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的文化意义

合集下载

词语文化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词语文化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词语文化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者简介:周玉华,女,1989.03,四川省资中县人,汉族,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国际汉语教学方向,2011级。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运用和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

由于受文化的影响,词汇在不同语言中所具有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别会很大。

而这些差异又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冲突的重要原因。

所以词语的文化含义在教学和交际中是难点也是重点。

本文通过探讨词汇的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之间的关系,希望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词汇;语言意义;文化意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词汇本身又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维、哲学、宗教信仰、心理等。

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中所具有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别会很大。

而这些差异又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冲突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词汇的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之间的关系,希望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相关策略。

由于受文化的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及概括方式各不相同,语言的表达也不尽一致,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词汇上。

词汇不仅仅是语言的基本成分,它的意思及分类还受到某一具体语言的文化、感观、认识等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也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冲突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是必须面对并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义,指的是词的语言意义。

“是词所标示客观事物或现象,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的概括反映,这种反映巩固在词的语音形式里,就成了词义。

”1换句话说,也正是因为语言意义才使得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的人们交际成为可能。

而词语的文化意义指的是“某些词语所具有的特定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内涵。

决定词汇的社会及文化意义的是民族文化。

”2按照saussure 的观点,词义是“被命名的事物或概念与名称本身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无不渗透着人对现实的感受及经验……词汇意义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民族文化。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

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

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

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仅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

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及其社会意义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及其社会意义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及其社会意义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是指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词语或短语。

这些词汇包含了不同文化中独特的价值观、信仰、习俗、传统和历史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了文化的丰富多彩性。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以下是几个例子:
1. 社交礼仪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社交礼仪是不同的。

例如,在中国,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有许多特定的词汇和短语用于不同的场合。

例如,当向长辈问候时,要使用敬语,如“您好”、“请问”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尊重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视。

2. 宗教词汇:宗教词汇反映了不同宗教信仰和习俗。

在基督教中,例如,有许多特定的词汇和短语,例如“圣经”、“教堂”、“救赎”等,反映了基督教信仰的重要元素。

这些词汇也反映了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 食品词汇:食品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的饮食习惯和传统。

例如,在印度文化中,咖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味料,有许多特定的词汇和短语用于描述不同的咖喱菜肴。

这些词汇反映了印度文化中对食品的重视和热爱。

总之,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了解和尊重这些词汇,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 1 -。

英文单词与文化

英文单词与文化

英文单词与文化
摘要:
1.英文单词与文化的关系
2.英文单词的来源和演变
3.文化对英文单词的影响
4.英文单词对文化传播的贡献
5.学习英文单词的重要性
正文:
英文单词与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单词则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

英文单词的来源和演变,以及它们在各种语境下的使用,都反映了英语国家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英文单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英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

这些语言背后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英文单词的形成和意义。

例如,“democracy”(民主)这个词,就来自于古希腊语,反映了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

同样,“salad”(沙拉)这个词,则来自于拉丁语的“salata”,意为“盐”,反映了罗马时期的饮食习惯。

文化对英文单词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英语世界中的许多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等,都有对应的英文单词,这些单词反映了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例如,“Christmas”(圣诞节)这个词,就来自于古英语的“Christes maesse”,意为“基督的弥撒”,反映了这个节日的宗教意义。

英文单词也对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英语的全球化,许多英文单词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词汇,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例如,
“globalization”(全球化)这个词,虽然源自英语,但其意义已经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因此,学习英文单词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更是理解和接触其他文化的途径。

