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情”(刘禹锡《竹枝词》);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技巧,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和倒装等。

首先是比喻,比喻是运用联想的方式,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具形象和富有感情色彩。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他用“床前明月光”来比喻代表思念的“疑是地上霜”,这种比喻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其次是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

通过拟人,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和亲切感。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他写道“树木已争春,村径欲下斜”,将树木和村径拟人为争春和有欲望下斜的人,生动地表现出秋夜的寂静和渴望。

夸张是一种夸大表达的手法,通过夸张可以使诗歌更具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写道“京城如画图”,夸张地形容京城的美丽。

对偶是将两个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并置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偶,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韵律感和离奇感。

例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写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过对偶的结构,使诗句更加平衡和美感。

排比是将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并列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诗人可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和层次感。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他写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通过排比的方式,使诗句更加凝练和有力。

倒装是改变词语或短语的正常语序,以增强修辞效果的一种手法。

通过倒装,诗人可以使句子更具冲击力和表现力。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通过倒装的方式,增加了句子的紧凑和节奏感。

除了以上提到的修辞手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比兴、反复、重读、音律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情感和表达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总之,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技巧,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和倒装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能够使作品更具形象、生动和感染力。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一、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二、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三、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四、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五、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六、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七、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把看法说
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
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例: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阿鲁威《双调· 蟾宫曲》)以设问开篇,点
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
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
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11.互文。互文是指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
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
手法。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家》) 这个互文句极写塞外苦寒的军 旅生活。如果仅从字面看,可理解为“将军冷得连弓都拉 不开,都护冷得连铁甲都难以穿上身。”其实,完整的意 思应是“将军、都护角弓不得控,将军、都护铁衣冷难 着”。 又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西江月》) 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 “(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 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 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优美。
“丝” 可理解成“思”。“莲”和“怜”,“藕”
和“偶” “丝”和“思” “柳”和“留” “期”
和“棋”都谐音双关
13.顶真。也叫顶针。即用前句最末的词语作为 后句开头的词语,上递下接,环环相扣。顶真能
使句子联系紧密,反映事物间的紧密关系,又能
表达回环复沓的思想感情,增强节奏感。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 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 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
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 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绵长。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1、比喻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此诗运用比喻使画面更形象生动,更易于彰显诗歌的主题。

再如:刘禹锡《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运用比拟,能寓情于物,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可以使叙述生动形象,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韩愈的《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

“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3、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如:唐朝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

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24种诗词修辞手法,有解释,有示例

24种诗词修辞手法,有解释,有示例

24种诗词修辞手法,有解释,有示例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需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

诗是语言的艺术,为了使诗歌语言更生动、形象,诗人经常借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处理。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词语言具有了这种立体感,使各种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从而表现出绚丽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诗人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诗词中运用高超的修辞手法,让诗词更生动,学会了这些修辞手法,你也会写诗词了!比喻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南乡子》隐语(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在此处,是一种含蓄的传情方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借代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贵之家。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中,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使诗句富有感情、形象生动。

下面将罗列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供参考使用。

1.比喻比喻是通过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在某种联系上的相似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他是个狮子般的英勇”。

2.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形象或行为。

例如:“太阳笑了笑”。

3.借代借代是替代某个事物以减少冗余的修辞手法。

例如:“杯中之物”代指酒。

4.比照比照是通过与另一事物的对比,突出所表达的感受或形象。

例如:“她如蒲公英般飞舞”。

5.排比排比是将相同的结构或语法进行重复,以增强语言的力量和节奏感。

例如:“你是风,我是雨,你是春天,我是夏天”。

6.反问反问是提出问题,不需要回答,目的是加强表达的意义和感情。

例如:“难道我不值得你的关心吗?”7.对偶对偶是一种通过将两个相似或相反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放在一起来平衡语言的修辞手法。

例如:“情深缘浅,意暖情寒”。

8.夸张夸张是为了突出表达的效果,对事物进行夸大描述。

例如:“眼泪如江河般汹涌”。

9.比较比较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其间的差异或共同点。

例如:“你像春天的花朵,我如秋天的枫叶”。

10.借物抒情借物抒情是通过描写身边的物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

例如:“在这寂静的夜晚,我和月亮交谈”。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所谓修辞手法,是指诗歌中作者为了表达思想,使用的一种文学手段和表现形式。

