起的。
引致 投资
• 引致投资则是由国民收入或消费水平的变动 所引起的投资,且这种投资与国民收入或消 费水平变动呈正向关系。
12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函数I=I(r),是 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表明随着利率的上升, 投资需求量减少。
投资函数I=(r)
实际利率r
①消费总为正数;
②消费与可支配收入 呈同方向变化; ③消费的增加不如可 知配收入增加的快。
6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决定
⑸自主消费与引致消费 全部消费可以分为两部分:不取决于收入的自主消 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自主消费 引致消费 如:C=3000+0.8Y
⑹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C和可支配收入增量△DI之 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PPT课件
.
24
第三节 国际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生产法 各单位当期生产的增加值
二、支出法 Y=C+I+G+(X-M) 关于支出的一个说明:
三、收入法 Y=C+S+T
.
25
二、支出法
GDP等于购买当期最终产品的总支出。由前面定 义的最终产品可知,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 (1)居民消费支出C (2)企业投资支出(意愿与非意愿的)I (3)政府购买G (4)开放时,C+I+G中包括支付给外国的(即进 口M),应减掉。同时应加上出口X 所以,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为: Y=C+I+G+NX
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
通常可用下图表示:
.
2
长期增长
周期波动
Y
Y*
Y
时间t
.
3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静态地说,宏观经济学
(1)从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两方面说明
实际国民收入Y如何决定。
(2)将实际国民收入Y与潜在国民收入Y*进行比较。
(3)若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不一致,则找
接税10%,产品市场价格GDP=110元,,但企业
收入NI=100元。所以间接税不属于NI。
.
29
三、从NI到个人收入PI
假定所有国民都在公司制企业中就业和取得收入、 此时,NI首先表现为公司收入。公司: (1)缴纳企业所得税和(2)社会保险税后,(3)再留出未 分配利润,其余的都将分给个人。 此外,个人还可从政府转移中获得收入。 所以: 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政 府对个人的转移=个人收入PI
二、GDP的定义:P428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第十二章 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略。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略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解答:存量是一个时点概念,而流量是一个时间概念;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
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解答:公司债券的利息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要计入GDP。
政府的公债利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是转移支付。
5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解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
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6.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7.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
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
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
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
因而,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9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DP。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i0
增加,引起利率上升到i1。
• 时但,是如国由果内于利生利率产率不总上上值升升应,,该减仍上少然升了是到私iY0 2,
人消费和投资,使得国内生产
O
总值只能增加到Y1。
E0
E1
IS1
IS0
Y0 Y1 Y2
Y
❖12
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
一、金融体系
1.中央银行
2.商业银行
• 中央银行是国家最高金融当局,统筹 • 商业银行是指面向公众进行金融 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 服务的银行。
• 流动性过剩,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 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 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 大快于贷款增速。
• 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 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 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 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 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因此,往往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 现象。
挤出效应,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 的效果。此时同时实施扩张性的
货 移 量 i1,的币,这增达政样加到策在使L,M一市1L的M定场0曲位程利线置度率也。上从会货消i2发币除下生供了降政右到给
府支出增加对利息率的影响,保 证了社会上的私人投资能维持在 较高的水平上,从而使国民收入
反应,而使银行存款总额与贷款总额按某一倍数增长。
• 由 H =CU+RE,
有:
CU cu M 1 cu
RE re M 1 cu
M 1 cu H cu re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二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支出和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名义GDP,实际GDP,潜在GDP,GDP的意义及缺陷,与GDP有关的其它宏观经济学概念以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支出法计算GDP。
二、教学重点:重点是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名义GDP,实际GDP,潜在GDP。
三、教学难点: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五、教学安排:本章安排4个学时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从绪论中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一套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就研究这套反方法。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下面加以论述。
(二)授课内容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其中,最终产品(final goods)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
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
GDP不包括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即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这把尺度加以衡量的。
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如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另外,大量的地下经济活动在GDP中也没有得到反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总结
⾼鸿业《西⽅经济学》第⼗⼆章国民收⼊核算知识点总结第⼗⼆章国民收⼊核算⼀、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分⽀的诞⽣可以迫溯到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通论》出版之前的时代,“古典主义”的思想占据着经济学界主流,经济学家对于经济问题的考察⼤都集中在微观领域。
在《通论》出版之后,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宏观的⾓度出发来分析经济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
宏观经济学通过宏观经济数据来衡量整体经济运⾏的状况,在解释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般理论。
3、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1)实际国内⽣产总值GDP:是指⽤以前某⼀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通货膨胀率:是报告期物价⽔平同基期物价⽔平的⽐率,⽤来飾量物价上升的速度。
(3)失业率:衝最失去⼯作的劳动⼒的⽐例。
