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法租界_越界筑路区_城市化空间过程分析_1895_1914_
民国时期上海租界问题可述论
民国时期上海租界问题可述论张培德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在清末时局变动中经几度扩张,占据很大地盘,并逐渐形成行政、立法、司法俱全的市政管理机构,成了独立于中国政府的"国中之国"。
民国时期,租界续有扩展。
然随着民族革命运动的兴起,上海市民和中国政府要求收回租界的呼声日高,从"五四"上海市民要求租界的华人参政权,到五卅运动中群众性要求收回租界的斗争,直至南京国民政府在收回租界问题上的努力,使上海租界问题在民国时期上海政治中日趋突出,引人注目。
民国时期上海租界状况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同年11月3日,上海宣布光复,沪军都督府成立,结束了清皇朝在上海的统治。
沪军都督府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施政中都面对着清代留下来的租界问题。
1912年3月,民国政府通商交涉使为公共租界越界设立捕房一事致函工部局说:"顷接来函,备悉贵局欲在非租界内设捕房,未知依据何项条约,……至谓贵局与法工部局,时有在租界外建筑捕房之举,并援卡德路之已事为言。
查民国成立,与列国益敦睦谊,前清条约,继续履行,断无异议。
若前清无知官吏,含糊所办之事,不载于前清政府与各国明定之约款,民国万难承认"。
①阐述了民国临时政府的态度,即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根据条约规定的租界,但抵拒租界当局在条约之外扩张。
沪军都督府与租界的关系更直接一些, 在上海光复过程中,清政府官员逃入租界,得到庇护,致使沪军都督府行文工部局逮捕人犯的要求常常落空。
英驻沪领事与英驻华公使,还商定将原由沪道保管备还外债之证券存入汇丰银行领袖领事名下,不移交给新政权,声称"在清政府恢复它的统治权,或在-个新政府得到列强承认之前,对于任何交出租界上人员或财产的要求,均不能加以考虑。
"②租界当局并于11月11日张贴布告,宣布接管租界内的会审公廨。
次月各国驻沪领事团确定:会审公廨的中国谳员在外国陪审官的指导下执行其任务;公廨所属的监狱、押所、传票、拘票均由工部局巡捕房负责管理和执行;所有审讯事宜,均由会审公廨中国谳员会同外国陪审官进行,纯粹华人民事案件的审讯,外国陪审官将予以监视。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摘要:一、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的概述二、上海近代建筑的发展阶段1.租界时期2.民国时期3.新中国成立后三、上海近代建筑的特点与影响1.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2.创新建筑技术3.形成独特的海派建筑文化四、上海近代建筑保护与传承1.保护措施2.文化传承3.发展前景正文:上海,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际大都市,在近代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是对这一时期建筑发展的全面梳理与总结,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首先,上海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租界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阶段。
在租界时期,上海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许多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涌现出来,如外滩历史建筑群。
民国时期,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各类建筑风格在此交融,如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等。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建筑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建筑风格逐渐成为主流,如浦东陆家嘴的高楼大厦。
其次,上海近代建筑的特点与影响表现在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创新建筑技术和形成独特的海派建筑文化。
在建筑风格上,上海近代建筑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式建筑元素,又吸收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建筑风格。
在建筑技术上,上海近代建筑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如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坚固、舒适。
独特的海派建筑文化,成为了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规定保护范围、建立保护机制等,以确保这些历史建筑得到妥善保护。
同时,社会各界也在努力传承上海近代建筑文化,如开展建筑科普活动、建立建筑博物馆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建筑魅力,为世人呈现更加美好的城市景观。
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李百浩郭建黄亚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图11840年以前上海县城图资料来源:christianHennot&zhengzu’an,AtlasdeShanghaiEspacesr。
presentationsde1849aJours1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上海与汉口、天津等开埠城市一样,其城市规划都不是以T业化为起点的。
1843年的开埠通商、建立租界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西方国家借助租界的殖民化促成了上海的城市化、近代化,其实质是商贸化。
商贸化带来了新市区、大城市的产生。
1927年上海特别市建立,成立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近代城市规划逐步形成。
上海loo余年的发展建设.虽然有三方四界的行政主体.但城市规划的成立.也是由局部规划到整体规划的发展过程。
