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狼教案10 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狼》语文教案

初中《狼》语文教案

初中《狼》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概括狼的形象特点。

2. 能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 能够领悟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 狼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 故事的主题思想及教育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狼的狡猾手段及其与人的智慧斗争。

2. 故事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

2. 相关狼的图片或插图。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狼的形象特点。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语言魅力。

教师监督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3. 理解故事内容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a. 故事讲述了什么事件?b. 狼的形象特点有哪些?c. 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是什么?4. 分析狼的形象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狼的形象特点,如狡猾、贪婪、凶残等。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狼的这些特点。

5. 领悟故事主题学生思考故事想要传达的信息,如人的智慧可以战胜狡猾的狼。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正确的道德观念,如勇敢、智慧、善良等。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狼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续写故事,设想牧羊人如何利用智慧彻底消灭狼。

同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的作文。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狼》这篇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道德观念。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狼》教案

初中语文《狼》教案

初中语文《狼》教案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狼和羊的形象,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狼》、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个有关狼和羊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文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狼》,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思考。

三、课堂讲解(20分钟)
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狼和羊的形象、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狼和羊的斗争,揭示狼的狡猾、凶残的本性,以及羊的聪明、勇敢的
一面。

3.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自主学习的情况,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狼和羊的形象和文章的主旨。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1.根据课文内容,总结狼和羊的形象。

2.写一篇关于狼和羊斗争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狼和羊的寓言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狼和羊的形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
要注重课堂练习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七年级语文《狼》优秀教材教案(通用15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狼》优秀教材教案(通用15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狼》优秀教材教案(通用15篇)初中七年级语文《狼》优秀教材教案篇1预习要求:①对照注释理解课文,读课文,理解语文的批注。

②从语言理解的角度,每人就“……写出了……”、“……表现了……”准备说一句话。

教学环节如下:一、教学铺垫(3分钟左右)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二、读——读准字音。

(5分钟左右)1.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

缀苫倚薪暇黠三、读——读懂词意。

(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3.教师强调如下字词。

(重点在第四段)①指出用法:止犬洞隧②理解词意:去股盖耳③理解词意:少时顷刻变诈几何④辨析词意: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四、读——读顺句子。

(6分钟左右)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五、读一一读懂故事。

(14分钟左右)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

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

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

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形成的内容如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品评一:写屠夫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

这是故事的开端。

品评二:文章开门见山,写两狼追一人,揭示险恶的情境,扣人心弦。

品评三:文章言简意赅,开门见山,记叙的要素交代清楚,渲染出令人紧张的气氛。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初中教案

《狼》初中教案

《狼》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的特点和习性。

(2)能够把握课文结构,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模仿、改编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品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把握。

(3)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生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狼的特点和习性,引起学生对狼的兴趣。

(2)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总结狼的特点和习性。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狼的看法。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展示(1)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课文片段的表演,要求学生注重情感的表达。

5. 模仿改编(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对课文进行模仿或改编。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6. 课堂讨论、辩论(1)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学生分成两队进行辩论,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7.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狼的特点和习性。

狼-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狼-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狼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狼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狼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狼形象的多维度分析:狼的形象并非单一,而是具有多面性。如何让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狼的形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举例:指导学生从狼的生存环境、行为特点等方面,全面分析狼的形象,避免片面理解。
(3)人与自然关系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与动物相处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形象分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于狼的典型特征,总结狼的形象。
4.主题探讨:通过分析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如何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二、核心素养目标
1.阅读理解:通过分析《狼》一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和深入思考。
总之,这次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狼》(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狼》(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狼》(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狼》教学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扣人心弦的情节。

2了解文章用神态、动作来表现形象的写法。

3对狼的性情有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借助想象入境,体会神态、动作的描写。

教学难点把握学生探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文言文,为自读课,计划用一课时完成。

考虑到本文叙事简练而情节跌宕,易于激发想象,因此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让他们通过课前依文画图,课上生动朗读与描述,自然进入故事情境之中。

