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年影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十大政策
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政策

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政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政府可以出台资金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给养老产业,以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设立老年福利机构、建设养老院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可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其次,政府可以推动养老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和实施配套措施。
例如,可以鼓励养老产业与医疗、健康、旅游等产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老年健康、虚拟养老等创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实现共同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专业化、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员。
可以通过设立专业人才培训机构、推动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认证等途径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
最后,政府可以加强对养老产业的监管和规范,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监督机制,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提供的服务符合行业标准。
同时,加强对养老机构的宣传和推广,增加信息透明度,让老年人和家属可以更加放心地选择养老服务。
综上所述,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应包括资金扶持、产业融合、人才培养和监管规范等方面。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涨养老金问题热点提案-两会养老金上涨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涨养老金问题热点提案-两会养老金上涨D--------------------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并轨改革有关联。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实施方案。
按照相关政策,养老金并轨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每月将缴纳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作为养老保险费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副主任张翼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老龄化日益严峻,我国养老金涨幅由10%降至%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的原因有两个。
主要是统筹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缩小城乡居民养老水平差距。
相关延伸:目前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较少,各级医院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老年门诊、老年病房为数不多,老年病人仍和普通病人一样接受诊疗。
部分医院虽设有老年病房、高干病房,但其设施配置、人员结构、技术水平等仍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医疗服--------------------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务的需求,巨大的需求将促进老年健康服务产业快速增长。
以上就是《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涨养老金问题热点提案,两会养老金上涨》的范文全部内容,讲的是关于养老金、我国、老年、十二、人口、退休、改革、提高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两会养老保险,2018年两会养老保险新政策

两会养老保险,2018年两会养老保险新政策《两会养老保险,2018年两会养老保险新政策》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两会养老保险,2017年两会养老保险新政策3月2日讯国新办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官员在会上回应了一系列民生热点话题:养老金累计结余万亿元;养老金入市只是投资选择之一;继续深入研究延迟退休政策;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不会降低失业人员的待遇;今年底符合转诊条件的实现异地就医结算;今年去产能需安置约50万职工,等等。
谈养老金运行——累计结余万亿元对于民众关心的养老金运行情况,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万亿元,总支出是万亿元,当期结余是26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
尹蔚民表示,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主要问题是统筹地区之间不平衡。
要未雨绸缪,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采取综合性措施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谈养老金投资——入市只是投资选择之一对于养老金入市的问题,人社部副部长游钧透露,2016年底正式启动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实施工作。
首批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约的有七个省,资金规模达到了3600亿,资金划拨也在陆续到位中。
游钧说,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入市,进入股市只是养老基金投资的一种选择,并且由市场机构根据市场状况来选择入市的时点。
总之,将多措并举,来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收益。
谈延迟退休——要继续深入研究论证在谈到延迟退休时,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一项重大的经济社会政策,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这项政策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制定政策时,会非常稳慎地来把握,将继续深入、认真地研究这项政策。
谈医保联网——今年底符合转诊条件的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对于全国医保联网工作的进展,尹蔚民指出,这项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首先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养老产业扶持政策

养老产业扶持政策
养老产业扶持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和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此类政策的目标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促进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养老产业扶持政策:
1. 资金扶持:政府提供一定程度的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养老机构设施建设、服务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
2. 减税政策:对养老机构和相关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优惠,降低其经营成本。
3. 优先发展政策:养老产业被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享受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优惠。
4. 市场准入政策:简化养老产业的市场准入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5.人才支持政策:政府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提供相关培训、补贴、奖励等支持,促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发展。
6. 多元化发展政策:鼓励养老机构和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提供包括护理、康复、文娱、健康管理等多种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7. 建设规范化政策:规范和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要求,推
进养老产业的规范发展,加强监管力度,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我国最新的十大养老政策解读

