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管理概述(PPT 50张)
合集下载
政府预算及其管理体制(1)幻灯片PPT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优点
1.有助于加大预算管理力度。 2.有助于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3.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4.有利于防止腐败行为的滋生,加强廉政
建立。
〔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主要内容
1、预算收入缴付者将各项收入直接缴入国库, 或经过其授权的代理银行清算将款项划入国库。
2、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的银行账 户,各单位预算资金统一在该账户下设立的分类 账户集中管理;
3、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散管理; 4、各预算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批准的预
算工程和额度内由财政部门安排支出; 5、除特殊用途外,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支付
给商品提供者。
零余额账户
零余额账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在办 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业务时,先由代理银行 根据支付令〔即拨款凭证,下同〕,通过财政 部门零余额账户或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资金 支付到供给商或收款人账户。支付的资金由代 理银行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与人民银行通过国 库单一账户进展清算,将当天支付的所有资金 从人行国库划到上述各账户,当天轧账后,各 账户的余额均为零。
二、建立分税制的根本原那么
〔一〕财政权与事权相统一 〔二)中央财政集中较多的收入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四〕法制化
三、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支出 〔二〕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确实定
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
〔二〕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
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上以上的预算。通常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复式预算制的优点有: 〔1〕便于考核预算资金的来源和用途; 〔2〕有利于分析预算收支对社会供求的影响; 〔3〕使预算成为促进经济开展的强有力杠杆。 复式预算的主要缺点是: 〔1〕容易导致债务规模过大 〔2〕把政府预算划分为不同的子预算,会给预算编制带来一些困难。
《政府预算管理》PPT课件

• ——美国总统预算办公室 1950年
精品文档
2.计划项目预算
按政府确定的目标划分项目,如把国防活动分为 战略报复、一般兵力、运输等主干和分支项目
• 概念确:定在完绩成项效目预所算需资的源基,础配置上、,确依定费据用国,家择优 确定的将目过去标执着行重过的按和项设目计的安未排来和的计运划用结定合起量来 分析方法编制的预算。
• 主要优点:以成本的观念衡量预算成果,对每一 个项目都必经科学论证和评估,有利于监督和控 制预算支出,防止浪费,提高支出效益;注重对 支出效益的考察,要求支出反映预计效益。
• 特点: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 本分析效益,根据效益衡量业绩。
精品文档
• 绩效预算是这样一种预算,它阐述请求拨款是为 了达到何种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 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 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 作的情况 。
精品文档
第三节 政府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
• 一、政府预算编制 • (一)政府预算编制原则 • 1.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 2.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
标 • 3.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 4.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留有后备力量 • 5.完整可靠,讲求效率
精品文档
(二)政府预算编制程序
的关系。 • 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有利于控制投资规模,实现宏观调控。 • 有利于发挥国家财政信用的积极作用。 • 复式预算的主要缺点是: • 把政府预算划分为不同的子预算,会给预算编制带来一些
困难。
精品文档
(二)基数预算与零基预算
1.基数预算又被称为增量预算,是指在安排 预算年度收支时,以上年度或基期的收支 为基数,综合考虑预算年度国家政策变化、 财力增加额及支出实际需要量等因素,确 定一个增减调整比例,据以测算预算年度 有关收支指标,并编制预算的方法。
精品文档
2.计划项目预算
按政府确定的目标划分项目,如把国防活动分为 战略报复、一般兵力、运输等主干和分支项目
• 概念确:定在完绩成项效目预所算需资的源基,础配置上、,确依定费据用国,家择优 确定的将目过去标执着行重过的按和项设目计的安未排来和的计运划用结定合起量来 分析方法编制的预算。
• 主要优点:以成本的观念衡量预算成果,对每一 个项目都必经科学论证和评估,有利于监督和控 制预算支出,防止浪费,提高支出效益;注重对 支出效益的考察,要求支出反映预计效益。
• 特点: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 本分析效益,根据效益衡量业绩。
精品文档
• 绩效预算是这样一种预算,它阐述请求拨款是为 了达到何种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 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 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 作的情况 。
精品文档
第三节 政府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
• 一、政府预算编制 • (一)政府预算编制原则 • 1.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 2.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
标 • 3.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 4.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留有后备力量 • 5.完整可靠,讲求效率
