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渴望春天》优质教案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_1613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篇一:歌曲《渴望春天》音乐教案篇二:初一下册音乐教案《渴望春天》篇三:渴望春天教学教案渴望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重点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难点1、歌曲情感的表现。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3、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一、听春——导入[出示幻灯片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同学们演奏一首乐曲,熟悉旋律的同学可以跟我一起表演??《春天在哪里》二、看春——出示春天景物图[出示幻灯片2]师:提问老师刚刚演奏的乐曲描写了何时的景物?生:春天的景物。
师:大家喜欢春天吗?生:喜欢师:喜欢春天的那些元素呢?你能模仿春天的声音吗?生:小草,小鸟??师:老师也很喜欢春天,所以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揭示课题《渴望春天》[出示幻灯片3]三、唱春——《渴望春天》(过渡语句:首先请同学们边听边观看乐谱,熟悉歌曲的拍子、情绪。
)1. 了解6/8拍子[出示幻灯片4]概念: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强弱:强弱弱次强弱弱节奏感:犹如以舞姿召唤同伴的蜜蜂在跳跃、飞舞;又如树枝上新展开的嫩芽在随风飘荡??2. [出示幻灯片5]分析歌曲,寻找节拍感觉,体验歌曲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
在听赏之后,我们发现,歌曲情绪愉快,速度稍快,结构很规整,有两个大乐段,四个乐句组成,其中每一乐句都是以弱起小节开始。
渴望春天教案10篇
渴望春天教案10篇渴望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进取地感受、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对春天和生活的赞美之情,并用优美的歌声加以表现。
2.感受莫扎特在人生最困苦之时,仍能用孩童般天真、美妙的旋律表现对生命、春天渴望之情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在不断聆听和思考中熟悉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分析歌曲音乐要素,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
2.结合教师讲解和自主演唱后的思考,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更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三、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流畅、跃动的声音表现《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2.明白68拍的指挥图示,并划拍辅助歌曲的学唱。
3.了解作曲家生平及贡献。
教学重点: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教学难点:用平稳、连贯的气息完整演唱歌曲的每一个乐句;准确演唱第三乐句的变化音。
教学过程:一、准确学唱歌曲1。
聆听歌曲、感受音乐要素:(1)第一次聆听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完美愿望?歌曲的整体情绪是怎样的?你能听出这首歌是由几个乐句构成的吗?(2)第二次聆听聆听第一段歌词:尝试即兴用动作表示歌曲各乐句的关联与变化。
聆听第二段歌词:请学生随乐句作呼吸练习(教师可让学生左手持小纸片放在嘴前,以验证他的气息是否均匀、准确)。
教师在对学生的气息做出明确的指导后,提示学生每一句开始前要像闻花香那样做深呼吸(即胸腹联合呼吸),然后随着音乐轻声哼唱,如学生由于肺活量的问题不能坚持演唱整个乐句,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旋律的流动,这样即使中间换气了,听起来依然感到比较连贯。
2。
发声练习:用“u”母音演唱《渴望春天》第一乐句的旋律。
3。
视唱歌曲旋律谱,分析、表现音乐特点。
4。
指导学生划68拍(合拍)的指挥图示。
5。
进行第二次视唱。
6。
指导演唱难点乐句:(1)第三乐句的变化音(2)指导学生练习第四乐句第二小节及第三小节的装饰音的演唱二、艺术地歌唱1.教师:通常情景下,当旋律上行时应采用怎样的力度变化?下行呢?学生:上行时渐强、下行时渐弱。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背景和含义。
2.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对于春天的热爱和对于祖国的热爱。
4.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将歌曲《渴望春天》播放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2.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课时安排1.介绍歌曲及其背景和含义(10分钟)2.对歌曲进行分析和教授旋律和节奏(30分钟)3.学生跟唱练习(20分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教授歌曲的情感表达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进行评价。
课时安排1.介绍歌曲的情感表达方法(10分钟)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30分钟)3.评价学生的表现(20分钟)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整合课程内容,让学生独立表演歌曲。
2.提供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改进。
课时安排1.组织学生独立进行表演(40分钟)2.提供反馈和评价(20分钟)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2.听写法3.观察法4.练习法5.评价法6.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技巧。
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合唱和表演方面的需求比较大,下次可以适当增加合唱和表演的内容。
同时,我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表现,对每个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7篇)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7篇《渴望春天》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渴望春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⑴通过了解莫扎特的生平以及创作过程,学习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2、知识目标: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教学活动;3、能力目标: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齐唱《渴望春天》,偿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材分析:⑴《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的抒情、愉快、流畅的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在1791年用诗人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同年,作曲家就逝世了。
当时他贫病交加,心力瘁尽,处于他短促人生的严冬残年,然而这首歌却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丝毫没有晦暗的阴影,充满了对幸福和光明未来的向往,也反映了莫扎特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⑴歌曲为D大调,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轻快活泼的6/8拍子写成。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视觉图象法、快乐教学法。
课型: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活动课。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花环、花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欣赏约翰。
