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社会性质及特征研究
《社会学概论》思考题
《社会学概论》思考题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一、性质: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
社会学家通常将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一起并列于社会科学来进行研究。
社会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三部分: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和应用社会学。
二、特征:1、整体性观点;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3、科学性;4、应用性;5、建设性和批判性。
2、简述社会的含义与构成要素:一、含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
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联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生活的规范。
二、构成要素:1、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2、社会关系;3、社会行动。
3、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人的社会化主要指人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在这一阶段社会化有如下一些基本内容:一、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二、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三、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四、明确生活目标;五、培养社会角色。
4、什么是代沟,如何解决代沟问题: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解决代沟的方法:一、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二、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5、结合实际,谈谈社会的迅速变迁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迅速的社会变迁是使青少年社会化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
在迅速变化的社会,各种新现象、新观点不断涌现,一些价值观念来不及沉寂下来即使被更新的观念所取代。
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实际上处于文化、价值、规范的流变之中,而难以形成比较固定的可以效仿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内涵和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内涵和特征下面是由分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又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特征: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无邪!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文明的结晶,它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另外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信息中心萧放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
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
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
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
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
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
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
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
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
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
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
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
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
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
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特征、形态和目的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特征、形态和目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能够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点.中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的,物质决定意识,社会主义文化也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我认为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即无产阶级创造的,同时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如下几个特征,先进性、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创新性以及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 首先它的领导力量具有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既是政治的先锋队,也是文化的先锋队。
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文化的发展进步。
其次它的内容具有先进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再次,它的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与时俱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 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是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人民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民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社会性质的两次转型与中国历史的三个阶段
中国社会性质的两次转型与中国历史的三个阶段或者说,划分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并作为两次社会性质转型的决定性事件是:“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建立和“现代化”进程的展开。
一、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建立是社会完成第一次转型的依据和标志在中国大地上,今天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超过7000处,早先相对分散的人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间,最后都逐步选择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接受了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华文化那个思想格局,并在小区域逐步实现政治整合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代,最终完成了整个民族的政治整合,建立起中央集权制政府。
这是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型,转型的三大要点是:经济上是以农业生产技术普及为主导的“第一次全球化”过程,政治上的关键和标志事件是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机器的建立和强化,思想与文化上成长了统一的汉字和中华文化。
加速实现转型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完成了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建设,最后是在汉武帝手上得到巩固和完善的。
