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与除杂(简单)
专题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解析版)
![专题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d5e26ca32d7375a517804b.png)
专题物质的鉴别与除杂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答案】C【解析】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产生特殊气味的是腈纶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化铵、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A【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Na2SO4能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白酒和白醋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室中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室里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水和蔗糖水,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A、硬水和软水均是无色的,观察颜色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故可以用水鉴别二者,正确;C、除去MnO2中的少量KCl固体,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即可,错误;D、加入锌粉,则硫酸亚铁和硫酸铜都会参与反应,错误。
故选B。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答案】B【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e1bb5e7804a1b0717fd5ddd8.png)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A 过量的石灰水能把碳酸钠反应掉,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铜和氧气 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氧 化铜,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稀盐酸和锌反应,和银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银,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5.(2019山东青岛,19,2分)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易错警示 用结晶法分离两种可溶性物质时,根据量多的物质确定结晶方法。
10.(2019山东临沂,18,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 A.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CO(CO2):通过NaOH溶液 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答案 B A项,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氧气与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B项,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得到NaOH溶 液,故B正确;C项,没有过滤操作泥沙不能除去,故C错误;D项,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与K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 沉淀和硝酸钾,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00fbc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b.png)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是指通过对物质进行多种检验,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性质的过程。
鉴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性质鉴别: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以确定其可能的成分。
2.化学性质鉴别: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观察反应产生的特征现象,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形成等,以确定其成分。
3.光谱分析鉴别:利用吸收、发射、散射等光谱现象,对物质进行鉴别。
4.色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对物质进行鉴别。
5.质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等信息,对物质进行鉴别。
物质的除杂物质的除杂是指将混杂在物质中的其他物质去除,以提高物质的纯度。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溶解结晶法:将混杂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过结晶、过滤等步骤,去除杂质。
2.洗涤法:将混杂物质用适当的溶液或洗涤剂进行反复洗涤,去除杂质。
3.蒸馏法:利用混杂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蒸馏分离,去除杂质。
4.气相色谱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进行分离和去除杂质。
总之,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试剂和实验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基于它们在性质和反应方面的差异。
试剂的选择可以是自选、指定或不加试剂。
物理方法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的鉴别。
化学方法包括特征现象法、两两混合法和借助产物法等。
除杂的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和能够复原。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过滤、结晶、转化法、沉淀法、气化法、加热法、溶解法和置换法等。
在鉴别物质时,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来进行区分。
例如,含Cu2+溶液显蓝色,含Fe2+溶液显浅绿色,含Fe3+溶液显黄色,KMnO4溶液显紫红色。
对于气味,SO2和NH3都有刺激性气味。
对于溶解性,CaCO3不溶于水,而Na2CO3溶于水。
鉴别、鉴定、除杂类题目解决方法
![鉴别、鉴定、除杂类题目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3aaf176edb6f1aff001f08.png)
例2(书P46 1):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三种无色溶 液:Na2SO4、BaCl2、Na2CO3。这种试剂是______ , H2SO4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H2 ______ ______ 4↓+2HCl ______SO4+ BaCl2→BaSO______ ______ ______ H2SO +2Na2CO3→CO2↑+Na2SO4 ______ 4______ ______ ______+H2O ______ ______
思考题(练习本P20 14)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已知它们分别是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怎样用化学方法来鉴别它们?
