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精编资料
9.9体液免疫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三、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一)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基本过程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的过程可人为划分为潜伏期(lag phase)、对数期(log phase)、平台期(plate phase)、下降期(decline phase)四个阶段。
(二)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概念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所引发的应答称为初次应答(primary immune response)。
在初次应答的晚期,随着抗原被清除,多数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均发生死亡,同时抗体浓度逐渐下降。
但是,在机体对TD-Ag应答过程中能诱导形成长寿命的记忆性T细胞和B细胞,一旦再次遭遇相同抗原刺激,可产生迅速、强烈、持久的免疫应答,此即再次应答(secondary immune response)。
(三)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TD-Ag刺激机体产生初次应答,在抗体浓度下降后,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由于记忆性B细胞表达高亲和力BCR,可竞争性结合低剂量抗原而被激活,故仅需很低抗原量即可有效启动再次应答。
再次应答过程中,记忆性B细胞作为APC摄取、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记忆性Th细胞。
激活的Th细胞所表达的多种膜分子和大量细胞因子又作用于记忆性B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
由于记忆性B细胞在初次应答的生发中心已经历增殖、突变、选择、抗体类别转换及亲和力成熟,故与初次应答相比较,再次应答产生抗体具有以下特点(表9-2):①启动应答所需抗原剂量较小;②应答迅速,即潜伏期明显缩短;③应答强度高,迅速到达平台期,平台高(抗体水平比初次应答高10倍以上),且平台期持续时间长;④下降期平缓;⑤再次应答主要产生IgG类抗体(初次应答主要为IgM类,后期可产生IgG);⑥抗体亲和力明显高于初次应答。
表9-2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特点初次应答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较大较小潜伏期较长较短高峰抗体水平低高下降期(抗体持续时间)较短较长抗体类别IgM类为主IgG类为主抗体亲和力低高再次应答由记忆性淋巴细胞所介导(初始淋巴细胞不参与),记忆性T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可阻止初始T细胞或B细胞被相同抗原所激活。
抗体生成的一般规律
抗体生成的一般规律
抗体生成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主要免疫反应,其一般规律如下:
1. 初次感染:机体初次感染病原体时,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生成足够的抗体来对抗病原体。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7-14天。
2. 二次感染:当机体再次感染同一种病原体时,由于已经有了相应的记忆性B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机体可以更快地生成抗体。
这个过程通常只需要数天。
3. 抗体水平:在感染过程中,抗体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但仍能够保持一定水平,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4. 免疫记忆:一旦机体对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它就会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以便在再次感染时更快地生成抗体。
这就是机体的免疫记忆。
5. 交叉反应:有时,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与不同的病原体发生交叉反应,从而提供一定的交叉免疫保护。
总之,抗体生成的一般规律是初次感染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生成足够的抗体,而二次感染则更快地产生抗体。
免疫记忆和交叉反应也是抗体生成的重要方面。
- 1 -。
抗体产生的规律及临床应用
抗体产生的规律及临床应用在人体内,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具有识别并结合病原体的能力。
抗体产生的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对于临床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抗体产生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抗原的识别。
当人体内部有外来的抗原侵入时,免疫系统会立即对其进行识别。
抗原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也可以是人工引入的化合物或细胞。
免疫系统会通过抗原的表面结构来辨识其是否为外来物质。
其次,抗原呈递。
免疫系统中的抗原提呈细胞会将识别到的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它们具有产生抗体的能力。
当B细胞接受到抗原的刺激后,会开始产生特异性抗体。
接着,抗体产生。
B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分化为浆细胞,这些浆细胞会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
抗体可以精确结合到特定的抗原表面,从而协助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
最后,抗体记忆。
产生的抗体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会在体内形成抗体记忆库。
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迅速识别并启动抗体产生,从而更快速地清除病原体。
抗体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免疫疗法。
利用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来治疗疾病。
例如,抗体药物可以在癌症治疗中靶向特定肿瘤抗原,促进癌细胞的凋亡。