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当春天的旋律在我们耳旁响起,春天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绿草成荫,鲜花绽放,鸟儿欢唱,多么令人神往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感受音乐家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一起走近生机勃勃的春天。
版书课题《渴望春天》并介绍作品。
《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在1791年用诗人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其音乐风格,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渴望春天》,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模仿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1. 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背景和意境《渴望春天》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歌曲,创作背景源于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
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歌曲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如花开满园、绿草如茵、鸟儿欢唱等,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
歌词中透露出对春天的渴望和期盼,表达了在寒冷冬季过后,人们对温暖春天的向往和期待。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渴望。
《渴望春天》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和弦丰富,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在理解歌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2.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水平。
歌曲基本旋律的学习:首先,让学生聆听完整的《渴望春天》歌曲感受其旋律的优美和动感。
随后教师可以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和练习。
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高潮部分,以及每个乐句的换气点和情感表达。
节奏的掌握: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基本节奏型,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感。
通过拍手、踏脚等方式,让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歌曲的节奏。
同时结合歌曲旋律的学习,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掌握节奏的变化和表现。
听唱法: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特点。
模唱法:教师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逐渐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渴望春天-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渴望春天-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式;
2.学习感受二胡演奏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并尝试用声音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
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问问题以及配合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的呈现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状态,比如: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你们喜欢听哪种音乐?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吗?
2. 二胡概述(10分钟)
介绍二胡的起源、制作工艺和乐器构造,简单演示二胡的演奏技巧。
3. 音乐鉴赏(20分钟)
播放《渴望春天》的音乐,让学生认真聆听,指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音质等方面分析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特点。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二胡演奏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
4. 小组讨论(15分钟)
把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本次音乐鉴赏的内容进行讨论,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分享表达自己对这首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突出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同时提出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一些音乐基础知识。
同时,也让他们更加了解到自己对音乐的想法和感受,激发了他们对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能够看到一些不足,如教学时间不够,有一些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有些不专注,需要教师多加调理。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渴望春天》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渴望春天》优质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渴望春天》优质教案教学目标:2、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研究,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教学重点与难点:2、了解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电子琴、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二、活动与体验──歌唱《渴想春季》。
(一)新课引入刚才同学们欣赏XXX的散文《春》,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一首歌曲──《渴想春季》。
(二)歌曲范唱1、听第一遍录音,回问题:听完这首歌曲,试着发现歌曲的特点:歌曲可以分为几1个乐句?几个乐句中有哪些相同的旋律片断?总结:歌曲的结构图式。
2、听第二遍录音,重点从第一句入手,让学生能简单的读出节奏。
了解弱起末节、不完全末节的概念。
(三)学唱新歌1、学生先在教师的伴奏中轻唱。
(多次反复练)处理第一段:声音的技巧(气息)、情绪的施展阐发(强弱的控制)等,请求:尽量用纯净的声音唱出艺术歌曲的感觉。
2、随电子琴唱词。
(体会这是一首旋律清新欢快,充满了天真、童趣的歌曲,具有典型的德奥民歌风格)4、情感体验,激发兴趣:要求学生通过这首歌曲的研究,逐步明白春天是美好的,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所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我们中学生也象春天一样美丽,现在正处于打基础,认真研究的时候,我们要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通过情感升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演唱好这首歌曲的兴趣。
5、分组齐唱: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齐唱这首歌曲。
教师对各组进行鼓励性的点评。
三、反馈与小结──齐唱《渴望春天》(一)学生齐唱歌曲,教师伴奏。