我国最新的十大养老政策解读对于养老事业、养老行业、养老产业、养老企业来说,2013年被称为“养老元年”。
国家、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
汇编整理了关注度最高的十个文件,为大家学习研究养老政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NO.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版文件号:主席令第七十二号时间:2013.7.1主要内容:新法的内容由原来的50条扩展到了85条,变化主要表现在明确了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定位,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设立为老年节,对家庭养老做重新定位,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更加注重对老年人的日常服务,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优待水平,推进宜居环境建设,保障老年人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
上榜理由:从法律高度对养老行业产生影响。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NO.2《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文件号:民政部令第48号时间:2013.7.1主要内容:《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为开办养老机构设立了门槛,包括床位数在10张以上,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有符合养老机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要求的基本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等。
上榜理由:明确了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
发布单位:民政部NO.3《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文件号:民政部令第49号时间:2013.7.1主要内容:《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对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内部检查、监督管理做了规定。
按照管理办法,养老机构应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定期体检,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养老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
养老机构中从事医疗、康复、社会工作等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持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上岗。
养老机构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各类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并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价格管理有关规定。
上榜理由:明确了养老机构的管理要求和监管部门。
2018养老保险最新政策:1年内试点地区购买养老险免税

2018养老保险最新政策:1年内试点地区购买养老险免税2018年4月12日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题为“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自愿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以下开始解读,不对请指正。
养老是民生的重点项目,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对养老需求可以有一个质的飞跃,也能让未来更多的老人的生活有一个舒服的晚年。
简单的说,就是这个政策可以让你主动购买养老商业险,也能让你节省税收,利好!政策解读:一、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个政策,2018年5月1日起,这些地区成为试点: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为期一年!一年!一年!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思:举个例子:一名30岁左右的工薪阶级,扣完三险一金后税前收入还有10000元,那每个月假设购买700元的税延商业养老保险,按最高20%税率算,可以延期扣税的金额为每月140元,一年等于1680元。
这笔税款在领取养老金时候的税率进行扣税,退休后工资比工作时要低,扣的税也比在职时要低很多。
这就是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思,让你可以有更多的养老保险,又优惠了税收,对于个人绝对是有利的。
二、哪些人可以参加:(一)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的的个人,也就是在纳税人连续6个月(含6个月)以上为同一单位提供劳务的所得,要换工作的小伙伴们,要买这款保险注意延后跳槽咯!(指试点地区的纳税人)扣除限额:收入的6%和1000元,取小值。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经营者。
(指试点地区的纳税人)扣除限额: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取小值。
(三)延税保险的账户资金收益暂不征税。
(四)商业养老金的领取方式和条件。
1、达到退休年龄;2、按月或按年领;3、领终身或不少于15年;4、个人身故可一次性领取;5、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全残或重大疾病可一次性领取。
养老产业扶持政策

养老产业扶持政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产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本文将就养老产业扶持政策进行相关参考内容的阐述。
首先,我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
政府出台了多项财税政策,包括免征企业所得税、降低增值税和社会保险费率等,以吸引企业投资养老产业。
此外,政府还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养老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政府在土地使用权、用电用气价格等方面给予免费或优惠政策,以降低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成本。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养老产业基金,用于支持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改造,提高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第三,政府出台了养老服务标准化和认证政策。
政府要求养老机构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包括设施硬件条件、服务人员素质、服务内容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政府还对符合标准的养老机构进行认证,并给予相关奖励和优惠政策,以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度。
第四,政府加强了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政策。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机构,提供相关培训课程,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薪酬激励政策,对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津贴和补贴,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养老服务行业。
第五,政府加大了对养老科技创新和智能化设备的支持力度。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养老科技创新,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政府还给予养老科技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以推动养老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发展。
最后,政府加强了养老服务监管和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养老服务监督机构,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和评估,提高养老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政府还对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养老机构实施严厉的处罚和整顿,营造公开透明的养老服务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对养老产业的扶持政策包括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支持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推行养老服务标准化和认证、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和激励、支持养老科技创新和智能化设备的发展,以及加强养老服务监管和执行相关政策。
2018年养老大事件盘点

2018年养老大事件盘点作者:宗意来源:《新天地》2018年第12期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庞大的群体面临着养老床位供给、看病就医等多重问题。
2018年,从国家到地方也在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法规,保障民众“老有所养”。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4连涨”近年来,退休老年人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今年3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为2017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自2005年到2018年连续14年上调。
同时,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也基本建立。
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大幕既启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到今年6月份,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6万个,各类养老床位达到700多万张,从业人数超过70万人。
其中,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占比超过46%,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加快了健康养老产业的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养老产业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超过93%的养老院开展了医养结合服务,医养结合、“绿色通道”更加畅通,护理型床位超过47%,农村养老服务短板逐步补齐,兜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今年7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对养老机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监督检查作出规定,明确各级民政部门管理的主体责任。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是养老服务业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信号。
7月25日,民政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有关衔接工作”。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力量,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保持行业安全运行和稳定发展。
民政部明确提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要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后正式实施。
中国养老战略政策文件

