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千古名篇《将进酒》,每一句都有故事,值得人们细细品读
一曲浩歌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赏析
![一曲浩歌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beef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f.png)
一曲浩歌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赏析一曲浩歌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赏析李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自由奔放的心态。
其中,他的诗作《将进酒》更是广为传诵,堪称中国古代文化宝藏中的一朵奇葩。
这首诗以饮酒作为表述方式,通过自嘲与反讽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道沧桑的愁怀之情。
《将进酒》是一首十四韵律诗,由七言绝句构成。
诗的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立即展现了广阔的胸怀与壮丽的气势。
这两句既把黄河壮丽辽阔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也通过宏大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及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
接着,诗中出现了自嘲,作者自称“吾宁愿是个酒鬼”,意味着自觉的醉生梦死。
这里作者以自嘲的方式,乃是一种悲观主义态度,运用酒物作为表现形式,进而抒发出错失人生、无法将理想付诸实践的愁怀之情。
随后的几句,“时空转瞬即逝,生命短暂易逝”突出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反思。
无论是黄河之水还是人生,都在时光的流转中消失无痕。
这里作者把黄河之水与人生进行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对时间逝去的感叹,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中接下来的几句“月明星稀乘黄鹤去,金风玉露一相逢”,描绘了诗人自由奔放的心态与乌托邦式的理想。
月明星稀,金风玉露,都象征着美好的境界,诗人的理想是翱翔于高空,与驰骋的黄鹤一起去追寻,去寻找与之相逢之处。
这里,诗人通过醉酒和自由的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倒数第二节,创造了高潮由叹息转换到振作的情感效果,以排比手法表现了诗人豪气横溢的精神风貌,力劝世人追求自由高尚的境界:“爽快且儿时欢腾的人啊,请跟我一起吹起鼓号,让我们把晴天霹雳丢掉”。
这些诗句中的“晴天霹雳丢掉”一语双关,既反映了作者对物质世界的厌倦,又表达了对世间伪装和虚伪人情的不屑。
最后一节,诗人抒发了壮志未酬、感慨世道的心情,直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及看到时局不如己愿的焦虑:“如今愁怀无处纳,唯有把酒高歌一曲”。
唐·李白《将进酒》赏析
![唐·李白《将进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54846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6.png)
唐·李白《将进酒》赏析唐·李白《将进酒》赏析李白《将进酒》赏(一)李白《将进酒》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
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了自己的愤激情绪。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诗篇开头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气势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此时在颍阳山,距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景象之壮阔,并不是肉眼可见,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语中带有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说出自己感伤生命短暂而人一下就会变老,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显现出一种对镜自照手抚两、却无可奈何的情态。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将进酒李白原文及详细解读
![将进酒李白原文及详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c3294d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1.png)
将进酒李白原文及详细解读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解读第一句和第二句这两句描述的是黄河奔流不息、涛声咆哮而引起的深情哀思,以及人老了之后的无奈和沧桑。
这里的黄河水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产生的情感却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的母亲河,也代表了世事无常、兴衰荣辱的纷杂,以及时间的无限流逝,可以引起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共鸣。
第三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当人生顺遂时,应该好好地享受,并且不要让酒杯空着对着无意义的月亮喝酒。
这也是后两句的主题。
第四句和第五句这两句话表明了诗人自信的态度。
他相信自己有卓越的才华,一旦花费尽了千金,也能够从中再次获得更多的金钱。
这里的千金是特定的货币单位,但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的才华,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挣到足够的金钱和尊重。
第六句这句话描述了要烹羊宰牛放开肆意地享受生命的乐趣,不要拘泥于旁人的眼光。
在中国文化中,羊和牛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食物。
烹羊宰牛的意思是放下所有顾虑、享受各种美食、美容,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人必须要豁达洒脱。
第七句这句话指的是,只有用酒量极大的人才能够达到这种心态。
数量“三百”往往被视为很多的象征,也代表著“无数”的意思。
这里的“杯”指的是一种特定的酒杯,可以填入300毫升的液体。
因此,这句话可以说是鼓励人们开放自己,放松身心,暂时抛却一切忧虑和拘束。
结语《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著名诗篇,以饮酒作为启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作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国继承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
《将进酒》李白古诗全文赏析
![《将进酒》李白古诗全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2160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8.png)
《将进酒》李白古诗全文赏析《将进酒》李白古诗全文赏析李白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将进酒》李白古诗全文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及注释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注释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进酒古诗赏析朗诵
![将进酒古诗赏析朗诵](https://img.taocdn.com/s3/m/469795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9.png)
将进酒古诗赏析朗诵《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其豪放奔放的诗风和激昂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并尝试朗诵这首诗,以感受其中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将进酒》的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的主题是豪放不羁、尽情欢乐的人生态度。
李白以诗人的身份,通过对黄河奔流、人生白发的描绘,表现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他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了对人生的豁达和豪情。
诗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他希望能够尽情享受人生的快乐,不让时光白白流逝。
另外,诗中也表现了对才华的自信和对命运的乐观。
诗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李白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乐观。