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祢为劳动⼒,失业者占劳动⼒的百分⽐就是失业率。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者的联系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第⼆,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为的分析⾃然也离不开个体⾏为的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法。
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般价格⽔平和产出⽔平。
(2)⼆者的区别第⼀,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问题。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12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一、判断题1、权衡性财政政策是针对市场的供给方面缺乏足够的利益刺激提出的对策。
错2、政府购买的增加易导致出现“挤出效应”。
对3、货币政策在短时间内可收到实施效果。
错4、内需不足时可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错5、再贴现率就是商业银行贷给企业和居民的贷款利率。
错二、单项选择题1.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部门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长会产生一定程度低效作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 A )。
A.挤出效应 B.庇古效应 C.利息率效应 D.凯恩斯效应2. 当经济出现较大的负缺口即经济萧条、通货紧缩、失业严重的经济过冷时,国家应采取的政策组合为( A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C.扩张性生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3. 当经济出现较大正缺口即各种资源严重短缺,通货膨胀严重的经济过热时,国家应采取的政策组合为( B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C.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4、当经济出现停滞同时又存在通货膨胀即滞胀时,国家应采取的政策组合为 ( C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C.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5、在经济出现过热,但通货膨胀又不很严重的时候,国家可采取的政策组合为( D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C.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D.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三、简答题1、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答: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2、权衡性财政政策有哪些局限性?答:(1)从财政收入政策来看,问题如下:增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敏感的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增税的压力比较大;经济衰退时期的减税不一定能导致公众增加消费和投资,因为这时物价看跌,人们往往持币观望,或将少纳税的收入用于储蓄;税率和税收的变动,一般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这有可能存在错过政策实施的最佳时机。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第十二章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第十二章一、填空题1.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___投资_____。
2.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___垂线____。
3.在短期,价格的黏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___同方向____变动。
4.黏性价格理论是指短期中价格的调整___慢于____物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5.无论什么原因,名义工资的黏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工资黏性引起物价与短期总供给__同方向__变动。
6.黏性工资理论是指短期中____名义工资___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
7.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增加____,物价水平__上升_____。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____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与___物价水平___的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D )A.政府支出B.投资C.净出口D.税收2.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B )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B.加上净出口C.减去净出口D.加上出口和进口3.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C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4.总需求曲线表明,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 A )A.实际GDP增加B.实际GDP减少C.名义GDP增加D.名义GDP减少5.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A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6.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A.物价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物价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物价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都是7.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B )A.财产效应B.利率效应C.汇率效应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8.下列哪一种效应使物价水平的变动对投资产生反方向的影响:( B )A.财产效应B.利率效应C.汇率效应D.乘数效应9.根据凯恩斯的黏性工资理论,当劳动的供大于求时,名义工资:(D )A.上升B.下降C.不变D.滞后下降10.产生价格黏性的原因在于:(C )A.垄断企业控制着价格B.价格的变动与物品供求的变动同步C.调整价格需要花费成本D.价格的变动与工资的变动不同步11.当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在交点的左边,这时:( B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D.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12.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13.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 C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三、判断正误题1.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西方经济学第12章(宏观第1章)
西方经济学第12章(宏观第1章)㈠问答题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到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5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圆,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圆,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圆,计入乙国的GDP有净出口-2万美圆;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笔记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从本章开始我们进入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内容的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以,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本书涉及一下五个方面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五、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征1.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自产自用。
2.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以免重复计算。
3.是一定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价格总和。
4.是当年生产的卖掉与存货(存货投资)之和。
5.是流量而非存量。
6.是一个地域概念。
三、GDP(总产出)恒等于总收入、总支出。
即三量相等因为GDP(总产出)是市场价值总和,而市场交换的卖价应等于买价。
并且,GDP 从理论上讲应归要素提供者所得。
GDP的计算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生产环节产值价值增值总收入被西方经济学定义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
现以纺纱的价值增值5为例种棉(假定投入为0 )属中间产品15 15(15-0)假定:劳动报酬工资为 2纺纱(属中间产品)20 5(20-15)假定:资本报酬利息为 1.5织布属中间产品30 10(30-20)假定:土地报酬地租为0.5制衣属中间产品45 15(45-30)利润:被定义为价值增值总和减其他要素报酬后的余额。
