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几年的老手给结构设计新手的几条经验建议
老带新典型经验做法
老带新典型经验做法
老带新是指在工作或生活中,经验丰富的老手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手,以帮助新手更好地适应环境,接受挑战和成长。
下面是一些老带新的典型经验做法。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新手在接手工作时,需要和老手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具体任务的要求和进度,以及如何实现。
2. 建立交流机制
新手可以通过与老手交流,了解工作经验和技巧,学习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建立指导机制
老手可以通过培训、指导和辅导,帮助新手掌握工作技能、提高专业素质和适应公司文化,同时帮助新手建立自信、拓展视野和发展个人能力。
4. 建立反馈机制
新手在工作中难免会犯错,老手应该及时发现和指出问题,同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新手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品质。
5. 建立激励机制
老手应该鼓励新手发挥自己的优势、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探索新的工作方向。
同时,给予合适的奖励和激励,让新手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价值。
综上所述,老带新是企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有助于提高新手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应该重视老带新,建立有效的机制和体制,让老手和新手在工作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建筑工程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结构设计师
建筑工程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结构设计师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结构设计师,并且在该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需要具备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结构设计师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1. 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师,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学好相关的课程,掌握结构力学、水力学、材料力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只有强大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实践中做出合理的设计决策。
2. 不断学习和研究结构设计领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新的技术和理论层出不穷。
作为一名优秀的结构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发展动态,保持对行业的敏感性。
可以通过参加专业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3. 多实践,多经验理论只是一个基础,实践才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关键。
建议结构设计师多参与实际项目,与实际工程结构打交道,不断积累经验。
可以从一些小型项目开始,逐步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同时,参与团队合作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能力。
4. 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已经成为结构设计师不可或缺的工具。
熟练掌握相关的软件工具,如AutoCAD、SAP2000等,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
同时也需要关注一些新兴的设计软件和技术,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等,这些新技术将会对未来的结构设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5. 合理的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师,需要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设计任务。
合理的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成为了必备的技能。
要能够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完成任务,同时保证设计质量。
学习一些项目管理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对于成为优秀的结构设计师至关重要。
6. 与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合作结构设计师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与建筑师、电气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等进行沟通和协作,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提高设计质量。
建筑结构设计经验谈
建筑结构设计经验谈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建筑物整体的安全、稳定和使用寿命。