除杂的基本原则: 1、除去杂质 2、不能把原料反应掉 3、不能带入新杂质 4、最好是能产生原料物质
例4(除杂) 混合物
加入试剂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Cl +Na2CO3 →2NaCl+CO2↑+H2O Ca(OH)2+Na2CO3 →CaCO3↓+2 NaOH CuCl2 +2AgNO3 →2AgCl↓+Cu(NO3)2 H2SO4+Na2CO3 →Na2SO4+CO2↑+H2O BaCl2+Na2SO4 →BaSO4↓+2NaCl
鉴别、鉴定、除杂 鉴别、鉴定、开来。 别 鉴定:通过某些方法将某个物质中的各种 定 组成定下来。
例1:为了鉴定一瓶无色透明的未知溶液,某同学做了以下 的实验: (1)取三支试管,各加入少量这种溶液,并标上号为A、B、 C 红 (2)向A试管内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_色, 说明溶液呈酸性。 (3)向B试管内放入少量锌粉,有气泡产生。用小试管收集 H2 气体后接近火源,听到爆鸣声,说明此气体是______,由此 酸 说明该溶液属于______ (填“酸”、“碱”、“盐”)。 (4)向C试管内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加 入少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由此说明该溶液______ 。 盐酸 (5)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Zn+2HCl→ZnCl2+H2↑ 、______+O2→2H2O 2H2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HCl+AgNO3→AgCl↓+HNO3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021届新中考化学备考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除杂
![2021届新中考化学备考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bbc1dd277fd5360cba1adbb2.png)
答案 (1)碳酸钠 (2)Na2CO3+Ca(OH)2
CaCO3↓+2NaOH
【例2】 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常备的化学
试剂。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
【化学方法】 1.转化法:将固、液、气体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2.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3.气化法: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4.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5.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6.置换法:类似于转化法,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杂质置换出来而除去
●要点4 化肥的鉴别
1. 看:呈白色的是 氮 肥和 钾 肥,灰色的是 磷 肥;常温下呈液态 的是 氨水 。
2. 闻:有氨臭味的是 氨水 和 NH4HCO3 。
3. 加水溶解:难溶于水的是 磷 肥;溶于水时吸热的是 NH4NO3 。
4. 加碱: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或加热有氨臭味产生的是 铵 态氮肥。NaOH溶
图6-4-1
(1)气体A是
。
(2)实验步骤③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是
。
(3)实验证明,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实验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
(填“能”或“不能”)证明(NH4)2SO4一定混
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
思路点拨 (1)KNO3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加热生成气体A,A能使紫色 石蕊试液变蓝色,可知A是氨气,样品中的杂质一定含有铵根离子;(2)根据溶 液B加稀硫酸有气泡D冒出,可以判断杂质中有碳酸钾,因为碳酸钾与硫酸反应 生成硫酸钾和水和二氧化碳;(3)溶液C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该反应是 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钾,因此溶液E中一定有氯化 钾,还有没有参加反应的硝酸钾;(4)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和氯化钾,配平即可;(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不能证明(NH4)2SO4一定混进了化 肥中,因为步骤③中加入了硫酸,即加入了硫酸根离子。
中考化学专题二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中考化学专题二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fdebc61069eae009591bec3a.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物质
矿泉水和
蒸馏水
人体吸入空气
和呼出气体
氯化钠和
硝酸铵
纯棉制品和
绦纶制品
方案一
加肥皂水
搅拌
带火星的
木条
加适量水溶解
后测温度变化
观察颜色
方案二
观察颜色
澄清石
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
4.(2015,苏州)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方法(在箭头右侧)正确的
是( B )
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 C.CO2气体(HCl)―→通入NaOH溶液中 D.KCl溶液(K2CO3)―→加稀H2SO4 5.(2015,兰州)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
11.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 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 并除去,实验方案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 过滤_,该操作的目的是__除去难溶性杂质 __;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__MgCl2+2NaOH===Mg(OH)2↓+2NaCl__; 步骤⑥的作用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__;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 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 __。
确的是( D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Fe粉
Cu粉
稀盐酸、过滤
C
MgCl2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分离、鉴别、推断总结word版本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分离、鉴别、推断总结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6dc21394e87101f69f31951e.png)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分离、鉴别、推断总结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法总结(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
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
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初中化学鉴别、除杂
![初中化学鉴别、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d9961d27647d27284b73512f.png)
2、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K2CO3 、 BaCl2、Ca(NO3)2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 剂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开的是( C ) 物质中含有 A、K2CO3 B、HCl C、H2SO4 D、AgCl 2CO3 ,先考虑选 +的 项中含 H 学检100页例1,102页第2题
鉴别篇
对于不需要其它试剂的鉴别题 主要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寻找突破口从 而鉴别出一种物质,再根据该物质与 剩下的其他物质两两反应的现象去鉴 别其他物质
2HCl+Na2CO3=2NaCl+CO2↑+H2O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欲中 和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且不引入新物质, 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可以选用下列 物质中的( )。 C
A、Ca(OH)2 C、CaCO3
B、CaO D、AgNO3
推断题(A是盐,B是碱)
做推断题时,一定要利用特殊的沉淀, 不溶于硝酸的白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淀,特殊颜色的沉淀
FeCI3
NaOH
MgSO4
所以答案是③①②④⑤或③①②⑤④
-,且OH-一定进入蓝 已知 B 是碱,所以一定含 OH 那么B中的阳离子应该是什么呢? 色沉淀,蓝色不溶于水的碱是什么呢?
【知识拓展】 1.怎么检验CI-?