文化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文化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与文化有着怎样 事俱备,只欠东风”。
素是学习外语的基础。
的关系呢?首先,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2)民俗习惯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不仅是文化的种形式,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习惯是指某一区域的人的生活方式,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影射,二者相互 及到多个方面,如饮食习惯、思维方式等。以英汉
运用外语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 的特定含义。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在其著作《语
3)宗教信仰
及信仰角度出发,运用了充分例证,深入探讨了英 义学》中将词汇意义分为七种类型:概念意义、联
宗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
汉语言的不同点及文化因素对词汇意义及翻译的影 想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搭配意 界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
参考文献
影响且互相制约。概括来说,文化影响和规范语言, 语中的“动物”和“颜色”词汇为例,来探究文
[1] 曹冬金 . 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 [J]. 福建
语言反过来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没有文化,语言 化差异对英汉词汇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牛” 教育学院学报 ,2008(1).
便只是一种声音符号,无任何实际意义,而没有语 一直是人们称赞的对象,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勤劳能
267
在西方,“文化”一词最初起源于拉丁语,
1)地理环境
themselves”“God bless you”。而在中国,道家
其原意是指耕种作物。15 世纪起,这个词语被广
文化的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和佛教的思想对人们有着更深刻的影响。在许多俗
泛应用。众多学者都对“文化”一词进行了重新 因为人类在长期的发展和生活中,为了适应当地的 语中就有所体现,如“借花献佛”、“菩萨心肠”

浅论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

浅论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

浅论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词义又关系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同等重要,词汇教学也因此受到文化的影响,本文以中医学术语为例探讨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关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语言意义;文化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医学术语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一、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词汇本身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哲学、宗教信仰、艺术等,同一词汇的文化意义差别很大。

词义问题是整个词汇学里最重要的研究方面之一,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义,指的是词的语言意义,“是词所指的客观事物或现象,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的概括反映”。

它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

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也就是社会及文化赋予词汇的感情色彩、风格色彩、比喻意义、借代意义、联想意义等,也称为附加义”,文化意义是附加在语言意义上的主观意义,反映出交际者的文化心理、态度和感情色彩。

文化意义比语言意义更加的含蓄,需要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过:“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文化教学。

二、从中医学术语看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索绪尔把词义定义为“被命名的事物或概念与名称本身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无不渗透着人对现实的感受及经验,词的多义性,就在它是现实世界的象征符号,体现着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同认识。

”词汇意义是一种民族文化,其语言意义是基础,标记了客体的主要的语义信息,文化意义依附于语言意义,是以语言意义为核心的,会随着语言意义的变化而变化。

(一)中医词汇的文化含义以语言意义为基础——以中医学中的“舟”为例从整体上看,词语的语言意义是基础,文化意义依附于语言意义。

汉语词汇与文化

汉语词汇与文化

(三)汉语词汇反映了中庸和谐的 传统民族观念
•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 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与“中”相差相异的事物,受到汉民族 心理上的普遍排斥与贬抑,如“君子不言 怪、力、神”“奇谈怪论”“过犹不及”。
和谐 和睦 和好 和恰 和畅 和顺 谦和 和悦 和善 和婉 和谈 劝合 温和 和议 和解 言和 和气 和气生财 家和万事成 和风细雨 风和日丽 和和美美 和和气气 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

传统文化五行学说中,黄绝非独尊,只是 五色之一。 。黑、红、青、白、黄五色, 和水、火、木、金、土平行。


黄色尊贵实际上是从唐开始的。其时皇帝的袍 服颜色定为黄色。到唐高宗时明令黄袍为皇帝专用, 臣民一律不许穿。

(三) 数词及其文化含义
古人“尚三崇五”主要是因为“三 生万物”和“五行观念”。 《老子》概括了宇宙创生模型, 《说文》解释“三,天地人道 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 坤》: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 合以成体,不可无一也。 “(敬礼三鞠躬、婴儿”洗三 朝“民间办事决定成败,常取 决于”三“,凡事”无三不成 礼“) “五行“是古人以五种元素来解释 宇宙起源,后衍化为五行为基 础的多项对应系统。
性别:女为阴,男为阳。
阴人、阴良、阴兵、阴化、阴教、阴仪、阴官、阴政、阴令、 阴事、——阳会、阳礼、阳施、阳政、阳馆
生死:死为阴,生为阳
阴间、阴曹、阴冥、阴界、阴司阴火、——阳间、阳世、阳地、 阳气、阳寿、阳禄、阳历
(二)汉语词汇表达了传统的汉民族伦 理价值观念 • 尊卑有序、男尊女卑、官本位、重等级、重血 统、重亲疏、重乡土等传统的观念意识。
(一) 文化意义的界定
• “词的文化意义和语言意义是一组相对的 概念,词的语言意义,是指以概念为核心 的词的基本意义及由语言本身因素所形成 的派生义;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 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

