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指在医疗领域中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将医院和医生按不同级别划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并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合理和经济的治疗。
本文旨在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该制度的背景与现状,并明确推进该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同时,文章还将列举几项关键要点,以供参考,包括深化医改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指导目录和技术规范、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就医便利性与可及性以及增加培训投入等方面。
1.2 文章结构本文内容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概述,包括定义和背景,目前现状与问题,以及推进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第三部分列举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要点一,包括深化医改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指导目录和技术规范以及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四部分则是要点二,涉及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就医便利性与可及性,以及增加培训投入等方面。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措施和方向,并展望该制度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指导。
通过对该制度的概述和解释说明,希望能够清楚地阐述分级诊疗制度的定义、背景以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本文还旨在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并提供几个关键要点作为指导,以使该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
2.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概述:2.1 分级诊疗制度的定义和背景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根据不同医疗需求和资源配置,将医疗服务划分为基层、二级、三级等多个层次,并推动患者就医按需选择合适的层次,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高效运转的管理模式。
医共体在分级诊疗中的利益平衡与激励机制
医共体在分级诊疗中的利益平衡与激励机制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分级诊疗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
而医共体作为推动分级诊疗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实践中面临着利益平衡和激励机制的关键问题。
如何实现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医共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医疗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个医疗服务共同体。
其目的是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从而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然而,在医共体的运行过程中,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患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从医疗机构的角度来看,县级医院往往拥有更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才,在医共体中处于优势地位。
而基层医疗机构则面临着资源短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
在利益分配上,如果不能合理平衡,可能导致县级医院过度虹吸基层患者和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剧基层医疗机构的困境。
反之,如果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将缺乏参与医共体建设的积极性,影响分级诊疗的推进。
医务人员也是医共体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在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可能需要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和协作。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收入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基层医务人员可能担心到县级医院工作会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竞争,而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可能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认为这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希望能够在分级诊疗中获得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但在实际中,患者可能因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不足、医保政策的引导不够等原因,不愿意选择基层首诊,而是直接前往县级医院或更高级别的医院就诊,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就医成本的增加。
为了实现医共体在分级诊疗中的利益平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
在医疗设备、人才、资金等资源的配置上,应根据各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进行科学分配,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在县级医院。
分级诊疗 [浅谈医疗联合体如何做好分级诊疗工作]
分级诊疗 [浅谈医疗联合体如何做好分级诊疗工作] 浅谈医疗联合体如何做好分级诊疗工作根据上级“双下沉,两提升”的要求,结合家庭责任医生签约的工作,更好的做好分级诊疗,我简单谈一下我院开展的情况。
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按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便捷的分级诊疗,从而建立科学有序的诊疗秩序,确保病人得到适宜治疗。
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政策措施可概括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分级诊疗,就是需转诊患者原则上按照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的顺序逐级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可以越级向上转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应及时向下转诊。
为有序开展分级诊疗,各层级医疗机构制定和公示本院疾病诊疗目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设立全科医学科,负责联系转诊事宜;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分级诊疗协议关系和分级诊疗信息平台,预留一定比例的门诊号源和住院病床,确保转诊患者可优先获得转入医院的门诊与住院服务。
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院于xx年5月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工作;与**市人民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进一步促进两级医疗机构协调联动,在农村全面推行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落实县镇人员、业务、财务三统一政策,促进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深度融合,将优质医疗资源带到群众家门口**市人民医院和市级三级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形成了以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紧密型纵向医疗联合体。
xx年底,建成以“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一、医院概况盐官镇卫生院是一所政府举办,并承载着全镇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的非营利性综合医疗卫生机构,创建于1952年5月,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分级诊疗政策解读
分级诊疗政策解读分级诊疗政策是指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将医疗资源和服务分为不同级别,通过协同作用达到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的一种医疗体系政策。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分级诊疗政策成为了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分级诊疗政策的背景、意义、推行过程、现状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使读者对分级诊疗政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分级诊疗政策的背景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基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骨干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医患矛盾加剧等问题,导致患者就医难、看病贵的情况屡见不鲜。
为此,我国在全面深化医改的背景下,提出了分级诊疗政策,旨在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向更为合理、有效和可及的方向发展。
分级诊疗政策通过合理引导患者就近就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减轻大医院的看病压力,降低患者就医成本,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医疗服务。
分级诊疗政策的意义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分级诊疗政策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将病情轻微的患者引导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就诊,减轻了大医院的看病压力,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其次,分级诊疗政策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对象更为广泛,因此基层医护人员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就医经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技术能力。
再次,分级诊疗政策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了因看病而产生的交通、住宿等额外费用,从而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最后,分级诊疗政策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