其次,诊断标志物。
某些特定的抗体可以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标志物。
在临床检验中,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定抗体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接着,预防接种。
疫苗通过引入微量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形成免疫记忆,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预防接种是目前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最后,输血治疗。
在临床上,输血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接受输血的患者可以获得供体的抗体,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抗体产生的规律和临床应用对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机制,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抗体的规律,可以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当第一次用适量抗原给动物免疫,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含量低,且维持时间短,很快下降,称这种现象为初次免疫应答。
若在抗体下降期再次给以相同抗原免疫时,则发现抗体出现的潜伏期较初次应答明显缩短,抗体含量也随之上升,而且维持时间长,称这种现象为现次免疫应答或回忆应答。
由于对抗体分子结构研究的进展,发现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分子,对抗原结合力低,为低亲和性抗体。
而再次应答则主要为IgG分子,且为高亲和性抗体。
TD抗原可引起再次应答,而TI抗原只能引起初应答。
对初次和再次应答现象机制的研究,对抗体特异性、多样性、免疫记忆以及对自身抗原而受性机制等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以抗体生成的细胞学为基础(图11-1,表11-2)。
图11-1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表11-2 初次与再次免疫应答特性特性初次再次抗原呈递非B细胞B细胞抗原浓度高低抗体产生延迟相5~10天2~5天Ig类别主要为IgM IgG、IgA等亲和力低高无关抗体多少二、抗体产生的细胞学基础抗体产生是由多细胞完成的,Miller等在60年代,首先证明了淋巴细胞是不均一的细胞群。
他用早期摘除鸡的胸腺和法氏囊的方法证明了有二类不同的的淋巴细胞,即T和B细胞。
前者与细胞免疫有关,后者与抗体形成有关(表11-3)。
表11-3 新生期摘除胸腺及法氏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鸡)全身X-线照射周围血淋巴细胞数Ig浓度抗体产生移植物排斥反应未身X-线照射148 000 ++ +++ ++胸腺摘除9 000 ++ + -法氏囊摘除13 200 --++阳性反应;-阴性反应Claman 给经X-线照射小鼠移入同系骨髓细胞(B细胞来源)和胸腺细胞(T细胞来源),然后用羊红细胞免疫,结果证明只有同时移入两种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因此证明了抗体产生需要T和B细胞共同参予。
Unanue等在70年代又证明了巨噬细胞在抗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应用纯化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研究这一问题。
简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医学意义
简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医学意义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简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医学意义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抗体产生的规律是一个关键而复杂的主题。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当第一次用适量抗原给动物免疫,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含量低,且维持时间短,很快下降,称这种现象为初次免疫应答。
若在抗体下降期再次给以相同抗原免疫时,则发现抗体出现的潜伏期较初次应答明显缩短,抗体含量也随之上升,而且维持时间长,称这种现象为现次免疫应答或回忆应答。
由于对抗体分子结构研究的进展,发现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分子,对抗原结合力低,为低亲和性抗体。
而再次应答则主要为IgG分子,且为高亲和性抗体。
TD抗原可引起再次应答,而TI抗原只能引起初应答。
对初次和再次应答现象机制的研究,对抗体特异性、多样性、免疫记忆以及对自身抗原而受性机制等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以抗体生成的细胞学为基础(图11-1,表11-2)。
图11-1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表11-2初次与再次免疫应答特性特性初次再次抗原呈递非B细胞B细胞抗原浓度高低抗体产生延迟相5~10天2~5天Ig类别主要为IgMIgG、IgA等亲和力低高无关多少抗体二、抗体产生的细胞学基础抗体产生是由多细胞完成的,Miller等在60年代,首先证明了淋巴细胞是不均一的细胞群。
他用早期摘除鸡的胸腺和法氏囊的方法证明了有二类不同的的淋巴细胞,即T和B 细胞。
前者与细胞免疫有关,后者与抗体形成有关(表11-3)。
表11-3 新生期摘除胸腺及法氏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鸡)全身X-线照射周围血淋巴细胞数Ig浓度抗体产生移植物排斥反应未身X-线照射148 000+++++++胸腺摘除9 000+++-法氏囊摘除13 200--++阳性反应;-阴性反应Claman给经X-线照射小鼠移入同系骨髓细胞(B细胞来源)和胸腺细胞(T细胞来源),然后用羊红细胞免疫,结果证明只有同时移入两种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因此证明了抗体产生需要T和B细胞共同参予。
Unanue等在70年代又证明了巨噬细胞在抗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应用纯化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研究这一问题。
简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简答