论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论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论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汉语词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而深刻,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一、汉字的象形特点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其汉字在形式上具有非常强烈的象形特点,每个汉字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和文化背景。

例如,“日”字就是太阳的形状,寓意着充满光明与温暖;“月”字则是月亮的形状,寓意着柔美与神秘。

这些汉字的形状与含义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汉语词汇的博大精深汉语词汇高度概括,其中每一个词语都有着丰富的含义和深入的文化内涵。

例如,“敬重”这个词语,其中“敬”代表着尊敬、敬礼、敬重,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品德之一;而“重”则代表着重视、看重、珍视,是中国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态度和价值观。

这两个汉字的结合,寓意着尊重、重视、珍惜和爱护他人,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道德操守之一。

三、汉语词汇的象征意义汉语词汇中往往会有着许多象征意义。

例如,“睡莲”这个词语,其中莲花寓意着高贵、纯洁、干净和完美,而睡莲则代表着淡淡的清香和甜美,是一种经典的文化意象。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睡莲”更是被吟颂为一种高尚而优美的形象,成为了文学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汉语词汇的历史渊源汉语词汇的历史渊源也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词汇中有很多是源自古代文化的,例如,“风雅”这个词汇就是源自古代诗词、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代表着一种优雅、高尚、艺术的风范。

而“四书五经”、《史记》等古代经典的词汇,则代表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汉语词汇的民族特色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中,自然也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例如,“黄土高原”这个词汇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寓意着中国北方的荒漠、草原、山丘和黄土地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地理特色之一。

汉语中还有很多涉及山水、民俗、饮食等领域的专有词汇,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之处。

综上所述,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包含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和传承。

汉语词汇和文化-

汉语词汇和文化-
❖ 第二类:客观旧词语。所谓客观旧词语指的是这些词语所反 映的事物是属于旧社会的,它们或是不再存在于现实生活, 或是正在被冷淡、被淘汰。如【家丁】:“旧社会里大地方 或官僚家里雇来保护自己、欺压人民的仆役”。
❖ PS:另外“时辰” 类词语的“旧”属性客观性最强,因为 “子时”“丑时”等一套计时名称确实已经逐渐消逝了。
由甲骨文中反映出来的上古词汇,我们可得知当时的整个文 化生活特征,除了必要的农业、畜牧业等物质生产活动外,社 会政治活动大都集中在祭祀祈祷、占卜问吉、征战克敌、治国
率民上。
在宗教和祭礼上, 有图腾崇拜,如:“勺”“福”“岁”“御”“帝”“告”“求”“祝”; 有神的崇拜,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土地、诸神一体化。这些事物 都被视作神的使臣而得到祭祀。
汉语词汇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是文 化的重要载体。
在语言体系中,词汇最为庞杂。词的文化意义 有时会表现的很外在,人们可以轻易的从一个个 具体的词语现象分析出某一具体的文化因子。有 时它又会表现的最为深沉。词汇文化意义的这种 繁杂,有时还会表现为单个词语与词语群体所含 有的文化意义之间的巨大差异。下面从“单个词 语”“词语类聚”“词汇系统”三个角度进行探 讨其文化内涵,试着建构起分析词汇文化的框架。
❖ 主观认识的变化。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认识角度不同,同 意客观事物会在同一词语的不同时代中形成不同的概念义内 容。如“风骚”。
㈡感情色彩义的变迁
感情色彩义是词义中主观成分最浓的部分,实质上是对事物的 文化性质所作的一种判断、定性,它属于具体文化体系中观念 层次上的东西。词义的褒贬色彩变化反映其背后的种种政治、
义演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词语的产生与消失
㈠词语的历史断代显示作用 ㈡词语的消退与文化走势

