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学科体系
《统计学》(第7版)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社会学专业、档案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等开课学期:第3、4、5、6 学期学分:3~4 学分主讲教师:⋯⋯等指定教材: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编著,《统计学》(第7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年教学目的:《统计学》是为非统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总课时约54 学时。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使学生能使用SPSS或Excel 等软件分析数据。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1 章导论课时:1 周,共3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及其应用领域一、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的概念。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二、统计的应用领域统计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类型一、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
数值型数据。
二、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观测数据。
实验数据。
三、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
第三节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样本总体。
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
样本量。
二、参数和统计量参数。
统计量。
三、变量变量。
变量的类型。
第 2 章数据的收集课时:1 周,共3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来源一、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数据。
二、数据的直接来源调查数据。
实验数据。
第二节调查方法一、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方法。
非概率抽样方法。
二、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自填式。
面访式。
电话式。
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实验方法一、实验组和对照组二、实验中的若干问题三、实验中的统计第三节数据的误差一、抽样误差二、非抽样误差三、误差的控制第 3 章数据的图表展示课时:1 周,共3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的预处理一、数据审核原始数据的审核。
以“数”驱动的《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9), 2602-2608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es https:///10.12677/ces.2023.119383以“数”驱动的《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马小艳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重庆收稿日期:2023年7月24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29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8日摘要本文依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完善课程教学内容;用“数”说中国之事,融入思政教育;结合“数字课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学生“数据行为”,动态化评价教学效果。
从而构建以“数”驱动、多层次分模块的《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以实现“德技并修”双主打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统计学基础,教学体系,课程思政,课程设计A Study on the Teaching System of“Statistics Basics” Course Driven by “Data”Xiaoyan Ma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Chongqi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ChongqingReceived: Jul. 24th , 2023; accepted: Aug. 29th , 2023; published: Sep. 8th, 2023Abstract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era,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Use “data” to say China’s affairs, integrat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digital course”, design mixed teaching mode;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students “data behavior”, dynamic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Therefore, the teaching system of “Statis-tics Basics” course driven by “data” and multi-level sub-modules is constructed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combining moral and skills cultivation”.马小艳KeywordsStatistics Basics, Teaching Syste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Design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统计学基础》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数据的课程,强调用“数据”说话,也是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基础。
基于国家标准学科分类的统计学科体系研究

sbet oes b edh stec aatro eo gn ot okn so icpie .F cn pt h s h rcesc npo ie u jcswh s u f l a h h rce f ln igt w id f sil s aigu oteec aa tr a rvd i b d n
第2 7卷 第 1期
21 0 0年 1月
统 计 研 究
S a it a s a c t tsi lRe e r h c
V0 . 7. No 1 I2 .
J n.2 1 a 00
基 于 国 家 标准 学 科 分 类 的统 计 学 科 体 系 研 究
杨 灿 董 海 龙
