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及其性质》教案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案(实用3篇)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案(实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案(实用3篇)《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案篇1慈溪市杨贤江中学马功平315300一、设计思路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课题: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教学内容分析: 技术的五个性质是指技术的基本特性。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创新源于核心技术的革新, 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的专利性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 我们要尊重知识, 尊重知识产权。
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享有知识产权。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辩论、马上行动等活动, 使学生: (1)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3)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5)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6)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的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创新、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难点)理解技术的5个性质, 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我校学生关于申请专利的材料。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及检查作业1.讨论及提问: 技术的价值主要讲了哪些问题?2.上节课的作业完成统计及分析。
介绍: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些什么?参考答案(多媒体课件)3.上节课的两个链接查阅的同学请谈体会。
二、新授课1. 技术的目的性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他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 针对具体问题, 形成解决的方法, 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案例分析: 助听器的发明3、讨论助听器的发明:①、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
②、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③、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总结: 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七年级科学与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科学与技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及其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或黑板演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技术产品或科学发现,如手机、电视、电脑、飞机、太阳能等,让学生感受科技带给我们的改变,并引入科学与技术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分钟)a.讲解科学与技术的定义:科学是通过观察、探索和实验等方法,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种学问。
技术是应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手段和方法。
b.介绍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
科学提供了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而技术则是科学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体现。
3.实例分析(25分钟)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a.举例说明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比如医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生物学的研究和进展,而生物学的研究也会受到医学技术的推动。
b.通过实验例子讲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如通过小火箭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和技术在该实验中的相互作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而技术手段则实现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c.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其他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案例。
4.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水的沸点实验。
通过操作实践,学生体验到科学实验和技术手段的重要性。
5.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实践操作,引导他们总结科学与技术的作用。
同时,要求学生归纳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以及各个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案例。
6.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下次课的预习任务。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投影仪、电视等2.实例分析: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备课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技术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3.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技术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二、教学内容1.技术的定义和性质。
2.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3.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技术的定义和性质。
2.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实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技术现象,引起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2. 学习技术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技术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技术的特点和性质:技术是人类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的经验和知识,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可控制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3. 探究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25分钟)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支持,让学生了解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技术在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实施工程设计以及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强调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4. 学习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3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
包括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操作和结果评价等步骤,并从实例中分析科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5.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技术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鼓励学生对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方法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技术的定义和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理解了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为以后的技术学习打下了基础。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学生对技术的性质理解不准确,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训练。
高中通用技术上学期第1周教学设计(1.1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人教版高中全册通用技术教案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技术的性质;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自主学习教材7-9页,理解技术的性质。
小组讨论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自主学习技术的性质
科学: 认识世界
“是什么〞“为什么〞
技术: 改造世界
“怎么做〞“做什么〞
巡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做评价,对学生不能理解的性质做讲解,强调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教学设计意图
环节1
技术的定义
介绍、引导
听讲
引入
环节2
什么是科学
展示
观看总结
引导
环节3
什么是技术
播放视频
观看总结
引导
环节4
技术的影响
讲解
听讲回答
总结
环节4
课堂总结
引导
总结
总结
四、教学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1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科 目
拓展学生的视野,再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评价学生的总结,引导学生再次总结本节的知识。
小组讨论,总结。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先进的技术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普遍从一知半解、不感兴趣到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故本课以自主探究环节教学为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用技术
年 级
高二
适用班级
全体
略
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略
三、教学过程预设
新课导入
看见“技术〞一词你想到了些什么?