他相信自己的才华终将得到认可,金钱的得失并不重要,只要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发挥,就能够再次获得成功。
在朗诵这首诗时,我们需要注重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语调,来表现诗中的情感起伏。
在描述黄河奔流、人生白发时,可以适当放慢语速,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忧伤;而在表达对人生的豁达和豪情时,可以加快语速,表现出诗人的豪放不羁和豪情万丈。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来表现诗中的情感。
比如,在表达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时,可以用较为高亢的声音和较为轻快的语调,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和豁达;而在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忧伤时,可以用较为低沉的声音和较为沉重的语调,表现出诗人的忧伤和感慨。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细读精讲--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细读精讲--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47d71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73.png)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李白《将进酒》细读精讲教材原文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文讲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
他一生嗜酒如命,饮酒、醉酒、写酒,酒催诗生,诗随酒发,酒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他的生命之中。
酒带给李白一种飞动的气势、一种飘逸的灵性、一种往来于天地的绝对自由(高建新),得意时举杯豪饮,失意时亦能借酒来派遣愁绪。
正如闻一多在长诗《李白之死》中所写:“(李白)手指着酒壶,‘若不是你们的爱护,我这生活可不还要百倍地痛苦?啊!可爱的酒!自然赐给伊的骄子——诗人的恩俸!’”李白在诗中点酒,在醉中作诗,《将进酒》便是李白将诗与酒完美融合的代表作之一。
将进酒,请饮酒。
李白本是与岑勋到友人丹丘生家做客,却在登高畅饮间打破了礼仪常规,反客为主,写下了这篇劝酒歌,将胸中所积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向友人抒发出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黄河自西而来,直奔东海,一去不返,而人的青丝白发也不过在朝暮之间。
在知天命的年纪,在永恒大自然面前,他悲,悲韶光易逝,悲生命渺小,悲人生易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消极哀叹从来就不是李白的风格,他以强烈的自信和洒脱代替了痛苦和悲愤,他似乎又变回了那个傲岸不屈的豪侠诗人。
但他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欢”吗?其实不然,李白看似是在宣扬“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思想,实际上是旷达之下的无奈与自我安慰,人生得意实是人生失意。
李白将进酒全诗及注释
![李白将进酒全诗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87562b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5.png)
李白将进酒全诗及注释李白将进酒全诗及注释《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
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将进酒全诗及注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韵译】: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注释】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大的厅堂。
青丝:黑发。
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将进酒原文及注解
![将进酒原文及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14c211a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d.png)
将进酒原文及注解将进酒是一首传统的宋代诗歌,由著名的诗人李白所作。
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个富有的农民家里发出的欢乐声音,以及诗人对友谊和家庭的激情表达,充满了热情和喜悦。
此诗歌也歌颂了传统文化中重视友谊的生活观念,以及中国以饮酒作为礼仪仪式的传统习俗。
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注解: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描述了黄河的力量,它运行不息,一直向着大海流去,没有任何回头。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里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在镜子里,人们可以看到自己变老的轨迹,诗人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到活得满足,不要把剩下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3、“人生得意须尽欢”醒人们要充分把握人生中的机遇,一定要尽情享受,不能把金樽空地直面月亮。
4、“天生我材必有用”一种有力的鼓励,告诉人们不要气馁,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天赋,只要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梦想。
将进酒是一篇著名的诗篇,除了精辟的词句外,它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描写。
它传承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以及对友谊的执着与热爱。
诗中的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让读者反思生命的无常,并鼓励人们要像黄河一样,活得勇敢、自信,勇往直前。
第二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更强调人们要珍惜光阴,充实的生活和友谊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
诗中还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友谊的重要性,歌颂了重视友谊的生活观念,以及中国以饮酒作为礼仪仪式的传统习俗。
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友谊的热爱。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个富有的农民家庭,家人和朋友围坐一起,以烹羊宰牛和豪饮杯杯酒为乐。
后两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更是表达出李白对友情和交谊的深情欢快,他邀请朋友一起共饮爱与友谊的杯杯酒,也表达了一种超越财富的温暖情感。
将进酒逐句赏析完整版
![将进酒逐句赏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0db2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d.png)
将进酒逐句赏析完整版《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豪放派”诗歌的典范。
这首诗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们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伟大的诗作。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开篇,描绘了黄河的壮阔和奔腾。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
诗人通过黄河的形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永恒,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2.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句诗借用了“高堂明镜”这一形象,来表现人生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青丝变成了白发,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和对欢乐的追求。
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
金樽对月,是指空杯对着明月,没有了美酒,也没有了欢乐,这是诗人不愿看到的情景。
4.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命运的豁达。
诗人相信自己的才华终究会有用武之地,也相信自己的命运终究会好转。
