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微博用户分析
2019年微博用户分析

2019年微博用户分析
作为中国领先的社交媒体微博公司今日发布了未经审计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微博平均日活跃用户数为2.16亿。
微博今日公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报告显示,2019年9月的月活跃用户数为4.97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5100万。
月活跃用户数中约94%为移动端用户。
·2019年9月平均日活跃用户数为2.16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2100万。
净营收同比增长2%至4.678亿美元,依据去年同期汇率计算同比增长6%。
“我们对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感到满意。
”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借助不断增强的网络效应,持续的产品创新和丰富的内容生态,微博作为领先社交媒体平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平台也在进一步探寻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的机会。
商业化方面,尽管市场竞争和宏观不确定性因素持续,我们凭借差异化的广告产品和平台头部用户的社交影响力进一步获取了客户更多的社交广告预算份额。
”
新浪微博,后更名为“微博”,是中国著名社交媒体平台,于2009年8月推出。
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接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传播互动。
它基于公开平台架构,通过裂变式传播,让用户与他人互动,并与世界紧密相连。
微博时代的客户服务2019年文档

微博时代的客户服务微博时代如果说08年及之前微博只是geek的秘密武器,09年是微博走向大众的一年,而10年则是微博应用百花齐放,真正实现SNS化、日常应用化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微博与这个时代一起,记录见证了这个五味杂陈、欲言又止的即时历史(Immediately History)。
许多人被粘在微博维系的关系网络上,欲罢不能或乐在其中;方式则包揽PC、短信、智能手机程序,以及包括从ipad到ipod的各种尺寸的智能终端应用,使得在不同场景下(办公桌边、餐厅、在路上、突发事件现场)的微博即时发布成为可能和习惯。
随着微博成为web2.0的一个事实应用标准,其开放API的策略使得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拓展成为最令人着迷的部分,这方面twitter的第三方应用走在前列,尤其是在基于移动状况下的LBS(Location BasedService)的应用,最著名的是foursquare 的签到服务,以及类似同城、周边商铺的点评等服务的开展,使得微博在从消遣、爱好、实用并最终拓展成为商业工具应用上,影响力越来越大,应用方式也越来越清晰。
微博的特征微博在使用中,除了原创内容外,最常见的操作动作是fo(follow,关注)和RT(retweet,转推),根据我的理解,重新对fo和rt进行解读。
如果你希望你的微博是有价值的,并且希望很多人来关注你,你必须是一个有专注点(focus)的话题或行业类型,并且,由于微博字数的限制,你必须在有限的文字中超载(overIoad)更多的信息量,比如图片和长篇雄文信息量很大,但无法在微博中展现,就可以通过外链的方式将大信息量的内容载入到微博中,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段子”的方式,将某个戏剧化场景三言两语描绘出来,令人拍案叫绝或回味良久,往往是因为其中蕴含了一个大信息量的社会现实作为背景,戏剧场景不过是使得背景凸显出来。
这在@?钟渭侵斜硐值挠任?突出。
对于具体的某个话题或者某条微博,其影响力是不同的,即便是fo者过十万的著名人物,如果只是发一条“今天吃饱了”的微博,虽然观者众,但这种信息往往会被过滤掉,不会有大的影响力,更不会有人无聊到把这条微博进行转推。
2019年微博用户分析

2019年微博用户分析日前,微博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
截至2019年3月底,微博月活跃用户达4.65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长约5400万,日活跃用户同步增至2.03亿。
微博商业化稳步推进,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达26.8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微博品牌广告收入增长达39%。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
我国网民结构以中青年群体为主。
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最高,达26.8%;10-39岁群体就占整体网民数量的67.8%;4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群体比重都比2017年有所提升,提高了4.5%。
2018年用户规模最大的是即时通信,用户数达到79172万人,占比95.6%;其中,最受我国消费者欢迎的即时通讯与社交品牌依次为微信、QQ、微博,相应比例分别为94.4%、71.4%和24.5%。
不同类型社交应用的用户聚集情况呈现明显特征。
在校园社交中,以18岁以下用户为主。
在19至24岁之间,校园社交用户逐渐从校园社交向陌生人社交转移。
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又会逐渐向母婴、婚恋和商务社交方面转移,呈现出逐次递进的特征。
上述特征表明,用户根据个人社交需求,更加看重社交的功能性。
同时,不同性别的用户,对移动社交类型的偏爱程度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
比如,男性用户对于商务社交、匿名社交、婚恋社交的兴趣较大,而女性用户则对母婴社区有较强兴趣。
受益于我国社交网络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交网络营销整体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广告价值不断显现。
最新数据显示,信息流广告将逐渐成为未来社交网络,尤其是移动端的主流广告形态。
在QQ空间中,信息流广告的主要的使用者是APP开发商,其中游戏类占比超过四成。
