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对比表
中北大学实践类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模板说明1、蓝色的字句仅提供说明用途,蓝色部分最后都要删除掉;2、除了标题和表格,全文用5号宋体字,1.5倍行间距;区分黑体和宋体,页边距、缩进要一致;3、实践类课程包含课程设计、独立设课的实验、各类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4、本分析报告可以同时分析多个班级,最大范围按照一个专业进行分析,不可多个专业的班级一起分析;5、评价时所有环节的成绩均折算成百分制。
优良中及格分制转换为百分制时,优对应95分,良对应85分,中对应75分,及格对应65分,不及格对应55分。
中北大学实践类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报告(小一号黑体居中)(以下信息五号宋体加粗)专业:XXXXXXX专业(被分析的学生所在的专业)课程信息:2016/2017-2学期(或2016/2017学年),《XXXXXX实践环节》分析班级: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不可多个专业)任课教师:张三、李四、王五1课程目标(四号黑体)(说明: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请在此完整罗列,不可写“参见教学大纲”)1)XXXXXXXXXXXXXX;2)XXXXXXXXXXXXXXXXXX;2各环节评价标准说明及成绩分布(四号黑体)(以下段落严格按照本课程教学大纲中实际规定的教学环节分别描述,以下仅为参考:)(实践类课程涉及到的教学评价环节可能但不止于包含:毕业设计:纪律考评、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指导教师评价、评阅人评价、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答辩前预验收检查、毕业答辩;毕业实习:出勤、实习单位考评、实习记录考评、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方案报告、出勤、实物验收答辩、实验报告;独立设课实验:实验验收、实验报告。
)1)指导教师(或评阅人)评阅(注:针对毕业设计而言举例)(用文字说明评价标准)毕业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评阅成绩是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中给出的要求,对自己所带学生的总体工作情况及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质量进行总体评价,除针对每位学生撰写评阅意见之外,还给出相应分数评价。
《XXXX》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xxx》课程考核环节及其对课程目标的支撑矩阵
考核环节
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
综合训练
期末考试
占比
30%
10%
60%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权重
课程目标【1】
0.16
0
25/100=0.25
课程目标【2】
0.84
0
50/100=0.75
课程目标【3】
0
1
25/100=0.25
持续改进意见
达成度评价支撑材料
1.考核源数据(包括期末试卷131份;平时作业XX份,共XX次;实验报告XX份);
2.考核成绩单(包括期末成绩单1份;平时作业成绩单1份;课程报告成绩单1份);
3.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单(理论课程);
等等。
评价人签字
评价时间
2018年12月20日
系所负责人签字
备注:
*该平均值基于所有参与评价的样本,样本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请见附表《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单》。
平时表现(30%)
综合训练(10%)
期末考试(60%)
课程目标【1】
(5分)
课程目标【2】
(25分)
课程目标【3】
(0分)
课程目标【1】
(0分)
课程目标【2】
(0分)
课程目标【3】
(10分)
课程目标【1】
(25分)
课程目标【2】
(50分)
课程目标【3】
(25分)
3.61
23.51
0
0
0
9.1
19
36
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绩评定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料,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随意摘录几篇,主题不清晰。今后可考虑将同学分几个组,每组若干个主题,这样针对性更强。
(2)进一步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技术与授课内容有机结合,让
每位学生树立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改卷中发现有不少学生计算题过程不清晰、不严谨,很多计算结
1.3能够应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1. 掌握相关知识点,包括钢结构的特点、设计方法,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复杂受力状态下连接的设计计算及构造要求,构件的稳定设计理论和相关计算等。
作业及文献综述
0.755
0.767
….
期末考试(概念题)
2.3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获得有效的结论;了解国际相关专业规范和标准。
果没有数值代入,很多数据缺乏来源过程,只列出公式和最终结果。有的同学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物理量没有单位。教师今后要注意引导。
评价时间
任课教师签字
课程负责人签字
专业负责人签字
专业评价组对课程持续改进意见
备注:课程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进行自评。
课程目标3. 掌握钢结构连接和构件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设计等对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了解绿色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基本知识。
期末考试(综合题)
0.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0.646
…..
