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评课稿.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学评课堂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学评课堂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征: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转变,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兴趣方面,对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感兴趣,但对理论知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依赖教师引导,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这些资源和技术工具的作用在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以下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见解,及时给予反馈。
2.生生互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掌握水的组成元素,了解水的电解实验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水的化学式与分子结构、水的组成元素、水的电解实验。板书风格将突出重点,使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层次,图文并茂,以便学生直观理解。
2.水的组成元素:介绍氢、氧元素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水的组成中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氢、氧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水的组成评课稿

水的组成评课稿

任老师的《水的组成》一课,从饮水学问,水的物理性质引入,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参与度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亮点一:实验准备充足,重视对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

电解水这个实验是比拟难成功的.一个实验,任老师在课前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预测,
做了充足的准备,使得第一次实验失败后能够及时的得到弥补,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不仅打破了学生的疑心,还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亮点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参与高。

本堂课虽然没有那种外表的热闹,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紧跟老师,表现得非常专注,根本上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思考。

亮点三:习题的设置科学合理。

本堂课的习题紧扣中考要求,由易到难,有梯度。

个人认为本堂课的缺乏之处:
1.可能由于紧张,语速有点过快。

2.设计检验气体的方案时可以给学生留点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己设计,练
习环节当个别答复出错时,可以慢点再给答案,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缺乏之处,请指正。

水的组成说课稿(共5篇)

水的组成说课稿(共5篇)

水的组成说课稿(共5篇)篇1:《水组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是如何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学生还是陌生的。

本课题要紧扣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开展,既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利于缩小学生对于化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从水的电解实验与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开始的,在此过程中,直观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与方法,这种展现方法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本课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的氧气的知识,能够区别并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由对水的分解反应的认识学习,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的生成,但元素种类不变。

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正确书写化学式打下了基础。

(二)、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了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并学会区分。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电解水的化学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对生活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四)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认识和区分。

(五)教具准备试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电解水装置。

二、说学生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首先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其次是知识基础: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评价 水的组成教学案例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评价 水的组成教学案例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评价引言在化学教育中,水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话题。

学生对水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将对以《水的组成》为标题的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学内容简介该教学案例主要以介绍水的组成为内容,包括水的化学式、水的分子结构以及水的性质等方面。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2.掌握水的性质,如水的溶解性、电导性等;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简短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水的常见性质,如无色、无味等。

第二步:介绍水的化学式(1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水的化学式(H2O),并解释氢氧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第三步:讲解水的分子结构(15分钟)利用模型或实物样品,讲解水分子的结构。

并引导学生观察水分子的共价键和极性特点。

第四步:实验演示(20分钟)通过进行一系列水相关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性质,并帮助他们加深对水分子结构的理解。

如水的电离、水的溶解性等。

第五步: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水的性质与组成的关系,并给出他们自己的结论。

第六步:总结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反思与评价教学亮点1.教学内容科学性强: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等内容。

2.实验演示环节丰富: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深入理解水的性质和组成。

3.学生互动频繁:通过小组讨论环节,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不足1.教学时间控制不准确: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有时候可能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教师在备课时应更加精细地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

教学改进建议1.增加互动性:在实施讲解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提问环节、小组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鲁教版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水的组成》评课稿

鲁教版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水的组成》评课稿

鲁教版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水的组成》评课稿介绍《水的组成》是初中化学下册中的一节重要课程,本文是对该节课进行评课稿的撰写。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普通水的组成及其特性,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讲解,深入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

课程分析教学目标•理解水的组成和结构•掌握水的溶液的定义及特性•理解水的重要性和用途•培养学生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内容1. 水的组成•水的分子结构•水分子的极性•氢键的形成2. 水的溶液•溶液的定义•溶解度的概念•溶液的浓度•溶液的稀释与浓缩3. 水的重要性和用途•水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演示、讨论等。

•讲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水的组成和特性。

•实验演示:以实验为例,让学生亲自实践,观察和感知水的特性。

•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并探讨水的重要性及用途。

教学过程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开课前,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入活动,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例如,提出问题“水为什么能够润湿物体?”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第二步:讲解水的组成和特性1.通过PPT讲解水的分子结构、水分子的极性以及氢键的形成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水的组成。

2.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发现水的极性对其性质的影响,解释为什么水能够背负和溶解许多物质。

第三步:实验演示在教学中加入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理论知识。

1.实验一:水的电解–教师演示电解水的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水的分解现象,并解释电解的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过程中水的分子是如何分解的。