简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球蛋白,它们能够识别和结合入侵机体的抗原,发挥重要的体液免疫作用。
抗体产生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抗原的性质、数量、途径、佐剂、机体的状态等。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述:一、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初次应答是指机体初次接触抗原时发生的免疫应答,其特点是:潜伏期长:指由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到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被检出之间的阶段,一般为5~7天,取决于抗原的性质、数量、途径等。
抗体浓度低:指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或效价,一般为1:10~1:100。
半衰期短:指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一般为几天到几周。
最先产生IgM:指血清中出现的第一类特异性抗体,其分子量大、亲和力低、互补结合位多,能够激活补体系统。
亲和力低:指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巩固程度,反映了抗体与抗原表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再次应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免疫应答,其特点是:潜伏期短:指由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到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被检出之间的阶段,一般为1~3天,远远短于初次应答。
抗体浓度高:指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或效价,一般为1:1000~1:10000,有时可比初次应答高10倍以上。
半衰期长:指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一般为几个月到几年。
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指血清中出现的主要类别的特异性抗体,其分子量小、亲和力高、互补结合位少,能够穿过胎盘、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等。
亲和力高:指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巩固程度,反映了抗体与抗原表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再次应答是由于初次应答后形成了记忆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够迅速活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更多的记忆细胞。
再次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次抗原刺激的间隔时间长短:间隔短则应答弱,因为初次应答后存留的抗体可与再次刺激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被迅速清除;间隔太长则反应也弱,因为记忆细胞只有一定的寿命。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pptx
思考题
➢ 某养殖场对初生5日龄仔猪进行了伪狂犬疫苗的免疫,三天后 该地区伪狂犬病爆发,为防疫情波及,再次进行免疫,最终却 未能抵御本次疫病传播,根据抗体产生的规律进行分析此次疫 病防控失败的原因。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内容提要
Ⅰ
初次应答
Ⅱ
再次应答
Ⅲ
回忆应答
Ⅳ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Ⅴ
课后思考
Company Logo
初次应答
初次应答
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
特点
须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 产生抗体以IgM类为主 抗体总量较低 持续时间短 抗体亲和力较低
再次应答
再次应答 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记忆性B细胞
作为抗原呈递细胞,与记忆T细胞相互作用。 特点
激活免疫应答的抗原量明显减少。 潜伏期明显缩短。 抗体产量高,维持时间长。 抗体以IgG为主,亲和力一定时间后,在体 内逐渐消失,此时机体若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可使已消 失的抗体快速回升,称为回忆应答。
实践意义
再次应答和回忆应答提示我们,在预防接种时间隔一定时间 进行再次免疫,可起到强化免疫的功效 。
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意义
实践意义
再次应答和回忆应答提示我们,在预防接种时间隔一定时间 进行再次免疫,可起到强化免疫的功效 。
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
实践意义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意义
记忆性T细胞
记忆性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特性
APC 抗原浓度 潜伏期 高峰浓度 维持时间 Ig类别 亲和力 无关抗体
试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试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是:
1. 刺激:抗原的出现是刺激抗体产生的关键因素,刺激通常来自于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
2. 告警:抗原进入体内后,免疫细胞会将其识别并发送信号,告知B细胞开始制造相应的抗体。
3. 漂浮:B细胞开始制造抗体并释放到血液中漂浮。
4. 结合:抗体会结合到抗原表面上,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中和病原体或促使其被其他免疫细胞摧毁。
5. 储存:为了应对类似的感染,一旦有新的抗原进入体内,B细胞就可以快速地产生相应的抗体,对其进行防御。
总的来说,抗体产生是机体自我保护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机体可以免疫疾病、保护自身免受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害。
简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简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抗体是一种蛋白质,由人身上的免疫系统产生,旨在保护身体免受传染疾病的侵害。