Tip: CI-+Ag+=AgCI↓ 且AgCI不溶于稀硝 酸
⑴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⑵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硝酸,沉淀不溶解
2.怎么检验SO42-?
除杂题
除杂题优先考虑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HCI+AgNO3=AgCI↓+HNO3 HCI Ag+NO3 HNO3
+,必须加入一种物质的溶液, - 2+ +,生成 -,生成 但是不能只加入 Ag 要将 Mg CI 除去,我们要想到 除去,我们要想到 Ag OH AgCI Mg(OH) 沉淀2 - 但是不能只加入OH ,必须加入一种物质的溶液, 沉淀 那么这种物质的阴离子应该是什么呢? 那么这种物质的阳离子应该是什么呢? - OH K KCI MgCI 2
物质的除杂、共存、鉴别
![物质的除杂、共存、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63ceb8210066f5335a812121.png)
物质的除杂、共存、鉴别知识梳理知识点1 物质的除杂(粗盐提纯)物质的除杂(提纯):“除杂”即“提纯”,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物理方法①沉淀过滤法:即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例如除去粗盐中混有少量的泥沙。
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再把滤液蒸发至干,即可得到不含泥沙的食盐。
再如KCl(MnO2)②结晶法:见当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将杂质除掉。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2)化学方法①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形成沉淀,滤去沉淀,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滤去CaCO3沉淀,即可达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②化气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化为气体逸出,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用盐酸除去NaCl中的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③吸收法:用某种物质做吸收剂,把杂质吸收。
例如,实验室用锌跟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氢气中常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得纯净干燥的氢气,可用下列洗气装置将氯化氢和水蒸气吸收,以达到除杂的目的。
再如H2(CO2、HCl、水蒸气)分别将气体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CO2、HCl ;和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
④溶解法:将杂质用化学方法溶解。
例如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往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得不含铁的铜粉。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2HCl =FeCl2+H2↑;再如CuSO4(CuO)加稀H2SO4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⑤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从而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就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 NaHCO3∆====Na2CO3+H2O+CO2↑(3)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在除掉杂质的同时,不得引入新杂质;还要防止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引入新的杂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除杂专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除杂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fac5bed1f34693daef3e2d.png)
第三讲:物质的鉴别、除杂学生:杨梦莹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
BaCO3+2HCl =BaCl2+H2O+CO2↑。
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经典例题解析:一、鉴别解题原则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证据确凿、结论可靠。
(一)只加一种试剂鉴别1、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③鉴别Na2CO3和NaCl:2、鉴别下列三种固体粉末:碳酸钠、氯化铜、氢氧化镁,可用多种不同方法。
气体的检验与除杂
![气体的检验与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e0b774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2.png)
1、H2O、CO2的证明
水的证明
由白变蓝
CO2的证明
石灰水 变浑浊
2、H2、CO)干而冷的烧杯
(2)沾有澄清石灰水 的烧杯
H2O CO2
干扰!
H元素
C元素
2、H2、CO的检验(还原性气体)
方法二:还原验产物(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H2 H2O
你能用实验证明的存在?
▪ 信息: ▪ SO2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SO2能被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而除去
原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CO2、CO、 SO2、H2O,用以下装置验证原煤燃烧 后的这些产物。
AB
C
DE
浓 FEDEABA
F
硫 酸
G
CA ?点
反应最后要进行尾气处理!
3、水煤气中含有CO、H2、CO2、H2O。 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H2的实验装置连 接顺序是_F__E_G_D__H__D_E_点__。
CO CO2
常见气体的吸收(除杂)
1、除水气
浓 硫 酸
2、除CO2
NaOH溶液
1、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E____ 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F_____装置; 除去H2中较多的CO2、H2O,选用F、__G___装置
2、化石燃料煤燃烧的气体产物主要有哪 些?