(二)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研究了《渴望春天》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认识到了热爱春天、热爱美好事物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小认真研究,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优质教案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教学内容分析《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也是整个单元中惟一一首要求学生演唱的歌曲。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
歌曲的第一乐段:1—8小节,由同一材料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组成,听起来给人一种亲切、婉转、流畅、抒情之感。
歌曲的第二乐段:9—16小节,由于第三乐句的音调出现了变化,旋律音程出现大跳和向属调的离调,给人以清晰、明朗的感觉;第四乐句再现了第一乐句的属材,并略作变化,使全曲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完满的结束。
为了使歌曲留给人们的感觉更完美,作者在尾声的钢琴伴奏中加用了高音区的装饰音,像是模拟小鸟儿的歌唱,使歌曲更富于诗情画意,意境深远。
本节课除了唱好歌曲《渴望春天》而外,还有两项教学内容: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和欣赏配乐散文《春》。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歌曲《渴望春天》学习,并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2.能力目标:唱好歌曲《渴望春天》,鼓励学生大胆的为歌曲《渴望春天》创编打击乐的音乐实践活动。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教学重点与难点:唱好歌曲《渴望春天》,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电子琴、CD机(盘)、音响设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窗外春天的景色。
渴望春天-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渴望春天-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诗词2.了解和掌握中国民歌《渴望春天》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巧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唱技巧4.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音乐欣赏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民歌《渴望春天》的演唱技巧2.教学难点: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三、教学内容1.温故知新:回顾中国古代诗词及其与音乐的关系2.基本知识:介绍中国民歌《渴望春天》的歌词、曲调、节拍等基本知识3.演唱技巧:教学有关《渴望春天》的演唱技巧,如音准、音高、音量、语音等4.与文学相结合: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词曲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音乐表达出自己的情感5.欣赏品味:听取不同版本的《渴望春天》的音乐,以及各自的特点和魅力四、教学步骤步骤一:温故知新,了解中国古代诗词及其与音乐的关系1.教师介绍中国古代诗词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与音乐的关系2.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诗词和音乐的结合,让学生理解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步骤二:介绍中国民歌《渴望春天》的基本知识1.教师介绍《渴望春天》的背景、歌词、曲调和节拍等基本知识2.让学生听唱《渴望春天》,并观察演唱者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等步骤三:教学《渴望春天》的演唱技巧1.针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教师对演唱技巧进行针对性指导2.借助多媒体工具演示正确演唱方法,并让学生模仿演唱步骤四:与文学相结合,让学生从文学角度理解词曲之间的关系1.针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古代诗词,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文学作品和《渴望春天》一起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步骤五:欣赏品味不同版本的《渴望春天》的音乐1.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渴望春天》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者的风格和魅力2.结合学生所学的演唱技巧,进行欣赏品味和分析,体验音乐的魅力五、教学评价1.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力3.学生对音乐与文学的关系的理解六、教学拓展1.扩展课堂内容:选取其他中国古代诗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与音乐的关系2.拓展练习:让学生们分组,创作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表现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单元《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6.教学评价:通过学生演唱《渴望春天》的准确度和美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7.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回家后练习演唱《渴望春天》。
核心素养目标
1.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学习歌曲《渴望春天》,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
ii.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iii.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c.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i.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ii.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d.作用与目的: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我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深入讲解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我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
最后,在教学管理上,我需要更加注重课堂纪律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和改进。
d.音乐创作测试: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旋律或节奏,请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检测音乐创作能力的掌握情况。
e.文化理解测试:请学生谈谈对歌曲《渴望春天》的文化背景的理解,检测文化理解能力的掌握情况。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a.歌曲《渴望春天》的演唱技巧:推荐阅读《声乐技巧入门》等书籍,观看《歌唱技巧教学视频》等视频资源。
b.简谱识谱知识:推荐阅读《简谱识谱教程》等书籍,观看《简谱识谱教学视频》等视频资源。