根据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特点,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其演变历史分期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6个时期(表1):1.1第一阶段: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老城区改造(1843~1927)第1期: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1895)第2期:既有城市改造与发展(1895~1927)1.2第二阶段:近代城市规划形成与城市局部地区规划(1927~1942)第3期: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城市规划的兴盛与确立(1927~1937)第4期:日本侵占上海,殖民主义规划的延续(1937—1942)1.3第三阶段:近代城市规划成熟及城市总体规划(1942—1949)第5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欧美近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导人(1942~1945)第6期:抗日战争胜利,城市总体规划的复兴与搁浅(1945~1949)第1期与第2期,以1895年中国第一个市政机关——上海南市马路工程局的成立为区分.并且同年,甲午战争爆发、中日《马关条约》订立。
第一、二阶段的区分是1927年7月(民国十六年),上海被定为特别市,开始大上海市中心区计划。
第3期与第4期,以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日本军队全面侵入上海为区分。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在近代中国的血雨腥风中,愈来愈焕发出自我独特的光芒。
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
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
自1843年11月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成为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
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早在上海解体,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并且又发展成为一种折衷混合的社会,上海变成一座独特的城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
一、开埠前的上海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
在许多情况下,上海的近代建筑又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把舶来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
因此,上海的近代建筑也构成了自己的特色。
上海现存的地面建筑文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陀罗尼经幢(859)和泖塔(874-879)、宋代的兴圣教寺塔(1068-1094)、元代的清真寺(1341-1368)和明代的豫园(1559始建)等,在开埠以前,大体上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上海古代建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嘉定孔庙和龙华寺各建筑群格守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排列,形制完整,布局严谨;南翔寺双塔和文庙魁星阁是中国木构架结构典型,体现了古代完美的结构工艺;龙华塔和真如寺的地基处理因地制宜,坚实牢固;书隐楼的木雕和砖雕艺术精湛,形象逼真。
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上海在建筑造型和布局、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软土地基的处理、装饰彩绘、施工工艺方面的创造性和重要的贡献。
二、开辟租界/最初的西式建筑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
简析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原因
简析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原因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有国际化、多样化、现代化的风格。
这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包括地理位置的优势、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内先进建筑理念的引进等。
首先,地理位置的优势是上海建筑发展的基础。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交通便利的优势。
这使得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移民和投资。
同时,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和技术的引进。
这些因素为上海建筑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技术支持。
其次,政治和经济的变迁也对上海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初期,上海被列强侵占并成为租界,西洋建筑开始进入上海。
但随着近代中国的政治动荡和经济不稳定,上海渐渐失去了繁荣和发展的机会。
直到20世纪20年代,北方政局变化和中共第一次国内合作停战导致了上海的再次繁荣。
上海开始成为大批外商、外国人和国内企业家的投资聚集地,这推动了上海建筑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
上海开始建设现代化的道路、桥梁、河道等基础设施,并修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如外滩的各式大楼和南京路的百货公司。
这些建筑风格多样,取材自西方,展现了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最后,上海引进国内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也对其建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曾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建筑理念和技术的城市之一、20世纪初,上海的建筑师开始学习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以满足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求。