精品文档
(二)政府预算编制程序
的关系。 • 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有利于控制投资规模,实现宏观调控。 • 有利于发挥国家财政信用的积极作用。 • 复式预算的主要缺点是: • 把政府预算划分为不同的子预算,会给预算编制带来一些
困难。
精品文档
(二)基数预算与零基预算
1.基数预算又被称为增量预算,是指在安排 预算年度收支时,以上年度或基期的收支 为基数,综合考虑预算年度国家政策变化、 财力增加额及支出实际需要量等因素,确 定一个增减调整比例,据以测算预算年度 有关收支指标,并编制预算的方法。
政府预算管理PPT课件

战略报复、一般兵力、运输等主干和分支项目
确定完成项目所需资源,配置、确定费用,择优
将过去执行过的和设计的未来的计划结合起来
特点:可以把预算安排中的项目和政府的中长期计划结合起 来,,有利于政府活动开展。
14
(四)年度预算与多年度预算
• 年度预算是指按照日历年度(历年制或跨 年制)编制的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之内的 财政收支计划,完整反映政府在一个预算 年度中的全部收支活动。
各项税收 国防行政 (除专门 事业费 用于建设 的几种税)非生产基建
抚恤救济
余额
建设性预算 收入 支出
经常预算 的结余
专门用于 建设的税 收
生产性基建 挖潜改造 支援农业 还本付息
• 主要优点:以成本的观念衡量预算成果,对每 一个项目都必经科学论证和评估,有利于监督和 控制预算支出,防止浪费,提高支出效益;注重 对支出效益的考察,要求支出反映预计效益。
• 特点: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 按成本分析效益,根据效益衡量业绩。
12
• 绩效预算是这样一种预算,它阐述请求拨款是为 了达到何种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
3
二、政府预算原则
1.完整性。(包括全部财政收支) 2.统一性。(统一的预算科目、统一口径、
程序计算填列) 3.年度性。(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政府必须按
法定预算年度编制预算。有历年制和跨 年制两种) 4.可靠性。(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假定或估算) 5.公开性。(预算及执行情况,必须采用一定的形式 公诸于众,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6.法律性。(政府预算编制完成后,要经过权力机关 审查批准,才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管理
1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确定完成项目所需资源,配置、确定费用,择优
将过去执行过的和设计的未来的计划结合起来
特点:可以把预算安排中的项目和政府的中长期计划结合起 来,,有利于政府活动开展。
14
(四)年度预算与多年度预算
• 年度预算是指按照日历年度(历年制或跨 年制)编制的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之内的 财政收支计划,完整反映政府在一个预算 年度中的全部收支活动。
各项税收 国防行政 (除专门 事业费 用于建设 的几种税)非生产基建
抚恤救济
余额
建设性预算 收入 支出
经常预算 的结余
专门用于 建设的税 收
生产性基建 挖潜改造 支援农业 还本付息
• 主要优点:以成本的观念衡量预算成果,对每 一个项目都必经科学论证和评估,有利于监督和 控制预算支出,防止浪费,提高支出效益;注重 对支出效益的考察,要求支出反映预计效益。
• 特点: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 按成本分析效益,根据效益衡量业绩。
12
• 绩效预算是这样一种预算,它阐述请求拨款是为 了达到何种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
3
二、政府预算原则
1.完整性。(包括全部财政收支) 2.统一性。(统一的预算科目、统一口径、
程序计算填列) 3.年度性。(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政府必须按
法定预算年度编制预算。有历年制和跨 年制两种) 4.可靠性。(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假定或估算) 5.公开性。(预算及执行情况,必须采用一定的形式 公诸于众,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6.法律性。(政府预算编制完成后,要经过权力机关 审查批准,才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管理
1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政府预算管理》课件第二章

Government Budgeting
预算决算
存在问题: 第一,我国普遍存在重决算,轻预算 第二,监督弱化 第三,财政部门权力过大
Government Budgeting
Government Budgeting
预算编制与审核
编制预算是预算计划管理的起点,正确编制预算必须以国 家的财政经济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为依据,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 况和去年收支预测进行编制。各级预算要坚持量力而行, 收支平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安排各项预算收支,做到收 入稳定增长,支出留有后备,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把 预算收支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决算、审计
政府预算管理作用
1.完成政府预算收支任务
一是合理分配资源,二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提高政府预算效率 一是配置效率,二是管理效率
3.控制财政风险 政府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上参与和风险相关的财政交易
4.促进公共利益 一是弥补法治不足,二是改善信息,三是强化财政责任,四是减
少腐败。
Government Budgeting
有相关财政信息
给予充分披露。
Government Budgeting
是指政府官员、 雇员和其他与 政府预算有利 害关系者的参 与。
预算周期
预算周期是将每一个预算管理周期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预算编制与审核”、 “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与绩效评价”三个阶段。在每一预算年度内,不同 预算管理周期的三个阶段同时并存。我国中央和地方本年预算的编制自上一年度 9、10月份开始,决算完成约在次年4、5月份,共计约20个月。
governmentbudgetinggovernmentbudgeting21政府预算管理的含义与作用22政府预算管理与政府治理23预算周期第第一部分一部分政府预算的基础理论政府预算的基础理论政府预算管理概论政府预算管理概论governmentbudgeting政府预算管理的含义与作用政府预算管理的含义与作用政府预算管理是指政府的预算职能部门根据特定时期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为使预算资金有序高效运行而进行的计划协调监督预算资金的活动
预算决算