九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教案全册

第一篇:《安全生产》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2 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法1.3 学习安全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2. 教学目标2.1 理解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2.2 掌握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法,学会避免事故发生的方法2.3 学会正确使用安全用具,提高劳动安全水平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3.2 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法3.3 正确使用安全用具的方法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4.2 学习:讲解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避免事故发生的方法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安全用具的正确使用,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现场检查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小组合作学习5.3 实地实践操作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实践操作表现6.3 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情况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第二篇:《材料的性质》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各类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1.2 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的选择2. 教学目标2.1 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掌握其应用范围2.2 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2.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各类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3.2 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的选择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的优缺点4.2 学习:讲解各类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析不同材料的性质,并讨论其应用范围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材料选择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小组合作学习5.3 观察分析实践操作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观察分析实践表现6.3 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第三篇:《工具的使用与保养》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1.2 工具的基本保养知识1.3 工具的故障处理2. 教学目标2.1 掌握各类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2.2 学会基本的工具保养知识,提高工具使用寿命2.3 学会基本的工具故障处理方法,避免事故发生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3.2 工具的基本保养知识3.3 工具的故障处理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的重要性4.2 学习:讲解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保养知识及故障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的重要性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现场检查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小组合作学习5.3 实地实践操作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实践操作表现6.3 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情况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第四篇:《实验报告的撰写》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素和格式1.2 实验报告的撰写技巧1.3 学习实验报告的规范写作2. 教学目标2.1 掌握实验报告的基本要素和格式2.2 学会实验报告的撰写技巧2.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素和格式3.2 实验报告的撰写技巧3.3 学习实验报告的规范写作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报告的重要性4.2 学习:讲解实验报告的基本要素、格式和撰写技巧,让学生了解实验报告的规范写作方法4.3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批改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实验报告的规范撰写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个人写作练习5.3 实验实践操作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实践操作表现6.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第五篇:《创意设计与实践》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2 创意设计的方法和实践1.3 学习创意设计的基本技能2. 教学目标2.1 了解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2 掌握创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巧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2 创意设计的方法和实践3.3 学习创意设计的基本技能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创意设计对于产品开发的重要性4.2 学习:讲解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特点、方法和实践技巧,让学生了解创意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4.3 实践:学生进行创意设计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现场检查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创意设计对于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创意设计实践操作5.3 学生展示和交流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创意设计实践表现6.3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教案全册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2021
16
精选ppt课件2021
17
精选ppt课件2021
18
精选ppt课件2021
19
精选ppt课件2021
20
精选ppt课件2021
21
精选ppt课件2021
22
精选ppt课件2021
23
精选ppt课件2021
24
精选ppt课件2021
25
精选ppt课件2021
系。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 身的需要和愿望对自 然经行改造的手段。
侧重点 所回答的问题
认识自然 是什么、为什么
改造自然 怎么办
通过何种方法得出 通过验证假设,形成结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
结论
论
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联系
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推动科学进步
69
精选ppt课件2021
科学与技术实例
科学:万有引力定律、核物理学 技术:蒸汽机、核能发电技术
二、技术的发展历史
33
石器时代
❖ 1.石器时代——是指人们以石头作为工具使用的时代。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34
青铜器时代