抗体的产生伴随着一般规律,这对抗体的有效性和精度有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简要介绍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首先,抗体的产生受到身体的免疫系统的调节。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特异性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抗原特异性T细胞和抗体产生的T细胞,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或其它免疫细胞,以抵御病原体的侵入。
其次,抗体的产生受到抗原反应的影响。
病原体往往含有特异性的抗原,而抗体的产生则依赖于抗原的特异性反应。
当抗原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结合时,抗原特异性T细胞就会被激活,随后诱导B细胞合成抗体,并在体内出现。
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增强抗原的特异性,并且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向病原体的发育。
再次,抗体产生受到免疫反应条件的影响。
抗体产生的过程,受到细胞因子、蛋白质、微量元素、激素等的影响。
特别是抗体的结构和功能,往往受到蛋白质的影响,免疫反应的条件也会影响抗体的产生效率和精度。
最后,抗体的产生需要经过细胞信号传导。
细胞信号通常分为两种:通路信号和级联信号。
前者可以诱导T细胞分泌促免疫素,从而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后者则包括细胞细胞联系,可以调节B细胞的免疫表达,从而影响抗体的产生。
总之,抗体的产生伴随着一些一般规律,受到身体的免疫系统调节,抗原反应影响,免疫反应条件影响以及细胞信号传导影响。
这些一般规律对抗体的有效性和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充分掌握这些规律,是抗体研究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抗体不仅可以用来识别和抵抗外源病原,还可以用来控制自身免疫反应,防止健康组织受到意外的免疫损害。
抗体可以抑制细胞自身的免疫反应,维护细胞的生存和活动,保护细胞免受意外免疫损害,从而维持人体健康。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医学意义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医学意义咱就说抗体这玩意儿啊,可太有意思啦!你想想,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王国,里面住着无数的小细胞子民。
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身体就会派出抗体这个厉害的大将军去迎战!抗体产生可是有它的一套规律呢。
一开始啊,敌人来了,身体可能还没啥反应,就跟那没睡醒似的。
这时候抗体数量很少,敌人可能就会嚣张一阵子。
但咱身体可不傻呀,慢慢就察觉到不对劲啦,然后就开始大规模生产抗体啦。
这时候抗体数量蹭蹭往上涨,就跟那雨后春笋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外冒。
这抗体产生了有啥意义呢?嘿,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咱们国家有了强大的军队来保卫家园一样。
抗体能精准地识别那些坏家伙,然后紧紧抱住它们,让它们没法再捣乱。
这不就保护了咱们的身体不生病嘛!你说要是没有抗体,那咱们不就惨啦?随便一个小病菌都能把咱身体弄得乱七八糟的。
有了抗体,咱就有了底气呀!就像你有个超级厉害的保镖在身边,啥危险都不怕。
而且抗体还有记忆功能呢,这可太神奇啦!就好比你被一个坏人欺负过一次,下次再见到他,你一下子就能认出来,并且能更快地做出反应来对付他。
抗体也是这样,一旦身体遇到过一种病菌,产生了抗体,下次再遇到这种病菌,抗体就能迅速出动,把病菌打得落花流水。
咱平时生活中也得注意让身体能好好地产生抗体呀。
该吃饭就好好吃饭,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该睡觉就好好睡觉,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别老是熬夜、乱吃东西,把身体搞坏了,那抗体也没力气工作啦。
你看那些经常生病的人,是不是大多都是生活不太规律,不注意保养身体的呀?所以呀,咱们得善待自己的身体,让抗体能好好地为咱们服务。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和医学意义真的是太重要啦!它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无名英雄,默默地守护着我们。
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它们,让它们能一直好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所以呀,大家都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让抗体在我们身体里快乐地工作,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关乎咱们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大事呢!。
简单说明抗体产生的规律
简单说明抗体产生的规律抗体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抵御病原体和其他外来物质的入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体产生的规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抗原刺激、淋巴细胞激活、抗体类别转换和记忆反应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抗体产生的规律。
首先,抗原刺激是抗体产生的前提。
抗原是免疫系统识别和应对的外来物质,它可以是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的表面蛋白、细胞壁成分、毒素等。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会被专门的抗原递呈细胞(例如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或B细胞、T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BCR和TCR)识别。
其次,在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被激活并开始产生抗体。
这一过程涉及到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处理和呈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帮助B细胞。