内容 提 要 : 计 学 科 体 系 及 其 分 类是 统计 学 的基 本 理 论 问 题 之 一 。本 文 围绕 中 国 两 次 颁 布 的 国 家 标 准 《 科 统 学 分 类 与 代 码 ( B T17 5 》 探 讨 其 中有 关 统 计 学 科 分 类 的 变 化 、 展 、 题 和 症 结 , 结 合 “ 统 计 ” 想 在 中 国 G / 34 ) , 进 问 并 大 思 践行 的历 程 , 出 若 干新 的理 论 思 考 。 文 章 认 为 : 理 统 计 学 与 经 济 统 计 学 之 间 并 非 简 单 的 “ 论 ” “ 用 ” 提 数 理 与 应 关 系; 目前 的 统 计 学 科 分类 体 系还 值 得 斟 酌 和 改 进 ; 统 计 学 已经 超 越 了“ 文 与 社 会 科 学 ” 范 畴 , 有 独 特 的跨 学 大 人 的 具
o hn ’ w ain l tn ad Casf aina d cd fdsil e ( / 3 4 ”,dsu sstec a g ,po rs , nC ia ston t a a d rs“ lsict n o eo icpi s GB T 1 7 5) o s i o n ic se h hn e rges
0714统计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4统计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统计学(英文)名称:Statistics一、学科概况统计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联的。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
“城邦政情”阶段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和经济情况的比较,分析。
“城邦政情”式的统计研究延续了一两千年,直至进入17世纪--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鼎盛时期,以威廉·配第1676年提出的“政治算术”的经济测度和约翰·格朗特于1662年提出的人口变动测度方法为标志, “城邦政情”才逐渐被"政治算数"这个名词所替代,并且逐渐被演化为“统计学”。
“政治算数"阶段与“城邦政情”阶段的分界标志是统计方法、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的结合,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统计学”阶段是在"政治算数"阶段出现的统计与数学的结合趋势中逐渐发展形成的。
十九世纪末,欧洲大学开设的"国情纪要"或"政治算数"等课程名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统计分析科学"课程,它的出现是现代统计发展阶段的开端。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统计学的基础形成时期,形成了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统计学基本框架。
十九世纪初,数学家们利用概率论逐渐建立了观测误差理论、正态分布理论和最小二乘法则,使得现代统计方法有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拉普拉斯1802年和法尔1861年在欧洲各国统计机构广泛开展的经济社会调查活动中分别提出了抽样调查概念与技术;比利时的凯特勒于1835年至1846年间将概率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与正态分布理论引入社会经济数量研究的开创性工作。
统计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统计学学科体系研究的现状
从 国内看 : 近年来 , 我国统计学 的发展取得 了前所 未有的进展 , 统计 学学科 由过去 隶属于经 济学 的二级 学科 上升为一级学 科后 , 对统计学学科 的涵义 、 体统 、 支结构 的研究 , 成了统计学学科 建设 的头等大事 , 分 就 也成 了统计界讨论 的焦点 讨论 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问题上 : 是“ 一 大统计” 学科 的构想。统计学 由 原来 的二级学科 提升为一 级学科后 , 相应地构造出内部的学科层次来 , 并对学科系统加 蹦完善 于是有人提 出了“ 大统计学” 的说法 . 井对“ 大统计学” 的涵义、 对象进 行讨论 。“ 大统计 学” 为: 认 ①虽 然研究 统计学的专 家中存在着不 同的派别 . 但统计学 只有 一门 , 社会的进步和统计学 的发展要 求对 中西方在统计学 的认识 和理 解上的差异进行重新审视 ②“ 大统计学” 观点的提出 . 标志着魏国数理统 计学和社 会经济 统计学学科 地位 之荦的结束 。二是统计擘 学科 建设 的 关键 问题 是要 明 确什 幺是统计 学。针对这 一问题 展 开了对统计学 内 涵、 外延的讨论 , 井将统计学定义 表述 为 ;统计学是研究关于如何搜集数据 , 分析数 据 . 便 给出正确认 如何 识 结论 的方法论科学 。在对统计学概 念讨论的 同时也 引申出其他 一系列需要解 决的问题 . 如统计学 的学 科 眭质 、 学的研究对象 、 统计 统计学 的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及 应用范围等基 本问题。三是构造 境计 学学科 体 系 的理论基础 、 原则方法 、 关键 问题 及 具体的框 架体 系。在统计 学学科理论 体系的构造过 程中 . 应在对统 计 学基本问题认识 的基 础上 , 把握 好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融台 . 切忌将二者简单拼凄在 一起。 从国外看 : 国外设有所谓两 门统计学之说 . 因而也就 啦有将两 门统 计学合井 而建 立” 大统计 ” 学科 的概 念。国外对统 计学 学科 的研究有其 自身的特点。一是 国外统计学学科研究 的范 围十分广泛。以美国数学学 会 出版的《 数学评论》 为例 , 仅数学 学科分类里关于 “ 计学” 统 的部分就包括 : 基础、 充分 性 和信 息 、 决策 理论 、 抽样理论与抽样调查 、 分布理论 、 参数 推断 、 非参数推断 、 多元分析 、 线性推断 、 试验设计 、 序贯方 法、 随机过程 推断 、 工程统计学 、 统计表等等。二是 国外统计学学科体 系研 究中具有代表性观点 的理论 认为 :统 计学 应用 “ 是一组科学” 它不仅包 括统计理 论研究 , , 也包括测度 、 掏造调查 、 研究矩阵特征因子 与随机过程运算的关 系 , 控制系统等 内容的研究 , 为统计学的研 究范国应包括 : 并认 统计学 基本理论 、 经济统计学 、 社会 统计 学 、 自然 科学类统计学 、 统计 活动理论 、 统计学 史研究 、 其他 这 种界定 客观上反映 了国外统 计研究 的全貌 , 对构造 和完善我国统计学学科体系有借鉴意 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 索 , 上升为一级学科的“ 大统计学 二级学科总 体上应 包括 : 其 理论统计 学 、 用统 应 计学 、 统计史学及统计学其他学科四部分。 理论统计学是研究关于如何 搜集数据 、 如何分析数据 . 以便 给出正确 认识 结论的方法论科 学 , 具体研究 : ①如何运用有效的方式 、 方法收集所需 的数据 ; ②如何有效地整理所有 取得 的原始数 据 , 而使原始数据 条 从 理化、 系统化 , 便更准确地 刻划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 ③还要研究 在收集和整理数据 的基础 上对条理化 了的 数据按 照什么规则和方 法做 出台 理的统计推断 , 被研 究现象潜在 的规律井 提 出决 策依据 和建议 。理论 发现 统 计学 从收集 、 整理 、 分析统 计数据的实践活动中升华 , 形成统计学 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 . 反过来指导 统计实 践插动 。理论统计学按 其研 究内客的侧重点不同 , 究方法的独特性 以及学辩研究 和发展现状等具体 因素 , 研 可细分为 : 指标体 系设计 、 统计 统计指数理论 、 试验设计 、 调查 、 统计 统计描述 、 率论 、 概 参数估计 与假 设检验 、 非参 数估计 、 健估计 、 稳 回归分析 、 方差分析 、 随机过 程 、 问序列 分析 、 时 多元分 析、 叶斯统计 、 贝 决策论 、 序贯 分析 、 空间分析 、 统计计算 、 理论统计 其他学科等三级学科 应用统计学则主要研 究理论统计学一般理论与方法在社会 、 经济 、 自然 、 工程等 各个领 域如何应用 以及 实际应用过程 中该 使用何种具体方法 。它是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问形成 的交叉科 学 , 理论 统计学 发展 也是 的源泉。应用统计学作 为理论统计学一般理论与方法在具体领域中的应 用 , 它有不断扩 大的趋势 , 前 比较 目 成熟的分支可进 一步细分为 : 政府统计 、 企业统计 、 经济计量学 、 金融统计 、 保险精算 、 口统 计学 、 会统计 人 社 学 、 学技术统计 、 统计 、 科 天文 生态与环境统计 、 医学与卫生统计 、 育统计与心理计量学 、 教 统计 质量控 制可靠 性分析 、 生存分析 、 统计应用 软件 、 应用 统计学其他学 科等 三级学科 统计史学是研究统计思 想 、 统计活动等发展变化历 史进程 , 井从 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的分支。统 计史学可 细分为统计 思想史学和统计 活动史学等三级学科