❖ 2.青铜器时代——指主要以青铜为材料来制造工 具、用具以及武器的时代
35
铁器时代
❖ 3.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 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
36
蒸汽机时代
❖ 4.蒸汽机时代——是技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以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社 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带动人 类从农业和手工业时代进 入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
37
电气时代
❖ 5.电气时代——是以电为能源和核心的革命。电 的广泛使用是最大的特点,将人类带入了“电气 时代”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课例《系统及其性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4..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 成系统; (2)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 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3)整体的功能是局部没有的 结合自行车系统讲解。 5.系统的分类: 自然系统、人造系统(生态系统、飞船、房屋) 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 哲学系统) 6.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 (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 在孤立状态下没有的。(H2O,H2,O2)
统的基本特性。系统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基石
1.导入:由图片“一个和尚,三个和尚”图片,问
教学过程 题“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有水喝”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
各种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整体的功能或者结
构 2.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元素(要素、部 分)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额功能的有机整体。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需举例子进行概念的理
课例研究综 解。学生能有初步的理解,但还没有内化深刻理解。需
述
引导学生自己举出例子。或者通过习题来检测理解的情
况。
系统的任何要素(部分)发生变化或出现故障,都
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例如自行车的某一部分出问
题,将导致自行车无法工作。
(2)相关性。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有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即系统中各要素之间都是
彼此的相关。食物链草和狼。厨房装修的水电。
(3)目的性。人们构件、管理系统都要使系统具
有某种功能,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一、技术的性质及其作用教案

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教案授课人:张永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技术产生源自于目的性,即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
(技术的性质之一)(2)了解技术的发展史(3)能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技术各方面的影响,即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的性质之一)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技术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技术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知识点:1.技术的性质 2.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3.技术的两面性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3.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难点:1.对技术史上某一事件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入: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广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例如:家里保险丝烧断了,自己动手换。
自行车螺丝掉了、坐垫位置不适当,自行调整。
自行设计制作一个小板凳、台灯等。
学习新课:那么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通用技术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技术的世界。
技术的定义: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发明,这些技术发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世界里,可以这样说,生活离不开技术。
1-1技术及其性质练习题-高一上学期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技术及其性质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华为mate40pro手机,它与华为3月26日推出的P40pro手机都采用了曲面屏的设计,具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
下列关于该手机说法不正确...的是()A.P40pro与mate40pro都采用了曲面屏的设计,体现了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B.具有黄色、绿色、秘银色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考虑了人的心理需求C.具备最新IP68级防尘防水性能,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D.拥有全新AIS超级运动防抖功能,怎么拍,怎么稳,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2.如图所示是京东快递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以下能力:能安全通过红绿灯路口;能自主规划行驶路线;能避让来车和行人;能礼让行人,安全避道行驶;能精准停车。
下列关于该机器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快递机器人的定位涉及了超声波导航定位、视觉导航定位、光反射导航定位、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技术,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B.为了防止快递送错,它配置了非常先进的面部识别系统,可以非常精准地判断是否应该把商品交到取快递者的手中,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C.快递机器人能按照既定线路自动导航行驶,将快递准确地送达目的地,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D.快递机器人功能强大但是造价高达70万,价格昂贵,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也因此不再动脑思考解题方法了,这说明技术的应用具有()A.目的性B.专利性C.两面性D.综合性4.以下是2018年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其中属于科学活动的是()A.阿瑟·阿斯金发明了能操纵原子、分子和生物细胞的光学镊子B.唐娜·斯特里克兰的超快激光小组开发了用于非线性光学研究的高强度激光系统CTLA 这一免疫系绕的活性,C.詹姆斯·艾利森发现了暂时抑制T细胞表面表达的4就能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性,从而缩小肿瘤的体积D.乔治·P·史密斯和格雷戈里·P·温特爵士将能够感染细菌的噬菌体用于新蛋白质的进化,研制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和炎性肠道疾病的新药阿达木单抗5.下列选项当中,属于科学活动的是()A.植保无人机的制作B.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C.港珠澳大桥的建造D.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6.专利可以保护技术创新,不仅可以防止科技成果的流失,面且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通用技术1第一章至第三章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教学目的: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改选大自然而产生的;理解技术的性质;理解技术对各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理解技术的性质教学教具:PPT、教室内部分可利用设备。