c.音乐鉴赏能力:推荐阅读《音乐鉴赏入门》等书籍,观看《音乐鉴赏教学视频》等视频资源。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通用8篇)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通用8篇〕《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通用8篇〕《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篇1 课时教学目的1、可以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2、可以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齐唱《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设想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教学程序与策略一、听音乐合节奏,进入教室。
二、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走进春天》的碟片〔一段〕三、导入新课1、老师问:同学们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有关春的理解2、学生发言后,老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渴望春天》。
四、简介:《渴望春天》的曲作者创作进经过。
1、利用多媒体把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肖像及奥地利维也那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放出《渴望春天》的音乐。
3、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
五、分析^p 《渴望春天》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用多媒体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老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启发学生答复。
3、老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齐唱,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六、分析^p 《渴望春天》曲式构造并讲解弱起,拍子。
1、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构造画出。
2、老师小结,歌曲采用D大调拍。
构造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3、讲解弱起。
七、熟悉歌曲。
1、请用口琴一起来演奏。
2、要求学生跟节奏挥拍子,做试唱练习,熟悉乐谱。
3、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读歌词,下面的学生一局部用口琴伴奏,另一局部用哼名伴唱。
4、请同学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听音乐,用心感受,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欣赏有关“春”的四个小片段,讨论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
《春天在哪里》,《春之歌》,《春天的故事》,《渴望春天》。
九、表演1、请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篇一:《渴望春天》教案】《渴望春天》教学内容:1、导入歌曲《春天的芭蕾》教材分析:《渴望春天》这首歌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抒情歌曲。
它以少年儿童那单纯的稚气,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
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由同一材料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组成,听起来给人一种亲切、婉转、流畅、抒情之感;第二乐段由于第三乐句的音调出现了变化,旋律音程出现了大跳和向属调的离调,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第四乐句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素材,并略作变化,使全曲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完满地结束。
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交替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拍节,流畅清晰、优美洗炼、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气息,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
教学目标: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音色、有感情地歌唱《渴望春天》(第一声部)90%;3、通过聆听歌曲《小鸟,小鸟》,体会三拍子的音乐感觉95%。
教学重点:用自然圆润的音色有感情地歌唱《渴望春天》(第一声部)教学难点:1、乐句间的呼吸,歌唱的流畅。
2、弱起小节开头的歌唱进入。
教学过程:【篇二:渴望春天教案】湘教版五年级下册《渴望春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
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
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教学目标:1、情感价值与态度观: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喜爱春天,能够用歌声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过程与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春天的情境,在这个一个情境中,学生感春天,启发灵感,互相合作,以自己的方式表现春天。
教学设计《渴望春天》(精选五篇)
教学设计《渴望春天》(精选五篇)第一篇:教学设计《渴望春天》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题:《渴望春天》年级: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遵循《音乐课程标准》,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教材观,即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的第一课时。
莫扎特所创作的《渴望春天》是一首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当时他贫病交加,心力瘁尽,处于他短促人生的严冬残年,然而这首歌却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丝毫没有晦暗的阴影,充满了对幸福和光明未来的向往,也反映了莫扎特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新课标课程观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思想,确定了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6/8拍的节奏规律,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生平。
2、能力目标:力争用流畅、跃动的声音,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积极的感受、理解作品表现出的,对春天和生活的赞美,感受莫扎特在人生最困苦之时表现出对春天、生命的渴望之情。
教学重点: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教学难点:用平稳、连贯的气息完整演唱歌曲,准确演唱变化音。
教师教法: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
”本节课我设计并运用了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听、多唱、多想、多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宗旨。
学生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在选择学法指导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音乐能力,让学生尝试自主分析、合作表现、实践感受的学习方法,动静结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的。
渴望春天音乐课教案优秀4篇
渴望春天音乐课教案优秀4篇渴望春天教案篇一【设计思路】《渴望春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中的一首歌曲,是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抒情歌曲。
6/8拍节拍的运用使歌曲活泼、生动,表现出少年儿童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幸福、光明未来的向往。
