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音乐课对视唱练耳方法的训练

视唱练耳是通过视唱练习和听音训练等途径和手段,培养音乐听觉能力和读谱能力,从而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乐谱视唱能力。在视唱练习中,要把乐谱的音符,通过视觉,用唱名熟练、准确地唱出音调来。这种能力除了要掌握识谱知识技能,具有音准、节奏感以外,还须有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

一、听——音乐的耳朵

听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而听音练习则是培养和提高儿童听觉能力的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首先,可让儿童辨别声源、音色、音的高低。然后辨别音的强弱、音乐进行的快慢、音的长短以及在音乐中的应用、音乐的结构形式等。

二、唱——音准是基础

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能迅速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游戏形式进行,课堂气氛活跃,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视唱时,把学生分成几组,采用竞赛的形状,作视唱乐句接龙比赛,排列音的顺序比赛等。练习时,可做“找知音”这些生动有趣的游戏,老师把一些唱名小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记住音阶的固定音高,然后老师任意在琴上弹奏出一些音程,让学生寻找和自己音高相同的“知音”,拿出卡片,唱出唱名音高,集体认可,即为获胜。这种游戏,学生情绪振奋,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三、动——视唱练耳游戏化

运用音乐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音乐训练,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中,我采用音乐游戏“找朋友”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学习兴趣。具体方法是:把各种动物的头饰发给学生戴上(如小鸭子、青蛙、老母鸡、老牛、小猫等),让学生先模仿动物的各种叫声,然后老师拍出各种节奏,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动物朋友,即谁表演的动物叫声与老师拍的节奏相同,谁就站起来,并拍出节奏。同学们都希望自己有出色的表现,因此上课特别认真,高度集中了注意力。音乐教学中游戏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关键是老师要巧妙设计并组织好,并且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1

学生忽视视唱练耳练习的几个原

在音乐专业教学中,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理论课。从内容上讲,它主要通过视唱和音乐听记来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发展音乐思维能力,培养音乐感受力,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为音乐实践服务。同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对这门课的不了解,学生们容易产生听觉惰性,因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下面,就视唱练耳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做一说明:

一、对视唱练耳课认知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视唱练耳是各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它主要通过视唱(看谱即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因此,视唱练耳的学习不仅在考试中而且在实践活动中都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门课程具有积累时间长、出成绩效果慢的特点,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学习态度上的不重视,归根结底是对视唱练耳这门课没有全面地了解而造成的。

解决方案:加强对视唱练耳课的全面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视唱练耳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视唱和音乐听记。视唱是借助于视觉进行视谱的,但更重要的是凭借内心听觉将乐谱中的内容通过人声加以实现,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们往往只是一味的反复模仿,课程的单调性不仅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改变,而且他们对这门课的真正意义也发生了本末倒置的情况;音乐听记在视唱练耳中直接担负着音乐听觉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因此,音乐听记与其他音乐理论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们没有了解视唱练耳课的特殊性和关联性,单纯的认为视唱就是唱谱,听记就是记谱,没有什么难的,临时抱佛脚就行,孰不知视唱练耳就像英语听力一样,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想在短时间内出成绩是不现实的。

二、听觉惰性的产生

所谓听觉惰性,是指在音乐听觉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下意识或无意识的听觉状态,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通俗的讲,学生在上视唱练耳课时,没有积极的去感受音乐材料,也不注意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对音乐材料仅仅是“一听了之”,不去进行积极的音乐思维或者思维速度迟缓,听觉上的惰性也就随之产生。

2

听觉惰性的产生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的方式,即:在音高、音程、和弦、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听觉上的训练时,总是在模仿中反复练习,给学生以基本的感受,如视唱中的范唱或识谱以及模唱、听辨等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各种音乐知识及要素的认知,只是初步的了解,具有音乐听觉直观性和机械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而言具有被动性。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听觉惰性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教学方式的不得当,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是其主要原因。

解决方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发展音乐听觉、增强音乐思维能力的前提。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以节拍的单拍子为例,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过去积累的各种节拍进行综合分析,把各个拍子(如二拍子三拍子等)的特征加以概括、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并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单拍子的节拍概念,当单拍子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学生的判断能力也会逐步加强。

其次,视唱练耳课与其它音乐理论课及学生的专业学习都有着密切联系,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进度,这也体现出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换句话说,学生在初学音乐时,经常会遇见会唱谱但不会记谱的情况,这就是学生没有把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突出表现。一条旋律或者一首歌曲,普通人通过反复的听,也能唱得很好;但如果要把旋律准确无误的记下来,那对普通人而言就比较难了。这是因为旋律的哼唱是感性的,即使不经过训练也可以表达出来;而记谱不仅需要感性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和基本乐理等音乐专业知识,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因此,在训练学生记谱能力时,应从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曲子出发,先让他们哼唱出来并试着记谱,然后统一唱谱,重点纠正,使学生们能够对音符、曲谱有更直观地认识,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对音乐情感的忽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