板书设计:授课内容:引课:环视我们周围,技术对于我们每个人是那样的亲近,它的魅力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
看看我们的周围,在家里或教室中都可见到的电子计算机、激光唱机、电视机、电话、圆珠笔等,还有,同学们身上因接种牛痘而避免了“天花”的发生,这些都是技术的产品。
科学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使我们以前的梦想得以一一实现,没有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今天的生活很可能还停留在祖辈那种状况。
由此可见,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就要应用技术对大自然进行不断的改造。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懈的探索和创造,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发明。
这些技术发明不仅满足了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且也实现了人们的各种愿望,满足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技术还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那么,人类的技术活动源于什么呢?板书:一、技术源于什么(PPT演示一组图片:石刀、石斧、骨针)技术的萌芽阶段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那时,人类获得衣食的主要途径是捕猎和采撷植物果实。
人类刚开始进行捕猎和采撷活动时,没有任何工具,全靠双手来完成。
在大约14000年前的技术变革中,人们学会了用石锄、石耙和畜力栽种大麦、小麦、豌豆和大豆,学会了驯养牛、羊、猪、狗等动物,还学会了制作陶器,用来煮食和存放食物。
(PPT演示图片:制作陶器)可见,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PPT演示图片:织机、蒸汽机)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技术”这个词含有多种意义和内涵。
它既可以指工具、人类发明的产品和人工制品,如收音机是一项技术,杀虫剂也是一项技术;它可以表示这种产品所需的知识体系;它还可以表示技术知识的主生过程以及技术产品的开发过程、协议、程序;有时,它所表示的是包括产品、知识、人员、组织规章制度和生活结构在内整个系统。
技术及其性质 教案

技术及其性质教案教案标题:技术及其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技术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技术的分类和特点;3.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技术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技术的定义和性质;2. 技术的分类和特点;3. 技术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技术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学生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技术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技术是什么?技术有哪些性质?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技术的定义: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材料等资源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2. 解释技术的性质:技术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创造性、应用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等特点。
三、技术分类与特点(15分钟)1. 分类讲解:介绍主要的技术分类,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并简要介绍每个分类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学生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技术分类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简短的报告。
四、技术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有哪些影响?请列举一些例子。
2. 学生小组讨论: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或案例,让他们讨论该技术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并准备汇报。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技术的定义、性质、分类和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 对学生小组的讨论和汇报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技术案例研究,深入了解不同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2. 引导学生进行技术评价和伦理思考,培养他们对技术发展的责任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价,提高了学生对技术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理解和意识。
高中通用技术粤教版必修1全册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导读】: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一、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壮大,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与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现在我国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知识产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只赚取了低廉的加工费.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如制衣行业,几亿件衣服还不值一架波音飞机。
《通用技术》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导读】: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一、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壮大,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与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现在我国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知识产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只赚取了低廉的加工费.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如制衣行业,几亿件衣服还不值一架波音飞机。
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甲烷的制备和性质》教案一、实验目的1.掌握甲烷的原理及其操作技术实验室制法2.了解甲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通过对比的实验方法来加深对甲烷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甲烷的制备实验室中,甲烷可由无水乙酸钠,氢氧化钠和氧化铁共热来制取,药品比例为CH 3COONa:NaOH:Fe 2O 3=3:2:2。
反应式如下:CH 3COONa+NaOH → CH 4+NaCO 3由于反应温度较高,在生成甲烷的同时,还会产生少量乙烯、丙酮等副产物。
其中乙烯对甲烷的性质鉴定有干扰,可通过浓硫酸将其吸收除去。
2、烷烃的性质甲烷和其他烷烃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在一般条件下,与强酸、强碱、溴水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