需求相关性、趣味性、广告创意和美观程度是影响我国移动社交用户关注信息流广告的最主要因素。
《新媒体营销实务》习题答案及分析

《新媒体营销实务》习题答案和分析项目一【同步测试】1.【判断】虽然互联网新媒体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企业开展营销的时候,其作用并不大。
()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新媒体已经成为大众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所以利用新媒体开展营销对企业非常重要。
2.【单选】海尔客服微信公众号在推送图文信息的时候,经常会自称“小海”,这符合新媒体营销的哪个特点?()A.个性化B.互动性C.趣味性D.创新性答案:A解析:企业的社交账号与网民交流互动,会让网民感到这是一个有情感、有态度的“人”,企业的品牌形象就注入了强烈的个性化因素。
3.【多选】自媒体变现的手段主要有哪些()A. 平台的奖励分成B. 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营销推广服务C. 销售商品谋利D. 粉丝打赏答案:ABCD解析:这四个选择项都是常见的自媒体变现手段,每个自媒体通常会根据平台功能的不同和自身定位的不同,从上述变现手段中选择一两种,作为变现方式。
4.【判断】运营自媒体的核心任务是增加订阅用户(粉丝)数量,增加作品的浏览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得不经常做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标题党”,游走在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边缘,反正监管部门不一定能发现。
()A.正确B.错误答案:B分析:“标题党”虽然能够带来浏览量,但是这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也容易触犯法律法规,而且对自媒体的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不可取。
5.【判断】网红主播培养了一批不劳而获的年轻人,对社会没有太大贡献,应当进行取缔。
()A.正确B.错误答案:B分析:网红主播并非是不劳而获,很多主播通过直播为社会带来了娱乐、知识,而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企业做营销引流,对社会有一定的贡献。
6.【判断】由于新媒体涵盖的平台很多,而且各有特点,所以企业要想开展新媒体营销,必须组建一个包含多个岗位的团队。
()A.正确B.错误答案:B分析: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可以组建一个团队,也可以由一个人完成,这与企业的规模有关,也和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的程度有关。
调查研究分析报告(10篇)

调查研究分析报告(10篇)调查研究分析报告第一篇:201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对201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研究,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报告发现,201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XX%。
本文分析了消费者的购物偏好和行为习惯,揭示了网络购物的市场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第二篇:青少年手机使用行为调查摘要:本篇报告通过对青少年手机使用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手机对青少年生活产生的影响。
报告显示,大多数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XX小时,且晚上使用的比例较高。
本文分析了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学业、社交以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第三篇:企业员工福利调查研究摘要:本报告通过对不同行业企业员工福利待遇的调查,研究了企业员工对福利的需求和满意度。
结果显示,薪资、医疗保险和工作时间灵活度是员工最为关注的福利项目。
本文分析了不同福利项目对员工的影响,为企业提供了优化员工福利的建议。
第四篇:微博用户行为研究摘要:本篇报告通过对微博用户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微博在用户社交和信息获取方面的影响。
报告发现,大部分用户倾向于关注明星和获取时事热点,同时也参与讨论和分享个人观点。
本文分析了微博用户行为的特点和市场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第五篇:航空公司乘客满意度调查研究摘要:本报告通过对航空公司乘客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了乘客对航空公司服务的评价和需求。
结果显示,航班准点率、服务态度和机上设施是乘客最为关注的因素。
本文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乘客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了航空公司提升服务质量的建议。
第六篇: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调查研究摘要:本篇报告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了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和趋势。
报告发现,互联网金融在支付、投资理财和借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综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第七篇: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调查研究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调查,研究了各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影响因素。
微博营销现状的SWOT分析