与欧洲国家的历史演进过程相区别,近代西方国家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建设,是与资本力量的兴起和对外扩张过程和工业革命同时发生的,因此马克思才有可能在这样的典型的欧洲经验基础上,把资本作为主导一切的积极因素来对待,把政治权力建设和技术革命成就都化约为资本主导的结果,没有这个共时性,马克思这样的叙述就不会产生。
欧洲中心论历史观的一个核心认识是资本具有主导一切的力量,没有资本就没有现代社会的一切。
这与中国的历史演进过程和经验,是明显不一致的,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建设与资本主导力量上升没有任何关系,与工业革命也不是共时性事件,认真对照欧洲和中国的历史过程,足以否定资本至上的伪历史观。
欧洲政治经济诸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和技术)的重大变迁,实际上是集中在近代一次完成的,而中华民族是两次转型的结果,这是中国与欧洲历史重大区别的第一个特点。
秦汉以降,中国历史有2/3以上的时间,是在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政府的管治之下,早先占据主导地位的部落自治和邦国林立局面已经结束。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第一讲导言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近代,只是一个时间范畴,并不是社会发展史上的历史科学名词。
在世界史中,从欧美国家来说,近代时期是指一个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标志着西欧各国近代史开端的,是这些国家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
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近代史的开端。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法国近代史的开端等等。
但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这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在1840年进入近代的时候,不是由于中国社会历史内部自然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到了要求取代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而是由于外来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引起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才把中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近代社会。
所以,对中国来说,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是中国社会开始步出中世纪,开始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近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形态,即在封建社会崩溃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到1949年,一百一十年,所不同的只是以1919年为界,分为新、旧民主革命时期,所以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应到1949年止,1840年到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期。
1.性质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几乎成为共识。
“半殖民地”这一概念首先是列宁提出来的,1915年《社会主义与战争》,首次提出中国为半殖民地国家;1916年以后又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进一步阐述:帝国主义时代的国家不仅有殖民地占有国、有殖民地,还有各种附属国,其中包括“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的半殖民地国家,如中国等。
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
“半封建”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恩格斯《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分析德国1848年革命前的状况,是“半封建半官僚的君主专制的压迫”。
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当代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它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层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元素,也有市场经济的特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当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并解释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可以通过其经济体制来描述。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市场经济的特征使中国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在相对自由的市场环境中开展经济活动,并享有相应的自由度。
然而,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市场经济仍然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控制。
这种特殊的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独特。
其次,政治体制对于社会性质的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拥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的核心。
这一制度确保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有效的领导机制。
决策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和协商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显著特点。
不过,中国的政治体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透明度不足和言论自由的限制。
尽管如此,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决定了社会性质的一部分。
第三,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等。
这些文化传承的价值观和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态度。
中国的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获得了更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中国的青年一代更加注重自由、创新和个人发展,这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此外,社会变革和社会问题也是描述当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重要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中国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等。
这些问题凸显了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挑战。
然而,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应对这些问题,通过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社会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总结起来,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融合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特征。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摘要】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和历史传承。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独特的象形文字特点。
汉字还具有多音字和多义字的特点,使得其表达丰富多样。
汉字的结构和造字规律严谨且独特,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汉字的包容性和变化性使其适应了不同时代的发展需求。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可替代地位体现在其影响力和传播特点上。
汉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汉字的文化性质和特点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汉字文化、性质、特点、象形文字、多音字、多义字、结构、造字规律、包容性、变化性、影响力、传播、中华文化、瑰宝、不可替代地位、延续、发展。