课程总体达成度
0.786
0.734
课程组持续改进意见
(1)除课程目标1达成度略有提高外,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及课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1、评价内容与结果一览表
毕业要求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评价结果
达成目标值
2010级
2012级
最终结果
符合该指标点要求的试题分数之和
学生实际平均得分
符合该指标点要求的试题分数之和
学生实际平均得分
3.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实践中提高现代工具的应用能力,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1.了解化工行业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
2.在复杂工程实践中亲身体验、领会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了解应承担的责任
3.运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复杂工程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解国家与社会发展
2.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以及个人的责任
3.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3.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2.课程的持续改进
1.教学内容
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并设有相应的实验课教程,教授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简单的计算机计算及掌握实际应用的能力。
2.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预习引导、换位模拟、课堂讨论、联想教学方法,具体实现采用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评价依据:对平时表现、课堂提问、测验及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等环节进行考核。
XX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
《XX》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2.课程目标(逐项列出课程目标的全部详细内容)例:能够应用函数、框图、概率统计等方法给出通信系统的模型,并通过傅里相关运算和随机过程等数学工具对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进行分析。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N:4.课程目标评分标准有针对课程目标要求,结合考核方式/内容的评分标准,“及格”标准要能体示例:5.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的对应关系注:与相应课程教学大纲保持一致6.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方法和评价依据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策略。
定量评价主要依据可量化的数据来计算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而定性评价则通过预先设计反映课程目标要求的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目标达成度的看法。
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可以选择定量或定性评价方法。
原则上,期末考核课程以及实习、毕业设计等重要教学环节应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难以量化的课程或教学环节,则采用定性评价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评价方式,都需要在评价表上填写相关信息。
(1)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计算方法:例:某课程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考核成绩组成如上表所示,那么课程目标达成度可按如下加权平均公式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平时作业权重×平时作业得分平时作业总分+随堂测试权重×随堂测试得分随堂测试总分+期末考试权重×期末考试得分期末考试总分若某学生课程目标1的三项成绩为:6分、4分、20分,那么课程目标1的达成度为:课程目1标达成度=1040×610+540×45+2540×2025=0.75(2)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主要通过课程结束之后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测算,调查问卷要面向专业全体学生,关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可设置与课程目标数量相同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每个题目的答案可设置3-5个等级,例如: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
每个等级赋以不同的分值,那么定性评价的某一课程目标平均达成度可计算如下:课程目标n达成度=课程目标n得分总和课程目标n总分(3)综合评价是将定量评价达成度与定性评价达成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的,若两部分权重如上表所示,那么综合达成度计算如下课程目标综合达成度=定量权重×定量达成度+定性权重×定性达成度7.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结果(1)学生整体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示例:如上述表格举例中,课程目标1课程考核即定量分析值是0.84,学生自评即定性分析值是0.9;课程目标2课程考核值是0.74,学生自评值是0.89;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了如下的对比图,继而进行分析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英语
开课学期
2020-2021-1
专业年级
0183003141定
考核方式及成绩分值
课程目标
考核与评价方式及额定成绩分值
额定成绩
分值
平时表现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1
从各课程目标分项的达成度值来看,课程目标1、2、3达成度适中,总体达成度远远高于0.6的达标线,表明对于这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学习普遍较为认真,教学安排设计也较为合理。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较为积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教学过程的安排与设计有助于学生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养成,但反映的问题是学生对英语掌握、查阅外文文献能力的实际运用等方面稍显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能力实际运用的训练,尽量多设计一些教学环节和情境,以期在各项课程目标的实现上取得更为满意的成绩。
五、评价依据材料清单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填写)
1.空白期末A、B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各1份;
2.学生答卷37份(纸质档保留);
3.教务系统自动生成的期末总评成绩单1份;
4.期中考查37份(纸质档保留);
支撑毕业要求1.1
10
20
30
课程目标2
支撑毕业要求2.2
10
25
35
课程目标3
支撑毕业要求7.3
10
25
35
合计
30
70
100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信息
课程评价基础数据
课程目标评价依据
平时表现
期末考试
课程总评成绩
目标分值
30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三、课程目标评价
四、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
1、课程考核成绩评价结果(直接评价)
2、教师、学生评价结果(间接评价)
五、课程总结与改进措施
1、课程考核成绩评价分析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期望值为**,通过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本课程的整体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为**,整体课程达成度符合预期。
通过单个课程目标的分布可以看出,学生达成度的分布***。
2、一致性评价分析
、合理性评价
3
4、个体评价分析
从学生个体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情况,分析问题,比如个别学生未达成或达成度低,总结问题,分析原因。