微博营销现状的 SWOT分析作者:张宇琪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32期微博建立一个可以让消费者和企业共同、展示、服务的平台,微博营销就是以微博为媒介通过分享内容、交流信息等方式,让消费者了解企业,使商品更好卖。
本文从SWOT的角度对微博营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希望给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助益。
一、优势成本低。
在费用上,发微博不需要经过国家的层层行政审批程序。
与传统的付费媒体平台不同,微博不需要广告费用,发布的信息永久保存,微博的数量没有限制,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发起投票的方式,获得消费者的信息,节省调查费用。
企业直接与消费者销售,可以减少批发商、零售商的中间费用,在商品价格上有优势。
立体化。
在微博上,公司可以以任何方法对公司进行宣传,不管是文字、文章、链接、视频、图片、视频、歌曲、GIF、直播等各种形式的内容都可以在公司微博发布。
使潜在消费者通过企业微博发布的信息全方位立体的了解这个企业的文化、产品、诚信等情况,使消费者了解甚至信任这个企业。
操作简单。
微博注册简单,认证只需要网上不需要真人到场,流程非常简便。
操作也简单易学,信息发布快捷方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时查看或发布公司的最新动态、活动消息、相关新闻。
微博与博客相比更加的短小大由于字数限制最多可以发表140个字,所以信息需要简练的表达出企业的信息、态度。
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微博适应的工作。
互动性强。
在微博,名人们纷纷开通微博表达自己的观点。
企业微博可以通过直接名人沟通、交流、互动,迅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消费者可以发言和企业进行交流,共同找寻问题的解决办法。
根据消费者们的意见反馈适当改变产品的功能或者营销方法,让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参与进来使营销变得更有针对性、趣味性、人情味。
增强了营销的效果。
频繁的互动使企业始终在消费者的视线中保持一个活跃、具有亲和力的形象,在消费者想购买与企业相关产品时可以想起这个品牌。
如:海尔的官方微博常常在热议的微博或名人微博的评论区用诙谐的简短语言对话题评论抢夺热门,不关注电器的人也能在热门微博或名人微博下面看到它的身影,提升了自己的曝光率。
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舆情特征分析

|RADIO &TV JOURNAL 2020.06据CNNIC 发布的第44次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普及率超过总人口一半。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1.39万亿元,社交软件为活跃用户应用领域TOP1。
网络社交平台移动性、互动性、碎片化、发布便捷的产品特征,恰好契合当今用户的偏好和接收方式,满足自媒体时代下广大网民的互联网社交和内容消费需要。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开表达意见的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聚合民意,使舆论迅速发酵,微博逐渐成为公众叙事、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
研究当前微博舆情的特征,对于把控我国舆论格局、社交平台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舆情舆情是指民意的状况,即民众对于公共生活中各种热点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意见或情绪,这种情绪既可能是公开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潜藏在心底的。
网络舆情是指人们借助互联网这一渠道来传播其情绪或意见的总体状况。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交流互动的共享性、时间空间的开放性等。
网络舆情有利有弊,既能拓宽公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又因其匿名性、突发性的特点易导致舆情危机。
把握网络舆情能全面获知公众意愿及诉求,反映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二、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回顾及产生原因(一)2019年国内微博平台社会热点事件回顾根据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所针对的问题,可以将其分类为曝光型、抗争型、公共安全型、娱乐型,如表所示。
(二)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产生原因1.片面信息容易导致舆情反转微博所传播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特征,所以微博发布的内容往往是一些事件琐碎的细节或片段,每条微博表达信息是有限的,但每个事件都在动态地向前发展、变化,后续的演变、结果能否被及时发布、告知受众,都不能被保证,因此受众往往只能接受到部分事实,断章取义和片面信息被广泛传播便成为了可能。
微博时代“把关人”角色探究

微博时代“把关人”角色探究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在微博社区中,“把关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职责是监督和审核微博上的内容,确保其符合社区规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微博时代“把关人”角色的特点和功能。
一、“把关人”的来源和背景微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微博用户数量已经达到4.61亿。
这么多的用户发布的内容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不当言论、低俗内容、虚假信息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微博需要足够的人力资源来审核这些内容,于是就出现了“把关人”。
“把关人”一般是由企业招聘,并接受审核培训后,负责审核和发布微博上的内容,包括删除违规内容、审核用户举报等。
二、“把关人”的职能和特点1. 监督微博内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把关人”主要是负责审核微博上的内容,确保其合法性和真实性。