1销售给消费者属最终产品50505(50-45)增值合计50总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5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求得)。
包括四部分:1、消费支出(C)。
2、投资(I)。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14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15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第16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18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19章 经济增长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22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答:(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
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答: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12.3.2 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供给管理政策
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商业银行具有货币创造功能,银行及银 行间通过存贷循环不断创造着新的货币,或 产生新的货币供给,从而影响流通中的货币 量,进而影响经济。这种创造货币的功能主 要是通过法定准备金制度和银行的贷款转化 为客户的活期存款等制度实现的。
LOGO
第12章 宏观经济政策
西 方 经 济 学 12
LOG宏O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供给管理政策
LOGO
LOGO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
-- 12.1.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12.1.2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LOGO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 式不同,产生的政策效果不同,适 用的经济环境也不同。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对产出和利率的影响
政策选择
适用情况
产出 利率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一般经济萧条
不确定
上升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严重通货膨胀
减少 不确定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一般通货膨胀
B 货币政策工具
LOGO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对产出和利率的影响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供给管理政策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对 国民收入和利率产生不同影响,对 总需求结构产生不同影响,因此, 对总需求调节时,常常需要把两种 政策搭配起来使用。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2.2.4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供给管理政策
1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开支增加所引 起的私人支出减少,即政府支出“挤占” 了私人开支。具体地说是政府支出的增加 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又引起私人 投资与消费的减少,可以用图12-2来说明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2.2.3 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供给管理政策
1
自动稳定器
➢ (1)自动变化的政府税收制度。 ➢ (2)自动变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2.2.3 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
供给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所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 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动调节总需求,影响宏观经 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政策。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2.2.2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供给管理政策
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 公债两部分。
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 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 总和,包括政府购买 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12.1.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供给管理政策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12.1.2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供给管理政策
1.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 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2.供给管理:供给管理就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 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12.3.3 货币政策与政策工具
供给管理政策
A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 行通过对货币供给量 的调节来调节利息率, 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 来影响总需求。
A B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 业务、调整再贴现率、 调整法定准备金率3种 形式。
➢ 1.工资—物价冻结:即政府采用法律手 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 ➢ 2.工资与物价指导线:政府规定出工资 与物价上涨的限度. ➢ 3.税收刺激计划:即以税收为手段来控 制工资的增长。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A 工资指数化
工资指数化是指按通 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 名义工资,以保持实 际工资水平不变。
12.3.1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供给管理政策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的最高金融当局,它统 筹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 响经济。一般认为,中央银行主要具有如下3 个职能。
2.商业银行
欧洲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其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供给管理政策
2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称为斟酌使用 的财政政策或权衡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 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变化情况,审时 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 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 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相机抉择所依 据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
Y2−Y1就是由于挤出效应所减少的国民收入增加量。
挤出效应
LOGO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3 货币政策
-- 12.3.1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 12.3.2 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 12.3.3 货币政策与政策工具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LOGO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2 财政政策
-- 12.2.1 财政政策的含义 -- 12.2.2 财政政策工具
-- 12.2.3 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 -- 12.2.4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2.2.1 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不确定
下降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严重经济萧条
增加 不确定
LOGO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5 供给管理政策
12.5.1 收入政策 -- 12.5.2 指数化政策
-- 12.5.3 就业政策
LOGO
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
供给管理政策
12.5.1 收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