他们致力于结合国内文化和外来建筑理念,推动了上海建筑的创新和发展。
他们引进了钢筋混凝土技术,使得上海的建筑能够建造更高、更大、更坚固的建筑物。
这为上海的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空间和创造力,使得上海的建筑得以满足快速城市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内先进建筑理念的引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上海的建筑融合了西方和东方的元素,展现了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近代上海城市法制现代化研究以城市规划法为主要视角下
近代上海城市法制现代化研究—以城市规划法为主要视角(下)2011-10-09 14:07:52练育强(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第二,上海华界当局制订的城市规划法规都具有现代的法规结构以及法制语言。
首先,在法规名称上采用的是“章程”、“细则”、“规则”、“办法”、“通则”等现代法规的称谓,如《上海特别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章程》、《上海特别市土地局办事细则》、《上海特别市建设讨论委员会规则》、《上海市土地局取缔割单代单买卖办法》、《上海特别市土地局田赋征收处办事通则》等等;其次,法规内容的排列也已经全部按照现代法规的形式采用了章、节、条、款的形式;最后,语言也已经完全是现代法制的语言了。
上海租界先于华界从西方移植现代城市规划法制,建立起自己的现代城市规划法制,以使上海开始走上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的道路。
这一现代法制在租界植根以后,便向其周围的华界扩展其影响,形成了一种由孤岛向周边地区延伸的模式,即以点到面的模式。
因此,在早期阶段,华界的城市规划法制大量地移植了租界相应法规的内容,如1898年南市马路工程善后总局为实施《简明罚款章程》而出示的晓谕中明确提到,“此项马路既经告成,善后事宜在在均关紧要,应即妥定善后章程,设捕弹压,雇夫清道,燃点电灯,凡一切便民之事均系仿照租界章程”,关于制定该章程的原因及内容,晓谕中也提到,“须知租界马路违犯章程者皆有罚款,今南市马路事同一律”。
可见,华界早期的法律制度几乎全部移植租界的法律,后期则并不完全移植租界的法律。
三法制现代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是否符合现代法制的形式为要件,其内在的核心价值则是是否实现了法律关系主体的人的现代化,即是否保障了法律关系主体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具体到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是否实现了现代化的问题,其核心要素就是是否确保了城市规划决策、实施过程中的民主化;是否促进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扩大;是否保护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各利益集团表达观点的机会。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近代上海城市的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变迁可以追溯到1843年。
随着上海开埠,外国租界的建立和近代化进程的推进,上海逐渐从一个水乡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并分析这种变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在19世纪初期,上海的道路系统主要是由河道、运河和小巷组成。
由于长期的水上交通和以水运为主的经济活动,大部分道路都是沿着河流布局的。
然而,随着外国商人的涌入和清政府对城市发展的重视,上海开始进行城市规划和道路改造。
道路系统的第一次重要改变发生在1863年,当时各国租界开始规划并修建宽敞的马路。
这些马路与原有的小巷相交,形成了一个更为完善和通畅的道路网络。
这些新的马路不仅提供了交通便利,也为城市的商业发展和外国商人的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
到了20世纪初,上海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道路系统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在这个时期,许多土地开发项目导致了新的道路建设和旧道路的改造。
这些项目使得城市的道路趋向于直线化,并且宽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上海的道路系统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随着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普及,道路状况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新的道路被建设或改造成宽敞的大道,并配备了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设施。
这些改进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交通效率,而且改善了城市环境,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舒适。
然而,随着上海在20世纪中叶的人口激增,道路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成为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上海开始探索地下交通系统的建设,并引入了地铁建设。
这为城市的道路系统带来了一定的解脱,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1843年至1949年期间,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与城市环境变迁密不可分。
从水乡小镇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道路经历了从河道到马路、从小巷到大道的演变过程。
城市交通的裂痕与融合:上海租界时期的交通发展