他们需要检查微博上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内容,发现不符合规范的内容,及时删除或屏蔽。
2. 针对用户投诉进行处理“把关人”也会处理用户的投诉,包括举报不当言论或其他虚假或违规的内容。
他们需要对用户的投诉进行调查,并及时处理,做出合适的判断和处理。
3. 对重要事件进行公关处理当微博上出现重要事件时,如突发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意外事故等,微博的“把关人”也需要积极参与处理。
他们会通过协调和公关处理使事件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处理。
4. 必须保持中立“把关人”作为微博社区的监管者,必须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他们不应参与其中或对任何一方偏袒。
这个要求对于“把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是微博规则的执行者,必须保持足够的公正性和中立性。
三、“把关人”的角色与社会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公众的监督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
微博的“把关人”作为微博社区中的重要监管者,为微博与其他社交平台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使得微博更加透明和可信,加强了公民的参与和监督能力。
在微博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展示自己的生活,微博社区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
新浪微博用户属性可视化分析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技论坛190 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8月下新浪微博用户属性可视化分析*秦港 宋伟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摘 要 随着互联网社交在人们社交关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互联网社交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爆发式增长。
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用户潜在关系、用户行为和特征模型蕴含着巨大价值。
本文借助“重磅:研招网2019年研招招考数据出炉”这条微博的转发信息,针对新浪微博用户的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索转发该条微博的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
关键词 新浪微博;用户属性;研究生信息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交软件不断涌现,微博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产生,用户可以及时更新简短的话题并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发布,这种新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扩充人们社交方式且增加新闻的传播方式,让新闻也能经由普通群众传播。
新浪微博以其得天独厚的机遇、名人效应和先发性迅速发展,用户数量猛增成为微博领域的一枝独秀。
伴随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日活跃量,蕴含着大量可挖掘价值的用户信息和用户行为数据生成,对微博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显得很有必要。
进入2012年,大数据越来越多地被提及,探索数据背后的价值成为热点。
本文借助图、表等可视化方法展示对微博用户属性分析的结果更加直观简单的让人们看到关注考研信息的微博用户的行为和特征。
1 新浪微博数据的获取本实验获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重磅:研招网2019年研招招考数据出炉”这条微博的转发情况,包含转发人、转发人主页、转发内容、发布时间、转发人性别、转发人粉丝、转发人地区。
使用新浪微博的API ,接口名称为statuses/repost_timeline ,获取转发“重磅:研招网2019年研招招考数据出炉”的所有用户的列表。
新浪微博对这个接口有限制,只能返回最新的2000条数据,足够满足实验数据要求。
观察返回的数据,有的转发记录获取不到用户信息,删除这些对实验没有作用的转发记录,最终获取到用于实验的数据集[1]。
微博传播趋势研究与预测

微博传播趋势研究与预测一、引言自互联网时代以来,微博已成为社交媒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中国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微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逐渐加强。
本文旨在研究微博传播趋势,并尝试进行预测。
二、微博传播趋势分析1.用户数量的增长趋势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微博用户洞察与趋势分析报告》,截至2019年,微博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5.88亿,相比2018年增长了约12.5%。
可以看出,微博用户数量的增长趋势是明显的。
2.内容类型的变化微博最初以文字为主要内容,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内容平台。
不仅可以发布文字内容,还可以发布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并涵盖了各种主题和话题。
可以看出,微博平台内容类型在不断扩展和变化,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3.用户参与度的提高微博用户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已经成为微博内容的创造者和参与者。
用户的评论、转发和点赞,对微博内容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微博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力和用户参与度的提高也成为了微博传播趋势的一部分。