2.实验二:水的热性质–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水的沸点和凝固点,观察水的物态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性质与水的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水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小组讨论一:水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水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为什么水是生命之源。

化学优秀评课万能评课稿范文水的组成

化学优秀评课万能评课稿范文水的组成

化学优秀评课万能评课稿范文水的组成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化学优秀评课万能评课稿范文一、水的组成1.1 水的化学式。

《水的组成》评课稿

《水的组成》评课稿

哈尔滨市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评课人赵井力总分95 评语(可写在后面)王老师的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过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了水电解的变化过程,并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了该变化的实质,帮助学生理解了水的组成。

教师实验熟练准确,语言得当,课件也起到了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水分解变化历程的目的,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看,突出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联系,重视宏观的实验现象与微观的反应本质的联系和区别,解决了“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的教学重点,突破了“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的教学难点,并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生成物氧气和氢气进行了检验和观察,为后面氢能源一节做好了铺垫,从学生角度看,学生也乐于去研究生活中的生命之水。

从教学方法看,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评价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评价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评价引言《水的组成》是我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个课题。

通过这个课题,我希望学生能了解水的基本组成成分,理解水是如何形成的,并且能够理性地评价水的重要性和用途。

在本文中,我将对《水的组成》这个课题进行反思,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课题设计课题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水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并能够评价水的重要性和用途。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水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氢和氧;•学生能够了解水是如何形成的,包括水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学生能够评价水的重要性和用途,包括生命维持、环境保护和工业应用等。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水的组成、水的形成过程、水的重要性和用途;•教学方法:讲解、实验、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

教学流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学习的相关知识,如原子、分子和化学反应等。

2.学习水的组成:讲解水的基本组成成分,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分子结构。

3.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形成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4.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体会,并总结水的形成过程。

5.学习水的重要性和用途:讲解水在生命维持、环境保护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用途。

6.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评价水的重要性和用途,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7.课堂练习: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水的组成、形成过程以及重要性和用途的理解。

8.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的评价整体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按照设计的计划进行,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和表达。

但是,在实验探究环节中,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有些学生无法亲自操作,这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存在一定的制约。

下次教学中,可以考虑通过放大实验过程、提供多样化的实验案例等方式,增加学生实验的机会,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另外,在讨论和总结环节中,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往往比较被动,很少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

水的组成评课稿

水的组成评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内丘蒋胜芝县第二学中《水的组成》第一课时说课稿内丘县第二中学蒋胜芝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下面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谈谈自已对这节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水的组成》第一课时的内容。

水,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的内容。

第四单元以“水”为载体,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社会到学科、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融为一体。

帮助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出现了一些化学式,为课题四化学式的学习略作铺垫,同时也分散了难点。

总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及电解水实验的视频,学习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通过资料“水的组成揭秘”,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教育。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基于修订版化学课程标准课时目标的要求:准确、具体、可行,符合全面发展观以及统整观下的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3、重点、难点重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氢气燃烧实验、电解水实验,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小学科学课、初中物理课、本单元课题一、二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知道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

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所学习的氧气检验方法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之一。

三、教法、学法基于以上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采用:实验、启发式讲解、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一是设计载体,即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来落实目标;二是设计路径,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来落实目标。

《水的组成》听课评课稿教研(10月27日)

《水的组成》听课评课稿教研(10月27日)

教研《水的组成》听课评课稿(10月)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邹明老师执教的《水的组成》一课,收益匪浅,教学内容并不多,邹老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教学价值与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教学设计始终贯穿了一条线索,那就是“研究物质的方法”,并适时渗透元素守恒观,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邹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呼吸所用的氧气是怎么来的?”,提出“能否将呼吸产生的水作为原料产生氧气?”从而进入本节课堂,揭秘水的神秘面纱。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邹老师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水的物理性质,紧接着提出“水能发生哪些化学变化?水由什么组成?”,进入本节课的重点探究活动——验证水的组成。

三、环节层层递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邹老师寻找分解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四个环节层层递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进而组织学生进入动手环节“利用轻质粘土模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进一步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思路。

四、充分地利用了资源演示实验。

邹老师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充分地利用了资源,发掘了教材,更好的使用了教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活跃了课堂,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水净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教会学生利用简单的方法检验硬水和软水,从化学的视角出发认识生活中的水,了解水的净化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从而理解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建议教师尽可能设计多样化学习任务,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模型与解释等有化学特色的高阶思维活动,注意设计真实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的等多样化方式解决问题。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范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范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范文
1、认识水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才能。