城市交通的裂痕与融合:上海租界时期的交通发展上海,这座东方的明珠,曾是近代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前沿。
然而,在这片繁华的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城市交通发展的曲折历史。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上海的城市格局呈现出“三方四界”的复杂局面,即英、法租界、华界的南市和闸北。
这种格局不仅在地理上造成了割裂,更在交通上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租界的交通割裂在1898年,英法租界成立了电车设计委员会,决定铺设三条电车线路,以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
然而,由于各租界和华界的利益冲突,以及投资者、设计师和工程公司的分歧,这些规划最终未能实现统一。
英法租界各自为政,运营业务和规章制度各不相同,导致市民出行极为不便。
这种“局部有序,全局无序”的现象,成为了上海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交通的融合尝试尽管存在诸多障碍,但上海的交通发展并未停滞不前。
1913年,英法两租界签订协议,实现了相互通车,乘客无需两次购票。
华界稍晚,但也逐渐与租界接轨,形成了3路圆路,法商与华商的电车公司均可在3路上等量行驶电车。
这些尝试,虽然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但无疑是上海交通融合的重要一步。
交通割裂的加剧然而,随着上海的不断发展,交通割裂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1938年,一位文人乘坐24路电车的经历,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交通割裂的现实。
从南市到闸北,需要横跨两个租界,没有通畅的道路设施,车子要在拥挤不堪的租界内行驶,至少需调换三四次车。
这种割裂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也制约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现代交通的反思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禁对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进行反思。
城市交通的割裂,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障碍,更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
如何打破这些障碍,实现交通的真正融合,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城市交通的未来展望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合作。
通过科技的进步,如智能交通系统、无人驾驶技术等,我们可以期待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程使得其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与环境变化尤为引人关注。
从1843年到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期,在外国的租界统治和中国国内政权更迭的影响下,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经历了从水乡到都市的巨大变迁。
本文将回顾这一时期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同时也考察其对环境的影响。
1843年,上海开埠后成为外国列强在中国的租界,开始了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
最初的上海并不像现在这般繁华,而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城市,河流和小的运河纵横交错,没有规划的道路系统。
然而,随着外国租界的建立和外来移民的涌入,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开始迅速发展。
外国租界在城市规划方面起到了先导作用,规划了宽敞的街道和整齐的街区,与中国的弄堂相比,形成了独特鲜明的风貌。
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在20世纪初经历了急剧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密不可分。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上海的经济腾飞,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
大量的外来移民和工业发展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城市道路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交通需求,上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填海工程,扩大陆地面积,同时兴建了许多新的街道和道路。
著名的仇富路、南京路等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然而,这一时期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为了扩大道路和街区,大量的土地被填海造陆,导致原本的海岸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大量的建筑和道路修建还导致了湿地和耕地的消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道路系统的扩大,车辆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导致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同时,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煤矸石和工业废气也严重污染了上海的空气和水体环境。
在20世纪初到中期,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由于发展的需要,上海开始修建了许多现代化的大型道路和桥梁,如平滨路、大宁路和南阳路等。