存在问题: 第一,我国普遍存在重决算,轻预算 第二,监督弱化 第三,财政部门权力过大
Government Budgeting
Government Budgeting
预算编制与审核
编制预算是预算计划管理的起点,正确编制预算必须以国 家的财政经济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为依据,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 况和去年收支预测进行编制。各级预算要坚持量力而行, 收支平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安排各项预算收支,做到收 入稳定增长,支出留有后备,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把 预算收支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决算、审计
政府预算管理作用
1.完成政府预算收支任务
一是合理分配资源,二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提高政府预算效率 一是配置效率,二是管理效率
3.控制财政风险 政府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上参与和风险相关的财政交易
4.促进公共利益 一是弥补法治不足,二是改善信息,三是强化财政责任,四是减
少腐败。
Government Budgeting
有相关财政信息
给予充分披露。
Government Budgeting
是指政府官员、 雇员和其他与 政府预算有利 害关系者的参 与。
预算周期
预算周期是将每一个预算管理周期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预算编制与审核”、 “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与绩效评价”三个阶段。在每一预算年度内,不同 预算管理周期的三个阶段同时并存。我国中央和地方本年预算的编制自上一年度 9、10月份开始,决算完成约在次年4、5月份,共计约20个月。
governmentbudgetinggovernmentbudgeting21政府预算管理的含义与作用22政府预算管理与政府治理23预算周期第第一部分一部分政府预算的基础理论政府预算的基础理论政府预算管理概论政府预算管理概论governmentbudgeting政府预算管理的含义与作用政府预算管理的含义与作用政府预算管理是指政府的预算职能部门根据特定时期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为使预算资金有序高效运行而进行的计划协调监督预算资金的活动
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培训课件PPT(共 61张)

“二上”,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本部门
预算报送财政部。行政单位根据财政分配的预 算指标,核实调整单位各项收支,按照预算编 报的要求,正式编制年度收入和支出预算,经 主管预算单位审核汇总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
“二下”,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预算草 案批复部门预算。财政部门对上报的行政单位 预算,应进行认真审核,在规定期限内批复下 达部门预算;主管部门再在部门预算的范围内 批复单位预算。单位预算经财政部门、主管预 算单位批准后作为预算执行的依据。
15亿元 9%
部机关 部属事业单位 三个科学院 两个直属垦区
三、预算执行
1、预算执行的机构
(1)组织领导机构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
(2)管理机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3)执行机构:税务机关、海关、政策性
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 家金库)
2、预算收入缴款的程序
国库收纳各项预算收入一律凭统一规定 的缴款书办理。缴款书是办理预算收入缴库的 唯一凭证,缴款书应由缴款单位或征收机关按 国家预算收入科目一税一票按款填制。没有按 规定正确填制缴款书的,各级金库都不办理预 算收入的收纳入库。
七、政府预算的分类
(一)按预算的组织形式划分 (二)按计划指标的确定方法划分
(一)预算组织形式的划分
1.单式预算 2. 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传统的预算组织形式。其做法是 在财政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汇集编 入单一的总预算内,而不去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 经济性质。
优点是:符合预算完整性原则,便于立法机关 审议批准和公众了解。
2.部门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 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 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 出计划,其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定员定额标准为依据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课件

03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织 架构
预算管理机构
预算决策机构
负责制定预算政策和预算方案,对预算进行审 批和决策。
预算编制机构
负责编制预算草案,对预算进行初步审查和协 调。
预算执行机构
负责执行预算方案,管理预算资金,确保预算的有效实施。
预算执行机构
财政部门
负责管理和监督预算资金的使用,制定预算执行 计划和方案。
04
预算决策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预算方案,以提高预 算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预算执行机制
预算执行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预 算的落实和执行。
预算执行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预算支出符合 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防止浪费和腐败现象。
预算执行需要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和方案,明确各项预 算支出的用途和金额。
特点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具有法制性、系统 性、规范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旨在确 保政府财政收支的合理、合法和有效 。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1 2 3
保障国家财政安全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能够确保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 和稳定,有效防范财政风险,保障国家财政安全 。