六、改进情况说明
与上一个(或几个)教学周期相比,本教学周期采取的改进措施和取得的改进效果。
七、相关说明
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XXX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课程学分:???(请按具体课程填写)
1、评价内容与结果一览表
毕业要求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评价结果
达成目标值
2010级
2012级
最终结果
符合该指标点要求的试题分数之和
学生实际平均得分
符合该指标点要求的试题分数之和
学生实际平均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1.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2.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
3.运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复杂工程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解国家与社会发展
2.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以及个人的责任
3.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4.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角色并发挥个体优势
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角色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团队负责人角色并发挥管理能力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5、期末空白A / B卷及答案各1份
6、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份
评价时间
任课教师签字
课程负责人签字
专业负责人签字
专业评价组对课程持续改进意见
备注:课程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进行自评。
课程目标2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
学生平均得分
目标分值
课程组
对
课程达成度
进行自评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达成途径
目标分值
学生平均得分
达成度结果
课程总体达成度
课程组持续改进意见
支撑课程目标考核材料清单
(课程组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填写)
1、全部学生试卷份
2、平时作业成绩单份
3、期末总评成绩单份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学时
课程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对象
选课人数
任课教师
及格率
(60分以上)
优秀率
(90分及以上)
二、课程组对课程达成度评价信息
课程考核信息
课目标
支撑环节
平时成绩100分
(占总评成绩的%)
期末考试100分
(占总评成绩的%)
课程总评成绩
作业+报告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1
评分表分析法举例
评分表分析法举例
为了评价学生在某一门课程中的达成情况,对某一个课程分目标,设置不同的达成情况层级,并对课程分目标的不同达成情况给出定性描述。
包括课程分目标、量化的达成层级、各课程分目标达成不同层级的情况描述。
以《专业实习》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为例,制定评分表,见表4 6。
表4-6《专业实习》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定性描述评分表
根据教学大纲成绩评定方法:现场考核40% + 实习报告60%
以教学班10211501为例,依据评分表,根据实习过程表现、实习报告等评价学生在该课程分目标的表现,并通过满意程度给出量化分数,见表4 7所示。
按照该课程分目标满分值算出学生该目标的得分。
课程达成度
课程类 课程名
别
称
计算机 应用 (VB)
工
程
基
础 类
流体力 学基础
电工电 子学C (含实 验)
学分 2 2 3
课程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同时掌握最新的面向对象的
对应支撑的 毕业要求
课程评价方法
程序设计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发图形界面下的应用软件,为学生开发专业软
4-2 能够基
能够运用。。。。,
于。。。。。。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研 组建实验平台,正确
究路线,设计可 操作实验装置分
行的实验方案; 析。。。。。。。
4-4能正确采集、 能够利用。。。。。
整理实验数
模型,开
据,。。。。。 展。。。。。。。
。。。
9-2 能够在团队中 实验过程中,能够在
承担个体的角
实际评价值 2012 2013 级级 0.15 0.16
0.12 0.105
0.2 0.22
课程达成度评价
2013级
(考核方 达成 (考核 达
式及百分 度 方式及 成
比)
百分比) 度
支撑证据2
2012级
(考核方 达成 式及百分 度
比)
2013级
(考核方 达 式及百分 成
比) 度
教学目标达 成度
2012 2013 级级
课程达成度评价
需要填写的表格2
毕业 毕 要求 业
要 求 指 标 点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2
文献研究和实验数据得出科 械零件的一般
学合理有效的结论。
XXX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1.掌握数学及相关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达成途径:通过建立微元尺度或反应器尺度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方程,内外扩散过程的表达,积分求解,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3.在复杂工程实践中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复杂工程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理解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考试/考查(请按具体课程填写)
课程学分:???(请按具体课程填写)
1、评价内容与结果一览表
毕业要求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评价结果
达成目标值
2010级
2012级
最终结果
符合该指标点要求的试数之和
学生实际平均得分
评价依据:对平时表现、课堂提问、测验及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等环节进行考核。
评价方式:平时表现、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测验及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等做出定量考核,给出成绩,计算达成度。
由石化学院填写
由石化学院填写
2.掌握物理、化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3.掌握本专业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4.掌握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5.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某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程计划的对比分析,以及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本报告将介绍评价的方法和数据分析结果,并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总结和建议。
2. 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2.1 学习成果评估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以及课堂活动的观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具体的评估指标包括知识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等。
每个指标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评分,并综合计算得出学生在各个指标上的得分。
2.2 课程计划对比将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进展。
根据课程计划要求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完成的情况,可以评估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课程的对比,评估该课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3 学生综合评价利用学生的自评、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和表现,为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提供有力的支持。