中国养老战略政策文件
中国的养老战略政策文件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
进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等。
该系列政策文件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下面是关于这两个文件的一些详细内容: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13年发布。
该文件强调了加强养老制度建设、改善养老服
务质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文件强调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投资和经营,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于2014年发布。
该文件
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设立和完善,旨在确保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
文件要求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上建立统一的政府保障和个人参保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这些政策文件标志着中国养老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兼顾政府的主导和市场的作用,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重点,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和服
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中国还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养老制度和服务模式,以适应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日益增长。
中国十大养老政策

中国最新十大养老政策来源:咸阳泾阳民政时间: 2014-01-16 09:33国家、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
中国养老咨询团队在2013年年末为大家奉上养老政策的饕餮盛宴,汇编整理了关注度最高的十个文件,为大家学习研究养老政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NO.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版文件号:主席令第七十二号时间:2013.7.1主要内容:新法的内容由原来的50条扩展到了85条,变化主要表现在明确了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定位,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设立为老年节,对家庭养老做重新定位,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更加注重对老年人的日常服务,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优待水平,推进宜居环境建设,保障老年人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
上榜理由:从法律高度对养老行业产生影响。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NO.2《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文件号:民政部令第48号时间:2013.7.1主要内容:《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为开办养老机构设立了门槛,包括床位数在10张以上,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有符合养老机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要求的基本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等。
上榜理由:明确了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
发布单位:民政部NO.3《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文件号:民政部令第49号时间:2013.7.1主要内容:《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对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内部检查、监督管理做了规定。
按照管理办法,养老机构应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定期体检,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养老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
养老机构中从事医疗、康复、社会工作等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持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上岗。
养老机构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各类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并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价格管理有关规定。
上榜理由:明确了养老机构的管理要求和监管部门。
2018年养老产业趋势

2018年养老产业趋势2018年养老产业趋势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对健康养老的需求逐渐增加,养老产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将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2018年养老产业的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一、我国养老产业的现状分析1.1 养老需求的高速增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越来越高。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接近2.4亿,养老服务需求巨大。
1.2 养老机构的不足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供给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根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养老院床位数约为716万张,但老年人口超过2.4亿。
养老院入住率低,养老机构的建设亟待加强。
1.3 养老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等问题。
加强培训和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2018年养老产业的趋势分析2.1 养老院床位数将大幅增加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政府将加大养老院床位的建设力度。
预计到2018年,全国养老院床位数将增加到800万张,增长率约为11%。
2.2 医养结合的发展势头明显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护理。
预计到2018年,医养结合模式将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养老机构将开展医疗服务,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养老护理。
2.3 社区养老将成为主流模式社区养老是指将养老服务推进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养老服务。
预计到2018年,社区养老将成为主流模式,政府将加大对社区养老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2.4 互联网+养老的发展迅猛互联网+养老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
预计到2018年,互联网+养老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养老服务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2.5 养老产业的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养老产业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预计到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的总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增长率约为12%。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养老服务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服务的行业。为了促进养 老服务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采取了财政政策来支持和推动该行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1. 资金支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包括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贷款和补贴等,用于养老服务 机构的建设和运营。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设施建设、人员培训、设备采购等方面。
7. 政策支持和规范: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 和安全标准。
这些财政政策旨在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 养老需求。具体的财政政策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养老服务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税收优惠:政府给予养老服务机构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物业税等,降低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成本,鼓励更多的机构投入养老服务领域。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3. 补贴和津贴:政府向老年人提供养老补贴和津贴,用于支付养老服务费用。这可以减轻 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促进他们享受养老服务。
4. 培训多的人才从事 养老服务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5. 建设和改造补贴:政府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建设和改造补贴,用于改善和升级养老服务 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环境。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6. 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通过购买养老服务的方式,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稳定的订单和收入 来源,鼓励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举措。
养老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的产业,包括养老院、康复护理、老年社区等。
本文将从政策扶持、创新模式和人文关怀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政策扶持政府在养老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土地、税收优惠等方式,为养老院等机构提供扶持,促进其发展。
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养老产业的经营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院等机构的监督,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此外,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二、创新模式养老产业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提供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引进养老社区、康复护理等先进理念和技术。
例如,引进国外的老年社区模式,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为老年人创造更舒适、便捷的养老环境。
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健康监护服务。
此外,还可以开展远程医疗等创新形式,使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医疗服务。
三、人文关怀养老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注重物质层面的提供,更需要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关怀。
养老机构应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尊严、舒适的晚年生活。
同时,加强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交网络,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
综上所述,中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但也伴随着巨大的机遇。
政府的政策扶持、创新模式的引入和人文关怀的提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养老产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中国养老产业相关政策(2013-2019)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在服务功能与类型上也进一步细化、专业 化、规范化,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形 式,从基本的生活照料延伸到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爱心护理等各个方面。
各地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规划、用地、 建设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用于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用地、用房, 不得挪作他用。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用途。严禁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用房改变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搞房地产 开发等。
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
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 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
2016.03.03 2016.03.17 2016.03.25
2016.04.08
中国人民银行 民政部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 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深化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民间资本、 外商投资进入养老健康领域;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推进个人税收递 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险试点,出台加快发展现代商 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
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
2016年政策法规
时间
政策名称
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 体系,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
养老十大行动工作总结报告