1. 引言1.1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自古以来,汉字便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历程,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进程,记录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记忆。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书法艺术、文学创作还是历史研究,汉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象征,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和精神传统。
1.2 汉字的独特性和历史传承汉字的独特性体现在其形态和构造上,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汉字的字形采用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等方式,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世界文字体系中独树一帜。
汉字的历史传承也是其独特性的重要表现,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汉字的独特性和历史传承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信息中心萧放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
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
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
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
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
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内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
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
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
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
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
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
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
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内部亦有着民俗差异。
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
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张、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
概括乡土本色
乡土本色:中国农村的特性、结构、功能与未来乡土本色:中国农村的特性、结构、功能与未来一、乡土本色的含义乡土本色,通常是指以乡村为背景,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形态。
它代表了农村社会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色,体现了农村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
二、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特性1.自然经济: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农民主要依靠土地和农耕生产来维持生计,经济活动以家庭为单位,以乡村为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
2.社会结构:乡村社会结构以家族、宗族为单位,强调亲情和血缘关系。
村庄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家族构成,家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亲属关系和互动。
3.价值观念:乡土社会的价值观念强调传统、习俗和道德,重视家庭、亲情和友情。
个人价值通常不是以个人成就来衡量,而是以其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来评价。
4.传统文化:乡村社会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包括民间信仰、习俗、传说、故事等。
这些文化元素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乡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乡村人口与土地的关系1.土地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制度以土地公有制为主,土地主要由农民集体所有和使用。
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无法自由买卖土地。
2.人口与土地的关系:随着人口的增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
在人多地少的地区,农民往往通过开垦荒地或迁移到其他地区来缓解土地压力。
3.土地流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区开始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土地使用权在一定范围内流转。
这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的保障等。
四、乡村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村级组织:乡村社会通常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作为基层组织单位。
村委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主要负责管理村务、协调村民关系和组织生产活动等。
2.社会功能:乡村社会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传承文化等。
乡村社会还承担着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健、教育和公共安全等服务的功能。
对夏商周三代社会性质的认识
对夏商周三代社会性质的认识1夏商时期夏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伴随着夏商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也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它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
2社会性质夏商周三代社会性质属于初期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一定伴随着封建统治的发展,君王的地位得到加强,封建统治的核心是地主阶级。
夏商周三代,以君王及其臣属为社会中心,地主阶级是财力及权势最重要的阶层,民众和农民是社会成员中最底层的群体,他们被剥削,拥有财产和从事自由活动的权利受到了限制。
3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以多臣制为主,由大臣组成行政组织,官吏除了收发朝贡外,还要参与官府的行政,监督及执行君王的旨意,夏商周三代皆有多臣制,即建立由历代臣友阁而共同统治的制度。
4礼仪制度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受儒家影响很大,具有称谓、礼器礼仪、帐篷庆典礼光等相关的历史习俗。
在政治礼节上,以君臣朝贡为中心,非常强调礼义,为当时政治阶层建立了一个复杂而庄严的政治体制。
5经济生产夏商周三代,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农村从家庭农业演化出集体农业,出现了各种农具,渔业捕猎和zhong1散活动也占了中央,殷商社会出现多种贸易活动。
6文明夏商周三代也是中华文明的双重发展,文字的发展以甲骨文和金文为代表,从甲骨文简单的表达形式到太甲书和兰亭序的完美书法;建筑文化以仰韶文化祭坛建筑及庞白文化汉代祭坛落成为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
7综合分析夏商周三代社会性质既有封建特征,又有农耕社会的特征,是农耕文明和封建文明的混合体,具有农耕社会的特征,由领导者拥有一定的统治权,具有封建社会的特征,土地分配严格,地主阶级得到加强,使封建社会的特征更加明显。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地作用,也正是这种文化传统影响到今天,一直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
马克思论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性质
● 郑祖铤正确地认定一个国家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抉择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基本依据。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至今似乎得到了公认,然而,这个结论实属来之不易, 它经历了一个长期探讨和争论的过程。