学生能入境,则解词,领悟主旨和记诵都可化难为易。

同时引导学生对狼的性情作一定的探究,培养其辨证、全面看待事物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学的成功与快乐。

课前预习1、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课文的意思。

划出疑难之处,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试着把故事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

3、搜集有关狼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提到狼,大家会联想到哪些词呢?(学生各答:凶狠、贪婪、狡诈……)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故事《狼》,看看蒲松龄是如何出神入化地表现狼的这一本性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

三、初读课文,感受情节。

1、教师配乐范读。

教师的范读要有声有色,有徐有缓,力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故事的情境。

2、讨论朗读方法。

请学生略谈一下听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紧张的故事情节,意识到朗读时应身临其境,抑扬顿挫。

并因势利导,由学生总结出课文朗读的方法:“把握节奏,进入角色”(幻灯片展示)3、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揣摩朗读方法。

4、全体朗读。

教师慢慢引入情境:“现在,你就是故事中的那个屠户。

临近傍晚的一天,你挑着担子走在僻静的回家路上。

这时身后出现了两只饥饿的狼……”(全体朗读课文)。

四、疑难词句讨论。

以小组合作、师生讨论的形式共同解决课前预习中的疑难词句。

重点字词:并驱如故: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顾:看。

苫蔽:覆盖。

少时:一会儿。

瞑:闭眼。

狼初中 教案

狼初中 教案

狼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狼的形象特点,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增强对邪恶势力的识别和抵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狼的形象特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狼的狡猾与贪婪,以及农民的智慧和勇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狼》。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狼的形象特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狼的狡猾与贪婪,以及农民的智慧和勇敢。

4. 分析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总结狼的形象特点,揭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5. 实践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面对困难和邪恶势力。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狼的狡猾与贪婪,以及农民的智慧和勇敢。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狼的形象特点,掌握了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在实践拓展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论如何面对困难和邪恶势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在合作探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狼》这篇课文具有深刻的寓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了狼的狡猾与贪婪,以及农民的智慧和勇敢。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能够借鉴课文中的精神,勇敢面对困难,抵制邪恶势力,成长为有担当、有道德的新一代。

《狼》教案

《狼》教案

《狼》教案教案:狼教材:短篇故事《狼》教学目标:1. 了解狼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短篇故事的主要内容;2. 理解和描述狼的特征和习性;3. 提取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步骤:导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狼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单介绍狼的一些基本特征;2. 引发学生对狼的想法和猜测,激起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阅读理解:1. 教师给学生分发《狼》的短篇故事,要求学生默读;2. 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故事内容的基本问题,以确保他们对故事有基本的理解;3. 教师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提问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细节、主题和人物心理等;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理解;5. 教师全班讨论,梳理和总结学生的共同发现和理解。

启发思考: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狼的形象和行为,比如为什么有人会把狼看作是残酷的动物?2.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采纳学生的想法,激发他们对不同动物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

3.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下一篇关于狼的文章,可以是描述狼特征的、讲述狼与其他动物关系的或是描写狼的生活习性的。

巩固练习:1. 教师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2. 学生完成练习题,检查答案。

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篇关于狼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小短文或小故事;2. 学生将作业带到下一堂课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写作,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对短篇故事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后续教学内容;2. 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观点和解读;3.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对课堂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案续)拓展活动:1. 了解狼的物种多样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狼,例如灰狼、红狼、北美短趾狼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习性。

初中语文狼的教案

初中语文狼的教案

初中语文狼的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 能够分析狼的形象特征,理解作者对狼的描绘和评价。

3. 能够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狼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1. 狼的形象特征的理解和分析。

2.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课文《狼》的文本。

2. 文言文阅读指导资料。

3. 相关狼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狼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狼的形象。

2. 引导学生思考狼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狼》,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学生根据课文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狼的形象特征,分析课文中对狼的描绘和评价。

2. 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四、课堂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狼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根据课堂讲解,学生回家后自行阅读一篇文言文。