H2O、CO2、SO2、CO
气体证明、除杂的一般思路
1、抓住特征,寻找合适试剂。
2、排除干扰气体,优化设计顺序
CO(CO2);H2(H2O);CO2 (SO2)
3、理清顺序 验水最先、除水最后
4、尾气处理(CO、SO2)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专题及典型例题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专题及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e64c0a58fafab068dc0259.png)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教师科目化学时间2014 年 5月 17 日学生年级初三学校重难点常见物质的鉴别和分离难度星级☆☆☆☆☆校区教学内容上堂课知识回顾(教师安排):1.化学推断题的方法2.化学推断题的技巧和突破口本次课教学安排:1.掌握常见物质的鉴别2.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常见物质的鉴别和分离一、复习内容和要求:1.掌握常见气体:O 2、H 2、CO 2、CO 和水蒸气等气体的鉴别和分离;2.掌握常见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等物质的鉴别; 3.在混合物分离和提纯中,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强化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
二、物质检验的试剂和装置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 1、常用的气体检验和吸收试剂:(验气先验水,除杂后除水)气体 验证试剂 吸收试剂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灼热的铜 二氧化碳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溶液 水蒸气 无水硫酸铜 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 氯化氢气体硝酸银溶液硝酸银或氢氧化钠溶液2、 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图1为多功能瓶(盛放液体) 图2为U 型管 洗气(除杂):长进短出 (盛放固体)验气: 长进短出3、CO 、H 2的检验 常常先通过 灼热的氧化铜 看见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再通过证明其另一生成物 CO 2和H 2O ,以达到检验这两种气体的目的。
右图3为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例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O 2中的一种或多种。
现将该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装置处理后(假设每步作用均完全)。
有关的实验事实是:①A 装置质量增重;②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③C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④D 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混合气体中肯定含 ,可能含有 。
为确认可能含有的气体是否存在,请在 和 之间(填装置编号)添加框图中的装置,装置中试剂名称是 。
(2)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说明氧化铜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写出B 处硬质玻璃管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5ab25be5c8d376eeaeaa319a.png)
3、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 正确的是( A )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 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 D、MnO2(KCl),选用水
二、除杂
原理: 1、除杂时,所选用的试剂不能跟被提纯的物 质发生反应。 2、除杂时,要防止在被提纯的物质引入新的 杂质。 3、考虑除杂后便于分离
1、NaCl (Na2CO3) 2、HNO3(HCl) 3、Na2SO3(Na2CO3) 4、HCl(H2SO4)
4、硝酸钠(氯化钠)
5、烧碱(纯碱) 6、汞(铜)
泰国买房 /
gde224uip
物质鉴别和除杂
宁波联合实验中学 郑超
一、物质的鉴别
试一试: 1、设计实验方法来区别蒸馏水和 酸雨 (内含硫酸) 2、设计实验区别蒸馏水和Ba(OH)2溶液 3、设计实+ Cu 2+
使用的试液
发生现象
石蕊试液
OHCl CO32-
酚酞或石蕊
溶液变红 溶液呈黄色 溶液呈蓝色 变红或变蓝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 溶于稀硝酸 产生气体,且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 溶于稀硝酸
SO42-
AgNO3和稀 HNO3 盐酸和澄清石 灰水 Ba(OH)2和稀 HNO3
练一练
1、现有①硝酸钡溶液② 氯化钾溶液 ③硫 酸钾溶液④硫酸铜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 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 先后顺序可能是
④①③②
2、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 色透明溶液的是( D ) A、FeCl3、Ba(OH)2、KNO3 B、Na2CO3 、CaCl2、 Zn(NO3)2 C、CuSO4、KCl、NaCl D、MgCl2 、NaNO3 、Na2SO4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与鉴别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e8bac07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7.png)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与鉴别一、除杂除杂的原则:①主要成分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多);②除杂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1.除去CuO中的C:在氧气流中灼烧(C+O2CO2)。
2.除去CO中的CO2: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a(OH)2+CO2=CaCO3↓+H2O和2NaOH+CO2=Na2CO3+H2O)。
3.除去CO2中的CO: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Cu+CO2)。
4.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CaCO3CaO+CO2↑)【注意】不能加稀盐酸,因为CaO能与稀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
5.除去大理石中的杂质:①高温煅烧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CaO+CO2↑);②将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过滤(CaO+H2O=Ca(OH)2);③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④过滤。
【注意】如果杂质很难用一般方法除去,可以将主要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反应再变回来。
6.除去Cu中少量的Fe:物理方法——用磁铁反复吸引。
化学方法——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过滤。
【注意】不能加硫酸铜溶液,否则容易导致除杂不彻底。
7.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①加入铁粉(铁丝);②过滤。
8.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9.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①溶解;②过滤。
