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大计教育为本活动心得
教师大计教育为本活动心得教师大计教育为本活动心得7篇在经过教学活动的磨炼之后,作为教师,可以书写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教学活动感想。
那么,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为大家教师大计教育为本活动心得7篇,欢迎赏析。
教师大计教育为本活动心得篇1本学年,我校全体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学困生教育为突破口,努力构建有“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平等教育”教学环境。
根据各学科的教学特点,我们有条不紊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了本学年制定的教学任务。
现将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也是学校发展的标志。
严格各环节管理,向环节要质量,向环节要效率,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一)常规教学管理。
狠抓常规落实。
常规教学各环节落实到位,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
本学期学校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将狠抓教学各环节管理做为最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工作,教学做了一些较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明确工作要求。
一是对常规教学各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严格制定相应检查标准,健全教学考核细则,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重点抓了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要求主讲人制定出每一节或某一单元方案,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法或不同的试题。
明确提出教案书写要求,课堂教学规范要求,作业批改要求,辅导要求,使学校活动各环节有章可循,较好地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对教辅资料征订提出了规范的操作程序要求,基本杜绝了滥订、乱印教辅资料的现象,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和过重学习负担,也增强了资料的适用性,同时为学校增加了收入。
三是提出了听课评课要求,并对评课标准、程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都在60节以上,评课40节,教师同行听课不少于16节,评课不少于10节。
其次,加强反馈检查。
为保证常规教学切实到位,保证各环节质量,学校以抓检查为重点,加大力度,以检查促落实。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师则是这座基石的构建者。
因此,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强调教师在我们教育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私学,提倡“有教无类”,为后世教育树立了典范。
历经唐宋元明清,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儒家教育体系。
到了近现代,我国教育更是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变革,逐步走向现代化。
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要解决这一难题,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辛勤付出。
一、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使者,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
以下是教师作为教育灵魂的几个方面:1. 爱心: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无私的,他们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2. 责任心: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他们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3. 严谨治学:教师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 激发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1.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
在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勇于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障。
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表,为下阶段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但是,目前学校中主力教师却是在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很难一下子扭转思路,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可以说,十年的新课程改革真正的成效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显着。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的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开发、共同创造课程的过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所以,我们应及时地认识到这一点,做好自己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的工作目标有了根本性质的转变,不仅仅体现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
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1.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新课程则强调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当今社会,终身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聪明选择。
2.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发展的过程。
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为追求一张文凭,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帮助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3. 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砾;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绝对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
202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四篇)(完整)
202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四篇)(完整)一、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对教育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也是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的师德师风原则的具体体现。
一个人只有当他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对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全力以赴地去奋斗。
我认为,教师的责任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就是要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二是对家长负责,家长把子女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是希望学校老师能把小孩培养成才,帮助他们学到各种知识,家长希望教师做到他们无法做到的事情;三是对学生负责,学生来到学校应该是有所求,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他们的行为如何。
在这一点上,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在知识,做人各方面得到发展。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担当得了吗?我从中体会到,从事教师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强烈的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这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体会。
我自己要从以上各方面努力。
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二、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社会上有许多种职业,其中教师职业最神圣最受人敬重。