2. 学生选择一篇关于狼的文章,进行分析评价,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狼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师强调文言文阅读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狼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狼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注释,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讲解了狼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并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狼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并进行全班交流。

在课后作业环节,学生自行阅读一篇文言文,并选择一篇关于狼的文章进行分析评价,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初中课文《狼》教案

初中课文《狼》教案

初中课文《狼》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狼的性格特点,认识狼的狡猾和贪婪。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智慧解决问题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狼的性格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农民与狼的斗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敢。

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狼吗?他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通过课文,认识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狼的性格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农民与狼的斗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敢。

四、课堂拓展1. 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生活哲理。

2. 学生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让家长了解狼的性格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自己热爱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勇敢面对困难、智慧解决问题的品质。

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文《狼语文》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文《狼语文》教案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的是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短文《狼语文》。

根据本节课的授课目标以及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年龄特点,本教案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狼的形态及生活习性,增强对动物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2、学习并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理解诗歌的想象力和形象感。

3、利用诗歌表达个人感受和情绪,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狼的形态及生活习性。

2、诗歌的韵律、节奏,形象感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环节: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评价反思。

一、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与诗歌和狼相关的视频来引起学生对于狼的兴趣和关注,并在视频播放结束后,与学生们一起迅速复习之前的学习内容,如诗歌的韵律、狼的生活习性等。

二、自主学习环节(25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狼语文》。

同时在课前教师会发放诗歌分析表和狼的生活模板,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分析。

2、学生自己思考并着手完成有关狼的生活和习性的模板,并在完成后与同桌分享,展开讨论。

三、合作学习环节(25分钟)1、小组合作分析《狼语文》。

通过小组的合作,让学生领略到协同学习的力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小组成员分别发言,归纳并总结每段诗歌表达的主旨和诗歌的特点。

四、评价反思环节(10分钟)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在反思环节,教师也会对于上个环节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指出他们的不足和优点,鼓励他们进一步完善个人能力和小组的互动和协作意识。

四、教学笔记教学笔记记录有助于课后复习和知识的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和其他视觉、听觉资料,把学生带入情境、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力和情感认知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通过此教学设计,旨在增强学生对于生态与环保的情感认知、诗歌的文学鉴赏力、并提升其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

10.人教版七年级【教案】第30课 狼

10.人教版七年级【教案】第30课  狼

《狼》市级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详细配套教案“30、狼”多媒体课件使用说明一、课前欣赏:幻灯片二;单击左键进入;再单击左键,“音乐和图片”停止;二、导课:幻灯片三;幻灯片四;片三单击左键两次;片四单击左键一次;三、出示课题:幻灯片五;单击左键;四、出示教学目标:幻灯片六;单击左键;五、作者简介:幻灯片七;单击左键;六、《聊斋志异》简介:幻灯片八;单击左键;七、预习检查:幻灯片九;片九单击左键两次;八、听读课文:幻灯片十——十六,边读边出示;片九单击文字开始;其它片分别单击左键;九、学生自由读课文:幻灯片十七——十八;边读边出示;分别单击左键;十、翻译课文:幻灯片十九——二十;分别单击左键;十一、分析课文:幻灯片二十一;单击左键;十二、分析课文中的主要形象:幻灯片二十二;分别单击左键四次;十三、达标反馈:幻灯片二十三;单击左键;单击左键三次;十四、拓展练习:幻灯片二十四——二十五;单击左键三次;十五、课后欣赏:幻灯片二十六,单击左键开始,再单击左键停止。