三、微博传播趋势预测1.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将会加强通过对微博平台现有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微博内容类型的多样化和扩张是一个持续的趋势。
因此,未来微博平台可能会更加重视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以满足用户需求,加强平台的吸引力和用户参与度。
2.垂直领域的发展将会持续加强微博平台的内容涵盖范围已经非常广泛,但未来,微博可能会更加关注垂直领域的发展,以满足用户对特定领域内容的需求。
同时,垂直领域的发展还将促进平台内容的精细化和个性化,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将成为微博传播的重要支撑未来,微博平台将会更加注重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包括分析用户需求和行为、检测垃圾信息、推荐内容等方面。
这将促进微博平台的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支持微博传播的稳健和持续发展。
四、结论综上所述,微博传播趋势的分析和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微博“粉丝”现象及其存在问题-2019年文档

微博“粉丝”现象及其存在问题“粉丝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源于2005年“超级女声”选秀节目的热潮,之后的“梦想中国”、“百家讲坛”、“我型我SHOW”等节目的轮番登场更让“粉丝文化”在全国风起云涌。
“粉丝”一词是英文fans的英译,《牛津现代高级词典》中的解释为“对某事物之狂热者,迷”,常用来指流行文化现象的积极参与者、推崇者与狂热追捧者。
新浪微博正式借助了这些流行文化的参与者、推崇者,实现了微博品牌的推广。
“微博粉丝”这一新型网络“粉丝”形态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浪潮发展起来的,但是它又与传统的“粉丝”不完全相同,首先,微博中存在一部分“非动态粉丝”,也称为“僵尸粉”。
这类“粉丝”是微博用户为提升自己的人气而购买的“粉丝”,这些“粉丝”不会更新微博,有的甚至没有头像,是活动能力极低的微博账号。
这类“粉丝”数目的变化只能满足一些博主的虚荣心,不会为其带来实质上的人气,因此称为“僵尸粉”。
除此之外的“粉丝”则称之为“活粉”。
但是,“活粉”中还有一部分的“粉丝”群体是由于微博的热潮而开始“关注”他人,成为“粉丝”的,这一类“粉丝”笔者称之为微博“新生粉丝”。
一、微博“粉丝”的内在生成机制“粉丝”文化的形成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正是媒体来势凶猛、无孔不入地将信息反复不断地传输给受众,使得偶像形象迅速扩张,为“粉丝”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和基石。
而微博的出现及其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更为文化产品的消费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社会各界名人纷纷入驻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获得自己想要关注的信息和名人动态,因而吸引了众多的受众关注,加之“粉丝”在文化产品的消费中有着很大的自主权,这样微博“粉丝”便应运而生。
大众媒介和微博的发展对于微博“粉丝”的形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事物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微博“粉丝”的兴起也必然有着“粉丝”自身心理机制的作用。
从微博“粉丝”的主体特征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传统的狂热的受众,而是个体存在的微博“关注者”,那么,是什么因素驱动他们持续关注名人或官方机构,成为其“粉丝”的呢?1.使用与满足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认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微博微信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微博微信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社交媒体在过去的几年中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两个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和微信在中国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
他们不仅仅是朋友之间交流的工具,还扮演着政府宣传和商业推广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微博和微信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微博作为一种微博客的形式,用户可以通过发布短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与其他用户互动。
微博在中国社交媒体市场的地位不可忽视。
根据2019年的数据,微博拥有超过4亿的月活跃用户,每天有数百万用户分享他们的生活、观点和见解。
此外,微博还与许多明星、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为他们的宣传活动提供平台。
这使得微博成为人们获取热门资讯和娱乐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不仅仅是微博,微信也在社交媒体领域赢得了巨大的成功。
微信不仅有聊天和社交功能,还包括了许多其他功能,如支付、订阅号和小程序等。
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亿,成为中国社交媒体市场中最大的平台之一。