19 世纪中期, 由于1848 年欧洲革命的失败和亚洲第一次革命高潮的兴起,马克思十分关心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东、西方革命关系的重大问题。
因此,马克思将注意力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对印度、俄国、中国、土耳其等东方国家进行研究,发表了近300 篇的系列论文和时事评述,从而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
关于中国问题, 马克思在19 世纪50 ~60 年代初撰写了19 篇专题论文和时事评论, 并在他后来的论著和书信中多处论及了中国。
马克思对中国的论述,不仅对于我们正确认定近代中国的特点和性质本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依据和现代化建设的起点、基础有重要指导意义。
并未揭示其产生的根源。
因此,他们希图通过封建统治者的自我调节,在固守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物质文明,以挽救阶级的和民族的危机。
但由于他们的阶级立场和思想局限性,他们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当时中国社会作出经济的和阶级的分析,因而不可能对中国社会的本质特点作出科学的认定。
19 世纪40 年代中期, 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并从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出发,运用唯物史观对近代中国社会作了经济的和阶级的分析,这才真正开始揭示近代中国社会的本质特点。
马克思揭示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以土地王有为基础的村社性的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结构。
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均认为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及此前的东方社会均不存在土地私有制。
1853 年6 月2 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中说“,贝尔尼埃完全正确地看到,东方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这甚至是了解东方天国的一把真正的钥匙。
中国古代文明的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文明的社会结构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其社会结构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社会结构,揭示其特点和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核心是阶级制度。
阶级制度根据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财富分配,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
这些阶层包括贵族、士人、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
贵族阶层是社会的精英,他们通常是国家的统治者,享有特权和权力。
士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农民和贵族之间扮演着重要的中间角色。
农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他们耕种土地,负责生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手工业者是从事手工制造和商业活动的人,他们为社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
奴隶是社会中最底层的人,他们失去了自由,成为贵族和富人的财产。
在这个社会结构中,贵族阶层的地位是最高的。
他们通过世袭或竞争获得统治权力,掌握了政治和经济资源。
贵族们享有特权,拥有土地和财富,并享受着与他们地位相称的生活方式。
士人是贵族统治下的中间阶层,他们通过文化修养和才能在社会上获得一定的地位。
士人通常从事政府官员、教育家、学者等职业,并在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农民是社会结构中最庞大的阶层,他们是农业经济的基础。
农民耕种土地,种植粮食和其他农作物,为整个社会提供食物和物质支持。
然而,由于负担重、生活艰苦,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缺乏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
与贵族和士人相比,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他们从事手工制造和商业活动,为社会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
然而,由于他们的职业性质,手工业者往往被视为社会中的下层人群。
奴隶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最底层的人,他们失去了自由,成为贵族和富人的财产。
奴隶在社会中没有地位和权力,他们被迫为主人工作,没有任何自由和选择权。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特点是等级森严、等级封闭。
社会地位和财富几乎完全由出生决定,上层阶级通过维持特权和权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下层阶级则很难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简析20世纪初中国社会性质的探索和论争
然而,近期的大量地方史研究却提出,苏区革命的 的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从世界历
冲击力非常有限,所谓宗族势力的弱化,更多是他 史发展的角度,一方面深刻揭露了英国发动鸦片战
们的对革命的一种应急适应。真实的历史画面到底 争的罪恶行径,另一方面预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
如何?苏维埃革命政权对社会变迁的作用应该怎样 势。指出:1840 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
我党将马列主义和中国近代的社会进行科学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中共在农村领导了声 分析,进行大胆的预见和讨论,并结合漫长的革命
势浩大的土地革命,随后各级苏维埃政权建立,它 道路中得到的实践经验,得出中国的社会性质应该
开始取代了传统宗族势力对农村的控制。与此同时,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框架内,以毛泽东
简析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性质的探索和论争
文 _ 陈敏华
社科研究
读 天 下
INSIGHT
摘要: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进行的中国社会性质的 济政策的基础,也是社会政治转型的前提条件。对
探索和论争是早期中共革命实践中面临的一大困 个人而言,则的经济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中共建
境。从探索和论争的过程来看 , 这场论争从革命导 立后在土地革命风暴中,伴随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
师马克思、列宁对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预见,到党 的建立,前者逐渐向后者演变,直至被后者所取代。
成立后,中共党人围绕中国社会性质的探索和论争, 对近代中国经济形态运行过程的客观认识是新民主
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因而关于此方面的早期思考
关键词:社会性质;探索;论争;半殖民地半封建 值得注意。
工会、贫农团、反帝大同盟、互济会等形式各样的 为代表的革命人正确的回答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
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傅衣凌遗作出于历史学家的学术使命感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从近代资产价级史学到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问题一直是中国历史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寻求解决历史遗留给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的沉重包袱的钥匙,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中国史学工作者的学术价值追求,许多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有意或无意地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以及受该结构制约、规定的社会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人们坚信不疑: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将和西欧一样,自发地依靠自身的力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这一立论是从马克思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引伸而来的,但不一定完全符合马克思本人的观点。