注意事项:“”返回按钮只能在返回幻灯片一时使用;在观看、使用幻灯片二——二十六时禁用。

多媒体课件同学们,快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它是哺乳动物。

耳朵直立,尾巴下垂,形似狗。

狡猾、凶残,以食肉为主,生活在山区、草原或半荒漠等地带,有顽强的生命力。

30.狼蒲松龄<清>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小说故事情节;3、学习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4、学会勇敢和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作者简介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狼(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狼(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巩固知识点,我决定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复习课文的同时,加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短语及精彩句子,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分析狼的形象特点和寓意,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评。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寓言、讽刺等,培养写作技巧。
举例解释:
-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掌握故事的核心内容,如狼与屠夫的斗争、狼的狡猾与屠夫的勇敢等。
-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短语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如“狡黠”、“觊觎”等。
狼(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学内容
《狼》-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文本阅读:蒲松龄《狼》
-了解作者背景及文学成就
-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寓意
2.词语学习: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狡黠、觊觎等
-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句子解析:
-分析文中精彩句子,如:对狼的描绘、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等
举例解释:
-在讲解寓意和讽刺时,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实例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词语进行创意表达。
-对于寓言故事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故事背后的意义,帮助他们突破理解难点。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狼》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在把握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狼》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狼》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狼》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蒲松龄及小说的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清故事基本脉络,理解小说详略安排的特点。

4、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

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蒲松龄及小说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默写。

教学难点: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没见过狼,但在我们所接触过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资料中,一声狼嗥会让人毛骨悚然。

狼是凶残、狡猾、贪婪的,似乎所有贬义词用在它身上都不为过,狼真是不可战胜的吗,相信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会对你有所启示。

二、介绍作者,复习旧知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狼》选自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

三、听读课文,整理重点字词,翻译课文1、听课文朗读,把握朗读停顿及节奏。

2、归纳重点字词,提示重点句子。

屠大窘(副词,表程度,很,非常)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关系)狼不敢前(上前)一狼洞其中(打洞)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意:意暇甚(名词,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想,打算)敌: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攻击)盖以诱敌(名词,敌人)以:以刀劈狼首(介词,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投以骨省略宾语,即“投(之)以骨”;状语后置,即“以骨投(之)”。

初中语文《狼》教案范例

初中语文《狼》教案范例

初中语文《狼》教案范例教案范例:《狼》教学目标:1.了解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

3.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

2.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狼》课文。

2.图片和视频关于狼的资料。

3.课堂练习题。

4.小组讨论活动的提示问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狼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动物是什么,这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2.教师出示一段视频关于狼的资料,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狼的一些基本信息。

步骤二:阅读和理解(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狼》,并重点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3.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狼的特征有哪些?-狼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为什么有人会害怕狼?-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狼?4.学生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步骤三:表达和交流(30分钟)1.学生分角色阅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练习。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如何保护狼。

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提出自己小组的观点和建议。

4.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观点。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理性的讨论和交流,并对他们的观点和建议进行点评。

步骤四:课堂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与狼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狼以什么为食物?-狼的繁殖力怎么样?-为什么狼会受到威胁?-狼与人类的关系如何?2.学生阅读题目,并进行解答。

3.教师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步骤五:小结与延伸(10分钟)1.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们应该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教师布置相关的延伸作业,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狼的知识和动物保护的相关信息,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了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狼》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狼》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1.2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1.3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寓意。

2.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3.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文章生字词的掌握。

1.2文章主题的探讨。

2.教学难点2.1文章寓意的理解。

2.2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蒲松龄及其创作背景。

1.2引导学生关注《狼》这篇文章的题材和主题。

2.课堂朗读2.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3.2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4.文章结构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

4.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各部分的作用。

5.文章主题探讨5.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理解狼的象征意义。

5.2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主题。

6.文章写作技巧分析6.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写作技巧,如对比、夸张等。

6.2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8.作业布置8.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记忆不够牢固,需要加强巩固。

2.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更多地引导和鼓励。

3.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需要及时反馈,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1生字词的掌握教师通过趣味性的互动,如“生字接龙”游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说一个生字,你们快速说出它的拼音和意思,比如‘狡’。

”学生:“jiǎo,狡猾的意思。

狼教案初中

狼教案初中

狼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狼的形象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狼的形象和特点的把握。

2. 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狼的形象和特点的深入理解。

2. 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课文《狼》的文本。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狼的形象。