统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统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摘要:一、统计学一级学科简介1.统计学的定义2.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二、二级学科分类1.描述性统计学2.推断性统计学3.回归分析4.时间序列分析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各二级学科的主要内容1.描述性统计学a.数据收集与整理b.数据展示与分析2.推断性统计学a.参数估计b.假设检验3.回归分析a.一元线性回归b.多元线性回归c.非线性回归4.时间序列分析a.平稳性检验b.时间序列模型c.预测与控制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b.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c.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四、二级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1.描述性统计学在市场调查中的应用2.推断性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3.回归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4.时间序列分析在金融预测中的应用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正文: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以及推断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我国,统计学被划分为一级学科,其下设有多个二级学科。
这些二级学科各有侧重点,共同构成了统计学的理论体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分类。
它们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学、推断性统计学、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描述性统计学是统计学的基石,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
数据收集包括抽样设计、数据来源、数据收集方法等;数据整理涉及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汇总等;数据展示则包括频数分布、统计图表等。
通过描述性统计学,我们可以对数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推断性统计学关注基于样本数据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总体的某个参数;假设检验则是检验关于总体参数的某种假设是否成立。
推断性统计学是统计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为数据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回归分析是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以及非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程度。
统计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统计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一、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和问题的科学方法。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环境科学等。
二、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收集、总结、呈现和解释数据的方法和技巧。
描述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揭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常见的描述统计学方法包括中心趋势度量(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度量(如标准差、方差、四分位间距)以及数据的呈现方式(如表格、图表等)。
三、推断统计学推断统计学是统计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特征和进行统计推断的方法和技巧。
推断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基于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预测。
常见的推断统计学方法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回归分析等。
四、概率论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它研究随机事件的发生规律和概率分布。
概率论的核心概念包括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等。
概率论为统计学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使得统计学可以从概率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
五、统计方法统计学不仅仅是一些理论和技巧的集合,还包括一系列的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指在特定问题和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的具体方法。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六、数据采集与整理数据采集与整理是统计学的第一步,它涉及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实验、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
数据整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编码、数据录入等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七、数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分析与解释是统计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它涉及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方法进行。
数据解释需要结合领域知识和统计学的理论,给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八、统计软件与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软件和工具在数据分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统计学的学科分类及其应用

统计学的学科分类及其应用近几年来,我国统计学学科体系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在学科分类模式,学科体系框架构筑,学科研究对象、性质、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出现了一批颇具新意令人瞩目的成果。