马克思指出:“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
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1,人民出版社,页130)所以,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讨论,必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与西欧或日本那种纯粹的封建社会(Feudalism),不管在生产方式、上层建筑或者是思想文化方面,都有很大差别。
为了避免在比较研究中出现理论和概念的混淆,本文使用“中国传统社会”一词。
由于自然生态、生产条件、种族迁徙、农村公社原有组织形态等等因素的差别,在原始社会漫长的瓦解过程之后。
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进程错综复杂,社会结构新、旧交错,融为一体,出现了多种生产方式长期并存的局面。
学者们长期以来对商周两代的社会性质见仁见智,终无定论,原因之一就在于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中国多元的社会结构已经形成,很难用一套适用于欧洲社会的模式来进行规范。
秦汉以后,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奴隶制因素、地主制因素、自耕农经济成份和其它多种经济因案长期并存。
中国古代的历史社会和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的历史社会和社会结构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其历史社会和社会结构是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阶层划分和社会组织形态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宗法社会、封建社会、农耕经济为主、等级森严、道德标准高等。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宗法思想是社会组织的核心,家族血缘关系被视为社会关系的基础。
宗法制度通过宗族秩序、封建地主制、等级秩序等来稳定社会秩序。
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农民是社会的根基和主要生产力。
同时,社会等级森严,贵族统治,平民百姓地位低下。
贵族阶层拥有土地和资源,而平民百姓则常处于贫困和剥削之中。
此外,古代中国社会对道德伦理有着较高的要求,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给予了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
二、社会阶层划分中国古代社会的阶层划分主要有三个方面:官僚地主(士大夫)、农民和平民百姓。
官僚地主是古代中国的最高统治阶层,他们拥有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源。
这一阶层主要来源于贵族世家,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成为统治者。
其次是农民阶层,农民是社会的主体,通过耕种土地维持生计。
最底层是平民百姓,他们生活贫困困苦,承受着最大的剥削和压迫。
三、社会组织形态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形态主要有宗族制度、封建地主制度和行会制度。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组织形式,以家族和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先祖崇拜和家族规范来维系家族秩序。
封建地主制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以封建地主为中心,通过官僚体系和土地分配来维持社会秩序。
行会制度是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人通过行会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并规范市场交易。
四、社会演变与变革中国古代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变革。
封建社会初期,贵族阶级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统治着整个社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力量的壮大,农民阶级和商人阶级逐渐崛起,社会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与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与和谐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先后出现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辛亥革命之后出现的,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障碍。
这种观念直到现在仍有很多的支持者。
198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河殇》。
在屈原的作品中,殇是非正常死亡,或者是早夭的含义。
因此,河殇是希望黄河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早日消亡,不要成为四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障碍。
应该说动机是好的,但是方法粗暴简单。
文化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延续下来,本身就说明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具有一种强大的惰性。
我们必须冷静面对这种顽强的生命力。
第二种观点与第一种截然相反:国粹主义。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应该继承。
现在这一派的学者在大陆的不多,在台湾和韩国有一些。
韩国的国旗实际就是八卦,《易经》的太极图。
现在世界上祭孔仪式,最传统的、最正宗的就在韩国。
韩国人、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拜让人感动。
第三种观点是毛主席提出来的,即吸取民主性精华,剔除封建性糟粕。
这三种理论当中,毛主席说得更有道理。
任何事物没有全对、全错的,都要辩证地看待。
但是,实际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尤其文革期间,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如何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却是不能公开讨论的话题。
造成的恶果就是,该继承发扬的没有得到继承发扬,该被摒弃的部分却恶性膨胀。
所以很多大陆学者对传统文化,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蹲过牛棚的老教授们对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感受到负面的影响。
为什么现在敢讲了呢?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生生不息,就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周易》之所谓“易”,核心就是变易,生生之为易,也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将传统文化提到这么一个高度不简单,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时代问题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就是我们这个话题的理论依据。
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性质
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阐述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性质,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性质是一个封建主义统治下的社会。
在清朝统治下,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得以延续和巩固。
统治者以皇帝为核心,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等级森严,政权高度集中。
封建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和官僚阶层手中,民众的政治参与和表达受到限制。
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不仅使社会上千百年来的等级和封建关系得以保持,也严重制约了民众的权益和参与。
其次,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性质是一个封建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的转变过程。
在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冲击,打破了中国的封建经济秩序,同时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和引领。
中国经济开始从封建农业经济向工商业经济转型。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农村和城市的矛盾日益尖锐,封建土地制度面临严峻挑战,工商业的发展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关系。