《2024年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范文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篇一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一、引言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自1843年开埠以来,经历了从水乡到都市的巨大转变。
城市的扩张与繁华不仅体现在其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更体现在其城市道路系统的构建与环境的变迁上。
本文旨在探讨近代上海(1843-1949年)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二、开埠初期的水乡道路系统开埠之初的上海,以其水乡特色著称。
河流纵横交错,小桥流水,船只往来穿梭。
此时的城市道路系统主要以河流和桥梁为主,街道狭窄,多以石板、砖块铺就。
这一时期的道路系统为上海的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但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
三、近代城市道路系统的逐步演变随着上海的开埠和西方文化的引入,城市道路系统开始逐步演变。
西方城市的规划理念逐渐被引入上海,城市道路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
政府对城市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宽街道、修建桥梁、改善交通状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
此外,新兴的商业区如外滩等地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道路系统。
四、道路系统演变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对上海的城市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扩宽街道和修建桥梁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为市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出行条件。
其次,新的道路系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上海,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此外,城市绿化和公园的建设也使得上海的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然而,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逐渐凸显。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上海的进一步发展。
五、结论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从水乡到都市的转变,不仅体现了上海经济的繁荣,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对上海的城市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既带来了便利和繁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上海特色 近代上海 论文
近代上海摘要:1933年上海市中心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
开埠后的近代上海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唯一的国际化大都市」。
当年,今上海市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区,卢湾、徐汇两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
当时上海的租界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
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带来了近代上海的繁荣。
关键词:近代上海法租界上海这座城市和她的西洋别墅历史一直要追溯到鸦片战争之后的开埠,时1843年。
1849年,法国在上海开辟租界。
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扩张,如今思南路地块被正式列入法租界。
1920年最后一战后,地块四周道路完全形成。
可见,从1914年到1923年这大约十年对上海法租界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是很关键的十年。
当时的法国天主教教会在这里有块很大面积的土地。
今天坐落在重庆南路上的天主教堂和“修女楼”便是证明。
此外还建了一批医院、学校和公园等公共设施,其中包括法国公园(今日叫复兴公园)、震旦大学(现在叫复旦大学医学院)、广慈医院(现在叫瑞金医院)。
围绕法国公园,在上世纪20-40年代陆续建起了一批高档的花园别墅,与公园、医院、学校一起形成了一个高雅、秀美和幽静的生活区。
1993年,我出生在如今的瑞金医院,也是爸爸童年居住的地方。
爸爸时常会讲起他居住在复兴坊里的童年趣闻奇事,让我对这个法租界有着特别的感情。
法租界几条马路任何城市化都是从周边的农田开拓出来的。
上海法租界也不例外。
思南路是1918年从农田、菜地和河塘中劈出的。
城市化,说到底是城市吞并乡村的过程。
这是人欲膨胀的需要。
城市是人欲的建筑空间化,包括夜里的灯光。
起初只有从环龙路(今南昌路)到法华路(今复兴中路)一段。
次年(1915年)铺上了碎石路面。
上海地区成陆过程与城市发展
1898年的上海——第一个通商的城市
上海的发展——租界不断扩张的过程 LOGO
1845年 英、清 “地皮章程”——划地给英国 1848年 美、清 望厦条约——占据虹口一带 1863年 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 1893年 公共租界扩到11506亩 “越界筑路” 1915年 公共租界扩到54793亩(36km2) 1937年 抗日战争后,租界以外被日侵占,出现暂时
二、城市发展
LOGO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LOGO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1990年用 地
LOGO
清 末 上 海 城 厢 图
上海人口的增加
LOGO
54万
1911年人口
1911年
538万
1949年人口
1949年
1324万
1990年人口
1990年
近代城市可以分为两大类
LOGO
第一类 城市是由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 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的城市 eg:青岛、广州、上海、天津