微信的成功在于其集成了许多实用功能,使得用户不仅可以与朋友聊天互动,还可以进行各种消费和商业活动。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和微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用户增长速度的减缓,平台上的内容可能会变得过于重复和无聊,导致用户流失。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还面临着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一些用户隐私泄露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这促使政府和平台提供商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措施。
此外,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也成为微博和微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未来,微博和微信将继续发展壮大。
首先,随着5G技术的到来,社交媒体平台将可以提供更快速和稳定的连接,使用户能够更好地享受各种功能和服务。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得社交媒体平台更加智能化,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和内容推荐。
另外,社交媒体与商业之间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广告和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将成为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喜 一辩稿 饿.1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2019年年初的微博用户统计表明微博活跃人数达4.3亿,占中国网民总人数的53%,作为当前几近最大的社交平台,微博热搜也受到众多人关注。
全民在我方看来仅仅是一个夸大的修饰词,指代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范围,就比如全民偶像创造101,全民老公王思聪,从来不代表所有人。
我们以主体为标准将论域划分为三方面,即资本,官方,以及普通民众,这样可以涵盖全部主体,以方便我们双方进行后续讨论。
在开始论证之前,我想请在场各位明确两点,第一,微博热搜从来不是一个公益性榜单,他只是新浪公司用以营利的工具,无论怎么包装,仍然没有脱离资本的本质;第二,刷不刷微博他不是一个涉及原则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个细枝末节的工具选择。
我方之所以认为全民关注微博热搜是可喜的,是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全民关注微博热搜可以使资本获得更多利润。
运营商通过微博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广告,关注的人多了,广告受众变多,广告费提高,通过广告的盈利自然变多。
二是各方资本涌入买热搜,给新浪公司以直接收入;同时,买热搜的公司也可以借助微博热搜的庞大关注群体达成自己的宣传目标,获得隐形的关注收益,两全其美。
第二,全民关注微博热搜可以使普通民众获得娱乐、了解时事热点。
我们说微博热搜的本来功能是提供时事热点,微博热搜十分钟更新一次,实时性强,这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优势。
而因为资本介入导致的热搜榜不完全真实的问题,恰恰因为全民关注而被冲淡。
一方面,全民关注使得微博热搜统计样本量增大,手动搜索次数增多,人工产生的热度可以与资本相抗,使得微博热搜榜单上的内容与实际的热点更加一致,满足民众了解时事热点的需求;另一方面,资本为达到其宣传目的,必然会在其推出的热搜上讨民众的欢心,无聊的新闻即使因为雄厚的资金在热搜榜上呆上一整天也不会有人点进去看,或者看了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白白浪费钱而已,资本的逐利性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那么也就是说,即使是被资本推上热搜的、不算热点的新闻,也势必是满足民众娱乐需求的。
2019年微博用户分析

2019年微博用户分析:
微博在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中表示,2019年12月的月活跃用户数为1.6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5400万。
月活跃用户数中约94%为移动端用户。
2019年12月平均日活跃用户数为2.2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2200万。
用户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是指在系统设计之前和设计、开发过程中对用户需求所作的调查与分析,是系统设计、系统完善和系统维护的依据。
当完成用户需求调查后,首先对《用户需求说明书》进行细化,对比较复杂的用户需求进行建模分析,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需求。
例如采用Rational的Rose工具进行需求的建模分析。
如果使用工具进行建模分析,对需求分析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需求定义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的问题有内容失实、遗漏、含糊不清和前后描述不一致。
需求说明:
当完成需求的定义及分析后,需要将此过程书面化,要遵循既定的规范将需求形成书面的文档,我们通常称之为《需求分析说明书》。
邀请同行专家和用户(包括客户和最终用户)一起评审《需求规格说明书》,尽最大努力使《需求规格说明书》能够正确无误地反映用户的真实意愿。
需求评审之后,开发方和客户方的责任人对《需求规格说明书》作书面承诺。
具体的同行评审详见需求评审章节。
需求确认:
需求确认(Requirement Validate)是需求管理过程中的一种
常用手段,也是需求控制的五一节之一;确认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进行系统需求调查与分析的人员与客户间的一种沟通,通过沟通从而对需求不一致的进行剔除;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是指,对于双方达成共同理解或获得用户认可的部分,双方需要进行承诺。
2019年微博的传播特点

微博的传播特点微博的传播特点微博的产生微博即微型博客,即时博客,,是web2.0 时代新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化的互联网社交服务。
它打通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界限,让用户通过手机、IM 软件,MSN、QQ、skype、gtalk,和外部API 接口等途径,即时向外发布140 字以内的文本。