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能够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支持 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
通过媒体、公众舆论等途径对预算进行监督,促进预算的透明度 和公正性。
04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运行 机制
预算决策机制
01
预算决策机制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它决定了政府预算的方向 和重点。
02
预算决策过程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 可行性。
03
预算决策需要考虑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财政状况等因 素,以制定符合实际的预算方案。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PPT课件( 57页)

0
国家财政决算收入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系列1
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32.3亿元 1998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 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又跃过2万亿元大关 2005年超过3万亿元 2006年接近4万亿元 2007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 2008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 2009年68476.88亿元 2010年83080.32亿元
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
事项的处理
(一)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 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家经济结构、协调地区 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 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两 个 比 重 的 变 动 情 况
第一个比重 第二个比重 60 50 40 30 20 10 0
1978 198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 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二)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国家 地方
企业和个人 缴纳各项税收
中央固定收入包括:
关税 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 消费税 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 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
国家财政决算收入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系列1
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32.3亿元 1998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 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又跃过2万亿元大关 2005年超过3万亿元 2006年接近4万亿元 2007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 2008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 2009年68476.88亿元 2010年83080.32亿元
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
事项的处理
(一)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 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家经济结构、协调地区 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 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两 个 比 重 的 变 动 情 况
第一个比重 第二个比重 60 50 40 30 20 10 0
1978 198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 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二)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国家 地方
企业和个人 缴纳各项税收
中央固定收入包括:
关税 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 消费税 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 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
政府经济学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讲述PPT课件

2020/11/13
19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
• 弥补资金缺口,消除纵向不平衡 • 公平分配资金,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 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必要控制
力,增进社会总福利 • 矫正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地区间外溢性
2020/11/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
• 方式:
– 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 – 地区间的横向转移 – 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相结合
• 纵向转移
– 一般均衡补助(无条件补助) – 专项补助(有条件补助)
2020/11/13
21
资金来源与规模确定机制
模式
固定税种
中央一般预算 收入
教育
中央、省、地方
卫生
中央、省、地方
治安
省、地方
供水、下水道和垃圾处理
地方
消防
地方
公园、娱乐设施
地方
地区性交通
省、地方
依据 全国性公共服务
经济稳定与发展、全国性公共服 务
收入分配、全国性公共服务 收入分配、地方性公共服务 地方性公共服务、外溢性
地方性公共服务
部分国家公共服务职责划分情况
政体 联邦制 单一制
中央政府负责提供 • 中央、地方政府共同负担的支出责任划分,随要
素流动性、替代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以及公共产 品和服务提供的技术特征而发生变化
内容
责任归属
国防
中央
外交