3. 数据分析结果经过对学习成果、课程计划和学生综合评价的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3.1 学习成果评估结果按照学习成果评估指标进行评分,并综合计算得出学生在各个指标上的得分。
结果显示,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得分较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得分较低,表达能力得分较为均衡。
3.2 课程计划对比结果将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进展。
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较高,多数阶段的学习进展符合预期。
3.3 学生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学生的自评、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积极、参与度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表达了不满意的意见。
4. 课程目标达成度总结综合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课程的学习成果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表现良好,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仍有待提升。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
化学化工学院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课程:物理化学实验I班级:化学1703任课教师:***评价时间: 2019年6月20日一、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1.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成绩评定方法,计算课程目标点各考核环节的考核结果均值。
利用下列公式,计算课程目标点i的达成度。
课程目标点i的达成值需在0.6以上,方为该目标点i达成。
2.课程目标点i达成度计算公式:课程目标点i达成度= ∑考核环节k的权重×(考核环节k得分的均值/考核环节k对应课程目标i的目标值),如果考核环节j缺项,则考核环节j得分的均值/考核环节j对应课程目标i的目标值) = 1。
即:课程目标1达成度= 0.2 ×(目标点1平时成绩均值) /目标点1平时总分) + 0.2 ×(目标点1实训平均成绩/目标点1实训总分) + 0.6 ×(目标点1试题平均分/目标点1试题总分)。
表1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I 班级: 2017级化学1703 2018--2019 学年二学期3.课程目标定量评价达成图课程目标定量分析定量评价达成图和分布图分别见图1、图2图 1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定量分析)图 2 课程目标达成分布图(定量分析)二、课程目标达成分析1.评价分析依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质量评价依据、评价方法,课程目标的评价结果及学生个体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
分析试卷和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情况及其原因,包括:试题难易度和覆盖度,以及平时学习情况。
《物理化学实验I》按照“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平时考核采用对实验报告、学习态度、预习报告结合评价的形式,试卷考核采用集体出题、抽签考试、流水阅卷的形式。
试题覆盖了《物理化学实验I》所有实施实验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包括:燃烧热测定、溶解热测定、二元金属相图测定、磁化率测定、偶极矩测定、三组分相图测定、二元气-液相图测定、分配系数测定等8大实验内容。
培训课程计划评价表模板
培训课程计划评价表模板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课程时间:
授课老师:
参与人员:(学员姓名)
二、课程目标
1. 确定课程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2. 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目标一致
三、课程内容
1. 课程内容是否清晰明了
2. 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3. 是否与学员的背景和能力相匹配
四、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
2.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合理
3.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资源
1. 教学设备是否齐全
2. 教学材料是否充足
3. 教学环境是否整洁舒适
六、学员反馈
1. 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2. 学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3. 学员对课程组织的评价
七、课程效果
1. 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 学员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知识
3. 学员的学习动力是否得到提升
八、课程改进
1. 针对学员的反馈和效果,提出课程改进意见
2. 对于教学方法和资源的改进提出建议
3. 对未来课程的改进方向给出意见
以上评价表是对培训课程计划的综合评价,为了更好地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希望参与人员能够认真填写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能够不断完善和改进培训课程,使之更加符合学员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化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探析
《化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探析摘要:《化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化工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化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改进模式较为薄弱等。
本文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要求出发,简单分析了《化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设计,并提出了《化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优化与完善措施,希望能以此提高《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高效掌握教学知识。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引言在教学体系中,课程目标达成度主要用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馈。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可以帮助《化工原理》任课教师在上课之前明确本课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向,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同时通过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掌握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各项能力的达成情况,从而对教学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工作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教学活动、考核评价等),提高自身实力,调整学习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强化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化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也有助于学校掌握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并根据达成度评价数据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化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探究意义重大。
一、目前最为常见的教学评价模式在当前高校教学体系中,教学评价模式大多类似,都包含了学生评价、教师自评、督导评价等方式,其中以学生评价为主要形式。
