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回忆提纲(下册)精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复习回忆提纲
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
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意义
3.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4.秋收起义的旗号、目标
5.文家市决策的内容
6.三湾改编的意义
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教训及意义
8.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时间、建立者
9.井冈山会师的部队及领导人
10.“工农武装割据”的原因、内容
11.粉碎三次“围剿”的战略战术
1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时间、首都、领导人13.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革命的意义
第二节九一八事变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2.九一八事变中国民政府的政策
3.九一八事变的结果
4.伪满洲国建立的时间,后果
5.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的反应
6.东北抗日联军成立的时间、领导人
7.三十年代前期抗日活动的特点
8.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
9.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的时间、领导人、战绩、失败原因
10.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时间、地点、领导人、失败原因
第三节红军的长征
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提出的背景、实质
2.第四次反围剿的背景及胜利的原因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4.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
5.长征的路线
6.两次会师的时间、地点、部队
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何梅协定的内容
2.华北事变的涉及省份、实质、影响3.八一宣言的背景、时间、内容
4.瓦窑堡会议的时间、内容
5.《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意义
6.一二九运动的背景、领导、参加者、意义
7.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
8.西安事变发生各方的态度
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意义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
1.七七事变的意义、中共的反应、蒋介石的反应
2.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的目的、国民政府的反应
3.中共军队的改编(名称、领导人)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5.淞沪会战的意义
6.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7.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人数
8.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9.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及对其评价
10.洛川会议的时间、内容
11.陕甘宁边区的地位
12.《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主要内容
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
2.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及其影响
3.英美劝降蒋介石的目的
4.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的时间
5.汪伪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实质
6.日本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目的、方式
7.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
8.日本在沦陷区推行的两个运动
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意义
2.蒋介石集团内外政策的两面性及其原因
3.面对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中共的斗争方式
4.皖南事变的时间、中共的对策(及其原因)
5.枣宜会战的背景、大结果
6.豫湘桂战役的背景、溃败的原因
7.1943年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成果及其原因
8.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
9.统制经济政策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
1.百团大战的背景、时间、意义
2.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的方式
3.三三制原则及意义
4.双减双交政策的意义、实质
5.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6.整风运动的内容、意义
7.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
8.日本投降的时间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0.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1.两个战场的战略地位、战略战术和关系
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要矛盾
2.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其战略目的
3.蒋介石力促重庆谈判的原因
4.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
5.重庆谈判的成果、及其意义
6.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成果、意义
7.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
8.全面内战爆发初期中共的战略战术、结果
9.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时间、解放区、重要战役、结果
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战略反攻的时间、方向(原因)、意义
2.三支大军的领导人、方向、意义
3.华北、东北、西北的反攻领导人、战果
4.战略决战的背景
5.三大战役参战部队、指挥员、意义
第四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意义
2.蒋介石“求和”声明的原因和目的
3.北平谈判的结果
4.渡江战役的时间、占领南京的意义
5.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实现
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2.1949年政协的参加阶层的广泛性、中心问题
3.《共同纲领》的性质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5.追歼歼敌的完成时间
6.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意义
7.抗美援朝的背景、时间、胜利的历史意义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主要内容、特点(原因)、土地改革完成时间、意义
9.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时间
10.三反、五反运动的领域、内容、意义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1.导致新中国成立时严峻的经济形势的原因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3.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性质、意义
4.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措施、意义
5.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原因、作用
6.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的内容、意义
7.国民经济根本好转的时间、意义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与七届二中全会的联系)
2.一五计划的内容、特点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方针、原则、方式
4.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方式
5.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意义
6.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7.一五期间各方面的成就及意义
8.一届人大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性质9.一届人大前后全国政协职权的变化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中共八大的时间、主要内容、评价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间、背景、主要内容3.整风运动的目的、内容
4.反右派斗争的原因
5.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影响
6.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实质、影响7.庐山会议的目的、时间、实际内容8.反右倾斗争的影响
9.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
10.八字方针和七千人大会的目的、主要内容、作用
11.十年探索时期的主要成就(一弹一素二铁路二钢基三油田四
人物)、石油工业的成就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一节全国大动乱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导火线、开始的标志
2.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
3.“一月革命”和全面夺权的影响、“二月逆流”的实质
4.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5.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影响
第二节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1.九一三事件的时间、意义
2.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的原因
4.“批林批孔”运动的斗争矛头
5.邓小平全面整顿的作用、实质
6.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其原因
7.“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背景
8.四五运动的时间、意义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第一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在徘徊中前进的原因(徘徊的原因和前进的原因)
2.邓小平在教科文事业的政策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意义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
5.拨乱反正中影响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事件
6.《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1.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实质和目的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4.对外开放的格局、五个经济特区
5.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农业、工业、其他)
第三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中共十二大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
3.中共十三大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4.中共十四大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5.中共十五大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精神
2.1981年叶剑英谈话的主要主张,对台的特别政策
3.“一国两制”提出的时间、具有法律效应的标志
4.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时间
5.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时间
6.香港顺利回归的时间、意义
7.澳门回归的时间
第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政策的原则
2.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进入社
会主义的时间
3.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策
4.援藏干部的代表
5.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
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
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环境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基本方针
3.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第二节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
1.60年代的中美关系
2.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表现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及原因
5.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的时间、标志
6.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7.新时期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