中央
全国性交通
中央
国际贸易
中央
金融与货币政策
中央
管制地区间贸易
中央
社会保障
中央
对个人的福利补贴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ppt

16
激励相容原则
激励相容:
即一种体制设计,要使得所有的参与人即使按 照自己的利益去运作,也能导致整体利益最大 化。
从政府角度而言,如果在某种制度安排下,各 级政府都,那么这 种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的。
房产税的归属、食品药品安全、对污染的判罚权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 额的确定
根据事权与财力(权)相结合的原 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P81)
中央税:维护国家收益、实现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 共享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
地方税: 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29
二、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额 的确定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30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P77)
配套补助 2、有条件转移支付(专项)
非配套补助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35
(二)转移支付的类型 按政府间关系
1、纵向转移支付(上下级政府间) 2、横向转移支付(同级政府间)
3、混合转移支付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36
1、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模式
优点 缺点 平衡各地区财力,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二)有利于宏观调控 (三)补偿辖区间外溢 (四)优化资源配置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38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法
(一)一般均衡补助
又称为无条件补助,是指对所拨出的资金不规定 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可用该项资 金弥补其一般预算的缺口。 与各地的支出需求成正比,与税收能力成反比, 因而其拨款安排应当以对各地方的支出需求和税 收能力的科学测定为依据。
激励相容原则
激励相容:
即一种体制设计,要使得所有的参与人即使按 照自己的利益去运作,也能导致整体利益最大 化。
从政府角度而言,如果在某种制度安排下,各 级政府都,那么这 种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的。
房产税的归属、食品药品安全、对污染的判罚权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 额的确定
根据事权与财力(权)相结合的原 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P81)
中央税:维护国家收益、实现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 共享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
地方税: 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29
二、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额 的确定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30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P77)
配套补助 2、有条件转移支付(专项)
非配套补助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35
(二)转移支付的类型 按政府间关系
1、纵向转移支付(上下级政府间) 2、横向转移支付(同级政府间)
3、混合转移支付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36
1、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模式
优点 缺点 平衡各地区财力,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二)有利于宏观调控 (三)补偿辖区间外溢 (四)优化资源配置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38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法
(一)一般均衡补助
又称为无条件补助,是指对所拨出的资金不规定 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可用该项资 金弥补其一般预算的缺口。 与各地的支出需求成正比,与税收能力成反比, 因而其拨款安排应当以对各地方的支出需求和税 收能力的科学测定为依据。
第二章预算管理概述50页PPT

2024/3/28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九分。
19
二、山东华乐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
1988年开始探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当
年利税增长了60%,企业销售收入、利润连年持续递增,产品成本、费
用每年降低幅度在8%左右
•
2003年3月29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全国企
2024/3/28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九分。
24
二、山东华乐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组织机构
• 第一,有预算管理委员会 • 第二,有预算部 • 第三,有预算责任网络
2024/3/28
25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九分。
二、山东华乐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体系
(1)目标利润;
(2)销售预算;
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举办的“首届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
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山东华乐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苏寿堂发
表了主题为“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的演讲
2024/3/28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九分。