作为一位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多年的工程师,我想分享一些我所掌握的经验和技巧。
第一,坚持风险分析法。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人为因素、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全面的风险分析法,从不同维度、角度出发来判断和分析建筑物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
第二,注重细节。
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问题,比如说构材的大小和位置、支撑的选型、膨胀缝的设计等。
我们需要从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出发,将每一个细节都把握到位,以免因为某一个细节问题而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
第三,保证合理的材料选型。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说,合理的材料选型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安全、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的、高质量的材料。
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强度性能、防护性能及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四,加强建筑结构的通风与隔热。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通风和隔热是必不可缺的部分。
如果建筑物的通风不良或者隔热不好,就容易引起潮湿和热损失等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物出现损坏。
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我们需要采用合理的通风和隔热技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第五,制定合理的监督标准。
在建筑结构设计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监督标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我们需要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处理建筑物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建筑物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需要通过风险分析法、注重细节、保证合理的材料选型、加强建筑结构的通风和隔热,以及制定合理的监督标准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结构设计心得
二、深入研究技术细节
结构设计涉及到各种材料、工艺和技术规范,因此我会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相关的技术细节。比如,我会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不同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等。只有对这些技术细节有深入的了解,我才能设计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
三、灵活运用软件工具
现代的结构设计离不开各种专业软件工具的支持,比如CAD、ANSYS、STAAD等。我会不断学习和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工具,利用它们来辅助我进行设计、分析和优化。与此同时,我也会保持对新工具的关注,时刻更新自己的工具箱。
结构设计心得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一、充分理解需求
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我会和客户或者项目组充分沟通,确保我对需求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我会尽可能详细地了解项目的背景、目标、功能需求以及预算限制等各方面信息,这有助于我在设计过程中更加高效和精准。
四、注重实际施工可行性
设计的方案再完美,如果在施工阶段出现问题,那就会打乱整个工程的进度和预算。因此,我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会充分考虑实际的施工可行性,尽量避免设计出过于复杂或者难以实施的方案。在设计中考虑施工方的实际操作和经验,这有助于减少后期的变更和调整。
五、持续学习和积累经验
结构设计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会经常参加行业内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进行经验分享,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我也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在下一个项目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十年结构设计总结一点教训
总结一点教训说说自己的一点体会,失败的例子还真不少,每一款机出来都会总结一点教训,随便说一两点,慢慢再补充:1、设计的时候拔模斜度,特别是涉及到与外观和装配有关的地方斜度一定要设计好,否则出来的效果会和想象的不一样,比如,干涉,或者间隙会很大,我相信很多人也在这方面吃过亏的;2、不要忽略了螺钉,很多时候在3D设计中为了省事的在装配图中都不画螺钉,这个要特别小心,往往经常会出现模具开出来,试装的时候螺钉和有些器件就干涉了,所以,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器件,尽量还是在装配图中间全部画出来,这样就减小了出差错的机会;3、和模具厂家人员沟通也很重要,做模的人都有个习惯,就是做的时候总是会留一些余量,等你修模的时候慢慢加胶,所以,最好事先给他们讲清楚你自己的要求,有把握,应该一次做到位的地方,一定要他给你一次做到位,比如定位的地方。
