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doc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一、总则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教育实际,特制定本德育工作指南。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坚持德育为先。
把德育放在首位,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3. 坚持实践育人。
注重德育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坚持家校社协同。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社会力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
5. 坚持分层分类指导。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德育规律,分层分类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 坚持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推动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自觉的法治意识,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成为具有以下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具备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4)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5)具备基本的法治素养,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6)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 学段目标(1)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一、德育目标我们的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通过德育,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则,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二、德育内容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工作:1.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
2.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3.法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法律法规,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精神。
4.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5.环境教育: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三、德育方法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开展德育工作:1.教育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播、校刊校报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2.情感渗透: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
3.实践体验: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德育的重要性。
4.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教师家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开展德育工作。
四、德育评价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1.学校评价:学校将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德育评价,了解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家长评价:学校将定期进行家长调查,了解家长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3.社会评价:学校将关注社会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德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五、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家校合作:1.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学校将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会议,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将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家长的德育指导,提高家庭德育水平。
中小学德育的目标
中小学德育的目标一、施行中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发展目标:中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必须要熟悉中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同时还要确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然后从各个类型学生的特点出发分别设计和实施的不同教育方法。
(一)、中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前提中小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对中小学生个性特点的进行全方位了解,组建由家长、学校和社会参与的各类道德教育活动,从家庭、学校、卫生部门、校外活动基地等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二)、实施个性化道德教育需要确立正确的目标。
挖掘和发挥每一个中小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个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最终目标。
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年龄特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确立德育微观具体目标,为具体的教育过程指明方向,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
二、在小学道德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小学道德教育如何顾及学生个性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础,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道德教育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
这就需要在个性化道德教育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一)、中小学生的教育个性化道德教育,要坚持针对性原则。
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中小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发扬其优良个性,鼓励和提倡特长,修正自身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采取开放的态度,让中小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行为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
(二)、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主体所具有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
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能发挥作用。
教师要启发中小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主动地参与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总则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二、德育目标1. 坚定理想信念,强化道德品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 增强法制意识,树立规则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德育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国旗、国歌、国徽、国家版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 道德品质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诚信、友善、尊重、感恩等品质,强化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3. 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引导中小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5. 生命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自护自救能力,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6. 环保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德育实施1. 课程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注重学科育人价值。
2. 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环境育人:创设优美校园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发挥环境对学生德育的熏陶作用。
4. 家庭和社会协同: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德育合力。
五、德育评价1.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制度,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德育成果。
2. 强化德育评价结果的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六、组织保障1. 加强德育工作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责任。
2.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3. 加大德育经费投入,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一、德育工作总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特别信任老师。
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第一学期1、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包括校园内礼仪,教室内礼仪,路队制礼仪,集会时的礼仪;2、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永盛小学学生一日常规》;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4、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5、庆祝国庆系列活动,培养孩子爱国情感;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7、通过观察、谈话、家访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8、认识国旗,国微,会唱国歌。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一、小学低年级(1-2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关爱同学。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增强国家认同感。
(3)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小学中年级(3-4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巩固和提升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具体内容:(1)开展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
(2)进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3)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三、小学高年级(5-6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 深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增强国家使命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进行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激发学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3)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德育教学方法与措施1. 结合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德育教育。
2. 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热情。