英语中的词汇文化

英语中的词汇文化
与颜色有关的文化内涵·blue
对西方人来说,蓝色意味着信仰。在基督教中,蓝色被认为是天国之色。西方的“蓝色血统”即意味着出身于名门世家。
前面已经介绍了yellow book,这里也有blue book(蓝皮书),是指英、美政府文告或外交文件,因书皮为蓝色而得名。blue print本义是指复制建筑物图样的蓝图,现可引申来指任何周详的计划。
与颜色有关的文化内涵·white
在英语里,“白”(white)兼有“圣洁、吉祥”之意。英国女子的婚服,堪称 “银装素裹”,大有爱情“纯洁”之意。A white day 意为“吉日”,简直可以和汉语的“黄道吉日”遥相呼应。同时,因为白色象征纯洁,又引申象征诚实、公开、无隐瞒等。还有:
■ white elephant 在英美国家中指的是“贵而无用之物”,因为 white elephant 被尊为神,谁要是得到这么一个礼物,注定是要被害惨的,试想谁有能力来供奉一尊活神呢?中国曾有一种名为“白象牌”的电池,投放国际市场后,始终打不开销路,究其原因,恰是“White Elephant”的译名在作怪。
saffron(番红花):n. & a. 藏红色(的),番红花色(的)
straw (稻草): n. & a. 淡黄色(的),稻草(色)的
■表示绿色的植物
apple(苹果)green:淡绿色,苹果绿
pea (青豆)green:黄绿色,青豆绿色
olive(橄榄)green:淡绿色或菜青色,橄榄绿
但“在色彩的王国里,绿色代表社会的中产阶级,他们志得意满,不思进取,心胸狭隘(《论艺术的精神》P.50)”。所以说,绿色既象征青春永驻也表示消极的情调。另外,英语中表示嫉妒用be green with envy,它和汉语中的“嫉妒得眼睛发红”恰恰相反,这大概是由于人种不同,眼珠颜色有别的缘故吧。

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与对外汉语教学姓名:谢惠绪学号:F2141401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相关的各项研究也不断深入,汉语词汇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词汇研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汉语词汇的文化附加意义,在汉语词词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形成、定义及其特点和性质,分析了汉语学习者容易产生的偏误,并对此提出教学对策,旨在减少和避免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产生的跨文化冲突。

关键词:文化附加意义;对外汉语教学;偏误;跨文化交际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底蕴,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间接地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的过程。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因此,汉语受历史文化影响深远。

这种包含在语言本身的文化因素,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带来语言理解上的困难和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本文首先展开对汉语词汇附加意义的形成、定义以及特点和形式的初步探讨分析,再进一步阐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使用失误和跨文化冲突,试提出汉语教学中的解决对策。

二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形成与定义1.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定义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在指称实物的同时所蕴含的特定的民族文化信息。

也就是说,一个词语首先有所指,在表达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又负载一定的文化信息。

这种文化信息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应"用一种较具体的事物现象表达一种相对抽象含蓄的主观心理感受是词语文化附加义产生的思维基础。

如“喜鹊”本是鸟纲亚科的一种鸟类,但由于我国民间有很多关于喜鹊报喜的传说,渐渐喜鹊便成为了“吉祥”的象征,一些流传至今的成语都是和喜鹊有关,如“喜上眉梢”、“欢天喜地”等,这里“吉祥”便是喜鹊的文化附加意义。

“狗”在很多国家的文化里被定义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但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里,“狗”被赋予了一定的贬义色彩,“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腿子”,这些都是“狗”的文化附加意义。