1,一般来讲,塑料供货商给出的收缩率是在壁厚为2.5-3.0的情况下适宜,越厚收缩率越大,越薄收缩率越小,尤其是长度方向,查询塑料供货商让他们提出建议。
2,检查模具尺寸和模具强度,可能是A,B板啤塑时变形所至,建议使用高速机啤塑。
3,参照未啤满样办增加料流导引肋骨,能宽则宽,高度随装配而定,注意缩水。
目的是使塑料充填更容易。
4,0.65的基本壁厚要求是太高,可不以变动其它地方结构来增加这个地方的基本壁厚。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个终端显示器的塑壳,后壳与面框的装配是在后壳的下部两边各有一个ST3.9X16的自攻螺钉紧固,上部靠两个扣子与面框配合!如图:结构问题:后壳上的扣子易断裂,不能通过跌落试验!模具是在东莞做的,说实话这种扣子的连接方式也是拷贝别的厂家的,因为有现成的样子,所以也就没有过多的考虑,由此图可以看出,扣子处在进料口的最远端,图中所示为熔接缝的大概位置,由此可见,那是熔接条件最差的位置,注塑时塑胶最后才到达那里,刚开始试模时看得我胆战心惊,因为那里最难注满,后来模具热了以后,打了好多件才注满,后来又采取了好多措施,比如增加扣子部位的塑胶厚度,增加细节部分的圆角以改善塑胶的流动性,调整注塑工艺等,才使得产品通过了跌落试验!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扣子部分的位置改一下,把扣子做在面框上,而在面宽上扣住扣子的结构做在后壳上,也就是把位置对调一下,因为面框的深度只有40mm,这样注塑时塑胶的流动距离短,可以很好的熔接。
给结构设计新手的几条经验建议
给结构设计新手的几条经验建议在设计院待了十几年,见了一拨又一拨的新手们,有的很快入了门,有的在一直在门外徘徊。
有些想法,在这里八一八,希望能对新入行的结构设计师有些帮助。
1、找师傅新手入行,一般都是两眼一抹黑,连问题都提不出来。
找个好师傅是第一步。
水平高低不是找师傅的要点,高手一般不愿和菜鸟多说,说少了不懂,没反应,说多了累。
任何一个入了门的都能指导菜鸟。
关键是找一个热心的人,不嫌你烦才是要点。
2、做项目从第一个项目起,每一次设计都是你进步的阶梯。
做一个就要明白一个,不要别人告诉你结果,得到这个结果的推导过程才是你要得到的。
别理会一些老油子的闲话,在入门阶段,学到东西比拿到奖金更重要,那是下金蛋的母鸡。
3、看规范规范不能死看,背是没有用的,就着项目看规范才是正道。
不理解的规范条文是记不住的。
4、用软件设计软件全称是辅助设计软件,辅助是关键。
软件用得再熟练也只是个操作员,明白软件的设计过程才是设计师干的活。
不要漏掉软件中的任何一个参数的意义才是用好软件的关键。
5、下工地所有设计成果都要经过民工的手和各种机械才能变现,所以了解他们的工作是对一个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不要把下工地当作一个苦差事,多跟老手下工地,多看多问,这是炼成一个设计高手的必经之路。
6、也是最后一条:聊天多和老手、新手、半新不老手聊天是快速入门的一条捷径。
很多概念、思路、诀窍都会在闲聊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抓住这些机会。
积极是入门的基本态度。
有再好的环境,再多的机会,不积极都是白费。
在游刃有余前少玩游戏,少看电影,少用大拇指。
对结构工程师的几点建议
对结构工程师的几点建议0引言结构工程师毕业之前,接受了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学科基础知识及部分专业知识,经历过见习、实习及毕业设计等过程,已经对本行业的工作特性有了一定的概念。
但是所学的知识与工程设计实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结构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验性,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熟悉结构规范、了解结构构造并能用施工图表达设计意图并逐步学会处理工程问题。
对于刚接触结构设计及有志于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来说,毕业就进设计院做结构设计的人起初会感觉很困惑,一切都无从下手且难免出错。
再加上近些年得益于来房地产良好形势设计市场迅猛发展,造成设计工期紧任务重,对新人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成为具有一定水平的结构工程师,本文将对设计过程中每个流程做简单介绍,以期给予新手一个清晰的流程概念。
1、结构设计一般过程结构工作一般过程:设计-校对-审核(审定)-施工图审查-施工现场工作。
结构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力学,规范,标准图集等),又需要软件操作(AutoCAD,PKPM等)能力,还需要具有解决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工程问题能力,并且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工作效率。
绘制完成的结构施工图要经过校核、审核及施工图审查,修改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施工,对于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2、基本技能与工作准备学会看懂建筑施工图及水暖设备电气专业条件图,熟悉AutoCAD绘图软件以及探索者TSSD、Word、Excel、理正等辅助软件及PKPM、ETABS、广厦等专业设计软件,熟悉規范、图集、构造做法等。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要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所涉及的面很广,在看建筑图的同时还需要与设备、水暖、电气、勘察以及建设方、施工方、审查机构等进行咨询沟通。
在看懂建筑图后,结构工程师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确定比较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以及基础形式等。
结构设计经验 年轻工程师必看
结构设计经验1、设计坡屋顶时,梁配筋后,必须自校梁底标高,算出其净高,看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楼梯等入口处。