3.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德育评价与反馈1. 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学生的道德行为、课堂表现、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及目标7篇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及目标7篇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及目标(篇1)一、指导思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上级文件精神,以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为重要目标,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纪律教育,以德治为基础,以法制为保障,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以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合格学生为目标,强化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积极推行“五爱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特别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性教育,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我校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1.加强道德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评选各类先进,以点带面,继续推进中学生行为规范建设,使广大同学明确道德规范,培养道德行为,增强道德修养,学会道德评价。
2.加强法制纪律安全教育,各项教育活动做到制度化、阵地化、社会化,确保在校学生安全无重大事故和违法犯罪。
3.建好学校、社会、家庭这一强有力的德育网络。
4.完成校园文化环境布置,增强育人氛围。
5.在各项德育活动中争先创优,争取优秀成绩。
三、主要措施(一)从常规管理入手,全面推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1、学习并落实规范和守则,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做到:平时不说脏话,不打架骂人,不欺侮弱小学生,不迟到早退,不旷课逃学,不乱抛果壳纸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不戴首饰,不吸烟喝酒,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不看不听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远离网吧。
在同学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规范检查自身和班内、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意见。
提出具体措施,对普通性问题学校组织集中整顿,同时,树立文明行为示范学生、示范班等榜样,起示范带头作用。
2、加强监督检查评比机制,平时由团委、学生会组织文明监督岗,进行值勤,政教处组织人员进行每日的常规检查和不定期的检查,评选“卫生红旗班”3、加大法制教育力度,预防和杜绝学生违法犯罪。
经常与镇综治办、派出所、法制副校长联系,聘请有关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报告,组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
德育活动目标
德育活动目标
德育目标有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我们说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纪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方面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小学德育目标以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具有“五爱”情感和生活自理能力为重点。
德育的目标包括:
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
②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③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在我国,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时期,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教育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德育工作计划。
二、总体目标1.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强化德育首位意识,推动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
3.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深化德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 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提高德育课程质量。
2. 丰富德育活动- 定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 强化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班主任和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4. 深化家庭教育指导- 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 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共育。
5. 营造良好德育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
- 优化德育资源配置,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德育工作任务。
2. 加强德育工作检查和指导,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3. 深入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推广德育工作经验。
4.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档案,加强德育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2. 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3. 加大德育经费投入,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4. 加强德育工作宣传,提高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本德育工作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各部门、各班级应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
德育目标
下学期
一年级
知常规学做事
1、了解小学生常规要求,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2、会使用礼貌用语;
3、懂得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着做自己的事、家里的事、集体的事。
爱同学敬师长
1、在集体里懂谦让,和别人友好相处;
2、课间做有益游戏;
3、主动与父母、师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做父母、师长喜欢的好孩子;
2、知道家乡优秀儿童故事,能讲给别人听;
3、懂得整洁的公共环境是家乡良好形象的标志;
4、设立家庭、学校服务岗,坚持废品分类回收。
三年级
爱科学惜时间
1、懂得个人和祖国的发展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努力进取,不怕困难;
2、养成勤学好问、做事专心踏实的好习惯;
3、主动参与科技活动;
4、懂得时间宝贵,学习做事要讲效率。
4、知道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
二年级
爱集体守规则
1、懂得集体的含义,关心集体,能为集体做好事,在集体中认识自己的价值;
2、知道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集体的团结奋斗历程。在集体总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3、懂得集体活动中要守规则,听指挥;
4、知道交通规则,学校安全常规。
爱家乡护环境
1、了解家乡历史和巨大变化,知道家乡的伟大和名人事迹;
爱劳动乐助人
1、懂得劳动光荣,热爱劳动是人的美德,劳动创造一切;
2、积极参加集体劳动,主动做值日,清扫清洁区;在家里学做家,在社区主动参加公益劳动;
3、爱护公用设施,做环保小卫士;
4、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5、愿意帮助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同学。
四年级
爱祖国有责任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团结;
2023中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及思路
2023中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及思路中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及思路篇1一、指导思想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继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完善德育导师制,走德育工作的特色之路。
从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入手,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载体,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灵魂塑造为主旨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一)、抓好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德育工作新合力。
1、由校长室、大队部、各班班主任和所有任课教师按照各自的职能开展工作,构建高效的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
2、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业务培训。
贯彻落实《中小学生班主任工作规定》,通过研讨、经验交流,剖析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使班主任老师认识到肩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不断提高青年班主任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3、把创建“文明班级”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措施。
依据学校“天天比”,每周开展评比“文明班级”活动,设流动红旗,切实从班级自身出发,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学会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抓好班风班貌建设。
同时认真上好班会课、晨会课,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团队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使班集体成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发展的一个理想的“家”,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要更合理化、规范化。
4、发挥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班主任的心理辅导作用。
5、开展校“优秀班主任”评选,为优秀班主任成长搭建平台,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素质。
(二)注重养成教育,抓好常规管理,优化校风、学风。
1、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本学期各班要利用晨班会、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按照“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经常抓”的原则,把常规教育落实到实处。
开展卫生评比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日进行教室、环境区卫生检查,每周进行卫生评比,每周五天全a为优秀,四天a为良好,三天a为合格。
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一、德育理念小学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为目标。
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德育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
(3)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2)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三、实施策略1.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课程质量。
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道德实践。
3.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水平。
4. 优化德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5. 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四、评价与反馈1.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
2. 定期开展德育活动总结,及时反馈德育成果。
3.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及时调整德育策略。
4. 加强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 完善德育管理制度,确保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3.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德育工作所需资源。
