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合集下载

上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件

上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件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主旨归纳
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孔子对“仁”的认识和态 度。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有“克己复礼为 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有“爱人” 是“仁”,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
但是基本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己的自觉,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别是 仁。仁的本质则是“爱人”,父行父道爱 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 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 颜渊》) 。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 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 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 ,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 ”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
学会包容与珍惜,然后,才能从彼此心灵的和弦里感受
到真正的幸福。 让我们善待生命中的缺点,以宽容之心看自己,以豁达 之心微笑面对生活,我们便会与欢乐相伴,与幸福相随。 微小的缺点也是美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修身名句
火不热贞玉,蝇不点清冰。
——唐·白居易《反白头吟》 赏读:火烧不热坚贞的玉石,清明透亮的坚冰不会被苍 蝇弄污。比喻品行端正的仁人志士,能经得起艰难困苦等 考验。明志之言,足供借鉴。
回报;我们无条件地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
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
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
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
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 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 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地规范。 因此,孔子宣扬的“礼”固然有不少需要 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 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仁”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因为它暗含“己所欲,施于 人”,而孔子也明确地将其表达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因此,“仁”升华与提升了人性的内在潜能。
3.孔子的“仁”和“礼”有什么联系和区分? 【点拨】(1)联系:“仁”和“礼”是融为一体的,“仁”是“礼”的精神支柱, “礼”是“仁”的一种外在体现。 (2)区分:“仁”是目的,而“礼”则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 完善而服务的。
这里有一位固执的老者,年复一年,仍坚持着自己劳作。春天播种,下地 秋收,冬天除雪,步履日渐蹒跚,但她干起活来仍充满力量。除了不时整理行 装进京开会,几乎没什么能把她和普通农妇一眼区分开。
她是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 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申纪兰1929年诞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抗战时期,她就担负过村里 纺花织布小组的组长。一嫁到西沟村,她就积极参加劳动。1951年西沟村成立 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成了副社长。这对奉行“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 古训的山里人来说,已让人刮目相看。但在她心里,有一个坎始终过不去:为 啥妇女的劳动酬劳要少一半?
村里本来是男女共同协作劳动的。经申纪兰申请,社里专门给女社员划出 一块地,和男社员进行劳动比赛。男社员认为稳操胜券,该休息就休息;被发 动起来的妇女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始终在田间争分夺秒。最后,女社员赢得 了比赛。
这场劳动比赛在西沟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男社员都开始支持男 女同工同酬。
不久,全国妇联、山西省妇联的同志来到西沟村:一是考察;二是帮着申 纪兰出谋划策。在妇联的支持下,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妇女提高劳动技能,还设 立了农忙托儿所,使妇女能专注劳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共17张PPT)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对句精辟,气势磅礴 孔子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明白如何利用特殊的语言更好地 表现自己的思想。 对偶句式可以精确地揭示事物一分为二、对峙统一的奥秘。而 孔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对其加以利用,创造出一系列或精警动 人或鞭辟入里的格言。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 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其精彩、深刻,何 须再置一词!这一类警句,孔子说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君子小人的,“君 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无不可以让一切怀才不遇者在自比君子时引用,从而 得到一种鄙弃群小、傲世挺立、回肠荡气的快感。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4-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推荐,选拔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举起,抬起 举类迩而见义远 提出,举出 (3)举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发动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克,占领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全,整个
-5-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有仁义的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 德,却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 点评:在孔子看来,追求仁德之心,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所以一切 的“士”,一切的“人”都应该自觉地去实现“仁”,即便牺牲自己的生命 也在所不惜。孔子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孟子,面对孔子的 “杀身以成仁”,孟子理直气壮地表示要“舍生取义”。
“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不管什 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 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 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 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7.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共24张PPT)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7.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共24张PPT)