大医院因看病压力大,医生医术水平参差不齐,看病时间长,导致医患矛盾加剧。
而分级诊疗政策通过合理引导患者就医,减轻了大医院的看病压力,从而缓解了医患矛盾。
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行过程我国的分级诊疗政策自提出以来,在全国各地得到了积极的推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49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4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精神,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符合我省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循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二)主要目标。
到2017年,乡村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二、三级医院向下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省市级医院50+n种(n代表各地结合实际自行增加的病种数,下同)、县级医院250+n种、乡级医疗机构50+n种分级诊疗病种按临床路径的规范化治疗率达到40%以上;县级医院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比例分别达到100%和85%,中医诊疗比例达到40%以上,县级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率达60%以上。
分级诊疗工作汇报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XX医院分级诊疗工作的负责人,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院分级诊疗工作进展情况。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以下是我院分级诊疗工作汇报: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严重。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分级诊疗制度,旨在引导群众合理就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分级诊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加强宣传、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二、工作措施1. 加强政策宣传为了使广大患者了解分级诊疗制度,我院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政策宣传,包括制作宣传册、悬挂横幅、举办健康讲座等,让群众了解分级诊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2.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1)明确分级诊疗责任。
我院成立了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医务人员在分级诊疗中的职责,确保分级诊疗工作有序开展。
(2)优化诊疗流程。
我院对诊疗流程进行了优化,实行首诊负责制,明确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关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我院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使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承担起首诊、治疗、康复等任务。
3. 加强医联体建设我院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与上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我院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分级诊疗工作顺利实施。
5. 加强信息化建设我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信息共享,提高诊疗效率。
三、工作成效1. 分级诊疗制度逐渐深入人心。
通过政策宣传和实际操作,群众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不断提高,就医观念逐步转变。
2. 医疗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6〕20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6〕2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闽委发〔2015〕3号),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经省政府领导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围绕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通过引导群众到基层首诊、畅通双向转诊通路、构建急慢分治格局、完善上下联动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2017年全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县(市)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65%。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适应分级诊疗制度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二、主要任务(一)加快建立分级诊疗运行机制1.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省、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疗服务,临床手术项目以三、四级手术为主,接受市、县医院转诊,逐步减少省、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比例,提高预约转诊比例。
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分级诊疗)
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分级诊疗)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对于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工作中分级诊疗的见解和建议。
1. 引言在当前医疗领域,为了解决人们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行分级诊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分级诊疗将医院设立为顶层,逐步分化为一级、二级甚至三级医院。
这种模式使得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布,使得患者能够就近看病,同时减轻了一线医院的压力,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分级诊疗的意义2.1 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一线医院的病人量巨大,导致医生疲于应付,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而将一部分非急危重病患者引导到基层医院就诊,能够缓解一线医院的压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疾病,提高治疗水平。
2.2 增加患者就医的便利性由于一线医院就诊压力大,很多患者需要提前预约。
而基层医院的分级诊疗推行后,患者可以就近看病,无需提前预约,大大提高了患者看病的便利性,减少了等候时间。
3. 分级诊疗的推进措施3.1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制度,明确各级医院的职责和权限。
一级医院应接收病情较复杂的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二级医院则承担中级医疗任务,接收中等复杂度的疾病。
对于基层医院,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水平。
3.2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为了确保分级诊疗的有效运行,需要调整医疗资源的配置。
一方面,可以将一部分二、三级医院的医疗设备向基层医院倒移,使得基层医院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对一线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复杂疾病的处理能力。
3.3 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推行分级诊疗的过程中,要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确保患者能够承担得起医疗费用。
可以通过增加医保的报销比例和范围,让患者的报销比例提高,降低就医的经济负担。
4. 分级诊疗的挑战与对策4.1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一线城市医疗水平较高,而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9.08•【文号】国办发〔2015〕70号•【施行日期】2015.09.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指导各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二)目标任务。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1)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1)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但现实中,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及医疗服务水平的差异,导致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公共卫生体系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
这个制度以分级分类、分工合作、上下衔接为基本原则,旨在建立起有效分类的医疗保健体系,实现全程的就医指导和管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发展方向1. 建设完整的分级诊疗网络建立医保部门牵头的医疗机构网络,实现基层医疗机构投入优化,医生技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形成完整的医疗机构网络。
2. 建设健康促进中心建设健康促进中心,开展各种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及健康体检服务,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3.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医疗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4. 建立全面的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适度提高保险支付水平,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提高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三、实施措施1. 制定相关政策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从医疗机构设置、医疗人员培训、医疗保障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政策,引导医疗机构合理设置,优化基层医疗服务,建设全面的分级诊疗网络。
2. 推进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转换推动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转换,优化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和信息化管理。