诗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象征等。

① 比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就采用了比喻手法,将春天的安静比作睡眠,将鸟儿的鸣叫比作早晨的欢呼。

② 拟人:“雪花飘飘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这句诗采用了拟人手法,将雪花比作撒盐的样子,把空中的雪花和撒盐的动作拟人化,生动地描写出雪花的飘舞。

③ 夸张:“春来遍地鲜花开,百花齐放点彩霞”这句诗采用了夸张手法,把春天到来时百花齐放的美景夸张成“点彩霞”,意为百花齐放,彩虹色的霞光洒遍大地,极富生机勃勃。

④ 对比:“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采用了对比手法,把春天明媚的景象和绿色的江南岸对比,以及把幽深的月光和自己的归乡之情对比,表达了思乡之情。

⑤ 排比:“莺啼应晓,鸠鸣下午,桃花落后,柳絮飞早”这句诗采用了排比手法,把四种自然景象排列起来,比喻春天到来时,整个自然都充满生机,活跃起来。

⑥ 象征:“一水长流一路风,一花开尽一世情”这句诗采用了象征手法,把一水长流和一花开尽作为象征,表达了永恒的爱情。

举例说明诗歌的修辞手法。

举例说明诗歌的修辞手法。

举例说明诗歌的修辞手法。

诗歌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这里举几个例子:
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描绘另一个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中,用“白日”和“黄河”分别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

2. 拟人:把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生命力。

例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中,把春天的鸟儿唤醒人们起床的动作赋予了人的特征。

3. 排比:用相同或相似的语句结构进行排列,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诗中,通过排比句式强调了人生短暂,要珍惜当下的观念。

4. 对仗:指诗歌中的上下两句在字数、词性、语义等方面相互呼应。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中,上句的“明月光”与下句的“地上霜”形成了对仗关系。

5. 设问: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诗中,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赏: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已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所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赏: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作者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赏: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萧雨款。

”(岳飞满江红)赏: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了作者优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一去紫台连明淡,独留青家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进五首(其三)】赏:上句写昭君高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身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

6、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例: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李商隐《马嵬》)赏:将此日发生兵变境况的危险同昔日在长生殿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诗歌修辞手法

诗歌修辞手法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 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襟,指胸怀、心怀。③屦:jù: 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④仍:又。 ⑤ 值:恰逢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定林
[宋]王安石 •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 明确: • 1运用拟人手法;2诗人把“云”和“月”人 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3 写出在定林留恋往返的愉悦心情。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 史之必然。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 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 “华年”。
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 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 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 的修辞手法。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35: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二、修辞手法
比喻、反复、比拟、借代、对比、夸张、排比、 对偶、反问、设问、通感、反语、用典等
比喻: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 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 术效果。例如: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 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 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 请作赏析(4分)
早雾刚刚散去,朝阳尚未升起。 遥望青烟袅袅,市镇依稀可辨; 朝霞映红树木,仿佛忽然移到了河湾。
清风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 软缎在波动;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古诗鉴赏1.比喻:将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例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分析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分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分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分析从篇章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能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分析这一联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定)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定)


2
三江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2)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 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答: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溪渡”比作 “交 情” 、“水上风波”比作“人生波折”,赋 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 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例3
(2012年浙江卷)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其一)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未展芭蕉》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字写出了云消山露的传神形象;“宿雨来时 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水面肥”,一个“肥”字将下雨之后水面的 4 分 宽阔,形象地勾勒了出来。同时“瘦”和 “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地叙写了山 水前后的变化。
真题演练4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 端午 舒頔(元)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 的能力。这里考查的是物象——烟。 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 来表现。第二句重在做铺垫做映衬, 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 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 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 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 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 乡保持内在的一致。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1、比喻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此诗运用比喻使画面更形象生动,更易于彰显诗歌的主题。

再如:刘禹锡《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辞格<br>1. 比喻<br>在诗歌语言里,可以说比喻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辞格。

什么叫比喻?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

诗歌诗歌语言打不打比方,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br>1)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无名氏《西洲曲》)<br>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br>3) 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br>4)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br>5)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br>16)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br>2. 起兴<br>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手法可以说是诗歌的灵魂,它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诗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意图,并且产生共鸣和感受。

在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 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以此来揭示事物的特点和含义。

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感。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其中,杜甫将月和故乡进行了比喻,以此表达思乡之情。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行为和形象,使其更加真实和生动。