这标志着统计学知识体系的发屐与进步,使人们有可能运用发展了的统计理论与认识去揭示统计学内在规律,推动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完善。
统计学学科体系研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统计学学科分类问题。
讨论中有一些说法似应予进一步明确。
(2)学科分类研究应用问题。
随着国家发布的学科分类标准中把统计学列为一级学科,探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统计学科体系十分必要。
一、国内外统计学科分类的现状一些作者认为,统计学在学科分类中将由原来的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学科;①我国存在着两门统计学,国际上存在着一门统计学。
②其实这些说法并不确切,对学科分类的理解也不够全面。
所谓学科分类,指在一定条件下运用某些原则划分各门学科的对象和领域,确定各门学:科在整个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阐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国内外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何题研究,结合各国情况提出适合需要的分类模式,制定各种分类表。
从各国情况看,有以下四种不同用途的学科分类。
一是以科研统计和科研管理为目的的学科分类。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科学技术统计工作手册》、《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与档案分类》等。
二是以教育管理学科和专业划分为目的的分类。
例如:《日本大学学科分类目录》,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等。
三是以文献图书分类为目的分类。
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
四是以各种百科全书辞目分类所反映的学科分类情况。
④如:《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分类目录、《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辞目等。
很显然,根据现在科学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的进展,根据不同的目的,学科分类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我们来看国内外把统计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分类情况。
国内外统计学分类的门类属于社会科学。
国内反映学科分类的文献较多,其中参考价值较大的有以下8种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统计学学科分类与代码》(I989年)、《中国科学院封算机管理用代码手册》(1985年)、国务院学泣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司《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88年)、国家教委高教一司《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简介》(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司《国家教委学科分类目录代码〉》〇987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1"0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五版)》(***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全套)》〇982—1991年)。
第一章统计学绪论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一、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二)统计分组法 (三)综合指标法
二、统计工作的过程
1、统计设计(初步定性认识)感性认识 2、统计调查(初步定量认识) 3、统计整理(深入定量认识) 4、统计分析(深入定性认识)理性认识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与指标
三、变异、变量和变量值
四、统计总体的主要特点
1、同质性 2、大量性 3、差异性(变异性)
第四节 我国统计工作的任务和组织形式
例1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认识目的:
1.研究全国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
2.研究某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
例2 可变标志与不变标志
统计总体: 全国全民所有制大型机械工业企业
复习思考题
C、数理统计学派
二、统计学的学科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统计方法和统计方法论的学科, 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科学,它实际上是作为统计科学体系而 存在的。统计学原理是这个科学体系的基础,而各种应用 统计学则是这个科学体系的各个分支。
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计质 又计量) 人口、教育、金融等 — 自然技术统计学(计量 不计质) 天文、地质、生物、医 学等 —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
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6.试说明标志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统计研究的对象、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课程标准

《统计学》课程标准1.课程描述1.1 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统计学适应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专业学时标准:42学分标准:21.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是经济及管理等社会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统计分析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观念、现实的手段和方法,考虑市场变化的特点,对市场的数据搜集和分析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优选判断,从而客观而现实地设计市场的变化。
它要以《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经营与管理类理论的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经管类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经营管理技能工作项目设置的基础课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是数字信息和营销主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搜集对企业的重要性。
数据处理已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而人们的生活与经济也息息相关。
统计学是市场营销的主要课程之一,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因此而设置这门课。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