2、设计坡屋面时,屋脊(阳角、阴角)处,梁可适当减小,当板跨较小时,可以不设梁,否则可能影响使用,净高不足,再者,也会造成看上去影响美观。
3、楼梯柱(中间平台作用处)应该全程加密,因为该柱为短柱。
4、对于迎水面保护层为50mm的混凝土墙,应在50mm内增设Φ8#150双层双向的钢筋网片,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5、对于梁高的取值,应该考虑建筑空间的需求,要和建筑协商好净高要求。
6、写字楼、商场等8m跨梁,取300x800的梁不好,应取350x700,对于一些大跨度公键,梁宽应适当加大,应取300以上,最好取350、400,因为:①梁宽加宽,抗剪有利,符合“强剪弱弯”的原则。
②350宽的梁,用四肢箍可以使箍筋直径减小。
③主梁加宽,有利于次梁钢筋的锚固。
7、对于柱的大小,应该尽量做到按轴压比控制,轴压比相差不宜大于0.2,当建筑有要求时,应和建筑协商好该问题。
8、对于高层建筑,顶层板考虑到刚度突变很大,宜加厚到150mm,应充分分析计算结果,判断结构类型。
9、梁配筋时,应充分考虑梁的锚固长度,特别是次梁,应尽量满足图集要求。
10、板配筋时,应注意Ⅰ级、Ⅱ级钢的区别(是否有弯钩),以及板厚不同时,千万注意不能把钢筋拉通。
11、画大样图时,一定要对照建筑大样图和立面图,以达到建筑的里面要求。
12、梁配筋时,应注意腰筋的设置,单侧腰筋应大于0.1%bhw。
13、柱配筋时,应同时满足配筋率、箍筋、主筋、角筋、最小体积配筋率的要求。
14、后浇带应按新规范加强。
15、高层建筑中,楼板开大洞后,宜按JGJ3-2002第4.3.8条加强。
16、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否则应开结构洞。
17 施工起拱:求出短期挠度(1\2长期)再带入规范求出起拱值18 外露以及天面板需有抗渗防裂的考虑,按弹性法计算一般用一级8号间距200拉通,其余由计算另加;抗裂筋越小越密越好,可人为要求增加凳子筋,以增加刚度.19 悬挑梁定要注意面筋的加强,箍筋全长加密,验算挠度,尤其是大于1米长度的.20 连梁超限问题:连梁多短而刚刚度折减,可直接减去梁高,模拟刚度折减,用算出来的梁内力安在原高梁之上配筋验算21 地下室集水井与承台不能重合,应先由建筑初定,再结构核对,最后提交建筑设备配合。
老工程师条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老工程师条结构设计经验总结老工程师是工程领域的经验丰富者,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条结构设计方面。
条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机械制造领域的结构形式,常用于支撑和承载载荷。
因此,老工程师的经验总结对于条结构设计的提升是非常有价值的。
本文将总结老工程师在条结构设计方面的经验及其应用。
1. 杆件的选择老工程师认为,条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杆件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杆件能够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尽可能减小结构的重量。
通常,老工程师会首先考虑杆件的材料和形状。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载荷、使用条件和安全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到成本和可获得性。
形状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承载能力和生产制造条件加以考虑。
在杆件设计时,老工程师还会考虑几个关键因素,例如在杆件连接处设置铰链或固定支架,避免发生位移和倾斜,以及选择适当的端部形状以提高杆件刚性等。
2. 节点的设计节点是条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杆件组成的交接处,必须保证每个节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老工程师建议,在设计节点时应该充分考虑杆件之间的受力情况以及现场安装和维修的难易程度。
此外,节点的设计还应了解现有的现场制造技术,以保证节点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制造和组装。
老工程师还提醒,节点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和力学要求,采用支撑件或刚性节点设计方案,以确保节点的稳定和安全。
3. 充分考虑应力集中老工程师认为,在条结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应力集中的问题。
应力集中是指在结构中应力较大的区域,通常造成局部超载,导致拉伸断裂或其他结构破坏。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老工程师建议使用流线型结构来降低结构的应力,同时加入扣板或双向拉伸缩小杆件距离,以减缓应力分布,并使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4. 考虑施工制造在条结构设计时,老工程师还强调了考虑施工制造的问题。
条结构作为机械制造和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需要进行精准的施工和制造。
为了确保条结构的质量和减少施工难度,老工程师建议采用标准化设计和生产制造技术,合理规划现场预制和安装工期,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避免过度融合、切割和钻孔。
结构工程师的经验总结
结构工程师的经验作为结构工程师,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初入行业的工程师有所帮助。
1. 精通结构基础知识作为结构工程师,必须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只有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确地评估各种情况下的力学响应。
同时,还需要不断巩固基础知识,随时跟进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创新。