这一转型过程充满了曲折和矛盾,它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导致了经济上的剥削和社会上的不公平。
第三,在文化领域,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性质是一个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社会。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侵略,中国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引入使中国社会面临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危机。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也经历了多次挑战和重构的过程。
近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在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对抗中形成了新的文化面貌。
第四,在社会领域,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性质是一个社会变动与秩序重建的过程。
在近代社会变革的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封建等级体系开始崩溃,社会各层次的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加。
这一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寻找新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平衡点,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性质与社会功能
社会性质与社会功能社会是指一群相互关联的个体构成的群体,而社会性质则是社会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和属性。
社会性质不仅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还包括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
而社会功能则是指社会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发挥的作用和效果。
社会性质和社会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紧密联系,彼此影响。
从社会性质上来看,一个社会的结构和文化决定了它特有的功能。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由家庭组成社区,再由社区组成城市。
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结构决定了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家庭文化,包括孝道、亲情等多个方面。
而这种家庭文化对中国的社会功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孝道是中国社会的灵魂所在。
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可以说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石,也是中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
此外,中国社会的尊重传统和尊重长辈文化也是中国独特的社会性质,这种尊重传统的文化为中国的社会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从社会功能上来看,社会的功能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经济功能是指社会为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
社会经济体系是社会的基本功能,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有关。
政治功能是指社会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
政治功能是社会的基础,它体现了一国的政治制度和治理能力。
一个政治稳定和安定的社会是可以长期发展的,政治能力和制度建设是乃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键。
文化功能是指社会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
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资源,它象征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
在当今世界上,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一国的文化是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总之,社会性质和社会功能是相互联系的,两者紧密相连。
一个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功能,不同的社会性质也决定了不同的社会功能。
一个良好的社会性质,可以为社会的功能发挥打下稳固基础,使社会更加健康和发展;而一个健康的社会功能,则在实现人民对生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毛泽东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状况的科学分析
毛泽东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状况的科学分析摘要:科学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状况,是解决革命问题的基础。
毛泽东极度重视对中国国情的考察,在中国处于每个不同的社会阶段,系统科学的分析中国国情,并且将马克思主义与之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方向。
毛泽东始终能够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现状,制定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战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
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于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一、科学分析中国国情和社会状况是一切革命的前提基础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和现实状况。
它包括了国家的制度、政策、民族、历史、地理、资源、人口、发展水平、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因素。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没有变”的判断,从历史和现实的实例无不提示着我们调查基本国情是对正确分析问题、制定政策、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毛泽东是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状况科学分析的正确案例,他正确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为中国抗战胜利以及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我们就面临着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国情上面来。
作为这样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他也缺少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1。
对于刚刚诞生的政党,党内缺乏对自己国家斗争路线的探索,在一开始全面照搬苏联的以城市为中心和完全服从国际共产党的指令,促使新生的政党处于危险的境地。
为了摆脱这样的情况,取得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到中国国情,才能产生适合本国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首先向党内倡导“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社会性质及特征研究
提要中西方社会的根本差异在于各自的社会属性,本文从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入手,通过对政治、法律、经济及社会文化领域的特征分析,展现了宗法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各领域的具体表现。
最终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工具,论证得出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框架是以非正式制度为核心的。
关键词:宗法社会;宗法制度;非正式制度
一、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
瞿同祖先生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指出:“在最初二者是同时产生的。
宗法制度是用以维持封建制度的产物,封建制度必依赖宗法制度以维持其存在。