浅析文化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浅析文化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事, 统统冠以“ 黑” 字, 如“ 黑后 台” 、 “ 黑 秀才 ” 、 “ 黑五类 ” 、 等等 ,
“ 黑” 就是反动 的。
( 三) 观 念 文化 对 词 汇 意 义 的 影 响
以及哲学 、 科学 、 文学艺术等具体学科 的知识体系” 。 这是文化 的精神 内核 , 是深层 文化 。
富的总和” 。这是广义 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 主要指 “ 精神财 富”
这一部分。这里我们采用广义 的文化概念 。 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 、 制度 文化 和观念文化三类 。 物质 文化指“ 人类创造 的体现一定生活方式 的种种物质文 明 , 如生 产工具 、 交通工具 、 各种产 品 、 器具 以及 园林 、 建筑 、 服饰 、 烹饪
它 影 响 到 社 会生 活 的方 方 面 面 。 它 对 词 汇 意 义 的 影 响 也 是 最
为表面化的。 例如 , “ 笔” 在古代仅仅指毛笔 ,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人类物 质文明的进步 , 笔的含义渐渐 宽泛 , 除 了指 毛笔之外 ,
不 同的价值 观念也会 产生词汇 文化 意义 的不 同 。例 如 , “ 老” 在汉语 中不单 单指 “ 年长 ” 的意思 , 它还有 “ 权威” 、 “ 睿智” 的意思 , 如“ 老兵” “ 老教授 ” “ 老前辈” , 在称谓 中使用“ 老” 字还 表示 出一种 尊敬与亲切 , 如“ 老李” “ 李 老” “ 老人 家” 。在英语 中, “ 老” 的对应词是 “ o l d ” , 在西方 国家 主要 指“ 衰老的” , 在西
“ 人头税 ” 、 “ 选举投 票” 、 “ 记票或数票记 录” 、 “ 投票处 ” 等词 义。 西方在社会政治管理上实行选举 制度 比较早 ,制度也 比较完 备, 选举 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具体实施 的过程 中采取 了直 观 、

略论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

略论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

略论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摘要:语言的对比分析是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

而词汇的对比,特别是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的对比是语言对比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词汇,集中反映了两种语言。

由于受相应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的或异或同的文化内涵意义。

通过举例分析,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正确地使用这些词汇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意义对比原因对比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指出:比较母语与目的语的异同是舒缓第二语言学习压力、降低第二语言学习难度的关键。

语言是打开目的语文化的钥匙,而词汇的学习则是掌握目的语的基础。

可见词汇的对比是两种语言比较的重心。

在跨文化交际中,词语的意义一般分为两类:语言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意义。

语言概念意义表达的是词语的基本意义,比较稳定。

而文化内涵意义则是超越语言概念意义的交际意义与心理意义,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

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含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异同,并揭示出两者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建立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利于语言文化学习及跨文化交际。

一.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意义对比(一)相同的动物词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意义人们对于社会倾向、价值观等一般都反映在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之中。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与动物总是紧密相连,不同文化群体对于同种动物具有相同的属性认知,因此这些词汇被赋予文化内涵意义也往往相同。

例如“猪(pig/swine)”,具有“肮脏、贪婪、懒惰、丑陋、笨拙”等属性,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的文化内涵意义也都是负面的。

像“as fat as a pig”“make a pig of oneself”“he has been a pig about money”“buy a pig in a poke”“cast pearls before swine”“pigs might fly”这样的表达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第二语言学习来说,理解起来就轻而易举。

词语的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

词语的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

词语的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_New词语的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词语的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

仅仅了解词语释义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结果是大大降低了对词义理解的准确性和词语的运用能力,容易脱离跨文化交际语境,造成相互交往困难,所学词语无用武之地。

这一切即为忽视词语的文化含义所导致的。

词语的文化含义因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传递的交际信息难免受到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的干扰。

第二语言教学以及在汉外翻译工作中,正确理解和得体处理词语的文化含义与交际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词语的含义包括语言概念意义和文化内含意义。

语言意义主要指“指称意义”或“指示意义”,它直接反映客观世界的客观意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和情感为转移,文化含义则是附加在语言意义之上的主观意义,表达的是人们对词语所知的人或事物所怀有的情感或持有的态度,指的是实际交际中的交际价值,反映出的是交际者的文化心理、态度和感情色彩。

在第二语言教学和汉外翻译中词语的文化含义是研究的重点,在词语学习中,不仅要了解词语的语言意义,还必须理解词语的文化含义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得体运用。

学习词语是为了交际,而交际基本上是一个心理过程,光靠常用的词典查阅法是无法确切了解词语的有效意义的。

要做好第二语言教学和汉外翻译工作,只靠双语词典或词汇手册是不够的,心理意义是不易从词典中找到的,这就学要我们得体处理词语的文化含义与交际价值的问题。

忽略词语的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对于学习者来说,很大程度上是对双语词典的依赖所致,学习者往往通过汉外双语词典和教科书中词汇表的译文去理解汉语词汇,一定程度上对母语依赖很大,他们在运用汉语表达思想时仍然摆脱不了母语文化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这些对跨文化交际都会造成严重的干扰。