3. 加强医学教育加强医学教育,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技能。
4. 建设信息系统建设高效的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5. 加强协调合作加强与其它医疗机构的协调合作,实现医患“对接”,推动分级诊疗的顺利实施。
四、成效目标建立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接受医疗服务的群众能够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不必到大城市或大医院排队、挂号、看病。
2024年分级诊疗工作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分级诊疗工作总结范本分级诊疗是指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将医疗机构划分为多个等级,让患者根据自身需要就近就医,既能提高患者就医效率,又能分流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下面将对分级诊疗工作进行总结,全面地评估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一、分级诊疗政策背景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过去,患者不论是有急病还是慢病,都会去大医院就诊,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下沉不足,同时也给大医院带来了巨大压力,就诊难、看病贵的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分级诊疗政策,让患者根据需要选择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以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
二、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情况1. 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国家卫健委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同时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逐步形成了分级诊疗的架构。
2. 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为了适应分级诊疗的需要,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增加了医疗设备和医疗人员,并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使其能够提供更加全面、规范的医疗服务。
3. 医保制度的改革为了更好地支持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国家对医保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按病种付费的医保机制,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分级诊疗政策的效果评估1. 解决了大医院的看病难问题通过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患者选择就医的范围扩大,而不再只局限于大医院,有效地缓解了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
2. 医疗资源得到合理调配通过分级诊疗,患者根据疾病的轻重选择就医机构,使得医疗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大医院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了更多的患者,提高了服务能力。
3. 患者就医效率提高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使患者能够根据疾病的轻重选择就医机构,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就医效率。
4.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患者可以选择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减少了患者的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用,也降低了看病的经济负担。
推进分级诊疗情况汇报
推进分级诊疗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逐渐得到推广和实施。
分级诊疗是指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和专科医疗卫生服务,引导患者就近就便就医,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提高医疗质量。
为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特进行了情况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分级诊疗的推进情况。
自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以来,各地医疗卫生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了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专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也不断完善,提高了对疑难病症的诊治水平。
同时,分级诊疗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患者就医意识逐渐转变,就医行为更加理性和科学。
二、推进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
尽管分级诊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陈旧,医疗设备不足,医疗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其次,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还不够,一些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信任,更倾向于到大医院就诊,导致大医院就医压力加大。
再次,分级诊疗的政策宣传和落实还有待加强,一些地方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在政策宣传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持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引导患者就近就医。
三是加强对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政策落地生根,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推进分级诊疗的保障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各地医疗卫生部门将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
发挥牵头医院龙头作用的措施
发挥牵头医院龙头作用的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医院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医院中的龙头医院,其在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发挥牵头医院的龙头作用,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已成为当前医疗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措施,以期能够有效发挥牵头医院的龙头作用。
一、医疗服务方面。
作为医院的龙头医院,其在医疗服务方面应该发挥引领作用,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首先,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疗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其次,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高效和优质。
此外,牵头医院还应该加强医疗服务的综合性,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康复护理等,满足患者全面的健康需求。
二、医疗管理方面。
医院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作为医院的龙头医院,其在医疗管理方面应该发挥领导作用,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首先,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管理人才,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其次,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规范医院的管理行为。
此外,牵头医院还应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医疗教育方面。
医疗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医院的龙头医院,其在医疗教育方面应该发挥引领作用,提高医院的医疗教育水平和质量。
首先,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院医疗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发挥医院的教学、科研和临床优势,提高医院的教育水平。
其次,牵头医院应该加强医院医疗教育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的医疗教育体系,培养和培训医疗人才。
此外,牵头医院还应该加强医院医疗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纳国际先进的医疗教育理念和经验,提高医院的医疗教育水平。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医疗服务的难易程度和需求紧迫程度,将病患分流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和治疗的制度。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一个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与原则1.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调整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2)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3)引导医患就医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就医;(4)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1.完善政策法规(1)制定相关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法规,明确医疗机构的分类和分级标准;(2)优化医疗服务收费政策,鼓励合理定价,确保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
2.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1)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2)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设备和技术设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
3.引导患者分级就医(1)开展患者自我诊断和就医指导,引导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3)加强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引导和宣传,倡导理性就医和节约用药。
4.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合作(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下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连续和有效的诊疗;(2)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加强转诊管理,确保患者的顺利转诊和流转。