本节课通过走进春天(创设情景),感受春天(歌曲演唱),表现春天(音乐拓展)三个环节,结合音乐要素,以6/8拍节奏为主线展开教学,带领学生通过聆听、歌唱、歌曲表现等,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学会用明朗、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歌曲明朗、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欣赏、打击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的意境。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歌曲《渴望春天》,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各种打击乐器【教学重点】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渴望春天》,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6/8拍、弱起小节、变化音、装饰音的演唱。
体会它们在歌曲情感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走进春天一、课前准备:播放《春之声圆舞曲》二、导入:老师刚才播放的这首乐曲叫《春之声圆舞曲》。
它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歌颂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许多的音乐家都喜欢用音乐来诠释对春天的喜爱。
奥地利的另一位音乐大师。
也创作了一首表现春天的歌曲,《渴望春天》。
请同学们欣赏由梦之声合唱团演唱的《渴望春天》,让我们在《渴望春天》的美妙歌声中,走近春天、感受春天吧。
(设计思路:用另外一首经典的表现春天的乐曲《春之声圆舞曲》引入歌曲《渴望春天》,激发学生对表现春天歌曲的兴趣。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感受春天三、学唱歌曲:(一)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情绪。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渴望春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渴望春天》。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欣赏与学习、简谱知识的讲解与练习、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1.歌曲的欣赏与学习:通过欣赏和学习《渴望春天》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简谱知识的讲解与练习:在歌曲学习中,穿插讲解简谱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和识谱技巧。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音乐表现力的培养:通过对《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法,如音量、音色、速度、力度等,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情感。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1.歌曲的欣赏与学习:与学生已有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相关联,通过学习新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
2.简谱知识的讲解与练习:与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相关联,通过学习简谱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与学生已有的音乐表现力相关联,通过学习新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学习《渴望春天》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美。
2.音乐表现力: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表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能够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法,如音量、音色、速度、力度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音乐创作能力:通过学习简谱知识和音乐表现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4.音乐合作能力:通过集体学习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歌曲的欣赏与学习:理解《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欣赏并学习这首歌曲。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一单元《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流畅、跃动的声音表现《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2.知道6/8拍的图示,了解作曲家生平及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1.在不断聆听和思考中熟悉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分析歌曲音乐要素,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
2.自主学习作品的创作背景,更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莫扎特在人生最困苦之时,仍能用孩童般天真、美妙的旋律表现对生命、春天渴望之情的精神。
2.能积极地感受、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对春天和生活的赞美之情,并用优美的歌声加以表现。
教学重点: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教学难点:用平稳、连贯的气息完整演唱歌曲的每一个乐句;准确演唱第三乐句的变化音。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学法: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发现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猜迷小游戏。
2.请同学们说几首和春天有关的歌曲。
二、歌唱春天,新课教学1.聆听歌曲《渴望春天》2.请小组同学介绍本课的相关学习内容资料。
3.提出问题,聆听歌曲,小组交流,整理答案。
4.请同学提问,找同学解答。
5.柯尔文手势复习C大调音阶6.唱曲谱三、自主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体会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运用。
2.找出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解答。
3.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讲授难点:唱准变化音。
4.小组合作探究,为歌曲添词。
5.小组展示、个人展示。
6.课堂检测。
四、拓展延伸全体学生为歌曲《渴望春天》伴奏。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盼望春暖花开的季节,大自然赋予我们取之不尽的青春活力。
我们更应该珍爱生活中的明媚春光,用诗情画意交织成永远唱不完的春之歌。
更要像莫扎特一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去热爱并追寻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春;你们正处于青春年华,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定能唱响自己人生的“春之歌”!。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_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与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决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看法。
3.再唱歌曲,感受爱春、盼春的情感。[出示幻灯片 11]
4.莫扎特用歌表现春,朱自清用散文表现春,你想用什么表现呢?
第3页共3页
又如树枝上新展开的嫩芽在随风漂浮??
春天的赞美及渴望春天到来的急迫心情?