通过这种手法,诗人可以突显事物的特征和意义。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道:“彼倚楼前杨柳垂,此罗衣带柘枝持。

彼说琵琶与弦急,此说那弦怀素志。

”在这里,白居易将杨柳和衣带、琵琶和弦进行了拟人化,以此来描绘出琵琶曲的悲壮和弦外之音。

3. 借代:借代是通过用一个与所指事物有关联的词语来代替该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和内容。

借代常常运用于描写抽象的概念或无法直接表达的事物。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里,李白用“明月光”代替了月亮,用“地上霜”代替了月光的倒映,以此来表达静夜的清幽和寂寥。

4. 手法反复:手法反复是指在诗歌中重复使用某个词语、短语或句型,以增加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杜牧反复使用了“秋”、“冷”和“凉”,使诗歌中浸透着秋夜的寂凉和美丽。

以上仅仅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部分,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排比、对偶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使读者更好地领略到诗歌的深意和美妙。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也可以在自己写作中运用和发展这些修辞手法,让诗歌笔墨更加灵动和细腻。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谐音双关。

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2〉语音双关。

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

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的有内涵,读起来更加的通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欢迎参考阅读!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 11.比喻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一种事物来给另一种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的事物或者道理说得更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比喻的三种类型: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有似、若、犹、像、等。

暗喻将被喻体说成是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化为、当作等。

借喻即是喻体代被喻体。

2、比拟比拟是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的修辞方法。

比拟有拟人法和拟物法两种。

如《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亮在两个星座之间来回,具有人的恋情和动作,这是拟人法。

如《游金山寺》:“飞焰照山栖鸟惊。

”将火光当作会飞的东西来写,这是拟物法。

3、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有夸大法和缩小法两种。

夸张要做到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

4.排比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来表达情意的修辞方法。

5.对偶对偶是一种把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与相似,意思有联系的两个句子或者词组成双作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方法。

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6.反复反复是一种为了强调某种事物或者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

反复的种类: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设问是一种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修辞方法。

8.反问反问是一种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如用肯定形式反问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示肯定。

2025年诗歌修辞手法知识点总结

2025年诗歌修辞手法知识点总结

2025年诗歌修辞手法知识点总结诗歌是一种充满魅力的文学体裁,而修辞手法的运用则为诗歌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和表现力。

在 2025 年,对于诗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依然是深入欣赏和创作诗歌的关键。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它通过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平淡的变得生动。

比如说,“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将月亮比作银盘,形象地描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和亮度。

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会直接用“像”“如”等词来连接本体和喻体;暗喻则不用这些明显的词,而是用“是”“成为”等词;借喻则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

拟人,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的动作、情感或特征。

例如,“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风儿本没有手,无法抚摸,但通过拟人,让风儿有了人的动作,使诗句更具感染力。

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不可能有三千丈那么长,通过夸张的手法,极言忧愁之深。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的一对句子来表达相似或相反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仅语言整齐,而且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

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增强了语势,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通过反复,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嗅觉的清香比作听觉的歌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的有内涵,读起来更加的通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欢迎参考阅读!
1.比喻
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一种事物来给另一种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的事物或者道理说得更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比喻的三种类型: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有似、若、犹、像、等。

暗喻将被喻体说成是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化为、当作等。

借喻即是喻体代被喻体。

2、比拟
比拟是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的修辞方法。

比拟有拟人法和拟物法两种。

如《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亮在两个星座之间来回,具有人的恋情和动作,这是拟人法。

如《游金山寺》:“飞焰照山栖鸟惊。

”将火光当作会飞的东西来写,这是拟物法。

3、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有夸大法和缩小法两种。

夸张要做到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

4.排比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来表达情意的修辞方法。

5.对偶
对偶是一种把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与相似,意思有联系的两个句子或者词组成双作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方法。

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6.反复
反复是一种为了强调某种事物或者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

反复的种类: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
设问是一种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故意先提出
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修辞方法。

8.反问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如用肯定形式反问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示肯定。

9.引用
引用是一种引用别人现成的话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

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
借代是一种不要把所说的人与事物直接讲出来,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与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简言之,即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的种类有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
反语是一种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修辞方法。

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2.层递
层递是一种将语言排成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低到高的逐层递进与递退的修辞方法。

需要时也可巧
妙地综合运用。

13.顶真
顶真是一种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上递下接,首尾蝉联的修辞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