5.加强监督和评估(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2)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定期公布医疗机构的评估结果和医疗质量指标,引导患者选择优质医疗机构就医。
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的保障1.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增加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3.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工作机构;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和接受度;5.推动医保体系,完善医保支付机制,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健康治理与中国分级诊疗制度
健康治理与中国分级诊疗制度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分级诊疗制度,以期实现健康治理的优化和提升。
本文旨在探讨健康治理与中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关系,分析其实施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分级诊疗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本文旨在为中国健康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健康治理框架与策略健康治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它涉及政府、社会、医疗机构、个人等多个主体,以及预防、治疗、康复等多个环节。
在中国,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健康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健康治理的首要原则是政府主导,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各方参与健康治理。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健康治理格局。
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是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这包括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医生的专业技能,以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健康治理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同时,坚持防治结合,实现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医疗成本。
信息化是健康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建设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推动智慧医疗发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健康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这包括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确保公众能够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
2021年山东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全国超过20个省份已经出台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
下文是为大家收集的山东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仅供参考!鲁政办发〔xx〕5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___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 ___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___〔xx〕70号)精神,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经 ___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以提供系统性、连续性医疗服务为目标,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医疗、医保、医药、价格等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约束激励,建立转诊通道,构建协作机制,稳步推进试点,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有效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问题,实现小病就医在基层、大病就医不出县。
xx年,潍坊、东营、威海市在全市范围开展试点,其他市选择章丘等部分县(市、区)( ___详见附件1)开展试点,选择至少30种慢性病、常见病作为突破口推进。
xx年,完善政策措施,扩大分级诊疗开展的区域和病种数,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xx年,基本建成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达到70%以上。
2020年,建立健全符合我省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分级诊疗。
(一)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以提供全科医疗服务为主,当好健康“守门人”;县级综合、中医、妇幼保健机构以常见病、多发病专科诊疗为主,负责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6.08.19•【文号】国卫医发〔2016〕45号•【施行日期】2016.08.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下称《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6〕26号)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工作要求,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北京市等4个直辖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266个地级市作为试点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见附件)。
现就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省级和试点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要充分认识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发挥好试点城市“排头兵”作用,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意见》有关工作要求,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纳入深化医改工作统筹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医疗实际,制定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完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按时、保质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二、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各试点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意见》有关工作要求,围绕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并落实试点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部署启动试点工作。
在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的基础上,2016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围绕县外转出率较高的病种,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县级医院疾病诊疗能力。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为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实现全市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70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X〕53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立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
(二)基本原则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坚持因地制宜,分级诊疗制度与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政策导向,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
(三)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最终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X年,各县(市)要以常见病、老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启动分级诊疗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的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特别是作为全省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的X县,要按全省安排和要求,做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X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要取得明显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增加,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分级诊疗病种逐步扩展;X年,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扩大分级诊疗开展区域,我市不少于50%的县(市、区)要开展分级诊疗;X年,基本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分级诊疗。
二、工作任务(一)统筹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1.合理调控医疗资源配置。
编制完成《X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X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布局规划(X—X)》和《X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X—X年),按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当前医疗领域,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医疗服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医疗健康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本文将对于《关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进行详细分析。