”西周末年随着诸侯间的兼并、货币经济的出现、土地制度的变革,典型的“封建制度”伴随西周王朝的覆灭而崩溃了。
而宗法制度却借助于“礼制”的庇护在意识形态领域残存下来,长期笼罩着中国传统社会。
以至“秦以来宗法社会的色彩多,而封建社会的色彩少。
”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古代中国社会称为宗法社会是贴切的。
中国宗法社会是指中国自周朝开始四千多年的历史中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家国同构、礼法并举的社会形态。
二、宗法制度历史形态的演变
宗法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族血缘联系,略具雏形于商代末期,确立完善于西周时期。
春秋时期,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开始松动瓦解。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开展的变法运动都主张削弱宗族势力。
秦汉以后,政权体系逐渐脱离了与血缘关系的扭结,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法性豪强势力崛起,逐渐形成了宗法性门阀世族。
隋唐两代以庶族地主为统治基础,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排挤豪强门阀的政治措施,宗法性豪强势力迅速衰落。
唐末黄巢起义军的扫荡最终使宗法性豪强势力销声匿迹。
自北宋开始重建的宗族组织,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以男系血统为中心的宗族兆同体。
在宗族共同体内,逐渐形成以族长权力为核心,以家谱、族规、祠堂、族田为手段的宗族制度。
宋明以后,宗族制度日趋完善,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很明显,宗法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断代,恢复重建之后的宗法制度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首先,在制度的推行上。
西周的宗法制是由上而下推行的,由天子大宗及至诸侯小宗,庶人百姓中并无严格的宗法制度,所谓“礼不下庶人”。
而自宋代重建的宗法制度,是率先发自民间的。
这使得宗法制被扩大到整个社会。
其次,在制度的功能上。
以嫡庶为核心的西周典型宗法制度是为了维护王室内的秩序。
但宋代以降的宗法制,则成了统治者统治民众的工具。
统治者在施政过程中日益倚重家族的力量,注意培养宗法家族的力量,最终导致宗法制度功能的转变。
最后,在宗法组织的性质上。
西周宗族组织是政权组织的细胞,是政权与族权合一、全族同居共财的政治经济共同体。
宋以后族权与政权已完全分离,宗族组织蜕变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群体,其运行并不完全依赖于封建政权的力量。
这些变化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反映了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权力系统而进行的主观努力。
但宗法制度所体现出的维护统治秩序的目标始终没有改变。
最终,宗法制度成为统治者统治民众的工具。
“宗族组织就是士绅地主以血缘伦理关系约束族众的社会组织,祠堂、宗谱、公产等均是为族权系统服务的组织设施。
涣散的血缘关系被宗族组织所强化,并加以伦理化,成为维护尊卑长幼之序的血缘伦理制度,以实现农业宗法社会晚期社会经济与专制王权对宗族组织的功能要求。
”
三、宗法社会主要特征研究
(一)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西周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宗法制国家政权,其在建立之初,依照宗法关系实行封邦建国,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秦汉以后形成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使国家完全取得了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
然而,它并没有根本否定宗法制度,相反是把宗法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结合了起来,使得宗法制最终成为秦汉以后国家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礼法合流的法律体系。
宗法原则成为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鲜明特征。
中国传统社会“礼法合流”的特征使中华法系充满人治色彩,也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是简单拘泥于法律形式,而更注重去遵守正式制度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甚至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者法律的规定被认为是不合乎礼教原则的情况下,礼还往往会以“经义决狱”的形式直接成为裁判的依据。
另外,由于宗法精神既是国家法律的指导原则,更是家法族规的制定依据,本质上的统一使它们在内容、效力上也达成了互补。
国家法律体系认可家法族规,
甚至为了节约统治成本,主动让渡部分基层领域的司法权力给家法族规,从而使家法族规不仅在形式上,更在内容上、实施上成为对国法的实际补充。
(三)重义轻利的经济体系。
随着商业经济的兴起,统治者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力量是危害封建等级秩序的因素。
如果放纵人们去自发地追求富贵利达,势必就会引起社会纷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社会整体关系的和谐。
宗法等级制以等级名分制为原则指导经济分配活动,引导人们合法合理地谋位取财;用长幼尊卑的道德关系调节社会经济关系,有效地掩盖和调和了社会经济制度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
因此,中国历代王朝在政策制定上都采取轻重不等的“辱商”政策,推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四)注重宗法血缘关系的社会交往体系。
按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中国人其实是自我本位的,以自己为中心,按照一定亲缘关系向外推,从而形成涟漪一般的层层向外的关系网。
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区别出亲疏远近就显得特别必要。
英语中的“uncle”、“aunt”,在汉语中被严格区分为叔、伯、舅、姑父、姨父,及婶、伯母、舅母、姑、姨,复杂但却不容疏忽。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灵魂制度。
它在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内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维护等级制的统治秩序。
它被升华提炼为整个统治制度的内核。
作为一种内在的平衡调节装置,它从整体上维护了整个制度体系的平衡,使得整个系统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通过自身及相关领域的调节,维持制度体系的整体平衡,进而维持制度整体的持久性。
在宗法社会,礼制所划分的尊卑贵贱获得了社会全体成员的认同。
人们不但认同了这种不平等的阶级划分——礼制,还接受了它对不同阶级成员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礼仪。
礼成为涵盖宗法社会各领域的整体性制度安排,礼制、礼仪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共同信念”。
同时,宗法社会中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家族或宗族。
血缘关系的温情面纱极大地弱化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竞争关系,将它扭转成一种在礼制原则指导下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统一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人们自觉遵守礼的规范,自觉实践礼的要求,同时也相信交往中的其他人都会遵守这些规范。
然而,如果社会交往仅局限在血缘关系之内,终将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当制度体系不断面临冲破血缘关系开展社会交往的挑战时,它会在礼制原则的指导下做出适应性调整。
这种调整是创新性的,但同时也是维护性的。
其创新性在于它确实使人们的社会交往不再受血缘关系的局限;其维护性在于人们扩大了的社会交
往仍然遵循礼制原则的制约。
具体表现为:人们将社会活动拓展至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直至拟血缘关系,不论人们的社会活动范围怎样外推,礼制、礼仪都是最终指导原则。
由此也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制度体系中以非正式制度为主的构造特征。
宗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之久足以证明它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合理性、有效性。
在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的冲击下,宗法制体系终于轰然崩塌。
虽然它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仍会对当前的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认清历史才能把握未来,客观、准确地认识宗法制度,历史、全面地理解宗法社会,对我们今天的制度创新大有裨益。