2. 提问:你们对狼有什么了解?狼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狼》,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分析讨论(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狼的形象和特点,如:狼的聪明、狡猾、凶猛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思考与启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人类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引导学生思考狼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狼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写一篇关于狼的短文,可以是狼的故事、狼的观察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狼的形象和特点的把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 (10)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  (10)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狼教学设计蒲松龄教学目标:1、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故事情节,通过揣摩语句,认识狼的本性以及屠夫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

3、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读、理解古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故事复述,多角度地阐释自己对古文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故事讲述,激趣引读1、故事讲述:教师呈现“狼”的图片。

都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但这肯定不包括狼。

板书:狼。

你们眼中的狼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各抒己见狼,食肉,群居,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

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使它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它们不仅捕杀各种动物,有时还会伤人,吃人。

于是狼就成了“恐怖”、“残忍”、“狡黠”的象征。

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如果你走在荒无人烟的乡间小路,很幸运的遇到了两只狼,结局会怎样?(必死无疑)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蒲松龄一起去看看一个屠夫和两只狼相遇,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板书:蒲松龄。

先来认识一下作者以及《聊斋志异》,2、作家作品: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

于是他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

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

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属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二、熟读课文,积累理解1、读一读:学生自读课文。

先叫一学生范读;然后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得顺畅;第三遍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

狼初中语文的教案

狼初中语文的教案

教案:《狼》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狼的形象特征,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识。

教学重点:分析狼的形象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狼》的朗读录音,相关狼的图片或视频,课文注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课文《狼》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狼的形象。

2. 展示相关狼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二、朗读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狼的形象的理解和看法。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狼的特点,如贪婪、狡猾、凶残等,同时提醒学生不要一味地厌恶狼,要理性地看待狼。

三、分析与写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狼的形象特征,如狼的体型、习性、行为等,并思考这些特征是如何通过作者的描写表现出来的。

2. 学生进行写作,可以选择描述狼的形象,或者表达自己对狼的看法。

四、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2.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对狼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狼的态度。

五、拓展与思考(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狼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狼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狼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对狼的形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正确看待狼,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狼,避免过度厌恶或美化狼的形象。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相关课外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狼》教案重庆三中冯菲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生词,积累文言词汇。

2..朗诵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3.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教学设想: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

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

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并介绍作品、作者。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狐、鬼的故事。

真有这样的事吗?不是。

读狐说鬼是一种假托的方式,目的还在说人,说社会现象。

例如有个故事叫《画皮》,说的是一个恶鬼,在人皮上画了一个美女,披在自己身上,就变成美女了,然后去害人。

这简直是荒诞之极。

但想一想就会觉得它非常真实,许多坏人在干坏事之前,不是先要给自己装扮成好人吗?这个故事就出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字、号、籍贯、生卒年,在题注里有介绍,这里只作简要的补充。