因此,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一、尽早摆脱翻译释义法,让学生通过目的语释义去理解该语言词语的语言意义;二、注重文化含义的理解,并将词语置于目的语文化环境和实际交际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三、帮助学生排除母语语言和文化的干扰,包括文化心理的干扰,扫除理解和运用外语词语的文化心理障碍。

国际汉语教育中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及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

国际汉语教育中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及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

---------------------------------------------------------------最新资料推荐------------------------------------------------------国际汉语教育中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及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国际汉语教育中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及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作者简介:徐雯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12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摘要:词汇是语言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大都承载着有民族文化特色,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

离开民族文化背景,很难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更谈不上准确地使用了。

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密不可分,语言意义是文化意义的载体。

因此,在词语教学中,对学生讲解蕴涵在语言意义之中的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含义,对语言交际至关重要。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育;词语;语言意义;文化意义;词汇教学一、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与实践中,词汇意义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学者杰弗里 N. 利奇将词义分为七种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概念意义,即语言意义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意义,是进行语1 / 11言交际的基础条件。

利奇把词的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统称为联想意义。

联想意义,也就是词语的文化意义,实质上就是指一种语言中本来普通,但其内部蕴含着巨大的民族心理容量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词。

它们置于既定语境中会引发许多具体的联想内容,产生语言意义所没有的意义。

关于词语的文化意义的界定,苏宝荣在《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一书中有明确的论述:词的文化意义和语言意义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词的语言意义,是指以概念为核心的词的基本意义及由语言本身因素所形成的派生义;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

也就是说,一个词语首先有所指,在所指的基础上又负载一定的文化信息,这时特定的文化信息就是词语的文化意义。

浅析汉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汉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汉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姓名:张晶晶专业:对外汉语学号:2010134131【摘要】文化决定词汇的内涵, 词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只有真正全面深刻地了解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后, 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词汇的联想意义, 也才能真正比较完美地译好各国文化产品,使跨文化交流畅通无阻。

因此研究词汇中的文化意义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字】词汇文化关系【主要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

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

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

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从另一方面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往往制约着该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语言的词汇影响更深。

十九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曾指出:“一个民族的词汇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

”因此可以说,任何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及其构成成分,都会受其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一、词汇能反映文化汉语是汉文化的载体,它深深地印上了汉民族悠久而多姿所采的文化历史的印记,学习汉语同样必须把握汉文化。

要想把握好汉文化,在具有初步的汉语基础知识之后,应注重学习最能反映汉文化特征的汉语文化词语。

文化词语总是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心理素质、习俗民情、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是词汇中最活跃的部分。

汉语的背景是中国文化,因此词语的生成、演变、派生、组合等往往可以从文化上找到理据。

例如汉语中的对偶性的形成,尤其汉语词汇的对称结构和音节的偶化,与汉民族传统的辩证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汉民族自远古时代就产生了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辩证观念,这种辩证观念孕育了汉民族凡事讲成双成对,重视均衡和谐的心理特点,并对汉语的构词特点有极大影响。

再如汉族人自古有食熟忌生的饮食习惯,认为生肉、生饭味不美,吃了生食容易生病等。

做饭炒菜时讲究火候,“欠火”和“过火”都会影响食味,因此都是不理想的,要求“火候”恰到好处。

文化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

文化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3 期文化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董艳(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在语言诸因素中,词汇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

外语学习中必须重视文化词汇的学习,从语言中学习文化,从文化中习得语言,培养文化敏感性,提高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词汇;文化伴随意义;内涵;文化敏感性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8881 (2003) 03 - 0077 - 02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含义。

文化词汇与民族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各种关系。

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有的是间接反映,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

正确把握文化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即文化伴随意义) ,已成为外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词义Geoff rey Leech 在《语义学》一书中提出,词义可分为7 种主要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Fox”与“狐狸”不仅概念意义相同,还有相同的内涵意义,都表示狡猾。

2. 两种语言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日本人喜欢用“八”这个数字“,八”有运气越来越好,事业越来越旺,人生道路越来越宽的含义。