20
二、山东华乐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2024/3/28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九分。
导致修正 ③学者 • 预算是衡量差异的界限,界限变动则绩效无从评价
• 修改预算后差异分析失去意义
• 消除不利差异导致不公平
④解决方法--两个预算(基准预算和滚动预算)
• 基准预算与实际比较:分析实际成效和原订计划间的差距
• 滚动预算与基准预算比较:分析环境的改变造成的差异 • 滚动预算代替执行成效报告
• 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政府预算PPT课件

3.时效性。政府预算年度规定了政府预算的有效期,我 国规定是一年。预算年度是各国政府编制和执行预算所 依据的法定期限。有历年制和跨年制两种形式。
(1)历年制
1.1—12.31,如中国、部分欧洲国家;
(2)跨年制
四月制:每年4.1—次年3.31,如英、日、新加坡
七月制:每年7.1—次年6.30 ,如瑞典,澳大利亚;
上报 部门
一编 级部 部门 门建 审议 核数 汇
十月制:每年10.1—次年9.30 ,如美、泰。
4
4.公开性。政府预算收支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决算 的全过程,都必需向社会公开,接受立法机构、社会 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5.计划性。政府预算是政府为下一年度财政收支编制 的计划,计划具有预测性。
5
(三)政府预算的组成结构 1.政府总预算
收入 预算科目 一.各项税收 消费税
增值税 …… 本级经常性收入小计 下级经常性上解收入 上级经常性补助收入 上年结余
经常性收入合计
经常性预算
支出
预算数
预算科项目
预算数
一.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 二.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支出
三.国家政权建设支出
…… 本级经常性支出小计 补助下级经常性支出 上解上级经常性支出
国家总预算由中央政府本级预算和各省政府的预算汇编而 成
8
县乡 本镇 级预 预算 算
9
二、政府预算分类
(一)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1.单式预算 将全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入单一的总预算表内, 不区分各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2.复式预算 将全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平衡表中,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预算。典型的是将政府预算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 预算。
政府预算制度概述(ppt42张)

第二节 典型国家 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一、美国的政府预算制度 • 二、日本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三、外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特点
一、美国的政府预算制度
• 1.政府预算管理机构 : –与财政管理有关的行政部门
• 总统办公室下设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负责预算的 编制和执行)、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财政部(负责组 织财政收入和管理国债) • 负责起草总统预算建议并提交国会审批
• 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的协商机构, 目前共有11名成员,分别是内阁总理大臣、官房长官、经济财政 政策担当大臣、总务大臣、财务大臣、经济产业大臣、日本银行 总裁和民间人士(4名)。该机构负责制订日本经济财政运营与 改革的基本方针、预算编制的基本方针和经济发展战略等宏观经 济政策,拟订上述基本方针和发展战略供内阁会议讨论的草案。
• (四)预算审计阶段 –预算年度结束后,由财政部与OMB共同编 制反映预算年度内的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的决算报告,经审计机构审核,国会批 准后即成为正式决算。国会会计总署负 责审查联邦预算的执行结果与国会通过 的法案是否相符,并对各部门的预算执 行情况进行审计。
(二)日本的政府预算制度
• 1.政府预算管理机构及作用 –预算由内阁编制
•
4.预算的审议与成立。 – 议会众、参两院对政府预算草案进行审议和批准,财 务大臣需要针对预算草案的编制方针、内容和特点、 财政金融政策、经济现状等,分别在众议院和参议院 进行演说。 – 议会演说结束以后,预算草案先要在众议院预算委员 会进行详细审议,然后再接受众议院全体大会的表决。 如果获得通过就送到参议院,重复同样的过程。 – 如果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意见不一致,则由两院召开协 商会议。如果仍不能取得一致,则以众议院的决议为 准。如果要对政府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修改,在众议 院必须获得50名以上议员的赞成,在参议院必须获得 20名以上议员的赞成。 – 2007年3月26日,2007年度日本政府预算经议会表决 通过后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4、正式预算、临时预算、追加预算
• 政府依法就各个财政年度的预计收支编成预算草 案,经立法机关审核通过后即宣告正式成立预算, 就是正式预算或称本预算。 • 为解决预算成立前的政府经费开支,先编制暂时 性的预算,作为在正式预算成立以前进行财政收 支活动的依据,就是临时性预算。 • 而正式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情况的变化需要 增减正式预算收支时,须再编制一种预算作为正 式预算的补充,就是追加预算或修正预算。
14
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Zero-Base Budget )
• 增量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 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 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 零基预算,则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 以社会经济的预算发展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 政收支状况
• 近年来先后在河南、河北、安徽、云南、湖南、湖北、 海南、深圳等部分省、市试行了零基预算。2000 年中央 部门预算开始改革,全面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法,并取得 了一定成效。
16
2007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九大工作重点