他年轻时就有文名,但屡次考试都落第,到71岁才成为贡生。

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当塾师,生活很清苦。

柳斋》这本书是他用几十年时间写成的,通过谈狐说鬼讽刺现实中的丑恶事物。

他自称这是一本“孤愤之书”——“孤愤”,有孤独、悲愤之意。

二、学生试读。

先齐读一遍,然后指定个别学生(最好是程度较低者)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

注意正音,纠正节奏停顿的错误。

三、疏通文义。

(一)以教师边读边讲的方式进行,读到该讲的地方就停下来讲;但也不光是教师讲,还要让学生讲。

哪些地方该讲呢?(l)不常用的字,虽有注释,但可能学生印象不深;(2)表述习惯跟现代不同的地方;(3)可以用口语作生动表述的地方。

以下是讲述要点:1、“途中两狼”,按现代口语应当说,半路上碰到两只狼。

2、“缀”,这里要引申为紧跟3、“投以骨”,把骨头扔给它。

现在也说“报之以笑”(拿笑来回答别人)。

4、“骨已尽矣”,也可以说成“骨已尽”,跟下文接得上。

为什么要加个“矣”字?(情急,无计可想。

)5、“并驱”,今语有“并驾齐驱”,“并”,亦齐(一起)也。

6、“顾”,转头。

屠户回头则见狼,当是转头看两侧。

7 、“苫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遮盖之意。

8 、“奔倚”,表现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

9 、“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处用引申义。

10、“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势如犬。

今语,开会时排入场叫“鱼贯而入”,大口吞咽,叫“狼吞虎咽”,皆属这种用法。

11、“隧入”,从隧道入。

今语“空运”(由空中运输),也是这种用法。

12、“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可让学生做比较。

(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

)13、“盖以诱敌”,原来是想麻痹对方。

(二)边串讲边归纳内容,熟读成诵。

1、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

《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的情景。

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

朗读课文,表现课文情景。

①读出轻重。

②读出快慢。

③读出抑扬。

也就是读出情景,读出语气。

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

所谓“分层背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

《狼》这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写人必写狼,写狼必写人,二者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

如开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其远”这一段,由两层构成,飞层写人,——层写狼,朗读时必须在“剩骨”后小停一下。

板书:(先看第1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

我们不妨用两个字来概括,大家想,哪两个字合适?——可用屠夫“遇狼”来概括。

再看第2段,写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罢休,照样追赶。

说明狼很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两个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个字来组词,这个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惧狼”来概括。

再看第3段,写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准备搏斗,这写了屠夫对狼的什么行为?文中似无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虑。

——可用屠夫“御狼”来概括。

再看第4段,写屠夫奋起劈狼,随后又劈一狼。

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杀狼”来概括。

)遇狼惧狼投以骨复投之骨已尽并驱如故——大窘恐御狼顾奔倚弛持——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杀狼少时久之(狼)暴起劈毙转视(一狼)断毙议“狼”四、朗读背诵。

五、作业布置:同步翻译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串讲课文。

2.理清故事情节、掌握结构。

3.正确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二、正课:1、朗诵课文。

2、理内容、明结构(1)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怎样概括?(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

那么,这四个自然段,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哪是结局呢?关键在于高潮和结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发展。

这点学生是能理解的。

可见怎样划分高潮的结局,应该以文章本身的情况为准。

)(2)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本文的整体结构应该怎样认识?本文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叙事,又分四个层次;第二部分议论。

3、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如“一屠晚归”写出了人物、时间。

又如“一屠晚归”表现了特定的时间,表现了屠户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同学们发言。

如:晚:说明当时已是路上无人,屠户处于无援境地。

途中: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地点。

一屠、两狼:对比,屠户只单独一人,狼却是两只,写出了屠户身处险境。

投以骨:写出了屠户在想办法摆脱险境。

投,复投:表现屠夫一再设法不让狼继续追击。

仍从:写狼的贪婪,狼的胆子越来越大,得寸进尺,步步紧迫。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狼紧跟不舍,屠户面临攻击的巨大危险。

并驱如故:表现狼集体“作战”,屠户好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

弛担持刀:写屠户准备奋起搏击。

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眼光的凶残与贪婪,写出了两狼伺机进攻。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写屠户机警果敢,不失时机,迅速出击。

转视:把惊心动魄的情景展现在眼前,把情节推向高潮。

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到了极点,原来“一狼径去”是为了前后夹击。

直到禽兽“顷刻两毙”,文章中的悬念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屠夫的醒悟,更写狼的狡黠。

教育人对狼一样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4、问题探讨:(1)由此我们可知狼的本性是怎样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2)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描写手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由此可见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有什么作用?(4)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三、小结:本文写的是两只狼和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结果却双双毙命与屠户的刀下。

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余下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竞读、竞背课文。

建议作业:练习: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思考要求。

同学们自找内容,就某一部分说描叙文。

5.教师点拨:为了展开铺叙,可用如下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展开想象。

①设置环境②添加动静③加上声色④安排远近⑤配上衬景⑥表现心理。

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

6.同学们思考、准备,有表情地说“描述文”。

附:问题探讨和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