2. 深度理解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流程包括初步设计、方案优化、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环节。
作为结构工程师,需要深入理解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不断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
在初步设计阶段,要理解整个项目的建设目标,对结构整体设计进行规划,在考虑整体设计的同时也要考虑设计细节。
方案优化阶段要对已存在方案进行优化,满足结构稳定、可靠、经济等多种要求。
在详细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细节问题并完成相应模型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对每个细节进行精细化设计,确保施工质量与效率。
3. 熟练掌握结构设计软件结构设计软件是结构工程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结构设计软件,如AutoCAD、STAAD、ANSYS等等,进行各种建模、计算与分析。
在使用结构设计软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了解其各种特性和功能,以便更好地利用其优势。
4. 不断学习新技能不断学习新技能是工程师的核心素质。
要掌握新技能,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专业培训、听取学术报告等多种途径。
另外,工程师还可以在工作中不断与反思,找到新问题,依次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5. 重视与团队的合作结构工程师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个人能力,还需要能够与团队进行协作,推动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项目或设计过程中,需要经常与其他部门的同事以及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
同时,也要向团队成员学习,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技能,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达成工作目标。
2021年一个结构设计者十年设计的点小小心得
一个结构设计者十年设计的点小小心得带来一个结构设计者十年设计的点小小心得的介绍,希望能给从事结构设计的人带来一些帮助。
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干脆砍了。
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谁见过独立基础加辐射筋的?当然加了也无坏处。
(独立基础接近刚性角与薄底板受力差之远矣。
独立基础有裂缝无妨,悬挑底板纵向为构造筋至阳角处双向为构造,加放射筋能抵抗集中应力,防止漏水,岂能马虎。
)如果甲方及老板不是太可恶的话,可将悬挑板的单向板的分布钢筋改为直径12的,别小看这一改,一个工程省个3、2万不成问题。
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1).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
(2).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
必要时可加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
(3).能降低整体沉降,当荷载偏心时,在特定部位设挑板,还可调整沉降差和整体倾斜。
(4).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不宜再出长挑板。
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
当然此问题并不绝对,当有数层[wiki]地下室[/wiki],窗井横隔墙较密,且横隔墙能与内部墙体连通时,可灵活考虑。
(5).当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础挑板,有利于解决抗浮问题。
(6).从建筑角度讲,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
当为多层建筑时,结构也可谦让一下建筑。
3.关于箍筋在梁配筋中的比例问题(约10~20%):例如一8米跨梁,截面为400X600,配筋:上6根25,截断1/3,下5根25,箍筋:8@100/200(4),1000范围内加密。
纵筋总量:3.85*9*8=281kg,箍筋:0.395*3.5*50=69,箍筋/纵筋=1/4, 如果双肢箍仅为1/8,箍筋相对纵筋来讲所占比例较小,故不必在箍筋上抠门。
结构新手需学习的九大内容
结构新手需学习的九大内容作为一个结构新手,你可能会对结构设计的各个方面感到困惑。
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了建筑物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九个建议,可以帮助你开始学习和理解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点。
1.基本的结构理论和原则:首先,你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结构理论和原则。
这包括了解力的概念、结构的几何形态以及结构承载系统的不同类型。
了解这些基本原则将为你理解更高级的结构概念打下基础。
2.材料力学:建筑结构通常由混凝土、钢材、木材或其他材料构成。
你需要学习不同材料的力学特性,包括它们的抗弯能力、抗压能力和抗拉能力等。
了解材料力学将帮助你选择适当的材料,并确保结构的设计安全可靠。
3.结构荷载: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荷载,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你需要学习如何计算和评估这些荷载,并将它们应用于结构设计中。
这将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外部荷载,并保持稳定性。
4.结构分析方法: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力学分析,以确定结构的反应和行为。