LOGO
LOGO
一、上海大陆地区的成陆过程
LOGO
1、距今7000年前海陆变迁
上海西部形成第一条贝 壳沙堤海岸,即淞北浅冈、 淞南沙冈海岸。此海岸以 西已经成陆,多为湖沼平 原地区。马家滨文化期的 人类居住在山坡或高墩地 区。长江口后退至今镇扬 一带,形成一个向东开放 的喇叭形河口湾。上海绝 大部分地区被内浸海水淹 覆,仅余西部的局部地区 沦为滨海湖沼低地。
两宋时期,中国东部海面有一个相对上升过程。上海地 区受其影响,西部不少低地沦为湖沼,东部地区则因长江 泥沙不断补充堆积,岸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LOGO
5.距今1000年来浦东东部地区的成陆过程 在这一千年中,浦东东部的成陆过程,可以其间 的东、西沙带为界,分为前后两个500年。在距今 600左右,曾有一个以东、西沙带为海岸的相对稳 定阶段。 近1000年来,浦东东部成陆速度较中部缓慢。 距今一千年来,里护塘以东浦东东部地区成陆, 成陆地区呈现向上海东南方向推移的趋势。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9月起点备考卷(四)历史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9月起点备考卷(四)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周厉王时期,诸侯一旦对天子的行为不满,就可以不来朝见天子,甚至可对发生在国都的“国人(平民)暴动”行为不来救援。
这反映出当时()A.诸侯联合反对暴政B.分封制逐渐瓦解C.周王室的权威衰微D.平民漠视宗法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诸侯一旦对天子的行为不满,就可以不来朝见天子,甚至可对发生在国都的‘国人(平民)暴动’行为不来救援”,可知周厉王时期天子权威衰微,诸侯不再履行原来的义务,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诸侯不服从天子,并未提到联合,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诸侯,并不是平民,排除D项。
故选C项。
2.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时,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向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延伸的驿路体系。
这些做法()A.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B.服务于对外扩张的需要C.是两大王朝速亡的诱因D.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和元朝的这些道路交通建设都属于规模浩大的大型工程,都有利于对于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这些工程都在国内,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A项;这些工程都在国内,与对外扩张无关,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元朝没有速亡,排除C项。
故选D项。
3.“一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史上,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和丝绸之路等,可用来说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这一主题,A项正确;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亚历山大东征无关,排除B项;佛教传入中国不能用来解释帝国的扩张与崛起,排除C项;佛教传入中国不能用来说明中华文明的吸引力,排除D项。
近代上海法租界与法册道契
近代上海法租界与法册道契
马学强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法租界为近代上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租界屡屡出现的越界筑路与外国人经常性的越界租地,彼此交织.以往的论述多聚焦于越界筑路,视其为租界扩张之前奏,实际上大量的越界租地更具有蚕食性.法册道契作为在法租界内执业之主要凭证,在诸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从总体上说,法册道契的发放与法租界的扩张过程是一致的,但透过对道契档案的解读,可以更清晰地揭示法租界从设立到扩张的诸多细节及其微妙关系.
【总页数】11页(P155-165)
【作者】马学强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2002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
【相关文献】
1.英册53#上海道契契式之法律考察 [J], 王旭
2.并非仅仅是"道契"——租界土地制度的再探讨 [J], 刘海岩
3.从英、美租界道路网的形成看近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早期拓展 [J], 吴俊范;
4.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街道空间体系建设研究 [J], 柏传友
5.待客之道:从外事活动看近代上海华界与租界关系 [J], 熊月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苏智良文汇报2013-04-08早在1881年,人们已将日新月异的上海与巴黎相提并论。
《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
”从此,“东方巴黎”之誉被世界舆论所认可。
明清时期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但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滨海小城,上海始终仰慕苏州,追随杭州。
近代以来,上海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形成了一种开放传统,并迅速走向繁荣,不仅超越苏杭,而且卓然成为中国的首位城市。
上海近代化的起点上海开埠后,即在世界上引发了淘金热潮,“到上海去”的声音在巴黎、纽约及伦敦街头回荡。
定期航轮从伦敦、从巴黎、从香港,驶至外滩,上海与世界的联系日益扩大。
英美法侨民首先进入上海;随后是近邻的日本人,最高时达10万以上。
20世纪初2万俄国人和3万犹太人陆续抵沪。
外国人来到上海后,建立了英租界(1845)、美租界(1848)、法租界(1849)。
租界既是中国受制于帝国主义的耻辱象征,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人学习先进技术的开端。