氧化反应:CH 4 + 2O 2→ CO 2↑ + 2H 2O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生成卤代烷烃。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试剂:无水醋酸钠、氢氧化钠、三氧化二铁、澄清石灰水。
点仪器: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塞子、集气瓶、毛玻璃片、酒精灯、托盘天平、研钵、水槽、药匙、火柴四、实验操作㈠甲烷的制备称3g无水乙酸钠在研钵中研细,继续称取2g氢氧化钠在研钵中研细,最后称取2g氧化铁在研钵中研细,最后将三样药品在研钵中混合均匀,拿纸槽小心地将药品加入到干燥的试管中。
装配好仪器后,试管口应稍微向下倾斜,防止副产品丙酮的冷凝液倒回试管底,引起试管爆裂。
准备好性质实验所用的试剂后,开始用小火微热试管全部,然后用较大火焰加热混合物。
加热时应将火焰从试管前部逐渐向后移动,先验纯,然后收集甲烷气体。
关键操作:(1)装药品之前一定要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并且保证是干燥的试管;(2)药品尽量混合均匀,使反应充分进行;(3)酒精灯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从前往后缓慢移动,保证充分反应的同时,防止药品因气流作用冲出堵住试管口。
【实验现象】:药品缓慢融化,试管壁上有水珠产生。
(二)甲烷的性质?燃烧:先验纯甲烷气体,然后点燃导气管口流出的气体,观察火焰的颜色。
高中通用技术粤教版必修1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四节一、材料及其性质》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粤教版必修1 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四节一、材料及其性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分材料的种类;了解材料的特性;
(2)根据设计需要合理的选择材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2)通过分析、讨论、动手操作,学会区分材料的种类,了解怎样选择材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有目标有步骤的意识;
(2)养成学生合作共事的的意识和习惯;
(3)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设计自信心,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2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通用技术必修1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广教版)的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设计目的、确定设计主题;(2)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条件与要求;
(3)信息的查找和收集;(4)怎样挑选材料;(5)制定设计方案。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在前三项内容已经完成的前提下,解决“怎样挑选材料”的问题,主要阐述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特性及如何选择材料。
合理选择材料,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能否正确认识材料、选择材料决定着设计的成败。
2、学生分析:高二学生在物理、化学课上已经对材料的分类、特性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材料性能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影响,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并且他们在高一已经学习了整整一学年的信息技术,已经有能力在课前、课后使用计算机查阅相关资料。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材料的分类与特性;
(2)材料选择与资源保护。
2、教学难点:。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必修一技术与设计教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必修一技术与设计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通用技术》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以师生、学生间互动教学、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技术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2、教师构建互动,让学生探究。
从而掌握知识,拓展知识和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关注技术。
2、难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其有关知识的拓展。
[难点突破]由教师引导,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1、模式: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2、策略:通过实验、讲授、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在身边,技术不断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3、手段: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
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器材: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铁鎯头、羊角铁鎯头。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技术及其性质..

②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③技术与其它学科的都有联系。 技术与艺术,技术与工艺学,技术 与材料学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
技术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
区
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 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3)原始社会技术发明的意义
它不仅表明人类开始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
2. 奴隶社会的文明中心——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古希腊自然科学(物理学之父:亚里斯多德;力学之父:阿基米德; 几何学之父:欧基里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2)古罗马建筑技术(神殿、竞技场、凯旋门、会堂等); (3)古罗马水利技术(储水池、导排水道、公共浴池、喷泉等);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 技术及其性质
阅读p1-14,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技术? 2.技术源于什么? 3.技术经历了哪些发展历史? 4.技术引起的3次重大变革? 5.技术具有哪些性质? 6.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 世界里,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走进技术世界
• 从人类远祖掌握钻木取火的技术开始,人 类历史便掀开了文明的序幕。技术,不仅 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满足人类的需 求,而且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 步。
• 走进技术世界,既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异彩 纷呈的生活世界。
技术演进的历史
1. 原始社会的技术萌发 (1)劳动创造人类的标志:制造工具 (2)原始社会的技术发明
3、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使耳聋人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 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及其性质》教案
课时
[课题名称]
了解技术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背景;
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及评价;
让学生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
让学生了解技术发展史。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注意问题]
分组学习,以强扶弱,互助学习,共同进步。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背景