养老十大行动工作总结报告近年来,我国养老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养老十大行动工作计划。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养老十大行动工作计划,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首先,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加大对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了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养老服务环境。
其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政府部门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评估,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第三,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政府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强了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养老服务保障。
第四,推动养老服务创新。
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创新,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多元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选择。
第五,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第六,促进养老服务信息化。
政府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
第七,加强养老服务监管。
政府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了养老服务市场秩序,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推动养老服务国际化。
政府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国际化合作,提高了我国养老服务的国际影响力,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国际化的养老服务。
第九,加强养老服务宣传推广。
政府加大对养老服务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第十,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政府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养老服务产品和服务。
总的来看,养老十大行动工作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为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养老业发展潜力巨大

劳动保障世界人社前沿2018年养老产业政策密集出台。
养老业向社会资本开放成重头戏,多个部委频频表态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作为民生补短板的重要一环,更多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硬举措”正在酝酿,将在2019年落地。
养老服务市场有望成为更多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投资热点。
开放成关键词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开放。
2月1日,民政部公布2018年十大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深化养老机构的“放管服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PPP 项目发展。
7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等17项行政许可事项。
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帮助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难题。
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强调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10月,国办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强调,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
强调简化和放宽准入,支持各类所有制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等。
“2018年以来,养老产业支持政策可圈可点。
”和君健康养老研究中心投研部负责人秦婧对此指出,比如,除了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向社会资本放开外,更加强调规范化、标准化方向等。
医养结合方面,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备案就可以运作。
“2018年,养老金融政策也取得重大突破。
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养老目标基金指引发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关博对记者表示。
金融资本发力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
中投顾问数据显示,中国有近84%的养老需求还未得到满足,预计到2022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超过11万亿元。
年度养老政策盘点

