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调五脏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总第39卷第9

选半夏厚朴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

法半夏10g,川朴10g,党参10g,黄芪10g,炒白术10g,云苓10g,炒苡仁15g,广木香10g,石见穿15g,土茯苓15g,丹参15g,焦山揸10g,焦神曲10g,炙甘草6g。常法煎服。

服药14剂后,患者症状稍有减轻。上方加减连用3月后,咽部堵塞感及上腹饱胀感基本消失,复查

胃镜示:轻度萎缩性胃炎伴灶性肠化。

作者简介:田耀洲(1963-),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7-03-05

编辑:冯广清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为非器质性消化不良(NOD)、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本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尤其是上腹胀、早饱、胀气、恶心等特定的上消化道症状,但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和肿瘤,亦无肝、胰、胆等器质性疾病。目前,西医学对FD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认为与胃肠动力障碍和精神、心理、应激等因素有关,其治疗主要是对症用药。根据本病的证候特点,中医学分别记载为“胃脘痛”“嗳气”“痞满”“反酸”“

嘈杂”等。临床治疗多从肝、脾、胃入手,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加用理气药。笔者认为,FD的病位虽在脾胃,但五脏之间关系密切,从五脏论治亦可获得佳效。

1从脾论治:健脾和胃调升降

FD的病位在脾胃,从脾论治乃本病的正治之法、常用之法。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脾升胃降,纳化正常,气机畅达,则五脏安和,六腑通畅。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浊中阻,气血乏源,则脏腑失养,气机不畅。《素问·太阴阳明论》有“

太阴阳明为表里……,阳道实,阴道虚”之论。叶天士亦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此型FD多表现为:脘腹胀满,按之柔软,早饱,嗳气,纳呆,进食后症状加重,胃痛,舌质淡、苔薄白而腻或厚腻,脉细弱或沉细。治疗应健脾和胃,调理气机,使脾升胃降,脾运胃纳。处方常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加减运用。在临证之时,药物常选用:党参、茯苓、山药、半夏、枳实、佛手等,并佐以蒲公英、胡黄连、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等。若出现便溏者,酌加防风、葛根、柴胡等升阳药,脾阳升、胃气降,气机流畅。小方轻取,有轻可去实之能。本证型的治疗,重在正确处理脾升胃降的关系,区分脾虚与湿邪的轻重。脾虚气滞,胃失和降是其基本病机。

2从肝论治:疏肝养肝调气机

肝主疏泄,调情志,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

血证论》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肝气通调五脏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刘启泉王志坤白海燕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提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多由于情志、饮食、劳倦等多种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

能减弱,中焦痞塞不通。病位虽在脾胃,但又涉及肝、肾、心、肺。FD既是脾胃系的一个病证,又是涉及到全身的、多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上或虚实并见,或寒热错杂,或病机单一,一脏独病,或多脏同时受累。因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所以在临证之时,要有整体观念,全面分析,把握动态变化,从而达到“安五脏以治脾胃”的目的。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病机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256.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07)09-0057-02

治法方药

57

2007年总第39卷第9

疏泄失常,影响到脾胃的运化与和降,肝气为病较复杂,所以从肝论治应调肝之用。正如叶天士所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而调肝理气,又是常用的法则,故有“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之说。

此型FD多表现为:胃胀,嗳气频作,呕吐,嗳气后仍感胸胁不舒,呕吐反复发作而量不多,烧心,两胁胀满,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或弦滑。治疗应疏肝理气解郁,和胃降逆。处方常选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小柴胡汤加减运用。在临证

之时,药物常选用:柴胡、

枳实、香附、佛手、八月札、白梅花、苏梗、荷梗、当归、川楝子、乌药、荔枝核等。若气郁日久,兼有热象者,酌加连翘、蒲公英、栀子清热解毒。本证型的治疗,重在调肝理气,疏泄得宜则胃气和降。

3从肾论治:补益肾气调阴阳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肾阳虚衰,则中虚不运;肾阴亏损,则胃腑燥结,胃失和降。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肾安则脾愈安,脾安则肾愈安”。从肾论治乃本病治疗的变法之一,多用于患病日久,屡治屡发,或久治不效者。