大部分高校的学生评价都将教学态度、授课情况、教学效果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而这些评价指标又有着诸多内容,比如,教学态度中就包括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具体指的是教师按时上下课、上课手机关机、作业布置与修改等各项内容。
而授课情况则包括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感染力、是否照本宣科、是否有趣味性、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情况、教学方式是否创新、课堂秩序是否良好等内容;教学效果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兴趣、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等。
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
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概述
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是帮助教师统计分析班级和年级整体,或学生个人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点(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还能提高成绩的“点”,提高成绩能够达到的效率高低。
其报告形式为:
表中的知识点表示这次考试的内容;
A、B、C表示针对考试内容的能力水平,其中A表示记忆,B表示理解,C表示应用,例如在这次考试中,知识点“不等式的概念”只考了记忆方面的能力;
达成度表示在这次考试中,在某一个学习目标(知识点、能力水平)上的得分率,例如达成度为76%,表示在考试中得了76%的分数;
提升空间表示成绩还能够提高的幅度;
提升效率表示提高成绩可以达到的效率。
在这些分析数据中,当提升空间和提升效率都大于零时,表示在这些教学目标的教学中还存在问题,应该继续进行针对性教学或针对性训练。
例如,上述表格中,在“理解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B(理解)”等教学目标上,提升空间和提升效率都大于零,即表示在这个教学目标上存在问题,需要继续进行针对性教学或针对性训练。
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的操作方法
进入“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进入“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登录
从这里登录
搜索考试
生成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报告
选择报告类型
选择年级、班搜索考试
选择考试
选择这里。
学校课程达成度分析报告范文
学校课程达成度分析报告范文XXXXX学校课程达成度分析报告(-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主讲教师:系(教研室):学院(部)填写日期:课程名称课程性质适合层次适用专业/年级学分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课外应考人数实考人数缺考人数0缓考人数违纪人数其它人数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二二(3)4分三三(2)10分N总分6教学班成绩统计序号学号姓名班级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4实验1实验2实验3案例1案例2期末补考总评1000000000自动化16323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82930序号学号姓名班级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4实验1实验2实验3案例1案例2期末补考总评31323334353637教学班成绩统计序号学号姓名班级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4作业5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案例1案例2案例3期中期末补考总评1000000000自动化1632345序号学号姓名班级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4作业5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案例1案例2案例3期中期末补考总评《填写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一、课程目标总体达成度11.总体达成度表表表2总体达成度序号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达成评价依据达成度计算公式最终达成结果内容应得分平均成绩1课程目标1:(文字描述)课堂教学、实验、作业、考试等作业1实验1案例1期末课程目标2:(文字描述)课程目标3:(文字描述)课程目标4:(文字描述)22.总体达成度与达成目标比较图图图1总体达成度与达成目标比较图33.反思与持续改进XXX课程目标达成度为XXX,学生总体XX个目标点能达到要求,但是目标X达成度相对较低。
原因:由于XXXXX原因和本课程考试冲突,缓考学生数量较大,且复习时间较短,复习不到位等存在一些客观原因,目标X为本门课程和工程时间相结合较为紧密的部分,不仅要求需要掌握XXXXX理论知识,而且对XXXX的时间操作运行等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人事,学生对目标X中的设备及系统的实际情况缺乏足够的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难以达更高的要求,所以得分很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料,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随意摘录几篇,主题不清晰。今后可考虑将同学分几个组,每组若干个主题,这样针对性更强。
(2)进一步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技术与授课内容有机结合,让
每位学生树立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改卷中发现有不少学生计算题过程不清晰、不严谨,很多计算结
果没有数值代入,很多数据缺乏来源过程,只列出公式和最终结果。有的同学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物理量没有单位。教师今后要注意引导。
评价时间
任课教师签字
课程负责人签字
专业负责人签字
专业评价组对课程持续改进意见
备注:课程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进行自评。
1.3能够应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1.掌握相关知识点,包括钢结构的特点、设计方法,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复杂受力状态下连接的设计计算及构造要求,构件的稳定设计理论和相关计算等。
作业及文献综述
0.755
0.767
….
期末考试(概念题)
2.3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获得有效的结论;了解国际相关专业规范和标准。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对比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32078
课程名称
钢结构理论
授课学时
40
课程学分
2.5
任课教师
陈兰开课学期春季源自授课对象2013级土木1班
2015土木工程1班+地下结构
………
二、课程组对课程达成度评价信息
课程组
对
课程达成度
进行自评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达成途径
达成度
13级
15级
…
程总体达成度均有所下降,尤其是课程目标3,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试卷题型与以往发生变化有多项选择题,多项少选均不得分。另外综合题命题更加灵活,有一道大题是给出柱头大样图,要求学生描述各部件名称、传力途径,推演验算公式,学生失分很多,再次表明结构课程识图、明晰力学概念的重要性。主观原因是这学期学生很多课程都要提交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时间紧,学习负担重,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和扎实。
课程目标2.通过文献或资料研究,掌握钢结构连接和构件的计算方法,熟悉相关规范要求,对于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具备材料选择、截面验算、节点设计等的综合应用能力。
国外规范翻译及对比
0.813
0.713
…..
期末考试(计算题)
6.2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了解相关行业的政策法规;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目标3.掌握钢结构连接和构件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设计等对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了解绿色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基本知识。
期末考试(综合题)
0.814
0.646
…..
课程总体达成度
0.786
0.734
课程组持续改进意见
(1)除课程目标1达成度略有提高外,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