2、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1、认识水的组成。

2、电解水所得出的结论。

3、理解化合物,单质的区别。

.
4、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问题。

难点:化合物,单质概念的理解.。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强化学生的“现象论证-结论推理”的才能。

2.加深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3.要学生学会用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困此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才能,实验的结论不能直接,牵强地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已根据实验的现象去分析总结.
2.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提示他们去看P50页图3-12,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元素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3.要注意单质和化合概念的理解,有个前提,都必须是纯洁物,不少同学会以为空气是一种化合物,因此,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练习.
4.讲课的过程中参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实物练习,可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

水的组成说课稿评语

水的组成说课稿评语

水的组成说课稿评语如何评说课稿评说课是说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之间在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活动形式。

听说课的专家、教师要科学地分析所听说课的内容,并给予正确的评价,这对一个说课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评说课主要是通过说课实况来评,评的内容有教材的处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情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是否恰当,教学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说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等等。

一、评说课的基本要求评说课应该以评价说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说课的效果为主,力求做到公正、客观、准确,要尽量避免单纯评价教师水平的现象。

对教师来说,评说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所以,评说课应以交流和观摩为主要形式,以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为目的,要尽量避免“挑刺”式评说,尤其是评青年教师的说课更应如此。

评说课前,评课者首先要充分做好准备:一要了解说课的教材内容、难点、重点、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二要对说课课题做一个大概的课堂程序设计,以便于听说课时的观摩和说课后的交流。

其次是听、评说课都要有记录,着重点应放在体现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学法选择等理论依据上,要尽量避免实录式的“流水账”记录。

二、评说课的基本内容(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指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达到的学习成果和行为。

评说课时,评课者通常是通过教师的说课稿和说课过程,看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否明确,对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考纲要求)是否熟悉,能否准确把握和构建三大基本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确定的,但不同教师说同样内容的课差异性较大。

评说课时应注意把重点放在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处理教材的方法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上。

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价。

1、科学性: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严谨;有无科学性错误。

2、系统性: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是否恰当;教学过程层次是否分明,条理是否清晰;教学容量是否适度;教学环节是否连贯、紧凑;能否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水的组成评课稿

水的组成评课稿

《水的组成》评课稿
下面我对朱老师执教的《水的净化》第1课时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本节课亮点很多:
一、教学目的: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课题三“水的组成”第1课时,朱老师设计了3个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对于本课时的重点:水的组成,朱老师是根据氢气燃烧推断,通过电解水实验推断,处理得当,而且以简驾繁,改进了课本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更简单。

二、教学程序
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朱老师的整节课堂设计:(1)由学生细化的动感音乐配水的神奇之旅导入,又通过水的探究历史视频介绍引入水的组成的探究,导入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

(2)探究环节:通过留个活动来突破难点,活动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而且最大的亮点是:实验现象明显,便于操作,且改进的实验经常出现在考题中,实验准备充足,学生参与度高。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法,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情感教育:整节课气氛和谐融洽,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五、教学基本功:1.语言规范,生动形象,有激情,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板书工整,美观,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六教学特色:朱老师教学有自己的特色,能形成自己的而教学风格。

七、和各位老师共同探讨问题:
1.认识水的组成开始,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后面第五章里面才涉及到的知识,在此处的提出是否恰当?
2.在学生活动:包括自学和小组探究的活动中,老师应该怎样参与?
3.对于理科的练习的设计,是应该给学生时间做,还是应该通过课件引导?。

水的组成教学评价

水的组成教学评价

水的组成教学评价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的基础。

了解水的组成对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水的组成进行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 教学内容水的化学式H2O,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结构和性质。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确水的组成;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氢和氧两种元素的结构和性质。

4.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投影仪展示示意图和实验视频,提供直观、生动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引入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b. 知识讲解:讲解水的化学式H2O的含义,以及氢和氧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c. 实验演示:进行有关水的实验演示,如电解水实验,使学生亲自感受到氢气和氧气的生成。

d.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水的组成和氢、氧元素的结构和性质。

e. 拓展:通过展示水的广泛应用,如生活中的净水、电力生产中的蒸汽等,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f. 归纳与评价: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学生的评价。

二、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的组成和氢、氧元素的结构和性质。

2. 实验演示法进行有关水的实验演示,如电解水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观察水的组成产物和反应过程,巩固知识。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水的组成及元素的特性。

三、评价指标1. 学习态度与兴趣评估学生对水的组成教学内容的态度和兴趣,如积极参与讨论、提问等。

2. 知识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水的组成和氢、氧元素的结构和性质的掌握情况,可通过课堂小测或课后作业来评估。