一文不名的犹太人哈同,通过投资房地产业而成为首富。
一个前奥匈帝国的士兵邬达克,因缘际会成为了上海最著名的建筑师,这位匈牙利人留下了60幢不同风格的建筑,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吴同文寓所……几乎每幢都是经典。
音乐家魏登堡为躲避纳粹的反犹浪潮来沪后,成为国立音乐院的教授,培养了谭抒真、黄贻钧、陈传熙等一批乐坛优秀人才……晚清上海的市政建设,已处于亚洲领先水平。
1876年,中国第一辆火车从苏州河畔驶向吴淞;1882年在南京路31号,世界第三个发电厂建成;又过了一年,两江总督李鸿章打开黄浦江边的引水闸门,上海进入了自来水时代;1908年3月5日,第一辆电车从晨钟暮鼓的静安寺开到了熙熙攘攘的外滩。
此后上海的商业化水平飞速提升,南京路上出现了先施公司(1917)、永安公司(1918)、19层的新永安大楼(1933)、新新公司(1926)和大新公司(1936),形成繁华的商业环境。
简论上海租界的越界筑路
作者: 张伟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人口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
页码: 60-62页
主题词: 上海租界;越界筑路;道路建设;旧城格局
摘要:近代上海城市的道路建设除了经济对其有直接推动外,其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海租界的越界筑路。
上海租界内原有的马路和越界筑路而成的马路,不仅对上海租界的交通与道路有直接的作用,对上海原城厢格局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直至今天,我们在上海还能感觉到当年的越界筑路对上海旧城格局和道路的影响。
中国近代的城市区域法制探研——以上海近代的区域法制为例
中国近代的城市区域法制探研——以上海近代的区域法制为例王立民【期刊名称】《《法制现代化研究》》【年(卷),期】2013(000)001【摘要】由于多种原因,中国近代出现了城市区域法制。
上海是中国近代发展最快,城市化程度最高,影响最大的城市。
以上海近代的区域法制为例来探研中国近代的城市区域法制,有其一定的代表性。
上海近代的城市区域法制形态可以分为一城两制、三制、四制等形态。
上海近代城市区域法制变迁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从区域间法制变迁的原因而言,主要是条约和侵略的原因。
另一种是以同一区域内部法制变迁的原因而言,主要是革命和起义的原因。
中国近代的城市区域法制形成后。
还产生了结果,主要表现为:给华人的行动带来了不便、提供了法制借鉴、给规避法制带来了机会和造成了对其他城市区域法制的影响等。
当前,中国的区域法制依然存在,但表现形态不同。
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可以从中国近代的城市区域法制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总页数】9页(P65-73)【作者】王立民【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0.0【相关文献】1.试论中国租界与租借地区域法制的差异——以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的差异为例 [J], 王立民2.老年友好背景下基于实证的城市区域性公园服务半径研r究——以上海市鲁迅公园为例 [J], 翟宇佳;庄安頔;龚修齐;李心蕊;闫舒萌3.上海近代区域法制诸问题研究——以上海租界区域法制为中心 [J], 王立民4.区域背景与中国近代城市文化风格的生成——以天津、上海、汉口为例 [J], 涂文学5.区域化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讨论)——“区域化”取向与近代史研究 [J], 王先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必须经过苏松太道 钤印才能生效 , 故习称道 契。每份道契一式三份, 称上、中、下契, 上契 由租地人注册国家的驻沪领事馆保存, 中契由上 海地方政府保存, 下契由外国租地人保存。根据 国别 , 又分为英、美、法等十几个国家的道契。 每份 道契 记载有租赁双方姓名、地块面积、 四至、年租价格、立契时间等。有些道契还附有 地块图以及地块转让、地块买卖、界址勘察等记
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是上海史研究的重要内 容, 学术前辈已在租界市政制度、基础设施、公 共事业演变过程以及华界市政由传统向现代性转 变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但受当时诸多因 素影响, 有关土地的史料未能公开 , 导致对土地 利用转变的详细过程研究不够深入。作为土地凭 证的上海道契, 保留 了丰富的土地 利用方面信 息, 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料 , 必将丰富这方面 的研究。 2005 年上海档案馆主编了 30 卷的 #上 海道契∃ , 包括英、法、美等十几个国家的道契, 约 1 万多份,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条件。目前学 界已对道契式样、种 类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的研 究 % 。陈琍利用这些公开出版的上海道契 , 运用 GIS 技术复原了英册前 300 号道契 , 并发掘了道 契中所包含的人文、自然景观要素 , 揭示了开埠 初至 1861 年城市景观从沿外滩一线逐步向西扩 张的历史过程 & 。 所谓道契 ( T it le Deed) , 是 1842 年上海开 埠后上海政府签发给外国人的土地契约凭证 , 由
一
洋人地产分布的空间过程复原
本文从 #上海道契∃ 选取了 1895- 1914 年 法租界越界 筑路区发行的 1500 多份道契 资料, 运用 M apInfo 对每份 道契所对应的 地块逐一定 位。租界当局所编制的地籍图册是道契地理定位 的基础。地籍 图册, 包括地籍 图和地籍 表两部 分, 地籍表包含了每一地块的编号、对应的道契 号、租主、土地面积、估价、位置。目前仅发现 了 1887 年地籍图表、1932 年地籍表、1934 年地 籍表、1937 年地籍图和 1941 年地籍图表。通过 对不同年份的地籍图表进行对照, 笔者发现不同 年份的地籍图表的地块编号变动不大, 只是时间 越往后, 有些地块被一份为二或三 , 分割出来的 地块用同一地块编号加上 a 、 b、 c 以示区别 , 比 如地块 3142 号 , 后又分割出 3142a 、3142b 两地 块。有些地块编号消失了 , 比如地块 3524 后缺 3525 号 , 可能是被并入到其他地 块中。由于地 ∋ 68 ∋
∀
熊月之、周苏文、 周武 :