经过受体修饰,抗原特异性B细胞开始增殖并分化为抗体生产细胞。
这些细胞被称为浆细胞,它们在骨髓和黏膜组织中产生和分泌抗体,以对抗病原体。
第三,抗体的类别转换是抗体产生的重要特征。
初次抗原刺激后,B细胞可以发生类别转换来产生不同类型的抗体。
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应答的亲和力成熟阶段。
类别转换的核心是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特定信号分子的作用。
这些信号分子会引起B细胞基因的表达变化,从而导致抗体类别的转换。
例如,IgM类抗体在初次免疫应答时首先产生,然后B细胞可以经过类别转换产生IgG、IgA或IgE等类型的抗体。
最后,抗体产生还具有记忆性。
免疫系统对初次抗原刺激的应答主要是IgM类抗体的产生,这是因为初始B细胞是未经过亲和力成熟的。
然而,一旦初始免疫应答结束,记忆性B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会形成。
这些细胞携带先前接触过的抗原信息,并可以快速应答于再次抗原刺激。
记忆性B细胞可以迅速分化为抗体生产细胞,并且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更长的寿命。
总结起来,抗体产生的规律包括:抗原刺激、淋巴细胞激活、抗体类别转换和记忆反应等。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一复杂过程的各个方面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并为发展和改进疫苗和其他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指导。
详细阐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详细阐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抗体是机体对抗外界入侵的重要防御工具,它可以识别并结合病原体或其他异物,从而触发免疫反应。
抗体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下面将详细阐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 抗原识别和处理:抗体产生的第一步是机体识别并处理抗原。
抗原是能够诱导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病原体的蛋白质、多糖体等。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它被先天免疫系统中的抗原呈递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捕获并处理。
这些抗原呈递细胞会将抗原分解成小片段,并将它们呈递给T淋巴细胞。
2. T细胞的激活: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抗体产生中起到关键作用。
当T细胞受到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片段刺激时,它们会被激活并开始增殖。
激活的T细胞将进一步分化为两个主要类型: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3. 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被激活的辅助T细胞会与B细胞相互作用,促进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
B细胞是抗体的主要产生细胞。
当B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时,它们会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两个类型。
浆细胞是短寿命的细胞,它们能够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
记忆B 细胞则具有长寿命,它们能够长期存活并在再次遇到同一抗原时迅速启动免疫反应。
4. 抗体产生:浆细胞是抗体的主要产生细胞。
它们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中和病原体、标记异物或促进炎症反应。
抗体的产生是高度特异和多样化的,机体可以产生数百万种不同的抗体,每一种抗体都可以识别和结合不同的抗原。
5. 免疫记忆:在抗体产生的过程中,记忆B细胞的生成是非常重要的。
记忆B细胞具有长期存活的能力,并且在再次遇到同一抗原时能够迅速启动免疫反应。
这使得机体对于同一抗原的再次感染或暴露具有更快速和更强效的免疫应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包括抗原识别和处理、T细胞的激活、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抗体产生以及免疫记忆。
这一过程是一个高度复杂和精密的免疫应答过程,通过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机体能够产生高度特异和多样化的抗体,从而对抗感染和疾病。
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再次免疫应答是机体在第一次免疫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免疫反应。
这种反应的主要特点是更为迅速和强烈,通常能够有效地清除抗原并防止疾病的发生。
再次免疫应答的过程主要包括抗原的识别、抗原呈递、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抗体的产生以及效应细胞的介导等多个步骤。
再次免疫应答的第一步是抗原的识别。
当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抗原时,抗原会被特定的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捕获并加工,然后呈递给T细胞。
接着,抗原呈递是再次免疫应答的关键步骤。
树突状细胞通过表面上的抗原呈递分子将加工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
这样一来,T细胞就能够识别并与抗原结合,从而激活T细胞。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是再次免疫应答的核心过程。
激活的T细胞会分化为效应细胞,如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细胞,而辅助性T细胞则能够促进B细胞的活化和抗体的产生。
抗体的产生是再次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步骤。
活化的B细胞会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大量产生并分泌抗体。
抗体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能够与抗原结合并中和或清除抗原。
再次免疫应答还包括效应细胞的介导。