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数据库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8个学习章节: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标、抽样推断、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预测等。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浅析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浅析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摘要】本文旨在浅析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分析了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构建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详细探讨了体系构建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进行具体展示。
最后提出了优化体系的措施。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与展望,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并得出对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该领域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法、步骤、案例分析、优化、发展方向、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完善,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前,许多高校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本文将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构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体系构建的方法和步骤,以及针对实践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将提出优化体系的措施,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部分为本文研究的起点,旨在引出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所在。
1.2 研究意义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问题、分析数据、制定方案,这样的过程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对专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
关于《统计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多 所 , 些 知 名 的 大 学 都 开 设 了 统 计 系 、 计 金 融 系 一 统 或 数 学 与 统 计 学 院 , 北 京 大 学 、 国人 民 大 学 、 如 中 中 国科 技 大 学 、 东 师 范 大 学 、 山 大 学 、 汉 大 学 、 华 中 武 吉
应用层次 卜—统计学
I金融统计学 , 杜会统计学等。
济学学 士学位 。
目前 国 内 院 校 开 设 统 计 学 专 业 的 学 校 约 有 1 0 0
我 们 将 统 计 学 学 科 体 系 的 基 础 层 次 定 位 在 数 学
是 基 于 统 计 学 与 数 学 之 间 的 密 切 联 系 。数 学 为统 计 理 论 和 统 计 方 法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理 论 基 础 , 就 要 求 这 无论从 事理论 统计 学研 究还 是 应 用统 计 方法 的人 ,
活 现 象 并 非 偶 然 , 是 有 其 发 展 规 律 性 , 从 大 量 的 而 他 现 象 中寻 找 统 计 规 律 性 , 是 现 代 统 计 的核 心思 想 。 这 十 九 世 纪 后 期 , 国 数 学 家 K ・皮 尔 逊 ( ・ 英 K P as n, 8 7 1 3 ) 现 代 统 计 学 打 下 了 坚 实 基 ero 1 5 — 9 6 为
目 录 , 数 理 统 计 、 会 经 济 统 计 、 物 医 学 统 计 等 将 社 生
技 术 层 次
各 学 科 领 域 的应 用 统 计 归 并 为 一 起 , 成 所 谓 的 “ 形 大
对统计学学科体系及其地位问题的再认识

对统计学学科体系及其地位问题的再认识自从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以来,它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并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我国近半个世纪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建设中,传统的对统计学科的偏见已经受到了挑战,统计学己经在实践中形成了更完整的体系和更高的学科地位。
近几年在广大统计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统计学在学科分类中将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由原来的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学科。
因此,全面地认识统计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统计学学科体系及其地位,对于我国统计学与统计事业的发展,以及统计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使我国的统计理论与实践步入世界的前列是十分必要的。
统计学再认识地位一、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Statistics)一词,源于德语Statistilco,1749年德国哥丁根(Gottingen)大学政治学教授阿亨华尔(Achenwall)最早把统计一词作为学科名称使用。
他引申拉丁语“状况”(Status)和意大利语“国家”(Stato)的意思,为“国家学”定一个新名词—Statistik,即统计学。
到19世纪,由于概率论的广泛应用,比利时天文学家阿道夫·凯特勒把概率论应用于统计学,形成了现代数理统计学,从而使描述统计向推断统计发展。
统计是适应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人类最初的统计活动主要表现在对人们仅有的剩余劳动成果或其视线所及的劳动对象加以清点与度量。
人口统计、财富统计、军事统计同是人类最初统计的重要内容。
人类统计活动规模的扩大,统计内容的丰富,促进了统计理论的发展。
17世纪中叶,由于国家政治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国势学派”与“政治算术学派”分别在德国和英国应运而生,为统计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近几个世纪统计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展,统计理论已经渗透到各个知识领域,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统计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如概率、随机变量、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二、课程目标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统计学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和实验设计等。
3、能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理解数据分析和解读的流程。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统计学基础知识:概率论基础、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抽样分布。