(一)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编制部门预算,做好项目支出按经济分类编 制预算试点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管理体系,推进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规范 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三)加强项目支出预算清理工作,推进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 (四)规范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 试点工作。 (五)加强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管理,统筹安排预算。 (六)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推进综合预算编制工作。 (七)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八)认真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研究建立资产管理与预 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 (九)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规范中央和国家机 关津贴补贴。 I:\财政部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doc
(一)政府预算概念 (二)政府预算级次和组成 (三)政府预算的原则
5
(一)政府预算概念
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它反映政 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 方向和政策。 我国的政府预算是国家有计划地集中和分配 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
6
(二)政府预算级次和组成
• 普通预算又称为经费预算,是指政府编制的一般 财政收支项目(科目)的预算。 • 特别预算是指政府对某些具有特别意义的项目 (特别事业、特殊用途的收支)另行安排的预算, 如西方的公营企业投资预算、公共工程投资预算、 社会保障预算及各类特种基金预算等。
11
2、总预算与分预算
• 从预算项目(科目)的分合看
2
本节提要
一、政府预算概述 二、 政府预算类别 三、 我国现行的复式预算 四、 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 五 、我国部门预算编制改革 六 、预算外资金管理
3
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预算是反映政府财 政活动的一面镜子,它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 围、方向和政策。
4
一、 政府预算概述
17
三、 我国现行的复式预算
(一)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 (二)我国的复式预算 (三)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复式预 算
18
(一)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
1、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是由单式预算的缺陷和 复式预算的优点所决定的
• 单式预算的缺陷 • 复式预算的优点
不能反映政府赤字的内容、原因和本质,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正确 决策,容易将临时性收入作经常性支出安排,人为地抬高支出基 数,加剧供求不平衡的矛盾。
总预算是政府财政收支的综合计划,它分列一般经费 收支和各类特别收支项目; 分预算是总预算中一般经费收支和各类特别收支项目 的详细款项。
• 从预算的按部门分合来看
部门预算如国防预算、资本投资预算等就是分预算, 而各部门预算的汇总就是总预算。
12
3、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
• 中央政府的预算即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 • 地方政府的预算就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
第二节 政府预算管理
1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 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法)孟德斯鸠 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 用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最为经济;用自己 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用别人的钱给 自己办事,最为浪费;用别人的钱给别人办 事,最不负责。 ——(美)
1、单式预算
• 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汇集 编入单一的总预算内,而不去区分各项或各种财政收支 的经济性质。
2、复式预算
• 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按经 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 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 典型例子是把政府预算分成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两个部 分。 • \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表.doc
公开性 可靠性 完整性 统一性 年度性
8
二、 政府预算类别
(一)政府预算的分类 (二)政府预算的组织形式
9
(一)政府预算的分类
普通预算与特别预算 总预算与分预算 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 正式预算、临时预算、追加预算 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10
1、普通预算与特别预算
客观地反映财政收支对比状况,表明财政的承受能力,为国家实 行正确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利于控制投资规模,提高 投资效益等。
2、实行复式预算也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双重身份 所决定的
• 政府具有社会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双重职能。
19
(二)我国的复式预算
我国政府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 算的原则建立的。 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 组成。 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 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 预算组成。
7
(三)政府预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