如何让他人感受到尊重感?
• 对待他人要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
• 尊重他人的人格,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 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 要善于欣赏他人,接纳他人,不能够嘲笑他
人的缺点与不足。
• 要遵守对他人的诺言。
尊重他人的事例——女王敲门
•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 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丈夫 在里边问:“谁?”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维多利亚。”女王回答。里边 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里边再问:
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 府共同倡导。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 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
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 “黄金法则”任何人、任何国家,在谋求自己生 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 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
临!”店员十分不解,店老板解释说:“他今天是作为一个 客人来到这里的,我们应当尊重他。要记住:我们的一切
都是顾 受。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尊重和
理解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
人的尊重和认可,否则往往会很苦恼。但是,尊 重是相互的,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尊重的权利, 也有尊重他人的义务。“敬人者,人恒敬之”, 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就应该尊重和理解他人。
• 看第一个材料 • 你有过站在他人立场上体会他人心情的经历吗?按照下 面的三步换位 • 思考,看看自己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 第一步:他(她)的需要是: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件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件
着哪些值得弘扬的 思想精华?对我们有何启示?请谈一谈自己 的看法。
(1)克己复礼:不管在什么时候,必须考虑到 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必须对自己 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结合自 己的实际来谈)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无条件 地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 人的心。(结合自己实际来谈)

整体感知: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 谈谈“仁”的内涵(谈谈你对孔子 所说的“仁”的理解和认识)
自处:克服一己之私,而遵循礼的规定, 具体来说,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处世: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 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 本信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 被表述为“恕”或“宽恕”
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15则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 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一下两个问题的提 示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 A、什么是仁? B、怎样做才能达到“仁”?
什么是仁?
克己复礼 (1.颜渊问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仲 弓问仁) 爱人。 (3.樊迟问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夫仁者,……)
互动探究
1、如何理解“克己复礼”?说明“仁”和 “礼”的关系?
(1)“克己复礼”是指要克制自己,使自己 的言行都符合礼,这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
(2)“仁”和“礼”是融为一体的,“仁” 是“礼”的精神支柱,礼是仁的一种体现, “仁”是目的,“礼”是手段,是为实现“仁” 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所以“仁”仍 是核心。
《论语》选读之四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学习目标:通过翻译重点句子,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重点:什么是仁? 怎样实施仁? 施仁后会如何?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众多音符,才能奏出美妙、雄壮的交响乐,一个音记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千万种步伐,有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物。 一个人做的事好与坏,需要别人评价;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与平 淡,需要别人点缀;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信赖,需要自己先付出努 力。 富人并不是很快乐的,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关心与信赖,他不 能融入大众的爱。 穷人并不是很悲伤的,因为他得到了别人的同情与关怀,他融 入了大众的爱。 要想得到别人的一点爱,就必须先去爱别人一点;要想得到别 人的一丝情,就必须先给别人一丝情。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平等地来到这个世上,没有富人与穷人之分,没有纯洁与 狡诈之分。是因为人的心灵的改变,有了善良与邪恶,有了富人与 穷人。 人生就是这样,不然怎么有坎坷与曲折的道路,有拼搏与奋斗 的意志;有悲伤与激情的感触。
一、名人名言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 ——《礼记》 3、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谚语 4、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 哭,它也哭。 ——英•萨克雷
二、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3、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卢照邻 4、父 兮 生 我,母 兮 鞠 我,拊 我 畜 我 , 长 我 育 我 ,顾 我 复 我 ,出 入 腹 我。(其大意 是说:父生我,母哺育我。爱抚我护持我,养我 长大教育我。照顾我挂念我,出门进门想着我。) ——《诗经-小雅》
课外延伸
看看我们身边的“仁”。
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 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 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吴孟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 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0张48页PPT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0张48页PPT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0张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课件
《论语》选读
第四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智 (1)问知。子曰:"知人。" _____ 知 通_____
(2)举直错诸枉 措 _____ 错 通_____
向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_____ 乡 通_____ (4)知者利仁
智 知 通_____ _____
解释下列红色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赞许
靠 条目 资质愚钝 从事、实行 担忧 比方 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2)为仁由己
(3)请问其目 (4)回虽不敏 (5)请事斯语矣 (6)尧舜其犹病诸
(7)能近取譬
(8)士不可以不弘毅 (9)死而后已
停止
贫困
(10)不仁者不可以久Βιβλιοθήκη 约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什么是“仁”?
克己复礼; 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天下归仁; 我欲仁,斯仁至矣; 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4)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5)仁以为己任,不以重乎?
文章中有几个人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 问题?文章中有几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看法? 四个人请教: 颜渊、仲弓、樊迟、子贡 两个人阐述: 孔子、曾子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仁”的内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课件