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必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职业中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能够担当起社会的重托,怎么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的人?怎么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材?有职业感的教师,他首先会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
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而且是为国家培育新人。
职业感让教师明确自己是一个接受社会重托、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人。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
在他看来,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好老师的四条标准。
争做“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大先生”。
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才有可能为社会、为民族培养出栋梁之材。
古人讲:“贤希圣,士希贤。
”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广大教师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为莘莘学子点燃更灿烂的梦想,把好人生的“总开关”,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方能为国家和民族贡献更多正能量,为党和国家事业造就大批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大先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梦之队”的“筑梦人”,广大教师要自觉深入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要以提升道德修养为己任,敢立潮头,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做一个“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好老师,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涤荡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德。
争做“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的“大先生”。
教师的责任除了“传道”立德,就是“授业解惑”,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
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培养对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有归属感乃至有信仰的年轻一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次国家颁布了《规划纲要》,涉及我国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完整而且在各方面对教育发展都将有很大推进作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师德修养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1、为人师表,需要做到“细微之处树榜样”。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
因此,自踏上教师的工作岗位,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
例如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倘若下面有学生说闲话或者搞些小动作,我是绝对不会走过去批评学生的,因为我明白,自己这个时候走过去,那跟下面的学生有什么不同呢,自己做不好,那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学生呢。
2、为人师表,需要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一直都是我的座右铭,使得学生“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一直是我孜孜不断所追求的奋斗目标。
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曾当过学生,相信最不喜欢的就是老师的偏心、歧视了,今天,我们的身份转变了,那就更加不应该忘记这一点。
自工作以来,我时时刻刻告诫自己,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以前教高三的时候,每天晚上的辅导时间,我都是把自己收集的所有资料、试题统一放在辅导的地方,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自由过来做题看资料,我就坐在旁边,谁有问题都可以来找我解决。
就算现在,在学生座位的安排时候,我也尽量做到公平,那就是座位轮着来坐,也就是说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坐最好的座位,也有机会坐最差的座位。
3、为人师表,需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绝不能口出伤人自尊之语。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朴实而又简单的话语,寄托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知识已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更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已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的制高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师德教育是国家的发展基石,那教师就是基石中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与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继而将国家建设成一流的国家,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
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知识在不断更新,随着容量的扩大,更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及教育途径。
教师是知识重要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要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教师对于课堂主导的作用,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特有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工作,将教育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强化教育质量。
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教育工作,但其关键内容在于教师。
同样,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德方面的能力,这些内容需要通过课堂感染力激发出来。
一、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求真务实,还要严谨自律,努力发扬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及学术道德。
更要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更多创新的人才。
在我的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将教学放在第一位,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才能让学生每天都取得收获有所成长。
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特别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我们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并通过问题为主线,帮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
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我想提四点要求供大家参考:一,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
二,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教育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
四,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良心责任本领》一、规范办学行为是校长的良心校长的良心表现为:一是公平之心。
二是大爱之心。
三是“优教”之心。
四是敬业之心。
五是豁达之心。
六是诚信之心。
一位有良心的校长,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应当做到“三个善于”:一是善于“高位思考”,做规范办学行为的引领者。
二是善于“换位思考”,做规范办学行为的促进者。
三是善于“错位思考”,做规范办学行为的探索者。
二、推进素质教育是校长的责任责任所在,要求所系。
责任所在,任重道远。
责任所在,思路要明。
责任所在,育人为本。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成功的机会。
一是德育为先。
二是能力为重。
三是体美俱进。