此型FD多表现为:纳呆脘闷,腹部不适,腰膝酸软,困乏无力,头晕目眩。肾阳不足者,又表现为:晨起腹泻,完谷不化、腹部冷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肾阴不足者,又表现为:大便秘结,或粪便如羊屎状,腹部胀满疼痛,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苔腻,脉弦细。

肾阳不足者,应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处方常选用:四神丸、理中汤、缩泉丸加减运用。在临证之时,药物常选用:肉桂、肉豆蔻、高良姜、补骨脂、乌梅、石榴皮、白芍、诃子、炒山药、炒薏苡仁、当归、甘草等。

肾阴不足者,应滋阴补肾,行气通便。处方常选

用:六味地黄丸、

二至丸、益胃汤、麻子仁丸加减运用。在临证之时,药物常选用:生地、山萸肉、泽泻、女贞子、旱莲草、沙参、麦冬、桑叶、天花粉、酒大黄、枳实、柏子仁、厚朴等。

本证型的治疗,应首分阴阳,重在补益肾之精气。

4从心论治:清热养阴调心神

心属血,脾属土,二者为火土相生之脏。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血液靠心气的推动运行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腠皮毛,内而五脏六腑。心气充沛,血液才能正常地运行。心气不足,血脉亏虚,脉道不利,血流不畅,则出现不荣则痛,或气血瘀滞,血脉受阻,不通则痛。

素问·宣明五气》言:“五气为病,心为噫……胃为气逆,为哕”。噫即嗳气,为饱食之气。嗳气是FD常见的主要证候之一。临床上许多嗳气多由火土之郁所致。有学者指出:“噫为脾病而出于心,子传母也,火土之郁,气不得伸,则噫出之。”心与胃经络相通,心经的病理变化可以影响到胃,而胃的病理变化也可以影响到心,火土之郁,胃失和降,则见嗳气频作,此种类型嗳气与患者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此型FD多表现为:胃脘、腹部疼痛(多为隐隐作痛),嗳气,腹胀,食少,心悸,失眠,多梦,口干,口苦,便秘,舌质暗红、苔白腻或苔少,脉弦细或涩。治疗应清热养阴,安神和胃。处方常选用:天王补心丹、甘麦大枣汤、四逆散加减运用。在临证之时,药物常选用:当归、麦冬、天冬、酸枣仁、五味子、石菖蒲、丹参、茯苓、生地、浮小麦、甘草、大枣、柴胡、白芍、枳实、栀子、连翘等。当以嗳气为主症时,可重用石菖蒲、连翘,尤其是石菖蒲,辛温入心、胃经,“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本经》)。不但能芳香化浊,开窍通闭,且能和中开胃。

5从肺论治:宣发肃降调肺气

肺主一身之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盖肺为五脏之华盖,水之上源,若其失于宣肃,治节无权,则脾胃升降失常。王孟英云:“肺金清肃不和,升降之机亦窒。”肺之肃降,可助胃气之降,脾气之升。《内经》云:“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肺主宣发,能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到全身,以

温养皮毛。肺气亏虚,肌表不固,外邪易侵。

且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外邪侵袭。

此型FD多表现为:胃脘痞闷不舒,纳呆,体倦乏力,常自汗出,易于外感,怕风、畏寒,常因外感或风吹而致症状加重,屡愈屡发,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缓或细。治疗应疏风宣肺,健脾和胃。处方常选用:桑菊饮、香苏散、参苏饮加减运用。药物常选用:香附、紫苏叶、陈皮、甘草、桑叶、连翘、薄菏、芦根、党参、葛根、柴胡、茯苓、半夏、木香、百合、佛手、当归等。尤其是百合,润肺养阴,《本经》称其能治“邪气腹胀心痛”,肺气降则诸气皆降。

作者简介:刘启泉(1956-),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收稿日期:2007-04-05

编辑:冯广清

治法方药

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