你需要学习不同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将帮助你预测和评估结构在各种情况下的性能。
5.结构连接和节点设计:结构连接和节点的设计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你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连接和节点,并学习如何设计它们,以确保连接的强度和刚度满足结构要求。
6.结构构件设计:你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各种结构构件,包括梁、柱、墙体和地基等。
这包括确定适当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设计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7.结构施工技术: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效率。
你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结构施工技术,以确保结构可以有效地建造。
8. 结构设计软件:学习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结构设计软件,如AutoCAD和ETABS等。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你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并提高工作效率。
9.结构设计案例研究:最后,了解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研究成功的结构设计案例,你可以学习到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技巧和经验,并提高你的设计水平。
结构设计中的几条经验总结
结构设计中的几条经验总结一、在设计中要作正常使用状态的验算因为变形过大比构件破坏更常见。
按正常设计,一般很少会出现构件破坏的事。
但实际工程常常出现变形过大(包括裂缝)的事,谁看了都胆战心惊。
设计人好没面子。
本人的教训:一个工程的楼板厚度不足,虽不会破坏,但在未装修地面时,人一跺脚就颤。
二、基础设计时,要重视地基承载力、沉降等计算,做好地基处理,保守点没坏处。
基础设计时不必过分放大因为地基沉降比基础破坏更常见。
由地基沉降造成的建筑物倾斜、开裂等现象很多,但好象没几个人见过基础破坏的事故吧。
三、遇到湿陷性黄土一定要认真处理因为在湿陷性黄土比液化更可怕。
湿陷性黄土一旦遇水就玩完,实际情况是常常会漏水。
液化只有在地震情况下才有问题。
四、柱子设计多考虑安全性,梁板设计多考虑经济性因为柱子坏了比梁板坏了更可怕。
柱子一旦坏了会造成大面积倒塌,而且不好补救。
梁板坏了一般不至于大面积倒塌,也容易补救。
五、一定要重视构造因为构造不正确比构件配筋不足更可怕。
构造不正确往往会造成隐性的、极大的薄弱环节。
配筋稍有不足,一般不会出问题。
六、重视填充墙的构造因为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出问题比承重构件出问题更常见。
许多人全身心地投入承重构件的计算,忽视了填充墙的拉结、砌筑、抹灰等问题。
结果工程还没完工就出现了墙裂缝,抹灰空鼓等现象。
工程还没完就让设计人现眼。
这一点在2010版的抗规中专门增加内容进行了强调,所以在设计是一定要按照新版抗规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
七、混凝土结构悬挑构件要加强因为悬挑构件比其它构件更可怕。
悬挑梁一旦出问题,往往就从高空落下去了。
超静定结构的梁坏了,一般是个大裂缝,很少会掉地下。
八、单独算一次正常使用情况下的配筋因为正常使用下的破坏比地震破坏更可怕。
正常使用下结构坏了,肯定会有人找你的麻烦。
九、概念一定要清晰因为概念错误比计算错误更可怕。
概念错了就全错了,往往没救,而且下次还会错。
计算错了往往是局部错,好补救,下次就不会错了。
建筑结构设计的经验分享助您快速提升设计水平
建筑结构设计的经验分享助您快速提升设计水平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一个合理和稳定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够提升建筑的美学价值。
本文将从实践经验角度出发,分享一些有助于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经验和技巧。
1. 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用途和环境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建筑师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用途和所处环境。
不同的用途和环境对于结构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承受力、抗震能力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信息,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设计。
2. 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合理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在抗震性、耐久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建筑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注意结构的整体性和相互配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建筑师需要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和相互配合。
各个部分之间应该紧密连接,形成一个完整和协调的结构系统。
只有强调结构的整体性,才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保证结构的合理布局结构的合理布局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完整和稳定的关键。
合理布局包括结构的位置、朝向、尺寸等。