10.将两种可溶物分离:见“溶液”单元的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
11.在溶液中,杂质有盐的时候,可以考虑把盐变成水、气体沉淀。
二、鉴别1.氧气的鉴定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氢气:点燃,气体会发出淡蓝色火焰。
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3.二氧化碳: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CO2。
化学常见物质的鉴别、检验和除杂专题
![化学常见物质的鉴别、检验和除杂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55186d844769eae009eded.png)
常见物质的鉴别、检验和除杂专题-、本节内容【考情分析】③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④ 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⑤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⑥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气体的颜色(初中不要求记忆,供尖子生做参考,一般为无色) ①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② 黄绿色气体:氯气③ 无色气体:Q , N 2,氢气,CQ , CO 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 磁性:Fe 溶解性:密度 密度比空气大:CQ 密度比空气小:H 2 NH s CH 4等ps :密度与空气比较方法:看相对分子质量,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量与空气比较,即可得到密度大小。
具体原因在高中化学学到。
3. 化学方法(1 )2+(Fe )(Fe 3+)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溶 盐酸不溶银 硫酸不溶钡; 碳酸多不溶 可溶碱有5个; 铵钾钠钙钡再加3个微溶物; 硫酸钙碳酸镁和石灰水29,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举一反三】1. 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①Ba(NQ)2②KCI③NaQH④CuSQ ⑤N@SQ,不用任何其他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1.5.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含有硝酸钙、碳酸钾、氯 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A. 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钙B. 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钾C. 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D. 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组成【举一反三】1. 用一种试剂鉴别 NaCI 、NH 4NO 、( NH ) 2SQ 、Na t SQ 四种无色溶液。
2. 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b 、NaCI 、N Q CQ 、N Q SQ 和CuSQ 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 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 和无色溶液Bo② 在白色沉淀A 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2014中考复习专题专题三 物质的除杂、分离与鉴别
![2014中考复习专题专题三 物质的除杂、分离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fe57b76f0b1c59eef8c7b482.png)
(2)加水鉴别型:根据水和不同物质混合的现象鉴 别。①有些物质会放热:如 CaO、浓 H2SO4、NaOH 等;②有些物质难溶而变浑浊:如 BaSO4 、 AgCl 、 BaCO3、CaCO3 等;③有些物质溶于水显特征颜色: 如 CuSO4、FeCl3、KMnO4 等。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解析:Ba(OH)2 溶液与三种氮肥都可以生成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无沉淀生成的是 NH4NO3,另外两 种都生成沉淀,无法鉴别;蓝色溶液是 CuSO4 溶液, 把 CuSO4 溶液分别加入少量的另三种溶液中,生成蓝 色沉淀的是 NaOH 溶液, 把 NaOH 溶液加入另两种溶 液中, 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MgCl2 溶液, 另一种是 H2SO4 溶液;C 中物质两两混合其中一种物质和另外三种都 能反应的是 Na2CO3 溶液, 和 Na2CO3 溶液生成气体的 是盐酸,与另外两种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
专题三
物质的除杂、分离与鉴别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除杂
1 .物质的除杂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的少量
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为提纯。
2.除杂的原则
(1)不引入新杂质。
(2)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3)杂质便于分离。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滴几滴紫色石蕊溶 紫色石蕊溶液变 液或用pH试纸测定 红色,pH小于7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除杂专题
1、要鉴别盐酸和C l-的盐,要硝酸银和稀硝酸
HCl+AgNO3—
NaCl+AgNO3—
2、要鉴别硫酸和SO42-要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H2SO4 +BaCl2—
Na2SO4+BaCl2—
3、要鉴别含CO32-离子的盐,要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HCl+CaCO3—
4、为了除去KCl溶液中混有CuCl2,得到尽可能纯净的KCl溶液,可向溶液中滴入下列溶液中的()
A、Ca(OH)2
B、K2CO3
C、Na2CO3
D、AgNO3
5、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
B、硫酸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6、要除去硫酸亚铁中混有硫酸铜,可加入适量的一种粉末,震荡后过滤,这种粉末的名称是
怎样考
1、(2006年)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2、(2002年)要除去银粉中含有少量的铜粉,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稀盐酸
B、硝酸银溶液
C、硝酸汞溶液
D、稀硫酸
3、(2001年)向分别盛有少量氯化钾、氯化钡、碳酸钾溶液中的三支试管滴入2-3滴某种试液,该试液是()
A、硝酸银溶液
B、氢氧化钙溶液
C、盐酸溶液
D、硫酸溶液
4、(2004年)有一瓶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要除去某种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过滤后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B、先过滤,然后小心蒸发
C、加入适量的盐酸,过滤
D、加入适量的氢氧话钙溶液,过滤
5、(2003年)要鉴别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三种无色溶液,可分别滴进同一种试剂,该试剂可能是(写化学式)
6、要分离硝酸钠和硝酸钡混合液,可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溶液(写化学式),过滤后,再分别想滤液和沉淀中加入适量的(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