29
• 其中“一日”两个字值得反复体味。张岱 在《四书遇》中评论说:“‘一日’字最 可味,舍此‘一日’不下手,永无下手之 期矣。百事都始于‘一日’,况为仁乎?” 这个评价很有启发意义。“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意思是说,要做到仁,要拥 有仁德,关键在自己。自己不追求,自己 不努力,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

完整最新版课件
36
•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 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 人。古人非常看重祭祀,有“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的说法(《左传·成公十三年》)。
完整最新版课件
11
• 3、【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 “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 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 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 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 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完整最新版课件
20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 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 维护正义的人。”
完整最新版课件
2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 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有仁德的 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 仁。”
• 知者就不同了,“知者利仁”,智者知道 “仁”对他有利,所以便去行仁道。仁者 智者,一个以“仁”为本,一个以“仁” 为用。仁者是自发的,智者是自觉的。从 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仁者有内部动机, 智者靠外部激励。仁者、智者,如果二合 为一,那人生修养就完美了。

高中语文课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管

高中语文课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管

为拍照游客摇落 “花瓣雨”
中国游客 泰国厕所洗脚
朗读课文
什么是仁?
思 考
怎样实施仁?
施仁后会如何?
什么是仁?
• 克己复礼 • 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 爱人。 • 仁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
仁的标准
仁的核心
从自处的角 度来看,孔 子所说的 “仁”就是 克服一己之 私而遵循礼 法的规定。
1.《阿房宫赋》中虚写了长桥样子的句
子是:


2.《阿房宫赋》中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
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
是:“

。”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
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
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
语对比的句子是:“

”。
4《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
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
,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
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语句是:


5.《阿房宫赋》的结尾部分韩愈用作“

”两句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
的句子。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的灭亡
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
语句是:


当“恕”道照进现实:
1分钟:闭眼沉思,自省曾经做过的“不欲”。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 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 地体贴他人。
怎样实施仁? 实现“仁”的关键 是将心比心、推己
• “非礼勿视,非 及人。
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
• “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
• 能近取譬,可谓 仁之方也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整版PPT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整版PPT课件
是仁?(内涵)
仁 怎样实施仁?(措施)
施仁后会如何?(效果)
1、【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矣。'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 私欲)回复到礼,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 普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 难道靠别人吗?”
诵读课文、合作探究
什么是仁?(内涵)
仁 怎样实施仁?(措施)
什么是仁?
克己复礼为仁。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
如承大祭。 爱人; “恕”。
怎样实施仁? 实现“仁”的关键
是将心比心、推己
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
及人。
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
小 结:
“礼”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 “礼”是外在的规范:思想核心 “仁”是内在的自觉:理想人格
古代大夫的家族
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 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庄重。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 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 天尤人。”
• 仲弓说:“我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
儒家理想人格的 核心“ ”
故事一则:
盲人提灯的故事
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 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 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问题4:如何理解第9节中“仁者
安仁,知者利仁”这句话?
• 孔子的理想人格有一个根本点,就是具有 仁德。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弟子们 多次提出过这一问题,孔子也做出了不尽 相同的回答。选文第1则是颜渊和孔子的问 答。“颜渊问仁”,“问仁”就是请教什 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
先秦诸子选读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求
• 一、做好预习,课堂上跟上思路;
• 二、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 三、课后做好配套练习,自主背诵
默写 • 四、备好应有的字典
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八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其中却包含着很 深的道理。以国来说,哪一国都不愿意受 到侵略和剥削,你也就不要去侵略和剥削 别国;以家来说,谁家都不愿意幸福和美 满受到破坏,你就不能去破坏别家的幸福 和美满;以人来说,你当然不愿意自己在 任何方面被伤害,那你就不能去做任何有 可能伤害别人的事。可以认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正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道德 标准之一,所以一直流传至今,而且还会
• “邦”是指诸侯国。“家”跟“邦”并提, 指的是大夫的家族。仲弓表示:“雍虽不 敏,请事斯语矣。”这句话,跟颜回所说 的一样。孔子对仲弓的回答最根本的是八 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 曾经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恕”。选 文第4则: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这个问题十分有趣。
•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 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 人。古人非常看重祭祀,有“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的说法(《左传·成公十三年》)。
7.孔子“仁”的思想精华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优质课课件幻灯片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优质课课件幻灯片课件
【译文】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 接见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 祭祀一样严肃庄重。自己不愿承受的,不要加到 别人身上。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 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 人。”
仲弓说:“我冉庸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 些话。”
3、【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 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 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对人慈爱。” 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别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 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出来,去见子夏,说:“先前我拜见老师,问他什么 是智,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 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句话的含 义多么深广啊!舜做了天子,从群众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 讲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做了天子,从群众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 尹,不讲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 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 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 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 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 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 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孙叔敖埋蛇的故事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 埋之;归而泣,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 曰:“闻见两头之蛇者必死,向者吾见之,恐 去母而死也.”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