责任所在,创新制度;责任所在,合力推进;责任所在,提升自我。
三、切实有效减负是校长的本领减负要讲科学性。
减负,一要考虑到学生对课业负担量承受的阈限和能力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要考虑课业负担在地区和学校的分布上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三要考虑课业负担在学科和“五育”的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
减负重点是减作业;减负需要创新思路。
减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减负的前提是依法办学、规范办学。
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与优质教学,必须认真严格地遵循以下三条规律:第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习“治国理政观之尊师重教观”有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习“治国理政观之尊师重教观”有感2000字教育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计,而教师则是教育的核心力量。
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希望。
自古以来,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而在现代社会中,尊师重教的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作为一名在校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了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在教育实践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不断去探索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于教师的尊重和关注,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的兴趣,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在尊师重教的观念中,敬师就是最基本的一条。
只有当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付出足够的热情和努力,积极探寻知识和教育的途径,才能够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尊重与信任。
这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职业道德和素养的体现。
同样地,对于学生而言,尊重敬重老师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这也是其成长和学习过程的必经之路。
其次,在尊师重教的观念中,重教便是第二个重要的环节。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职责,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最后,尊师重教的观念还体现在对于教师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高度认可与肯定上。
教师不仅拥有着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还具备高度的知识和素养,是社会发展的智力基础和人才储备。
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应该得到更深入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应该得到公平的待遇和回报。
总之,尊师重教的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精髓,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当代价值。
只有通过尊重和关注教师,推崇和重视教育事业,社会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和进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坚信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实力,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贡献更多的力量。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精选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1日前,我们在祝书记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温总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讲话。
在我眼中温家宝总理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也是一位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
他对老百姓的关心总是无微不至,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在今年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看望了学校的师生,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她的看法和希望。
在讲话中,他几乎触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课程、教材、教学思想及老师素质等等。
这让做为一个老师的我读来很亲切,因为他是用心在和老师们交流的。
讲话中有个问题牢牢的印在我脑中: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顿时让我感到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如此之重,我们的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
而总的来说我国培养的学生往往是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
那怎样能够真正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能力呢?我觉得首先我们要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校和教师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
的的确确通过死记硬背,多做练习题,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很优秀,考试名列前茅。
但是他们的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也往往注重孩子的学习,其他的事情而全由家长承担了,造成这些孩子连自己的事情都不会做。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今天不做事,明天没事做。
”这让我想到新加坡来的徐校长在座谈中谈到的“少教多学”。
作为我们小学教师,不仅要把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培养他们做事的能力。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紧跟课改的步伐,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是一本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作者是中国教育家、著名教育改革者陈志武先生。
这本书主要围绕教育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观点和建议。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者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提到了教师的重要性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强调,教育事业以教师为本,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提高教师素养为核心,培养教师的学科专长、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技能,使教师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的素质提高不仅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也对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观点,我认识到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其次,作者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谈到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作者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杰出人才,并通过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潜力。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才。
在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和创新速度非常快,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此外,作者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和路径。
作者强调,教育的改革要以教师为本,只有改革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和教育能力。