# 略 论近 代 上海 市政 ∃ ,
# 学术月刊∃ , 1999 年第 6 期。 % 陈正书 : # 美商琼记洋行用俄册道契 租地缘由 考∃ , # 档案与史学∃ , 1995 年第 6 期 ; 陈正 书 : # 道契 与道 契 档案之考察∃ , # 近代 史研究∃ , 1997 年第 3 期 ; 马学强 : # 近代上海道契与明 清江 南土地 契约 文书之 比较∃ , # 史 林∃ , 2002 年第 1 期 ; 马学强 : # 近代上海法租界与 法册 道契∃ , # 社会科学∃ , 2008 年第 12 期。 & 陈 琍 : # 上海道契所保存的历 史记忆 ! ! ! 以 (上 海 道契) 英册 1- 300 号 道契为例∃ , # 史林∃ , 2007 年 第 2 期。
如德册 171 号 道契的租地人为 英商壳 件, 德册 169 号道契的租地人为英商玛礼逊、葛来敦等。 这说明英商实际人数比统计的多, 法商很少 , 可 能跟材料缺失有关 , 仅见法册 17 号 , 租地人为 艾克柏惟良白尔克利贾, 但未注明国籍也可能不 是法国人。 3. 1900- 1904 年间 ( 见图 3) 本时段发行的道契 403 份, 共 2071 263 亩 土地。相比前一阶段 , 无论数量还是交易土地额 均明显增长, 其中英册道契 235 份 , 仍占半数以 上, 法册道契明显增多, 125 份 , 占 30% , 美册 ∋ 69 ∋
份道契 , 共 36 279 亩 ) 、英商 爱尔 德 ( 4 份道 契, 共 14 64 亩) 、英商葛劳福 ( 5 份 道契, 共 11 471 亩) 、英商施笃克 ( 2 份道契, 共 15 159 亩) 等。除此之外, 还有法商教士三德堂、英商 威以钱、捕、铅甯、白罗氏、华田、大胜行、道 达、端第门、哲米斯特拉克、高易行、哈同、甲 登、麦格里俄、裴来德、施笃克、司浦乃、谭华 行等。 与前一阶段相比 , 美册道契明显增多, 但这 并不意味着美商的人数增多, 相反美册道契中的 洋商却多 是英商, 如美 册 857 号道契租 地人为 英商新瑞和 , 美册 852 号道契租地人为 通和行 英商 等。德册道契 , 其租地人亦为英国人,
∀ 蔡育天主编 : # 上海道契∃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 版 社 , 2005 年。
图1
1860- 1894 年道契地产分布示意图
其他国籍洋商并不多 , 其中有布国商人柯化 威、德商罗德挖、德商慕叟、法商加利即刻路、 美商太而士等 , 还有一些租地人并未表明国籍, 如英册 1930 号的租地人高第 , 英册 1928 号的高 易行陶德而, 英册 1821 号的吉露布等。除此之 外还有教会、医院等, 如西门 外租地的 妇孺医 院、上海医院执年 董事, 美国传 教会董 林、董 华、林先生代女监礼会等等。 2. 1895- 1899 年间 ( 见图 2 ) 本 时 段 颁 发 的 道 契 共 80 份, 面 积 达 560 8272 亩 , 平均每份道契 7 0134 亩。其中英 册道 契 56 份, 占 70% ; 美 册 道 契 17 份 , 占 20% 多; 德册、法册较少 , 分别为 5 份和 2 份。 从分布范围看, 洋商地产向北、向西延伸, 集中 分布在徐家汇路段, 公馆马路和宁兴街的延伸路 段 ( 即今金陵中路和宁海西路) , 以及北长浜至 华格路 ( 即今华山路 ) 一带, 今肇嘉浜路一带也 有零星分布, 总之 明显。 与前一阶段相比 , 本阶段 洋商人数 明显增 多, 共 41 位洋商。除了前一阶段出现的 院 马立 师 、 玛礼逊 、 古柏 、 高易行 、 妇孺医 等之外, 又出现了一些新英商 , 如英商台惟 司 ( 6 份道契, 共 113 765 亩 ) 、德 商松行 ( 12 靠城、沿浜 分布特征更为
块编号在地理上是相邻的、连续的 , 即使因被并 入而消失的地块, 根据其相邻地块编号 , 可以找 出这一地块大概的地理位置。 按照这样的思路 , 本文对照 1932 年地籍册 中的道契编号 , 结合地籍图 , 对 2005 年上海古 籍出版社出版的 #上海道契 ∃ ∀ 中本区域内的道 契进行定位。由于道契所附带的地块图并没有出 版, 因此本文不能绘 制每一道契对 应的地块边 界, 只能用点表示道契所对应地块的相对位置。 下文以 5 年为一时间段, 复原道契的地理分布。 1. 1895 年之前, 主 要指 1860- 1894 年间 ( 见图 1 ) 本时段发行的道契共 57 份 , 主要分布在建 成区附近以及界外的 河浜沿岸 , 即 上海县城以 西、周泾以东的地区 , 徐家汇路 ( 辟筑于太平天 国时期 ) 两侧, 西门 外至外斜桥以 及肇家浜一 带, 还包 括八 仙 桥 以西 地 区 等。 其 中 1860 1870 年 , 只有 18 份道契 , 但总面积为 331 571 亩, 平均每份道契为 18 421 亩。1870- 1880 年 间, 仅有 2 份 道契 , 共 6 983 亩土 地。 18801990 年间, 有 31 份道契, 面积为 96 79875 亩, 平均为 3 12254 亩。 1890- 1895 年间 , 有 9 份 道契 , 共 25 536 亩土地 , 平均 2 8373 亩。从最 初的 18 421 亩到 3 12254 亩, 每次交易的土地 越来越少 , 说明了原来的农业土地已被分割为小 型土地出售。 在所见的道契中 , 共有租地洋商 36 位, 主 要为英商 , 其中购地较多的有 : 上海医院执年董 事 ( 1 份道契 , 129 761 亩 ) 、英 商得利 隆茂行 ( 2 份道契 , 52 346 亩 ) 、英商得架 ( 1 份道契, 47 8 亩 ) 、英 商 博克 能 ( 7 份 道 契, 31 96745 亩) 、玛礼逊 ( 6 份道契, 24 7366 亩 ) 、英商卜 列 ( 2 份道契 , 24 365 亩 ) 、怡和行 刻什刻 ( 1 份道契 , 16 83 亩 ) 、英 商 太 耶斯 ( 1 份道 契, 12 995 亩) 、英商道达 ( 1 份道契, 12 058 亩 ) 、 格来 登 ( 2 份 道契, 13 8687 亩 ) , 英商 得立隆 ( 又写德立隆) ( 2 份道契 , 共 13 56465 亩) 等, 其余的英商有 准霍格、古柏、李夫斯那 德代女 总、梅博阁、天孙、咸大生和马淇罗等。
∋ 67 ∋
录, 这为近代上海的城市化以及土地利用研究提 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 本文选取的案例 : 1914 年之前 上海法租界 越界筑路区 , 其地域范围, 东起今西藏南路, 西至华山路, 南起肇嘉浜路, 北至延安路。 1914 年这一地区正式划归法租界, 成为法租界的一部 分。在 1900 年以前, 洋人已在此区域内越界购 地, 法租界当局也通过越界筑路等手段开始市政 建设 , 使这一地区成为近代上海城市化发展最敏 感、变化最大、城市化速 度最快的 地区。 1914 年之前这一地区因越 界筑路, 故习 称为越界筑 路区。 本文之所以选择 1895- 1914 年这一时间段, 一方面考虑本阶段是近代上海城市化发展最快的 时期 , 更具典型性; 另一方面目前仅公开出版了 1914 年之前道契 , 而法册道契仅公开了 1895 至 1914 年 道契 , 因 此 本 文研 究 时段 只 能 界定 在 1895 至 1914 年。本文将在道契分地逐一定位的 基础上, 以五年为时间段复原 1895- 1914 年洋 人地产分布的空间过程, 并以 1900 年新扩展区 为例 , 进一步探讨城市化的具体过程。通过对这 一案例的剖析, 期望能够对近代上海城市化研究 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