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也是李白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5.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豪放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烹羊宰牛,是指享受美食和美酒,这是诗人认为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事物。
一饮三百杯,则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欢乐的追求。
6.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这句诗中出现了岑夫子和丹丘生两位古代文人的名字,他们被邀请一起共饮美酒。
这种邀请和共饮的情景,也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友谊的珍视。
7.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欢乐的向往,也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和音乐的热爱。
诗人邀请朋友一起歌唱,共同享受美酒和美妙的音乐,这种情景也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唐诗赏析-李白《将进酒》原文及赏析
![唐诗赏析-李白《将进酒》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e1c13569eae009591bec65.png)
李白《将进酒》原文及赏析'李白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白《将进酒》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将进酒:劝酒歌,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李白将进酒诗全文
![李白将进酒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b13ce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c.png)
李白将进酒诗全文《》所表现的无奈与洒脱都表现出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将进酒》的全文,供大家欣赏。
《将进酒》原文:朝代:唐作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翻译: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将进酒》赏析: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将进酒诗词解说
![将进酒诗词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111fb80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a.png)
将进酒诗词解说一、原文及逐句解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解析:你难道没看见吗?那黄河的水就像是从天上倾泻下来一样,汹涌奔腾着一直向大海流去,再也不会回来。
这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先声夺人地描绘出黄河水的浩渺汹涌,一去不返,其实也是在暗示时光像这河水一样,一旦流逝就无法挽回,为下文的感慨人生短暂埋下伏笔。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解析:你再看看啊,在高大的厅堂里,对着明亮的镜子,人们总是悲伤地发现自己的头发变白了。
早上的时候还像黑色的丝线,到了晚上就变得像雪一样白了。
这也是一种极度的夸张,说的是人生短暂,从年轻到衰老仿佛就在朝夕之间,有一种岁月匆匆、人生易老的悲叹。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解析:人啊,在人生顺意、高兴的时候就应该尽情欢乐,可别让那精美的酒杯空空地对着月亮啊。
李白这个人呢,很潇洒,他觉得人生短暂,有乐子的时候就得抓住,别浪费了大好时光,要及时行乐,酒杯就得装满酒,好好享受。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解析:老天既然让我生在这个世上,那我肯定是有我的用处的。
就算把千两黄金都花光了,也不用担心,以后还会再赚回来的。
这两句诗可太霸气了,充满了李白对自己的自信。
他觉得自己是个有才华的人,不会被埋没,而且他对钱财也看得很开,有一种豁达豪迈的气度。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解析:煮羊杀牛咱们就只管快乐就好了,应该一下子喝它个三百杯酒。
这就是李白的那种豪放劲儿,他想象中的欢乐场景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且这个喝酒的量也是非常夸张的,三百杯啊,就是为了表现出那种尽情放纵、酣畅淋漓的感觉。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 解析: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吧,酒杯可别停啊。
这里李白直接对着他的朋友呼喊,就像我们现在跟朋友聚会的时候,催着朋友喝酒一样,特别有生活气息,也把那种热闹的喝酒氛围给烘托出来了。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将进酒》读后感
![《将进酒》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a4062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e.png)
《将进酒》读后感
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此诗思想内容
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豪放的笔触、豪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反映了李白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
对皎洁的明月。
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人
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和自由,而不是被功名利禄所束缚。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表达了李白的自信和豁达,他相信自己的才能一定会得到发挥,即使散尽了千两黄
金也会重新回来。
这种自信和豁达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明白了一个
人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被外界的质疑和困难所击倒。
《将进酒》这首诗以其豪放的笔触、豪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
对人生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让我深受启发。
同时,李白的诗歌
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
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将进酒》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将进酒》的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8b446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3.png)
《将进酒》的原文译文及赏析《将进酒》的原文译文及赏析导语:《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为您整理的《将进酒》的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注释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指的是父母。
青丝:黑发。
此句意为年迈的父母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应当。
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勋。
丹丘生:元丹丘。
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
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
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李白《将进酒》赏析及重点语句分析
![李白《将进酒》赏析及重点语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d14b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7a.png)
李白《将进酒》赏析及重点语句分析李白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而他的《将进酒》更是被认可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早至宋朝,但一直流传至今,依旧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
《将进酒》共有五言句,全诗一气呵成,思维的逻辑性显而易见。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人生追求自由理想的境遇上。
联想起人生的无常,背后的智慧冥冥中考验着此缘,而此缘则是无可取代的,更是必须接受的。