作者还提出了加强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作者还强调了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通过阅读这些观点,我认识到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真正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l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
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
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
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
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
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
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三、“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
在我们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每位教师要重视感情上的熏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
情是师生交流的纽带。
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的感情特点。
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
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
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共同生活的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
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善于体察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将爱的雨露洒向每个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师益友。
如何理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简答题
如何理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简答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教师发挥着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重要作用。
过多的非教学方面的事物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学生的教学,最终影响了我们教育的发展。
对基层和学校来说,亟待让教师把最宝贵的时间精力配置到教书育人的主业上。
办学有规律、学校有主业。
为教师减负,首要就是找病因、查病灶,找准“负担清单”才能列出“减负清单”。
教师负担既来自教育内部也来自教育外部。
从内部来说主要表现在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工作过频、相关报表填写工作过繁。
这是形式主义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
从外部来讲主要表现为社会性事务进校园过滥、抽调借用教师过多等一些与教学活动无关或关系不大、额外由教师承担的工作。
这些无不让一线教师苦不堪言。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
从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到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从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到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面向广大人民教师特别是基层乡村教师的政策红利充分表明,以问题为导向,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才是为教育发展办好事、谋长远。
为基层教师减负,要标本兼治,就要从源头上抓起。
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着力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
抓住必要的、强化亟须的、减少无谓的、去除无关的,让形式主义失去生存土壤,基层教师承受的负担才会减下来。
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让教师回到本位,让教育回归本质,广大教师就能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学生也能舒心学习、静心学习。
另外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出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如此能更好地让广大教师轻装上阵,把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从“负重前行”到享受教学,教师减负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把负担减下来、把待遇提上去,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才能让教师真正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培养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节标语
【导语】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教师节标语有哪些? 教师节标语 1、热烈庆祝中华⼈民共和国第25个教师节! 2、向⾟勤的园丁致敬!向⼈类灵魂的⼯程师致敬! 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争创“教育强县”. 4、办⼈民满意的教育,创⼈民满意的学校,做⼈民满意的教师。
5、尊重知识,尊重⼈才,⼤⼒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6、百年⼤计,教育为本;教育⼤计,教师为本。
7、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8、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9、没有⾼⽔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质量的教育。
10、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11、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才、尊重创造。
13、教育是提⾼⼈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的基本途径。
14、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才的基础⼯程。
15、健全激励培育机制,建设⾼素质的教师队伍。
16、理直⽓壮讲质量,凝⼼聚⼒抓质量。
17、尊师重教是永恒的主题,敬业爱⽣是教师的天职! 18、教师是⼈类灵魂⼯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的职业! 19、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尊师重教社会美德! 20、树师德、铸师魂,塑新时期⼈民教师的崇⾼形象。
21、德⾼才⾼艺⾼教⼈不倦,求真求实求新师之表率。
22、教⼈为善,师古圣贤。
23、肩负光荣使命,再创教育辉煌。
24、学⾼为师,⾝正为范。
25、三尺讲台,千秋功业⼀⽚爱⼼,万世师表。
26、啃得书本,嚼得菜根;厚积薄发,教书育⼈。
27、重教尊师,兴邦强市千秋誉;培桃育李,果硕功⾼万众歌。
28、重教尊师,阳光辉热;耕云播⾬,桃李醉春风。
29、固本承源兴伟业,提质创优谱华章。
30、长风破浪会有时,欲栽⼤⽊柱长天。
31、强国兴邦千秋业,尊师重教万代歌。
32、播⾬耕云,三尺讲台奠基阳光伟业;呕⼼沥⾎,⼀腔爱意倾注华夏未。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近年来,教育问题引发的热议不断,教育大计已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书,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强调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教师是教育中最核心的力量,而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要性,在教育改革中,教师应该承担怎样的任务,具体的改革方向和实现方法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教育的责任应该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
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涉及到全社会的未来发展,它关系着国家的长远利益。
因此,不仅仅是教育者和行政机构需要关注教育问题,其他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也应该共同关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书中提到了“合力教育”的概念,即“在全社会联动,各方协作,多元力量融合的开放环境下,通过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和共同参与,全力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理解“合力教育”的本质,应该小心思考,教育的未来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
它关乎个体与家庭的利益,不仅仅是政治或经济层面上的利益。
教师是教育中最核心的力量教师是教育的基石,是具有知识、素质、道德与智慧的教育者。