3. 实验操作与观察能力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包括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等。

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本节课处于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第三单元课题1。

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现水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水的污染、水的净化方法等。

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教学难点: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1、创设教学情境导入:从学生身边说起,下了三周的雨,那么,你知道雨水、河水、湖水、自来水这四种物质的共同点是什么吗?他们和“水”的区别是什么?2、实验演示、学习新课3、习题中学习知识4、归纳总结。

学习过程:翻阅课本45页,结合生活中雨水,可以看出,水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那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板书课题)。

导入到此结束。

实验演示、学习新课。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

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电解水的实验。

在做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注意: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实际上这个实验从学生的角度观察,现象并不明显,所以我选择了视频展示,这样学生可以看的非常清晰。

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和氢气两种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我板书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且把相应物质的化学符号也表示出来,还把氢气下面标了(-),氧气下面标了个(+),由此可见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水电解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何不同。

写出氢气(H2) 氧气(O2) 水(H2O),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进一步得出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习题中学习知识课本49页习题3和4,写在练习本上,不会的题目隔过去,但必须独立思考。

根据水分子的组成评课稿

根据水分子的组成评课稿

根据水分子的组成评课稿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也是支持生命存在的基础。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分子式为H2O。

对水的组成有深入的了解,对于我们理解其性质和重要性非常关键。

首先,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是最简
单的原子,只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氧原子相对较重,含有八
个质子和八个电子。

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
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其次,水分子的氧原子具有较强的电负性,而氢原子具有较弱
的电负性。

这导致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因此,水分子是一个极性分子,即有正负两极。

水分子的极性使得它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

首先,由于水分子
极性的存在,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使得水具有相对高的沸点和
融点,以及较大的表面张力。

其次,水的极性也使它具有良好的溶
解性,能够溶解许多物质,包括无机离子和许多有机物质。

最后,水分子的组成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

水是生物体
内大部分化学反应的媒介,同时也是细胞主要的组成部分。

水的独
特性质使得生命得以在其中运作,形成了各种生态系统和生命形式。

综上所述,水分子的组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水的极
性和溶解性使其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

进一步研究水分子的组成对于我们认识水的性质和重要性,有着重
要的意义。

水的组成教学评价

水的组成教学评价

水的组成教学评价水,是构成地球表面的重要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水的组成进行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知识点的介绍、实验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来论述水的组成教学的评价方式。

一、知识点的介绍在进行水的组成教学评价时,首先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介绍。

通过讲解水的分子式为H2O,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同时,还可以结合化学键、共价键等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分子的组成。

二、实验设计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对水的组成的理解程度,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进行教学评价。

例如,可以进行电解水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水分子的组成。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氢和氧的分离过程,加深对水的组成的理解。

此外,也可以进行一些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实验,让学生了解水所参与的化学反应,加深对水分子组成和性质的认识。

三、学习评价在教学评价中,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答辩、小组讨论等。

通过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表达对水的分子组成和特性的理解,从而评估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掌握程度。

此外,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地评估学生对水的组成的理解程度。

在进行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阶段合理选择评价方式,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水的组成。

具体的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对水的分子式的正确理解,对水电解实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水参与化学反应的认知等。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水组成的学习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组成》说课稿内丘蒋胜芝县第二学中《水的组成》第一课时说课稿内丘县第二中学蒋胜芝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下面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谈谈自已对这节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水的组成》第一课时的内容。

水,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的内容。

第四单元以“水”为载体,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社会到学科、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融为一体。

帮助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出现了一些化学式,为课题四化学式的学习略作铺垫,同时也分散了难点。

总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及电解水实验的视频,学习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通过资料“水的组成揭秘”,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教育。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基于修订版化学课程标准课时目标的要求:准确、具体、可行,符合全面发展观以及统整观下的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3、重点、难点重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氢气燃烧实验、电解水实验,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小学科学课、初中物理课、本单元课题一、二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知道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

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所学习的氧气检验方法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之一。

三、教法、学法基于以上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采用:实验、启发式讲解、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一是设计载体,即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来落实目标;二是设计路径,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来落实目标。

为此,本节课采用了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和课上探究。

课前准备: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实验、电解水实验视频。

课上探究:课上活动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验探究获取新知---总结收获拓展延伸(-)、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故事引入:俗话说,水火不容。

可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却燃起熊熊大火。

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得利斯某一海湾的水域内,发生了一次大火。

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颇为壮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公里。