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标和重点1.目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分层次的医疗服务,使得不同病人能够获得合理的医疗服务,同时避免重复叠加和混乱医疗秩序。
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服务结构,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化升级,使得人们能够得到更加安全可靠、更加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2.重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医疗卫生部门的组织与管理,同时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
此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还应该继续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和保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服务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原则和措施1.原则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原则主要包括: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分类诊疗的定位,实现分类管理;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高服务质量。
2.措施(1)建立分类管理制度,提供分类诊疗服务。
建立分类诊疗服务分类标准和标准,建立分类管理目录,划分出特定分类的医疗机构。
这将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2)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为人们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同时增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热情。
(3)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医疗机构的竞争机制,优化机构服务和管理,增强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4)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
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管理办法,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
导读:分级诊疗,一般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
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让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分流在基层医院,从而提高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以下是由J.L为您整理推荐的扬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欢迎参考阅读。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驶入快车道
近日,云南、湖北、新疆、甘肃等地发布相关政策,推动分级诊疗试点。
2019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将形成。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根据安排,2019年,云南省在昆明市、玉溪市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分级诊疗试点范围,各州、市至少选择1个县(市、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湖北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提出,2019年全省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新疆发布《关于自治区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提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对于没有按照程序就医的,将降低报销比例或不予报
销医药费用。
甘肃省卫计委提出,在县级医疗机构原有100种分级诊疗病种的基础上,今年甘肃省新增150种县级分级诊疗病种。
参加新农合的患者,除急危重症外,原则上不得越级诊疗。
分级诊疗病种患者执意要求转诊,且经过医疗机构和同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同意的,2019年分别按照县、乡两级分级诊疗确定病种相应定额的20%比例报销,2019年及以后新农合不予报销。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出台《青海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指征》,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0种常见病的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指征。
专家认为,伴随老龄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挑战,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凸显。
另一方面,以三级医院为主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不仅使用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还引起居民就医不便,造成医疗费用负担加重,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分级诊疗,一般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
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让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分流在基层医院,从而提高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分级诊疗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有医改专家认
为,目前面临最根本的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相对薄弱,患者不够信任,影响了分级诊疗的实施。
"分级诊疗,在目前医疗机构资源配置呈'倒金字塔'的状况下,患者的流向很可能与政策目标不一致。
"
上述专家认为,我国一、二、三级医院诊治水平差距较大,只有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分级和分流。
同时,分级诊疗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各级医院该治什么病、如何分工,需要下大力气谋划,否则一分了之将不能长久持续。
扬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
面对呼吁了七年之久的"医改进入深水区",人们渴望国家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不再"潜伏",呼唤公立医院积极分级诊疗,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早日冲出医改的深水区。
今日刊载的河南中牟县公立医院在医改深水区勇种分级诊疗的"试验田",扬起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龙头",令人振奋,可喜可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医改千头万绪,燃眉之急是公立医院如何改?中牟县以清晰的医改思路发展蓝图,把构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标定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着力把90%的问题在县内医院解决。
他们不耍花架子,不跑弯路,踏踏实实围绕"大病不出县,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的分级诊疗目标奋力实践,用创新努力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覆盖体系。
中牟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迈出了坚实可行的步伐,摆脱了摸着石头过河的
医改套路。
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9年,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中牟县的经验表明,要实现大病治疗不出县,并非容易之事。
这涉及医疗资源能否均衡分布、重点医疗资源能否向县城倾斜、人才能否向县城流动这些最为重要的方面。
如果这些方面的条件得不到改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得不到提高,要想大病治疗不出县,把患者留在县内,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发现大病以后,患者及其家属之所以选择出县治疗,并非不信任县级医院,而是目前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医疗条件、医疗服务、医治能力等,确实与大城市有着太大的差距,导致患者不得不舍近求远、舍惠求贵。
相反,如果县城这方面的医疗条件、医疗水平与大城市的差距小一些,出县看病的人数可能就会大大减少。
值得借鉴的是,中牟县在实现大病治疗不出县目标过程中,并非采取用医保报销等手段限制患者出县治疗的消极防范手段。
我们说,制定医疗卫生发展目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绝不是将患者硬是限制在县内医疗卫生机构,而是要通过县内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服务能力的提升,把患者留住,提升广大居民在基层看病的信心。
而眼下绝大多数县城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然是没有达到广大
居民看病要求的,是很难留得住患者的。
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卫生计生行政机构,必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在医疗资源的配置、政策的制定、资金的分配、人才的引进等方面,给县级医院更多的倾斜。
中牟的经验证明,要实现大病治疗不出县的目标,关键就在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分布,在于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与能力,引进更多能够为广大居民就诊的人才。
而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能否放下身段,主动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合作,让更多技术好、水平高的医生、医务工作者轮流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帮助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留住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分级诊疗制度是国家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点,目的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因此,各地在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中,要像中牟县那样,认识到县域内分级诊疗光靠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号召是不够的,应当由县级医院扮演"龙头"角色,既起到上下转诊的桥梁作用,更负起技术扶持和流程设计的责任。
县级公立医院的"龙头"作用就是让基层强壮起来,分级诊疗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