日本婚宴多为八桌,八幡神社终年香火不绝;而“eig ht”在英文中并没有特殊的内涵。

汉语中素有“西风凛冽”、“东风送暖”之辞。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晏殊《鹊踏枝》“:昨夜西风凋碧树”。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英文中的“w est w ind”却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荷马史诗中,西风常常是好风,如“西风吹拂着永远是风调雨顺的‘幸福岛’”; 近代欧洲诗歌中,西风常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

浅谈中日词汇的文化意蕴比较

浅谈中日词汇的文化意蕴比较

浅谈中日词汇的文化意蕴比较[摘要]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差异会给词汇带来不同的文化内涵。

正确理解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才能在国际交流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不犯错误,达到以心传心的目的。

[关键词]中日词汇文化意蕴联想意义比较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最基本的要素。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

这种联想意义与词汇会在说者和听者(或作者与读者)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让人对于一个词所产生的某种特定感受。

不了解这种联想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从而不能更恰当地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在特定的场合就会犯文化错误。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及其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把有关词语分为以下几类。

1)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的词汇;2)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3)指示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词汇;4)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1)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或文化意义。

例如,对于「年取り」(老人)这一说法为中日两国语言和文化所共有,然而它们的文化内涵及其人们对“老”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老”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资力、尊严和权威的象征,所以汉语中就有:姜是老的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说法。

中国文化中有敬老的传统,当你称他人为老同志、老大爷、老前辈、老板、老首长、您老等时,是对对方的尊敬。

而在日本,虽也敬老,但出于自我依赖、个人安全感的考虑,日本人又实在不愿直面“老”的残酷。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老”即意味着失去竞争力、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是一种极不安全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助于了解词的文化深意。 2、有助于把握语言的异文化底蕴。 3、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水平。
思考题——“绿”的文化意义
“绿色”在现代的含义是:
绿色是属于居中的颜色,既不是暖色也不 是冷色,绿色是木的一种象征,因此它又 寓意着生命和希望。
4出宗教文化义。
如:在西方,Friday(星期五)是耶稣受难的日子, 所以英语中常带有悲观和否定的色彩,像“Friday face”(愁眉苦脸);而Sanday(星期日)则是耶稣 复活日,所以,在英语中它常带有神圣、欢乐的文化 义,像“Sunday best”(最好)、“Sunday clothes”(最漂亮的衣服)。
在西方,养牛是为了喝奶吃肉,无须干重活,所以 人们对它的理解多为笨掘的隐喻,像cow(母牛)有 “肥胖难看”的意思,calf(小牛)有“呆头呆脑的年 轻人”的意思。 而在中国,牛是农耕生产中最常见的畜力,因而 人们对它解读多为“固执、骄傲、无私”,如“牛 劲”、“牛脾气”、“老黄牛”、“俯首甘为孺子 牛”等。
第二,让宗教文化义取代原来的理性义。
如:信士。在汉语中本指“诚实的人”,而当 佛教传入中国后,它特指亲近和皈依三室、接受 五戒的家男居士。 再如:寺。原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像“大理 寺”、“太常寺 ”、“鸿胪寺”;而佛教则用来 表示僧众供佛和聚居的处所,像“白马寺”、 “云林禅寺”
四、掌握词汇的文化义的作用
例:中国广州一带中年见不到冰雪,以至于把北 方的“冰”都说成了“雪”,像北京话的“冰棍儿、 冰淇淋、冰箱、旱冰鞋、冰场、冰镇”,到了广州 话中都成了“雪条、雪糕、雪柜、雪屐、雪厂、雪 藏”等等。
3、时代性
词义的文化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例:龟的文化义的变迁
在中国文化的不同时代,“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左传》中“龟兆告吉”之语;“龟旗”在战国中为大 将之旗;唐代初品官戴的是龟,古代的府第、庙宇等建 筑物前常有石龟,甚至连人名中也有用“龟”字,在唐 代名人中有“陆龟蒙”(诗人)、“李龟年”(音乐 家),宋陆游晚年自号“龟堂”;成语有“龟年鹤寿”、 “龟龙麟凤”更是借“龟”表达美好长寿之意。 “龟”的名声变坏大约是明代以后的事,常用来 比喻“有外遇者的丈夫”,于是,骂人“乌龟”、 “王八”、或者“龟儿子”、“龟孙子”等便是极大 的侮辱。
4、隐含性
隐含性是指隐藏在文字表面义之中的更深一层 含义,即所谓弦外之音,话中之话。
使用本族语的人对此常常习焉不察,甚至 集体无意识,有时即便是被事实证明是错的, 文化义也照样执迷不悟。
如汉语中的“鸳鸯”,常用来描述夫妻间爱情 忠贞、白头偕老的隐喻义。但现在生态学研究表明, 生物经常对“配偶”不忠,他们四处“留情”。很 不幸“鸳鸯”也在此列。
三、产生文化义差异的原因:
1、自然环境的差异: 不同的环境往往要影响人的生活和他们对 世界的看法,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自然存在决定 什么样的文化联想。(东风——西风) 如:中国古代社会对牛有非常细致的分类
牝:
母牛
牡/特
公牛 小牛
牢/牺/牲:祭祀的牛