【译文】 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的人有及仁人志 士,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 命。” 选文9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 者安仁,智者利仁。' 贫困 安乐,安乐的生活
以…为安 以…为利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不可以长处于贫 困中,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 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问题探究】
孔子的仁的学说 蕴含着哪些值得 弘扬的思想精华?
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 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 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 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 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 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 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 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 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 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 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颜渊 : 子贡 : 樊迟 : 仲供 :
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
什么是仁?
思 考
怎样实施仁? 施仁后会如何?
什么是仁?
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怎样实施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
实现“仁”的关键 是将心比心、推己 及人。
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 举直错诸枉,能使 枉者直。 能近取譬,可谓仁 之方也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不想被人伤害,就不要伤害别人。 你不愿意被别人在背后议论贬低,你就不 要在背后议论别人。 自己遇到困难时,希望别人来帮助,那么, 就请你在别人向你求助的时候,伸出援助 之手。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 要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感受出发,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 人、尊重他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以自我为中 心,对他人、集体、社会和自然漠不关心 的利己思想,这种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是 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
是: 能否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 人”。
因为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 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 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自己 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如此,将 心比心,推己及人后,自然就能做 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今有心比心。
阅读感悟
在我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接受治水任 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 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家里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 是他告别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 洪水的劳动。经过13年奋战,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了9 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 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大禹治 水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 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河水流到邻国去就行了, 那不是省事得多了吗?” 思考:比较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两则故事,说说你的感 想。
细雨淅沥,秋风瑟瑟。车靠站,上来一 位中年妇女,她走到一个座位,打量了一 番,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嘴里喃喃自语。 一瞧,原来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 滴了几滴水,弄湿了椅面。 她重选了一个空着的双人座位。入座 时,随手把她那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旁边 的座位上· · · · · · 读了这个事例,你有何体会?
A.他人利益高于一切 B.自己所不需要的是毫无用处的东西 C.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D.自己的好恶决定着别人的好恶 2.下列行为中与善良格格不入的是( ) B ①对别人的优点、成就心怀妒忌 ②讽刺、挖苦别人的缺点 ③遇事能替别人着想,助人不求回报 ④对别人的困境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世间的纠纷就会大大减少,人 与人的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 思考:我们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呢?
身体力行 首先,应该提高个人的素养,学会 同情人,让自己能够具有宽容心,能 容纳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学会换位思考,能够设身处 地地思考问题。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你不想被人欺骗,就不要欺骗别人。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至理名言
《论语-卫灵公十五》有一段对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基本意思 : 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利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 强加给别人。 施于人。
核心: 爱人
子贡向孔子问道: “有没 实质: 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 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重 呢?”孔子回答说:“那 他人、理解他人。 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 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别人的
伤害他人 的行为与做法
对别人的优点 对别人的缺点 对别人的困境 妒忌 中伤 不屑 吹毛求疵 讽剌 挖苦
正确的行为 与做法
肯定 虚心学习 包容 理解 善意提醒
落井下石 冷漠
搬弄是非 挑拨离间
关心 支持 排忧解难
和睦共处 真诚 信任
在人际关系中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明了( C)
中年妇女的行为表明:
人们的素质有待于提高;自 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留给别 人。其实,方便别人也就是方 便自己。
像上述这样的事情,在你身边发生过吗?
给别人起不文明、侮辱性的绰号;乱扔 垃圾;随地吐痰;因自己不满,把气撒在别 人身上;用自己的喜好衡量别人等。
综合上述例子,你认为出现上 述不和谐事情的原因是什么?
大人都喜欢逛商店,特别是 妈妈。但我们都注意到:一般三 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 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 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 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 孩子呢?很多专家都无法解释。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 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 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 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