国际技术教育进展状况
英国:《国家课程》中就有《设计与技术》课程
要想成功地在明天的社会里与日本、德国及美国竞争,我们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富于创造性的年轻人。
假如今天的教育是落后的,那么明天在国际上的表现也将是落后的。
——撒切尔夫人
美国:《2061计划》五大领域中“技术”是其中一方面“所有这一切使得要让人们理解并适应现代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从个人的角度,人们可以为自己选择用于工作或家庭的最好的产品,可以适当地使用和进行操作,在发生故障时能进行排除,从而获益。
从社会的角度,受过教育的公众会更好地利用各种机会使有关技术利用方面的决策更加理性和负责。
”
我国基础技术教育现状
一直以学校强调学术性的课程,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对技术型的课程开的比较少,特别动手能力强的开的更少,如以前的劳技课也是在课余时间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开设的,这样一来拉开了我们与其它国家的距离,在我国经常出现先进设备开发出来了,我们购买进来后不会用或功能用得很少。
社会发展对新课程的要求
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高速发展、高度发达的国家不仅要有领先的科学,还要有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同时要求国民具备越来越高的技术素养。
这就需要从青少年开始加强技术教育。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技术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提高他们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新课程中的技术教育应既区别于专攻一技之长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区别于强调劳动的德育功能加上技能培训的传统的劳技课程。
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它的内容需要现代化,需要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教育接轨。
我国的通用技术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
它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二、《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及评价
技术及其性质
通用技术开设背景、课时安排、教学评价。
布置分组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
作业:读三视图制作模型
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
引入纸桥模型设计
第四章制作
纸桥模型设计
纸桥模型制作
交流、优化、评价
作业:镜框设计
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
镜框
考试
三、技术的起
出示一幅图片人类祖先正在思考,介绍人类祖先当时的生活环境:天寒地冻、野兽出没、食物缺乏、一到晚上只有月亮或星星照明,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设问:这种自然条件下人类祖先在想什么。
问题一:如何遮身御寒?解决办法:起先把大片的树叶串起来穿起来,后来把动物的皮毛穿起来,到织布到现代各种各样的衣服,从而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
问题二:如何获取食物?解决办法:起先从自然界中去
获取,可以食用的果实、树皮、树叶、动物等等,后来对一些植物进行了种植,从而有了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产生,有一天闪电雷鸣引起森林大火,烧死了一些动物,发现吃起很香,而且很卫生不会生病,从而有了烹饪加工、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
问题三:如何抵御野兽、捕获野兽?从而有什么样的技术的产生。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产生和进步都是起源于人类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满足人类的某些需求。
分析:下列技术主要满足人类的什么需求?
制陶技术、摄像技术、建筑技术、印制技术
四、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我们一般看到技术就会想到科学,“科学技术”是用得比较频繁的一个词组,但最早技术起源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它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而现代技术则是更多地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实现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愿望。
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
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存在某些自然现象,从而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明和创造并改造世界,技术是方法和手段。
相反,某些技术发明也促成科学原理的发现。
技术和科学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
五、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技术发展史
石器时代
距今20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已在使用工具,那些工具只是用石快制作出来的,只起到简单的作用;到1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了比较精细的石头工具,有了栽种和饲养,人类由游牧生活改变为定居生活,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出现了铜器和铁器,实现了技术的次变革。
中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是人类技术史上一件大事。
但旧中国在上面写上的是许多不平等条约。
印刷术:宋朝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现在活字印刷已被电脑排版印刷所代替。
指南针:在航海和航空起着重要的作用。
火药:点燃后在瞬时能产生极大的威力。
中国发明的火药,外国人把它制成武器来侵略中国。
技术的第二次变革是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
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促使了台用蒸汽机带动的火车,大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现代文明时代。
、技术的第二次变革是计算机的发明和近十年来高速通信网的发展
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并且导致了的
信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1946年台高速电子管数字计算机发明成功,先后经历了晶体管、集成电路,到现在的微处理器。
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主要以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交换技术发展为主要标志。
案例分析:计算机及网络对人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计算机及网络对人类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实现了远程教育、网上交流、信息搜索、网络商务、网络会议\在线交易、远程管理、网络社区、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等等。
网络时代存在问题:使人沉迷其中P9不良信息的传播网络时代远离现代人的几件事:户外运动、收到鲜红的玫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好好地吃一顿饭。
对技术要科学的使用,能促进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带来灾难如:火药、原子能、农药P9。
六、课堂小结
我们要正确、全面地认识技术的作用和地位,将有助于我们今后能正确地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消除技术的一些负面影响,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末来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布置课外学习与实践]
内容:了解当今最新技术成果P10。
补充资料:
寒暄口诀
邮政时代:见信如面。
此致敬礼!电话时代:你是哪位?他人不在!呼机时代:速回电话!
手机时代:你在哪?哦,打错了!网络时代:你是谁?男的还是女的?后网络时代:有人吗?你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