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细致的思考与分析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进行评价,制定可行的教育方案,并将其实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流程。
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相互促进、彼此帮助的过程。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你需要与不同素质的同行交流心得,分享经验与想法,帮助自己和他人一起成长。
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改革是我们国家现阶段非常重要的话题,教育改革的先进科技、新方法都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然而,教育改革并不单单是科技发展问题,更是区域、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共同的问题。
教师的发展、文化的重视、获取和分享知识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对于教育者,教师的教育发展被视为教育改革的重心,涉及任职资格、职业道德、职称评定等方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当今大教育时代,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也就是由此而来。
一百年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职责一直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的教导,要求,态度,责任心和承诺,都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合理组织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获得技能,也是教师重要的职责。
孩子们也更容易理解并支持老师的立场,更容易在未来建立良好的学术习惯和职业道德观,教师以及他们的贡献将永远留在孩子心中。
此外,教师在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除了做好自己的教育职责,还可以聆听学生的关心,及时帮助他们解答困惑,引导他们成为社会公民,帮助他们学会坚持公正,帮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并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准确认识自我。
在这一百年的发展中,教育大计越来越重视教师的重要性,更加强调“教师为本”。
教育部门将重视课堂教育,优先考虑教师发展需求,建立一个尊重教师,赋予其应有权利,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幸福感,激励教师负责IE的教育管理体系。
教育经历着由教学模式着力点注重到综合发展的转换,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时代正在来临。
只有贯彻“教师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智慧和技能更好地落实到生活中,才能更快地达到培养智慧和良好的品质的目的。
一百年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一直传承着,被不断发扬光大,它是一种精神,无论新老的教师都应该珍惜,努力付出,践行,坚持下去,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未来的一百年,教师们能够聆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参与到充满活力的课堂中,用自己的智慧探究,真正步入教育发展的世界,实践着“全人教育”的理念,一起实现新中国教育强国的梦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家宝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既有紧迫性,又有深远意义。
充分认识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学习心得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习心得身为一线的教师是将上级教育部门制定的教育制度进行细节的实施者。
当然对这一实施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导向。
只要导向明确、正确,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群体还是能够完成甚至超常完成任务的。
当然教育改革的成败与直接实施者——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正如总理所说:“老师们承担着教育的重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
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我们教师要谨记总理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三点要求:“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三要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就拿我们单位的教师群体来说,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努力着实践这三个要求。
对学生,爱心引领;对工作,努力钻研,认真负责。
我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道理,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加强对国民的教育,必须提高本国的教育质量。
温总理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可以说时刻关心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他在教师节前发表的“百年大计,教师为本”的讲话激起了民众的热议,很多网友都说温总理不仅指出了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更指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作为一名进校老师,我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又有了一定体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
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为此,我们就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家宝(2009年9月4日)老师们好,今天上午,我在三十五中初二(5)班听了5堂课,中午和同学们一起吃了饭。
下午和老师们座谈,听取意见。
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来了。
在教师节前夕,我用整整一个上午听5堂课,一方面,用这种方式表示对老师们的尊重;另一方面,想深入地了解一些教学的真实情况。
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我首先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今天主要是听老师们的发言。
为了使会议开得活泼一些,在大家发言之前,我想对上午5堂课做个点评,互相切磋。
如果说的不对,请你们批评。
第一堂听的是数学课。
这堂数学课主要是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老师讲清了概念,这非常重要,基础课必须给学生以清楚的概念。
她还讲了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条件,以及两边一角全等的几种情况。
老师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也就是启发同学来回答。
老师在问到学生如何丈量夹角的度数时,同学们回答了好几种,比如量角器、圆规、尺子。
我觉得这堂课贯穿着不仅要使学生懂得知识还要学会应用的理念。
最后老师提出两边夹一角的判定方案,也就是SAS判定方案,并且举出两个实例让学生思考,一是做一个对称的风筝,这个对称的风筝实际上是两边夹一角的全等三角形;二是一个水坑要测量中间距离,水坑进不去,是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边相等,用这个概念通过全等三角形把这个边引出来。
这两个例子都是联系实际教学生解决问题。
所以这堂数学课概念清楚、启发教育、教会工具、联系实际,说明我们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改进。
总的看这堂课是讲得好的,但是我也提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我觉得40分钟的课包容的量还可以大一点,就是说,一堂课只教会学生三角形全等判定,内容显得单薄了一些,还可以再增加一点内容。
第二堂听的是语文课。
老师讲的是《芦花荡》,在座的可能有不少老师讲过,我过去也读过,但今天和学生们一起读,觉得别有一番新意。
缺点是开始没把作者的简要情况给同学们介绍。
既然是讲《芦花荡》,作者又是孙犁,是中国现代的著名作家,他曾经写过什么著作,有过什么主要经历,我觉得有必要给学生讲讲,但是老师没有讲,也许是上堂课已经讲过或下堂课要讲。
孙犁是河北安平人,他一直在白洋淀一带生活,1937年参加抗日,所以他才能写出像《芦花荡》和《荷花淀》这样的文章。
讲作者的经历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作品源于生活。
孙犁于1937年冬参加抗日工作以后,到过延安,然后陆续发表了反映冀中特别是白洋淀地区的优秀短篇小说,其中像《荷花淀》、《芦花荡》都受到好评。
但我紧接着就有一个惊喜,这是我过去上学时没有过的,就是老师让学生用4分钟的时间把3300字的文章默读完,我觉得这是对学生速读的训练,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
她不仅要求学生专心,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我们常讲人要多读一点书,有些书是要精读的,也就是说不止读一遍,而要两遍、三遍、四遍、五遍地经常读。
但有些书是可以快速翻阅的。