2、描述性统计:数据的图表展示、数据的数值描述、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3、推论性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4、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实验设计的类型和实施。
5、统计软件应用:Excel、SPSS、R等统计软件的使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6、数据分析案例: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计学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教学部分侧重于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实践教学部分则注重于统计软件的运用和数据分析的实践。
具体安排如下:1、理论教学部分(学时):讲解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的内容。
2、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学习统计软件的应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将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定。
统计学中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体系

统计学中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体系统计学是关于数据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
在各行各业中,统计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到生物学,从市场营销到心理学。
为了理解统计学是如何工作的,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一、统计学的基本方法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学的基础。
通常,我们会从一个样本中收集数据,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样本要足够大,才能够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
在选择样本时,应该随机选择,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 描述性统计分析一旦我们有了数据集,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等。
这种分析可用于确定数据是否具有正态分布,是否存在异常值等。
3. 推断性统计分析当数据集被收集并被描述后,我们需要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
这是通过运用统计方法来推断有关总体的参数。
这可能涉及到如何计算置信区间和进行假设检验等技术。
二、统计学的理论体系1.概率论概率论是统计学理论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概率论涉及到个体事件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变量的每个可能的结果,它们的概率总和等于1。
概率论是推断性统计分析的基础。
2.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关键方面。
它通常用于确定样本均值是否代表总体均值,并由此推断总体的参数。
这也可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相互关联的变量。
3.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统计学理论体系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回归分析通常用于预测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值,以及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家经常使用回归分析来探索与特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如销售额和广告支出之间的关系。
结论统计学是一门强大的学科,可以通过其方法和理论体系对数据进行更深入和准确的分析。
一个精心设计的研究,通过情境理解统计学基本理论,可使我们对于复杂的数据集有高效的解决方案。
统计学还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提供了数据支持来指导决策制定。
统计学学科体系

统计学学科体系院系:建筑工程学院班级:2010级工程管理姓名:聂勇学号: 101502027统计学学科体系按定义来说,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
正是因为统计学的这一研究的特殊矛盾,使它成为了一门万能的科学。
不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领域,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都是统计学所要分析和研究的。
但是我们学习的统计学主要是社会经济统计学,对于社会经济统计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变化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
通过这个对象的研究,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社会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质和量的两个方面。
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是我们认识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如人口数及其构成和变动情况,社会财富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社会生产和建设的过程和结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等,它们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构成我们对社会的基本认识.社会现象的数量变化也受自然技术因素影响。
社会经济统计虽然不研究自然技术因素本身,但必须从社会与自然技术现象相互联系的角度,研究自然条件与技术条件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所取得的经济效果。
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是从大量的观察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规律性的.也就是说,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大量普遍存在着的事实进行综合研究,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统计调查从个别事实开始进行考察、登记,其目的不在于研究个别事实的具体状况,而是要集合大量单位的事实,加以汇总和分析,来研究现象总体的规律性。
另一方面,统计也并不是一概不研究个别事实,以大量观察为依据的综合数量特征形式来研究社会现象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趋于一般化、抽象化.统计学在我国是亟待发展和具有辉煌前景的学科,这样讲主要有三点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学科体系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统
计
学
学
科
体
系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2010级工程管理