在微博客中,Twitter 最具有代表性。
它由美国的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等人于2006 年联合创建。
它的大致运营方式是,任何用户向Twitter上传每条不超过140 个字的消息,该用户相应的“跟随者”(followers)就能及时查看该信息并发表评论。
所谓“跟随者”,就是指关注某一账号所发布内容的其他Twitter 用户。
而用户也可以主动“追随”(following)别人。
它通过限制信息字数、即时抵达、用户自主收发和鉴别真伪的方式,实现了自主、互动、简洁、快速的信息传播。
2007 年之后,国内陆续出现了微博客网站,如饭否、做啥、叽歪、嘀咕、贫嘴、同学网、腾讯滔滔、9911 等,它们在界面和操作方式上与Twitter 有类似之处。
其中,饭否影响力较大。
2009 年上半年,饭否的用户从年刜的30 万激增到100 万,众多文化名人的光临以及国内众多知名媒体开辟的饭否官方账号,使饭否一度成为中国微博的标杄。
但是在国内微博刚刚开始起步发展时,2009 年7 月,饭否、歪叽、嘀咕等相继出现技术敀障,用户无法登陆,到现在依然处于系统维护中。
2009 年8 月,新浪加入微博领域,借助网站平台及名人资源优势启动内测。
李姚晨、赵薇、李宇春、黄健翔、李冰冰等众多名人相继开通新浪微博,开复、引来众多网民的关注与参与。
新浪微博旨在“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网友将“围脖”作其昵称,比喻彼此交流很温暖,使用“围脖”的男男女女被称作“织男”、“织女”。
微博的传播特性1.操作简易,收发方式多样微博注册简单,网民只需填写电子邮件地址,设置登陆密码即可成为微博用户。
中国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研报告

年中国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研报告中国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研报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我国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程度以及使用习惯的变化备受瞩目。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社交媒体用户的特点,本次调研报告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对中国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一、社交媒体使用普及程度社交媒体的普及程度在中国日益增长。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社交媒体用户达到10.3亿人,其中手机用户占比高达95%。
相较于过去几年,社交媒体的用户规模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与频次调研结果表明,社交媒体在中国网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超过70%的用户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超过2小时,而超过50%的用户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频次达到5次以上。
这充分展示了中国网民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以及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社交媒体使用场景中国网民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场景多种多样。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交媒体主要被用于交流沟通、获取资讯、分享生活点滴以及娱乐消遣。
其中,超过90%的用户使用社交媒体来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超过80%的用户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新闻和时事信息。
四、社交媒体平台偏好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网民对于社交媒体平台的选择并不止于一个。
目前,微信和微博是最受欢迎的两大社交媒体平台。
超过80%的用户同时拥有微信和微博账号,他们通过这两个平台进行社交媒体的使用和信息传递。
五、社交媒体使用目的社交媒体在中国网民中的主要使用目的是社交和娱乐。
超过70%的用户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交交流,而60%的用户利用社交媒体消遣娱乐。
此外,社交媒体作为商业推广和广告宣传的渠道也备受青睐,超过40%的用户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商品和服务信息。
六、社交媒体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随着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调查发现,超过60%的用户对社交媒体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表现表示担忧。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差异分析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差异分析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微博平台,它们的功能、用户群体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有着一些差异。
1.功能差异: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在功能方面略有不同。
2019年,新浪微博
更新了其界面设计,增加了短视频功能,视频播放速度也更快,同
时支持更大的多媒体文件上传。
腾讯微博则更注重微博与QQ帐号、微信、QQ空间等腾讯系产品的整合性。
例如,使用腾讯QQ登录微
博已成为腾讯系产品的长期策略之一。
此外,腾讯微博还与手机QQ
进行了深度整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QQ随时随地查看微博。
2.用户群体差异:
两个平台的用户群体也存在一些差异。
新浪微博的用户更倾向
于年轻人和媒体职业从业者,其中包括许多知名人士。