当时,熊熊烈火,剧烈的火焰竟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红彤壮观奇妙的景观,目击者无不目瞪口呆。

海水为什么起火?事故发生后,据科学家研究,原来这场大火的原因是时速高达250公里的飓风与海水发生剧烈摩擦,产生的巨大热能使水分子分解,引起氢气燃烧。

原来这场大火跟水的组成关系密切,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水的组成。

这样设计主要考虑:情境创设目的在于激疑,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既不能“喧宾夺主”,又要达到“激疑”的效果。

(二)、实验探究获取新知先介绍81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很自然地进入演示实验这一环节,还可以使学生在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上有所启发。

1、氢气的燃烧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利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性质的探究。

学生观察并归纳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验纯、燃烧实验前预设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师生归纳得出结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如何用化学语言把这个反应表现出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是什么?学生回答:反应物为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所以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点燃水h2 o2 h2o 第二单元课题三元素的学习(59页讨论)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所以在分析79页讨论时能顺利得出:氢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有水滴生成,由:氢气 + 氧气电解水,思考: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猜想:水中一定有什么元素?过渡:人们发现了氢气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后,又研究了水的分解实验。

2、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这是这节课的重点,但实验室配备的电解器,反应速度太慢,而且化学实验室每个实验台上没有电源,所以对“电解水实验”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

播放视频前预留问题:实验步骤、现象(两电极现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玻璃管中的差异)、猜想,使其带着问题进行观看。

实验开始后,很快就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这时候暂停,问学生有没有疑问,有学生提出“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气体”。

此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气体可能是什么,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

被猜到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氢气等等(都是前面接触过的)。

再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设计验证方案。

在第二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了检验氧气的方法,而且知道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知道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知道氮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等等。

然后逐步实施方案,验证猜想。

为了尽量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我将视频设为静音,而且一边看,一边暂停,一边思考,所以尽管没有亲自电解水,但也努力使学生达到探究的效果。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观看视频后,完成80页讨论。

师生归纳得出结论:水在电解实验里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那氢气和氧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也正是这节课的难点,如何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我准备了电解水的flash动画,通过动画模拟电解水的过程来认识反应实质。

将宏观现象通过微观模拟,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

另外,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还指导学生写出相关的化学式,以分散本单元的难点,为今后学习“化学式的书写”做铺垫。

最后,如何用化学语言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是什么?学生: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是通电。

电解氢气 + 氧气文字表达:水h2o h2 o2 由“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及flash动画微观模拟的分析:氢气+氧气水水氢气+氧气 h2 o2 h2o h2o h2 o2点燃电解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的视频,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水的组成,这样的设计基于:“探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方向。

”(三)、总结收获拓展延伸课堂小结:1、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再来总结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燃起熊熊大火的原因。

3、氢气能不能作为燃料被利用呢?如何大量的制取氢气呢?(可以进行猜想或查阅资料)使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走出课堂,调动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加深对水及氢气的认识。

作业:82页1、2。

又因为这一单元是以“水”为载体将各课题串联起来的,再留一个选做作业:写一篇题为《水的自白》小文章。

五、板书设计:课题3 水的组成六、教学反思用视频代替实验是这节课最大的缺陷。

但由于水电解器电解的速度特别的慢,无法在课堂上使用,也只好用视频代替,这也就促使我又有了一个想法:自制水电解器。

尽管采用观看视频的方法,由于问题的预设比较合理,层层递进,所以也起到探究的作用中,学生的讨论、分析、结论也较为合理。

篇二:水的组成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是如何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学生还是陌生的。

本课题要紧扣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开展,既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利于缩小学生对于化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从水的电解实验与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开始的,在此过程中,直观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与方法,这种展现方法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本课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的氧气的知识,能够区别并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由对水的分解反应的认识学习,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的生成,但元素种类不变。

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正确书写化学式打下了基础。

(二)、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了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并学会区分。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电解水的化学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对生活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四)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认识和区分。

(五)教具准备试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电解水装置。

二、说学生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首先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其次是知识基础: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

最后是能力水平: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备了与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

三、说教法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取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最优组织。

四、说学法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

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探究学习法、多种感官协同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五、说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

为此我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某一海湾的水域内,发生了一次大火。

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了,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海面上突然燃烧起熊熊大火,颇为奇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公里。

剧烈的火焰竟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红彤壮观奇妙的景观,目击者无不目瞪口呆。

海水为什么起火?事故发生后,据科学家研究,原来这场大火的原因是时速高达250公里的飓风与海水发生剧烈摩擦,产生的巨大能量使水分子分解,引起氢气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