通过细胞与抗体的协同作用,再次免疫应答能够迅速清除抗原并防止疾病的发生。
效应细胞还能够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总结起来,再次免疫应答是机体在第一次免疫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免疫反应。
它的过程包括抗原的识别、抗原呈递、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抗体的产生以及效应细胞的介导等多个步骤。
再次免疫应答的产生使机体能够更快、更强烈地应对感染,保护身体健康。
抗体产生规律
抗体产生规律一、抗原刺激抗体的产生是由抗原的刺激引起的。
抗原是指能够与抗体结合并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外来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也可以是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诱导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相应的抗体。
二、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两个阶段。
初次应答是指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的免疫反应。
在这个阶段,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诱导B细胞分化并分泌相应的抗体。
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种类较少,产生速度较慢,抗体浓度较低。
再次应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的免疫反应。
在这个阶段,机体能够快速并有效地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种类与初次应答相似,但产生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
这是由于机体会保留一部分记忆B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够快速分化并产生相应的抗体。
三、抗体种类抗体是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根据其功能和结构可以分为五类:IgM、IgG、IgA、IgE和IgD。
其中,IgM是最早产生的抗体,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主要由IgM产生。
IgG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主要产生的抗体,具有更强的免疫反应能力。
IgA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肠道等黏膜表面,参与局部免疫防御。
IgE与I型超敏反应有关,参与机体对寄生虫等过敏原的免疫反应。
IgD在B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四、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在接触抗原后,能够保留一部分记忆B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够快速分化并产生相应的抗体的现象。
记忆B细胞可以在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得再次应答更快、更强。
抗体产生【范本模板】
抗原进入体内后,抗体的产生(1)感应阶段:指抗原进入机体与B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
①少数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结合,从而直接刺激B细胞使之活化长大并迅速分裂。
②多数抗原要先经过吞噬细胞无特异性的吞噬后,一些抗原分子穿过吞噬细胞的细胞膜而露到细胞表面,夹在吞噬细胞本身的组织相容性附合体分子的沟中。
T细胞中有一类助T细胞,不同的助T细胞表面带有不同的受体,能识别不同的抗原。
那些能识别吞噬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加上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物的助T细胞,在遇到这些吞噬细胞后,就活化分裂而产生更多有同样特异性的助T细胞。
B细胞表面也带有组织相容性附合体,可和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上述特异的助T细胞的作用是刺激已经和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的B细胞,使之分裂分化。
这一B细胞依靠助T细胞和吞噬细胞而活化的步骤,比第一个不需要助T 细胞参与的步骤作用更强大.(2)反应阶段:指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
所谓效应B细胞也称浆细胞,一般停留在各种淋巴结中,它们产生抗体的能力很强,每个效应B细胞每秒钟能产生2 000个抗体,可以说是制造特种蛋白质的机器。
浆细胞的寿命很短,经过几天大量产生抗体以后就死去。
抗体离开浆细胞后,随血液淋巴流到全身各部,发挥消灭抗原的作用。
记忆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如果有同样的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没有记忆的B细胞更快地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3)效应阶段:指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在该阶段抗体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有些抗原,如病毒等,由于抗体的结合而失去对寄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因而不能侵入细胞。
②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如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可因抗体的结合而不为细胞所接受,因而无效.③沉淀和凝集: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性蛋白质,抗体的结合就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性而沉淀;如果抗原分子是位于细胞上的,抗体的结合就使这些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例如血液凝集。
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再次免疫应答是机体针对同一抗原的再次暴露产生的免疫应答。
在初次免疫应答中,机体通过识别和消灭抗原,产生抗体和记忆性B 细胞。