默读是我听语文课第一次见到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有时间要求的。
我发现学生们大多数都读完了,或许他们事先有预习,或许他们真有这个能力。
紧接着老师又叫学生概括主要故事情节,这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我以为非常重要。
3300字的文章要把它概括成为3句话:护送女孩、大菱受伤、痛打鬼子。
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要抓住文章的核心,这不容易。
我上学时最大的收获在于逻辑思维训练,至今受益不浅。
这种方法就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
紧接着老师又要求学生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懂得写人和写事,这里既贯穿着认知,又贯穿着思考和提升。
老师特别重视人物的描写,因为孙犁这篇东西用非常质朴的语言写了一个性格鲜明的抗日老人,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四个字:自尊自信,这是他人格的魅力。
因为他能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表现出镇定,当他认为这件事情做得不好时又十分懊丧。
语文教师还让学生进行了朗诵。
我以为语文教学朗诵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口才的一条重要渠道。
如果我们引申开来,由逻辑思维到渊博的知识到一种声情并茂的朗诵就是一篇很好的演讲,需要从小锻炼。
老师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到课文的高潮时,她讲这位老人智勇双全,爱憎分明,老当益壮,点出老人的爱国情怀,然后概括出老头子最大的特点是抗战英雄,人民抗战必胜,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讲到这堂课的中心思想是要热爱祖国。
这样,就把课文的内容升华了。
第三堂听的是走进研究性学习课。
这是我从来没听过的课。
听了课我懂了,其实是开阔学生的思维,用我们可以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事情来深究科学的原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这堂课老师讲的是“教室”,就是要建一座好的“教室”应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纷纷回答,几乎我想到的他们都谈到了,从窗户到门,从隔音到节材。
最后,老师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叫做你想研究什么问题——研究“教室”;怎么开展研究——研究“教室”的方方面面;和谁一起研究——老师和同学;怎样表达研究成果——把学生的经历、实践和参与结合在一起。
但我坐在课堂上就在想,非常重要的一点学生们却没想到,就教室而言,建筑安全应是第一位的。
学生没想到,教师也没想到。
经济适用都想了,但是安全没想到,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想到防震知识,这算个缺点吧?这堂课讲得还是不错的,比如教室的设备甚至深入到多媒体,投影、摄影头,节能深入到节能材料,深入到经济上的性价比。
还有一点,就是老师提问时,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岩石,想研究岩石,这个学生也可能不知道老师备课的内容是要讲“教室”,但是老师很快把他的问题扭过去了,因为这堂课不是这个主题。
这里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教这堂课要求老师的知识非常渊博,学生爱好涉及的是大自然,老师讲的是“教室”,而对学生好奇的大自然应该给予积极回应。
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因势利导,问他看过多少种岩石,知道名字吗?老师就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启发学生热爱岩石,从而热爱地质。
我不是让老师把原来备课的内容改变,而是因为学生想听的是大自然,老师要讲小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和提问的方式回答大自然的问题是必要的,而且并不困难。
最后,老师展示了这个学校的研究成果,35中做过园林研究,做过抗紫外线的研究,做过冬小麦的研究,做过城门与城墙的研究,做过节水灌溉的研究,做过环境因素和生物的研究,还有很多学生获奖。
这是一堂很好的课,但老师可以更放开一些,不要求老师是万能的,老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带回去思考,下次再给他们解答。
第四堂听的是地理课。
老师用提问的方法,问学生暑假到过哪些地方。
我真没想到学生到过那么多地方,不仅是国内,而且到过国外。
我仔细翻了课本。
这门课把我们过去的地理与自然地理合并了,甚至扩展到把地理、地质、气象、人文结合起来,是一本综合教材,可能现在学地理的时间要比过去少了。
但是讲华北一下子我就听糊涂了,因为课本讲的既不是自然分界,又不是经济分区,也不是行政分区,华北怎么把陕西、甘肃和宁夏包括进去了?课本对中国区域划分的依据不足,无论是自然的、经济的还是历史沿革的划分都没能讲清楚,有的是错误的。
此外,课本关于中国的区域差异一章就讲了中国的五大区域,即华北、青藏、沿海、港澳和台湾,这就更不全面了。
我赞成把地理、地质和气候结合起来,这就如同把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一样。
过去大学的地质地理系就包含这三个方面。
已故的刘东生院士之所以在研究黄土高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厚、面积最大的黄土层,这给他提供了有利的研究条件;另一个原因是他对地理、地貌、地质和气候的关系,特别是黄土的成因以及黄土形成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得很深。
我赞成编写教材时把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但要把基本概念讲清楚。
现在孩子们见识很广,他们到过很多地方,老师讲得也很好。
课本要保持严谨规范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地理学真正的科学内涵。
最后我听了一堂音乐课,应该说是欣赏了一堂音乐课。
老师很活泼,这堂课先是播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这堂课的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
我对音乐是门外汉,但是我边听边感到这是一堂艺术熏陶课,对孩子是艺术的熏陶,也可以说是堂美学课。
美学是什么?大概中学没开过这门课。
中国研究美学有名的是朱光潜先生。
美学从大的方面讲就是真善美,就是世界事物的真善美,这就是那首歌的真谛。
因此听完课我就即席讲了一篇话,我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
一堂音乐课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来懂得人世间的爱,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
其次是人们的心底。
孩子们都有心理活动,就是孩子们心底都有知、情、义。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爱心,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
在河南南阳我给学生们在黑板上题词就是三句话:爱父母,爱老师,爱南阳。
我认为这是思想教育,孩子们记得清清楚楚。
人最起码的爱就是这些,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再归结起来就是爱祖国了。
所以这就要求学生有爱心,懂得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
这就要求学生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什么?就是追求真知。
钱学森是大科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画家。
他从小就受艺术的熏陶。
大家都知道李四光是地质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的作者。
钱老曾经亲口对我说,我现在的科学成就和小时候学美术、学音乐、学文学是分不开的。
因此他提倡学理科、工科的也要学艺术,学艺术的也要学工科、学理科。
他在被授予功勋科学家时的即席讲话说:“我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我的夫人。
”他夫人蒋英是钢琴家。
我对他夫人说,你的艺术对他的科学工作很有启发。
追求真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趋善避恶,为民造福,应该是美学教育的内容。
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应该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爱好。
上午听课时我也服从音乐老师的命令做了游戏,感觉和孩子们在一起非常幸福。
我对孩子们说我爱你们,我祝福你们。
(听了教师代表发言后)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都很好。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应该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在学生的就学率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些成绩是不可磨灭的。
但是,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任继愈老先生90岁生日时,我给他送了一个花篮祝寿,他给我回了一封信,这不是感谢信,而是对教育的建议信。
我坦率告诉大家,他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有一种危机感,他尖锐地指出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多次看望钱学森先生,给他汇报科技工作,他对科技没谈什么意见,他说你们做的都很好,我都赞成。
然后,他转过话题就说,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话他给我讲过五六遍。
最近这次我看他,我认为是他头脑最清楚的一次,他还在讲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