年度养老政策盘点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政策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政府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福利权益,不断推出各种养老政策,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下面将对近年来的年度养老政策进行盘点。
2016年,我国推出了多项养老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推出了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这一制度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合二为一,实现了统筹城乡的目标。
政府还大幅提高了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舒适。
2017年,养老政策进一步完善。
政府提高了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以增加养老基金的筹资规模。
对于贫困的老年人,政府提供了特殊补助,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基本的养老保障。
2018年,养老政策开始注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政府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政府也大力推进了养老院的建设,提高了养老院服务质量,并开展了养老院评估工作,以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2019年,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养老服务的投入。
政府在城乡接纳养老机构进行了改革,并对养老院的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还推出了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使老年人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养老金使用。
2020年,养老政策进一步创新。
政府推出了“互助养老”政策,鼓励老年人之间相互照料和帮助,减轻社会养老服务压力。
政府还推出了“健康养老”政策,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的养老政策不断创新,从解决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到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政府都在不断努力。
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养老机构的供给不足、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2018年影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十大政策
2018年已经过去,中国目前已经是老龄化社会了,对此,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养老话题一直都是热门话题。
结合政策的影响力、大家的关注度以及对未来政策和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力等,我们来盘点下2018影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十大政策。
一、国家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出修改,明确:“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
“设立经营性养老机构,应当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养老机构登记后即可开展服务活动,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
关于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最早是出现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再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营业执照作废声明、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立项审批、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等17项行政许可等事项,其中6项提请修法后取消。
二、国家卫健委成立老年健康司
老龄健康司。
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
组织拟订医养结合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中央编办公布的国家卫健委三定方案确定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其中,与老龄工作、健康养老服务密切相关的职责有三条:
1、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负责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
2、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代管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的业务工作。
3、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健康服务体系。
关于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民政部的有关职责分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
民政部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养老服务体
系建设规划、法规、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求助工作。
三、国务院发文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推进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
健康养老作为中央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域,主要包括两个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8〕93号】
方案强调:养老领域。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建立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建立健全养老领域公建民营相关规范,着力解决托底保障职能与公建民营不协调问题。
编制实施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推动医养结合,研究出台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和管理指南,深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开展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专项行动。
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四、民政部财政部确定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6】200号)、《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开展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18】30号),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北京市通州区等36个市(区)为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包括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大同市、湖北省宜昌市等36个市区。
五、北京市民政局首次明确支持养老会员制,并提出具体要求
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办法(试行)京民福发〔2018〕412号,明确提出: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市场机制自行定价,收费项目及标准向社会公示,收取押金时出具风险提示书。
除利用自建或自有设施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外,严禁实施会员制。
会员制收费额度原则上不能超过经营者可抵押物估值。
会员费不得投资风险行业。
也就是说,对利用自建或自有设施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可以实施会员制,同时强调会员收费额度原则上不能超过经营者可抵押物估值!
养老会员制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北京市发布的文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对养老会员制进行了明确,有利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六、北京市民政局明确:工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运营补贴政策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北京市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管理办法》,办法明确: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具有法人资质的养老机构。
经工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营利性养老机构参照本办法享受同等运营补贴政策。
同时提出,满足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服务对象年度满意率达到85%以上等八项条件的养老机构发放运营补贴。
这是官方首次明确,养老补贴不问出身,不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均同等享受运营补贴政策。
紧接着沈阳出台政策,从2019年起,全市营利性养老机构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补贴政策,不问出身,只要是市场主体就享受待遇,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跟着广州将出台政策,经营性和公益性民办养老院享受同等的护理补贴。
七、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和《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联以及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制定了《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护理是养老产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护理服务业的发展,必然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提升养老服务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政策亮点: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统筹整合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服务资源,逐步形成有序共享、功能合理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行业学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积极开展护理员培训,提高其病患、老年人、残疾人、母婴生活照护从业技能,扩大护理服务业人员队伍,拓宽社会就业渠道。
八、推进医养结合,优化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准入服务
关于优化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准入服务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8﹞29号】,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是医养结合最重要的因素。
文件要求:进一步理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内部工作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审批”,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避免“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
自2018年11月10日起,营利性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含港澳台资,不含外商独资)时限由30日压缩至20日。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时限由45日压缩至30日。
医师执业注册和护士执业注册时限由20日压缩至12日。
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医养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九、允许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森林康养、养生养老等环境友好型产业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全绿字〔2018〕5号】,在康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对林地的使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政策重点之一,意见明确: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允许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林下经济、生态观光旅游、森林康养、养生养老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并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也就是说,只要生态效益得到保障,请允许我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森林康养、养生养老。
随后在河北省发布的文件中,进一步明确了可以使用林地发展养老服务。
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在讨论对集体土地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未来土地政策将越来越利好养老产业的发展。
十、国务院调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
根据机构设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国务院决定对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由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任全国老龄委主任,并明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卫生健康委,承担委员会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由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兼任。
未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的我国老龄工作格局将逐渐形成,期待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民政部紧密配合,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