当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记忆性B细胞能够迅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实现免疫应答的迅速和高效。
再次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是:记忆性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抗体产生和免疫效应的增强。
记忆性B细胞是初次免疫应答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的B细胞,它们具有长寿命和高度特异性。
在初次免疫应答中,少数B细胞经过抗原刺激和T细胞辅助,分化为抗体产生的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
记忆性B细胞具有长寿命,并分布在淋巴组织和体液中,为再次免疫应答提供了基础。
当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记忆性B细胞能够迅速被激活。
这是因为它们表面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能够与辅助T细胞相互作用,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激活记忆性B细胞。
激活后的记忆性B细胞开始快速分裂和扩增,形成大量的浆细胞。
浆细胞具有高度分泌抗体的能力,它们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进入血液和组织液中,与抗原结合并中和或清除抗原。
再次免疫应答中,抗体的产生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抗体的产生呈现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水平。
相比于初次免疫应答,再次免疫应答中抗体的产生速度明显加快,而且抗体的水平更高。
这是因为记忆性B细胞已经在初次免疫应答中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抗体,再次遇到抗原后能够迅速分化为抗体产生的浆细胞,从而提供了更高水平的抗体。
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增强。
再次免疫应答中,记忆性B细胞的抗体经过亲和成熟和选择,其亲和力和特异性都得到了增强。
亲和力增强意味着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力度更强,特异性增强意味着抗体对特定抗原的识别和结合更加准确。
这些增强的特性使得再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更具效力,能够更好地中和或清除抗原。
再次免疫应答还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增强免疫效应。
记忆性B细胞在再次免疫应答中能够更快地分化为抗体产生的浆细胞,从而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此外,再次免疫应答还能够引发更强的细胞免疫效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PPT资料优选版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Immunology and Pathogen Biology
思考题 3)动态变化 了解病程,评估疾病转化。
3)动态变化 了解病程,评估疾病转化。 1)指导预防接种方案; 1)指导预防接种方案;
B—细—胞抗对体•T产D抗生比原的的一较应般答规律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
3)动态变化 了解病程,评估疾病转化。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唐翔宇 3)动态变化 了解病程,评估疾病转化。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指导预防接种方案; ---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应答。
抗体效价 低 ---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应答。
3)动态变化 了解病程,评估疾病转化。
高
1)指导预防接种方案;
抗体维 短 1)指导预防接种方案;
长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持时间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应答。
主要抗 低亲和力 高亲和力 3)动态变化 了解病程,评估疾病转化。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体类型 的IgM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唐翔宇
的IgG
3)动态变化 了解病程,评估疾病转化。
免疫效果 差
好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Immunology and Pathogen Biology
临床意义
1)指导预防接种方案; 2)IgM 早期诊断、宫内感染; 3)动态变化 了解病程,评估疾病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当第一次用适量抗原给动物免疫,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含量低,且维持时间短,很快下降,称这种现象为初次免疫应答。
若在抗体下降期再次给以相同抗原免疫时,则发现抗体出现的潜伏期较初次应答明显缩短,抗体含量也随之上升,而且维持时间长,称这种现象为现次免疫应答或回忆应答。
由于对抗体分子结构研究的进展,发现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分子,对抗原结合力低,为低亲和性抗体。
而再次应答则主要为IgG分子,且为高亲和性抗体。
TD抗原可引起再次应答,而TI抗原只能引起初应答。
对初次和再次应答现象机制的研究,对抗体特异性、多样性、免疫记忆以及对自身抗原而受性机制等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以抗体生成的细胞学为基础(图11-1,表11-2)。
图11-1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
表11-2初次与再次免疫应答特性
特性初次再次
抗原呈递非B细胞B细胞
抗原浓度高低
抗体产生
延迟相5~10天2~5天
Ig类别主要为IgM IgG、IgA等
亲和力低高
无关抗体多少
二、抗体产生的细胞学基础
抗体产生是由多细胞完成的,Miller等在60年代,首先证明了淋巴细胞是不均一的细胞群。
他用早期摘除鸡的胸腺和法氏囊的方法证明了有二类不同的的淋巴细胞,即T和B细胞。
前者与细胞免疫有关,后者与抗体形成有关(表11-3)。
表11-3 新生期摘除胸腺及法氏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鸡)