4. 加强德育科研,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德育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升旗仪式、国庆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的情感。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引言二、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友善、乐于助人等良好品质。
4.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
三、德育策略1.建立和谐的教师和学生关系,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2.营造良好的班级和校园文化氛围,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集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和互助。
4.制定明确的德育计划和行为规范,明确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
四、德育实施1.设置特色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在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道德模范,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
2.开展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和健康的自我认知。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培养,通过生活制度和规范的要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纪律意识。
5.注重道德榜样的树立和宣传,通过表彰先进、宣传模范,激励学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努力。
五、德育评价1.建立科学公正的德育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品德操行、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方面,不仅关注积极正面的表现,也要关注改进的方向。
2.开展常规的德育评价活动,如道德风采展示、品德测评等,为学生提供发现优点、改进不足的机会。
3.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在明确的标准和目标下,学生要主动思考自己的表现,评价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六、德育资源1.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德育资源,包括图书馆、互联网、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2.建立德育专干团队,培训教师和辅导员的德育工作能力,同时邀请社会专家和资源人到学校开展德育讲座和交流活动。
中小学德育目标小学与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小学与内容小学德育目标1、道德教育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
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应包括:(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人格,爱惜自己的名誉,热爱生活,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要教育学生树立心目中有他人的观念,与师生、睦邻友好相待。
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
(3)勤奋学习,热爱科学,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要教育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养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在生活上力求节俭朴素,不盲目消费,在家庭中要尊敬、热爱、关心父母,听从他们正确的教导和指点。
(5)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要教育学生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逐步树立环保意识。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小主人。
2、法纪素质目标。
教育学生知道国家法律中与小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并遵守这些法律法规要求,教育学生学习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使他们逐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懂得知法和护法的关系,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
3、心理素质目标。
(1)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正直、宽厚、有同情心,使他们懂得做人要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要讲信用,守信用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知道为人要正直、宽厚的道理。
有同情心是良好的心理品质之一。
(2)教育学生要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使他们知道这些良好的意志和品质是学习进步、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品质。
(3)教育学生自尊自信自主,自立是现代人必备的心理素质,知道生活自理,自觉学习,不依赖他人是自强独立的表现。
(4)教育学生确立时效观念,重视质量,勇于创新,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4、思想素质目标。
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
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
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
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
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主要是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
现阶段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看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的世界观。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道德、有文化的公民。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互助、敬老爱幼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公民,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小学德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学会关心他人,为社会福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非常重要。
中小学德育应该通过深入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欣赏文化艺术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意识,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是人们在生活中自主选择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能力。
中小学德育应该通过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等能力,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道德、有文化的公民。
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们能够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为目标,把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推向新的高度。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德智并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三、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深入贯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宣传,保证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和时效性各地各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校园文化和德育工作的根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深入学生心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精心组织,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升华青少年学生精神品格各学校要结合课程学习,培养国家意识,把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自强作为重点;培养文化认同,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
(三)持之以恒,加强以校风建设为重点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各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应注重与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炼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方式和内容,以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为重点,使德育成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
(四)全员育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者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健全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强的优秀老师担任班主任。
坚持抓好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发挥团队组织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全面结合,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引导培养中小学生文明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
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
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
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
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
主要是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
现阶段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2、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看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的世界观。
无产阶级人生观又称共产主义人生观、革命人生观,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最科学的人生观。
革命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为人类美好未来、为共产主义奋斗。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并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取应得的劳动报酬,以维持自己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
纪律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产物。
社会主义社会提倡自觉纪律,即建立在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基本一致基础上的、人们自觉遵守的纪律。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良好个性的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道德知识和传统美德教育是青少年人格发展重要的内容,懂得一般道德知识,对真、善、美有正确的认识,尤其对民族传统有深刻的体会,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审美及情操教育能净化人的灵魂,使青少年在体验祖国壮丽山河、英雄及先辈高尚情操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和升华。
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它首先要求培养学生有关相互尊重的人际意识,懂得维护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从而养成文礼貌的行为举止。
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养成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8月31日)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其中。
该《意见》第9条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卫生教育,通过多种方式读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的增多,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
现在有一种趋势,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独立于德育之外,成为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