建筑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保结构的合理布局,以达到最佳的结构效果。
5. 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性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性。
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建筑物长期使用的关键。
建筑师需要注重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和维护计划,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性。
6. 不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
建筑师需要保持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计理念的学习和关注,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同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也是提升设计水平的关键。
7. 借鉴他人成功的设计案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建筑师可以借鉴他人成功的设计案例。
通过研究和学习成功案例,可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土木工程师的建筑结构设计经验分享
土木工程师的建筑结构设计经验分享在土木工程领域,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成功的建筑项目需要经过合理、安全、经济的结构设计。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在多年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建筑结构设计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深入了解工程背景和需求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工程背景和需求。
这包括了解项目的地理条件、建筑用途、使用寿命要求,以及预算和时间限制等。
只有全面了解工程的背景和需求,我们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构方案。
二、灵活选择结构形式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灵活选择结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建筑用途、地理条件和预算等因素,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悬挂结构等。
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选择,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工程的要求,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合理选取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取决定了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我们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可持续性等因素。
四、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例如,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合理的支撑和抗震连接,确保结构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能够坚固稳定。
此外,根据工程的地震烈度等级,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抗震设防。
五、注重细节,提高施工质量建筑结构设计中,注重细节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每一个连接点、每一根钢筋的设置,保证结构件之间的连接紧密可靠。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只有在细节方面做好工作,才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耐久。
六、与其他专业紧密合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与其他专业的合作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与建筑设计师、电气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等密切配合,确保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性。
结构设计小窍门
结构设计小窍门
搞设计时间长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我把自己的一些浅显想法写出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望大家有更多的经验拿出来共享。
一:砌体结构
1:地基承载力好的情况(比如大于250KPa),尽量用刚性基础。
2:抗震验算局部墙体不够,其他同方向墙体又有较大余量时,不要用加强不够墙体的做法,可以在该墙上开个洞口,减小墙的刚度,把地震力分配到其它墙上,但要保证受压满足要求。
3:圈梁和构造柱配筋满足规范要求即可,不要人为加大配筋,更不要按框架结构的要求配筋。
4:洞口处尽量以圈带过,配筋满足梁的要求,大部分小洞口圈梁的配筋就足够了。
5:小的隔墙下面没有必要设梁,因为规范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小跨度板的承载力有很大的余量,在上面砌筑隔墙没问题,但要注意荷载不要漏了,可转化成等效何在加到板上。
6:坡屋顶建模可以直接按平屋顶建,恒载要适当加大。