姓名:聂勇
学号: 7
统计学学科体系
按定义来说,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
正是因为统计学的这一研究的特殊矛盾,使它成为了一门万能的科学。
不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领域,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都是统计学所要分析和研究的。
但是我们学习的统计学主要是社会经济统计学,对于社会经济统计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变化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
通过这个对象的研究,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社会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质和量的两个方面。
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是我们认识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如人口数及其构成和变动情况,社会财富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社会生产和建设的过程和结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等,它们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构成我们对社会的基本认识。
社会现象的数量变化也受自然技术因素影响。
社会经济统计虽然不研究自然技术因素本身,但必须从社会与自然技术现象相互联系的角度,研究自然条件与技术条件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所取得的经济效果。
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是从大量的观察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规律性的。
也就是说,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大量普遍存在着的事实进行综合研究,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统计调查从个别事实开始进行考察、登记,其目的不在于研究个别事实的具体状况,而是要集合大量单位的事实,加以汇总和分析,来研究现象总体的规律性。
另一方面,统计也并不是一概不研究个别事实,以大量观察为依据的综合数量特征形式来研究社会现象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趋于一般化、抽象化。
统计学在我国是亟待发展和具有辉煌前景的学科,这样讲主要有三点依据。
首先,20世纪后半个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统计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统计学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并由此产生许多新的学科,如人口统计学、历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心理统计学、社会统计学,等等。
统计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改变了原有单一学科发展的思路、视野和应用功能,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反过来,这种结合
又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
但是,最根本的是统计学对人文社会科学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为一个大趋势还将在21世纪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第二,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的特征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但是,从本质上讲,信息经济所依赖的不只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信息收集、整理的准确性,而准确的信息收集、整理离不开统计学学科的发展。
因此,统计学对信息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三,目前在中国,统计学的发展还处于“肢体不全”的状态。
一说到统计,人们总想到的就是报表,而不是从学科角度认识它。
实际上,统计学不仅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广泛应用,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实践和学科发展中都有深入的应用。
但在我国,统计学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还较弱。
因此,统计学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余地越大,它未来发展的前景就越好。
目前在我国,人们对统计学的认识还不全面,在高校,财会、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都很“火”,而统计专业却在萎缩。
这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等,统计学是大学里最受重视的学科,统计学发展得如何是衡量某一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
在这些国家,统计学是强势学科,而在我国,统计学仍是弱势学科,这个现状也决定了统计学在我国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统计是一门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
从基础数据的采集到综合处理,从数据的分析研究到最终服务于社会,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涉及层面之广,处理流程之严密,可以认为统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果以中等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工作的规律,以系统工程的理论为基础去探讨建立现代统计系统,该系统可以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即:数据源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分析研究子系统和统计服务子系统。
该系统涵盖并拓展了诸如加强统计队伍组织建设、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繁荣统计科学研究、提供统计优质服务等方面内容。
可以说,建立并衔接好这四个“子系统”,统计数据的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统计工作的效率才可以大大提高、统计工作的职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结合我国统计学发展的现状、未来及发展理念,我国统计学发展的趋势:主要是大力发展应用统计领域,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如宏观经济、金融、税收、保险、管理、社会、环境、旅游、人口、新闻舆论、政策等领域,建立这些应用领域的统计研究平台,提高应用统计总体研究水平;同时,推进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重点研究课题方面,要加强宏观经济
计量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研究,抽样技术在社会经济统计调查中的应用研究,现代统计在教育、法律中的应用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