2. [出示幻灯片 5]分析歌曲,查找节拍感觉,体验歌曲心情、速度
C.带歌词演唱,放录音,同学跟唱,然后分组评比,看哪组同学能把
等音乐要素。
歌词填精确。完好的唱歌词,留意分析哪些地方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哪
在听赏之后,我们觉察,歌曲心情快乐,速度稍快,结构很规整,有 些地方表现了渴望春天来临的急迫心情?有感情的去表达一种渴望春天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_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篇一:歌曲《渴望春天》音乐 篇二:初一下册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篇三:渴望春天教学教案 渴望春天教学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唱歌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 来查找春天,觉察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倾听、唱歌《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快乐 的心情。培育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爽流 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宠爱 之情。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心情演 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转变表现赞美春天、渴 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心情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转变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要多么的宠爱春天,才能写出那么盼望春天来临的曲调呢?你对有多少了
解呢?[出示幻灯片 10]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篇一:歌曲《渴望春天》音乐教案篇二:初一下册音乐教案《渴望春天》篇三:渴望春天教学教案渴望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难点 1、歌曲情感的表现。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3、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一、听春——导入[出示幻灯片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同学们演奏一首乐曲,熟悉旋律的同学可以跟我一起表演??《春天在哪里》二、看春——出示春天景物图[出示幻灯片2]师:提问老师刚刚演奏的乐曲描写了何时的景物?生:春天的景物。
师:大家喜欢春天吗?生:喜欢师:喜欢春天的那些元素呢?你能模仿春天的声音吗?生:小草,小鸟??师:老师也很喜欢春天,所以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揭示课题《渴望春天》[出示幻灯片3]三、唱春——《渴望春天》(过渡语句:首先请同学们边听边观看乐谱,熟悉歌曲的拍子、情绪。
)1. 了解6/8拍子[出示幻灯片4]概念: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强弱:强弱弱次强弱弱节奏感:犹如以舞姿召唤同伴的蜜蜂在跳跃、飞舞;又如树枝上新展开的嫩芽在随风飘荡??2. [出示幻灯片5]分析歌曲,寻找节拍感觉,体验歌曲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
在听赏之后,我们发现,歌曲情绪愉快,速度稍快,结构很规整,有两个大乐段,四个乐句组成,其中每一乐句都是以弱起小节开始。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一单元《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歌曲《渴望春天》课时:2个课时授课年级:七年级一、教材分析:1.《渴望春天》人教版气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主要歌唱春天。
《渴望春天》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抒情歌曲,歌曲采用C大调,68拍子由三个乐段构成。
听起来给人一种亲切、婉转、抒情之感。
2.本课的教学目标a认知目标:能够用自然甜美饱含情感的声音背唱歌曲,体会68欢快活泼的特点。
b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听辨和感受能力。
是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锻炼。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C能力目标: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在实践中的合作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分享创作的乐趣。
3.本课的重点:能够用自然甜美饱含情感的声音背唱歌曲。
4.本课的难点:注意弱起小节的起拍,强调弱起小节的节奏和分句的换气。
二、导入学生在伴随《春晓》的音乐中进入课堂,作为情感的铺垫,活跃课堂气氛。
歌曲结束后,让同学说说歌曲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同学们看看窗外告诉老师是什么季节?师:春天是不是就应该是这样的欢快、热闹呢?同学们来听听这首歌曲,看看我们春天都热闹欢快在什么地方?听听歌曲中都有哪些景物和事物?生:... ...师:同学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就叫《渴望春天》,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歌曲。
三、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现在认真完整的来欣赏一遍歌曲,想想歌曲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生:欢快........师:那这样欢快的情感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呢?生:歌曲的旋律线条.....拍号........师:同学们都说的不错。
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歌曲的拍号,6 8拍是一个律动感较强的拍号,强弱交替是歌曲流畅欢快。
6 8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正是这样的强弱规律再加上歌曲向上仰的旋律线条使得歌曲的情绪是欢快地、愉悦地。
同学们已经听了第二遍了,结合你们的乐谱看看歌曲起唱有什么不一样?生:..........师:有的同学说到了,第一小节不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渴望春天》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歌曲《渴望春天》学习,并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2、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唱好歌曲《渴望春天》,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
2、了解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电子琴、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二、活动与体验──歌唱《渴望春天》。
(一)新课引入
刚才同学们欣赏朱自清的散文《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二)歌曲范唱
1、听第一遍录音,回问题:
听完这首歌曲,试着发现歌曲的特点:歌曲可以分为几
个乐句?几个乐句中有哪些相同的旋律片断?总结:歌曲的结构图式。
2、听第二遍录音,重点从第一句入手,让学生能简单的读出节奏。
了解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的概念。
(三)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伴奏中轻唱。
(多次反复练习)
处理第一段:声音的技巧(气息)、情绪的表现(强弱的控制)等,要求:尽量用纯净的声音唱出艺术歌曲的感觉。
2、随电子琴唱词。
(体会这是一首旋律清新欢快,充满了天真、童趣的歌曲,具有典型的德奥民歌风格)
3、难点突破: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
4、情感体验,激发兴趣:
要求学生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逐步明白春天是美好的,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所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我们中学生也象春天一样美丽,现在正处于打基础,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通过情感升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演唱好这首歌曲的兴趣。
5、分组齐唱: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齐唱这首歌曲。
教师对各组进行鼓励性的点评。
三、反馈与小结──齐唱《渴望春天》
(一)学生齐唱歌曲,教师伴奏。
(二)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渴望春天》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认识到了热爱春天、热爱美好事物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小认真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四、结束课业
在歌曲《渴望春天》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