因此,李白建议“将进酒”,当做人生无常的一种接受和慰藉。
《将进酒》以下面诗句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整首诗最重要的金句,分析这一句诗就可以读懂整首诗。
全句把“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景象和这句话的意思联系起来,把人生的变幻和追求自由的阻碍描绘出来。
所以可以得出,作者在这一句诗中暗示读者,无可选择,只能接受自己的人生,所以要“将进酒”来面对自己的人生挫折和无常。
此外,这首诗还有四句,即“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把这句诗和上句诗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作者在给读者暗示:要接受、去面对人生的变化,即便白发变成雪,也要坚定的跟随自己的梦想,追求自由的理想。
诗的结尾,也是最重要的金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你年轻、活着时,应该充分享受生活,不要浪费时间,勿叹人生有多短暂。
此外,对于这句诗中的“金樽”一词,也有着深刻的寓意,金樽指空杯子或空酒樽,其寓意就是友谊不能被金钱所购买,友谊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所以李白在这句诗中建议,“将进酒,与朋友欢聚一堂,共度难关,让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应该珍惜友情,一起享受一杯酒同“欢”。
总的来说,此诗鼓励人们努力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把握住自己的机遇,充分享受当下的人生,面对困难和不如意时,应该乐观向上,借助友情与自己的力量,共同解决困难。
李白的《将进酒》受到无数读者的喜爱,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智慧和信息,它是一篇真挚而深刻的文章,它引导着我们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生,在无常的人生中去寻找梦想的生活。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28adb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0.png)
李白《将进酒》赏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一】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鉴赏分析将进酒
![鉴赏分析将进酒](https://img.taocdn.com/s3/m/3b9f3a6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9.png)
鉴赏分析将进酒鉴赏分析将进酒引导语:《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该作品的鉴赏,欢迎大家阅读!【赏析一】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将进酒背后的故事
![将进酒背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7f01e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2.png)
将进酒背后的故事《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然而,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李白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内心深处所承受的痛苦和挣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都融入了这首诗中。
李白是一个豪放不羁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由和热爱生活的向往。
然而,他的内心却常常被痛苦所困扰。
在创作《将进酒》之时,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不仅在政治上屡遭挫折,而且在生活上也备受困扰。
他的诗中所表现出的豪情壮志,实际上是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挣扎。
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正是李白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他深知生命如同黄河水,一去不复返,因此他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豪饮畅饮,尽情享受人生的快乐。
在诗中,他用“黄鹤楼”、“北邙山”等地名来描绘自己的豪情壮志,表现了他对自由和热爱生活的追求。
然而,诗中的“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一句,则是李白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西南风一样自由自在地飘荡,却又深知这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
他对命运的挣扎和对生活的无奈,都在这句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可以说,《将进酒》这首诗歌,不仅仅是李白豪情壮志的写照,更是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痛苦的抒发。
他用诗歌来宣泄内心的苦闷和挣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歌的背后,是一个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在我们阅读《将进酒》这首诗歌时,除了欣赏其豪放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外,更应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
这首诗歌不仅仅是一首豪放的诗歌,更是一个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挣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伟大诗人的诗歌创作。
【古诗大全】李白的《将进酒》赏析
![【古诗大全】李白的《将进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b4aff1cc7931b764ce15a8.png)
【古诗大全】李白的《将进酒》赏析将进酒①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①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②,丹丘生③,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④馔玉⑤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⑥昔时宴平乐⑦,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⑧沽取⑨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⑩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①会须:应当。
②岑夫子:诗人的一位隐居朋友。
一说名勋。
③丹丘生:元丹丘,隐居不仕,与诗人交好。
④钟鼓:泛指音乐。
⑤馔玉:泛指美食。
⑥陈王:曹植。
曹操子,曾被封为陈王。
⑦平乐:观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故城西。
⑧径须:竟须,犹只管。
⑨沽取:指买酒。
取字语词,无义。
⑩将出:拿出,拉出去。
【简析】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
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
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
“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
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
“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
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
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将进酒古诗词鉴赏
![将进酒古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ff0e64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f.png)
将进酒古诗词鉴赏将进酒·君不见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
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
《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诗歌发端是两组整齐的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放荡不羁,一生不为世俗折腰,这才有了贵妃磨墨,力士拖鞋。
李白写的诗洋洋洒洒,气势磅礴。
今天我们来品读这首佳作《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背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