腾讯微博依
托于腾讯QQ的影响,其用户群体更加广泛,年龄跨度也更大。
3.商业模式差异:
两个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异。
新浪微博缺乏电商直接
销售的功能,广告推广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而腾讯微博则可以直接
通过其“微信支付”跟“腾讯QQ”等服务平台来支持电商营销,拥
有更广泛的商业营销渠道,对线上商业营销的覆盖范围更广。
综上所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都是中国非常流行的社交媒体
平台,它们在功能、用户和商业模式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
中国微博活跃用户研究报告

中国微博活跃用户研究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研究中国微博平台的活跃用户群体,并探讨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和趋势。
通过分析微博上的用户活动和内容,我们可以了解用户的偏好、兴趣和参与程度,从而为品牌和营销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市场洞察。
研究方法为了进行研究,我们使用了以下步骤:1.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来自微博平台的大量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个人资料、粉丝数、关注数、微博内容和互动数据等。
2.数据清洗:我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清洗和整理,去除了无效或重复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数据分析:我们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得出结论和趋势。
4.模式识别:我们通过对用户行为和内容的模式进行识别,揭示了微博平台上的活跃用户特征和行为模式。
研究结果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性别分布:微博活跃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略高于女性用户,约占总用户的55%。
2.年龄分布:年龄在20至35岁之间的用户是微博上的主要活跃群体,占总用户的60%。
3.地域分布:大城市的用户活跃度较高,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是活跃度最高的城市。
4.兴趣偏好:微博用户对体育、娱乐和科技等话题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这些内容也是用户互动最频繁的领域。
5.用户互动:微博用户更喜欢通过转发和评论来表达对内容的观点和意见,比起创作原创内容的用户更活跃。
6.粉丝关系:用户的粉丝数目和关注数目对用户的活跃度有重要影响,拥有较多粉丝和关注的用户更容易成为活跃用户。
结论通过对中国微博平台活跃用户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该平台上用户的兴趣、行为和趋势。
这些洞察对品牌和营销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吸引更多的用户和粉丝。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基于微博平台上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也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建议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定期更新数据并密切关注用户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微博用户分析
一份新的数据报告详细展示了中国总体主要社交产品的用户数据和使用情况,包括微信,微博,陌陌,百度贴吧,多闪等。
这本报告由极光大数据发布,报告使用的数据终止到2019年2月。
这份报告说,到19年2月末,整个社交网络行业的用户装机规模是9.73亿,安装渗透率达到88.5%。
熟人社交仍然是主流,有67.1%的用户对熟人的主动性高于对陌生人。
但是,陌生人社交的市场也很大,有三成用户对陌生人和熟人的主动性一致。
下面我们看下主要的社交产品的数据。
微信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级应用,月活用户达到9.9亿(甚至超过2月底整个社交行业的用户数,一个解释是,用户会在手机上卸载产品),日均使用时长是64分钟,日均启动次数达到17次。
有超过5成的用户表示对微信比较依赖或非常依赖。
就微信而言,超过1成用户好友人数多于500人,超过2成用户微信好友人数在200人到500人之间。
但是,实际上有超过6成的用户,每周交流的人数不超过20人。
用户发朋友圈的频率差异也很大。
4成用户每天都发,与此同时,有2成用户一个月发不到一次。
不过,大家倒都很爱看别人发的内容。
有9成用户每周会刷朋友圈,有6成用户每天都会刷朋友圈。
发朋友圈和刷朋友圈的频次跟年龄相关性很强。
报告说,年龄越大的用户,朋友圈发和刷都越勤:“近6成60后用户每天发朋友圈,而00后发朋友圈的频次最低,仅14.9%的00后每天发朋友圈。
”
腾讯的另一款社交产品QQ的月活用户是6亿,日均使用时长也有57分钟。
在腾讯的两款产品之后,最大的社交网络产品是新浪微博。
它的月活用户达到3亿,日均使用时长是34分钟。
此外,新浪微博用户明显要更加年轻。
25岁以下的用户占了微博用户的57.4%。
在微博的用户中,男性用户更喜欢表达观点,因此发微博更频繁。
女性用户更喜欢关注名人状态,因此更喜欢刷微博而不是发微博,有18.4%的女性用户几乎从不发微博。
其他主要的社交产品中,陌陌的月活用户达到4783万,日均使用时长31分钟;百度贴吧的月活用户也超过了4000万,日均使用时长为30分钟。
其他两个老牌社区豆瓣和虎扑用户数量也很大。
豆瓣的月活用户达到601万,日均使用时长21分钟;虎扑月活用户671万,日均使用时长46分钟。
最后再来看两个社交领域的新星,音遇和多闪。
音遇是一款音乐社交产品,月活是589万,日均使用时长达到40分钟。
多闪的用户
数量更多,月活用户有1671万,但是日均使用时长仅有4分钟。
也就是说,用户黏性要差很多。
这距离要挑战微信的目标,差距非常大。
以上就是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中,对中国主要社交产品的用户数据,以及用户使用情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