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

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首当写于开成三年(838),当时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这首诗是他游开元寺,登水阁时的所见所闻及触景所发而作的。

文学

诗一开始写登临览景,勾起古今联想,造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这种感慨固然由登临引起,但联系的经历看,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诗人此次来宣州已经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的时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职。这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这自然要加深他那种人世变易之感。这种心情渗透在三、四两句的景色描写中:敬亭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

歌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人歌人哭水声中,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接下去两句,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五湖指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可视作太湖的别名。从方位上看,它们是在宣城之东。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羡。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

诗人的情绪并不高,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

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历代评价

《四溟诗话》:此上三句落脚字,皆自吞其声,韵短调促,而无抑扬之妙。

《唐音戊签》:《冷斋夜话》云:看似秀整,熟视无神气(深袄帘幕一联下)。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去、来、歌、哭字,是再写一;山色、水声字,是再写二。妙在鸟、人平举,夫天澹云闲之中,真乃何人何鸟(鸟去鸟来二句下)。金雍补注:帘幕五字是画深秋,楼台五字是画落日,切不得谓是写雨写笛。唐人法如此。

《碛砂》:敏曰:每于此等句法,最爱其全无衬字,而其中自具神通(深秋帘幕二句下)。

《初白庵诗评》:第二联不独写眼前景,含蓄无穷。

《唐三体诗评》:寄托高远,不是逐句写景,若为题所漫,便无味矣。今古二字,已暗透后半消息,五、六正为结句蓄势也。

《唐诗快》:奇语镵刻(人歌人哭句下)。可想可画(深秋帘幕句下)。

《唐诗绎》:此诗言人事有变易,而清景则古今不变易。今古同三字,诗旨点眼,全身提笔。

《唐诗成法》:一、二从宣州今古慨叹而起,有飞动之势。闲适题诗,却吊古。胸中眼中,别有缘故。气甚豪放,晚唐不易得也。

《一瓢诗话》:杜牧之晚唐翘楚,名作颇多,而恃才纵笔处亦不少。如《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直造老杜门墙,岂特人称小杜已哉!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七、八用感慨作结,生必有死,盛必有衰,此自然之理。

《历代诗法》:藻思蕴蓄已久,偶与境会,不禁触绪而来。

《唐诗笺注》:此伤唐末之乱,因念六朝,曰今古同。

《网师园唐诗笺》:三四无穷寄慨,五六写景处,可以步武青莲。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高调秀韵,两擅其胜(深秋帘幕联下)。

《西圃诗说》:唐人句如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人争传之。然一览便尽,初看整秀,熟视无神气,以其字露也。

《瀛奎律髓汇评》:何义门:六朝不过瞬息,人生那可不乘壮盛立不朽之功!然而此怀谁可与语?风雨二句,思同心而莫之致也。我思古人之功成身退如范子者,虽为执鞭,所欣慕焉。五六正为结句。纪昀:赵饴山极赏此诗,然亦只风调可观耳,推之未免太过。无名氏(甲):此诗妙在出新,绝不沾溉玄晖、太白剩语。许印芳: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与空讲风调者

不同。学者须从运实于虚处求之,乃能句中藏句,笔外有笔。若徒揣摩风调,流弊不可胜言矣。赵熙:风调好。

《唐宋诗举要》:吴北江曰:起四句极奇,小杜最喜琢制奇语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