屋脊处也没必要加梁,设计时按折板考虑就可以了(类似与折板楼梯,只不过屋面大多是双向折板)。
二:挡土墙设计
高差较小的挡土墙直接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比较经济,高差大的时候还那么做既不经济也不安全,我常采用的办法是,砌筑两道墙体,墙间距大于1.5倍高差,墙竖向隔一定距离加圈梁,两道墙圈梁之间用拉梁互相拉结,中间填沙土,即可以走管线也可以做绿化,并且造价低廉。
本人称之为格构式挡土墙。
三:..............................。
如何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如何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先用铅笔草勾轮廓,再来多加练习反复细细推敲,不断修改成熟,画好了找个人给你看看,指点下你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几次后,你的建筑方案设计水平就大有提高。
总体来说:考虑建筑的交通路线,要把握好房间的主次,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下面是我从收集的一些网友一:1)要勤快,多做事。
2)要多问。
多问能够避免一些低级错误。
3)尽量跟一个好的老师。
(前辈们一再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
4)很重要的一点是虚心像工地上的人请教网友二:1、多看构造手册(补充经验不足)2、熟悉绘图软件和计算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以免被领导批评)3、搞好和同志们的关系,多听、多看、少说话(面的显得外行)4、多看院内成功的图纸(汲取经验)网友三1,千万不要眼高手低2,要有耐性,不甘寂寞,但要耐得住寂寞3,要从小构件,小工程做起4,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网友四(可能与话题无关,但觉得有用):结构设计的基本功:(1)与勘测单位商定基础做法和坦置深度;(2)配合建筑专业拟定结构布置方案;(3)估计各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4)对建筑专业方案指出对结构受力不利的薄弱环节,并修改;(5)从宏观整体观察对结构抗震性能做出评价;(6)熟悉结构的构造措施;(7)掌握机算也要能手算,会用于算草核机算计算结果(8)绘制清晰正确的施工图纸;(9)熟记民用建筑设计荷载;(1O)熟记常用强度等级混凝土及钢筋的设计强度;(11)熟记各种规格钢筋截面积——以至多根同规格钢筋总截面积。
网友五:我三年时间就做遍了包括高层的大部分结构。
现在做了公司结构组长,我有以下的经验,1。
要用心去钻,遇到问题首先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思考,再去查资料,最后在把自己的想法和总工讨论,这样老同志会尊重你且会喜欢你。
2。
多学软件,这绝对是年轻人的优势。
3。
多积累资料,图纸和论文。
4。
自己的设计一定要反复思考复核。
结构设计,施工给设计者提点小建议
我常常跑建筑工地(长沙市的),还做过几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给设计者提点小建议:
1,有些设计人员,为了控制截面高度,不惜把钢筋配到2.5%的配筋率,其实这样做施工很难做到符合设计要求,不说会不会偷工减料,就光是那一大把钢筋按要求放下去就很困难,常常出现3层钢筋,甚至是4层,而且最上面的钢筋由于受到箍筋弯钩的影响,而比设计思路要少一两根,如本来可以放7根25的,说不定就只能放5根或者6根。
其次混凝土还浇不密实探棒进不去,甚至混凝土都很难浇进去而用粗钢筋撬,造成钢筋严重移位,非泵送混凝土尤其如此。
所以强烈建议设计者在截面高度不能增加的时候加宽梁截面,以减小配筋率,要是没有特殊情况,强烈建议配筋率不要大于1.6%。
这样还有利于梁的塑性铰形成,利于抗震耗能。
我按受压区高度0.35ho估算配筋率,一般都在1.6左右。
大于1.6配筋的梁建议采用封闭箍筋。
2。
箍筋问题也多,主要是加密区的问题,加密区长度一般都够,箍筋间距一般不够,每只箍筋间距宽2~5cm是比较常见的。
如果要验筋,数数箍筋只数,估计就够那些人头疼的了。
3,别太吝惜混凝土,我看过的工地梁底都常常是直接放在模板上,梁下钢筋可能保护层不足。
截面高度上了600的,常常就会少2cm以上,我检查过1200高的梁,就有少5~10cm
的。
4,楼板的问题也很严重,板厚常常不符合要求,尤其大于200mm的板,就很容易偷混凝土了,配双层双向的钢筋在施工的时候常常给踩踏的不成型,建议板面筋采用直径稍大的钢筋。
如果板厚保证了,一般的板面筋的保护层是很厚的,建议板就别在支座处调幅太多,实际中的ho常常会小于设计要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十几年的老手给结构设计新手的几条
经验建议
设计院待了十几年,见了一拨又一拨的新手们,有的很快入了门,有的在一直在门外徘徊。
有些想法,在这里八一八,希望能对新入行的结构设计师有些帮助。
1、找师傅新手入行,一般都是两眼一抹黑,连问题都提不出来。
找个好师傅是第一步。
水平高低不是找师傅的要点,高手一般不愿和菜鸟多说,说少了不懂,没反应,说多了累。
任何一个入了门的都能指导菜鸟。
关键是找一个热心的人,不嫌你烦才是要点。
2、做项目
从第一个项目起,每一次设计都是你进步的阶梯。
做一个就要明白一个,不要别人告诉你结果,得到这个结果的推导过程才是你要得到的。
别理会一些老油子的闲话,在入门阶段,学到东西比拿到奖金更重要,那是下金蛋的母鸡。
3、看规范
规范不能死看,背是没有用的,就着项目看规范才是正道。
不理解的规范条文是记不住的。
4、用软件
设计软件全称是辅助设计软件,辅助是关键。
软件用得再熟练也只是个操作员,明白软件的设计过程才是设计师干
的活。
不要漏掉软件中的任何一个参数的意义才是用好软件的关键。
5、下工地
所有设计成果都要经过民工的手和各种机械才能变现,所以了解他们的工作是对一个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不要把下工地当作一个苦差事,多跟老手下工地,多看多问,这是炼成一个设计高手的必经之路。
6、也是最后一条:聊天
多和老手、新手、半新不老手聊天是快速入门的一条捷径。
很多概念、思路、诀窍都会在闲聊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抓住这些机会。
积极是入门的基本态度。
有再好的环境,再多的机会,不积极都是白费。
在游刃有余前少玩游戏,少看电影,少用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