2、不同的历史背景: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差异性是 很大的,这也就决定了文化义在不同历史发展模 式中的不同个性。 如:我们还是举牛的例子
二、文化义具有差异性:
由于不同的文化语境,落实到某个词义,其内 涵与外延当然不可能完全等同,文化义之差别更是 大相径庭,这同样是顽固的和承传。 文化义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征: 1、民族性 2、地域性 4、隐含性
3、时代性
1、民族性
可以这么说文化义是语言中最精密的一面镜子, 只有它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例:黄色和yellow。仅就色彩义平面,二者是对应的。 不过,在中国,“黄色”是尊贵之色,在封建时代 它是帝王的专用色,是其他阶层严禁使用的。像皇帝的 文告叫“黄榜”,皇帝的车乘的盖子叫“黄屋”,皇帝 的仪仗叫“黄钺”或“黄麾”,天子所穿的衣服叫做 “黄袍”,所谓“黄袍加身”也就是被部属拥立为帝的 意思。 而英语中的yellow则含有胆小、卑怯之意,像
汉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之
词汇的文化意义概说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高级中学 单翔飞
请讲出下面这些中英文词汇的准确意思
Red flag White lie A green hand 红榜 红运 绿帽子 绿色汽车
绿色通道
一、什么是词汇的文化意义
所谓词汇的文化意义(以下简称文化 义),一般理解指的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 下所获得的反映一个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背 景、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的 隐含义。 它是与词的概念义、语法义以及修辞义 等密切相关却又并不相同的新的词义种类。
例:琴。
其概念义:据《新华字典》古琴,一种弦乐器,用梧 桐等木料做成,有五根弦,后来增加为七根。 其语法义:名词,常在动词之前作主语,与动词构成 主谓结构,在动词后作宾语,发生动宾关系。 作为修辞义的感情色彩多呈中性,语体色彩则富有书 卷气。 然而,他产生于“隆礼盛乐而治”的上古时代,就 含有一定的政治文化意义。《白虎通》曰:“琴者, 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显然,这是借 “琴”和“禁”音近来揭示该乐器在古代政治作用 和命名意图下所产生的文化义。
3、不同的风俗习惯
传统习俗与风情对文化义的影响是直接而显著的。
如:红。 在汉语中,它是“成功”、“顺利”、“喜 庆”的颜色。如:“红榜“、”红火”、“红 利”、“开门红”、“满堂红”等等,大多是褒 义词。 而英语中的“红色”完全不同,一般多表示 “危险”、“愤怒”、“激进”、“极端”和 “犯罪”等贬义;“red alert”(紧急警报), “red flag”(危险的信号)
“yellow dog”指的是“可鄙之人”或“卑鄙小人”, “yellow livered”则是“胆小鬼”的意思。
2、地域性
人类首先是环境的产物,而生存环境最基本的层面 就是地理;那么,源于这片环境上的民族文化当然也 无法摆脱它的影响,这在科技不发达的前现代尤其如 此。因此,由不同地理环境诱发的文化义差同样也是 十分明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