全身X-线照射周围血淋巴细胞数Ig浓度抗体产生移植物排斥反应
未身X-线照射148 000 ++ +++ ++
胸腺摘除9 000 ++ + -
法氏囊摘除13 200 --+
+阳性反应;-阴性反应
Claman给经X-线照射小鼠移入同系骨髓细胞(B细胞来源)和胸腺细胞(T 细胞来源),然后用羊红细胞免疫,结果证明只有同时移入两种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因此证明了抗体产生需要T和B细胞共同参予。
Unanue 等在70年代又证明了巨噬细胞在抗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应用纯化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研究这一问题。
根据小鼠细胞对玻璃面或塑料面的粘附性,可将脾细胞分为二种,其一为有粘附性细胞属巨噬细胞(M φ),另一种为非粘附性细胞属淋巴细胞,包括T 和B 细胞。
当将这二种细胞分别与羊红细胞(抗原)在体外培养时,皆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在二种细胞混合培养时才能产生抗体,自此证明了M φ也参予抗体的产生(表11-4,5)。
表11-4 T 和B 细胞在抗体产生中的作用
X-线照射鼠入的细胞 抗体产生
脾细胞(含有T 和B ) ++
胸腺细胞(T 细胞) ±
骨髓细胞(B 细胞) +
胸腺细胞+骨髓细胞 +++
表11-5 M φ在抗体产生中的作用
体外培养细胞 抗体产生
粘附细胞+羊红细胞
非粘附细胞+羊红细胞 粘附细胞 + +羊红细胞 非粘附细胞
-
-
+++
表11-6 促进B 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名称 作用
IL-1
IL-4
IL-5 IL-6 促进B 细胞活化与增殖 促进活化B 细胞增殖 促进B 细胞分化
与IL-1协同
IL-2
在同一时期Gershon等又证明了抑制性T细胞(TS)的存在,对免疫应答起抑制作用。
因此TH和TS可视为免疫调节细胞,而TC和TD可视为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
通过上述研究,证明了抗体产生需要三种细胞参予,即单核吞噬细胞系、T细胞系和B细胞系。
从而否定了过去认为抗体产生是由单一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观点。
因此抗体产生不只是涉及抗原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即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的激发作用,同时也涉及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即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过程。
这二个过程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为此必须进一步探讨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三种细胞各自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怎样进行的。
三、免疫细胞在抗体生成中的作用
上述三类细胞都参予抗体生成过程,但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
现已证明Mφ抗原处理和呈递细胞,无特异识别抗原的功能。
T细胞系主要是TH和TS,它们对免疫应答有调节功能,所以是免疫调节细胞,有特异识别抗原的功能。
B细胞系既具有呈递抗原的作用又是产生抗体的细胞,也具有特异识别抗原的功能。
(一)Mφ的作用
Mφ在免疫应答的全过程都发挥重要作用,在抗原识别过程中,即在免疫应答的诱导期,它表现为具有摄取、处理加工、存贮和呈递抗原的作用。
它活化后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其合成和分泌的IL-1有促进T和B细胞的活化作用。
因
此,不能认为Mφ只是机械的将抗原决定簇呈递给淋巴细胞,它还具有调节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抗原性物质进入体内后,必须先经Mφ摄取、加工处理,然后才能呈递给淋巴细胞。
Mφ是有吞噬细胞功能的细胞,已证明在其细胞表面有多种受体分子,但无抗原识别受体。
它主要是以吞噬、吞饮和被动吸附等方式捕捉抗原,可摄取任何抗原性特质,所以是非特异性的摄取抗原性物质。
摄入的抗原大分子,可在细胞内被降解为许多小肽片段。
其中一些免疫原性决定簇可与细胞内的自己MHCⅡ类分子相结合,然后运送至细胞膜表面,形成所谓修饰的自身复合物分子(即异种抗原X+自己MHCⅡ类分子)此即Mφ对抗原的处理和加工过程。
Mφ将这种复合物分子,呈递给有抗原识别功能的淋巴细胞,才能激发免疫应答。
不难看出,识别这种复合物的抗原识别受体,必须是既能识别异种抗原X,又能同时识别自已MHC分子。
这就是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的由来。
(二)淋巴细胞的作用
淋巴细胞具有抗原识别受体,所以T和B细胞都是抗原识别细胞。
每一细胞克隆可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所以这种识别是有特异性的。
B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是膜Ig分子,它可识别天然蛋白质抗原分子表面的构像抗原决定簇(即B 决定簇),在识别抗原时无MHc 限制性。
而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为异二聚体分
子,即TCRαβ,它能同时识别经加工处理的序列决定簇肽片段(即T决定簇)和自己MHC分子,所以有MHC限制性。
四、细胞因子在抗体产生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cytokines)在抗体产生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有下述特点:
1.细胞因子的作用既无抗原特异性也无MHC限制性当TH细胞受刺激活化后,它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就可作用于任何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和任何MHC单倍型(haplotype)的B细胞。
2.在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细胞因子起作用即B细胞的增殖期与分化期,或Ig的分泌期可有不同的细胞因子在起作用(表11-6)。
此外,不同的细胞因子间的组合有的起拮抗作用,有的起协同作用。
3.细胞因子还可作用于旁路(bystander)B细胞使之活化这些B细胞对抗体应答的抗原没有特异性(非抗原特异性B细胞)。
它们存在于抗原刺激的特异B细胞周围,在抗原活化特异B细胞时,因产生细胞因子而被活化并产生非特异抗体。
4.在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中,有些是来源于巨噬细胞或其他非T细胞所产生(如粒细胞、肥大细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